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下册 P-66例题详细的题解过程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题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题答案

先计算最大负荷及最小负荷时的电压损耗
•5
要求变压器低压侧的电压在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时分别为: 则得
取算术平均值
•6
选最接近的分接头
, 校验低压母线的实际电压
可见, 误差在
内, 故所选分接头基本能满足调压要求。
•7
•8
7-13
三相短路实用计算
(1)选SB=100MVA, VB=Vav
G-1
X1
1
0.151
0.121
1
f(3)
G-1 0.202
0.038
0.030 0.383 G-2
1
0.050
1
f(3)
G1-2
1
0.452
f(3)
•13
(3)短路电流计算
•14
8-9
(1)正序
各序网络的制订
(2)负序
•15
(3)零序
•16
8-11 简单不对称短路计算(正序等效定则) (1)计算元件各序电抗, 制订各序网络, 取 SB=100MVA,VB=Vav
0.2 0.167 0.151 0.167 0.524
a. 正序
0.2 0.167 0.151 0.167 0.524
b. 负序
0.167 0.453 0.167 0.524
c. 零序
•17
(2)a)单相短路 b)两相短路
•18
c)两相短路接地
d)三相短路
•19
0.167 0.105 0.73 0.175 0.54
•2
4-8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P118(4-15)
(1)4台机组原来平均承担负荷。系统发电机总的单位调节功率为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力系统分析目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电力系统的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第三章简单电力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第四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第六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第二部分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七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第八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第九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第十章对称分量法及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第十一章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第十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十三章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第十四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第十五章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附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下的分析与潮流分布计算,另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的优化和调整。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电力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 标出图1-4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1-5 请回答如图1-5所示电力系统中的二个问题:⑴ 发电机G 、变压器1T 2T 3T 4T 、三相电动机D 、单相电灯L 等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⑵ 当变压器1T 在+2.5%抽头处工作,2T 在主抽头处工作,3T 在-2.5%抽头处工作时,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6 图1-6中已标明各级电网的电压等级。

试标出图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及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1-7 电力系统结线如图1-7所示,电网各级电压示于图中。

试求:⑴发电机G 和变压器1T 、2T 、3T 高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⑵设变压器1T 工作于+2.5%抽头, 2T 工作于主抽头,3T 工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习题1-4图1-8 比较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范围。

1-9 什么叫三相系统中性点位移?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为什么增加3倍?1-10 若在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的作用是什么?1-11 什么叫分裂导线、扩径导线?为什么要用这种导线?1-12 架空线为什么要换位?规程规定,架空线长于多少公里就应进行换位?1-13 架空线的电压在35kV 以上应该用悬式绝缘子,如采用X —4.5型绝缘子时,各种电压等级应使用多少片绝缘子?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网络2-1 一条110kV 、80km 的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型号为LGJ —150,水平排列,其线间距离为4m ,求此输电线路在40℃时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力系统分析目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电力系统的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第三章简单电力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第四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第六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第二部分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七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第八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第九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第十章对称分量法及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第十一章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第十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十三章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第十四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第十五章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附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下的分析与潮流分布计算,另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的优化和调整。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电力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 标出图1-4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⑴⑵,求这些变压1—及变压器的额定变比.1—7 电力系统结线如图1—7所示,电网各级电压示于图中。

试求:⑴发电机和变压器、、高低压侧的额定电压.⑵设变压器工作于+2.5%抽头, 工作于主抽头,工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8 比较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范围。

1-9 什么叫三相系统中性点位移?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为什么增加倍?1-10 若在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的作用是什么?1-11 什么叫分裂导线、扩径导线?为什么要用这种导线?1—12 架空线为什么要换位?规程规定,架空线长于多少公里就应进行换位?1-13 架空线的电压在35kV 以上应该用悬式绝缘子,如采用X —4.5型绝缘子时,各种电压等级应使用多少片绝缘子?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网络2—1 一条110kV 、80km 的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型号为-150,水平排列,其线间距离为4,求此输电线路在40℃时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习题解答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习题解答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1-1答: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且具有最佳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电压,称为额定电压。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当升压变压器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

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10%。

当变压器二次侧输电距离较短,或变压器阻抗较小(小于7%)时,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可只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1-2答: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的电压越高,可输送的容量(输电能力)就越大,输送的距离也越远.因为输电电压高,线路损耗少,线路压降就小,就可以带动更大容量的电气设备。

在相同电压下,要输送较远的距离,则输送的容量就小,要输送较大的容量,则输送的距离就短。

当然,输送容量和距离还要取决于其它技术条件以及是否采取了补偿措施等.1—3答:是一个假想的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荷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

