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奇药 红曲

合集下载

千年奇药——红曲PPT课件

千年奇药——红曲PPT课件

红曲和高血脂
1999年洛山矶分校医学中心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期 刊上的一项红曲米降低血胆固醇的临床试验 : 83位平均年龄62岁受试者,服用红曲8周后的体检 报告: 总胆固醇明显下降13-16﹪ (203 31mg/dl:245 36 mg/dl) 坏胆固醇LDL减少12-19﹪ 好胆固醇HDL增加7-14﹪ 三酸甘油酯减少17-23﹪
千年奇药——红曲
红曲是什么?
传统意义上的的红曲是指将红曲菌接 种以大米为主要基质的培养基上进行发酵 后干燥而得到的产品。且在明代宋应星所 著的《天工开物》和李时珍所著的的《本 草纲目》中还有关于其制作方法的记载。
中医古籍关于红曲的记载
红曲,味甘,平,无毒,健脾、益气、温中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 “红曲,甘、温、无毒,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 ——《本草纲目》,明, 李时珍 “红曲消食健胃与神曲相同,而活血和伤,唯红曲为能, 故治血痢为要药。” ——《本经疏》 “红曲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伤损。” ——《日用本草》,元,吴瑞 “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90 年版
红曲功能研究
现代人基于古人的基础之上对红曲进行研 究,研究发现红曲具有如下功能:红曲具有降 低血脂、降低血压、降低血糖以及防止骨质疏 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同时对更年期综合 征(如:面部阵发性潮热、盗汗、心悸、胸闷 、眩晕、夜寐不佳,甚至失眠、情绪不稳定、 关节痛、腰背酸痛、性欲减退、骨质疏松等) 也有显著疗效。 红曲取之于米而高于米,因此药食两用。 红曲是我国的磈宝,它是横跨药品到食品的一种 无副作用且具有极好保健价值的天然发十年代,日本学者远藤章根据《 本草纲目》上记载红曲的“活血”功效的 启示,从红曲霉菌的次生级代谢产物中发 现了能够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物质莫纳 可林 K ( Monacolin-K ),从而引起世界的 关注。此后 30 多年来,各国的研究人员, 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对红曲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

中药红曲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红曲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红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1.《饮膳正要》:健脾,益气,温中。

2.《本草衍义补遗》:活血消食,健脾暖胃,赤白痢下水谷。

3.《纲目》: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

4.《本草备要》:入营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

治赤白下痢,跌打损伤。

5.《医林纂要》:解生冷物毒。

6.《本草经疏》:红曲,消食健脾胃与神曲相同,而活血和伤,惟红曲为能,故治血痢尤为要药。

得降香、通草、鲮鲤甲、没药,治上部内伤,胸膈作痛,或怒伤吐血,和童便服有效;同黄连、白扁豆、莲肉、黄芩、白芍、升麻、干葛、乌梅、甘草、滑石、橘红治滞下;同续断、番降香、延胡索、当归、通草、红花、牛膝、没药、乳香治内伤瘀血作痛;同泽兰、牛膝、地黄、续断、蒲黄、赤芍药治产后恶露不尽腹中痛。

7.《本草求原》:粳米饭加酒曲窨造,变为真红,能走营气以活血,燥胃消食。

凡七情六欲之病于气以致血涩者,皆宜佐之。

故治冷滞赤白痢、跌打损伤、经闭、产后恶血。

中药红曲的基本信息:【药名】红曲【科名】真菌紫色红曲霉【别名】赤曲、丹曲、红米、福曲、红大米、红槽、红曲米、红曲【汉语拼音】HónɡQū【拉丁文名】Fermentum Rubrum【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ascus purpureus Went.【科属分类】曲霉科【成分】含淀粉酶、胡萝卜色烯类。

【性味】甘、温,无毒。

【性质】系酿造中的副产品,不仅烹调食物用以着色,并入药。

【归经】肝;脾;胃;大肠经【生态环境】此菌在自然界多存在于乳制品中,亦可用粳米作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使之成红曲米。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江西、浙江、台湾、福建、广东等地。

