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图像专题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A.图中A物体长度为2.7cm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是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8.运动会上高速摄像机抓拍甲、乙、丙三位百米比赛运动员,在某时刻三者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从起跑到该时刻,有关甲、乙、丙三位运动员的分析正确的是()A.乙的平均速度最大B.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可以判断甲运动员跑的最快C.甲的平均速度最大D.丙运动员每个时段的速度一定都是最小的9.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10s~4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C.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D.在4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A.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A物体作变速运动C.v A>v B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11.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5s内通过了35m的路程,则该物体在3s内通过的路程为()A.6m B.7m C.14m D.21m12.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A.0.2h B.0.7h C.1h D.1.5 h 二、填空题(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cm;(2)图(b)中秒表的示数是s;16.人常说“一朝学会狗撵兔,从此踏上不归路”,这虽然有些调侃的意味,但也侧面证明17.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的;若马路宽19.中秋假期,小明一家开车去爬山,在路口处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汽车在遵20.下表为南通开往南京的D5538次动车运行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选填“甲”或“乙”),铅笔的长度(1)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24.一辆汽车以速度表所示的速度通过一平直隧道,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小杰家今年的苹果又丰收了!如图所示,这是小杰拿起自家苹果的图片,根据图片信息可估测苹果的高度约为()A.4mm B.4cm C.8mm D.8cm 2.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房间的高度为2m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C.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的速度可达30m/sD.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为15min3.暑假小霞和同学们去 Sentosa岛游玩,如图,他们坐在滑行的“香蕉”船上疾速行驶,若说小霞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海水B.Sentosa岛C.站在沙滩上给小霞照相的同学D.小霞她们乘坐的香蕉船4.关于误差与错误的分析下例说法不正确是()A.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B.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再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D.改进测量方法也能减小误差5.如图 A、B、C 表示三种测量木条 ab 长度的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正确B.B正确C.C正确D.都有错6.如图所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五星红旗经过全国各民族、各行业的 176 名代表的传递被郑重地交给国旗班,在传递国旗过程中()A.以国旗为参照物,行业代表是运动的B.以国旗为参照物,观众席是静止的C.以国旗班为参照物,行业代表是运动的D.以国旗班为参照物,国旗是静止的7.若用某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4次,读数分别为24.98cm、26.01cm、26.02cm、26.03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A.24.98cm B.26.01 cm C.26.02 cm D.26.03 cm 8.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路程越大B.由速度公式s=vt可知,路程跟时间成正比C.用1m/s的速度向东和向西走,结果相同D.速度是用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定义方法称为比值定义法,物质的密度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定义的9.在校秋季运动会100m决赛中,前80m小明落后于小华,后20m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专项训练—运动的图像问题和相关计算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专项训练—运动的图像问题和相关计算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