1-4解:(1)G:10。

5kV;T—1:10.5kV/242kV;T—2:220kV/121kV,220kV/38.5kV;T-3:110kV/11kV;T—4:35kV/6。

6kV;T-5:10.5kV/3.3kV,(长线路)10。

5kV/3。

15kV (短线路)(2)T—1工作于+5%抽头:实际变比为10。

5/242×(1+5%)=10。

5/254。

1,即K T—1=254。

1/10。

5=24.2;T—2工作于主抽头:实际变比为K T—2(1-2)=220/121=1。

818;K T—2(1-3)=220/38.5=5.714;K T-2(2-3)=121/38。

5=3。

143;T-3工作于-2.5%抽头:实际变比为K T—3=110×(1—2.5%)/11=9.75;T—4工作于-5%抽头:实际变比为K T—4=35×(1-5%)/6.6=5.038;T—5工作于主抽头:实际变比为K T-5=10.5/(3+3×5%)=3。

华科电力电子第三版习题及解答精品文档63页

华科电力电子第三版习题及解答精品文档63页

第1章复习题及思考题解答1.1 电力技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三者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和研究对象是什么?三者的技术发展和应用主要依赖什么电气设备和器件?答:电力技术涉及的技术内容:发电、输电、配电及电力应用。

其研究对象是: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输配电线路等电力设备,以及利用电力设备来处理电力电路中电能的产生、传输、分配和应用问题。

其发展依赖于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输配电系统。

其理论基础是电磁学(电路、磁路、电场、磁场的基本原理),利用电磁学基本原理处理发电、输配电及电力应用的技术统称电力技术。

电子技术,又称为信息电子技术或信息电子学,研究内容是电子器件以及利用电子器件来处理电子电路中电信号的产生、变换、处理、存储、发送和接收问题。

其研究对象:载有信息的弱电信号的变换和处理。

其发展依赖于各种电子器件(二极管、三极管、MOS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电感、电容等)。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了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力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

它涉及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技术,包括电压(电流)的大小、频率、相位和波形的变换和控制。

研究对象: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及其组成的电力开关电路,包括利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芯片构成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主要依赖于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

1.2 为什么三相交流发电机或公用电网产生的恒频、恒压交流电,经电压、频率变换后再供负载使用,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答:用电设备的类型、功能千差万别,对电能的电压、频率、波形要求各不相同。

为了满足一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若能将电网产生的恒频、恒压交流电变换成为用电负载的最佳工况所需要的电压、频率或波形,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例如:若风机、水泵全部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每年全国可以节省几千万吨以上的煤,或者可以少兴建上千万千瓦的发电站。

若采用高频电力变换器对荧光灯供电,不仅电-光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光质显著改善、灯管寿命延长3~5倍、可节电50%,而且其重量仅为工频电感式镇流器的10%。

《电力系统分析》第6章习题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第6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 思考题及习题答案6-1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电源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有同步发电机、同步调相机、静电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和静止无功发生器等。

同步发电机是最基本的无功功率电源,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其发出无功功率为N GN GN S Q ϕsin =,当功率因数变化时,其发出的无功也随之变化,但不能超越P -Q 极限图的范围。

同步调相机是只能发无功功率的发电机,过励磁运行时,向系统供给感性无功功率,起无功电源的作用;欠励磁运行时,从系统吸收感性无功功率,起无功负荷的作用。

欠励磁运行时的容量只有过励磁运行时容量的50%~65%。

静电电容器只能向系统供给感性无功功率,其所供给的无功功率与所在节点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在系统发生故障而使电压降低时,其输出的无功功率反而减少。

因此电容器的无功功率调节性能较差,且无法实现输出的连续调节。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由静电电容器与电抗器并联组成。

电容器可发出感性无功功率,电抗器可吸收感性无功功率,两者结合起来,再配以适当的调节装置,就能够平滑地改变输出或吸收的无功功率。

但SVC 的核心元件是电容器,因此仍存在系统电压降低、急需向系统供应无功功率时,其提供的感性无功功率反而减少的缺点。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的主体部分是一个电压源型逆变器,通过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来实现无功功率的动态补偿。

与SVC 相比,其最重要的一个优点是在电压较低时仍可向系统注入较大的无功功率。

6-2 发电机的运行极限是如何确定的?答:同步发电机运行范围受以下因素限制:定子额定电流(额定视在功率)的限制;转子额定电流(空载电势)的限制;原动机出力(额定有功功率)的限制。

