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模拟试题(第3套)
统计学习题

绪论习题一、判断题1. 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到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得到的。
()2. 如果改变研究目的,原来的统计总体转换成总体单位后,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转换成数量标志。
()3. 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 )4. 政治算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
()5. 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 )6. 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7. 三个同学的成绩分别为65分、70分、58分,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8.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9. 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10.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11.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涵义,下面哪一项不是?()A.统计工作B.统计调查C.统计资料D.统计学2.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3.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A.平均数 B.相对数 C.绝对数 D.中位数4.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工人工龄B.工人身高C.工人性别D.工人体重5.现对20个工厂全部职工的工资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A.这20个工厂B.这20个工厂的全部职工C.这20个工厂的全部工资D.这20个工厂每个职工的工资6.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
A.总体单位间的同质性B.总体单位的大量性C.总体单位间的差异性D.总体单位的社会性7.设某地区有20家生产西服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A.每一个企业B.该地区生产西服的这20家企业C.每一套西服D.所有企业生产的西服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2

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偏态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E.对称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外,还可计算,S和,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联系和区别。
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0.6~ 1.7~ 3三、计算分析题0.8~ 9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0.9~ 13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请据此资料: 1.1~ 25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含ABC三套)

3、 时点指标的特点是 ( A 、可以连续计数
D 、数值大小与指标间隔长度无关 4、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主要有 A、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C、样本容量的多少 (
E 、各时点数不能累积 )
B、总体各单位变量值的差异程度 D、抽样时间的先后 E、抽样的组织方式 )
5、某商店报告期全部商品的销售价格指数为 116%,这个指数是( A 、质量指标指数 B、平均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6、下列中,属于时期数的是( A.年末人口数 B.产品产量
7、权数对加权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各标志值的大小 C、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B、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权数的绝对数的多少
-1-
8、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A、中位数 B、算术均值 C、众数
) D、分位数
9、在总体均值不相等的情况下,要比较两个不同总体数据的离散程度,需要通过分 别计算两个总体数据各自的( A、标准差 B、方差 )之后,才能进行比较。 C、离散系数 ) C、-1 ≤ r ≤ 0 D、-1≤ r < 1 ) D、平均差
D、总指数 E、个体指数
三、 判断题 (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 “√” , 错误的题后括号内划 “×” , 每小题 1,共 10 分)
1、全距是指最大变量与最小变量之差。 ( ) ) ) 2、平均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
3、相关关系数 r = 0,表明变量之间没有任何线性关系关系。 ( 4、标准差系数数值越小表明均值的代表性越高。 ( )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重复抽样的误差比重复抽样的误差要大(
)
6、平均数是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而标准差则是度量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 ) ) ) ) )
模拟试题_1-3

CPP程序设计模拟考试 1--第3套试卷1.C++流中重载的运算符>>是一个(____)A.用于输出操作的非成员函数B.用于输入操作的非成员函数C.用于输出操作的成员函数D.用于输入操作的成员函数正确答案:【B】分值:【1】2.有如下函数模板:template T souare(T x) { return x*x; }基中T是(____)A.函数形参B.函数实参C.模板形参D.模板实参正确答案:【C】分值:【1】3.有如下程序:#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point {public:static int number;public:point(){ number++; }~point(){ number-; }};int point::number=0;void main(){point *ptr;point A,B;{point *ptr_point=new point[3];ptr=ptr_point;}point C;cout<<point::number<<endl;delete []ptr;}运行时输出的结果是(____)A.3B.4C.6D.7正确答案:【C】分值:【1】4.下列字符串中可以用C++语言标识符的是(____)A._1234B.foo~~barC.virtuaD.34var正确答案:【A】分值:【1】5.有如下程序:#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MyClass{public:MyClass(int i=0){cout<<1;}MyClass(const MyClass& x){cout<<2;}MyClass& operator=(const MyClass& x){ cout<~MyClass(){cout<<4;}};int main(){MyClass obj1(1),obj2(2),obj3(obj1);return 0:}运行时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A.112444B.11114444C.121444D.11314444正确答案:【A】分值:【1】6.有如下程序:#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MyClass{public:MyClass(int x):val(x){}void Set(int x){val=x;}void Print()const{cout<<"val="<<val<<'\t';}private:int val;};int main(){const MyClass obj1(10);MyClass obj2(20);obj1.Print(); //语句 1obj2.Print(); //语句 2obj1.Set(20); //语句 3obj2.Set(30); //语句 4return 0;}其主函数中错误的语句是(____)A.语句 1B.语句 2C.语句 3D.语句 4正确答案:【C】分值:【1】7.有如下类定义:class XX{int xdata;public:XX(int n=0) : xdata (n) { }};class YY : public XX{int ydata;public:YY(int m=0, int n=0) : XX(m), ydata(n) { }};YY类的对象包含的数据成员的个数是(____)A.1B.2C.3D.4正确答案:【B】分值:【1】8.