【动植物形态】菌丝体大量分枝,初期无色,渐变为红色,老后紫红色;菌丝有横隔,多核,含橙红色颗粒。

成熟时在分枝的顶端产生单个或成串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褐色,6-9μm×7-10μm。

在另外菌丝顶端还产生橙红色单个球形子囊壳闭囊壳;闭囊壳橙红色,近球形,直径25-75μm,内含多个子囊。

红曲

红曲

红曲一、基本内容【药名】红曲【科名】真菌紫色红曲霉【别名】赤曲、丹曲、红米、福曲、红大米、红槽、红曲米、红曲【汉语拼音】HónɡQū【拉丁文名】Fermentum Rubrum【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ascus purpureus Went.【科属分类】曲霉科【成分】含淀粉酶、胡萝卜色烯类。

二、性味归经1.性味甘,温。

①《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②《纲目》:甘,温,无毒。

③《本经逢源》:甘微苦辛,平。

2.归经入肝、脾、大肠经。

①《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太阴经血分。

③《要药分剂》:入脾、胃、大肠三经。

三、红曲精纯片红曲——天然他汀自古以来,红曲即被医药界认为是极珍贵的保健品。

一、天然他汀主要功能1.综合调节血脂,实现“三降一升”,即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清除血管垃圾,保护血管内皮,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如脑中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

2.有效抗自由基,从源头上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对已形成的斑块能有效固定与消融作用,有效预防心梗、脑梗死和猝死的发生。

3.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抗疲劳,通便润肠,排出体内毒素,有一定的减肥、美容作用。

4.对骨质疏松和肿瘤有预防作用。

二、红曲精纯片的权威特色1.第一大优势:红曲霉菌寄生在大米上,经过发酵后代谢出天然他汀,同时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桔霉素。

这是一个很难攻克的世界性难题,百岁红曲专家研制组通过了无数次试验、摸索和工艺改进。

终于把桔霉素的问题解决了,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通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无锡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检测出“桔霉素为零”的红曲产品。

2.第二大优势:红曲精纯片里面的他汀含量居世界首位。

3.第三大优势:他汀从分子结构方面来讲,红曲精纯片中所含天然他汀的开环率最高,所以无须增加肝脏负担,对肝肾无损伤,活性强,效果显著,国内国际领先。

4.第四大优势:经过10余年的努力,经过30代红曲菌优化选育,培育出活性更高,更稳定、效果更佳的红曲精纯片。

能入药、酿酒的“神药”——红曲

能入药、酿酒的“神药”——红曲

能入药、酿酒的“神药”——红曲在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本草中国》第一集中,桐庐老药工王良春展示了红曲的制作过程。

老人淘米,浸米,蒸米,再调上红曲母,依靠曲的发酵,让普通米饭蜕变成一味神奇的中药。

对红曲,我有很深的记忆。

小时,母亲会在家里做“甜酒酿”。

我被使唤:“去小店买包曲回来!”这曲就是红曲,在我家乡叫“酒娘”,有了它,米才能酿成甜酒!母亲淘好糯米,把米放蒸具中蒸熟,倒出摊凉,再将曲捏成细末拌入,然后把米装入盆中,用手稍加按压,并在盆的中央留一个深洞,盖好。

接着,找出棉袄裹起来,放入柜中,盖上棉絮。

三五天后,米发酵,水自生成,变甜;酒香散发,日益深厚。

消食化积良药行医40年,曲经常在出现的我的处方中,用的最多的是神曲。

神曲的主料是面粉或麸皮,红曲的原料是灿米。

神曲由辣蓼、青蒿、杏仁、赤小豆、苍耳子加入面粉或麸皮后发酵而成,中药书中又叫六神曲,这是因为在面粉或麸皮主料中加入了五种中药而命名的。

神曲呈方形或长方形的块状,宽约3厘米,厚约1厘米,外表土黄色,粗糙;质硬脆易断,有陈腐气,味苦。

它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功效,主要用于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泻痢等症。

