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失音症

合集下载

七个治失音的特效偏方良方

七个治失音的特效偏方良方

七个治失音的特效偏方良方失音,即嘶哑,是指神清而声音听重,基至不能发出声音的症状。

常见于喉炎,声带麻痹、喉肿瘤等症。

中年以上的患者,若声音听亚持续不愈,要考虑喉部肿瘤的可能。

中医称为“暴喑”。

多由风寒或风热火毒等邪犯喉,肾阴虚、肺虚气弱,或神情失调气机呆滞等所致。

常见于喉暗、喉、气厥、喉息肉、白喉、子喧等病中。

1.艾叶尖棉油治突然失音:※用料与用法※艾叶尖7个,棉油60克,鸡蛋2个(去壳,打碎)。

先将棉油煎滚,炸艾叶至焦黑色,把艾叶捞出,再将鸡蛋打碎,揽均匀后放在油内炸至黄焦色,趁热食之.[出处]: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验证]:用于治疗突然失音。

曾治疗100余例,均有明显效果。

2.诃子肉桔梗治声音嘶哑:※用料与用法※河子肉9克,桔梗、甘草各45克,水煎服,1日分1-2次服。

[注]:亦有将楩改为杏仁9克,水煎服。

亦有用诃子、甘草、白糖同炖代茶饮者。

[功效]:宣肺[出处]:《国医论坛》3.青蒿童便可治声音嘶哑:※用料与用法※青蒿15克,童便2茶杯,以水1碗煎青蒿10余沸,冲童便服。

小儿酌减。

[功效]:养阴、清热、通窍。

[荐方人]:广西柳城县黄启睻[出处]:《浙江中医杂志》4.吃甘蔗治失音症:※用料与用法※甘蔗60克,麦冬9克,胖大海6克将上药加水适量,稍煎取汁,不拘时,徐徐缓饮。

[出处]:《小偏方妙用》5.川贝膏治失音:※用料与用法※川贝150克,款冬花50克,核桃仁100克,蜂蜜200克。

先将冬花、川贝研为及。

极细末,然后入核桃仁捣如泥状,再加蜂蜜调匀,置蒸锅蒸1小时许,即成膏状。

每天早、午、晚饭前30分钟各服1食匙(约15克),温开水送服。

[功效]:润肺化痰,散瘀通络。

[出处]:《河南中医药学刊》6.苏梗杏仁等可治外感失音:※用料与用法※苏梗、杏仁、桔梗、前胡、蝉蜕、木蝴蝶各10克,牛蒡子、诃子各6克,甘草3克。

上药日煎3次服,日服1剂,每次煎15~2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温服。

兼咽痒咳嗽者加麻绒(炙)10克,细辛3克;喉干舌燥者加芦根15克,槟榔10克;咽痛者加射千10克,赤芍15克。

中医针灸治疗失音

中医针灸治疗失音

中医针灸治疗失音失音是一种症状,凡是语声嘶哑,甚则不能发声音,统谓之失音。

主要由于感受外邪,肺气壅遏,声道失于宣畅;或精气耗损,肺肾阴虚,声道失于滋润所致。

《内经》论述了两类失音,一是感受外邪所致失音,_二是脏气内伤所致失音。

明·楼英《医学纲目》明确将失音分为喉喑和舌喑两类,指出舌喑“乃中风舌不转运之类,但舌本不能转运言语,而喉咽声则如故也”,喉喑“乃劳嗽失音之类,但喉中声嘶,而舌本能转运言语也”。

清代许多喉科专著,如《重楼玉钥》等,认识到本病在多种喉科病证中都可出现。

总之,对于失音一证,古代医家从脏腑经络的整体观点来看,以心、肺、肾三脏病变为上,舌喑主要见于中风,与心有关;喉喑则与肺、肾有关。

本文讨论的重点为喉喑。

现代医学中,失音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喉炎,声带结节和息肉,癔病性失音等。

其它疾病兼有失音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1)急、慢性喉炎急性喉炎为喉牯膜的急性炎症,病因有感染、外伤、职业因素(如过多吸入生产性粉尘、有害气体,教师、演员、售票员使用嗓音过多等)、烟酒过多、受凉、疲劳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可继发本病。

喉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声带呈红色,边缘因肿胀而变厚,有时可见声带有粘膜下出血。

慢性喉炎可以是急性喉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结果,除了急性喉炎的病因外,鼻、鼻窦、咽部的感染亦是喉部慢性刺激的来源,下呼吸道感染的脓性分泌物与喉部长期接触,也易发生慢性喉炎。