有如下程序#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Publication{ //出版物类char name[30];public:Publication(char *name="未知名称"){strcpy(this->name,name);}const char * getName()const{ return name; }virtual const char * getType()const{ return "未知类型";}};class Book: public Publication{ //书类public:Book(char *name): Publication(name){}virtual const char * getType()const{ return "书";}};void showPublication( Publication &p){cout<<p.getType()<<":"<<p.getName()<<endl;}int main(){Book book("精彩人生");showPublication(book);return 0;}运行时的输出结果是(____)A.未知类型:未知名称B.未知类型:精彩人生C.书:未知名称D.书:精彩人生正确答案:【D】分值:【1】9.关于new运算符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A.它可以用来动态创建对象和对象数组B.使用它创建的对象或对象数组可以使用运算符delete删除C.使用它创建对象时要调用构造函数D.使用它创建对象数组时必须指定初始值正确答案:【D】分值:【1】10.C++语言建立类族是通过(____)A.类的嵌套B.类的继承C.虚函数D.抽象类正确答案:【B】分值:【1】11.在下列运算符中,(____)优先级最低。
统计学期考试题2附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期末考试卷课程名称:《统计学》考试学期:2010-2011学年第1学期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计30分)1.将某产品的质量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这样表示的数据是()。
A .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2.为了了解我国钢铁行业的景气情况,通常采用的调查方式为()。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3.在某校抽取300名同学以调查月平均生活费,以下调查方案中得到的样本中不能对全校同学平均生活费进行估计的是()。
A.从全校同学名册中随机抽取300名同学,对抽取的同学进行调查;B.从全校的所有宿舍中随机抽取75个宿舍,并对宿舍中的全部4名同学进行调查;C.按月生活费将同学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并依据每个档次的人数进行样本分配;D.在学校体育馆和图书馆各随机拦访150名同学进行调查。
4.在以下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GDPB.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就业人口D.投资总额5.对某省两个市进行抽样调查后,得到甲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000元,乙市为20000元,标准差甲市为3600元,乙市为2500元,则两个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代表性()。
A.甲市大B. 甲、乙市一样C. 乙市大D. 无法确定6.关于众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个变量数列中,众数是唯一的(双众数!!!)B.在正偏分布中,众数小于均值和中位数C.对于定距、定类、定序尺度数据,一般都可以求众数D.众数是出现概率最大的变量值7.以下是一个收入调查数据形成的分布数列,最后一组的组中值可视为()。
A.11000B.12500C.14000D. 无法计算8.在第7题中,可以根据分布数列计算出收入的众数是()。
A.40B.80C.5000D.52509.在下列调查方式中,不可能存在代表性误差的是()。
A.重点抽样B. 街头随访C.普查D.随机抽样10.在抽样调查中,想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小1/4,样本量应该()。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8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E.2010年10月29日出生,11月1日3时死亡的婴儿
3.下列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B CD)。
A.教师按专业分组B.学生按班级分组
C.企业按营业收入分组D.职工按月平均工资分组
4.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AB)。
A.比较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A.纯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
C.重复抽样D.不重复抽样
E.整群抽样
9.下列现象中属于相关关系的有(ABCDE)。
A.压力与压强B.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C.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D.身高与体重
E.机械化程度与农业人口
10.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BCE)。
5.离散程度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之间存在(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恒等关系D.依存关系
6.下面4个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C)。
A.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C.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D.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7.在材料单耗综合指数中,每种产品的材料单耗指标是(D)。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
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
三.判断题(10%,每小题1分)
1.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的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数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标准时间就是调查时间。
3.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4.比较相对指标是将不同空间条件下同类指标数值进行对比的结果。
5.某公司下属5个企业,共有2 000名职工,已知每个企业某月的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及其实际产值,要计算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则()。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及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为了了解城乡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合适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2、对于一个统计总体()。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统计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可以有多个统计指标3、统计工作各环节中处于基础环节的工作阶段是()。
①统计设计②统计调查③统计整理④统计分析4、标准差指标的表现形式属于()。
①平均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③总量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5、对统计分组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①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②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③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④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6、某公司2009年四季度主营业务利润计划比上年同期提高6.5%,实际执行结果:超额完成计划3.3%,2009年四季度主营业务利润实际比上年同期增长()。
