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1》第二单元辅导
大学钢琴基础教程1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钢琴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
2. 培养学生的音阶、和弦、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手指独立性和协调性。
4. 激发学生对钢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钢琴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
2. 音阶、和弦、节奏感的培养。
3. 手指独立性和协调性的提高。
教学难点:1. 钢琴基本演奏技巧的掌握。
2. 节奏感的培养。
3. 手指独立性和协调性的提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钢琴的基本构造,让学生了解钢琴的各个部分。
2. 播放一段钢琴演奏片段,激发学生对钢琴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钢琴基本演奏姿势a. 正确的坐姿:保持身体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双脚距离与肩同宽。
b. 双手放置:手腕自然放松,手指略微弯曲,掌关节略微凸起。
c. 肩膀放松:保持肩膀放松,不要耸肩。
2. 音阶练习a. 学习C大调音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手指编号和定位。
b. 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三、教学活动1.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钢琴基本演奏姿势和音阶。
2. 教师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和演奏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钢琴基本演奏姿势和音阶。
2. 学生自我检查,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和弦练习a. 学习C大调一级和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弦的构成和演奏技巧。
b. 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和弦感。
2. 节奏练习a. 学习简单的节奏型,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b.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三、教学活动1.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和弦和节奏。
2. 教师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演奏技巧和节奏感。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钢琴基本演奏技巧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个别辅导,观察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进步情况。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3.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

二、跳音奏法
跳音的基本练习
二、跳音奏法
跳音的基本练习
二、跳音奏法
跳音的基本练习
二、跳音奏法
跳音的基本练习
二、跳音奏法
跳音的基本练习
二、跳音奏法
跳音的基本练习
二、跳音奏法
跳音的基本练习
二、跳音奏法
跳音的基本练习
二、跳音奏法
跳音的基本练习
三、 单元综合实训
这一单元实训课开始在儿歌弹唱基础上加入钢琴四手联弹训练。 四手联弹像其他任何形式的重奏一样,要求弹奏者之间相互倾 听,节奏统一,音色协调,配合有序默契。四手联弹能使学生 在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与人合作的同时听到有趣的节奏、各 音区不同音色的对比、音乐中和声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音 乐感觉,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此同时,它对演奏者的要 求也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要准确地弹好一个声部,还要 对另一个声部非常熟悉,即准确弹奏旋律声部同时能清晰听到 伴奏声部,反之亦然。
