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镀锡作业指导

合集下载

镀锡线作业指导书[1]

镀锡线作业指导书[1]
如实填写在《镀锡线维护保养记录表》及《电镀药水温度实测表》上;
5.5、取各药水槽的槽液样品送化验室做药水浓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予以调整,使各槽药水
符合工艺要求;
5.6、如遇更换槽液或重新开缸,其建浴作业步骤如下:
5.6.1、微蚀槽(有效容积300L)
5.6.1.1、加约70%的水到已清洗干净的槽内;
5.6.3、镀锡槽(有效容积1000L)
5.6.3.1、注入1/2容积的DI水至已彻底清洗的槽内;
5.6.3.2、小心的缓慢加入100LAR级H2SO4;
5.6.3.3、在搅拌下缓慢加入40KG硫酸亚锡至完全溶解;
5.6.3.4、加入处理好的锡阳极,然后用活性碳芯过滤4—8小时;
5.6.3.5、待溶液温度降至要求值后,用5um棉芯换碳芯;
5.6.3.6、加入30L开缸剂ST413M,用纯水调整液位;
5.6.3.7、用小电流0.1—0.5A/dm2电解2—4小时,用赫氏槽试验,调整添加剂含量,并分析其
他成分的含量,正常后即可试镀;
6、作业细则:
6.1、上工序来料时需确认来料的生产型号、卡号、数量是否与流程卡上的记载相符合,且需确
认生产流程无误;
7.7.2.1、先在实验室中准备一组烧杯,每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l待处理的锡缸药液;
7.7.2.2、往每个烧杯中分别依次加入2.5ml、3.0ml、3.5ml、4.0ml、4.5ml的ST408T,贴上
标签或编码,以示区别;
文件名
文件编号
版次
页次
镀锡线作业指导书
A3
4/4
7.7.2.3、持续搅拌10分钟;
I:碳芯J:棉芯
3.2、主要设备:
手动前处理线、镀锡槽

执锡作业指导书

执锡作业指导书

执锡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执锡作业是指在金属加工行业中,对于金属制品进行锡焊作业的一种技术。

锡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通过将锡焊丝加热熔化后涂敷在待连接的金属表面,通过冷却后形成牢固的连接。

执锡作业是金属加工行业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作业环境要求1. 工作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2. 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以免影响操作。

3. 作业区域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作业进行中。

三、作业准备1. 检查所需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 根据作业要求,准备所需的锡焊丝、焊接烙铁、焊接剂等材料。

3. 检查焊接烙铁的温度是否适宜,确保焊接质量。

四、作业步骤1. 清洁金属表面:使用金属刷等工具清洁待焊接的金属表面,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以保证焊接质量。

2. 涂抹焊接剂:将适量的焊接剂涂抹在金属表面,焊接剂可以提高焊接的润湿性和连接强度。

3. 加热焊接烙铁:将焊接烙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一般为250℃-300℃。

4. 熔化锡焊丝:用加热后的焊接烙铁接触锡焊丝,使其熔化,并涂抹在待焊接的金属表面上。

5. 连接金属件:将待连接的金属件放置在焊接烙铁涂抹的锡焊丝上,使其与锡焊丝充分接触。

6. 冷却固化:等待焊接处冷却,锡焊丝会在冷却过程中固化,形成牢固的连接。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保护自身安全。

2.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注意周围人员的安全,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3. 焊接烙铁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断电并放置在安全位置,避免发生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

4. 作业完成后,应清理工作区域,归还工具和设备,并妥善存放。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质量不理想:可能是焊接烙铁温度不适宜或焊接剂使用不当,可调整焊接烙铁温度或更换适宜的焊接剂。

2. 焊接处出现气泡:可能是焊接表面未清洁干净或焊接烙铁接触时间过长,可加强清洁工作或控制焊接时间。

镀锡线作业指导书

镀锡线作业指导书

镀锡线作业指导书镀锡线作业指导书硫酸溶液浸泡30min以上;5.4.2.8、将浸泡的阳极袋取出、滴干、套上钛蓝,并把磷铜球装入挂入镀槽内,加纯水至标准水位;5.4.2.9、取样分析并调整药水成分至控制范围,用拖缸板以2.0A/dm2电解处理2小时,再以0.5A/ dm2电解3—4小时,用赫氏槽调整光剂含量至正常即可试镀。