发电机运行极限图的具体绘制可参考教材图6-3。

6-3 什么叫电压中枢点?一般选在何处?答:在电力系统的众多节点中,通常选择一些主要的供电点加以监视和控制,如果这些节点的电压满足要求,则系统中大部分节点的电压基本上也能满足要求,这些主要的供电点称为电压中枢点。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09级《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09级《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仅供参考学习之用,请勿抄袭)此为16开的纸张,打印的时候直接缩放到A4规格,不需要重新排版。

2011-2012第二学期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姓名学号班级电气09xx班指导教师王丹老师目录一、课程设计说明 (3)二、选择所用计算机语言的理由 (3)三、程序主框图、子框图及主要数据变量说明 (4)四、三道计算题及网络图 (8)五、设计体会 (15)六、参考文献 (16)七、附录(主程序及其注释) (17)电分课设报告一、课程设计说明根据所给的电力系统,编制短路电流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调试,最后完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电力系统计算应用程序。

通过自己设计电力系统计算程序使同学对电力系统分析有进一步理解,同时加强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短接”。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除中性点外,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是绝缘的。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其绝缘破坏而构成了通路,我们就称电力系统是发生了短路故障。

在三相系统中,短路故障可分为两大类:即对称短路(三相短路)和不对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

其中三相短路虽然发生的机会较少,但情况严重,又是研究其它短路的基础。

所以我们先研究最简单的三相短路电流的暂态变化规律。

二、选择所用计算机语言的理由我使用的是第四代计算机语言的MATLAB,利用其丰富的函数资源,它的优点如下:1)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库函数极其丰富。

MATLAB程序书写形式自由,利用起丰富的库函数避开繁杂的子程序编程任务,压缩了一切不必要的编程工作。

由于库函数都由本领域的专家编写,用户不必担心函数的可靠性。

可以说,用MATLAB进行科技开发是站在专家的肩膀上。

2)运算符丰富。

由于MATLAB是用C语言编写的,MATLAB提供了和C语言几乎一样多的运算符,灵活使用MATLAB的运算符将使程序变得极为简短。

3)MATLAB既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如for循环,while循环,break语句和if语句),又有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

2003年华工《电力系统分析 下册》试卷

2003年华工《电力系统分析 下册》试卷

电力系统分析(下册)试题(供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0级使用)一、简答题(共50分)1. 简述长架空线路的波阻抗的定义,并从原理上分析减少波阻抗的有效方法。

(5分)2. 在电力系统中,同步调相机、静电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是三种最常用的无功功率电源。

试简要分析它们各有何优缺点。

(5分)3. 试列举出几种主要的电压调整措施。

(5分)4.5分)5. 简述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和发电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的定义。

(5分)6. 简述小扰动稳定分析中特征根分析方法的主要分析步骤。

(5分)7. 农村中压电网运行中适当降低运行电压往往有利于降低网损,为什么?(5分)8. 仅按电压偏差进行比例式调节的励磁调节器对静态稳定有何正面和负面影响?实际励磁调节器可采取什么措施消除上述负面影响?(7分)9. 试通过作图简要说明汽轮机快速汽门和水轮机制动电阻提高系统暂稳水平的作用,并说明它们在控制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才能避免对第二摇摆周期产生负面的影响。

(8分)二、有功负荷经济分配的目标是什么?若系统共有2台火电机组,已知总负荷为PLD ,机组耗量特性为:F i =A i +B i *P Gi +C i *P Gi 2,P i.min ≤P Gi ≤P i.max ,i=1,2代表发电机G i ,试导出满足有功经济分配的发电机G 1输出P G1表达式。

(10分)三、计算题(共40分)1. 单机-无穷大系统如图1所示,已知各元件参数的标幺值如下:发电机G : X d =1.6,X q =1.3,X d ’=0.2,X 2=0.18;变压器T-1,T-2: X T1=X T2=0.1;线路L (单路): X L1=0.4,X L0=3X L1;初始运行状态: V 0=1.0,P 0=1.0,Q 0=0.6。

试求解:(1)计算上述运行方式下发电机内电势E q ,E q ’和E ’的值。

(6分)(2)若发电机保持E q 恒定,试计算给定运行点的静稳储备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负荷功率作为已知量,发电功率节点功率=发电功率—负荷功率一段翻译:为了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我们将负载认为是负的发电机更为合适,这样就能在节点上将发电功率和负载功率整合到一起。

这样,在第i 个节点上,从网络中注入到节点的复功率就可以被表示为:()()i i i Gi Di Gi Di S P jQ P P j Q Q =+=-+-节点功率被解释为注入到节点的功率,是一个表示点的影响如何。

