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导读(1-40回)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梗概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梗概1.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2.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3.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4.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5.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6.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7.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8.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9.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10.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11.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12.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13.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
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三国演义》事件脉络(1-40回)

《三国演义》事件脉络(1-40回)◆ 0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关张剿黄巾军,救涿郡、青州曹操救颖州刘关张救董卓◆ 02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备投奔朱雋剿黄巾皇甫嵩代董卓位剿黄巾张飞怒鞭督邮刘备弃官投刘恢刘备授平原县令何进与蹇硕争立太子何皇后与董太后争权◆ 03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一意孤行迎董卓何进入宫被砍死曹操、袁绍趁势入宫来十常侍张让支持少帝外逃董卓趁乱进京霸权因废立,吕布杀死丁原吕布拜靠董卓◆ 04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董卓弑少帝,李儒灌杀曹操献刀行刺失败陈宫弃官追随曹操曹操枉杀吕伯奢一家九口◆ 05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曹操发矫诏讨董贼,聚联盟鲍阳私争头功失败袁术不发粮草给孙坚孙坚失败,换帻而逃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 06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孙坚拒亲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曹操追董卓战败,曹洪舍命救主孙坚私藏玉玺回江东刘表领兵截孙坚◆ 07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孙坚诈计霸占冀州报弟仇,公孙瓒开战袁绍赵子龙救公孙瓒董卓假诏和解袁绍公孙孙坚跨江战刘表孙坚追敌死于乱石乱箭下◆ 08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刘表以孙坚尸换黄祖董卓残忍杀隆卒董卓斩张温王允定下连环计貂蝉巧妙离间重吕父子董卓凤仪亭掷戟刺吕布◆ 09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董卓携貂蝉回郿坞王允策反吕布杀董卓蔡邕哭董卓,王允杀蔡邕司徒拒赦,李傕兵犯长安李傕杀入长安,吕布败逃袁术王允叱贼受死◆ 10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李傕葬董卓,天怒不能葬马腾起兵讨贼杀长安李傕败马腾,杀樊稠曹操打败黄巾贼,招贤崛起张闿杀曹父夺财曹操报父仇,屠城百姓败黄巾贼,招贤崛起张闿杀曹父夺财曹操报父仇,屠城百姓,讨徐州◆11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大叶慈尊母重义救孔融孔融修书求救刘备刘备大败管亥贼,救北海刘备借兵救徐州陶谦陶谦两让徐州,刘备拒绝吕布袭破兖州,曹操回救刘备屯兵小沛吕布濮阳破曹操◆12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濮阳城吕布诈应大败曹操典韦三进三出救曹操曹操烧伤诈死败吕布陶谦三让徐州,刘备最终接受荀彧劝说曹操弃徐州,剿黄巾曹操得许褚曹操得兖州、濮阳,恕田氏旧罪◆13李傕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吕布投奔刘备,屯兵小沛杨彪反间计,间反李傕、郭汜李傕劫天子,郭汜劫百官皇甫郦犀利咄咄,劝和未成张济解和杨奉救驾,董承救驾,献帝逃命李傕、郭汜先杀后和欲弑帝◆14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州曹操应诏保驾辅王室董昭建议移驾幸许都(许昌)曹操迁都揽大权,直至权力顶峰荀彧献计“二虎竞食”“驱虎吞狼”离间刘吕曹操计驱刘备讨袁术张飞纵酒,醉挞曹豹曹豹密书,吕布趁隙夺徐州◆15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袁术许诺吕布夹攻刘备吕布邀请刘备寄屯小沛孙策以玺换兵,壮大力量,礼贤下士大史慈酣斗孙策周瑜灰袭取曲阿,孙策大败刘繇孙策攻薛礼,左眼中箭,计杀薛礼孙策设伏降太史慈,收江东孙策大战严白虎,夺下会稽周泰英勇护孙权,身被十二枪伤◆16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袁术派纪灵进攻刘备吕布辕门射戟,和解袁刘之战纪灵献计联姻,陈宫促姻,陈珪破姻张飞劫吕布马匹,吕布攻打刘备,刘备夜投曹操张绣降曹操曹操私通绣婶邹氏张绣谋反曹操,典韦战死于禁先退敌,后辩告,曹操赏之。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120回内容梗概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120回内容梗概《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一百二十回。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长小说、戏曲的通俗文学家。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资料,加以整理和创造,写成了这部长篇巨著。
书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还经过许多人增删润色,直至清康熙年间,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又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工修改,提高了全书的艺术水平。
这就是现在通行的本子《三国演义》。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
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
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
”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关张与朱儁孙坚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
