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基础

创造学基础
创造学基础

一、创造的含义:

在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就是一种人类社会活动,是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一种特有的社会活动,也就是人第一次产生崭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它的特征就是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新颖性”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

1、是指仅对于创造者自己来说是新颖的。

2、是指对其他人、甚至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新颖的。

二、创新的含义:

创新就是创造成果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如: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思想、新点子、新设计等。

三、创造与创新的关系:

(一)创造与创新的联系

1.创新就是创造,所有的创新都属于创造的范畴。但是,创造不一定都是创新。创造

的范围要比创新宽得多。

2.创造与创新的本质特征都是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

3.创新的核心在于创造,创新的理论基础是创造学。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就不得

不学习创造学。

什么是创造学:

一、创造学的含义:

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管理、艺术和其他的领域的创造活动并探索其中创造的过程、特点、规律和方法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人类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如:科学上的发现、技术上的发明、管理上的创新、文学艺术上的创作等等一切具有“第一次”性质且非重复性的活动,均可称为创造活动。

二、创造学基本原理:

1、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自然属性

2、创造力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训练而不断的激发出来,转

化为量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得到提高。

二)创造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观察一个人的创造过程,并依据其行为、言语、性格特征及情绪变化等诸多方面来分析其创造心理、创新思维和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一些创造原理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观察的客观性、忌猜测

b. 观察的全面性、防止偏见

c. 观察对象应有代表性,典型事物进行观察

2. 传记法:

研究人物传记,从中获取创造学所需要的相关因素及相关结论

3. 科学史法:

通过研究某一学科(技术)内部新、旧知识之间的产生、变化、发展和消己的过程而揭示该学科(技术)发展规律的方法

4.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不同的创造过程不同创造者之间的比较研究而深入了解有关创造问题的方法。

达尔文:30年时间获得生物进化论的创新

华莱士:几个月时间就获得进化论的创新

5. 调查征询法

把创造学研究的问题通过“征询表”的形式发放和收回,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统计研究而得出结果的研究方法。

6. 测验统计法:

通过对不同创造者的创造能力的测试,然后通过统计对测试结果做出直观的、定量和定性的评价,从而探索创造学的某些规律的研究方法。

(二)创造学的产生:

创造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的产生,现今有两大观点:

观点1: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系统开设“创造工程课”—

为“创造学”产生的标志。

观点2:1941年,奥斯本出版《思考的方法》。

提出了著名的“智力激励法”,标志着“创造学”的产生。

●奥斯本被誉为“创造工程之父”。

日本创造学研究方面的特点:

a.注意对人们创造力的开发:日本创造学家等桥城1983年调查表明

日本有40%的企业已实施了开发职工创造力的创造教育。

b. 普遍开展设想运动:

①日本日产柴油汽车板式会社每年由其5000名职工提出创新设想几十万条,创经济效益达几十亿日元;

②本田科研公司:105万件设想/年,丰田汽车:40万件/年,松下电器:200万件设想/年,其中有一个职工一年提出了17626个设想。

帝人公司总经理的用人观:“用人,第一要有创意,第二,他追求创意。只要是有创意的人,马上聘为干部。

日本发明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发明设想竞赛:

◆一等奖:50万日元;五等奖:5000日元

◆设想被采用者,提成3%的销售额

创造学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

(1)追溯历史: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纸、火药。

◆中国古代的玄学、禅宗在论道、悟道方面发展出了一些卓有成就

意义的创新思维方法。现在在国外深受推崇。

◆20世纪4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造宣言》郭沫若创

办过“创造社”以推进文艺创作。

(2)创造学的引入和诞生:

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

1980年前后,上海交通大学的许立言教授首先引入了“创造

学”教育体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

●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纸、火药。

●据统计在美国:80万华人仅占美国的百分之一,但在美国12万多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中国血统的占了近1/4,有3万多人;在美国电脑研究中心19个部主任中,竟有华人12名;在美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分会主席中,半数以上是华人。

美国科技界著名华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吴健康、陈

省身等。

美国的工商企业、金融界:“电脑大王”王安,“钢铁大王”谭仲英,“股票大王”蔡志勇,“旅游业大王”陆国权等。

●我国发明家在国际展览会上先后捧回近百块金牌。在36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展出的500项发明中,我国就有211项,并且获得奖牌数为总数的三分之一。

创造力一词源于拉丁语“creare”,其意为创造、创建、生成、造成。

◆现在还没有最终形成统一的概念,下面列举一些著名专家对“创造力”的认识和理解:

?法雷夫达尔:创造力是人产生任何一种形式的事先不知道的新颖的思维结

果的能力。

?活尔施勒格:创造力是揭示新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是理智地改变现行规范

的能力。

?甘自恒:创造力是主体在创造活动中的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

总和,主要是指能生产新设想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能生产新成果的

创新技能。

?刘武:创造力是正常人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艺制作等创新活动中形

成和表现出来的各种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王加微:创造力是指提出新设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创造力含义:

创造力是指人类具有的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加工,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术能力。创造力包括隐性的、先天的创造力和显性的、经后天开发了的创造能力。前者我们称为狭义的创造力;后者我们称之为创造能力。

创造力①狭义的创造力:隐性的创造能力,是指人类先天就存在的

能进行创造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潜在能力。简称创造力。

②创造能力:显性的创造能力,是指人内在后天经开发后的进

行创造活动的能力。

二、创造力与创造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1、创造力是一种隐性的创造能力,它是先天的,是每个人不需要学习或训练就已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而创造能力是一种显性的创造能力,是人类在后天经过教育训练才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

2、创造力是人类都具有的,是不因个体而变的;而创造能力是针对人类每个人的,是要因个体的不同而不同的。

3、创造力是无法测定的,没有大小,与人的知识和素质无关。而创造能力是可以测量的,有大小之分,与人的知识和素质有关。

4、创造力和创造能力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统一体。创造力是创造能力的直接依托和形成的物质基础,创造能力是创造力的最终表现和最终结果。

四、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

1.创造力的普遍性

创造力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创造学的第一基本原理

2.创造力的可开发性

a.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专门的学习、训练,通过创造教育的实施而被激发出来的――创造学的第二基本原理。

b.创造力必须通过开发才能实现。

一、什么是思维:

1.思维的含义:

从汉字字面分析,“思”即思考、想,“维”即方向、序,思维即沿着一定方向顺序进行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的概括的间接反映。

2.思维的分类:

(1)按思维方式分:

a.直观行动思维,又称之为动作思维,是指通过直接的动作或操作的过程而进行的思维。例:模型的制作:边做边改。

b.形象思维:借助具体形象从整体上综合和认识客观世界而进行的思维。

c. 逻辑思维:又叫抽象思维,是指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进行概括,间接反映事物的思维。

d. 辨证思维:按事物规律而进行的思维。

e. 灵感思维:凭借直觉而进行的快速、顿悟性的思维。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期涅克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些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

●对于创造性思维的理解:

首先,它是能够产生创造性社会后果或成果的思维;

其次,它是在思维方法、思维形式、思维过程的某些方面富有独创性的思维。所以说,创造性思维就是思维本身和思维结果均具有创造性特点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并非是少数发明家、天才人物才具有的素质,而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

例:自动番茄摘收机的研制

农业机械化在20 世纪初发达国家就已经解决,各种各样的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开沟机几乎是应有尽有。然而,能自动摘收番茄的机器始终没能研制出来。主要是因为番茄的皮太柔嫩,在摘收番茄时能够抓紧的机械都可能抓得过紧而将番茄夹碎。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自动摘收番茄呢?这里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致力于研究控制机器的抓力,使其既能抓住番茄又不会将番茄夹碎。但是始终未能成功。

第二种方式,则是采用了一种从问题的源头解决的办法。它把研究机器转化为研究如何才能培育出韧性十足、能够承受机器夹摘的番茄,终于研制出一种“硬皮番茄”,使机器可以很方便地摘收。

2. 想象的类型:

想象可以按有无预定目的,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大类。

a. 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的目的的、自觉的想象。也被称为积极的想象。它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①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②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③幻想: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b. 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如做梦、走神等。无意想象也称为消极想象。

3. 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a. 借助形象思维强化想象

所谓形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对表象进行取舍时所形成的,以反映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思维形式。采用形象化联想时,要把思想具体化和形象化,并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以找出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建立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b. 借助超常规假设强化想象

经常提出超常规或超现实的“假如”式问题,对于展开想象是有帮助的。如:

假如汽车不用人驾驶行不行呢?