喉粘膜慢性充血和血管扩张,淋巴细胞浸润,间质性水肿及炎性渗出物,粘液腺分泌增多。

(2)声带结节和息肉多由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所致。

初起小结柔软色红,基质呈水肿状,并有血管增生,血管扩张,中期小结较坚实,有纤维化和透明样变性。

晚期小结呈苍白色,上皮增厚和角化。

声带息肉初起时,在Reinke氏间隙中,有组织液积聚,出现局部水肿、血管扩张和出血,继而逐渐呈苍白水肿样半透明玻璃样变性或纤维增生,形成椭圆形或圆形声带息肉。

周仲瑛宣肺解表、利咽开音法治疗失音

周仲瑛宣肺解表、利咽开音法治疗失音

周仲瑛宣肺解表、利咽开音法治疗失音
患者姓名:朱某女 1955-06-28
就诊时间: 2005-07-27
主诉:声音嘶哑3周。

现病史:高温环境,贪凉感冒后声音嘶哑,不能发声,已经3周,已用消炎药治疗无效。

偶有咳嗽,干咳无痰。

查见声带闭合有裂隙。

舌质:质暗有齿印舌苔:淡黄薄腻脉象:细滑。

辨证分析:患者因贪凉感冒后出现声音嘶哑,不能发声,为外感风寒后致肺气郁闭,肺不宣畅,金实不鸣而致。

治以宣肺解表,利咽开音。

证属风寒闭肺,金实不鸣。

中医诊断:失音。

方名:三拗汤。

组成:蜜制麻黄5g,光杏仁10g,生甘草3g,桔梗5g,挂金灯5g,玉蝴蝶5g,凤凰衣6g,西青果6g,炒枳壳10g,厚朴花5g,法夏10g,炙射干12g,炙紫苑10g。

用法: 7剂,日1剂,分2次服,煎服。

医嘱:避风寒,防外感,畅情志,慎饮食。

-常见病症---音哑与失喑

-常见病症---音哑与失喑

-常见病症---音哑与失喑
病因症状:
定义
音哑是指说话声音嘶哑,说话费力,音域小,音量低;失喑则是指旁人完全听不到声音,或仅在旁人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唇,才能听到轻微的语音。

病因病机
1.实证
风寒袭肺或风热犯肺,或寒邪化热复感外寒,致热为寒郁,肺气不宣,会厌不利,以致音不能出。

2.虚证
言多耗气,久则气阴耗损,或久病肺肾两亏,致肺阴不足,喉不得润,音不能出。

临床表现
1.实证
(1)风寒
症见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兼见咳嗽,鼻塞,头痛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
症见发音不扬,声音低微,伴咽痛咽干,咳痰黄稠,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2.虚证
(1)肺燥津伤
症见音哑,口干咽燥,干咳无痰,唇干鼻燥,舌红,脉细数。

(2)肺肾阴虚
症见音哑,失喑,逐渐加重,日久不愈,伴咽干喉燥,干咳少痰,手足心热,腰酸膝软,周身乏力,舌红少苔,脉细。

推拿疗法:
治疗手法
1.夹喉穴一指禅推法
夹喉穴,位于喉结两侧,人迎穴上下沿伸各1.5寸,即甲状软骨边缘,喉返神经循行部。

一指禅推法,15分钟,手法轻柔和缓、深透有力,至病位温热,唾液分泌增多,咽干好转。

2.指揉、点振膻中、天突
每穴三分钟,得气为度。

3.辨证加减
(1)风寒:拿揉肩井、风池;擦风门、肺俞;点按列缺、合谷。

(2)风热:拿肩井、风池;揉曲池、大椎、合谷、列缺。

(3)肺燥津伤:揉肺俞、风门;推膻中、天突;循肋分推两胁。

(4)肺肾阴虚:揉肺俞、肾俞;推气海、关元;擦腰骶八髎。

失音的辨证论治

失音的辨证论治

失音的辨证论治1、风寒束肺:猝然声音嘶哑,恶寒发热,无汗,或兼见咳嗽不爽,鼻塞,流清涕,咽痒,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宜辛温解表,常用三拗汤加味。

2、外寒内热:俗称“寒包火”。

证见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咽痛,口渴,咳嗽,有痰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治宜表散风寒,兼清里热,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3、风热闭肺:发热,恶风,咽干,咽痛,咳嗽,有痰不爽,舌边尖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治宜辛凉解表,常用桑菊饮合银翘散。

