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六年级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的策略题型总结

六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的策略题型总结

大盒、小盒装球问题
在3个同样的大盒和4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共有67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6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假设都是大盒 大盒装球数量=(总球数+小盒数量×大小盒相差球数)÷总盒数 (67+4×6)÷(3+4)=13(个) 13-6=7(个) 答:大盒装球13个,小盒装球7个。 假设都是小盒?
题型总结
解决问题的策略
大船、小船数量问题
假设都是大船 小船数=(大船每船人数*总船数-总人数)÷(大船每船人数-小船每船人数) (5×10-42)÷(5-3)=4(只) 10-4=6(只) 答:租的大船6只,小船4只。 假设都是小船?
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一次抢答竞赛,共10道题,答对1道题加10分,答错扣5分,李刚最后得了55分,他一共答对了几道题? 利用列表法
得失问题
分组法
1个大油瓶装4升油,2个小油瓶共装1升油。100升油正好装满了60个瓶子,其中大、小油瓶各装满了多少个? 把1个大油瓶和2个小油瓶看成一组,一组可以装5升油,100升油需要100÷5=20(组) 大油瓶数量=20个 小油瓶数量=20×2=40(个)
鸡兔同笼,共有脚140只,若将鸡的数量与兔的数量互换,则共有脚13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互换前脚多,说明兔多 兔比鸡多(140-130)÷2=5(只) 140-5×4=120(只) 120÷6=20(只) 20+5=25(只) 答:鸡有20只,兔有25只。
替换法
450个面包,分别装入20个大袋和50个小袋里,正好装完。每个大袋装的数量是每个小袋的2倍,你知道每个大袋和小袋各装几个面包吗? 将20个大袋替换为40个小袋,则90个小袋一共装450个面包,每个小袋装450÷90=5(个) 每个大袋装5×2=共有头24只,脚68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和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局限于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2.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工具,如纸、笔、剪刀、胶水等;3.教学资源: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和问题,以便进行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自主探究(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2)小华有10个苹果,小明有8个苹果,小刚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拥有多少个苹果?(3)小明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小红比小明小3岁,求小明和小红的年龄。

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可以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尝试解决问题。

3.合作交流(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们运用了哪些策略?(2)这些策略在解决问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如何将所学策略应用到其他实际问题中?(1)画图表示:将问题用图形表示,直观地看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2)列表表示:将问题中的信息整理成表格,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3)列式计算:运用数学公式、法则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4)转换问题:将问题转换为已知的数学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5)逻辑推理:通过逻辑推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实践应用(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求正方形的面积。

(2)小王买了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5元,他一共花费了多少元?(3)小丽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小强比小丽小4岁,求小强和小丽的年龄。

学生完成后,相互检查,教师点评。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2)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8
10.(2019•西安)自行车和三轮车共20辆,总共有52个轮子,其中自行车( )
8
辆,三轮车( )辆。
12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小试身手] 7. 前进村有一块长方形的小麦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16米或者宽增加
12米,那么其面积都增加480平方米。这块试验田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 画图整理,再解答)?
图略 (480÷16)×(480÷12)=1200(平方米)
8.
(2019•重庆)张明从家到学校上学,行到全程的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9. 池塘里睡莲的面积每天增大为前一天的2倍,已知30天能长满全池,( )
27
天能长满池塘的1。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总复习 第2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8张ppt) 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小试身手] 9. (2018•唐山)根据下图进行计算:1+ 1+1+ 1 + 1 + 1 + 1 + 1 =(255 )
2 4 8 16 32 64 128 256 256
10. (2018•重庆)如图,4个圆的直径都是2 cm,圆心分别在四边形ABCD的四 个顶点上,涂色部分的面积和是多少? 2÷2=1(cm) 3.14×12×3=9.42(cm2)

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问题

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的例2和第29页的“练一练”。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画图、列举、先假设在调整等策略,学会运用它们来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有效的解决问题,参透数形结合思想。

2.在选择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提高应用策略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分析、综合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课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谁能说说我们都学会哪些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了?(生:画线段图、转化、列举……)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探究新知出示题目: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租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师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学生思考,可小组交流1、画图法先画10只大船,每只船上做5人,一共做了多少人?与总人数相比怎么样?多出来的人数怎么办?每只船上可以去掉几人?需要把几只大船换成小船?②先画10只小船,每只船上做3人,一共做了多少人?与总人数相比怎么样?少的人数怎么办?每只船上可以增加几人?需要把几只小船换成大船?2、列举法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始,有序列举。

并填写下表3、假设——调整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29页“练一练”。

(1)引导学生先用第一种方法,根据要求提示动手操作,独立完成。

(2)用列表假设的方法再进行思考练习。

学生交流,并汇报想法。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够灵活,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够多样。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案例。

