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联想的国际化之路

合集下载

联想国际化

联想国际化

联想公司国际化案例分析联想现状1984年成立的联想经历了三十年的探索,从一个启动资金仅有20 万的小公司,成长为一所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科技公司。

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 生产厂商。

自2008年以第499位进入全球企业500强后,2013年联想以340亿美元的年营业额跃居世界五百强第329位。

自2014年4月 1 日起,联想集团将会成立四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分别是PC 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企业级业务集团、云服务业务集团,将业务进一步细化,势必会引起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联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过很多至关重要的抉择时刻,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 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节点。

面对国际竞争,联想经过几年的探索,终于确定了国际化的公司战略,并取得了成功,而同一时期的TCL等公司的国际化却遭受重创。

因此,联想的国际化之路,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化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联想国际化战略的选择—03年后,联想为何要选择国际化道路?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哪种更合理?创业之初联想通过代理IBM AST的微机业务实现资本积累,凭借联想式汉卡大大拓展了业务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联想也是以电脑业务作为自己主要的盈利点。

1999 年,联想成为亚太市场顶级电脑商,在全国电子百强中排名第一——这些都是自主品牌电脑业务为联想带来的荣誉。

而在进入21 世纪后,联想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转型势在必行。

从案例可以看出,联想的转型始于2000年。

2000年,中国电子市场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电子市场需求大幅增加,然而由于加入WTO之后外国知名公司的进入和国内公司的崛起,联想也面临着竞争白热化的不利因素,由于盈利方式单一,股价一度大跌。

为了提升盈利能力,联想必须拓展业务面因此联想在2000年选择了国内多元化战略却遭遇惨痛失败,转而选择走国际化道理。

诚然,放弃多元化、继续偏安一隅也未尝不可,凭借技术优势及品牌效益,联想会继续生存下去,但联想是一个开拓者,它的要求不是活下去而是活得好,仅仅做一个中小规模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国际化必不可少。

联想董事长柳传志成功秘诀

联想董事长柳传志成功秘诀

联想董事长柳传志成功秘诀1984年,联想在一间小平房里开始了它的创业历程。

在柳传志的带领下形成了平和的技工贸一体的经营架构和运营体制。

柳传志,联想董事长,“中国IT教父”从此创造了企业奇迹。

1985年联想汉卡推出,1988年香港联想成立,1989年联想集团成立,1993年联想电脑586推出,1994—2003年,联想改革,自有品牌立足,04—08年联想并购IBM ,PC 走向国际化,从此联想开始向全球推广,开拓全球消费市场。

2008年,当危机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渗透时,联想集团今日宣布调整公司管理层,柳传志重新担任董事局主席,杨元庆执掌CEO一职;原CEO阿梅里奥担任公司顾问直至9月。

联想第三财季亏损9700万美元。

牛文文认为,创始人再出山将重新唤醒联想的创业精神。

柳传志的举动,让人不禁联想到乔布斯重新带领苹果公司焕发活力的故事。

作为柳传志多年朋友,牛文文认为联想此次高层调整是目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

他表示,在过去的4-5年中,柳传志已经退出了联想操作,从企业家开始转变为投资家,包括学习打高尔夫球等,已经开始为退休做准备”然而经济危机打乱了这一节奏。

牛文文指出,柳传志重新出任董事长,并不是其原职业规划中的举动,而是出于对联想的责任,出于其创业家精神。

“柳传志一手创办联想,而PC业务是联想的根基,如果根基有问题,联想大厦都会摇晃,他在65岁再次出山,是出于责任,为他创办的联想保驾护航,是非常令人尊重的举动。

他20多年前创办联想,5、6年前开创联想的投资事业转型为投资家,现在又重新出山,其创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柳传志是中国最大的创业家,是中国最具创业精神的企业家。

”今天中国企业普遍面临国际经济危机的挑战,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而创业精神是应对危机的不二法门。