红曲性温,味甘,有消食和胃,活血止痛的作用。

饮食停滞,胸膈满闷,消化不良,用红曲5克,水煎服,也可红曲3克,研粉冲服。

会有温通气转,胀气消散的感受。

古今名医善用神曲《药性论》说,神曲的功用是“化水谷宿食,症结积滞,健脾暖胃。

”宋代官府组织编写的《和剂局方》中载录曲术丸,用的就是神曲和苍术,治疗饮食不当,损伤脾胃。

对于红曲,医书有很高的评价。

《饮膳正要》说,健脾,益气,温中。

《本草求原》说,粳米饭加酒曲窨造,变为真红,能走营气以活血,燥胃消食;凡七情六欲之病于气以致血涩者,皆宜佐之,故治冷滞赤白痢、跌打损伤、经闭、产后恶血。

清·缪遵仪《松心堂医学笔记》载,李某患赤痢,腹痛,后重,下血水或带紫,日夜十余行,畏寒,手足厥逆,脉右关沉细而无力。

千年奇药——红曲

千年奇药——红曲

红曲和高血脂
1999年洛山矶分校医学中心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期 刊上的一项红曲米降低血胆固醇的临床试验: 83位平均年龄62岁受试者,服用红曲8周后的体检 报告: 总胆固醇明显下降13-16﹪ (203 31mg/dl:245 36 mg/dl) 坏胆固醇LDL减少12-19﹪ 好胆固醇HDL增加7-14﹪ 三酸甘油酯减少17-23﹪
清正红曲与其他红曲的区别
1、采用有机大米为原料,通过欧美、日本、 中国有机认证;
2、开环比高达90%以上; 3、水溶性红曲发明专利; 4、千岛湖得天独厚的资源。
红曲的制作工艺
优质的成熟稻米Premium Grown Rice 第一次杀菌 1st Sterilization 植入菌种 Inoculation 固态发酵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二次杀菌过程2nd Sterilization 干燥 Drying 研磨 Grinding 置入红酵母Red Yeast added
中国古田红曲制造技艺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事红曲研究生产40余年。
清正生物——院士工作站
• (一)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 略咨询和技术指导; • (二)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 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 士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人 员开展联合攻关 • (三)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 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共同开展 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 产权和自主品牌; • (四)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 建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 企业创新人才。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 专家各种有关红曲功能的学术著作
红曲近代研究发现纪实
• • • • • • • • 1986年 日本学者发现红曲能调节血脂和胆固醇,降低血压 1997年 日本发现红曲中降血压成分GABA和胆碱 2000年 中国发现红曲具有抗氧化作用。 2002年 日本发现其抗氧化物质Dimerumic acid 2004年 中国发现红曲预防改善骨质疏松的麦角固醇,改善骨折 2004年 中国台湾学者发现红曲抗疲劳功效 2005年 台湾学者发现红曲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和阿兹海默症 2006年 中国学者发现红曲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强 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未分化的脊柱关节病 ,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成人斯蒂尔并,骨关节炎等具有慢性炎 症关节炎的疾病方面的具有的良好功效 • 2007年 美国学者发现红曲在抑制结肠癌增生方面有良好效果具有 抗癌作用。

红曲片的功能主治

红曲片的功能主治

红曲片的功能主治1. 红曲片的概述红曲片是一种草本药材,又称红曲米。

它以红色而得名,因其具有多种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红曲片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主治功能,被人们广泛使用。

2. 红曲片的功效红曲片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改善血液循环红曲片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它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动性,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2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红曲片中的天然红曲素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的作用,能有效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它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壁上的脂肪堆积,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病变。

2.3 抗氧化、抗炎作用红曲片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它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伤,同时还可以调节体内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缓解炎症反应。