在每个节点上可以设置一个等效电源,这些等效电源是接于一个共同的公共地上的。

这个等效电源在节点上注入了一个电流。

shunt admittance :并联导纳节点1,节点2是PQ 节点—>未知量为1212,,,V V δδ,已知量110.300.18s s P jQ j +=--,220.550.13s s P jQ j +=--。

(“s ”代表的是schedule ,即给定值)。

节点3是PV 节点—>未知量为33,Q δ,已知量30.5s P =,3 1.10V =。

节点4是slack node 平衡节点—>已知量4 1.050s V =∠。

容许误差510ε-=。

(在Matlab 中应翻译1.0e-5) 网络参数,导纳矩阵为根据给定的线路参数得到:1111121213131414212122222323242431313232333334344141424243434444G jB G jB G jB G jB G jB G jB G jB G jB Y G jB G jB G jB G jB G jB G jB G jB G jB ++++⎛⎫⎪++++ ⎪= ⎪++++⎪++++⎝⎭具体值见P62的矩阵。

Q 3在牛顿迭代法中暂不计入未知量,因为由Pii-52的(11-25)可知,知道了节点的电压、相角,就可以求得节点功率。

1 (1,2,,)nij i j i i j P jQ V Y V i n ∙**=+==∑(0.1)所以只要求得上式右边的电压值(V),再根据网络参数(Y *)就可以求得各个节点的功率。

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可以构造出5个不平衡方程,分别是:()()4112312*********,,,,cos sin 0s s j j j j j j P V V P P P V V G B δδδδδ=∆=-=-+=∑ (0.2)()()4212312222222221,,,,cos sin 0s s j jj j j j P V V P P P V V GB δδδδδ=∆=-=-+=∑ (0.3)()()4312312333333331,,,,cos sin 0s s j j j j j j P V V P P P V V G B δδδδδ=∆=-=-+=∑ (0.4)()()4112312*********,,,,sin cos 0s s j j j j j j Q V V Q Q Q V V G B δδδδδ=∆=-=--=∑ (0.5)()()4212312222222221,,,,sin cos 0s s j jj j j j Q V V Q Q Q V V GB δδδδδ=∆=-=--=∑ (0.6)关于不平衡方程的偏导求解的问题:Pii-65的(11-60)Jacob 矩阵的求解过程。

对于(0.2)~(0.6)的不平衡方程组来说,如果直接求Jacob 矩阵的话,应有如下的推导过程:1111112312222221123122333333123121111112123122222123P P P P P V V P P P P P P V V P P P P P P P V V Q Q Q Q Q Q Q V V Q Q Q Q V 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12312212VV Q V δδδ⎡⎤⎢⎥⎢⎥⎢⎥∆⎡⎤⎢⎥⎢⎥⎢⎥∆⎢⎥⎢⎥⎢⎥∆⎢⎥⎢⎥⎢⎥∆⎢⎥⎢⎥⎢⎥∆⎢⎥⎣⎦⎢⎥⎢⎥∂∆⎢⎥∂⎣⎦(0.7)∆∆⎡⎤⎡⎤⎡⎤=-⎢⎥⎢⎥⎢⎥∆∆⎣⎦⎣⎦⎣⎦''P δH N Q V K L (0.8)如果直接求各个未知量在给定值基础上的修正量,就应该用(0.7)来求解,该式的右边为一个Jacob 矩阵和一个未知量的修正量矩阵。

(0.8)是简写式,N ,L 都加了上标以与Pii-65的(11-60)相区别。

另N ’为以下的表达式:1112'21223132N N N N N N ⎡⎤⎢⎥=⎢⎥⎢⎥⎣⎦N (0.9)'i ik kP N V ∂∆=∂ (0.10)V k 在这里代表的是一个固定值(某一个变量),ΔP i 由(0.14)代入,求偏导时,k 的取值由(0.7)知,是由电压的未知量的数量来决定的,在此处k=1,2(与电压的未知量的标号一致)。

将k 与j 区分一下比较好,较书上的表达式容易理解,不会弄混淆。

当i k ≠时,由下式可知:()1'cos sin n is i j ij ij ij ij j i ik k kP V V G B P N V V δδ=⎡⎤∂-+⎢⎥∂∆⎣⎦==∂∂∑ (0.11)只有一个非0项,就是当j=k 时,ΔP i 对V k 求偏导才不会为0。

