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鉴定 五、金绿宝石的评价与
5种金绿宝石

大田山边宝石:金绿宝石的品种金绿宝石根据其特殊光学效应的有无可分为以下品种。
1.金绿宝石指没有任何特殊光学效应的金绿宝石(见图3-1-255)。
2.猫眼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之为猫眼(见图3-1-256)。
在光线照射下,金绿宝石猫眼表面呈现的一条明亮光带,光带随着宝石或光线的转动而移动;另一种有趣的现象是,当把猫眼放在两个光源下,随着宝石的转动,眼线会出现张开与闭合的现象(见图3-1-257),宛如灵活而明亮的猫的眼睛。
目前,只有这种金绿宝石的猫眼无须注明矿物种而直称“猫眼”。
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其他一些宝石,包括石英、电气石、绿柱石及磷灰石等,不能将这些宝石直称为“猫眼”,应称为“石英猫眼”、“电气石猫眼”等。
猫眼在有许多俗称,如东方猫眼、锡兰猫眼,也有称之为猫睛、猫精、金绿玉或波光石的。
为了区别于其他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民间还将猫眼效应最为完美的金绿宝石磨制的猫眼叫做“真猫眼石”。
猫眼之所以产生猫眼效应,主要由于金绿宝石矿物内部存在的大量细小、密集,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或管状包体,丝状物的排列方向平行于金绿宝石矿物晶体z 轴方向。
由于金绿宝石本身与金红石包体在折射率上的较大差别,使入射到宝石内的光线经金红石包体反射出来,经特别定向切磨后,反射光集中成一条光带而形成猫眼现象。
金绿宝石中丝状物含量越高,宝石越不透明,猫眼效应越明显,反之,大田山边宝石:金绿宝石越透明,猫眼效应越不明显。
猫眼可呈现多种颜色,如蜜黄、黄绿、褐绿、黄褐、褐色等。
猫眼宝石在聚光光源下,宝石的向光一半呈现其体色,而另一半则呈现乳白色(见图3-1-258)。
3.变石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之为变石。
变石在商业界称为亚历山大石,变石在日光或日光灯下呈现为绿色色调为主的颜色,而在白炽灯光下或烛光下则呈现出红色色调为主的颜色,因此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见图3-1-259)。
据传说,在1830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他生日的那天,发现了变石,故将这块宝石命名为亚历山大石,变石的英文Alexandrite即出于此。
跻身五大宝石之一的金绿宝石(猫眼),是彩宝界的低调王族

跻身五大宝石之一的金绿宝石(猫眼),是彩宝界的低调王族-随心戴· 共享珠宝 -15 min阅读介绍篇|金绿宝石在西方金绿宝石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宝石之一,相信大家都有听过。
金绿宝石因其独特的黄绿至金绿色外观而得名,以其特殊的光学效应而闻名。
金绿宝石根据其特殊光学效应的有无可分为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和变石猫眼等品种,其中最著名的为金绿宝石猫眼。
其中变石更是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想了解更多关于金绿宝石的宝宝,就跟着我往下看吧~01金绿宝石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l,源于希腊语的Chrysos (金)和Beryuos(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
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
金绿宝石矿物属斜方晶系,原生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
晶面常见平行条纹,晶体常形成假六方的三连晶穿插双晶。
金绿宝石颜色通常为浅—中等的黄色至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至黄褐色以及罕见的浅蓝色。
金绿宝石的黄色和黄绿色起因于金绿宝石矿物中含有微量Fe3+元素,猫眼的颜色主要也是起因于宝石中含Fe3+元素。
金绿宝石的多色性为三色性,呈弱至中等的黄、绿和褐色。
浅绿黄色金绿宝石多色性较弱,而褐色金绿宝石多色性略强。
猫眼的多色性较弱,呈现黄一黄绿一橙色。
变石的多色性很强,表现为绿色,橙黄色和紫红色。
02金绿宝石产地金绿宝石主要产地有俄罗斯、斯里兰卡、缅甸、巴西、美国、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等国。