专项训练—运动的图像问题和相关计算1.小明在参加百米赛跑的时候,准备时间用了5 s,开跑2 s后摔倒了,从地上爬起来用了1 s,之后他继续进行比赛,直至完成比赛又用时9 s,则他从开跑到完成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 A.20 m/s B.9.09 m/sC.8.33 m/sD.6.67 m/s2.小明骑自行车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前面一半路程它的运动图像如图甲所示,后面一半路程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1)由图甲、乙可知:前半程小明骑自行车的行驶速度v1=m/s,后半程小明骑自行车的行驶速度v2=m/s.(2)小明完成前半程s1用时t1=10 min,则前半程s1=m.(3)全程的平均速度v≈m/s.(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甲、乙两人从相距15 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3 km/h,乙的速度为2 km/h,甲带一条狗,同甲一起出发,狗的速度为4 km/h,狗碰到乙后又往甲的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的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km.4.从上海到南京的普通列车A时刻表如表1所示,从上海到南京的动车组列车B时刻表如表2所示.(1)普通列车A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动车组列车B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从上海去南京,乘坐动车组列车B比乘坐普通列车A可节省多少时间?5.“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小明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你也试试吧.(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请你解释这两个数据的含义.(2)如果小明的爸爸驾车通过标志所示的这段路程用时30 min,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处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 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 km/h,最高限速120 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6.[2021河南郑州十一中教育集团联考]暑假里,小明乘火车去游玩时,观察到他乘坐的火车共有12节车厢(包括火车头).已知每节车厢长15 m.(1)在行驶途中,他做了简单的测量:在15 s时间内,路边有10根电线杆从他眼前掠过.已知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50 m.求在15 s时间内,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当火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他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80 s.则该隧道的长度是多长?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运行的时间是多少?(3)若该火车以72 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600 m的大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7.[2021 福建漳州期末]人类遇到紧急情况时从发现险情到做出反应需要0.6 s,某司机驾车以54 km/h的速度匀速前行,突然发现前方有车辆抛锚,遂采取紧急刹车.从行车记录仪上看到汽车制动后继续向前滑行了1.8 s,测得地上刹车痕迹长达15 m.(1)试计算从司机发现障碍物到汽车完全停下来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2)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达到30 m/s,刹车距离是在普通公路上的2倍.为了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两辆汽车之间必须保持多远的安全距离?8.[2021山东滨州滨城区期末]国家推行了机动车礼让行人的新交规,可以简化如下:如图所示,当该车道斑马线上有行人时,机动车车头就不得越过停止线,否则视为违反交规.现小明以 1 m/s的速度沿垂直于车道的虚线OAB匀速穿过该车道,其中A、B分别为车道两侧边线上的两个位置,当图中轿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向左行驶且车头距停止线28 m时,司机发现小明正位于O处,于是立即刹车使轿车减速,经过5 s汽车停了下来,该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8 m/s,已知O、A相距2 m,A、B相距4 m.(1)求轿车减速5 s内行驶的路程.(2)求小明从O处运动至B处所需的时间.(3)请结合计算结果分析并说明该轿车司机是否违反新交规.9.某校的南北两个校区相距12 km,为此学校提供了一辆校车穿梭两地.某次某物理老师自驾小汽车由北校区前往南校区,刚出发便看到了前方同向行驶的校车,两车全程都匀速行驶,小汽车的速度为72 km/h,而校车的速度为54 km/h,不一会儿,小汽车便超过了校车.(1)小汽车从北校区到南校区需要多少分钟?(2)校车出发2 min后,小汽车才开始出发,小汽车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校车?(3)已知校车长13 m,小车长5 m,求小汽车从车头追上校车到车尾超过校车经过的时间. 10.流速为5 km/h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各是多少?11.如图是反映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B.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三次D.整个比赛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12.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b中的图线Ⅱ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B.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D.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13.[多选]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甲同学后,两人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在t=10 min时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14.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0~10 s内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在0~4 s内,汽车的速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t=5 s时汽车的速度为m/s;汽车在4~6 s内通过的路程是m.参考答案5.解:(1)“上桥18 km”的含义是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18 km;“40”的含义是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2)在高速公路上,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3=v3t1=30 m/s×0.6 s=18 m, 刹车后的滑行距离s4=2×15 m=30 m, 从司机发现障碍物到汽车完全停下来通过的路程s5=18 m+30 m=48 m,即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48 m.10.解:以水为参照物,则木桶是静止的,无需考虑水流速度,1 h后船离木桶的距离为船行驶的距离,因为船速均为30 km/h,则s=vt=30 km/h×1 h=30 km,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均为30 km.11.A【解题思路】由题图可知,兔子在t2时刻到达100 m处,乌龟在t3时刻到达100 m处,且t2比t3小,故兔子先到达终点,兔子获胜,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由题图可知,兔子是在t1时刻出发的,比乌龟晚出发,选项B正确;由兔子和乌龟的s-t图线相交三次可知,兔子和乌龟相遇三次,选项C正确;由于乌龟和兔子通过的路程相等,兔子运动的时间短,所以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选项D正确.12.D【解题思路】由题图a可知,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甲、乙两车相距s,由题图b可知,在0~t0时间内,两车的距离逐渐减小,说明甲车的速度快,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斜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表示速度越快,所以图线Ⅰ表示甲车的运动情况,图线Ⅱ表示乙车的运动情况,故A错误;题图b中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相遇,此时两车的速度并不相等,故B错误;由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可知,两车距离变为s1(s1<s),有两种情况,一是甲车尚未追上乙车,二是甲车超过乙车,所以,t时刻可能在题图b中的t0时刻之前,也可能在t0时刻之后,故C错误,D正确.13.AD【解题思路】由题图可知,在第10 min时两同学相遇,A正确;相遇前的10 min内甲运动了3 km,乙运动了1 km,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B错误;相遇前、后乙运动同样距离所用时间分别为10 min和5 min,相遇后乙的速度是相遇前的2倍,C错误;整个过程中,甲运动4 km,乙运动2 km,甲、乙运动时间相等,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D正确.14.【参考答案】增大3060【解题思路】由题图知,在0~4 s内,图像是一条斜向上的图线,表明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观察坐标图可知,t=5 s时汽车的速度v=30 m/s;汽车在4~6 s内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s=vt'=30 m/s×(6-4) s=60 m.。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甲、乙两位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0﹣10s 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B .两同学出发后在第10s 时相遇C .在10s ﹣20s 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答案】B【详解】A .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 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 甲<v 乙,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在15s 时,甲乙离出发点都是100m ,此时两同学相遇,故B 错误,符合题意;C .由图象可以看出,在10s ﹣20s 内,乙同学是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v 乙===乙乙s100mt10s10m/s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乙图中气球下,系在细杆下的小旗没有随风飞舞,是因为小旗相对于风是静止的C.丙图中两盗贼后面的警车能够追上盗贼的车D.丁图中风向左吹,a车静止,b车向左运动【答案】D【详解】A.甲图中,汽车行驶的速度大于孩子们行走的速度,汽车相对于地面位置变化较快,孩子们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前进得较快,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根据左侧固定的小旗的飘动情况可知风是向右吹的;而气球下系在细杆下的小旗没有随风飞舞,是因为气球以及下面的旗子与风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此时气球和下面的小旗与风的速度相同,所以小旗相对于风是静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丙图中,警车越来越大,说明两盗贼后面的警车逐渐靠近他们的车,所以可知警车的速度较快,则警车能够追上盗贼的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丁中烟的飘动情况可知风是向左吹,而a车上的旗子向左飘,则a车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即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静止,还可能向左运动,且车速小于风速;因为b车上的旗子向右飘,所以b车只能是向左运动,且车速要大于风的速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