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读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孔
面如冠玉, 挥泪斩马谡 借东风
明
眉清目朗, 空城计 三气周瑜
纶巾羽扇, 智取汉中 七擒孟获
鹤氅皂绦。 六出祁山
三十九回(初出茅庐)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因“继母不能相容,性命 只在旦夕”问计于刘备,刘备让他问诸葛亮, 诸葛亮借故推托。到了第二天,刘琦又两次请 求诸葛亮给他出主意,又遭到了拒绝。于是刘 琦对诸葛亮有一古书请他一观。乃引孔明登一 小楼,孔明曰:“书在何处?”琦泣拜见求他 相救,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楼,只见楼梯已 撤去。又见刘琦连哭带跪,甚至还“掣剑欲自 刎”,只好让他效仿“重耳在外而安”的例子, “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 。
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们 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尊刘贬曹 倾向。
情节梗概
全书描述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起,至晋武帝太康 元年(280)止,其间一百余年的战争风云、历史波涛和政治 旋涡。全书以蜀刘政权为中心,写出了魏、蜀、吴三国的盛衰 历史。
全书分四大部分: 一、群雄逐鹿(1-30回)
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 了自己的威望。
四十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 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 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 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 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 大败而归。
诸葛亮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 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趁机占领南
郡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五十一)
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把刘备扣下, 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周瑜 “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 (五十四、五十五)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120回内容梗概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120回内容梗概《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一百二十回。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长小说、戏曲的通俗文学家。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资料,加以整理和创造,写成了这部长篇巨著。
书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还经过许多人增删润色,直至清康熙年间,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又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工修改,提高了全书的艺术水平。
这就是现在通行的本子《三国演义》。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
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
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
”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关张与朱儁孙坚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
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
《三国演义》分回目概括内容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东汉末年,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涿(zhuō)县英雄刘备(字玄德,又称刘豫州、刘皇叔)为汉室宗亲,年幼丧父,事母至孝,家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
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于桃园结义为异性兄弟(“桃园三结义”为张飞发起,地点为张飞家后院)。
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可见其诈)。
桥玄、何颙、许劭等名士都认为曹操为非常之人(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惩戒不避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董卓见刘备无官职、无爵位,便慢待无礼,张飞想要杀掉董卓。
【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
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三人共论天下大事,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桃园焚香祭拜天地,义结金兰,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为弟。
【曹操诈叔】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思考题1:“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第一回中是通过什么事来表现这一点的?故事中人物曾立下什么誓言?参考答案:刘备、张飞、关羽的桃园三结义。
结拜时他们立下的誓曰是:“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思考题2: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个人物?他们有着怎样的突出外貌特征?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参考答案:刘备,字玄德;张飞,字翼德;关羽,字长生,后改云长。
(完整版)三国演义导读

(完整版)三国演义导读滚滚长江东逝⽔,浪花淘尽英雄。
是⾮成败转头空:青⼭依旧在,⼏度⼣阳红。
⽩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春风。
⼀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部长篇章回⼩说,是历史演义⼩说的经典之作。
⼩说描写了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盾和⽃争。
在⼴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极具特⾊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对后世产⽣了深远的影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
