幼儿园大班教研组会议记录
大班教研活动记录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园大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园特开展大班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三、活动地点幼儿园会议室四、活动参与者大班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1)教师们围绕“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这一主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对幼儿学习特点的认识。
(2)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观摩课例(1)教师们观摩了一节大班主题活动课,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策略。
(2)观摩结束后,教师们针对观摩课例进行讨论,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幼儿的参与程度以及教学效果。
3. 分组研讨(1)教师们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研讨:- 如何在活动中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2)各小组汇报研讨成果,分享小组讨论的亮点和收获。
4. 总结反思(1)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2)园长针对本次活动提出建议,希望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活动总结本次大班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观摩课例、分组研讨等环节,教师们对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 教师们对幼儿学习特点有了更全面、细致的了解,为优化教学策略奠定了基础。
2. 教师们在观摩课例和分组研讨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3. 教师们对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明确的培养目标,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4. 园长对本次活动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了教师们的信心,激发了教师们继续努力、不断进步的动力。
大班教研活动记录[5篇材料]
![大班教研活动记录[5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7cf481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b.png)
大班教研活动记录[5篇材料]第一篇:大班教研活动记录大班教研活动记录一时间(2017年9月18号)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地点大班教室二、讨论:在集体活动中怎样指导好特殊幼儿李际:性格内向、孤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很少和大家交流,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我首先做的是:用爱来温暖他孤独的心,耐心倾听他的心声,同时我还会想办法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游戏和小组游戏。
陈寒涵:对于孩子交往能力较差的,在游戏中不能与同伴很好的配合,常被同伴嫌弃,这也是造成他们内向、孤僻的原因,所以我在教育孩子们互相帮助、团结友好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如:请他们分面包、等,从此来锻炼这类孩子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李灵敏:不同的孩子有导致孤僻、不合群的不同因素,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差,久而久之,小朋友都不愿跟他在一起了。
对这样的幼儿,我会跟家长沟通,家园共同努力,帮他提高自理能力,使小朋友对他转变看法。
张新宇:关于多动症的幼儿,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求必须切合实际。
2、把过多的精力引导起来。
3、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
4、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5、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刘凤梅:利用每次机会,及时给予他肯定,多给他一些在小朋友面前展示他优点的机会,让他们在自豪中,在孩子们关注他的目光中自律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特殊幼儿常常是被人们忽视或歧视的对象,甚至被认为是社会的累赘,而对于这些特殊幼儿的教育,如果得当,他们同样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第二篇:大班教研活动记录大班教研活动记录(七)大班段第十八周教研活动记录主持:钱丹记录:袁佳丽活动内容:一、开心一刻《一条短信》、《大街》二、理论导读幼儿教育12期《十谈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作者:朱家雄对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是“牵着鼻子”事情,把握着教育、教学的导向,如若这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整个教育、教学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由上而下的控制所产生的问题:幼儿园教学的有效产生问题: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较高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是否准确无误,是否何时合理成为关键。
大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园特开展大班园本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实践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研究与实践》三、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5日(星期一)上午9:00-11:30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参与人员大班全体教师六、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及活动介绍2. 教师代表分享社会性发展策略案例3. 小组讨论与交流4. 总结与反思5. 活动总结七、活动内容1. 主持人开场及活动介绍活动开始,主持人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社会性发展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关注和引导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 教师代表分享社会性发展策略案例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两位教师代表分别分享了他们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教学案例。
第一位教师代表分享了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时,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遵守规则等方面的经验;第二位教师代表则分享了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时,如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 小组讨论与交流在教师代表分享案例后,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1)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2)如何将社会性发展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3)如何通过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4)如何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行有效评价?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4. 总结与反思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分别分享了本组的讨论成果。
随后,主持人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以下要点:(1)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社会性发展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将其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2)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等方面的社会性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引导和培养。
教研活动会议记录大班(3篇)

第1篇会议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上午9:00-11:30会议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参会人员:大班全体教师、教研组长、保教主任会议主持人:教研组长张老师会议记录人:李老师一、会议背景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班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入学准备和终身发展。
为了提高大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次教研活动以“大班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策略”为主题,旨在通过讨论和交流,寻找适合大班幼儿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会议议程1. 总结上学期大班教育教学工作2. 讨论大班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策略3. 分享优秀教育教学案例4. 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5. 总结发言,部署下学期工作三、会议内容1. 总结上学期大班教育教学工作张老师首先对上学期大班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
她指出,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大班教师们团结协作,努力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关注不够,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缺乏针对性等。
2. 讨论大班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策略针对上学期存在的问题,张老师带领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1)如何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教师们认为,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前提。
具体措施包括:-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水平进行分组教学;- 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教师们认为,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 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活动。
(3)如何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们认为,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大班级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教研地点:幼儿园会议室三、教研主题: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探讨四、参与人员:大班教师、保育员、教研组长五、教研记录: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大班幼儿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成为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教研内容1. 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分析(1)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大班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自我意识不强、合作能力差、规则意识薄弱等。
(2)保育员分享了在日常生活照顾中观察到的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如: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
2. 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探讨(1)教师们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了以下策略:①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通过开展各种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自我管理,提高自信心。
②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通过组织合作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合作意识。
③ 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通过制定班级规则、开展规则教育等活动,让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 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引导幼儿表达情绪、学习情绪调节方法,提高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2)保育员提出以下建议:①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引导。
② 加强家园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3. 教学案例分享(1)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社会性发展策略的案例,如:开展“我是小小志愿者”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组织“小小运动会”,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等。
(2)保育员分享了在日常生活照顾中,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人际交往的案例,如:引导幼儿主动向同伴打招呼、分享玩具等。
4. 总结与反思(1)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探讨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方面的成果,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① 教师要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针对性。
大班研讨班会记录内容(3篇)