三、乐曲
三、乐曲
钢琴(第一册)
Gangqin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目录
钢琴弹奏基础 第一单元 非连音奏法 第二单元 连音和跳音奏法 第三单元 C大调和a小调 第四单元 G大调和e小调 第五单元 F大调和d小调 第六单元 综合单元 第七单元 C大调和a小调的提高训练 第八单元 G大调和e小调的提高训练 第九单元 F大调和d小调的提高训练
一、单音断奏练习
单音断奏练习
非连音奏法,也称断奏(non legato),是钢琴弹奏的第一课。这种 弹奏法能使学生尽快体会和掌握手臂及手腕的放松,灵活地运用手腕, 使手指牢固地站在琴键上。 断奏训练使各个手指获得独立支撑能力, 为后面的连音奏法打好基础。
一、单音断奏练习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1的教案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1的教案篇一:钢琴入门: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钢琴入门教程:小汤(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小汤》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对中央c附近的音符进行反复认音练习,掌握五线谱基础知识,并将线谱与键盘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数拍子,培养正确的节奏感。
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第一册涵盖的音域有意识地作了限制。
只介绍中央c以上的五个音和以下的五个音,时值也从全音符到四分音符为止,不再扩展,这样就有可能包括许多以复习形式出现的曲例,不必另找补充教材。
总之,本教程的每一册课本都保持各自的完整性,都有各自的书写练习、视谱练习和复习曲目,在以后的各册中还将增加技巧练习。
伴奏:书中大部分曲例,配有供教师和家长用的伴奏谱。
它们都经过精心的创作,使那些简易的小曲听起来尽可能像结构庞大的乐曲的片断。
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不仅有可能用不同的调弹奏,避免总是徘徊在c大调上,令人生厌;而且可以用自己严格的速度和鲜明的节奏对学生施加影响,特别是他们在弹奏中带有充满活力的节拍重庆,能使学生一开始就“感觉”到节奏的存在。
第一册:《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一》a音符节奏:(图1)(图2)B音域:中央c为中心,上下五个音(见图2)c节拍:4/4、2/4、3/4d调性:c调重点:主要以认识五线谱、手指编号,一拍二拍三拍四拍音符组合。
《小汤1》:1.严格地只在白键上弹奏。
2.在附点前较早引入了切分节奏(《雷格泰姆舞》、《弗吉尼,我的故乡》、《摘棉花的老人》、《我的忧愁谁知道》)3.三拍子的巧妙进入。
《小矮人进行曲》紧接《小矮人舞曲》。
4.逐渐增加手指数量。
第一学时内容:从钢琴键盘至练习题本课时的知识点:1.音名、五线谱、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中央c2.钢琴键盘、基本弹奏姿势、基本手型本课时的重点:1.中央c在五线谱与钢琴键盘上的位置、四个音符的不同形状及时值2.正确手型中手指支撑与手腕放松的平衡感觉本课时的难点:1.音符时值在弹奏中的把握、唱名与音名的本质区别2.大指弹奏中央c的正确手型练习把握:1.反复确认键盘上中央c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上的不同位置、2.四个音符长短时值的练习:我采用一个比喻方法,叫数苹果法,具体做法是,在一个相同距离内(比如学生放在钢琴上的书的长短为例)学生拍一下,嘴数一拍,节拍器响一次等于手拍一下的时间,而我就告诉他们,拍一次一个苹果。
高中音乐《钢琴的基础教程一》公开课教案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音乐《钢琴的基础教程一》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音名和唱名的对应关系及其在五线谱上的相应位置,重点认识小字组sol在低音谱表上的位置;2.建立巩固正确的手型和触键3.能够学会钢琴曲《练习曲一》的弹奏,并且基本能够唱对音准和节奏。
教学重点:手型的练习练习曲一教学准备:钢琴一、组织教学:学生一一回作业,教师记录情况。
学生互相打分。
二、练习断奏(non 、 legato)放松把手臂提起来,手指自然弯曲、手臂自然地落下来练习哈农第一条练习曲数拍手指触键时自然弯曲,第一关节站稳手腕、手臂放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前附点节奏和后附点节奏及三连音奏法当2指、3指触键时,注意指尖站稳、撑住。