4、痰热壅肺:多由外感风寒,失于表散,热邪入里,熏灼津液为痰,或嗜食厚味,淤酒过度,积热在里,炼液为痰所致。

证见面赤,身热,汗出,烦躁口乾,咽痛,渴喜凉饮,咳嗽频频,痰黄而黏稠,胸闷,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泄肺热,化痰利咽,常用清金化痰汤。

5、燥热伤肺:证见声嘶音哑,鼻乾,咽干,口渴喜冷饮,周身燥热,乾咳无痰,或咯痰少,黏稠难出,或带血丝,胸痛,舌质红,苔黄而乾,脉细数。

治宜清热润燥,常用桑杏汤、清燥救肺汤加减。

6、肝肺气滞:突然音哑,常由情志拂逆而诱发,兼见心烦易怒,或喜怒无常,胸闷不舒,喜叹息,舌质黯淡,脉弦。

多见於青中年女性。

治宜养肝宁心,常用甘麦大枣汤加味。

7、瘀血阻络:音哑日久,而兼见舌有瘀斑瘀点、胸闷,女性病人兼见月经不调或痛经,脉涩,声带检查见充血、肥厚、结节等病变。

治宜活血化瘀,常用会厌逐瘀汤。

8、肺肾阴虚:久病声音嘶哑,逐渐加重,兼见乾咳,少痰,口乾,咽干,或潮热,盗汗,耳鸣,虚烦不寐,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宜滋养肺肾,降火利咽,常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9、脾肺气虚:劳倦气虚,声音逐渐嘶哑,兼见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少,便塘,自汗,舌质淡,边有齿痕,脉弱。

声带检查见声带闭合不全,或声带松弛者,乃气虚不能鼓动声音。

治宜益气健脾,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治失音症精选的药方

治失音症精选的药方

治失音症精选的药方治失音症精选的药方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辨证论治.使用方便。

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失音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9个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一.外感风寒证:声音忽然嗄哑,恶寒重,发热无汗,喉痒咳嗽,鼻塞声重,舌苔薄白,脉浮紧。

用三拗汤加味。

1.三拗汤;甘草9克炙麻黄9克杏仁9克桔梗9克旋覆花9克鹅不食草9克石菖蒲3克生姜5片(包)加减:1. 风邪重者,加荆芥、防风,减麻黄用量,以风性疏泄,宜微汗祛邪为故;2. 寒邪重者,加桂枝解表散寒;3. 咳嗽痰多者,加白芥子、细辛、半夏化痰利肺;4. 痰多、胸痛者,宜加瓜蒌、贝母。

5. 咽喉痛者,加僵蚕、薄荷通络止痛。

临证参考失音属寒包火者,当疏散风寒,兼清里热,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要注意散风寒与清里热药物之间的比例,并应配合应用利咽喉、开声音之品。

另外,如肾虚感受寒邪,卒然声哑,咽痛欲咳而咳不出,恶寒身困,苔白质淡,脉沉迟或弦紧者,属太阳、少阴两感证,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若音属寒包火者,当疏散风寒,兼清里热,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要注意散风寒与清里热药物之间的比例,并应配合应用利咽喉、开声音之品。

2.麻杏石甘汤;麻黄12克(包)杏仁8.5克炙甘草6克石膏18克1.肺热甚,壮热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黄芩、知母。

2.表邪偏重,无汗而恶寒,减石膏,加薄荷、苏叶、桑叶。

3.痰多气急,可加葶苈子、枇杷叶。

4.痰黄稠、胸痛者,宜加瓜蒌、贝母,黄芩、桔梗。

5.若属麻疹内陷,加连翘、银花、黄芩、赤芍等。

6.麻疹未透出,或出而隐没时,加薄荷、荆芥、牛蒡子。

7.若麻疹色暗红,加丹皮、紫草。

如肾虚感受寒邪,卒然声哑,咽痛欲咳而咳不出,恶寒身困,苔白质淡,脉沉迟或弦紧者,属太阳,少阴两感证,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3..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克(包)炮附子5克细辛6克1.若证为阳气虚弱而见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肢冷等加人参、黄芪。