6.0、作业细则:6.1作业时必须双手戴胶手套或双手至少三指(拇指、食指、中指)戴手指套,避免裸手与板面直接接触;6.2、上夹具时要对角拿板轻拿轻放,特别小心,防止产品皱折,上好夹具的板尽量保持平直;6.3、夹好板后按工艺流程图及工艺参数表操作,注意板件下槽时带电下槽,即预先将电流调至3-5A再挂板下槽,电流计算方法如下:(以1PNL全板电镀铜为例):长×宽×2×100%×电流密度=需打电流(A)式中长、宽均以分米为长度单位“2”代表双面,如单面板则以“1”代100%代表实际电镀面积占待镀板面积的百分比率电流密度选择1.2—2.5ASD6.4每缸板所耗用安培时计算方法:总电流(A)×电镀时间(min)÷60=安培时(AH)7.0、作业注意事项;7.1、注意产品出入各槽液面时速度要放慢,防止皱折;7.2、从各槽中取出产品时注意滴水时间用控制在5到10秒,以防交叉污染;7.3、产品应带电下槽,即先设定一个3-5A的电流,再挂板入槽7.4、补料必须按工艺参数表要求操作,且所有分析添加需在化验室人员监控下补料;时须用干净的钛蓝袋装着挂入槽中待其慢慢溶解,缸内有板作业时,不7.5、添加CuSO4允许添加药液,添加HCL时,一定要用纯水稀释到20%再加入槽中;7.6、铜光亮剂的补充应按每500AH添加100ML.8.0、镀槽的维护8.1、每次停产达8H以上于再生产之前,必须用3—5ASF电流对镀铜槽进行电解20—30分钟;8.2、每两周对镀铜槽进行碳芯处理4—6小时,再以3—5AF弱电解4—8小时;8.3、每月需对镀铜槽进行一次小保养;8.3.1、将镀铜槽药水抽到干净的备用槽内,并将阳极取出;8.3.2、将缸壁清洁干净,排走残液,及缸底残渣,打磨阳极架上的阳极膜;8.3.3、将磷铜球从钛蓝中取出,并清洗干净最后用3—5%的硫酸溶液浸泡待用,同时将阳极袋里外都清洗干净,用3—5%的硫酸溶液浸泡;8.3.4、将过滤泵中的棉芯取出换上过滤碳芯,把药水抽到已经清洗干净的铜缸中;8.3.5、将浸泡的阳极袋取出,滴干,套上钛蓝,并把磷铜球装入挂入镀槽内;8.3.6、将过滤泵中的旧碳芯取出,换上新碳芯用25ASF电流电解30—60分钟,然后把碳芯换成棉芯,再以3—5ASF电流电解4—8小时,做哈氏槽实验分析调整药水光剂的含量即可试镀;8.4、每年对镀铜槽进行一次大保养:8.4.1、按8.3.1—8.3.1步骤处理好阳极待用;8.4.2、边搅拌槽液边加入2—3ml/的H2O2,充分搅拌1—2小时;8.4.3、升温至50—60℃,继续搅拌1—2小时;8.4.4、按3—5g/l比例加入活性碳粉,搅拌1小时以上;8.4.5、停止加温,关闭空气搅拌,让槽液静置4小时以上;8.4.6、将处理好阳极袋取出,滴干套上钛蓝,并把磷铜球装入,挂回槽内;将澄清的溶液转入工作槽中,8.4.7、将过滤泵内棉芯取出,清洗干净过滤泵,装上新棉芯;8.4.8、取样分析并调整使药水各成分合乎工艺要求后试镀;9.0、附表:9.1 《电镀铜线维护保养记录表》。

电镀铅锡作业指导书

电镀铅锡作业指导书

电镀铅锡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电镀铅锡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用于保护金属表面、改善外观和增强耐腐蚀性能。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电镀铅锡作业的安全性和效果。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b.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c. 检查电镀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工作。

d. 准备所需的化学药品和材料,如铅锡电镀液、电极等。

2. 表面处理a. 清洗金属表面,去除油脂、灰尘和其他污染物。

b. 使用酸性溶液或者碱性溶液进行脱脂和除锈处理,以确保表面光洁。

c. 冲洗金属表面,去除残留的化学药品。

3. 镀液准备a. 按照铅锡电镀液的配方准确称取化学药品。

b. 将化学药品逐步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

c. 检查铅锡电镀液的pH值和温度,确保其在合适的范围内。

4. 电镀操作a. 将待镀件固定在电极上,并确保其与电极接触良好。

b. 将电极和待镀件浸入铅锡电镀液中,确保彻底覆盖。

c. 设置电镀设备的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d. 启动电镀设备,开始电镀过程。

e. 定期检查电镀液的温度和pH值,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f. 完成电镀后,将待镀件从铅锡电镀液中取出,并将其冲洗干净。