① 10% ② 6.5% ③ 3.2% ④ 3.0%7、通过调查几个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的汽车生产情况,就可以判断全国汽车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
①抽样调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普查8、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起根本作用的是()。
①权数所在组标志值水平的高低②权数的绝对量大小③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④总体单位数多少9、若按连续变量进行统计分组,其中第一组是200以下,第二组是200—400,第三组是400—600,第四组是600以上,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200在第一组② 400在第二组③ 600在第四组④ 600可以在第三组,也可以在第四组10、若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宜拟合()。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二次曲线方程③指数曲线方程④抛物线趋势方程11、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
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12、统计误差中的登记性误差()。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1套)及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统计认识的对象是( ① )(1)总体的数量方面 (2)个体的数量方面 (3)总体的数量方面或个体的数量方面 2、指出错误的命题( ② )。
(1)凡统计指标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 (2)凡统计标志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3)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4)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量的规模3、如果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很多,但缺乏原始记录可供参考,对这种情况用何种方法了解情况较为合适( ③ )(1)重点调查 (2)典型调查 (3)抽样调查 (4)全面调查 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是( ① )(1)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2)负责提交调查内容的单位 (3)典型单位 (4)重点单位 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② )(1)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 (2)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3)确定组数 (4)确定组距6、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100以下,第二组100-200,第三组200—300,第四组300以上( ② )(1)100在第一组, (2)100在第二组 (3)300在第三组7、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③ ) (1)%4%5 (2)%104%105(3)%96%95 (4)%4%5-8、数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发生增减变化的指标( ② )(1)相对指标 (2)总量指标 (3)平均指标 (4)以上三项均随总体范围的大小发生增减变化9、某企业三个流水作业的车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5%、90%、87%,则三个车间平均产品合格率为( ① )(1)3%87%90%95⨯⨯ (2)3%87%90%95++(3)%871%901%9513++10、下列平均数中不受资料中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③ )。
(1)算术平均数 (2)调和平均数 (3)中位数和众数 (4)几何平均数 11、编制统计指数的目的在于( ③ )(1)建立指数体系 (2)研究事物变动的规律 (3)表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的变动程度和方向 (4)研究事物变动的趋势12、用派氏公式计算物价指数时,对同度量因素的处理是( ② ) (1)固定在基期 (2)固定在报告期 (3)是固定在报告期还是基期要根据研究问题确定 (4)固定在过去某一特定的时期13、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0年增长1.25倍,2008年比2000年增长1.52倍,那么2008年比2007年增长( ① )(1)12.1% (2)21.6% (3)27.2% (4)无法计算14、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指数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③ )(1)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2)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3)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4)各期逐期增长量的环比值大体相等15、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估计的精确性和不重复抽样的相比( ③ )(1)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2)前者一定小于后者(3)两者相等 (4)前者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后者1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31,则样本容量应( ① )(1)增加8倍 (2)增加9倍 (3)增加2.25倍 (4)增加1.25倍 17、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③ ) (1)(0,1) (3)[0,1] (3)(-1,1) (4)[-1,1] 18、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③ )(1)88.0,32ˆ=+=r x y(2)88.0,32ˆ-=-=r x y (3)88.0,32ˆ-=+-=r x y(4)88.0,32ˆ=+-=r x y 19、对于是非标志来说,其方差的最大值为( 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3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对一批电子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这时总体是( )。
(1) 该批电子产品的整体 (2) 该批电子产品的合格率
(3) 该批电子产品中的合格品 (4) 该批电子产品中的不合格品
2.若对郑州市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进行调查,合适的调查方式为( )。
(1) 普查 (2) 重点调查 (3) 典型调查 (4) 抽样调查
3. 我国定期取得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目前采用的基本调
查组织形式是( )。
(1) 普查 (2) 统计报表 (3) 典型调查 (4) 抽样调查
4. 统计误差中的代表性误差 ( )。
(1) 只有非全面调查才有 (2)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有
(3) 只有全面调查才有 (4)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
5. 下面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
(1) 历年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校人数 (2) 历年贫困大学生人数
(3) 历年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 (4) 历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6. 标志变异指标( )。
(1) 把总体各单位变量值的差异抽象化
(2) 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值的一般水平
(3) 反映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4) 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7.如果存在季节变动,则各月(季)的季节比率应为( )。
(1) 0 (2) 1 (3) 大于1 (4) 不等于1
8. 划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依据是( )。