声音嘶哑辩证治疗的中医方

声音嘶哑辩证治疗的中医方

声音嘶哑辩证治疗的中医方之马矢奏春创作声音嘶哑是喉部(特别是声带)病变的主要症状,也可因全身疾病引起.声嘶的程度因病变轻重而异,轻者仅见嗓音变低、变粗,重者发声艰难甚至掉落音.急性声音嘶哑:伴随恶寒、发热、全身苦楚愉快、咳嗽、咳痰、咽喉肿痛等.多见病毒性呼吸道传染、急性单纯性喉炎、急性声门下喉炎等.治宜清热解毒、疏风利咽药用利咽汤:金果榄15克,木蝴蝶15克,桔梗15克,射干20克,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牛蒡15克,马勃12克,芦根30 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薄荷15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上清丸、利咽灵. 慢性声音嘶哑:多见有咽喉苦楚愉快,如有痰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喉死板.稍微时会消掉声带结节或声带息肉. 治宜滋阴润喉、利咽散结. 药用润喉汤:沙参20克,麦冬15克,花粉15克,葛根20克,石斛15克,玉竹15克,生地黄30克,元参20克,百合20克,黄芩15克,五味子15克,桔梗15克,鱼腥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养阴丸、复方鱼腥草滴丸. 发声艰难:病情由轻至重,慢慢地难以收反响音或声音嘶哑,喉咙里有异物感或有吞咽艰难.多为咽部稍微疾病,中止两周以上应及时到病院诊治. 治宜清热利咽、消肿散结. 药用利咽消瘤汤:射干15克,桔梗15克,牛蒡20克,黄芩15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 15克,紫花地丁20克,蒲公英20克,鱼腥草30克,夏枯草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皂刺12克,穿山甲12克,虎杖15克,王不留行15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消瘤丸、猴枣散. 间歇性声音嘶哑:可见于重症肌无力、荨麻疹、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好转后,声嘶会改进很多. 中止性声音嘶哑:伴随咽部发干、慢性苦楚愉快、咽部如有异物等.多见于声带结核、梅毒、肺癌、大动脉瘤、心脏扩大、癔症、黏液水肿等.应及时到病院检查确诊,及时治疗原病发灶.赞扬。