“最近半年来,柳总在企业界的各种场合一再谈起创业精神,一再鼓励大家用创业精神面对新的挑战。

” 如何唤起中国企业界的再创业精神,柳总再次作出了表率。

牛文文同时表示,调整后的构架是帮助联想度过危机的最好选择。

联想“国际化”道路越走越自信

联想“国际化”道路越走越自信

燃 起 了激 情 和 斗 志 、 找到 了正 确 的航 向 。 同时 ,联 想还 恢 复 了 集 体 决 策 的
传 统 , 成 立 了 一 个
由 8人 组 成 的 中 西
合 璧 的执 行 委 员 会 ,
重 大 问题 集体 议 事 ,
把 战 略 和 执 行 统 筹
得 重大进展。结合 联想
联 想将产 品 、业 务模式 、供 应链
和 营 销 等 不 同 领 域 的 创 新 有 机 融 合 在 一 起 ,充 分 利 用 中
国的产品和平 台 ( 本 成
体 系 ) 把 优 秀 的 交 易 ,
模式 和成 本架构扩 展到
成 熟 市场 和 新 兴 市场 , 并 获 得 了 巨大 的成 功 。 创 新 还 体 现 在 企 业 文 化 领 域 。 从 柳 传 志 重 新 担 当 董 事 长 、 杨 元 庆 重 新 担 任 CE 后 , O 联 想 的 文 化 建 设 已经 取
业 客户业 务这 些 已有核 心业务 的
市 场份额 ,同时提升 利润率 ; 另

国 际 消 费 电子 展 上 , 以 乐 P o e h n
方 面 ,联 想 向 高 速 增 长 的 新 兴
为代表 的联 想移动 互联 网产品 一 亮相 , 便受到一致好评 , 获得了 “ 最
佳 产 品 奖 ”等 多 项 大 奖 ,联 想 也 成为 P C行业 获奖 最 多 的 企业 。 而 智能手机 终端乐 P o e 自 2 1 hn , 00 年 5月上 市 以 来 , 已成 为 中 国 移
手进攻战” 的双 拳 战 略 。 方面 , 一
联 想 要 保 卫 好 中 国 业 务 和 全 球 企
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柳传志-能够功成身退的奇迹

柳传志-能够功成身退的奇迹

柳传志-能够功成身退的奇迹11月2日,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7年后再次卸任,这离他2016年再次上任仅仅两年。

他第一次卸任时,是他1984年开始创业之后的第20年,那一年的联想有一个标志的行为,就是收购了现在还算在高科技行业里叱咤风云的IBM 经营不下去的个人电脑业务,使得联想至少从框架上看像一个真正的国际性的IT界高科技大公司,虽然当时谁都充满疑问。

不仅因为中国人的国际性收购少有胜算,还因为即使顺理成章的合并了、整合了,就看上去在走下坡路的一个子行业来说,别说想出彩了,是否能够维持都是旁观者一直冷嘲热讽的话题。

然而到7年之后,柳传志再次卸任时,这个疑问至少在2011/12这个财政年度里应该烟消云散了。

按联想发布的2011/12年第二季报,联想目前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厂商,不仅市场份额再创新高达13.5%;季度销售额也创出历史新高达78亿美元。

这些业绩之来临虽然是爆炸性,却不是突兀的天上掉馅饼,而是联想7年时间里国际化步伐加快,且在2016年经济危机后弯道超车的结果。

就在半个月前,联想发布过一个《关于联想集团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的声明》,声明中提到:“国际着名的市场研究公司IDC今日发布初步统计数据表明,联想出货量已经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

此前,联想已经连续五个季度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PC厂商”,接班柳传志的杨元庆说,联想“仅仅两个季度,我们就连上两个新台阶,从全球第四跃升为全球第二。

凭借持续强劲的业绩表现,我们相信联想终将在争夺全球PC领导厂商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这个声明并非大言炎炎的无稽之谈,比之7年前联想国际化的雏形让人非议不止,未来(甚至在很短的时间里,比如年内,比如明年一季度)联想成为PC 厂商的排名第一,并保持第一却为市场相当看好。