手指第一关节不要塌下去。
体会手臂的自然落下、自然提起特别注意4指、5指的指尖站正、站稳,不要用指尖的侧面触键。
由于4. 5指都是较弱的手指,在用它们弹奏时更容易引起手臂的紧张弹奏时注意放松手臂和保持良好的手型。
2.学习新曲《练习曲一》(1)让学生将四张卡片连起来唱,很多学生发现这是他们非常熟悉的英文歌曲《老麦克唐纳》,由此引出课题。
多媒体播放这首曲子及图象,激发学生想学弹这首曲子的兴趣。
(2)突破第一个难点:出示歌词。
(3)突破第二个难点:出示歌谱,让学生找出里面相同的句子,通过演唱,学生可以发现原来有三句都很相似,但有一点小区别,引出第二个难点:一二句的衔接。
(4)试奏全曲。
A.空手练习,教师弹一句学生学弹一句;B.学生在钢琴上练习。
C.学生上钢琴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关键指导两个难点;D.让学生分组比赛,通过自己评价认识自己的不足,评出优胜组;3.小结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课程和乐理作业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课程和乐理作业第一级课程是学习钢琴的起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学习基本的钢琴技巧和乐理知识。
在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课程中,学生将从零开始学习钢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坐在钢琴前,正确的坐姿对于钢琴演奏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放松肩膀和手臂,并确保手指的灵活度。
通过正确的坐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钢琴的演奏技巧。
接下来,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放置手指在钢琴键盘上。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地放置手指,使得每个手指都能够轻松地触碰到相应的琴键。
通过练习手指的放置,学生可以提高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为以后的钢琴演奏打下基础。
在学习基本的手指放置后,学生将开始学习如何弹奏简单的音阶和和弦。
音阶和和弦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地弹奏各种音阶和和弦。
通过练习音阶和和弦,学生可以提高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以后更复杂的曲目做准备。
除了钢琴技巧,学生还将学习乐理知识。
乐理是音乐的基础,学生需要学会读谱和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
在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读谱,包括音符、节拍和节奏等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乐理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在完成每一课的学习后,学生将需要完成相应的乐理作业。
乐理作业是巩固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方式。
通过做乐理作业,学生可以加深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并巩固自己的记忆。
乐理作业可能包括听音辨谱、写音符和节拍等内容,学生需要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课程和乐理作业是学习钢琴的重要阶段。
通过学习这个阶段的课程和完成乐理作业,学生可以建立起扎实的钢琴基础,并为以后更高级的钢琴演奏打下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和乐理作业,不断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的教学内容分析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的教学内容分析《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适用于钢琴初学者。
本教材共包含10个单元,每个单元依次深入探究不同的乐理知识、技巧、练习和曲目演奏。
本文将对该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单元:介绍钢琴在此单元中,学生将学习琴键、琴弦、琴脚、三踏板、弹奏位置等基本构成要素。