《东医宝鉴》中失音的辨治规律浅析

《东医宝鉴》中失音的辨治规律浅析

ʌ理论探讨ɔ‘东医宝鉴“中失音的辨治规律浅析❋段淑文1,王小荣2,3ә,姚蕙莹1,李喜云1,张鸿彬4(1.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兰州㊀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兰州㊀730000;3.张士卿名医工作室,兰州㊀730000;4.苍溪县中医院中医科,四川广元㊀628400)㊀㊀摘要:‘东医宝鉴“是朝鲜太医许浚结合中医学与韩国固有医药学编纂而成的一部医学百科大辞典,于1610年撰成,1613年刊行㊂‘东医宝鉴“以中医诸家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人体发声的原理及失音的病因病机和辨治方法,书中所载失音的病因可归为外感㊁内伤㊁调摄失宜,其病机可归纳为不通则失音㊁不荣则失音㊂‘东医宝鉴“中失音分为猝然失音与因杂病失音两类,其辨治以辨证论治为主,参以辨病论治㊂辨证论治分虚实两端,猝然失音者皆属实证,多为外感风寒之邪所致;因杂病失音者有实证㊁有虚证,实证多为痰浊㊁瘀血㊁热毒阻于喉㊁舌,虚证多属肺㊁肾气虚,失音之辨病论治皆可从润燥㊁清热㊁宣降肺气而解㊂失音的针刺取穴尊崇循经而取,多取手少阴㊁足少阴㊁足太阴之穴,属舌喑者加廉泉,属喉喑者加天突㊂㊀㊀关键词:‘东医宝鉴“;失音;辨治规律㊀㊀中图分类号:R256.1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5-0723-03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Rule of Aphasia in Dongui BogamDUAN Shu-wen 1,WANG Xiao-rong 2,3ә,YAO Hui-ying 1,LI Xi-yun 1,ZHANG Hong-bin 4(1.Graduate School of Gans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Lanzhou 730000,China;2.Basic Medical College,Gans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Lanzhou 730000,China;3.Zhang Shiqing Medical Studio,Lanzhou 730000,China;4.Cangxi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ichuan Guangyuan 628400,China)㊀㊀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ngui Bogam explains the mechanism of human voice ,and expounds the causes ,pathogenes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aphasia.According to Dongui Bogam,there are many causes of aphasia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external infection ,internal infection and improper health care.The pathogenesis of aphasia can be summed up as the insufficiency of vital energy and blood in the body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vital energy and blood in the body.The aphasia can be divided into acute aphasia and chronic aphasia in Dongui Bogam.The discrimination and treatment of aphasia includ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disease differentiation.The result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aphasia has deficiency and excess.Patients with acute aphasia can be diagnosed as excess syndrome ,and most of them are caused by phlegm ,blood stasis and heat toxin blocking the throat and tongue.Patients with chronic aphasia can be diagnosed as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majority of them are due to weakness of lung Qi and kidney Qi.The treatment of aphasia can be based on moistening dryness ,clearing heat and regulating lung Qi.Acupuncture can also treat aphasia.And acupuncture is used to select acupoints on meridians ,and more acupoints on hand Shaoyin ,foot Shaoyin ,foot Taiyin and Ren Meridian are selected.