这固然和市场的变化相关。

今年一季度末,国际市场曾经预计,未来两年内中国或将在PC出货量上超过美国。

但这个预计却是一个有点迟钝的判断,因为到了二季度,中国就首超美国成全球最大PC市场。

【面对面】柳传志:联想传奇2009.2

【面对面】柳传志:联想传奇2009.2

[面对面]柳传志:联想传奇(未来)(2009.02.28) 面临业绩巨亏,联想到底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董倩:有人说他已经病入膏肓了柳传志:他现在呢确实得了一场病隐退四年,柳传志为何选择再次复出?柳传志:没有了不起到了说,在悬崖边说我把他拯救回来,还真的不是这样25年创业路上,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记者:现在想想当时怎么走过来的坎?柳传志:如果印象最深刻的东西,其实还是恐惧辉煌与危机相伴,联想的出路在何方?《面对面》董倩专访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正在播出人物介绍柳传志,65岁,江苏镇江人,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董倩:2月初,柳传志重新出山,担任联想董事局的主席,这样一条发生在公司内部人士变动的消息,却在将近一个月时间里面,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段时间里,柳传志不断地接受着各种各样媒体的采访,人们关注联想的未来,更关注这位传奇色彩的公司创始人。

2月5日,国内还沉浸在农历新年的喜庆气氛之中,身在美国的柳传志开始了他新的忙碌。

这一天,联想集团公布了两条消息,一个是柳传志要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另外一个是联想在08-09财年第三财季亏损了9671万美元,这两条消息将柳传志推到了舆论的焦点。

记者:我不知道从您2月5号到现在,这将近20天的时间里面,自从宣布您复出联想之后,接受多少家媒体的采访?柳传志:电视媒体大概是三家,其他的网络媒体啊,杂志媒体,加起来二十几家吧。

记者:您希望借助媒体向外宣布一个什么样的信息?柳传志:通过媒体,让我们的客户,方方面面的关心,给一个感觉觉得,我们自己实际上并不是像人家说的是在悬崖的边上,这也是事实,也不是说我故意要这么说,56:37其实大家说,联想现在很困难,你出来了,我顺着这话说,对我自己个人是有好处的,有什么不好。

记者:说的越困难对您越柳传志:对啊,这不是有好处嘛,我只是想说实情,这样的话,因为我永远说实话说实情。

9671万美元的财季亏损,是联想11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亏损,也是联想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季度亏损。

柳传志重出江湖——“联想”打响全球保卫战

柳传志重出江湖——“联想”打响全球保卫战

为 什 么 中国 的 电脑 卖 得 这 么 贵 ? 中国 的 电脑 市 工 ,共 同创 办 中 国科 学 院计 算 机所 新 技 术发 展 公 司 ;
场真 的是 开放 、 明、 平 的吗 ?又 是谁 , 中国 的 电 透 公 使 脑市 场 成 了一 个半 封 闭 的市 场 ? 全 球 金 融 风 暴 为 什 司 ;9 9 成立联 想集 团 ;0 0 , 传志 卸任 联想 集 1 8年 20年 柳
E 保 20年 在 联 收购 I M B 么 单 单 绕过 了 中 国 的 电脑 市 场 ? 在 全 球 电脑 价 格 大 团C O, 留董 事 长职 务 ;0 4 , ‘ 想” 跌 中 ,为 什 么独 独 中国 的消 费者 ,未 能从价 格 的大 跌 个 人 电脑业 务后 , 传 志卸 任董 事 长 ; 0 9 2 , 柳 2 0 年 月 重
吗?
说杨元庆 ‘ 下课” 并不妥贴, 而是另有重任。
去 年第 四季度 ,联 想 ” 大 中华 区的销 售 额为 1 ‘ 在 6 亿 美元 ,占集 团全球 总销 售额 4 %。 由于 经 济危机 影 5
准确地说, 杨元庆并非 ‘ 课” 而是取代了原首席 响持续 ,集 团在 大 中华 区的 总销 量较 上年 下 降了 1 下 , %,
执 行官 阿梅 里奥 ,中 国I 业 的打工 皇 帝 ,不幸 的天 价 销 售额 下 降了 65 这一 状 况引起 了联 想 集 团深深 的 T . %。
职 业经 理人 阿 梅里 奥 ,成 了全 球 金融 危机 的又 一 个蒙 忧 虑 。
l 2
!! ! ! 墅堡! !
2 0 -3 业研 究 0 90 企
魏雅华
作家 . 时政经济评论家 . 陕西 电视台 西安 电视台资深经济新闻评论员 中 国作家协会会员 .已出版 时政经济评 论专著及长篇小说2 部 .获各种文学 5 大奖1 项 . 5 全国数十家报刊专栏作家