假如洗衣机不用水洗行不行呢?

c.借助联想强化想象

二、联想

1. 联想的含义

联想是指思路由此及彼的连接,即由所感知和所思的事物、概念和现象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事物、概念和现象的心理过程。如由“鸟”想到“飞机”,由“停电”想到“蜡烛”等。

例:美国医生邓禄普看到儿子在卵石路上骑自行车,因当时车轮没有充气内胎而颠簸得厉害。后来他在花园里浇水,手里拿着的富有弹性的橡胶水管而产生联想,用橡胶水管制成了全世界第一个充气的内胎。

2. 联想的类型

a. 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由一个事物和现象的刺激,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和现象的联想。这种相似,主要反映事物之间在空间、时间、功能、形态等方面的联系。

例如:看到方便面联想到方便粥、方便饭、方便菜等;看到戒烟糖联想到戒烟茶、戒烟烟盒、戒烟香烟、戒烟牙膏等。

b. 相关联想

相关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和现象的刺激,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和现象的联想。

例如,由教师想到电子黑板、无尘粉笔、润喉糖等等;由婴儿想到能显示数量和温度的奶瓶、尿不湿、能爬楼的童车等

c. 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的因果关系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联想。

例如,由跨入2000 年联想跨千年纪念邮品(1999年寄出,2000年收到,盖有跨千年的两个邮戳)、世纪观日旅游等等。

d. 对称联想

对称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现象的刺激而想到与它在时间、空间和属性上对称的事物与现象的联想。

例如,由白天想到黑夜,由女士美容品想到男士美容品,由冷风扇想到热风扇等等。

e. 仿生联想

仿生联想是通过生物的生理机能和结构特征产生的相似联想。

如“鸟头空气阻力小,将其外形移植到飞机上,将鲸鱼外形用到潜水艇上;仿蝙蝠发、收超声波的原理,发明了雷达等

f. 仿形联想

仿形联想是对事物形状的联想。多用于产品外形设计上。

g. 强制联想

强制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现象的刺激而想到与它毫不相干的事物或现象的联想。强制联想常常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思路。

三、灵感

1. 灵感的含义与特点

在创造活动中,长期思考而问题得不到解决,后来因某种因素的刺激引发作用,使问题突然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称为灵感,也称顿悟。

■灵感具有以下特点:

a. 引发的随机性、偶然性:即灵感是突如其来的,飞跃性地产

生,何时来临难以预测、难以捉摸。

b. 出现的瞬间性:“一闪念”。

c. 目标专一性:长期思考某一问题,只解决同一个问题。任何

灵感只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个方面而产生,同一个灵感不可能

解决多方面的问题。

四、直觉

1. 直觉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不经过逐步的分析和推理,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和设想,这种跃进式的思维称为直觉思维,简称直觉。

直觉的创造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直观判断、猜测和预感上,它是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

值得注意的是,直觉思维的结果不可能全部正确,因而,不断的积累知识和经验,可以提高直觉思维的能力和准确性。为了避免过分相信直觉,导致头脑发热做出蠢事,有必要对直觉进行审视和选择。

?直觉思维是一种需要极高修炼的功夫,如果好好分析一下许多的商界精英,在他们身上,首要的是“悟性”,其次才是专业能力和其它能力。要培养自己的悟性,做到:多思以战胜自我、善思以完善自我、神思以超越自我。

创造性思维形式

一、发散思维

1. 发散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发散思维定义为:”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型的思维,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通过联想、想象、灵感和直觉,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来解决现实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2. 发散思维的常见形式

a.多路思维。多路思维就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人为地分

成若干路,然后一路一路地考虑,以取得更多解决方案的发散思维。

用多路思维进行思考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整为零;且使条理更清楚,思路更周密;使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大幅度提高,产生的有价值方案也大大增加。

b. 立体思维。立体思维就是考虑问题时突破点、线、面的限制,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即在三维空间解决问题。

3. 发散思维的训练

为了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可以从以下8 个方面进行训练:

a.材料发散:

以某事物作为“材料”,以它为发散点,设想它的用途。

●例:尽可能地写出(或说出)回形针的各种用途:把纸或文件别在一起;作发夹用;可用来代替西装领带上的别针;打开一端,烧红了可在软木塞上穿孔;拉开一端,能在水泥板或泥地上画印痕——画图、写字等。

b. 功能发散:

以某一事物的功能为发散点,设想实现该功能的途径。如怎样实现自行车防盗?怎样高效地利用太阳能?怎样使聋哑人可以打电话?

c. 结构发散:

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具有该结构的事物或该结构的用途。如四面体结构有何用途,书页式结构有何用途等。

d.形态发散:

以事物的形态(如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明暗等)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形态的可能性。如椭圆形可以用在哪里,红颜色可以用在哪里等。

e. 组合发散:

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与另一事物联结成具有新价值的事物的可能性。如钢笔可以与什么组合,铅笔盒可以与何物组合等。

f. 方法发散:

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该方法的多种用途。如“爆炸”的方法可以办成哪些事情,“把空气压缩”的方法可以用在何处等。

g. 因果发散。以某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或以某事物的起因为发散点推测其可能产生的结果。

例: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造成玻璃杯破碎的各种可能的原因。

如:手没抓稳,掉在地上碰碎了;被某种东西敲碎了;冬天冲开水时爆裂了;杯里水结冰胀裂了;撞到了坚硬的东西;被猫碰倒,掉在地上打碎了;被弹弓的子弹击碎;发怒攥碎玻璃杯。

h. 关系发散。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例:回答“你是谁”,尽可能多地写出你与社会各方面及各种人物的关系。如:我是教师的学生;我是电影院的观众;我是广播电台的听众;我是小张的邻居;我是百货商店的顾客;我是图书馆的读者。

二、集中思维

(一)概念: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是一对互逆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过程。集中思维也叫聚合或收敛思维。就像聚焦镜把太阳光聚合在一起,集中思维使我们的思维直接对准思维目标。

(二)集中思维有以下特点:

(1)惟一性。尽管解决问题存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方案,但最终总是要根据需要,从各种不同的方案和方法中选取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或方案。

(2)逻辑性。集中思维强调严密的逻辑性,需要冷静的科学分析。

(3)比较性。在集中思维的过程中,对现有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才能确定优劣。

例1:美国一家玩具公司为了开发新型的玩具,发动员工动脑筋提设想,最后确定若干种玩具是可行的。为了了解儿童究竟喜欢哪些玩具,他们将新玩具样品与老玩具一起送到某幼儿园,放在游戏室内,在游戏室的上方安装了摄像头。第二天一早,让孩子们进入游戏室任选玩具。把整个过程全部录下来,再组织专家分析比较,看哪些玩具孩子们最喜欢、互相抢夺,哪些玩具谁也不想要。