㊀㊀Key words :Dongui Bogam;Aphasia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rule❋基金项目: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CX2019-37)-‘东医宝鉴“中失音的辨治规律研究作者简介:段淑文(1994-),女,甘肃白银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医诊法与辨证论治体系的理论与临床研究㊂ә通讯作者:王小荣(1974-),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医诊法与辨证论治体系的理论与临床研究,Tel :************,E-mail :xchtang@ ㊂㊀㊀ 东医 是韩国传统医学的专用名,‘东医宝鉴“是朝鲜太医许浚结合中医学与韩国固有医药学编纂而成的一部医学百科大辞典,于1610年撰成,1613年刊行㊂‘东医宝鉴“中辑录中国传统医学典籍180种,其中40种原典籍已经散佚[1],是当前最负盛名的朝韩汉方医书,也是研究中医学重要的参考书目之一㊂作为 东医学 的经典,‘东医宝鉴“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㊂‘东医宝鉴“有5篇23卷,其中‘内景篇“4卷,‘外形篇“4卷,‘杂病篇“11卷,‘汤液篇“3卷,‘针灸篇“1卷㊂全书以人体本身的脏腑形体官窍为纲对其正常状态㊁病因病机㊁察病辨证㊁汤药针灸等进行了论述㊂失音在古籍文献中被称为 喑 或 瘖 ,为临床耳鼻喉科常见病,‘东医宝鉴㊃内景篇“中有不少关于失音的记载㊂本文对其辨治规律进行总结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开拓思路㊂1㊀参诸家之理,阐声音之义许浚将朝鲜王朝所藏中国明代以前医书中的理论㊁方剂与药物去粗取精,结合朝鲜本土医学,并融入自己的宇宙观㊁人体观㊁疾病观㊁治疗观而撰成‘东医宝鉴“㊂‘东医宝鉴“尤其推崇‘黄帝内经“理论,书中对声音的基本认识就是以‘黄帝内经“为骨干,以后世医家的理论为血肉,如‘难经“‘仁斋直指方“‘医学纲目“等[2]㊂‘东医宝鉴“认为声音的发出与五脏及喉咙㊁会厌㊁悬雍垂㊁舌等密切相关,此尊3272021年5月第27卷第5期May 2021Vol.27.No.5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灵枢㊃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㊂会厌者,音声之户也㊂口唇者,音声之扇也㊂舌者,音声之机也㊂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 喉主天气 ;‘仁斋直指方㊃咳嗽“: 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 [3];‘难经㊃四十九难“: 自入为哭,入肾为呻,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㊂[4]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声音的发出与发声器官(如声带㊁喉腔㊁舌)和动力器官(如肺)的协同作用密不可分[5]㊂‘东医宝鉴“认为,音质与发声器官的形态之间联系紧密,此论引自‘灵枢㊃忧恚无言“: 厌小而疾薄,则发声疾,其开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㊂ 书中将失音按发声器官分为 舌喑 与 喉喑 ,舌喑者, 但舌本不能转运言语,而喉咽音声如故 ;喉喑者, 但喉中声嘶,而舌本则能转运㊁言语 ㊂此尊‘医学纲目㊃瘖“[6]: 然(瘖)有二症:一曰舌瘖 一曰喉瘖㊂2㊀探失音之因,思病变之机‘东医宝鉴“所载失音一病病因繁杂,有外感六淫,有内伤情志,有疠气,有劳逸失常,有饮食失节,有感染虫毒,如风热中之则舌脉弛纵而 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醉卧当风,使人发喑 为外感六淫; 大惊入心,则败血顽痰填塞心窍,故喑不可言 因戎乱为惊疾 为情志所伤; 感四时不正之气,使人痰涎壅盛 甚至声哑 ,此为疠气所伤; 讴歌失音 为劳逸失调所致; 男子嗜酒,多吐血后舌不能语 是饮食失节; 虫证也,如狐听冰,犹豫不决之义 蚀其喉则为感,其声哑 为虫毒所伤㊂‘东医宝鉴“记载失音之病机分虚实两端,所谓不荣则失音,不通则失音㊂若风寒㊁邪热㊁痰浊㊁瘀血阻滞舌脉㊁咽喉,可使舌体强硬不能运转言语;或致气机不利,声门开合失常,喉中声不得出,此皆属于不通则失音㊂如 醉卧当风,使人发喑 咽喉生疮,冷闭声不出 痰涎乘虚闭塞其脉道,而舌不能转运言语也 败血干心,心气闭塞,故舌强不语 中风舌喑 其气厥不至舌下 ㊂若气血虚弱㊁舌喉失养,亦可出现舌不能运转㊁喉不能出声,属于不荣则失音㊂如 讴歌失音 三脉亡血,则舌无血营养而喑 内夺而厥,则为喑痱 ㊂3㊀分失音猝久,辨虚实而论治‘东医宝鉴㊃声音“有云: 风寒暑湿,气血痰热 随证解之 ,是以书中所载失音之辨治多为辨证论治㊂‘东医宝鉴“记载患失音之人,有猝然失音者,有因杂病失音者,其辨证首当辨虚实㊂3.1㊀猝然失音猝然失音病势较急㊁病程较短㊂‘东医宝鉴“对猝然失音的认识较为单纯,认为皆为猝感风寒,使气道闭塞而失音,属表实证㊂如 失音乃感风寒卒病耳 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 ,治以发散风寒㊁化痰通窍,方用荆芥汤及人参荆芥汤㊂荆芥汤组成:荆芥穗㊁紫苏叶㊁木通㊁橘红㊁当归㊁肉桂㊁石菖蒲各一钱;人参荆芥汤组成:人参㊁荆芥穗㊁陈皮㊁桔梗㊁半夏㊁细辛㊁杏仁㊁通草㊁麻黄㊁甘草各一钱,姜五片;若风寒郁而化热者,加射干五分㊂3.2㊀因杂病失音因杂病失音者由它病发展而来,病程较长,病势较缓,有实有虚,实证多为痰浊㊁瘀血阻于喉㊁舌,或热毒壅喉;虚证多属肺肾气虚,当随证治之㊂3.2.1㊀实证㊀因杂病失音属实证者,或为痰,或为瘀,或为热毒,痰瘀热多交织为病,临床需综合考虑,随证治之㊂痰瘀内阻当活血散结,祛痰开音;热毒壅喉当清热解毒㊂如 喑大惊入心,则败血顽痰填塞心窍,故不能言,宜密陀僧散 ㊂密陀僧研细末,茶清调下,或麝香汤调下,此方坠痰定心气,茶清可清利咽喉,麝香开通走窜㊁可行血中之瘀; 中风喑哑,宜解语丸 ,此为风痰阻于舌络,舌强不语而失音㊂解语丸组成:白附子㊁石菖蒲㊁远志㊁全蝎㊁羌活㊁天麻㊁胆南星㊁白僵蚕等份为末,蜜丸,姜汤吞下,诸药合方搜风通络,祛痰开音; 痰塞不语 ,此为湿痰塞于喉,气之通道被阻致声音不出,宜导痰汤加味㊂方剂组成:半夏㊁南星㊁茯苓㊁枳实㊁陈皮㊁香附子㊁乌药各一钱,木香㊁沉香㊁甘草各五分㊂此方顺气导痰以开音,有热者酌加黄芩㊁黄连㊁栀子,有寒者加干姜㊁附子㊁肉桂; 因喉痛生疮声哑 ,此为热毒壅盛,治当清热解毒㊁化痰开音,宜通隘散㊂通隘散组成:白硼砂二钱,孩儿茶㊁青黛㊁滑石㊁寒水石各一钱,蒲黄㊁马牙硝㊁枯白矾各六分,黄连㊁黄柏各五分,冰片二分㊂3.2.2㊀虚证㊀病属虚证者,素体本虚或久病体虚,致肺肾气虚,鼓动无力;或过用咽喉而耗伤,故使失音㊂如 有肾虚及老人言不出者 肾虚声不出 足废不能用,肾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下 ㊂肾虚而失音者治以补肾填精,方用滋肾汤㊂滋肾汤组成:人参㊁川芎㊁当归㊁熟地㊁白芍㊁白茯苓㊁菟丝子㊁五味子㊁杜仲㊁巴戟㊁橘红㊁半夏曲各六分,牛膝㊁白术㊁破故纸㊁胡芦巴㊁益智㊁甘草炙各三分,石菖蒲二分,姜三片,枣二枚㊂ 久嗽失音 久嗽声嘶,语音不出 ,乃久嗽致肺气虚而失音,治以敛肺止咳,生津开音,方用润肺丸㊂润肺丸组成:诃子皮㊁五倍子㊁五味子㊁黄芩㊁甘草等分研末㊁蜜丸㊁噙化; 讴歌失音 者,治当轻清疏散,利咽开音,方用响声破笛丸㊂响声破笛丸组成:薄荷四两,连翘㊁桔梗㊁甘草各二两半,百药煎二两,川芎一两半,缩砂㊁诃子炒㊁大黄酒炒各一两㊂另有妇人产前失音者,不需治可自愈㊂4㊀拟专治之方,辨病而通治疾病内在的病理生理变化决定方药的选择,此种模式称为 方病对应 ,是基于辨病论治而言,与基于辨证论治而言的 