元末明初著名的⼩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说的⿐祖。
⼀⽣著作颇丰,与施耐庵合著《⽔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内容简介(⼀)故事起⾃黄⼱起义,终于西晋统⼀,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争。
书中⽤⼤量篇幅描写了⼏次⼤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
每次战役各有特⾊,很少雷同,是我国古典⽂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内容简介(⼆)作者塑造了⼀⼤批个性鲜明的⼈物形象:爱民如⼦的刘备,⾜智多谋的诸葛亮,打着“扶持汉室、拯救黎民”旗号,挟天⼦以令诸侯的曹操等。
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
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三国⼈物(⼀)出场⼈物1183⼈,主要⼈物400余⼈)五⼤集团系列代表⼈物曹魏集团董卓、吕布、袁绍、刘表汉末军阀集团曹操、张辽、郭嘉、典韦蜀汉集团刘备、关⽻、张飞、诸葛亮、赵云、黄忠孙吴集团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黄盖司马集团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邓艾典型⼈物分析——曹操字孟德(⾯⾊惨⽩/⽬光锐利)评价:治世之能⾂,乱世之奸雄⼈⽣信条: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负我他是中国历史上⼀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被忽略了,⽽对他残忍、奸诈的⼀⾯⼜夸⼤了。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120回内容梗概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120回内容梗概《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一百二十回。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长小说、戏曲的通俗文学家。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资料,加以整理和创造,写成了这部长篇巨著。
书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还经过许多人增删润色,直至清康熙年间,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又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工修改,提高了全书的艺术水平。
这就是现在通行的本子《三国演义》。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
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
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
”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关张与朱儁孙坚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
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凤仪亭:董卓胁迫汉献帝建都 长安后,依吕布为心腹,凶横暴虐, 大臣都敢怒不敢言。司徒王允运用 “连环计”,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关 系,使吕布除掉董卓。
• 7、犯长安:董卓的部将李傕、郭 汜等起兵攻入长安,杀王允,劫持 献帝,把持朝政。
补充情节
• 2、请简述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 “多机变”的故事情节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 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曹操受不了 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 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叔父信以为真, 告之曹嵩。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 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 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 言操之过,都不听。
•
这一部分主要写曹操与袁绍的斗
争,高潮是官渡之战。很多著名的故
事都发生在这一段落中,如煮酒论英
雄、祢衡击鼓骂曹、许田打围等,突
出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关云长挂印封
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也是精 彩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的形象。
核心故事
• 1、煮酒论英雄:刘备寄于曹操篱 下,以种菜掩人耳目。一日,曹操 请刘备坐饮畅谈。曹操问天下谁是 英雄,刘备答了袁绍等人的名字, 曹操只是摇头。操说“天下英雄, 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为吃 惊,匙箸落地。此时雷声大作,刘 备借雷声掩饰吃惊,使曹操认为其 胆小如鼠,不复怀疑。(122字)。
• 董卓听说华雄被杀便派吕布驻 守虎牢关。袁绍派八路大军前去攻 打,却被吕布连杀数将。情急之下, 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关 羽见张飞不敌吕布前去助战,厮杀 三十回合,仍不敌。刘备见状飞马 掣剑斜刺过来,三人轮流厮杀吕布, 吕布难以招架,便朝刘备虚晃一戟, 拍马冲出包围圈,逃回虎牢关。
• 请简述连环计的故事 董卓为乱朝政。司徒王允先将
• 请简述曹操献刀的故事
•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 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 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 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 身相问。曹操灵机一动,忙称自己有 口宝刀,欲献董卓。董卓拿过宝刀, 递与吕布收了。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 曹操称想试试董卓赐的马。然后快马 加鞭,逃之夭夭。
• 2、请简述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的故 事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与陈宫一道来 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吩 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不 料曹操听闻磨刀声竟怀疑吕伯奢家人 要杀自己,遂将其一家八口杀害,随 后在途中又逢买酒而归的吕伯奢,为 绝后患,趁其不备,挥剑杀之灭口, 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 人负我!”