通过了解钢琴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使用钢琴及其操作技巧。
第二单元:手指体位本单元包括手指的分类、放松、弯曲及按键方法等内容。
了解正确的手指体位和按键方式对于练习和演奏钢琴音乐至关重要。
第三单元:基本乐理知识本单元将探索基本的乐理知识,包括乐符的节拍、节奏、节拍器材型和强节拍等基本知识。
这将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演奏音乐。
第四单元:组曲练习在本单元,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五指来弹奏旋律,了解如何用正确的手指位置来弹奏一些基本的钢琴曲目。
这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能。
第五单元:锻炼四指本单元将学习一些针对四个手指的技巧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手指的控制和使用技巧。
第六单元:和弦、和声和节奏本单元将学习和弦的模式和结构、和声的原理和基本节奏。
学生将通过练习和理论知识来加强自己作为钢琴手的能力。
第七单元:动态和音调在本单元中,学生将了解动态、音调和用于钢琴演奏的不同音量。
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奏有情感的钢琴曲目,并了解如何控制强度和音质。
第八单元:音程和音阶第九单元:左右手协同练习在本单元学生将学习如何同时使用双手演奏音乐。
通过这个单元的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控制双手的关键技巧,并在演奏钢琴曲目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最后一个单元将结合所有已获得的乐理知识和技能,学生将会练习和演奏两首乐曲。
通过这个单元的练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钢琴演奏的本质、技巧和意义。
总结《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的教学内容涵盖了钢琴的基础知识、乐理、技巧和练习等方面。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内容,学生能够了解钢琴及其操作技巧,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实现在钢琴方面的专业发展。
大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

大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教案标题:大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大汤普森钢琴教程1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 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大汤普森钢琴教程1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 激发学生对学习钢琴的兴趣,为他们展示钢琴演奏的美妙和乐趣。
2. 音乐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符、节拍和音阶等。
- 解释大汤普森钢琴教程1中出现的音乐符号和术语,并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3. 基本技巧练习(15分钟)- 引导学生正确的手位和姿势,教授基本的手指练习,如五指操、手指独立性训练等。
- 指导学生练习基本的音阶和琶音,以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4. 曲目学习(20分钟)- 选择大汤普森钢琴教程1中的一首简单曲目,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适当的选择。
- 分解曲目,逐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结构和演奏技巧。
- 演示正确的演奏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5. 练习指导(10分钟)- 鼓励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强调练习的重要性和效果。
- 提供练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和提高演奏水平。
- 监督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和提供指导。