主要产地--俄罗斯最好的变石,即变色效应最好的变石产于俄罗斯乌拉尔地区。
俄罗斯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自给程度高。
其中珍稀的金绿宝石则产于著名的乌拉尔矿区。
乌拉尔是世界上变石最著名的产地。
19世纪由芬兰矿物学家N.Nordenshild首先在祖母绿矿床中发现了变石,这种宝石矿床位于东乌拉尔北部隆起的一个构造结合地带。
产出的金绿宝石主要是变石,粒度较小。
质地透明,颜色在日光下呈蓝绿色。
主要产地--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砂矿中则产出黄绿色大颗粒变石及高品质的猫眼宝石。
金绿宝石

欧泊的品种
2、白欧泊 体色为浅色为主,有浅灰、浅黄、浅蓝灰色
等,变彩不如黑欧泊醒目,半透明至亚半透明。
3、水欧泊 水欧泊是透明或近于透明的,
仅带淡色调并具有变彩的欧泊 晶体,如果变彩的效果好,水欧泊也非常漂亮。
25
欧泊的品种
4.火欧泊 橙黄至橙红色体色,
具有变彩或没有变彩的透 明至亚透明的欧泊。不带 变彩的透明火欧泊则切磨 成刻面宝石。火欧泊的体 色与微量的Fe3+ 有关。
巴西白欧泊产于砂岩中,质量优质,产量丰富。
30
• 欧泊根据其色斑的形态、结构、低RI等来 鉴别,色斑特点为主要鉴定特征。
• 欧泊的色斑:(1)色斑具丝绢外表,沿一
•
方向延长;
•
(2)色斑为不规则薄片;
•
(3)色斑与色斑之间呈渐变
•
关系,界限模糊;
•
(4)色斑沿一个方向具有纤
•
维状或条纹状结构。
31
12.色散:低0.015
4
5
1.猫眼石:猫眼石是金绿宝石中著名品种。
(1)颜色:以蒸粟黄或蜜蜡黄色最佳,次为浅 黄色、绿黄色、褐黄。
(2)猫眼效应:含大量平行排列的管状包体, 磨成凸面型宝石时,出现一条亮带,这条亮带随 着光线移动而移动,故称为“猫眼活光”。
(3)RI:点测1.74
(4)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444nm处有一条强 的吸收窄带,此吸收带具有诊断意义。
另一种类型是产于坦桑尼亚,外观似金绿宝石猫眼
猫眼由于含有定向排列的针状包裹体 (推测是针铁矿)所致体色为绿黄至褐 黄色、半透明,RI1.44-1.45,SG2.082.11,质地好,但相当稀少。 又据报道,斯里兰卡也产有欧泊猫眼。
金绿宝石的鉴定

与猫眼相似的宝石有石英猫眼、阳起石猫眼、 磷灰石猫眼、透辉石猫眼、海蓝宝石猫眼、方 柱石猫眼、碧玺猫眼、长石猫眼、玻璃猫眼等。
三、与变石相似的宝石品种
与变石相似的宝石有:变色石榴石、变色尖晶 石、变色蓝宝石、变色萤石、红柱石、变色蓝 晶石、合成变色蓝宝石等。
第四节 合成金绿宝石及其鉴别
合成金绿宝石的主要方法有:助熔剂法、晶
3、变石的质量评价
第六节 金绿宝石的产状、产地简介
金绿宝石主要产在老变质岩地区的花岗岩、 蚀变细晶岩中,以及超基性岩的蚀变岩—云 母岩中。 真正具有工业意义的金绿宝石矿大多产于砂 矿中。 金绿宝石的主要产地有原苏联的乌拉尔地区、 斯里兰卡、巴西、缅甸、津巴布韦等。 除斯里兰卡外,目前主要的金绿宝石产地在 巴西,包括各色调的金绿宝石、猫眼、变石 等。
4、变石猫眼
5、星光金绿宝石
指具有星光效应的金绿宝石,通常为四射星光。是 由一组丝状金红石包体和一组与其垂直的气液管状 包体引起的。
第三节
金绿宝石与相似宝石及 其仿制品的鉴别
一、与金绿宝石相似的宝石品种
与金绿宝石相似的宝石有:各种颜色的蓝宝石、 钙铝榴石、尖晶石、橄榄石等。
二、与猫眼相似的宝石品种
金绿宝石族宝石
(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变石猫眼)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在亚洲,猫眼常被当作好运气的象征, 深受人们的青睐。人们相信它会保护主 人的健康,免于贫困。斯里兰卡人认为 猫眼具有预兆妖邪的魔力。 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l,源 于希腊语的Chrysos(金)和Beryuos (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
金绿宝石

麦秆堆样的针铁矿纤维,栖息于巴西 金绿宝石中,35×。
金绿宝石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性质
二、金绿宝石的品种
三、金绿宝石与相似宝石的鉴别 四、金绿宝石的质量评价 五、金绿宝石的产地简介
二、金绿宝石的品种
1.金绿宝石
没有任何特殊光学效应的金绿宝石。
2.猫眼
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猫眼可呈现多种颜色,按质地颜色 好坏依次为蜜黄、黄绿、褐绿、黄褐、褐色。