柳传志联想传奇的创业历程中国IT业巨头柳传志的创新之路

柳传志联想传奇的创业历程中国IT业巨头柳传志的创新之路

柳传志联想传奇的创业历程中国IT业巨头柳传志的创新之路柳传志,中国IT业巨头,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通过不懈努力和勇于创新,将联想从一家小型计算机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科技企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柳传志的创业历程和他在中国IT行业上的贡献。

一、初创时期的艰辛柳传志于1984年联合12名同事创办了联想公司,当时的计算机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柳传志率先意识到计算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功底。

然而,刚开始的时候,柳传志面临着种种困难和艰辛,资金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

然而,柳传志并没有放弃,他坚信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积极拓展市场柳传志在初创时期就意识到了拓展市场的重要性。

他敢于面对竞争对手,以低价策略和高质量产品迅速打开市场,让联想的产品进入更多的家庭,从而拉动整个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同时,柳传志也积极寻求国际市场的合作和拓展,将公司的产品推向全球。

通过积极的市场拓展,联想逐渐成为中国计算机行业的领导者。

三、创新的引领力柳传志对创新的追求是他成功的关键。

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柳传志带领联想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创新的产品,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他坚信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始终将创新放在公司发展的核心位置。

四、开放的思维和全球化战略柳传志具有开放的思维和全球化的眼光,他深刻认识到全球化趋势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他积极推动联想与全球领先科技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使得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更广阔的合作伙伴和市场。

柳传志的开放思维和全球化战略让联想在中国IT业崛起的同时也走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崛起的象征。

五、社会责任的履行柳传志深知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他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柳传志是中国科技界的重要人物,他成功将联想集团从一家小型电子器件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巨头。

他的创业历程展示了勇气、智慧和坚韧的品质。

本文将介绍柳传志的创业历程,并探讨他的成功之道。

第一步:从电子器件起家柳传志于1984年创办了联想集团,当时的公司只是一家小型电子器件制造商。

柳传志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才智,带领联想渡过了困难时期。

他对中国市场的准确判断和迅速应对,使公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他也意识到了全球化的重要性,将联想逐渐推向国际市场。

第二步:进入电脑行业柳传志很快认识到电脑行业的巨大潜力,并于1990年代将联想重点发展为电脑制造商。

他以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使联想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脑品牌之一。

柳传志通过投资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卓越的产品,这进一步巩固了联想的市场地位。

第三步: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2005年的一次重大收购中,柳传志领导联想成功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使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

柳传志通过将联想与IBM的技术和资源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第四步:推动多元化发展柳传志深知科技行业的竞争激烈,为了保持联想的竞争力,他着手推动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他将眼光投向了移动设备、智能家居和云计算等新兴领域。

柳传志通过战略合作和投资,将联想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使得公司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取得成功。

第五步: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柳传志一直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他致力于推动联想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社会公益等领域的积极参与。

柳传志将社会责任融入联想的核心价值观,并确保公司在做出商业决策时考虑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展示了他的勇气、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市场的准确判断、迅速应对和全球化战略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传志:联想的国际化之路
柳传志,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日,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先生应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硅谷20家协会联合邀请,在伯克利大学和硅谷进行了题为“联想集团成功并购IBM PC业务——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的演讲。