例2:美国一家食品公司为了了解本公司生产的罐头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竟组织员工扒垃圾,从垃圾箱中挑出各种食品罐头,清点后算出本公司各类罐头的市场占有率,再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这种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三、横向思维

1. 横向思维的含义

横向思维是指接收和利用其他事物的功能、特征和性质的启发而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方式。简单地说,纵向思维是利用逻辑推理直上直下地思考,而横向思维是当纵向思维思考受阻时大脑急转弯,在横向思索中去发现富有创新性的目标或答案。

2. 横向思维的类型

横向思维可分为横向移入、横向移出和横向转换三种。

a. 横向移入就是借助于引入其他事物的原理、方法解决问题的横向思维。

例如鲁班看到草叶划破皮肤发明了锯子;瓦特看到水壶中水蒸气顶着壶盖直响而发明了蒸汽机;日本的企业家把兵书《孙子兵法》应用到市场竞争战略与策略上写成了《商战36计》等等,这些都属于横向移入。

b. 横向移出就是将现有创造成果摆脱原有的应用领域,推广到别的领域以产生新的应用效果的思维。

c. 横向转换就是不按最初设想和常规直接解决问题,而是转化为它的侧面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例如,历史上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曹冲称象”。

四、纵向思维

1. 纵向思维的含义

纵向思维是指通过对事物演变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的功能、特征和性质的变化而产生新观点、新思想和新创意的思维方式。

2. 纵向思维的类型

纵向思维可分为纵向深入和纵向展出。

a. 纵向深入是指以事物的现在为落脚点,遵循原向思路,对事物

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b.纵向展出是指以事物的现在为落点将其放在大多系统中进行宏

观的分析和研究。

纵向思维是一种以时间为维度的思维,它注意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较分析,表明思维的深度。

五、逆向思维

1. 逆向思维的含义

逆向思维是与传统的、逻辑的、群体的、习惯的或定势的思维方向相反的一种思维,简单说就是“从反面去想一想”。在发明创造和思考问题时,如果从正面不易突破,就改从相反方向去探求,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

正向思维是相对逆向思维而言的,它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思维方式,所谓的合情合理有以下几种情况:合乎权威、合乎众人、合乎经验、合乎书本和合乎感情。人们生活中把以上五种情况视为正向,而与它相反则为逆向。

3. 逆向思维的类型

逆向思维主要有时序逆向、结构逆向、功能逆向、因果逆向、原理逆向和状态逆向等。a. 时序逆向

时序逆向就是从时间顺序上进行逆向思维。

例:反季节瓜果的生产

b. 原理逆向

如果从事物的原理的相反方向进行逆向思维,就是原理逆向。

电动机←→发电机;声转电(话筒)←→电转声(听筒)

c. 结构逆向

结构逆向就是从已有事物的结构方式出发所进行的逆向思维。通过结构位置的颠倒、置换等技巧,也可能产生出具有新性能的结构方式。

d.功能逆向

功能逆向就是指从已有事物的相反功能,去设想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从而获得新的创造发明。

e. 因果逆向

因果逆向就是指从已有的因果关系,变因为果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f. 状态逆向

状态逆向就是指人们根据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反转来认识事物和引发创造发明的一种方法。

■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也是相互协同、相辅相成的。

■运用逆向思维时,首先要明确问题求解的传统思路,然后以此为参照系,尝试着从影响事物发展的诸要素方面进行思维反转或背逆,以寻求新的创见。

■总而言之,创造性思维的学习,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思维方向的功能,而应辩证地、全面地去设计“互补性”学习方案,目的是真正明白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多元思维的整合过程。

一、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一)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四阶段论:

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该过程最典型的认识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沃勒斯(G.Wallas)为代表提出的四阶段模式。“四阶段模式”过程论认为:人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发现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高级心理活动。无论是科学的或艺术的创造,一般都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技巧:

1. 多角度看问题

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面前,要找到前人没有的新发现,必须从新的视角,用新的知识去分析,才会有新见识、新发现、新创意。

例如,我们看到一辆出差用的小行李车,站在旅行者的角度就会想到小车要轻便,拖上行李、提包就免去手提之苦;站在退休职工角度就会想到能否把它改作一把小椅子,到外面活动时可坐下休息;站在年轻母亲的角度就会想到能否坐上幼儿,上街就不用抱了;站在家庭主妇的角度就会想到能否改装成用来买菜、买粮的小车;站在盲人的角度就会想到能不能把它当成行走的手杖。

我们综合这些想法,就会得到一个总体设想:小车可改制成能坐人、能推幼儿、能放菜、能推粮食、能为老人和盲人当手杖的多功能车。一个新创造的方案也就诞生了。

2. 寻求多种答案

对创造者来说,要有多种方案,从中找出一个最好的。提问题时,要问“有几种方案”,这是提问技巧。

如:一张正方形的白纸,剪去一个角,问还有几个角?按传统的思维逻辑,只有一个答案,即4-1=3 。可是这里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有几个答案,关键是从不同角度看这个问题,必须考虑这把剪刀是如何剪的,不同的剪法,会剩下不同数目的角。

“一加一等于几?”

“树上有十只鸟,猎人用枪打死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

……

3. 破除思维定势

人的思维有习惯性,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碰到什么问题,总要用老经验、老眼光去看待它。创造必须首先要打破思维惯性和思维定势束缚。

4. 重视意外新发现

当意外的新发现出现时要认真研究它,这种无意中得到的发现往往在发明创造中出现奇迹。关键是当新现象出现后,要重视它,抓住不放。

5. 增强探索意识

探索问题除有思维惯性阻力之外,还有一个阻力,那就是人的惰性,惰性是人类创造性的大敌。不少人只会怀疑自己,不去怀疑书本知识,不敢怀疑上级的意见,对自己看惯了、用惯了的一切更是无心过问,这样自然会造成创新意识淡薄。

创造原理

一、组合原理

(一)含义:

组合就是将欲组合的几个事物(因子)简单的叠加,从而获得创新的创造原理。

组合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自然界,原子组合成分子,分子组合成细胞,细胞组合成组织器官、系统和生命个体。人力的组合可以形成新思想、新方法、新点子或新产品;显微镜、望远镜就是由几片透镜组合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组合就是创造。我们常用的多用柜、两用笔、组合文具盒等,都是利用组合原理创造的体现。

(二)分类:

根据参与组合的组合因子的性质和主次关系以及组合的方式不同,组合的类型大体可分为以下4 类:

1.同类组合

2. 异类组合

3. 主体附加

4. 重组组合。

1.同类组合:

●概念:同类组合又叫同类自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近于相同的事物简单叠合。

●特点:同类组合是在保持事物原有功能或原有意义的前提下,通过数量的增加以弥补功能上的不足或求取新的功能。同类组合往往具有组合的对称性或一致性趋向。●一般的直升机只有一个旋翼,有人把8个旋翼组合在一起,发明了载重量

达160 吨的八旋翼直升机。

●还有人把20 把同样的废锯条组合在一起做成挫刀。

●用300 个易拉罐筒组成求生筏等等。

●将两支同样铅笔的笔杆上分别镂龙刻凤后装入同一个精制的笔盒中而形

成的“对笔”,

●可供两人同时使用的双口水壶、双头牙刷、鸳鸯牙膏、子母灯、情侣手

表、双人雨伞,上下两层、带两个打气口的保险救生圈等等。

●发射人造卫星的多级火箭,其原理亦可被视为几枚火箭的同类组合。

2. 异类组合

●概念:异类组合,是指来自不同领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事物所进行的叠合。

●特点:在异类组合中,被组合的因子来自不同的方面,各因子彼此间一般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参与组合的因子可以从意义、原则、构造、成分、功能等任何一方面或多方面互相渗透,从而使组合后的整体发生变化。异类组合绝不是简单的凑合,例如收音机和照相机放在一起就没有什么意义,因而并不能构成发明创造。