2.4 增强免疫力红曲片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活性化,增加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抵抗病毒、细菌等外界侵袭的能力,增强身体免疫力。

3. 红曲片的主治适应症红曲片作为中药材,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3.1 高血压、高血脂红曲片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对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动脉硬化,清除血管内的脂肪堆积,改善动脉健康状况。

3.2 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红曲片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的血液供应和循环,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3.3 糖尿病红曲片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以调节血糖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4 肝脏疾病红曲片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增强肝功能,促进肝脏细胞再生,减轻肝脏损伤,对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脏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3.5 抗癌红曲片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少肿瘤转移的风险。

揭秘“降血脂利器”纳豆红曲的前世今生,没想到竟都来自中国

揭秘“降血脂利器”纳豆红曲的前世今生,没想到竟都来自中国

去过日本的朋友可能都有见过一种很古怪的食物,有些人会觉得它很臭,觉得气味像是“几个月没洗的臭袜子味”,完全不能接受。

有的人却喜爱得不行,几乎顿顿都要吃——没错,它就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纳豆。

大部分人可能还不知道,就是这种奇怪的食物竟然还成了是日本人“长寿的秘诀”之一。

随着近代科技的进步,纳豆的秘密被日本研究学者揭开。

与此同时,中国另一传统药材——红曲,和纳豆竟有着奇妙的“相辅相成”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纳豆红曲吧。

一、起源中国的纳豆红曲在日本古书《和汉三才图会》中有这样的记载:"纳豆自秦汉以来开始制作。

”在唐朝时,随着鉴真和尚东渡传教,豆豉(流传到日本后成了“纳豆”)的制作工艺也随之引入日本。

最初,日本僧侣是将煮熟的大豆用秸秆包裹,于湿度高的环境中放置几日,当大豆表面产生黏性物质时即可食用。

因为日本寺庙的厨房叫做“纳所”,所以就将这种发酵后的豆子称作为“纳豆”。

不过遗憾的是,因为纳豆的古怪口感并不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所以在中国并没有得以流传。

而红曲则比较“幸运”,它最早发现于汉代,在《清异录》中有“有赐绯羊,其法以红曲煮肉。

”的记载。

它既是中药又是食品,由红曲霉在大米上发酵制成。

智慧的中国先民很早就发现了它的价值,许多驰名中外的风味美食,如北京灌肠、无锡排骨、玫瑰卤鸭、苹果鱼肚、樱桃肉等都有用到它。

并且红曲也常用于酿酒、制腐乳、食品色素等等,传统制作工艺一直流传至今。

二、扬名日本的新锐降脂成分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纳豆由寺院、皇室逐渐向民间流传,二战结束后,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纳豆开始工业化生产,并成为日本国民级别的美食。

而真正让纳豆“扬名”的是一场实验: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心脑血管医学博士须见洋行,在芝加哥大学进行的一次溶栓药物实验中,偶然发现了纳豆提取物具有强力的血栓溶解作用,后来证实是纳豆成分中的“纳豆激酶”在起着作用。

至此,纳豆这种小众食物才开始在心脑血管领域内获得广泛关注。

红曲简介

红曲简介

红曲是传统的中药材之一。

始用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是红曲霉寄生在米上的发酵品。

现代研究表明,红曲具有重大的开发价值,前景无限广阔。

一、红曲与红曲霉红曲是红曲霉寄生在米上发酵而成的,因为深红色,并生成红色色素,所以自古以来称之为红曲。

红曲霉属腐生菌,嗜酸,特别喜乳酸,耐高温,耐乙酸。

它们多出现在乳酸自然发酵的基物中。

大曲、制曲作坊、酿酒醪液,青贮饲料,泡菜、淀粉厂等都是适用于它们繁殖的场所。

红曲霉生长最适温度为32-35℃,最适pH为3.5-5.0,能耐pH2.5,耐10%乙醇。

它们可以利用多种碳源、氮源,并能在自身合成生物素、泛酸、核黄素等,故在无维生素的合成培养基中能生长。

一般红曲霉能产生鲜艳的红色色素,所以我国多用它们培制红曲、生成葡萄糖淀粉酶等。

红曲霉菌的命名在分类学上尚有不完备的地方,至今国际上没有统一标准,对某些独立的种,仍有异议。

我国专家认为红曲霉属于曲霉科,日本专家认为属于半子囊菌科。

近来Hawksworth DL等依据产生色素和酶的特性,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法。