(人教版)哈尔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哈尔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甲、乙、丙、丁为四辆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小车,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甲、丙、丁D.乙、丙、丁2.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筏是运动的B.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小明是运动的D.溪水是静止的3.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前3s内,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当t=3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 D.当t=5s时,甲、乙两车相距40m4.如图所示,“天舟一号”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在轨道上对接成功。

此时我们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A.地球B.太阳C.“天舟一号”D.“天宫二号”5.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122v v +B .123v v C .12122v v v v + D .121232v v v v + 6.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A .刻度尺B .天平C .量筒D .弹簧测力计7.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14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m/s ,后34路程的平均速度2m/s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1m/sB .1.5m/sC .1.6m/sD .2m/s 8.小明一次50m 短跑过程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明通过第2个10m 所用的时间为4.00sB .前20m 小明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小明通过距离0点20m 处的速度一定为5m/sD .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25m/s 9.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2: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 .4:9B .3:4C .3:1D .1:310.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300m/sB .青岛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C .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11.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 ,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 ,丙物体1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900m ,通过比较可知( )A .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 .乙物体运动得最快C .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 .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12.2019年10月18日﹣27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在武汉举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图像专题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图像专题练习题

机械运动图像专题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 t 图 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B. 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 内静止C. 物体在前2 s 内和后2 s 内的速度相等D. 物体在6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4.2.下列速度一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 t 图象如图A. 物体在6 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J、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 — 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 — t图象,由图象可知()10.00 1 2 3 4 5 6 //s Q I甲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7.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 — 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8.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经过0.4 s,甲、乙速度相等8.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2500 10 20 30 40 50 60 旅9.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3/5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一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速度『「火」I广»■ r ・' I !1 1 ' !■! ■R:20 8 22 —24 8 26 8:28 时间A.紧急刹车发生在8: 27B.在8: 23〜8: 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 20〜8: 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在8: 20〜8: 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10.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而行,他们运动的s — 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m,图中的a点表示.“Am(''2 4 ' ♦’ & -11.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在返回过程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一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m, 小刚骑车的速度为—m/s.」f/min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图像专题练习题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所示, 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丙,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它与甲车相距 m.参考答案:1. C2. B3. C4. D5. A6. D7. B8. 15 西9. D 10」10_ 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11. AB 3600 612.甲乙 105/5。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三条线段a、b、c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L1<L2<L3B.L1<L2=L3C.L1=L2=L3D.L1=L2<L3答案:C通过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可得,三条线段a、b、c的长度它们的大小关系是L1=L2=L3,单凭感觉判断长度是不可靠的,需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他们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并随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但我们在电视上看他们在天和舱内却静止不动(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天和舱D.月亮答案:CABD.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以地球为参照物,空间站及宇航员的位置在不断的改变,而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以太阳或月亮为参照物,空间站及宇航员的位置也在不断的改变,即宇航员是运动的。

故ABD不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天和舱作参照物,宇航员与天和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宇航员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0米每秒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BA.甲行驶300mi需要15s,乙行驶300m,也需要15s,故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相同,故A错误;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v 甲=s甲t甲=400m20s=20m/s故B正确;C.乙车相同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不同,故乙车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 乙=s乙t乙=450m20s=22.5m/s故D错误。

故选B。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项练习(1)机械运动的图形、图像和计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项练习(1)机械运动的图形、图像和计算

(1)机械运动的图形、图像和计算一、单选题、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

下面四个1.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 v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 t-图像,分析图像,选出说法正确的选项( )A.甲物体做加速运动,乙物体做减速运动B.甲、乙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t=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是5 m/sD.10s3.甲、乙两车同时出发,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如图记录了在相同的时间内两车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其速度之比是4:1,路程之比是2:5,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8:5B.5:8C.10:1D.1:105.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 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

两车先后到达距P 点18米的Q 处,时间差为t ∆,则( )A.甲比乙先到达Q 处,12s t ∆=B.甲比乙先到达Q 处,18s t ∆=C.乙比甲先到达Q 处,12s t ∆=D.乙比甲先到达Q 处,18s t ∆=二、探究题6.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间隔为1 s ,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_______(选填“A ”或“B ”);(2)比较小球A 和B 在第1 s 末至第6 s 末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A v _______B v (选填“>”“=”或“<”).三、实验题7.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做了“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并写了如下实验报告,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运动图像专题
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2.下列速度一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
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6.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
7.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经过0.4 s,甲、乙速度相等
8.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运动。

9.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
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10.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而行,他们运动的s-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_______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
两同学相距_____m,图中的a点表示_______.
11.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在返回
过程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____m,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m/s.
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所示,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丙,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它与甲车相距_____m.
第6题
参考答案:
1. C
2. B
3. C
4. D
5. A
6. D
7. B
8. 15西
9. D 10. 甲10_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11. AB3600 6
12.甲乙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