垂直光带的方向,使用放大镜即可观察
到蜂窝状显微结构,因此易于鉴别。
变石与相似宝石
变石
变色石榴石
变色蓝宝石
红柱石
变石与相似宝石
宝石名称 变色石榴石 变色蓝宝石 变色蓝晶石 变色尖晶石 变色萤石 红柱石 变色效应 日光 灯光 酒红色 蓝绿色 红紫色 灰(紫) 褐红色、 蓝色 浅紫红色 绿蓝色 紫蓝色 蓝色 红色 红紫色 淡紫色 光性 均质体 一轴负 二轴负 均质体 均质体 二轴负 n 1.74 1.810 1.761.77 1.721.73 1.718 1.434 其它特征 针状包体、波浪状、不规则和 浑圆状包体 特征的生长纹、双晶纹,指纹 状包体 多色性强无色—深蓝色—紫蓝 色;435、445nm吸收带 特征的八面体负晶 低硬度、完全解理
可见阶梯状滑动面或双晶纹。 猫眼:内部主要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丝状包体。
变石:内部主要含有指纹状包体及丝状物。
阶梯状滑移面或双晶纹
浅褐色册状黑云母与数个小型 针状晶体伴生,50×。
同生石英的自形晶体,50×。
细小流体内含物的精致排列,在一颗斯里兰卡的金绿宝石 中形成指纹状部分愈合裂隙,30 ×。
愈合裂隙的外观与图案,由流体残余 水滴的分布所造成,32×。
6.发光性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金绿宝石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宝石之一。
因其独特的黄绿至金绿色的外观而得名,以其特殊的光学效应而闻名。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金绿宝石猫眼(真猫眼),而变石更是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性质成分与结晶习性:金绿宝石在矿物学中属金绿宝石族,斜方晶系。
其化学成分为铍铝氧化物(BeAl2O4),常含有微量Fe、Cr 、Ti等。
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常形成轮式三连晶(假六方三连晶)。
光学性质:●颜色:金绿宝石有绿色、金黄色、黄绿色、咖啡色(褐色)、蓝绿色等。
其中以绿色、金黄色、黄绿色最受欢迎。
●金绿宝石通常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亚透明—透明。
(猫眼通常为亚透明—半透明)●金绿宝石为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折射率:1.74-1.75,密度3.75。
●金绿宝石具三色性,猫眼多色性较弱,变石的多色性很强。
在紫外灯下通常无荧光。
●吸收光谱:黄绿色金绿宝石及猫眼皆由 Fe3+ 致色,具相似吸收光谱,主要产生445nm为中心的强吸收带。
变石的变色效应因含微量Cr 元素,其吸收光谱具 Cr 吸收特征:具680nm、678nm吸收线,630nm-580nm部分吸收,紫区全吸收。
●金绿宝石中,通常出现猫眼效应及变色效应,又可出现更为珍贵的变色猫眼,星光效应极少。
力学性质:●硬度:8-8.5;密度3.73(±0.02)●金绿宝石具三组不完全解理,常出现不均匀贝壳状断口。
猫眼和变石一般无解理。
显微特征:猫眼内部主要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包体或管状包体。
变石内部主要含有指纹状包体及丝状物。
二、金绿宝石的品种1)金绿宝石:无任何特殊光学效应的金绿宝石2)猫眼: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
在光线照射下,猫眼表面呈现一条明亮的光带,光带随着宝石或光线的转动而移动。
在两个光源下,随着宝石的转动,眼线会出现开闭现象。
在聚光光源下,宝石向光的一半呈现其体色,另一半呈现乳白色。
3)变石:具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又称为亚历山大石(1830年,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生日当天发现了变石,故命名为亚历山大石)。
金绿宝石(猫眼与变石)

-猫眼石和变石
其它绿柱石类宝石 梦幻之星:金绿宝石
• 金绿宝石:也称金绿玉。它之所以位列名贵宝石是由于 它的两个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变种:几乎无人不晓的猫 眼和变石,尤其是猫眼。 • 金绿宝石本身就是较稀少的矿物,能形成猫眼和变色效 应者就更少,因而十分珍贵。 • 金绿宝石中,最著名的就是金绿猫眼(cat’s eye),它以 其丝状光泽和锐利的眼线而成为自然界中最美丽的宝石 之一。 • 在亚洲,猫眼常被当作好运气的象征,深受人们的青睐。 人们相信它会保护主人的健康,免于贫困。斯里兰卡人 认为猫眼具有预兆妖邪的魔力。