2.学生准备:回顾之前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准备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80元,书店搞活动满100元减30元,小明最后实付了50元,请问小明是怎么买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如:学校买了20盆花,其中12盆是红花,8盆是黄花,请问红花和黄花各有多少盆?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年级下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年级下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难题,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第二课时,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些实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首先,咱们来聊聊“画图策略”。

画图可是个好帮手,能把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易懂。

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形花园,长8 米,宽 6 米。

在花园的四周修一条宽 1 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这时候,咱们就可以画出这个长方形花园和它周围的小路,这样一下子就能看清楚小路的形状和大小。

通过画图,我们可以发现小路的面积其实就是大长方形(包括花园和小路)的面积减去花园的面积。

再说说“列表策略”。

列表能让我们把复杂的信息整理得有条有理。

比如:“小明买了 3 种水果,苹果每斤 5 元,香蕉每斤 3 元,橙子每斤8 元。

他一共花了 50 元,每种水果各买了几斤?”这时候,咱们可以列一个表格,分别列出水果的种类、单价和数量,然后通过尝试不同的数量组合,来找到满足总价为 50 元的答案。

还有“假设策略”。

假设能帮我们打开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举个例子:“鸡兔同笼,共有 20 个头,54 条腿,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咱们就可以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么腿的数量就应该是2×20 =40 条,比实际的 54 条腿少了 14 条。

这是因为把兔当成鸡来算了,每把一只兔当成鸡,就少算 2 条腿,所以兔的数量就是 14÷2 = 7 只,鸡的数量就是 20 7 = 13 只。

“转化策略”也是很厉害的。

它能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比如:“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通过分割、拼接等方法,把它转化为我们熟悉的规则图形,然后再进行计算。

接下来,咱们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看看这些策略是怎么运用的。

例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 小时行了 120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 3 小时到达乙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测教科书第28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感受假设的策略是为了先满足一个条件,进而调整以满足另一个条件,感受这种策略结合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从题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利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

教学难点: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用调整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例1的时候,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呢?生:画图、转化。

师引入: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教学例21、出示: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租的大船、小船各多少只?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一共42人,10只船。

生2:每只大船住5人,每只小船住3人。

生3:每只船正好注满,没有空位。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满足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师: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请自己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2、汇报方法师:谁先来说说你的想法?(1)假设从大船9只,小船1只开始。

(板书)师:刚才这个同学假设的很好。

他先满足一共是10只船这个条件,然后想大船9只小船1只,发现总人数48人不满足总人数42人这个条件,这个结果不对。

接着继续一一列举,最终找到答案。

假设大船和小船一样多。

(板书) 大船5只,小船5只,5×5+5x3=40 少2大船6只,小船4只,6×5+4x3=42 正好假设全是大船(板书)师:一共坐多少人?多了多少人?生:一共坐的人数为:5x10=50(人);多的人数:50-42=8(人)师:多了8人我们怎么办?对了,要把他们拿走,就变成了小船,是不是随便拿走?要满足什么条件?生:不是随便拿走,必需满足每只船都坐满,不能留空位师:那满足这个条件,我们只能在每只船上拿走多少人?这个多少人就是大船和小船人数差,是几人?生:2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策略
知识点一:用画图和转化法策略解决分数问题
问题导入:星河小学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5,已知女生有21人,男生有多少人?
方法一:算术法
方法二:转化法
方法三:方程法
练习:平安街小学六年级有56人,其中男生占3/7,后来转来几个男生,这时男生占7/15。

转来多少个男生?
知识点二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问题
问题导入: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租的大船小船各多少只?
画图法解题:
列举法解题:
假设法解题:
练习:
1.甲乙两袋糖的质量比是4:1,从甲袋中取出130克糖放入乙袋中,这时甲乙两袋糖的质量比是7:5,求甲乙两袋糖的质量和?
2.实验中学的学生进行野外军训。

晴天每天行20千米,雨天每天行10米,8天一共行了140千米,这8天中晴天有多少天,雨天有多少天?
3.甲数是乙数的7/9,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
4.营业员把一张5元,一张1元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9枚面值分别为一元和一角的硬币,求换来的这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5.六年级二班举办数学竞赛,共20道题,每做对一题得5分,不做或做错一题扣2分。

小亮得了79分,他做对几题?
能力点:用假设法、方程法和组合法解决稍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鸡与兔共有120只,鸡脚比兔脚多120只。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方法一:假设法
方法二:方程法
方法三:组合法
练习:
1、鸡兔同笼共有262只脚,兔比鸡少20只。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某公司委托运输公司搬运30000个瓷碗,每个瓷碗可得运费0.3元,损坏一个瓷碗要赔偿0.8元,运输公司共得运费8670元。

损坏多少个瓷碗?
3、鸡与兔共有100只,鸡脚比兔脚多26只,鸡有多少只?
4.动物园里饲养一群丹顶鹤和一群乌龟。

数眼睛共有46只,数脚共有72只,丹顶鹤和乌龟各有多少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