●汽车就是发动机、离合器和传动机构等因子组合创造而成的一种交通工具。●针线、日历和圆珠笔虽不属于同一行业的产品,但是其组合的结果却产生了

带针线包的圆珠笔和内藏日历的圆珠笔;

●钢笔与圆珠笔虽是同一行业的产品,但组合的结果照样形成发明创造(即人

们常用的“两用笔”)。

●花篮和蚊帐、风扇和帽子、音乐和医疗等,也都是不相同的事物,但它们仍

能很好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创造。

3. 主体附加

●概念:主体附加,是指在原有的事物中补充新的内容,在原有的物质产品上增添新的功能附件。如早期的自行车没有车铃,后来加上了车铃。

●特点:在主体附加创造中,主体事物的性能基本上保持不变,附加物只是对主体起补充、完善或充分利用主体功能的作用。

●市场上常见的印有导游图的纸折扇很畅销,折扇上的导游图就是一种附加物。

●汽车作为主体,正是由于不断附加了收音机、电话机、安全气囊以及空调器等

一系列的附加物之后,才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现代化了。

●一个主体不但可以附加多种事物,而且一个附加物还可附加在多种主体上。例

如响铃,不但可以附加在钟表、车辆和大门上,而且还可以附加在儿童服装、

警戒网、动物、舞蹈服等许多不同的主体上。为一种事物寻找更多的主体,同

样也是发明创造的一条道路。

4. 重组组合:

●概念:重组组合,是指在同一个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事物或组合,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

●特点:如何改变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从而优化事物的性能,它是在同一事物上施行的,一般不增加新的内容。

●自螺旋桨飞机发明后,螺旋桨都是设在机首,两翼从机体伸出,尾部安装着稳定翼。美国飞机设计家卡里格·卡图根据空气净力和气推动原理进行重组设计,将螺旋桨改放在机尾推动飞机前进,稳定翼则放在机头处,制成了头尾倒换的飞机。

●战国时代田忌赛马的故事亦可生动地说明重组组合的创造思想。齐威王与大将田忌经常赛马,比赛时二人各自拿出上、中、下等马分别对阵。齐王的马每个等级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田忌屡屡败阵。后来军事家孙嫔给田忌出了个主意,让他以下马对齐王的上马,再以上马对齐王的中马,以中马对齐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一负二胜战败了齐威王。

二、综合原理

●概念:综合与组合不同,综合不是将研究对象进行简单叠加,它是先将欲综合的各个事物(因子)进行分解,然后再根据需要将分解出来的有关部分进行组合。

●中西医的结合就是一种综合。中西医结合并不是把中医和西医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经过仔细分析后取中、西医中的合理和适用部分加以组合的。可见,综合是在科学分析基础上择优而进行的组合。

●俄罗斯生物学家从母鸭体内取出生长激素基因,与母鸡的基因相结合,培育出一种既有鸭子特征又保持母鸡原有习性的转基因母鸡。这种转基因母鸡可以像鸭子一样在水中嬉戏觅食,也可以像普通鸡一样在地面正常生活。转基因母鸡所下的蛋中既有鸡蛋的成分又有鸭蛋的成分,因此既有鸡蛋的营养又有鸭蛋的营养,吃起来既有鸡蛋味又有鸭蛋味,口感特别好。

?综合就是创造,综合已有的科学方法可以创造出新方法综合不同的学科也能创造出新学科,如地质创造学;综合不同产品的优点能创造出新产品。因此,综合可以使人超载原有的认识水平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体会得更深,从而获得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新成果。

?有资料表明,在本世纪世界上的重大发明创造中,日本连一项也没有,但它善于在别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搞综合,因而创造出了许多世界一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三、移植原理

●概念:就是把一个已知对象中的概念、原理、方法、内容或部件等运用或迁移到另一个待研究的对象之中,从而使得研究对象产生新的突破而导致创造。

●在使用移植原理时应当做到:①仔细观察和分析已知事物的同性。②找出关键性属性。

③研究怎样将关键属性应用于研究的对象之中。

四、逆反原理

与一般的做法和想法完全相反的做法和想法常常能够引发创造。

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反的方面。人们往往习惯于识别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不会想到或不愿想到其相反的方面,也就是说,大多数人习惯于从一个固定的角度或方向思考和处理问题。然而,如果人们有意识地从相反方面思考和处理问题,研究与其相反的原理、相反的方法、相反的公式、相反的结构、相反的现象、相反的工艺、相反的心理等都可能具有创新的意义。爱迪生从“声音引起振动”相反追索到“振动还原为声音”,于是发明了留声机;赫帕布斯把早先发明的吹尘器反转过来,设计了新的除尘装置,结果发明了吸尘器。因此,只要有意识地逆反、颠倒一下,就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产生出许许多多未曾见过的新事物,这就是创造的逆反创造原理。

◆在实际创造中,逆反原理又可进一步区分为原理逆反、属性逆反、方向逆反和大小逆反等。

1.原理逆反

将事物的基本原理,如机械的工作原理、自然现象规律、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等有意识地颠倒过来,往往会产生新的原理、新的方法、新的认识和新的成果,从而导致创造。

当然,原理逆反之后也不一定都能成功,要理性的分析和利用,从而获得创新。

2.属性逆反

一个事物的属性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属性是彼此对立的,

或者是成对的,比如,软与硬、干与湿、直与曲、柔与刚、空心

与实心等等。创造中的属性逆反原理,就是有意地以与某一属性

相反的属性去尝试取代已有的属性,即逆化已有的属性,从而进

行创造活动。

3. 方向逆反

完全颠倒已有事物的构成顺序、排列位置、安装方向、操纵方向、旋转方向以及完全颠倒处理问题的方法等,都属于创造的方向逆反原理范围。

例如:逆反电风扇的安装方向可使电风扇变成为换气扇;在烟盒中上下反装带过滤嘴的香烟,使过滤嘴向下,不但取烟方便而且很卫生。

4. 大小逆反

事实表明,对现有的事物或产品,即使是单纯地进行大小尺寸上的扩大或缩小;其结果常常也能导致其性能、用途等发生变化或

转移,从而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创造。

如:四川有名的乐山大佛,其名气就出在其尺寸的扩大上。

五. 变性原理

变性原理,即通过改变现有事物的某些属性而导致发明创造的原理。在一定意义上说,变性原理也是逆反原理的扩充。人们知道,一个事物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逆反原理强调的是一事物所具有的成对相反的性质,如大与小、上与下、软与硬等等。

改变事物的性质,主要有改变事物的颜色、气味、光泽、结构、形状等等。目前问世的彩色羊毛、彩色棉花、彩色钢材、悦耳的电子门铃、香味陶瓷等都是运用变性原理进行创造的产物。

六.完满原理

完满原理是“完满充分利用原理”的简称。完满原理即是引导人们对于一产品或事物的整体属性加以系统分析,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检查还有哪些属性或性质可以再被利用。

在我国企业界广泛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中,有不少发明和新成果与创造的完满原理有关。由于人们总是希望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充分而完满地利用某一事物或产品的一切属性,因此,凡是在理论上看来未被充分利用的物品或场合,都可以成为人们创造的目标,这是提出完满原理的主要根据。

◆利用完满原理对一事物或产品进行分析,可以从整体和部分两个层次上来进行。

1.整体完满充分利用分析

整体完满充分利用分析,是指对一个事物或产品的整体利用来进行分析,了解该事物或产品是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被充分利用了。整体完满充分利用分析。

