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老子孔子与百家争鸣(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⑴知道诸子百家,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⑵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⑶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⑷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在公元前800~前200年,尤其是前600~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是北纬30度上下,即北纬25度至35度之间,这段时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的文化传统。此时,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他们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对今天西方、印度、中国和伊斯兰文化类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百家争鸣

1.背景

(人教:政治,阶级,思想;岳麓:政治、经济、文化;人民:仅提到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没有具体内容;大象没讲。)

⑴经济因素: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趋于瓦解;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⑵政治因素: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诸侯之间的争霸或兼并战争持续,社会动荡不安(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尚未确立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能够畅所欲言。

⑶文化因素: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平民也开始接受教育。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岳麓: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⑷阶级关系因素: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原来属于贵族最低层的“士”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⑸学术环境宽松: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学者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⑹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理解水平的提升,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书写工具进步——毛笔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⑺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促

2.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杂、名、纵横、兵、小说等十家。“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张。

3.实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4.评价(意义):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长远影响。⑵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此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能够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⑶(岳麓)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儒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1.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⑴(岳麓)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55岁左右时仕途失意,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十四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过屡遭冷遇。最后专心从事文化教育,创办私学,整理“六经”。

⑵思想主张:①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涵盖一切美德。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②以“礼”治国,强调等级和秩序。关于礼的做法是“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行为符合周礼),“尊尊亲亲”(卑贱者尊崇尊贵者,最重要的是尊君;子女孝顺父母,弟妹恭敬兄长),“正名”(用周礼所规定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言行,使长幼有序)。③调整“礼”和“仁”方法:中庸。只有“礼”,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只有仁,会模糊上下尊卑。恰当地协调“礼”“仁”关系,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

④以“德”治民(其实是“仁”的衍生)。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⑤教育思想: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等;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⑥世界观:(人民)存疑鬼神,对鬼神敬而远之,(岳麓)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⑦文化成就:编纂“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乐》亡佚,故称“五经”),其言行被辑录成《论语》(述而不作)。

⑶影响:①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岳麓)。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持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2.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⑴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

⑵思想:①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思想核心)。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君轻民贵”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孟子•离娄篇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