三大成功经验帮助联想自身升级转型,成功并购IBM PC业务
1990年之前,中国的电脑行业实际上是一个闭关自守的行业。

当时的领军人物是长城,由国家投资。

而之所以说是闭关自守,主要是因为进口机器需要批文,并且要征收高额的关税,由于当时中国的电脑又贵又不好用,严重了影响了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要求,所以,国家在1991年、1992年前后开始大幅度降低关税,最后在1992年取消了批文,于是很多外国PC企业大举进入了中国,使得中国的电脑厂商几乎溃不成军。

当时的联想还是一个很小的企业。

面临这样的局势,联想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讨论在无论资金、技术、人力管理等各方面,都跟国外企业无法比较的情况下,联想到底还能不能坚持自己的品牌。

在柳传志的领导下,联想首先对自己进行了彻底改进,从组织架构到业务模式进行了整体的调整。

这果然让联想的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
2001年,联想不仅成为了中国市场的第一,更是除日本以外亚洲市场中的绝对第一位。

降低成本:联想对公司的成本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发现元器件成本占了整体成本的86%,而其他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等都相对较低。

加之由于电脑的各个部件均在发展之中,如CPU的价格变换就非常迅速和突然。

因此,如果库存时间长,将对成本造成巨大的影响。

于是,联想明确了主攻方向——如何压缩库存。

此外,选择怎样的订购方式,如何预测市场,每一个细节,联想都做了分析和研究,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

按需研发:联想一度没有那么多资金能够大量招募研究人员,在开发方面有更大的投资,这就要求联想要更多地集中于市场的要求,把成熟的技术用在产品上来提高毛利。

比如,在1998、1999年Intel 开始普及时,个人买电脑后,除了发烧友以外,一般的老百姓上网很困难。

发现这个问题以后,联想就推出了一款电脑,主推一键上网。

仅仅这一个举动,联想的市场份额就得到了大幅增加。

这之后联想又推出了一键恢复技术,让系统按一个键就可以恢复。

这些根据市场需求所做的产品层面的创新,为企业积累了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和人才。

创新模式:与戴尔进行竞争时,由于戴尔模式是直销模式,从做大客户一直做到中小客户,在这方面联想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但在2003年底,联想详细地把戴尔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决定开始对两种不同的客户,使用两种不同的交易模式,对大客户和普通的中小客户,
有不同的销售方式及供应链,然后把中间部分进行有效结合起来,最终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

也正是这三大成功经验,帮助联想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可以说,对行业规律的深透理解,是联想集团此后成功并购IBM全球PC业务的重要基础。

收购IBM PC业务,冲破金融危机,加速企业发展之路
经过2004年一年的艰苦谈判,在同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并购IBM PC谈判成功,并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并购受到了中国及国际的广大关注,但并不被十分看好,被称为“蛇吞象”。

然而,在并购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联想的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实际上,联想对于并购,曾进行过认真细致的分析:
想买的是什么?
品牌,Think Lenovo的品牌现在已经非常成功。

技术,联想如今的三个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日本和美国。

中国是很主要的一部分;日本大和是IBM做笔记本架构的发源地,其对研发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工作方式,值得非常好地去学习;美国的研发基地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

所以,联想买回来的不仅是产品,是专利,更是三方人员在一起的合作。

这种合作本身对中国技术人员、国际技术人员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国际化的资源,如何去领导国际化的团队,使用国际渠道,打开国际市场,包括各国的法律都是联想所需要学习的。

主要的风险有哪些?
市场风险:Think被收购以后,品牌由中国人拥有,客户对于品
牌的信任度这个问题急需解决。

当时联想研究采取了很多措施:首先,建立了两个总部(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同时保证CEO是国际人士,并请IBM 2000个销售人员重新拜访了所有的大客户,说明了联想的情况。