2.部分完满充分利用分析

一个事物或产品的整体充分利用,是以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被充分利用为前提的,每一个事物或产品都可以按一定的层次分解为各个部分,因此,人们便可以在分解之后对其各个部分进行完满充分利用分析。

七.迂回原理

创造发明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常会遇到手的问题。这时,我们一方面鼓励人们开动脑筋、苦苦探索,另一方面又主张灵活运用迂回原理而取得成功。在创造活动中受阻,必要时不妨暂且停止在该问题上的僵持,或转入下一步行动或从事另外的活。

动带着未知问题继续前进,或者试着改变一下观点,不在该问题上钻牛角尖,而注意下一个或另一个与该问题有关的侧面,其他问题解决以后,该难题或许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创造中的迂回。

八.群体原理

现代的各种伟大创造已经离不开群体的力量,尤其是具有不同知识和能力结构的

人员之间协作的群体力量。

如:工业设计讲究的也是合作性设计。阿波罗登月计划

设计创意方法论

第一节5W2H 法

1.技法原理

5W2H 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发明的一种创新技法,它从7个方面去设问,而这7 个方面的英文第一个字母正好是5个W和2个H,因此称为5W2H法。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是:

①What(什么?)②Who(谁?)③Why(为什么?)④When(何时?)⑤Where(何处?)⑥How(怎样?)⑦How much(多少?)

缺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

移植法

1.含义:

把某个领域已证实可行的成果(原理、结构、方法、材料等)引用到另一领域以变革和创造新事物的创新技法。

美国人杜里埃发明了汽车发动机上的汽化器,实际上是仿效了香水喷雾器。外科手术用来大面积止血的热空气吹风器,其原理和结构与理发师手中的电吹风器基本相同。

2. 移植的分类:

移植的分类主要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按形式分:

①辐射式移植法——分析、论证

从被移植物受移植物

例:电热技术

鞋衣毯杯壶锅电热水器……

分析其意义、价值、可行性等

②聚合式移植法——新颖、独特

受移植物被移植物

例:钟表

显示声灯……

(电子显示)(闹钟报时)(放光)

2)按内容分:

①原理移植——将某种科学技术原理移向新的研究领域,以获取创新。

(辐射式,增加功能)

黄色醒目

生产广告交通安全包装等……

电动原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

②结构移植——将某种事物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特征移植向另一个事物,

以获取创新。(不经过实质性的改变而移植)

天线(可伸缩结构)牧鞭、钓鱼杆……

③材料移植——把其他领域使用的材料或新型材料移植使用到待研究领

域,以获取创新。(应注意新材料信息掌握)

④方法移植——把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移植使用到待研究领域,

以获取创新。(应留意其他领域的方法论)

如:数学中的方法用到其它领域去,包括设计中、归纳法、统计分

析法、反证法(逆向思维)等等。

⑤形态移植——把其他领域的形态移植使用到待研究领域,以获

取创新。

偶然形

形生物形

几何形

产品形

新产品的造型

3. 运用要点:

在运用移植创新技法时,一般有以下两种思路:

a.成果推广型移植:

成果推型移植就是把现有科技成果向其他领域铺展延伸的移植,其关键是在搞清现有成果的原理、功能及使用范围的基础上,利用发散思维方法寻找新载体。(顺推法)

b. 解决问题型移植:

就是从研究的问题出发,通过发散思维,找到现有成果,通过移植使问题得到解决。(反求法)

组合法的分类:

1.从组合内容的关系上分:

(1)主体添加

(2)异类组合

(3)同类自组

(4)重组组合

1)主体附加:

A、概念:以某事物为主体,再添加另一附属事物,以实现组合创造的技法叫做主体附加法。

在工业设计中,主体附加法就是在现有产品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部件,从而获得新的辅助功能的设计方法。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上,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商品是采用这一技法创造的。

B、目的:完善、加强主体功能

如:⑴自行车:在其上面加上防盗装置、车铃、里程表、速度表等

⑵洗衣机——洗衣粉盒

⑶汽车:打火机、电话机、DVD

C、特点:结论主体附加是一种创造性较弱的组合,人们只要稍加动脑和动手就能实现,但只要附加物选择得当,同样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益。

a.组合过程中,原先的为主体,主体基本不变

b.附加物,起完善,补充主体功能的作用

c.附加物多为已有产品,可购买

2)异类组合

A、概念: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种类的事物组合,产生新事物的技法称为异类组合法。

B、特点:

a.组合对象无主次之分

b.组合过程中,组合对象相互渗透,形成套体。

c.异类求同。难度大、价值大

例:①铅笔+橡皮

铅笔橡皮

②沙发+床=沙发床

③牙膏+牙刷=带牙膏的牙刷

同类组合——多用于包装

①含义:把两种或多种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从而

获得创新的设计方法。

②特点:

a.组合对象为两个或多个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

b.组合过程中,被组合物的结构、形状、功能无根本的改变。③目的:通过数量增加获得创新。

例:●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包装在一起而出售,便于收藏。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中国八大名酒按一两/瓶,组合包装在一个盒子里,

此乃送礼佳品。

●单插座——双头插座——三头插座——多头插座

任何事物似乎都可以自组,设计难度不大,技术含量较低,但自组后的效果相差甚远,其关键是选择哪些事物进行自组能产生新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在我们周围,哪些事物是处于单独

状态使用的? 这需要观察;

二、是原来单独使用的事物自组后能否产生

新的意义和新的需求? 这需要思考;

三、是自组能否实现?怎样实现?这需要想象。

)重组组合:

有目的地改变事物内部结构要素的次序,并按照新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以促使事物的功能和性能发生创新,这就是重组组合。

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整体。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有序结合,是确保事物整体功能和性能实现的必要条件。

②方法:

首先,要分析研究对象的现有结构特点。

其次,要列举现有结构的缺点,考虑能否通过重组克服这些缺点。

最后,确定选择什么样的重组方式,包括变位重组、变形重组、模

块重组等等。

分解法

1.含义:

分解——是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或者分出某部分。例如数学

上因式的分解,物理学上力的分解,化学上的分解反

应,体操、美术和舞步动作分解等。

分解技法——是指将一个整体事物进行分解后,使分解出来的那

部分,经过改进完善,成为单独的整体,形成一个

新产品或新事物。例如,普通的螺丝刀,刀把、刀

头是固定的,遇到不同的规格的螺钉就要准备不同

的螺丝刀。通过分解,把刀把、刀头分开,分别做

了改造后发明出多用活动螺丝刀。

分解创造有两种情况:

一是“分解成若干部分”仍构成“一个整体”,但有了新的功能,这是一种分解而不分立的创造。例如,将一圆桌面分成一块正方形和四块相同的圆弧形,再铰链成一块桌面,除了当圆桌,还能变方桌。

二是从“一个整体”中分出某个组成部分或某几个组成部分,由此构成功能独立的新的“一个整体”,这是一种既分解又分立的创造。例如,把录像机的放像功能分解出来成为放像机,满足了只需要放像功能的消费者的需求。

分解法的分类:

按照分解前后的功能对比,可以将分解法分成两类:

A.原功用分解。

将某个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或分出某一部分作为一个新整体时,其功能结构同整体时的功能目的一样。

B. 变功用分解。

将某个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或分出某一部分,作为一个新的整体和新的组合整体时,结构基本不变,而功能却不同于整体原来的功能。