方证对应 互为羽翼[7]㊂‘东医宝鉴“对失音的辨治以辨证论治为主,但也有辨病论治对其进行补充㊂如 声音 后附有极具特色的 通治声音药 ,共计方剂7首,治疗失音者2首,427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5月第27卷第5期May 2021Vol.27.No.5分别是嘹亮丸㊁诃子清音汤㊂嘹亮丸组成及服用方法:香椿芽汁四两,人乳㊁白蜜㊁梨汁各四两,和匀煮熟,不拘时服,白汤送下㊂方中香椿芽透热消肿;人乳清肺润燥,白蜜润燥解毒,叶天士‘本草经解“言人乳气降大于升,白蜜气升大于降[8];梨汁润肺,诸药合方透热润肺而开音㊂诃子清音汤组成及服用方法:诃子49个去核半生半炮,桔梗一两半生半炮,甘草二钱半生半炙,水煎去滓,入童尿一盏调服㊂‘雷公炮制药性解“言诃子[9]生津止渴㊁敛肺;桔梗利咽清喉㊁宣肺,‘长沙药解“言其疗咽痛如神;甘草清热润肺,诸药合方清热生津㊁调肺开音㊂分析通治声音方可发现,‘东医宝鉴“认为各种失音皆可从清热润肺㊁宣降肺气而解,溯本求源㊁清热润肺是顺应肺之喜润恶燥,宣降肺气是顺应肺之主宣降,故‘东医宝鉴“治失音实乃调肺,肺调则天籁自鸣㊂5㊀察邪中何经,审位而施针‘东医宝鉴“所载失音后附有针灸法,操作简便易于实施,临床实用价值较高㊂‘东医宝鉴“认为,失音与足少阴肾经㊁手少阴心经㊁足太阴脾经密切相关㊂如 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手少阴之别脉系舌本,故此三脉虚 而舌不能运转㊁言语也㊂若此三脉亡血,则舌无血荣养而喑 ㊂又如 手少阴之别脉,名曰通里,别而上行,入于心中,系舌本,虚则不能言 ㊂再如 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天突,其厌乃发也 ㊂失音之施针当先辨病在何经,病在少阴者当选照海㊁神门㊁涌泉㊁阳交㊁腹通谷㊁涌泉㊁通里,病足太阴者可选三阴交;因廉泉主舌㊁天突主喉,故无论病在何经,属 但舌本不能运转㊁言语,而喉咽音声如故 之舌喑者加廉泉,属 但喉中声嘶,而舌本则能运转㊁言语 之喉喑者加天突㊂6㊀出单方一味,力大且功专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 ㊂单方即单味药易于施行,力专功大㊂‘东医宝鉴㊃集例“曰: 古人云,欲学医,先读‘本草“以知药性㊂但‘本草“浩繁 当撮取方今行用者㊂ 故‘东医宝鉴“中每一门后均附有治疗单方,如 石菖蒲,出音声,煎服或末服并佳 ㊂书中治疗失音的单方共12味,其中润肺药6味,即杏仁㊁梨㊁干柿㊁胡麻油㊁童尿㊁鸡子(白);清热药3味即八月札㊁通草㊁苦竹叶;化痰药2味即石菖蒲㊁橘皮;发散风寒药1味即桂心,体现出‘东医宝鉴“治疗失音重视润肺㊁清热㊁化痰的思想㊂7㊀小结‘东医宝鉴“是 东医学 的集大成之作,书中记载的失音有猝然失音,有因杂病失音,其辨治自成体系,以辨证论治为主,辅以辨病论治㊂失音的辨证分虚实两端,猝然无音属表实证;因杂病失音者,有实有虚,实证多为痰浊㊁瘀血㊁热毒阻于喉㊁舌,虚证多属肺㊁肾气虚㊂书中还记载有基于辨病论治的通治声音方及单方,临床实用价值很高㊂通过对专方及专药的分析可知,‘东医宝鉴“认为润燥㊁清热㊁宣降肺气可通治失音㊂并认为针刺治疗失音收效亦佳,选穴重视循经而选,多取手少阴㊁足少阴㊁足太阴之穴,循经取穴完成后属舌喑者加廉泉,属喉喑者加天突㊂参考文献:[1]㊀李庆勋.东医宝鉴针灸学术思想及治疗特点研究[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2]㊀崔秀汉.‘东医宝鉴“引书考[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91,14(1):62-68.[3]㊀卢祥之,余瀛鳌.仁斋直指方论㊃比对与新用[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6:285.[4]㊀黄帝八十一难经[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49.[5]㊀黄冬雁.嗓音疾病诊断治疗新进展[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16,14(5):321-327.[6]㊀楼英.医学纲目[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618.[7]㊀刘玥,史大卓.中医临床方病对应关系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7):882-885.[8]㊀叶天士.本草经解[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72.[9]㊀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18.收稿日期:2020-05-212021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征订启事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㊂本刊于1995年元月创刊㊂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㊃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㊂已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㊁中国生物学文摘和文献㊁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收录㊂从2020年1期开始本刊发表的论文已被中国知网㊁超星㊁维普网㊁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㊂本刊设有理论探讨㊁实验研究㊁临床基础㊁针刺研究㊁方药研究㊁中医多学科研究㊁综述等栏目,适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研㊁临床㊁教学人员阅读㊂本刊官网 ㊂若想获得更多信息,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进行关注㊂国内刊号:CN 11-3554/R ;国际刊号:ISSN 1006-3250㊂本刊为月刊,每月28日出版㊂版面大16开,正文144页㊂每册定价15元㊂国内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内邮发代号为:80-330;国外邮发代号为:M-4690,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399信箱)订阅㊂5272021年5月第27卷第5期May 2021Vol.27.No.5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治疗失音症
*导读:声音不扬,甚至嘶哑不能出声者,即为失音。