将Monascus属分为四:M.pilosus,M.purpureus,M,ruber和M.floridanus。

同样,在我国省市的中药材炮制规范中,关于制造药用红曲的菌种问题,也仍有含糊不清、自相矛盾的说法。

有时讲红曲是将粳米倒入红色土层中三、四年后而成,有时又说是纯菌种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纯培养的报道。

然而《本草纲目》中"消食活血,健脾燥胃"的功效都一直沿用至今,这可能是所有红曲霉菌的共同属性吧。

二、古代中国对红曲的研究和利用红曲既是中药材,又是食品,在我国古往今来一直被广泛用作食品着色剂、调味剂、红腐乳制造原料、肉类保存剂和药物。

诸如:在著名的茅台酒醪液中,就有数量众多的烟色红曲霉(M.fuliginosus Sato);产于福建、台湾等东南诸省的名酒"红老酒",也是用红曲酿制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曲和降胆固醇药物比较
红曲与高血压
• 1986年,日本学者Tsuji等报道了服用红曲可以降 低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1992年日本国立健康营 养所Keisuke tsuji博士在进行饲料添加”红曲培 养物“的动物实验中,发现添加0.2%-3%的红曲 培养物饲料可使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老鼠的血压 有200mmHg降至180mmHg以下,从而更进一步 证明红曲的血压功效。胡国山等利用红曲制剂治 疗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30 例 , 血 压 平 均 下 降 16.40 士 17.75mmHg/12.37 士 9.3smmHg , 总 有 效 率 达 66.67%。效果明显。
中国古田红曲制造技艺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事红曲研究生产40余年。
清正生物——院士工作站
• (一)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 略咨询和技术指导;
• (二)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 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 士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人 员开展联合攻关
• (三)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 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共同开展 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 产权和自主品牌;
清正生物——玄米茶
产品名称:红曲玄米茶 原料: 红曲粉、玄米粉等 净含量:2克/包 食用方法:150ml-200ml热水冲泡 产品等级:优等 生产许可证号:QS330107010177 执行标准:Q/HQQOOO2S-2012 贮藏方式: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保质期:24个月
清正红曲与其他红曲的区别
红曲与骨质疏松症
•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 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 退变,并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 降、易于发生骨折的疾病。其主要 临床表现为胸背部和下腰部骨骼疼 痛、畸形及骨折。近年来已成为严 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问题之一。
清正红曲
杭州清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清正生物——科技领先
研磨 Grinding
红曲在古代的应用
• 红曲既是中药材,又是食品,在我国古往今来一直被 广泛用作食品着色剂、调味剂、红腐乳制造原料、肉 类保存剂和药物。诸如:在著名的茅台酒醪液中,就 有数量众多的烟色红曲霉(M.fuliginosus Sato);产于 福建、台湾等东南诸省的名酒"红老酒",也是用红曲 酿制而成。此类应用不胜枚举。
1、采用有机大米为原料,通过欧美、日本、 中国有机认证; 2、开环比高达90%以上; 3、水溶性红曲发明专利; 4、千岛湖得天独厚的资源。
• (四)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 建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 企业创新人才。
清正生物——红曲类发明专利
清正生物——红曲类发明专利
清正生物——红曲类发明专利
清正生物——红曲胶囊
主要原料:红曲、山楂、决明子 标志性成分及含量:每100g含:洛伐它丁0.55g 保健功能:调节血脂 适宜人群:血脂偏高者 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每日2次,每次2粒 产品规格:0.5g/粒 净含量:30g(0.5g/粒X60粒) 批准文号:国食健字G20060463 产地:浙江杭州 保持期:24个月 贮藏方法:置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 据查证,五代人陶谷在《清异录》中有"有赐绯羊其 法以红曲煮肉"的最早的记载,这表明当时民间已经 制造红曲了。在元代吴瑞的《日用本草》(1329年)中 有"红曲酿酒,破血行药势"的药用记载。