6.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 鼓励学生继续坚持练习,并期待下一节课的进一步提高。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2. 检查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评估学生在曲目学习和演奏技巧方面的进步情况。
4. 收集学生的练习记录和作业,以便跟踪他们的学习进展。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比赛和演出,提供更多展示和锻炼的机会。
2. 推荐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的深入学习,如学习乐理知识和和声分析等。
3.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即兴演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钢琴基础教程1教案

钢琴基础教程1教案篇一:钢琴基础教学教案1钢琴基础教学教案课时:1 课时课型:集体课执课教师:陈仕进【教学内容】1、基本技术:(1)熟练掌握《孩子们的哈农第2条》。
(2)熟练掌握双手弹奏c大调、a小调音阶。
2、练习曲:贝伦斯作品70之35。
3、乐曲:学习《天真烂漫》【教学目标】1、基本技术:(1)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各个手指,做到保持松弛的肩膀,完好的手型来弹奏。
(2)熟练掌握双手弹奏c大调、a小调音阶,熟练大、小调指法,能够积极主动挥动掌关节连接双手,使手指有力均衡发展。
2、练习曲:熟练掌握双音和跳音的演奏技巧,左手掌握好用正确的指法弹奏和弦的技巧,注意力度的对比变化。
3、乐曲:熟练掌握移位动作,做好手指转换练习,注意连跳结合,在十六分音符跑动时注意要均匀,注意乐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和小连线。
【教学重点】学习手指转换的技巧。
【教学难点】十六分音符的音阶跑动时注意手指弹奏的均匀和独立性。
【教学过程】1、强调弹奏的基本要求:正确的坐姿:(1)重心稳定、靠前、身体放松,腰部要直,上身略向前倾;(2)座位的高低与座位离琴的远近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决定;(3)养成弹奏前调整座位的习惯;正确的手型:最符合自然状态的手型就是好的手型手的状态是手指略向里自然弯曲,手呈半圆形,指尖和手腕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手型既舒服自然、支撑力也最强。
利用以上要求来弹奏《孩子们的哈农》。
2、师:在琴上弹出《少女的祈祷》的音乐片段,并请学生注意乐曲中快速跑动乐句的特点。
生:思考乐句的规律是上行还是下行的?什么是音阶?师:要求学生回答什么是音阶。
生:回答问题。
师:讲解c大调、a小调音阶的指法(圈起来的地方手指需要转换),即拇指应在3指下穿过,讲完后示范演奏一遍音阶,并请学生演奏一遍。
生:演奏音阶。
师:讲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再一次示范音阶的正确弹法。
生:改正错误,然后先分手练习,后合手练习。
师:总结音阶的弹奏要点:能够积极主动的挥动掌关节自然连接双手,使手指有力均衡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琴1》第二单元辅导(一)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指导1、学习分解和弦与半分解和弦、双音与和弦的跳音。
2、掌握大指的近距离转指——穿指和跨指动作。
3.掌握怎样练习带有连线的和弦。
4.掌握歌唱性连音的奏法与两手弹奏不同声部的独立性。
5.从开始练习一首曲子时,就固定用一种正确的指法是非常重要的。
(二)内容概要分解和弦常用于伴奏声部,作为一种背景衬托主旋律。
谱例中的第2种音型,被称作阿尔贝蒂低音。
这是因为意大利作曲家阿尔贝蒂(A1berti l 7 10—1 740)在他的键盘奏鸣曲中特别爱用左手的固定音型之故。
分解和弦较多用于情绪轻松的曲子中。
半分解和弦是指将和弦分成单音和双音两个部分先后弹奏。
我们知道大指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手指,它的第三个关节——掌腕关节除了上下活动外,还有横向的伸出和收进的功能。
在第26页的第一首基本练习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弹完2指后大指要完成从掌下穿过弹奏下一个音的动作,也可以看到弹完大指后2指从大指』二跨过弹奏下一个音的动作。
前者我们称为“穿指”,而后者则称为“跨指”。
对和弦来说,表示同音连线应该这样记谱:每一个声部都有弧线标明,这就表示了其中的中央C是同音连线而其他的音只是连线。
但如果只有一条连线,像这样:那只能理解为连结线(即连线),即两个和弦的连接要连贯好、衔接好。
①歌唱性连音奏法的触健。
②控制好左右手两个独立的声部各自不同的分句和自始至终两手“落下、提起”相交错的动作。