• 5、战宛城:曹操收降张绣,屯兵宛城,因为骄慢 荒淫,失去了人心,被张绣夜袭击败,折了大将典 韦,死了长子曹昂,逃回许都。不久,他联合了刘 备、吕布、孙策,进攻袁术,占领寿春,移兵再征 张绣。张绣用谋士贾诩的计策,联络刘表的人马, 再破曹操。曹操屡战不胜,又得到袁绍进兵许都的 消息,慌忙退回许都去了。
• 2、董卓进京:外戚与宦官专权,互 相攻杀。西凉刺史董卓带兵入京,大 肆诛杀,废了汉少帝,立了汉献帝, 自封相国,独掌大权。
• 3、捉放曹: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 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抓信。 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 同逃。逃到成皋地方,多疑的曹操错 杀了好心的吕伯奢全家。陈宫看出曹 操心狠手辣,弃了他独自走了。
核心故事
• 1、三让徐州:曹操亲领大军进攻徐州, 刘备出兵援救。曹操因吕布袭击兖州、 濮阳,回兵战吕布,被吕布所败。徐州 太守陶谦三次要把徐州让给刘备管领, 刘备坚辞不受。陶谦死后,刘备依照他 的遗言,答应暂时管领徐州。
• 2、李郭交兵:李傕、郭汜彼此猜忌, 互相残杀。曹操尽起山东之兵,击败了 李傕、郭汜,保护着献帝迁都许都。朝 廷大权尽归曹操执掌。
• 4、虎牢关:曹操逃回陈留,招兵买马,与 十七镇诸侯会师讨伐董卓。董卓派华雄扼 守汜水关,亲与吕布防守虎牢关。关羽温 酒斩华雄,刘关张三人迎战吕布,大破董 卓。董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曹操率本 部人马追击,被伏兵杀败。诸侯互相猜忌, 各自分散,结束了讨伐董卓的战争。
• 5、跨江击刘表:自从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 失败以后,诸侯就互相攻伐,袁绍与公孙 瓒争夺冀州,在磐河相持不下。孙坚的大 军,又渡江攻打荆州。荆州刺史刘表用埋 伏计射死了孙坚,两镇暂停战争,结下了 冤仇。
熟,为显示爱民之心,曹操下令要 求众将士不准纵马毁麦。没想到禁 令刚下,曹操的马受惊跑入麦田, 踏毁麦田。此时,曹操假意叫来行 军主簿,要求议罪。主簿犯难,谋士 郭嘉便引《春秋》中“法不加于尊” 的说法为其开脱, 曹操顺水推舟, 割发代首以示众人。
• 简述夏侯惇(dūn)拨矢啖睛 夏侯惇奉操命征讨吕布以助刘
• 4、千里走单骑:曹操爱慕人才,一心要 收服关羽,对他十分厚待。送美女,赐 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关 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受了所赐赤兔 马。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了刘备下 落,可以骑它迅速地去同刘备见面。关 羽不忘刘备,在得知他的行踪以后,立 即挂印封金,离开许昌,前往投奔。曹 操留他不住,便赐给锦袍、路费,亲自 送行。关羽经过五处关隘,斩了六员拦 路的曹将。在古城会了张飞,终于重新 与刘备相见。
• 请简述李肃说吕布弃义父丁原投靠董卓 的故事 董卓进京后宴请大臣,提出废帝想 法。荆州刺史丁原表示反对,并于次日, 派义子吕布搦战董卓,董卓大败而逃。 正当董卓犯愁之际,部将李肃挺身而出, 说他与吕布是同乡,只要董卓愿让出赤 兔马和金银珠宝给吕布,他定能叫吕布 背叛丁原,投降董卓。董卓许之。果不 其然,吕布一见赤兔马便喜爱得不得了。 当夜便将丁原杀害,投效董卓,拜董卓 为干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3、小霸王孙策:孙坚的儿子孙策在 父亲死后,继领兵马,击败扬州刺 史刘繇,攻吴郡,克会籍,据有江 东六郡,勇猛威武,人称“小霸 王”。后来在西山射猎,遇刺殒命。 他的弟弟孙权继承了他的事业,重 用周瑜和鲁肃,造成了三国鼎立的 局面。
• 4、辕门射戟:袁术派大将纪灵进 攻刘备住地,袁术送粮请吕布助战, 刘修书请吕布解围,吕知助袁不利 已,但碍送粮之面,便在辕门设宴 和解。纪灵与张飞斗气,吕大怒, 令左右树戟150步辕门外,若一箭 中戟小枝,两家罢兵;不中,各自 安排厮杀;不从其言者,并力拒之。 吕果中,双方罢兵。
补充情节
• 请简述典韦之死 宛城之战中,张绣用贾诩之计夜
袭曹营,先让人将典韦灌醉,再命人 偷了典韦的短戟,致使典韦在掩护曹 操出逃之时,身无片甲。虽奋力以腰 刀砍杀二十余敌,终因寡不敌众,中 枪大叫数声而死。死后半晌,尚无一 人胆敢进入。曹操获悉痛失典韦后自 称比失去了长子和侄儿还要悲痛。
• 请简述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曹操征张绣途中,恰逢稻麦成