失音是一个症状,多见于呼吸系统的急慢性疾病,如感冒、喉炎、肺结核等病,中医多分四型辨……
声音不扬,甚至嘶哑不能出声者,即为失音。

失音是一个症状,多见于呼吸系统的急慢性疾病,如感冒、喉炎、肺结核等病,中医多分四型辨证治疗。

风寒型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声音嘶哑,多兼有咳嗽胸闷,鼻塞,恶寒发热等症,舌淡苔薄白,脉浮。

治宜疏风散寒、宣利肺气,药用麻黄10克,杏仁lO 克,桔梗10克,蝉衣10克,前胡lO 克,浙贝母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痰热型声音重浊不畅,咳痰稠黄,喉干或痛,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治宜清热化痰、泄肺利窍,药用桔梗10克,桑白皮12克,前胡 12克,知母10克,川贝母10克,山栀子10克,黄芩10 克,蝉衣10克,木蝴蝶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 剂。

肺阴亏虚型逐渐音哑,喉燥咽干,或兼咳嗽气短,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治宜滋补肺阴,药用沙参15克,麦冬 lO克,生地黄20 克,知母10克,阿胶lO克,杏仁10 克,桑白皮10克,蜂蜜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肺肾阴虚型声音嘶哑,日久不愈,兼见干咳无痰,骨蒸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光红,脉细数。

治宜滋阴补肾,药用生百合 15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玄参 15克,川贝母10克,桔梗10克,麦冬10 克,白芍10克,当归 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症以声音嘶哑为特征,发病有急有缓,急者猝然而起,缓者逐渐而成。

根据发病的缓急,临床失音可分暴喑和久喑两类,暴喑多属实证,久喑多属虚证。

一般暴喑易治,久喑难疗,所以辨别虚实,至关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