对弹奏者来说最主要的有三点:1.控制好手指的触键速度采用慢下键。
2.指尖触键的部位稍靠后,用有肉垫的部位按键(这里的慢下键可以称作按键),这样可以使触键得到缓冲。
千万注意第一关节依然不可以凹陷。
观节凹陷的手指是失控和迟钝的。
3.音与音之间连接时手指间力最的传递强调横移的感觉,而不是迅速地上下动作的感觉。
(三)钢琴曲作者、舞曲、乐器介绍布格缪勒(1806-1874)德国钢琴轻音乐作曲家。
他的钢琴曲大多为少年演奏者而作。
贝多芬(1770-1827)著名德国作曲家,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四岁学音乐,十一岁作曲,二十六岁患耳疾后完全失聪。
他的创作除了继承欧洲古典音乐传统外,还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英雄气概以及热情地讴歌自由平等,并在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对同时代及其后欧洲音乐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他一身写过大量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五首钢琴协奏曲,此外还有小提琴奏鸣曲、协奏曲,各类重奏曲等等。
他还曾为他的学生写过一些钢琴小曲。
“玛祖卡”是波兰的一种民间舞,重音常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上。
舞蹈时变化很多,快慢不一,因此玛祖卡的节奏也是灵活多变。
这首玛祖卡的重音较多地落在小节第二拍上。
风笛是一种古老的簧管乐器,由贮气的风袋和发音的笛管组成。
与风袋连接的吹气管不必按音乐的节奏吹奏,由风袋贮藏的空气连续不断地演奏乐曲,手指则调节音高和节奏的变化。
另两支单音管,各自发出持续的单音,作伴奏用。
(四)各练习曲,乐曲重点、难点辅导提示6.分解和弦与半分解和弦、双音与和弦的跳音(第20页《练习曲》至第25页《格桑拉》)从第20页起到第25页的《格桑拉》是一些风格不同的乐曲,左手声部出现了一些和弦分解和半分解的伴奏音型,但技术上并没有很多的新课题。
这是一个复习和巩固的阶段。
有一些名词还是需要先解释一下。
现在,这里要介绍一下什么叫分解和弦,什么叫半分解和弦。
我们知道,和弦是三个(或以上)的音同时下键的。
而分解和弦则是把这些一起下键的音全部分开成为单音先后下键,它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组合方式。
举例如下:分解和弦常用于伴奏声部,作为一种背景衬托主旋律。
谱例中的第2种音型,被称作阿尔贝蒂低音。
这是因为意大利作曲家阿尔贝蒂(A1berti l 7 10—1 740)在他的键盘奏鸣曲中特别爱用左手的固定音型之故。
分解和弦较多用于情绪轻松的曲子中。
弹奏左手为分解和弦音型的伴奏时,较弱的手指——4、5指经常需要弹奏节奏重音,而粗壮的大拇指却反而弹奏最弱的声音。
因此除了分手多练,注意控制强弱指的轻响外,还要在合手时多用耳朵去辨别。
因为分手已经克服了的问题,在合手时仍可能“旧病复发”的。
半分解和弦是指将和弦分成单音和双音两个部分先后弹奏,亦是用于伴奏,它可以有以下各种组合形式:第20页《练习曲》使用的是第1类半分解音型,第2 1页的《花灯》使用的是第3类半分解音型,而第19页《齐步行进》的最后8小节使用的是第2类半分解音型。
使用半分解音型的伴奏可造成稍强的节奏感,常用于舞蹈类甚或带进行曲风的曲子中。
不论是弹奏全分解和弦或是半分解和弦,都应注意弹奏时手的平稳,不要上下左右摇晃。
弹奏半分解和弦与全分解和弦一样,要看清节奏重音和非重音。
上述第一种半分解的重,音也是由较弱的小指或4指单指弹奏,弱拍反而是大指加上其他手指,如果因为拇指控制不好,将双音弹得很响,会使人觉得吵闹不堪、头脑发涨,这与音乐的本意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如果这位学生浑然不觉、一味重复,对他的听觉和音乐感受力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这时候教师一定要严肃地帮助和提醒。
节奏感、听觉的辨别力,都是乐感和音乐修养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从学习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的。
这一阶段有不少小型乐曲需要特别提出一下。
“玛祖卡”是波兰的一种民间舞,重音常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上。
本书的这首《玛祖卡》的重音较多地落在第二拍上,这与其舞蹈的动作和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请注意这首乐曲的第一段以及与其相同的第三段是一种悠然的姿态和柔和的气息,而中段则稍为活跃并且句子间有着明显的强弱对比。
因此用心地去体会和弹奏一定会兴味盎然。
在读谱时,右手的两个声部常常由大指弹奏同一个音,而其中一个声部需延长至三拍。