这都保证了当时Think的销售量并没有受到更大的冲击。

员工流失:也是一个联想当时担心的主要风险,联想在这方面也比较好地进行了解决。

文化冲突:所谓文化的冲突,具体讲是指从高层管理人到项目管理人,特别是高层互相之间如何配合工作,这是决定一个公司能不能好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最根本原因。

在金融危机出现时,联想就出现了大幅度亏损,原因表面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直接冲击。

从根本上讲,实际上是部门管理问题,在文化磨合上是有问题的。

所以,2009年2月2日,董事会下定决心进行了改组,此后半年,业务成功扭亏,不但在业务上取得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强劲增长,同时在团队、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很好的融合。

联想化解危机,加速企业发展的成功之道有很多:
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战略。

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中国市场跟世界市场增长率差不多,联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为它的业务重心全放在了中国。

而在刚过去的这个季度,又出现了相同的情况,中国的市场相对比全球市场只高一点,但联想利润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8%。

这都归功于联想现在做到了平衡——重心不仅仅放在中国市场上,在成熟市场上也做得非常好。

战略的成功制定和执行,扭转了当时的局面。

联想形成了的优秀的中西合并领导班子。

这个班子用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在工作,不抱有临时观念,真正把企业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这个班子的工作方式很好,他们变成了紧密结合、互相深刻了解的朋友,他们现在的工作方式是每个月一起到某个地方比如印度或巴西等开会,了解市场,研究未来的行业发展情况。

而且,做任何一个决策,都不是马上就做,而是这个班子的人连续反复进行讨论,然后做决定,做决定之前,每个人还把自己的工作和这个决定什么关系,都反复进行过研究。

要学会更换,因为新的一个班子未必马上就合适企业的发展,所以在更换主要人员时,如何保证平顺地让人有很好的落地,是需要考虑的。

具备领先的管理理念。

加强运作层面管理(包括采购、研发、生产、销售、财务等),重视基础管理,包括机制体制和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

管理三要素之中的定战略,方法有7步:有愿景,领导人真相信要按愿景去做,员工真相信领导人会领着这个班子,带大家奔向这个愿景。

有中期目标,三年、五年,要做到什么样子。

有战略路线,这个路线在联想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

比如,联想在1996、1997年时,发展的不错,加之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决定向海外进军。

但在1997年时,联想发现,台湾企业在研发的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都比联想强很多,但打不出品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本土市场太小。

而在中国,联想有一个非常大的保底市场且发展非常快,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于是,联想立刻重新专心专注做好本土市场,蓄势准备以后再向海外
进军。

其他的几步还包括具备领导能力、具体步骤和组织架构等。

此外,带队伍,其实就是让员工热爱公司,善于工作,并高效率运作。

这里面激励和文化两个方面,非常重要。

要建立好的企业文化,一个中西方共同承认的核心价值观,一定要把一个企业变成说到做到的企业,形成一个想清楚再承认,承认就要兑现的价值观。

一路高歌猛进,联想控股进入多元化发展领域。

2009年,联想控股宣布新战略,将以资本为平台,通过价值创造,在多个行业内打造出一批领先企业,贡献于中国经济。

目前,联想控股主要包括三大核心业务:核心运营资产,主要关注IT(如联想集团)、房地产(如融科智地)、现代服务业、化工业和现代农业;资产管理,包括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以及其他参股投资;联想之星和孵化器投资,联想控股设立4亿元天使投资基金,通过“创业培训+天使投资”方式,发现项目和领军人才,帮助他们成为科技创业的明日之星。

其中,资产管理模块主要是公司的中短期财务贡献者。

而联想控股能否加速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如何构建核心运营资产,在其中找出未来持续的利润来源。

下阶段,联想控股要通过并购的方式,在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

联想将会用做产业的心态,与被投企业一起持续发展。

联想控股的中期目标是:通过投资构建多个核心运营资产实现跨越性成长,于2014-2016年成为上市的投资控股公司。

(本文整理自:中国IT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