700
600
500
400
金绿宝石(Chrysoberyl)
• • • • • • • • 1、主要特征 成分:BeAl2O4 晶系:斜方,二轴晶,正光性(+) 晶形:板状、短柱状或假六方三连晶 颜色:黄色、黄绿色、褐黄色 RI:1.746~1.755 H:8~9 密度:3.73 色散:0.014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变色、星光(少见)
命名为亚历山大石。
• 当今,变石和猫眼分别与珍珠和欧泊共同作为6月
和10月的生辰石。
变 石
变石
• • • • • • • • •
3)、变石 具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 又称亚历山大石(Alexandrite) 日光:带黄、褐、含蓝色调的绿色 灯光:橙红色、褐红色、紫红色 吸收谱:680、678 强吸收线 665、655、645 弱吸收线 580~630 吸收带 476、473、468 弱吸收线
• 2、其它主要品种 • 金绿宝石 • 指不具猫眼效应或变 色效应的金绿宝石, 颜色为黄绿色、绿色 和褐色
金 绿 宝 石 原 石
2)猫眼石(Cat’s eye)
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

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一、金绿宝石的特征:金绿宝石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矿物,通常以黄色、黄绿色,甚至金黄色而著称。
由于其优美的颜色而令人向往,由于其坚硬无瑕的质地而持久不衰,由于其稀少难寻而珍贵。
1、化学成份:金绿宝石是铍和铝的氧化物,分子式为BeO、Al2O3,常会有Fe和C r元素,而使金绿宝石呈现不同的颜色。
2、晶体结构:金绿宝石属斜方晶系,单晶体呈假六方板状或柱状,晶面上常见有平行生长纹,接触双晶和穿插双晶十分发育,常见有六边轮式和膝式双晶的晶体和盾形晶体。
3、物理性质:①金绿宝石一般呈棕黄色,绿黄色,黄绿色,黄褐色,常具有三色性:黄绿色,橙黄色,浅紫红色。
②硬度为8.5,密度为3.71-3.75g/cm3,一般为3.73 g/cm3。
③断口为贝壳状断口。
④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光泽为玻璃光泽—亚金刚光泽。
⑤包裹体:金绿宝石常具有二相气液包体和少量固态包体。
猫眼石具有针状、管状金红石等包体。
4、光学性质:①金绿宝石属二轴晶正光性,折光率为1.746-1.755,双折射率为0.008-0.009。
②吸收谱线:在445nm有一条铁的吸收带。
变石在红色区有四条(680nm、678nm、665nm、655nm),兰色区有两条(476nm、473 nm)吸收带。
③查尔斯镜下变石呈红色。
二、金绿宝石的种类:金绿宝石英文“Chrysoberyl”,来自西腊语“shryso”,意思是金黄色之意,这个词概括了金绿宝石的颜色特征,一般情况下,金绿宝石呈浅茶水一样明亮的褐黄色和绿黄色。
金绿宝石常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叫“金绿宝石猫眼”或“猫眼”。
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叫“变石”。
同时具有猫眼和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叫“变石猫眼”。
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属于高档宝石品种。
1、猫眼(cat’s eyes):在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很多,如石英猫眼,电气石猫眼,海蓝宝石猫眼,硅线石猫眼等,但比起金绿宝石猫眼来,其效果则不可同日而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金绿宝石的评价
1、金绿宝石猫眼的评价: 1)颜色:米黄色最佳,次为黄绿色和褐色。 不同颜色的猫眼石价格相差很大。 2)眼线:平直、居中、清晰、完整、光活。 3)形状:弧形表面大小、圆形直径、长短 半径、弧的厚度等均是评价的依据。 4)重量:同等效果,越重越好。
2、金绿宝石的评价
色:以米黄色最佳,次为葵黄、金 黄、黄绿、绿黄等色。 2、透明度:越高越好,一般为半透明。 3、光 泽:明亮的玻璃光泽或亚金刚光泽。 4、解 理:越少越好。 5、粒 度:2mm以上即可作为宝石。 1、颜
思 考
题
1、什么是金绿宝石? 2、金绿宝石有那些品种? 3、什么是金绿宝石猫眼? 4、什么是变石? 5、如何评价猫眼和变石? 6、如何区分天然猫眼石及其代用品? 7、如何区分变石及其代用品?