因此大指必须保留充足的时值,并且用自己的耳朵仔细地去聆听延长声部的效果。
第2 1页的《花灯》是一首云南民歌,情绪比较活跃。
旋律声部的切分节奏比较鲜明,左手伴奏部分的半分解音型两音一条连线,可用小幅度的“落下、提起"动作轻轻地去弹。
这里的左手提供了一个憨态可鞠的音乐形象作为背景,很是风趣。
在技术上,第六小节的右手会是一个难点。
在两个相同的A音上,要很快地将2指换成5指,接下去的5、4指又是弹奏十六分音符,因此要先单手慢速练好第六第七小节,再单独合练这两小节,掌握了以后再整首曲子连起来弹。
经常单独多练难点,而不要一昧从头弹到底,这是练琴的重要方法之一。
——“多练难点,先分后合,由慢到快”这样的练琴方法恐怕是应该永远记住并成为习惯的。
23页的《幽默曲》非常切题,充满了幽默俏皮的意味。
要注意的是右手许多地方的换指,必须先以慢速度弹对指法、分句、连跳音,然后再加快。
同时注意保持音的均匀。
第24页的《前进!前进!前进!》是一首特殊的进行曲风的小曲,一般的进行曲应是2/4或4/4拍,而它却是6/8拍。
6/8拍的重音是强一弱一弱、次强一弱一弱,第一拍的强和第四拍的次强组成了两大拍,所以也可权作二拍的进行曲用。
但要特别注意不能将的音型弹成附点节奏,这也就是曲末注释中提到的“不要将6/8拍弹成2/4拍”的具体关键所在。
《卡图里舞曲》和《格桑拉》均是用左手和弦伴奏的舞曲风的小曲。
前者要注意主旋律每句句末的节奏时有不同,而左手的和弦音比较长,感觉上略为粗犷一些。
而《格桑拉》则双手均有许多跳音,其中时而出现的保持音,就显得比较醒目和突出。
这首曲子左手的节奏很有特点,让我们想起西藏踢踏舞的舞步,有很强的民族风格。
它的节奏不是很容易掌握。
如果弹快有困难,则可以较为活跃的中等速度弹奏,以免难度过大力不能及而产生其他问题。
在技术方面,这一阶段需要提一提的是双音与和弦的跳音。
与单音跳音有所不同的是弹奏双音与和弦的跳音时要求肘关节的动作比较灵活,好像拍皮球一般,配合手指的击键下臂有上下的动作。
由于在奏音前手指对下面的两个或三个音的齐奏在手型上要有所准备.跳起后要及时寻找到下一个音的合适的距离和手位,因此对手指手腕要有相对的控制,不能完全放松,这就要求肘关节灵活地配合,而手掌和手腕的活动幅度则相对减少。
这时大臂、肩部仍保持下垂的自然状态,千万不要耸肩,或将大臂夹紧。
这种以肘关节动作为主的跳音奏法一般称作“前臂断奏”。
要说明的是,三个音齐奏的和弦跳音较多地使用“前臂断奏”的奏法,而双音跳音并不一定都要使用“前臂断奏”的奏法。
一般来说,轻巧灵活的双音跳音可以用“手腕断奏”的方法,结实有力的双音跳音可以用“前臂断奏”的方法。
但它们都不是孤立的,有时可混合使用。
7、大指的近距离转指——穿指和跨指动作(第26页《基本练习》至第29页《练习曲》)从第26页的两首基本练习到第29页的《练习曲》比较集中地收集了与大指转指有关的练习。
我们知道大指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手指,它的第三个关节——掌腕关节除了上下活动外,还有横向的伸出和收进的功能。
在第26页的第一首基本练习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弹完2指后大指要完成从掌下穿过弹奏下一个音的动作,也可以看到弹完大指后2指从大指二跨过弹奏下一个音的动作。
前者我们称为“穿指”,而后者则称为“跨指”。
大指的穿指动作是在弹完大指后指尖向掌心内收拢而不是向外跷起。
接着以大指尖的侧面主动向下击键。
要注意这时手掌的姿势,小指那半边的手掌不能斜着躺倒,这要形成一个习惯。
以后作远距离的穿指时大指会在手掌下伸得更远,所以小指那半边的手掌绝不能躺倒堵塞通道。
另外,这时的前臂和手肘是自然平静的,绝不要冈为大指的这个穿指动作令手肘也翘高起来,这也是我所遇到过的学生的常见病之一。
第二个基本练习大指是从3指或4指下面穿过,这除了要求大指的动作更为迅速灵活和收入掌下的动作幅度增大外,更要求手腕灵活地向下一个音的方向稍稍移动和微微转动(轴转),此时小指那半边的手掌微微掀起,让下穿的大指有更合适的角度和足够的空间继续运动。
尽管如此,前臂和肘部仍是平静的,不要抬高肘部。
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醒的是:①有不少学生在其他手指弹奏时大指的指尖是向外跷的,食指和大指问的虎口是夹紧的,这是从学生一开始学琴就要提出避免的错误姿势。
不注意去纠正这个姿势,就会变成非常影响穿指动作的一个坏习惯。
试想:本来应该向内收入的大指变成了向外跷,怎么能够让穿指提早做好准备呢?尽管再来改正这个坏习惯已经比初学时要多化一些力气,但这是一一定要改正的。
②由于大拇指短而粗,很容易弹得比其他手指响。
在练习穿指和跨指时这个问题会变得比较突出,必须小心对待,这样才能保证弹较长句子的时候整体声音均匀。
跨指的动作一般来说比较容易掌握。
手掌的基本形态如上所述,大指自然藏于掌心,要注意的是跨过去的手指一旦奏响后,拇指(和其他手指)就要从手掌下移出来移到下面要弹的位置就位。
不要继续让手掌和手腕斜扭着,让手指在这种不自然的姿势下斜着向前爬。
第27页的第一条练习曲两手均有这样的穿指和跨指,可以先分手再合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