5. 后处理a. 对电镀件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电镀液和其他污染物。

b. 对电镀件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其表面无水分残留。

c. 检查电镀件的质量和外观,如有问题可进行修复或者重新电镀。

三、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人身安全。

2. 避免铅锡电镀液的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即将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匡助。

3. 注意电镀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如有故障应及时修理或者更换。

4. 铅锡电镀液应存放在密闭容器中,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5. 定期检查电镀液的pH值和温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电镀效果稳定。

6. 注意电镀件的固定和浸泡时间,避免电镀不均匀或者过度电镀。

执锡作业指导书

执锡作业指导书

执锡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执锡作业是指在金属制品加工过程中,使用锡锅将锡融化后,将金属制品浸入锡液中进行镀锡处理的工艺。

镀锡可以提高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食品包装等行业。

为了确保执锡作业的安全和质量,制定本指导书,明确执锡作业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二、任务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执锡作业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通过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执锡作业,可以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任务内容1. 执锡作业前的准备工作a. 确保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排除可燃物和易燃物。

b. 检查锡锅、锡液和相关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c.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d. 进行设备的预热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执锡作业的操作流程a. 将金属制品放入锡锅中,确保金属制品完全浸没在锡液中。

b. 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使锡液保持适宜的温度。

c. 轻轻晃动金属制品,使锡液均匀附着在金属表面。

d. 将镀好锡的金属制品取出,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3. 执锡作业的注意事项a.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执锡作业的操作流程和安全知识。

b.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易燃物品和尖锐工具,以免引发事故。

c. 注意锡液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发烫伤。

d. 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四、任务要求1. 执锡作业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3. 执锡作业的设备和工具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定期检查和维护。

4.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执锡作业,不得随意改变操作步骤。

5. 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6. 定期进行执锡作业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任务评估为了确保执锡作业的安全和质量,需要定期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设备和工具的状态、操作流程的执行情况等。

电镀铅锡作业指导书

电镀铅锡作业指导书

电镀铅锡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电镀铅锡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能够确保电镀铅锡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二、准备工作1. 确保操作环境安全:检查操作区域的电源、照明设备和通风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2. 准备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电镀槽、电源、铅锡合金、电镀液、电镀架、电镀盘等。

3. 检查设备状态:确保电镀槽、电源和电镀架等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如有故障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操作步骤1. 清洗工件:将待电镀的工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以确保电镀效果的良好。

2. 准备电镀液:按照所需比例将铅锡合金与电镀液混合,搅拌均匀。

3. 调整电镀参数:根据工件的要求,调整电镀槽中的温度、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等参数。

4. 将工件悬挂在电镀架上:将清洗后的工件悬挂在电镀架上,确保工件与电镀液充分接触。

5. 进行电镀:将电镀架放入电镀槽中,启动电源,开始电镀过程。

根据所设定的电镀参数,控制电镀时间。

6. 完成电镀后处理:将电镀完成的工件取出,进行后续处理,如清洗、烘干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严禁在操作过程中吃东西、喝水或者吸烟,以防止误食或者吸入有害物质。

3. 注意电源的安全使用,确保接地良好,避免发生漏电或者触电事故。

4. 电镀液具有腐蚀性,操作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如不慎接触到皮肤,应即将用清水冲洗并就医。

5. 电镀槽中的液体温度较高,操作时应小心避免烫伤。

五、常见问题解答1. 为什么电镀后的工件表面浮现斑点?答:可能是由于电镀液中杂质较多或者电镀参数设置不当导致的,可以尝试更换电镀液或者调整电镀参数来解决。

2. 电镀后的工件表面浮现起泡现象怎么办?答:起泡可能是由于工件表面存在油污或者杂质,或者电镀槽中的电流密度设置过高所致,可以尝试重新清洗工件并调整电流密度来解决。

镀锡工艺流程及详解

镀锡工艺流程及详解

镀锡工艺流程及详解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镀锡工艺流程,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又很重要的事儿呢!镀锡啊,就像是给物体穿上一层闪亮的银色铠甲,让它变得更加耐用和美观。

那它到底是怎么个流程呢?咱一步一步来看哈。

首先是准备工作,这就好比运动员上场前的热身,可不能马虎。

要把需要镀锡的物体表面清理得干干净净,不能有一点杂质和油污,就像我们洗脸要洗得彻底一样,不然“妆容”可就不服帖啦!可以用各种化学溶剂或者物理方法来清洗,确保表面光滑如镜。

这一步要是没做好,后面的镀锡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哦!你说重要不重要?接下来就是关键的镀锡溶液配制啦。

这溶液就像是魔法师的魔法药水,有着神奇的力量。

里面有各种化学成分,要按照严格的比例来调配,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

就像做菜放盐一样,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不同的镀锡方法,溶液的配方也会有所不同哦。