红曲功能研究
现代人基于古人的基础之上对红曲进行研 究,研究发现红曲具有如下功能:红曲具有降 低血脂、降低血压、降低血糖以及防止骨质疏 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同时对更年期综合 征(如:面部阵发性潮热、盗汗、心悸、胸闷 、眩晕、夜寐不佳,甚至失眠、情绪不稳定、 关节痛、腰背酸痛、性欲减退、骨质疏松等) 也有显著疗效。
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未分化的脊柱关节病 ,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成人斯蒂尔并,骨关节炎等具有慢性炎 症关节炎的疾病方面的具有的良好功效 • 2007年 美国学者发现红曲在抑制结肠癌增生方面有良好效果具有 抗癌作用。
红曲和高血脂
1999年洛山矶分校医学中心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期 刊上的一项红曲米降低血胆固醇的临床试验: 83位平均年龄62岁受试者,服用红曲8周后的体检 报告: 总胆固醇明显下降13-16﹪ (203 31mg/dl:245 36 mg/dl) 坏胆固醇LDL减少12-19﹪ 好胆固醇HDL增加7-14﹪ 三酸甘油酯减少17-23﹪
首席专家——陈剑平
陈剑平,男,1963年4月出生,浙江宁波人,浙江省 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 首批特级专家,现任农业部病毒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 验室主任。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 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常务理事,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
总工程师——林长勇
红曲取之于米而高于米,因此药食两用。 红曲是我国的磈宝,它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跨药品到食品的一种 无副作用且具有极好保健价值的天然发酵产品.
重视红曲研究
•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学者远藤章根据《 本草纲目》上记载红曲的“活血”功效的 启示,从红曲霉菌的次生级代谢产物中发 现了能够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物质莫纳 可 林 K ( Monacolin-K ) , 从 而 引 起 世 界 的 关注。此后30多年来,各国的研究人员, 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对红曲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
红曲的制作工艺
优质的成熟稻米Premium Grown Rice
第一次杀菌 1st Sterilization
植入菌种 Inoculation
置入红酵母Red Yeast added
固态发酵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二次杀菌过程2nd Sterilization 干燥 Drying
“红曲,甘、温、无毒,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
——《本草纲目》,明, 李时珍 “红曲消食健胃与神曲相同,而活血和伤,唯红曲为能, 故治血痢为要药。”
——《本经疏》 “红曲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伤损。”
——《日用本草》,元,吴瑞 “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1990 年 版
千年奇药——红曲
红曲是什么?
传统意义上的的红曲是指将红曲菌接 种以大米为主要基质的培养基上进行发酵 后干燥而得到的产品。且在明代宋应星所 著的《天工开物》和李时珍所著的的《本 草纲目》中还有关于其制作方法的记载。
中医古籍关于红曲的记载
红曲,味甘,平,无毒,健脾、益气、温中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 专家各种有关红曲功能的学术著作
红曲近代研究发现纪实
• 1986年 日本学者发现红曲能调节血脂和胆固醇,降低血压 • 1997年 日本发现红曲中降血压成分GABA和胆碱 • 2000年 中国发现红曲具有抗氧化作用。 • 2002年 日本发现其抗氧化物质Dimerumic acid • 2004年 中国发现红曲预防改善骨质疏松的麦角固醇,改善骨折 • 2004年 中国台湾学者发现红曲抗疲劳功效 • 2005年 台湾学者发现红曲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和阿兹海默症 • 2006年 中国学者发现红曲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