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 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吕布大怒, 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 貂蝉乘机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 安,吕布杀死董卓。不久,吕布被 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的部将杀 死。
第10~19回情节概述——吕布军团的覆灭。
• 情节脉络:
• 曹操建“青州军” ——报父仇讨徐 州——刘备借兵救陶谦——陶谦三 让徐州——曹吕交战——吕布败 逃——曹操应诏辅佐王室——迁都 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封刘 备为徐州牧——命刘杀吕——刘备 不忍——刘备讨伐袁术——
• 吕布袭取徐州——袁术起兵攻刘备— —吕布辕门射戟——刘吕相斗——刘 备投奔曹操——曹操战宛城——折典 韦死曹昂——征讨袁术大胜——曹刘 联合备攻吕布——陈登父子暗通曹 操——吕布中计,徐州失守——吕布 兵退下邳,军心涣散——吕布被擒— —吕布恳请刘备说情——刘备劝说曹 操杀掉吕布——吕布大骂刘备——曹 操白门楼缢死吕布
• 请简述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 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
县县尉。不久,督邮前来巡查。刘 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 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气得两眼 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 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 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 几根柳条。幸好为刘备及时制止, 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 6、简述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淹下邳,吕布恃有 赤免马,沉溺酒色不出战。布部下起离心,盗赤兔 马献操,插白旗欲献东门。曹军攻城,吕布迎敌, 少憩门楼之时却被叛将生擒。操在白门楼上处置吕 布。吕布盼刘备相助,并愿辅操定天下。曹问备何 如,备提董卓之事,吕布怒骂备无信。操下令将吕 布缢死,割首示众。(128字)
情节脉络
• 宦官当权——黄巾起义——刘关张 从军——汉灵帝死——少帝继位— —外戚何进与十常侍争权——西凉 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 来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 权朝野,并毒死刘辩(少帝)——曹操 谋刺董卓——事败出逃——十八路 诸候联合讨伐董卓——关羽温酒斩 华雄——三英战吕布——
• 董卓战败——火烧洛阳——迁都长 安——孙坚得玉玺——率军返回江 东——曹操与袁绍发生矛盾——盟 军瓦解——军阀混战——袁绍攻公 孙瓒——赵云救公孙瓒——孙坚攻 荆州刘表——孙坚被刘军乱箭射 死——司徒王允设连环计——离间 董卓与吕布关系——董卓被杀—— 董卓部将反攻——杀王允全家
核心故事
• 1、桃园结义:汉朝末年,黄巾倡 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 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 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 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 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 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 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 家,下安黎庶)。玄德为兄,关羽 次之,张飞为弟。
降曹操。(128)。
• 6、定四州:袁绍一再战败,忧愤而死,长 子袁谭与幼子袁尚自相残杀。曹操乘机离间 袁氏兄弟,攻下冀州,分兵击破青、幽、并 三州,深入乌桓和辽东,灭尽袁氏,平定河 北,打下了曹魏的基业。
补充情节
• 简述祢衡击鼓骂曹 曹操欲使人劝说刘表归顺,孔融
荐祢衡。曹操见之,不加礼,祢相讥, 又批斥其人才。曹操恼怒,命其为鼓 吏以辱之。祢衡于宴上裸衣击鼓,痛 骂操。操不愿负杀戮贤士之名,遂遣 之。祢衡在众人的劝说下奔赴荆州。 至荆州祢又讥讽刘表,刘为免受害贤 之名,遣其去见黄祖。祢衡后被黄祖 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