2020大学生创新基础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 1著名创造学家德·博诺说,()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有意思的探究。(1.0分)1.0分 A、概念 B、创意 C、意识 D、思维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在快棋赛或正规棋赛进入读秒阶段中,容不得棋手苦思细想,迅速地找到最佳的落子点。体现了直觉思维的是()。(1.0分)1.0分 A、直接性 B、快速性 C、跳跃性 D、理智性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所谓纵向思维,是指在一种结构范围内,按照有顺序的、可预测的、()的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1.0分)1.0分 A、思想化 B、可执行的 C、程式化 D、发散性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受石油工业中用小机器人来探测管道漏洞做法的启发,制造出各种内窥镜用于医疗工作,体现了奥斯本检核表中的()。(1.0分)1.0分 A、有无其他用途 B、能否借用 C、能否缩小 D、能否替代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5设问型创意思考方法中最为典型的方法是()。(1.0分)1.0分 A、和田十二法 B、5W1H法 C、系统提问法 D、奥斯本检核表法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下面不属于收敛思维特点的是()。(1.0分)1.0分 A、唯一性 B、逻辑性 C、比较性 D、变通性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科学家格奥尔基说:“()就是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1.0分)1.0分 A、推理性思维 B、重复性思维 C、形式化思维

D、创造性思维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北京大学教授王选曾认为,北大方正公司的成功得益于一批有市场头脑的科学家和有()的企业家的结合。(1.0分)1.0分 A、营销能力 B、科学头脑 C、资金 D、人脉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依照赫曼全脑模型划分,《西游记》中的沙和尚属于()。(1.0分)1.0分 A、象限A:逻辑性强,好分析,重事实,善于强调量化。 B、象限B:有条理的,循序渐进的,重规则的,重细节的工作。 C、象限C:善交际的,重感觉的,重运动感觉的,情绪主导的。 D、象限D:善于用直觉的,整体的,演绎推理的认识与处理问题。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0屠呦呦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创造?(1.0分)1.0分 A、技术发明 B、艺术创造 C、科学研究 D、医学发明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 )是国家创新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1.0分)1.0分 A、政策变化 B、社会文化变化 C、经济发展 D、创新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2作家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新的典型人物形象,这就属于()。(1.0分)1.0分 A、无意想象 B、再造性想象 C、创造性想象 D、幻想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3“创新是多种资源的重新排列组合”,这一理念的提出者是()。(1.0分)1.0分 A、熊彼特 B、大卫·李嘉图 C、阿奎那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4我国的四大发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属于()。(1.0分)1.0分 A、绝对创新 B、相对创新 C、经济创新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1

《经济地理学》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6.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7.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8.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9. 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10. 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概念题:

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11.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2.简述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3.简述胡佛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简述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基本思想。 15.简述霍特林模式。 16.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分析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方法特点。 18.简述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19.简述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2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2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1.概念题: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概念题: 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接触扩散;等级扩散。2.简述企业成长的动因。 3.简述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4.试述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 5.简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 6.试述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2017大学生创新基础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分) 1著名创造学家德·博诺说,()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有意思的探究。( 1.分) 1.分 A、概念 B、创意 C、意识 D、思维 正确 答案: B我的 答案:B2在快棋赛或正规棋赛进入读秒阶段中,容不得棋手苦思细想,迅速地找到最佳的落子点。 体现了直觉思维的是()。( 1.分) 1.分 A、直接性 B、快速性 C、跳跃性

1 / 42 D、理智性 正确 答案: B我的 答案:B3所谓纵向思维,是指在一种结构范围内,按照有顺序的、可预测的、()的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1.分) 1.分 A、思想化 B、可执行的 C、程式化 D、发散性 正确 答案: C我的 答案:C4受石油工业中用小机器人来探测管道漏洞做法的启发,制造出各种内窥镜用于医疗工作,体现了奥斯本检核表中的()。(1.分) 1.分 A、有无其他用途

B、能否借用 2 / 42 C、能否缩小 D、能否替代 正确 答案: B我的 答案:B5设问型创意思考方法中最为典型的方法是()。( 1.分)1.分、和田十二法A 法B、5W1H 、系统提问法C 、奥斯本检核表法D 正确答案:D我的D6下面不属于收敛思维特点的是()。(答案:分)1. 分1. A、唯一性B、逻辑性、比较性C / 342 D、变通性 正确 答案: D我的 答案:D7科学家格奥尔基说: “()就是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 1.分) 1.分 A、推理性思维

B、重复性思维 C、形式化思维 D、创造性思维 正确 答案: D我的 答案:D8北京大学教授王选曾认为,北大方正公司的成功得益于一批有市场头脑的科学家和有()的企业家的结合。( 1.分) 1.分 A、营销能力 B、科学头脑 4 / 42 C、资金 D、人脉 正确 答案: B我的 答案:B9依照赫曼全脑模型划分,《西游记》中的沙和尚属于()。(1.分) 1.分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创造学基础

一、创造的含义: 在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就是一种人类社会活动,是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一种特有的社会活动,也就是人第一次产生崭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它的特征就是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新颖性”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 1、是指仅对于创造者自己来说是新颖的。 2、是指对其他人、甚至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新颖的。 二、创新的含义: 创新就是创造成果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如: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思想、新点子、新设计等。 。 三、创造与创新的关系: (一)创造与创新的联系 1.创新就是创造,所有的创新都属于创造的范畴。但是,创造不一定都是创新。创造 的范围要比创新宽得多。 2.创造与创新的本质特征都是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 3.创新的核心在于创造,创新的理论基础是创造学。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就不得 不学习创造学。 什么是创造学: 一、创造学的含义: 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管理、艺术和其他的领域的创造活动并探索其中创造的过程、特点、规律和方法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人类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如:科学上的发现、技术上的发明、管理上的创新、文学艺术上的创作等等一切具有“第一次”性质且非重复性的活动,均可称为创造活动。 二、创造学基本原理: 1、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自然属性 2、创造力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训练而不断的激发出来,转 化为量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得到提高。 二)创造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观察一个人的创造过程,并依据其行为、言语、性格特征及情绪变化等诸多方面来分析其创造心理、创新思维和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一些创造原理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观察的客观性、忌猜测 b. 观察的全面性、防止偏见

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第三章) 一、填空 1、语音的自然属性包括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2、国际音标遵守音素和音标一个对应一个的原则。 3、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自由变体两种。 4、汉语的调位可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 5、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圆唇与否、舌位高低、舌位的前后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6、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语言学概论》练习6参考答案(第七章语言演变与分化) 一、填空 1、社会和交际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2、语言系统中,词汇变化最快,因为它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直接,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反应也最灵敏。 3、社会方言的差异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引人注目的还是一部分用词的不同。主要有行业用语、科技术语、阶层方言。 4、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 5、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个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 6、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分布最广、研究得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是印欧语系。 7、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公共关系学大作业