此时有:()()'cos sin cos sin i k ik ik ik ik i ikk ki ik ik ik ik VV G B P N V V V G B δδδδ∂-+⎡⎤∂∆⎣⎦==∂∂=-+ (0.12)当i=k 时,有两个非0项,可以得到以下的偏导表达式:()()()1'1cos sin cos sin cos sin n is i j ij ij ij ij j i ik k knj ij ij ij ij i ik ik ik ik j ii ik iP V V G B P N V V V G B V G B P V G V δδδδδδ==⎡⎤∂-+⎢⎥∂∆⎣⎦==∂∂=-+-+=--∑∑(0.13)对于L ’来说,'iik kQ L V ∂∆=∂ (0.14)当i k ≠时,由下式可知,只有当j 与k 相等时的式子对V k 的偏导才为非0的表达式:()()()1'sin cos sin cos sin cos n is i j ij ij ij ij j i ik k ki k ik ik ik ik k i ik ik ik ik Q V V G B Q L V V VV G B V V G B δδδδδδ=⎡⎤∂--⎢⎥∂∆⎣⎦==∂∂∂--⎡⎤⎣⎦=∂=--∑ (0.15)当i=k 时,有两个非0的式子,如下式所示:()()()()1'11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n is i j ij ij ij ij j i ik k knj ij ij ij ij nj i j ijij ij ij ij kkii ik ik ik ik iii ik iQ V V G B Q L V V V G B V V GB V V V Q V G B V Q V B V δδδδδδδδ===⎡⎤∂--⎢⎥∂∆⎣⎦==∂∂∂-∂=---∂∂=---=-+∑∑∑ (0.16)同理,对应矩阵H 来说,有:iik kP H δ∂∆=∂ (0.17)且考虑到:()()()()cos cos sin sin ij i j ij i j δδδδδδ=-=-则对(0.17)进行具体计算可以得到:当i k ≠时,只有一个非0项,即当j=k 时。

()()()()[]()cos sin sin 1cos 1sin cos k ik ik ik ik ik iki k ik ik ik ik i kik ik ik ik V G B H V VV G B VV G B δδδδδδδ∂+=-∂=---+-=-- (0.18)当i k =时。

关于此处H ik 的求法要稍微麻烦点:()()()()()1111112222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n is i j ij ij ij ij j i ik k kk k k k k k k k k kk kk kk kk n kn kn kn kn i kP V V G B P H V G B V G B V G B V G B V δδδδδδδδδδδδδ=⎡⎤∂-+⎢⎥∂∆⎣⎦==∂∂∂+++++++++⎡⎤⎣⎦=-∂∑(0.19)上式中,第k 项是特殊项,在下面分开来看:除开k 项,其余各项都有同样的表达式,如上式的第一项求偏导以后就有:()[]()[]1111111111cos sin sin cos k k k k k k k k kV G B V G B δδδδδ∂+=-+∂(0.20)除了第k 项以外,其余的各项都有相同的表达式。

对与k 项来说,由于i=k ,那么第k 项实际上就是等于0的:()()cos sin 100k kk kk kk kk k kk kk kkV G B V G B δδδδ∂+∂⨯+⨯==∂∂(0.21)为了使k 项跟其他项一致,则可以添项后再减项。

添项按(0.20)构造为:()[]()[]sin cos sin cos k kk kk kk kk k kk kk kk kk V G B V G B δδδδ-+-+-(0.22)结合(0.20)和(0.22)两项,可以得到:()[]()[][]1sin cos sin cos 01nik i j ij ij ij ij i kkk kk kk kk j i i k kk kk i i k kkH V V G B VV G B Q VV G B Q VV B δδδδ==--++-++⨯+⨯+==∑ (0.23)剩下的是K 的表达式求解: 由(0.7)式可知:i ik kQ K δ∂∆=∂ (0.24)同样的,当i k ≠时,上式求偏导以后只有一个非0项,即当j=k 时。

()()()()()()sin cos cos 1sin 1cos sin ik ik ik ik iik i kk ki k ik ik ik ik i k ik ik ik ik G B Q K VV VV G B VV G B δδδδδδδδ∂-∂∆==-∂∂=-----=+ (0.25)当i=k 时,与(0.19)式有相似的结论,即求偏导以后,j=k 时,为0;当j k ≠时,表达式不为0;然后将k 项凑项,得到如下的表达式:ik i k ik iK VV G P =- (0.26)然后可以得到Jacob 矩阵的统一表达式:对于网络的节点功率方程()()11cos sin sin sin n i i j ij ij ij ij j ni i j ij ij ij ij j P V V G B Q V V G B δδδδ===+=-⎧⎪⎪⎨⎪⎪⎩∑∑ (0.27)与已知条件一起,可以决定不平衡方程,如(0.2)~(0.6)所示,是一组非线性方程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