第1篇一、会议时间:2022年9月15日二、会议地点:大班教室三、参会人员:大班全体教师四、会议主题:大班课程设计与实施研讨五、会议记录:主持人:张老师一、开场致辞张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大班研讨班会,旨在共同探讨大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相关问题,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下面,请各位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以下议题展开讨论。
二、议题一:大班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 课程内容与幼儿兴趣不符2. 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不足3.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4. 家园共育不够,家长参与度低5.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三、议题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1. 课程内容与幼儿兴趣结合(1)了解幼儿兴趣,收集相关资料(2)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趣味性活动(3)开展主题活动,激发幼儿兴趣2. 加强教师引导,提高课程实施效果(1)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2)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策略(3)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引入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幼儿合作能力(3)组织户外活动,拓宽幼儿视野4. 加强家园共育,提高家长参与度(1)定期开展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2)建立家园联系册,及时反馈幼儿情况(3)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园感情5.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1)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2)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全面评价(3)将评价结果与教学改进相结合四、讨论环节1. 张老师:针对课程内容与幼儿兴趣不符的问题,我们可以如何改进?李老师: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兴趣,然后根据幼儿兴趣调整课程内容。
2. 王老师:针对教师引导不足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提高?刘老师:我们可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策略。
3. 赵老师:针对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创新?孙老师: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同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大班教研研讨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园大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我园于2022年X月X日开展了大班教研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认识,明确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
2. 探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策略,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星期X)下午2:00-5:00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教师分享案例3. 小组讨论4. 集体交流5. 专家点评6. 总结与反思六、活动内容1. 主持人开场活动开始,主持人首先对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教师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接着,主持人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2. 教师分享案例在案例分享环节,三位教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案例涉及幼儿同伴关系、规则意识、合作能力等方面,引起了在场教师的共鸣。
案例一:《小明的烦恼》教师A分享了一个关于小明在幼儿园与同伴发生冲突的案例。
在活动中,小明因为不愿意分享玩具而与同伴发生争吵,导致其他幼儿围观,场面一度失控。
教师A通过引导小明反思自己的行为,帮助小明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主动与同伴沟通,最终化解了矛盾。
案例二:《规则意识培养》教师B分享了一个关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案例。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B 发现部分幼儿对规则意识缺乏认识,经常违反规则。
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教师B通过制定简单易懂的规则,并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幼儿遵守规则,逐步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案例三:《合作能力培养》教师C分享了一个关于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案例。
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中,教师C 发现部分幼儿在合作游戏中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
大班教研活动会议记录(3篇)

第1篇会议时间:2023年4月15日上午9:00-11:30会议地点:幼儿园会议室参会人员:大班全体教师、教研组长、园长主持人:教研组长张老师一、会议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大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二、会议议程1. 教研组长张老师发言,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2. 各班教师分享在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经验和遇到的困惑。
3. 园长对教师们的分享进行点评,并提出指导意见。
4. 教研组讨论制定具体的培养策略,并分配任务。
5. 会议总结,布置后续工作。
三、会议内容1. 教研组长张老师发言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她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幼儿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为幼儿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2. 各班教师分享经验与困惑在分享环节,各班教师纷纷发言,分享了自己在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经验和遇到的困惑。
(1)王老师(大一班):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缺乏持久性。
有时他们会因为困难而放弃,如何提高他们的坚持力?(2)李老师(大二班):我发现孩子们在自主学习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专注于学习任务?(3)张老师(大三班):我们在班级开展了“我是小侦探”主题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学习,效果较好。
但如何将这种自主学习模式推广到其他活动中?3. 园长点评与指导意见园长对教师们的分享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以下指导意见:(1)针对王老师的问题,园长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他们在完成任务后感受到快乐,从而提高坚持力。
(2)针对李老师的问题,园长建议教师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并教会他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注意力。
(3)针对张老师的问题,园长建议将“我是小侦探”主题活动中的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总结,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以便在其他活动中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会议记录
1、问题情境是不是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现。
2、发展了幼儿何种的探索能力。
梅涵芬的视频案例:
问题情境:
1、游戏化的问题情境,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
2、有指向性的问题情境。
3、与孩子已有的经验有关。
4、孩子可以更自由的选择,制定计划,在过程中验证自己的计划,边活动边调整。
5、假设猜测的环节。
探究能力:(获得的关键经验)
1、观察实验的能力:
(1)学习观察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能力;
殷:要看运动轨迹是否明显,有对比幼儿才会去关注。
姚:在乌鸦喝水的区域中,提供的材料石头不同,幼儿能够体会到水位和珠子的关系。
梅:如何让幼儿保持兴趣进行观察?材料多样,低结构的、充足的。
(2)逐渐发现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许:师幼互动,推动性、生生互动
谢:材料的可操作性要强,在时间的保证时间长。
2、科学思考的能力:发展幼儿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梅:没有直观的反应,去看前面幼儿的纸头看不太懂
殷:许多记录只有幼儿自己看的懂。
用摄影摄像效果比较好。
龚:成功的打钩,不成功用哭脸表示。
后面的幼儿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3、表达交流的能力:
(1)用准确、有效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做法、想法和发现。
教师需要有观察指导,要鼓励幼儿,当你发现幼儿表达时,你要鼓励他用多种方式进行。
(2)在探究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3)用数字、图画、图表进行记录。
用视频、照片、录音笔、图画、数字、IPAD,重视过程
4、设计制作能力: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运用多种的物体尽兴建构和建造。
可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