公共关系学 一、简述题:(50分) (一)简述公共关系产生的基础。(10分) 答:“公共关系学”的主要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公众及消费心理学、广告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大众传播学、人际关系学、演讲与口才学等。“公共关系学”是在这些各门相关科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同时它又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需要应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 (二)简述公共关系创意思维的三种构思方法。(10分) 答:1、公关全息交合法 其基本思路是使信息"繁殖",不同性质的信息交合生成新的信息。信息交合的反应场是"魔球","魔球"可以向任何方向旋转,各种信息可以任意交合,信息的引入与层次的变换会引出系列的新信息组合,新构思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2、借鉴已有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方法又称创造技法、创造工程,是创造性思维作用下形成的实用方法与技能。在创造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可分为:集思广益法;默写法;匿名咨询法;排列法;信息交合法;检核表法等形式。其中集思广益法亦称"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民间的"神仙会"也属于这类方法。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与会者的创造性思维获得许多设想和建议,是我们使用时间最长、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3、第三种思维方式就是所谓的“跳出圈子”思维方式。 所谓第三种,是一种宏观思维,我们的思维将不再和我们的五官收到的信息直接挂勾,话句话说:我们将不去思考直接所看见的听见的感觉到的,而是通过一种逻辑联想在脑中将所有信息最理性话分析。这样的思维需要我们放弃人类社会的总体观念比如道德,善恶之分等等,而在心中不加任何偏见的进行最原始思维。 (三)简述知名度与美誉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的关系。(10分) 答:知名度和美誉度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的认知和赞许的程度,两者都是公共关系学所强调追求的目标。一个组织形象如何,取决于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共关系策划者需要明确的是:只有不断提高知名度,才能不断提高组织的美誉度。知名度只有以美誉度为基础才能产生积极的效应。同时,美誉度要以知名度为条件,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 (四)试述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0分) 答:自我形象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 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二) 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三) 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四)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 组织实际形象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步骤:(一)公众辨认与分析(二)组织形象地位测量(三)组织形象要素分。 (五)简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10分) 答:二者联系紧密,公共关系以人际关系为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和谐与改善。但二者是不同的事物和概念。1)二者的目的不同,公共关系的目的是在社会公众中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人际关系的目的是个人与个人结良缘,交朋友,为了实现个人心理需要,建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和谐的人际环境。2)两者的结构不同,公共关系是整体性的,人际关系是个体性的。3)两者的沟通方法不同,公共关系运用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技术和方法,人际关系以个人的行为举止为媒介。 二、实务策划题(50分)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重点整理by老眠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二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2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 、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2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3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5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 1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2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3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第三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 、概念题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创造学基础》论文

创造学基础 2012 ——2013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创造学基础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论文题目:《创造学基础》结课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包括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我们应该怎样做,本人对主讲老师的一些建议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小创意等等 关键词:创造存在感竞争建议教育

《创造学基础》结课论文 关于社会竞争 首先我要感谢中国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跃进”式发展让更多人有了书读,同样也让我有机会上了大学。中国大学生数量爆发式的增长,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关于社会竞争让我们先看一篇几年前的新闻报到吧! 《社会竞争"超低龄",幼儿园入学要简历》 2008年上海幼儿园入学报名又要开始了。新鲜的是,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入园报名时赢得老师的印象分,煞费苦心地为三四岁的宝宝们做起了简历,甚至不惜重金为孩子拍摄艺术照。 无独有偶,最近天津河东区的一所幼儿园就陆续接到3份宝宝简历,里面有孩子成长的文字说明,还附带孩子的照片和视频,其中一份简历居然长达15页。记者发现,在上海某知名育儿网络论坛上,家长为幼儿园即将毕业的孩子们制作的升学简历也纷纷亮相。虽然不乏质疑声,但仿效者甚多。 走路还不稳当,说话尚口齿不清的3岁小童,想上幼儿园居然也要靠制作精美的简历当敲门砖,实在有些滑天下之大稽。但仔细想想,也并非那么幽默,当社会竞争过早侵蚀幼儿世界的纯真时,剩下的可能更多是可悲吧……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明知别扭也要干! 提到简历,人们往往认为那是成年人找工作或跳槽时才会用到的东西。而现在很多家长为了给自己的宝宝敲开他们心仪已久的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大门,不惜重金为宝宝炮制出了一份份声情并茂的敲门砖。 “在某妇幼保健院出生、在某亲子园上亲子课、在某幼儿园从托班到大班学习四年”、“在幼儿园期间曾获得创意画比赛优秀奖、运动会的运动宝宝奖”、“4岁起学习钢琴”、“已通过阶梯儿童英语A级考试(优秀)”、“识字量达500字,能进行自主阅读”、“心算百位以内加减法”等等……近几年,类似“神童”般的宝宝简历在网上开始流传,有人甚至提出了“清华北大,哈佛剑桥,从宝宝简历开始!”的口号。一些家长还把孩子的英语、体育、国画、书法、围棋等各项特长证书的复印件附在简历后面,其详细程度和制作的精心程度丝毫不亚于成人的求职简历。“这样的水平可以直接上小学高年级了”“真是吓人,应聘工作也不过如此。”不少网友感叹地说。 为了给孩子填好这份简历,许多家长煞费苦心。而那些无法写出这么光鲜亮丽的简历的家长则十分焦虑,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简历上,无法进入理想的幼儿园或小学。于是,不少网友纷纷献策:比如要用孩子的第一人称写,语气要有童趣,才能脱颖而出;简历不能写得太好以免老师对孩子要求过高;甚至有人提议最好用英语写简历,以显示家长的水平等等。 “说起来很荒唐,3岁的宝宝哪里会写简历,就是初中毕业的孩子也未必能做出这种像样的简历,所以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可笑。”上海一位年轻的母亲陈倩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5)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与篇章安排 1.何谓经济地理学?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与其意义。 6.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7.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8.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9.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5)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五节交通与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4)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1.概念题: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大学生创新基础满分题库(单选题)

【单选题】着名创造学家德·博诺说,(B)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有意思的探究。 A、概念 B、创意 C、意识 D、思维 【单选题】心理学家托兰斯对二战期间有过种种艰难经历的幸存者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能够生存下来的最重要的条件是(D)。 A、体力 B、运气 C、接受的教育和训练 D、创造力 【单选题】(B)是人类出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进行的探索性、创造性活动。 A、技术创新 B、科学发现 C、技术发明 D、生产实践 【单选题】钻木取火的发明是摩擦生热经验的启示,轮子的发明源自圆木滚动省力经验的启示,这表明(A)。 A、创造发明来源于人类的经验或向自然学习的结果 B、创造发明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C、创造发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D、创造发明不需要任何思考 【单选题】创造发明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其中不包括(B)。 A、青铜工具的出现,促成了奴隶社会的出现 B、铁制工具的出现为生活带来便利 C、蒸气机和火药将骑士阶层炸得粉碎,迎来了资本主义时代 D、现代交通和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了全球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创业者个人或团队白手起家进行创业是指(D)。 A、个人创业 B、机会型创业 C、创新型创业 D、自主型创业 【单选题】屠呦呦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创造C A、技术发明 B、艺术创造 C、科学研究 D、医学发明 【单选题】(D)是创新的灵魂,必须对其加以发挥并使之形成合力。 A、创新领导 B、创新文化 C、创新制度 D、创新人才 【单选题】任何使现有财富创造能力发生改变的行为或活动都可以称为(B)。

创造学论文完整版

浅论创造学 摘要:创造学,是教会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产生新思想、推出新产品等,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过程,研究创造活动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创新能力的科学。 关键词:创造学思维创新 十周的《创造学》这门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但它却给我留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学到很多在开发与应用创造性思维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讲述课程的风格。在星期六下午的4节课中老师不单单是自己在上面向我们叙述,还要我们自己善于观察生活,每个星期要写出自己的发现与设想,这极大地的提高了我们的观察水平,而且让我们每个人上去说,不仅仅是开发我们的创造学思维了,还提高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好的台风。让我们积极去思考,提升我们的创造性能力,让我们充实完满地学习完这门课程。 一什么是创造学 在对我对这门课发表看法之前,我想我有必要阐明下什么是造学。创造,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产生新思想、推出新产品等,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过程。创造学就是研究创造活动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创新能力的科学。分析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使发明人在创新过程中有意识地扬长避短。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有正反两个方面。但是创造不是简单的思维活动,我们看似平常无奇的东西,或许都习以为常了,却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推敲才得来的。创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不管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