(1) 指标间隔的时间长短 (2) 指标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3) 按指标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 (4) 按指标反映现象的内容
9.某企业工业增加值2009年比2008年增长15%,2008年比2007年增
长10%,2007年比2006年增长8%,则2009年比2006年增长( )。
(1) 33% (2) 36.6% (3) 11% (4) 12%
10.某地区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报告期比基期少购买6%的商品数量,
则物价指数是( )。
(1) 106.38% (2) 106% (3) 94% (4) 94.34%
11. 在抽样推断中,关于抽样误差正确的描述是( )。
(1) 可以避免的 (2) 可以避免并且可以控制的
(3) 不能避免并且不能控制的 (4) 不能避免但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的
12. 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
(1) 无相关关系 (2) 无直线相关关系
(3) 无曲线相关关系 (4) 相关程度弱
13. 在回归方程x y
48ˆ+=中,回归系数数值表明:当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 )。
(1) 增加4个单位 (2) 平均增加4个单位
(3) 增加8个单位 (4) 平均增加8个单位
14、一个数列中两个极端数值之差所求得的统计指标是( )
(1) 平均差;(2) 极差;(3) 标准差;(4) 组距。
1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 )
(1) 权数所在组的标志值大小;(2) 权数的绝对值大小;
(3) 各组单位数在总体单位数中所占的比重大小;
(4)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16、按某一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1)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2)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3)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4)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17、标志变异指标越小,说明( )
(1) 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2) 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3) 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4) 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18、某制衣厂欲了解市场上衬衫的代表性尺寸,则最合适的统计指标应采用
( )
(1) 算术平均数; (2) 几何平均数;
(3) 众数; (4) 调和平均数。
19、抽样误差是指 ( )
(1).登记性误差 (2).代表性误差 (3).系统性误差 (4).随机误差
20.下面的回归方程都是正确的, 哪个相关系数计算错误 ( )
(1).x y
48ˆ+=,r=0.90 (2). 89.0,26ˆ=+=r x y (3). 88.0,315ˆ=-=r x y
(4). 83.0,20ˆ-=-=r x y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统计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
(1) 大量观察法 (2) 综合指标法 (3) 统计分组法
(4) 统计指数法 (5) 抽样推断法
2. 统计调查中的非全面调查有( )。
(1) 全面的统计报表 (2) 抽样调查 (3) 重点调查
(4) 典型调查 (5) 普查
3.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
(1) 确定调查目的 (2) 确定调查对象 (3) 确定调查项目
(4) 确定调查时间 (5) 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细则
4. 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统计平均指标有( )。
(1) 算术平均数 (2) 调和平均数 (3) 几何平均数
(4) 中位数 (5) 众数
5.我国2000年举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属于 ( )
(1).全面调查 (2).一次性调查 (3).经常性调查
(4).统计报表 (5).专门调查
6.统计表从外表形式看, 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 ( )
(1).总标题 (2).横行标题 (3).纵栏标题
(4).指标数值 (5).主词和宾词
7.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 ( )
(1).二者可能的样本数目不同 (2).二者抽样平均误差不同
(3).二者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公式不同 (4).二者都是随机抽样
(5).前者随机抽样后者是非随机抽样
8.已知下面哪种资料时,可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1) 已知各个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2) 已知各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3) 已知各个时期的环比增长速度(4) 已知各个时期的定基增长速度(5) 已知绝对数列的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以及时期数
9.相关分析有如下性质 ( )
(1).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 (2).两个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3).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正相关系数比负相关系数代表的关系更密切
(4).对非全面资料, 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5).对非全面资料, 一个变量是随机的, 一个变量是给定的值
10.在进行简单直线回归分析时的两个变量 ( )
(1).一个是自变量, 一个是因变量 (2).都为随机变量
(3).一个是确定变量, 一个是随机变量 (4).两个变量是对等的
(5).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统计指标有数量性的特点,即统计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示的。
()2.在统计工作中,统计调查是其基本环节;而统计整理则是其中间环节。
()3.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统计指标。
()4.变量数列中,当较小变量值的权数较大时,据此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必然接近变量值小的一方。
()5.在时间数列的分析中,长期趋势是由于受偶然性因素影响而产生的。
()6.若两个相邻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皆为109.5%,则这两个时期的逐期增长量相等。
()7.在任何情况下,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一致的。
()8.相关系数|r|越小, 表明两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越弱。
()9.采用加权综合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就是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问题。
()10.统计学不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何为“统计”?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统计调查?对统计调查的要求是什么?
3、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实际中常用的变异指标有哪几种?
4、简述时间数列分析的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各有哪些?
五、计算题(共40分。
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某公司两个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四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及一级品率资料如下:
(2)平均一级品率。
2、某企业职工人数和非生产人员数资料如下表:(单位:人)
4.某市级医院从上月在门诊就诊的病人中,随机抽取了100人进行调查,其中
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