二、金绿宝石的种类—猫眼
1、由于宝石中含有定向密集排列十分细小 的针状或管状包体而形成金绿宝石猫眼。 2、猫眼的颜色有米黄色、黄绿色、黄褐色 和褐黄色,其中,以米黄色为最佳。 3、猫眼由铁致色,在445nm有吸收谱线。 4、在长、短紫外灯下不显荧光。 5、密度、硬度、折光率可区别其它猫眼。
二、金绿宝石的种类—变石
1、既有变色效应,又有猫眼效应 的金绿宝石叫“变石猫眼”。 2、变石猫眼具有变石和猫眼石的 特征。 3、变石猫眼在世界上十分罕见。
三、金绿宝石的鉴别
(一)与金绿宝石相似的宝石的鉴别: 1、绿柱石:颜色相似,折光率(1.57-1.58)、密度 (2.72克/cm3)低于金绿宝石。 2、电气石:二色性强,密度(3.01-3.10)、折光率 (1.62-1.64)低于金绿宝石。 3、尖晶石:均质体,密度(3.60),折光率(1.718) 低于金绿宝石。 4、蓝宝石:一轴晶负光性,折光率(1.76-1.77)、 密度(4.00)高于金绿宝石。常见三向 1200交角的丝状包裹体。
目
录
一、金绿宝石的特征: 二、金绿宝石的种类: 三、金绿宝石的鉴别: 四、金绿宝石的评价: 五、金绿宝石的成因及产地:
一、金绿宝石的特征
1、化学成分:金绿宝石是铍和铝的氧化物。分子式为 BeO,Al2O3,常含有Fe和Cr等致色离子。 2、晶体结构:斜方晶系,呈假六方板状或柱状单晶。 晶面上常见平行生长纹。 3、物理性质: 1)呈金黄色、棕黄色、黄绿色、黄褐色。三色 性明显(黄绿-橙黄-紫红)。 2)硬 度: 8.5,密度3.71-3.75克/cm3;贝壳状断口; 3) 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亚金刚光泽; 4) 常见气液两项包体,猫眼具有管状或针状包体。 5)光 性:二轴晶正光性,折光率1.746-1.755,双 折射率:0.008-0.009。
(三)与变石相似宝石的鉴别
1、变色尖晶石:日光下呈紫蓝色,白炽灯下呈紫红 色,折光率(1.718)、密度(3.60) 低于变石。 2、变色石榴石:日光下兰绿色,白炽灯下紫红蓝紫色或灰兰色,白炽灯下 紫红色,折光率(1.76-1.780)、密 度(4.00)高于变石。
(二)与猫眼石相似宝石的鉴别
1、磷灰石猫眼:一轴晶负光性,折光率(1.6421.646)、密度(3.18),硬度 (5)低于金绿宝石猫眼。 2、绿柱石猫眼:常见粗大的密集管状包体。 3、电气石猫眼:管状包体粗大,横截面有麻点 和小坑。 4、透辉石猫眼:折光率(1.68)、密度(3.30) 低 于金绿宝石猫眼。 5、人工合成猫眼:数条眼线平直、不灵活,硬 度(5)、密度(2.46)低,六 边形蜂窝结构。
3、变石的评价
色:在白日光下呈翠绿色,在白 炽灯下呈鸽血红色最佳。 2、变色的明显程度:越明显越好。一般不 用抛光即可看出为最好。 3、裂 隙;裂隙越少越好。 4、粒 度;粒度越大越好,大于1克拉 既已罕见。 1、变
五、成因及产地
1、成因: 1)气成热液成因:产于含祖母绿云英岩中 2)伟 晶 岩 成 因:产于钠长石化含绿柱石伟 晶岩中。 2、产地: 1)猫 眼 石:斯里兰卡 2)变 石:前苏联、斯里兰卡 3)金绿宝石:巴西、马达加斯加、美国、中国
1、是指在不同光波照射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2、由于宝石中的Al离子被Cr离子取代,使 宝石对红色和绿色光波的吸收近乎平衡。 3、在以绿色光波占主要成分的日光或荧光 灯下呈现绿色,在以红色成分为主的烛 光或白炽灯下呈红色。 4、多数变石的颜色为紫红色-黄绿色,或深 红色-兰绿色,又称“亚历山大石”。
二、变石的种类—变石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