比如说,有酸性镀锡溶液,也有碱性镀锡溶液,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然后呢,就是把清洗好的物体放入镀锡溶液中啦。

这时候就像把一颗种子种进了肥沃的土壤里,等待它发芽成长。

在溶液中,电流会发挥它的神奇作用,让锡离子在物体表面沉积下来,慢慢形成一层均匀的锡层。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电流密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就像烤蛋糕要控制好火候和时间一样,不然蛋糕可能就会烤焦或者没烤熟。

电流密度太大,镀锡层可能会粗糙不均匀;温度不合适,反应速度可能就会受到影响;时间过长或过短,镀锡层的厚度和质量也会不一样哦。

你看,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镀锡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搅拌溶液,这就像是给种子浇水施肥一样,让溶液中的成分均匀分布,保证镀锡的效果均匀一致。

要是不搅拌,溶液里的成分可能就会分层,就像一杯没搅匀的糖水,下面甜上面淡,那镀出来的锡层肯定也不均匀啦!当镀锡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后,就要把物体从溶液中取出来啦。

这时候可别急着欢呼,还有后续的处理工作呢!要把物体表面的残留溶液清洗干净,然后进行烘干或者晾干。

这就像我们洗完头发要吹干一样,让它保持干爽整洁。

手工浸锡作业指导书

手工浸锡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生产车间手工浸锡工序生产操作过程,确保浸锡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德科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线束生产过程中手工浸锡工序的操作.
3、职责 车间主任、装配班班长、装配工序质检员、装配班操作工及与手工浸锡工序相关的人
员均有将指导书付诸实施的职责.
4、定义: 无.
5、工作程序
5.1.根据生产指令及相关工艺要求,备齐所需材料、半成品及工具;
5.2.校对所需材料、半成品及工具与生产指令及相关工艺要求的是否符合.
5.3.插上锡锅电源,并在锡锅内加入适量锡料:HISn58-2;
5.4.待锡锅温度适中时,取适当数量的导线,将其需浸锡端整齐、理顺,浸入浓度为3~5%的ZnCl 2溶液中,然后取出;
5.5.将浸过ZnCl 2溶液的导线端浸入锡锅中,停留时间约为0.5秒,迅速取出后,用力甩动一下,将
其全部浸入清水中约2秒,深度约为50mm,洗去线上残留下的ZnCl 2溶液,然后甩净导线上的水
珠;
5.6.时刻用目测的方法确保的导线浸锡端要平整、光洁、锡料均匀,不得有锡刺、结点、开叉、弯曲、线皮烧伤、浸锡不全、锡渣过多等不良现象。

5.7.首件必须经装配工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5.7.产品加工完毕后,将合格品转入合格区;
6、备注:无.
7、参考资料: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动镀锡作业指导
使用工具:可调温台式小锡炉
设备电压:220V AC
锡炉温度:300℃-310℃
镀锡时间:1-2秒
操作步骤:
1、准备待作业品,清洁工作台
2、打开锡炉,根据线材不同调节锡炉温度。

3、作业前,品质管理员必须用专用测量工具对锡炉温度进行检查,将结果记录表中。

4、先将浸锡剥头的2/3浸上助焊剂。

浸助燃剂
5、将剥皮好的线头浸于锡炉上锡。

6、操作员要及时用指定工具将锡炉上的飘浮物清理到指定容器内。

7、检查成品,不可有锡大头、锡点发黑及漏工序的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

注意/确认事项:
1.进行试浸锡作业时,把浸锡首件交品管确认,确认合格后,才能生产。

2.根据图纸要求检查线材长度、开口、拧线质量,若有线口松散即时捏紧。

3.摆齐所有浸锡线材,将要浸的开线口浸少许助焊剂,再将开线口放入浸锡炉浸锡,浸锡时间为1-2秒。

4.需控制好浸锡时间,因为铜线受热后会变脆,剥头易断。

5.每次只允许1-2条同时进行浸锡操作。

6.每通过一次浸锡后,进行自检,不允许有锡球、锡沟、烧胶不完全上锡或上锡太多,导致线头太大、未浸满、粘连、剥头、发黑等不良的现象。

不合格品需重复上述浸锡动作,直到合格为止。

7.助焊剂要远离锡炉,不可将助焊剂等溶剂搞到锡炉上。

8.重复作业时须生产约3分钟就要把浸锡炉表面氧化物用铁片刮掉,使锡面光亮。

9.锡炉使用在三个月后须把锡全部倒出清理锡炉并更新的锡条。

10.下班或长时间不使用时,需切断电源,以免长期高温导致加速锡炉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