思想上都存在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因素。《创造学思想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1866年,一个衣荷华州的农民望着紧挨他的田边正在修建的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看见铺好的铁轨和驶过的火车,他想,所谓铁路不过就是铁轨和火车。他没有看见什么呢?他的产品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市场,他们从此就要全力与来自外地的产品竞争,在一星期之内人们就可以从东海岸到达西海岸。人们可以分享知识,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相聚,可以结婚。他看见了钢铁和车轮,但是他没有看见随后将会发生的事情。这告诉我们创造学要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科学家埃尔伯特〃森特〃格奥尔基说:“创造性思维就是以不同于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成功。第一个看到块状焙烧苏打想到用它做冰箱除臭剂的人,也成功了。第一个看到牡蛎就想到吃的人也成功了。在此看来,创造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摹仿、重复、循规蹈矩、似曾相识,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绝不是好的创造,实际上根本就谈不上创造。好的创造必须是新奇的、惊人的、震撼的、实效的。而创造学正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打破常规,从生活中发现美,从另一个角度发现真理。 二为什么要学创造学 对于很多事,我们都会问一句为什么,在现代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一件没有价值的事情是没有人会做的。那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说。 一从人类历史来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发明的历史,否则人们至今还只能生活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繁荣与昌盛,就没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创造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存在和发展着。从创造的动力系统来说,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作业 (大作业)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大作业)

1、采用系统化设计流程及所学现代设计方法详细阐述某公司需要投资研发一款新型产品的整个设计流程和采用方法。 (1)请具体阐述采用哪些设计方法,如何去完成新产品的规划设计过程?(2)请具体阐述采用哪些设计方法,如何去完成新产品的方案设计过程?(3)请具体阐述采用哪些设计方法,如何去完成新产品的技术设计过程?(4)请具体阐述采用哪些设计方法,如何去完成新产品的施工设计过程? 答: (1)产品规划设计包括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市场细分及选择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市场调研与分析,研究如何细分市场,以及企业如何选择细分市场,最后确定企业对细分市场的战略选择。第二个阶段是定义新产品概念。在这个阶段中要对某个细分市场,收集其需求的主要内容,包括客户需求、竞争需求及企业内部需求,并确定企业在该细分市场的产品定位,然后寻找和定义新产品概念。第三个阶段是确定产品规划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需要从技术层面分析新产品属于哪个产品族及其开发路径,并根据公司的战略确定新产品开发的优先顺序和组合策略,然后依据企业资源状况,制定新产品开发的时间计划。 产品规划设计的步骤为:信息集约→产品设计任务→预测调研→可行性分析→明确任务要求→可行性报告、设计要求项目表。 进行产品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有:设计方法和预测技术。支持产品规划设计的主要理论有:设计方法学、技术预测理论、市场学、信息学等。 (2)新产品的方案设计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方案设计和方案评审两个阶段。方案设计阶段的步骤为:总共能分析→功能分解→功能元求解→功能载体组合→获得功能原理方案(多个原理方案)→原理试验→评价决策→最优原理方案→原理参数表、方案原理图。 进行产品的方案设计的方法主要有:系统化设计方法、创造技法、评价决策法、形态学矩阵法。 主要的理论指导包括:系统工程学、形态学、创造学、思维心理学、决策论、模糊数学等。 (3)对产品进行技术设计时,首先要对结构进行总体设计,包括了对产品的结构设计和造型设计。进行新产品的技术设计的主要步骤为:

创造学之创造技法

创造学 第四章创造技法 创造技法——顾名思议就就是创造得技巧、方法、手段,俗话说:“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重视学习、总结与掌握创造技法;将会使您更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您搞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得成功率。 1、概念: 创造技法就是创造学家根据创造思维规律,从大量得创造发明活动、过程、成果中总结提炼出得具有普遍规律得创造发明得技巧与方法。 2、作用: (1)提高创造者得创造能力,激发更多得职工参与创造性活动,提出更多得创造性设想; (2)直接指导创造者得发明创造活动,提高技术创新与创造发明得效率与成功率。 3、分类: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应用得创造技法有300多种,日本曾整理出版了国际上最著名得《创造技法一百例》。人们最常用得也有十几种。面对这么多得创造技法,特别就是一些原理相近得技法,容易混淆,不易把握。通过分类,从类型上掌握创造技法,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掌握,而且还能从理论上找到每种具体技法所产生得规律与依据得基本原理,提高人们学习技法得效率。 1)从寻求发明创造目标得渠道上分,创造技法大致有四种: 第一种就是通过分析情报信息、发现问题,根据发现得问题,寻求发明创造得目标,如缺点例举法、分析比较法、专利发明法等。 第二种就是通过智力激励来发现问题,根据发现得问题,提出大量得创造性设想,经过归纳整理,评价决策,找出有开发价值得创造性设想,作为发明创造得目标。如智力激励法、检核表法、综摄法等。 第三种就是在综合盯这两种方法得基础上发现起来得,比较抽象得创造技法,如中山正与法、康顿法等。 第四种就是以已知事物为媒介,通过因果关系得推导,为打开未知世界得门扉进行发明创造。如联想发明法、等值更换法等。 2)从寻求发明创造目标得思维方式上分,创造技法可分三类: ▲第一类就是扩散思维创造技法,即围绕目标,用扩散思维、侧面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来诱发创造性设想得创造技法,如智力激励法、联想发明法、类比发明法等。 ▲第二类就是收敛思维创造技法,即围绕目标,用收敛思维,理想思维等思维方式诱发创造性设想得创造技法,如检核表法、组合法、综摄法、技术预测法等。 ▲第三类就是培养创造意识得创造技法,即培养人们集中注意力,引发潜在创造性思维萌芽得一种前期创造技法,如注意力集中法、智力激励法、思维革新法等。 3)目前最具代表性得分类: 一就是按适用群体范围分类,原则分为群体、全体与个体通用、个体专用三大类。 二就是按创造思维方式分类,有两类:扩散发现型技法与综合集中型技法。扩散发现型技法就是利用扩散思维诱发出得各种创造性技法;集中型技法就是利用集中思维对各种问题与设想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后,再根据一定得要求进行判断、取舍进行革新创造所应用得创造技法。 创造技法具有很强得可操作性,要熟练地掌握与应用,就必须在实践中在工作中反复练习,融汇贯通,才能更好地发挥潜能,提高创造力水平。 第一节智力激励法

福师《经济地理学》第七章 课堂笔记

福师《经济地理学》第七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本章将考察若干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区际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三个部分。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知识点整理 一、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该学说是他在《不发达国家中的投资政策与“二元性”》一文中提出的,后又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进一步作了阐述。 极化效应:1 随着北方发展,南方的生产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2 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3 南方初级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由于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 涓滴效应:1.北方吸引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2.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对南方有推动作用。 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优势。 (二)、梯度推移学说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学说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所谓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 1、梯度推移理论基本观点 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 兴旺部门: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 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 衰退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 因此主导部门为兴旺部门,则为高梯度区域,反之为低梯度区。 2、引入区域经济研究(70年代末) (1)梯度开发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经济技术的梯度,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根据区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 (2)反梯度开发战略: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完全依照其所在的梯度,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而定。 (3)中间突破战略:中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主要生产基地,主张重点建设中部,带动两翼。 从总体上看,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区域经济技术的空间推移形式同时存在着3种:梯度式推移、跳跃式推移、混合式推移),其他推移方式只是发生在少数领域、个别区域或特殊时期。 (三)、中心—外围理论 使用“中心”和“外围”这一对概念分析世界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的经济贸易格局和经济发展格局,并提出解决他们之间不平等关系的政策设想。 “中心”居于统治地位的原因:(1)贸易不平等,推行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经济权利因素集中在中心;(2)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均集中在中心,使外围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 弗里德曼对中心与外围关系进一步研究指出,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还认为中心有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中心的成长。它们分别是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 主导效应: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向中心的净转移。 信息效应: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