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DOC】稳定性实验对化妆品配方设计的作用

合集下载

化妆品稳定性测试报告

化妆品稳定性测试报告

化妆品稳定性测试报告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化妆品稳定性测试的详细报告。

稳定性测试是确保化妆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对化妆品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可以确保产品在使用寿命内保持其预期特性和效果。

测试目的稳定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化妆品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并检查其是否满足预期的质量标准。

通过该测试,可以确定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是否会发生质量变化或损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方法与流程1.选择测试样本:从不同批次的化妆品产品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测试样本。

2.设定测试条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以及企业内部要求,设置不同的测试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3.进行测试:将样本放置在不同测试条件下进行测试,记录测试开始时间。

4.定期观察:定期观察样本的外观、气味、质地等特征,并记录测试期间出现的任何变化。

5.测试时间:测试时间根据产品类型和企业要求而定,通常为数天至数月不等。

6.结果分析:根据测试期间的观察记录,分析样本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表现,并进行结果统计。

7.结论与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得出关于产品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结果与讨论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我们观察到以下情况:1.外观变化:部分样本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了颜色变化或质地变化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成分在高温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的。

2.气味变化:部分样本在长时间暴露在高湿度环境下出现了气味变化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成分的挥发性导致的。

3.pH值变化:部分样本在长时间暴露在光照环境下出现了pH值的变化,说明光照对化妆品产品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对于化妆品产品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2.需要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选择稳定性更好的成分,以降低化学反应的风险。

化妆品中的稳定剂的研究与应用

化妆品中的稳定剂的研究与应用

化妆品中的稳定剂的研究与应用随着人们对外貌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化妆品作为美容护肤的重要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化妆品中所含的活性成分易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分解、氧化、变质等问题,从而降低了化妆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稳定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成分,被引入到化妆品中,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品的稳定性和延长其保质期。

本文将对化妆品中的稳定剂进行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探讨。

一、稳定剂对化妆品的重要性化妆品中的稳定剂在护肤保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稳定剂可以增强化妆品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持原有的性能。

其次,稳定剂能够有效抑制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分解和氧化,保持化妆品的活性和效果。

最后,稳定剂还可以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减少产品变质的可能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化妆品中常见的稳定剂1.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化妆品中常见的稳定剂之一,在防止产品氧化和变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类物质等,它们能够有效捕捉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活性。

2. pH调节剂pH调节剂主要用于调整化妆品的酸碱度,使其接近人体皮肤的pH 值,从而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损伤。

常见的pH调节剂有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它们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卫生安全性。

3. 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以防止产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和变质。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苯甲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等,它们能够有效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稳定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化妆品中稳定剂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一方面,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各种化妆品原料的性质和特点,寻找更有效的稳定剂成分,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化妆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科学家们也在研究如何优化稳定剂与其他成分的相容性,避免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化妆品的效果。

化妆品中的护肤品稳定性的研究与优化

化妆品中的护肤品稳定性的研究与优化

化妆品中的护肤品稳定性的研究与优化在当今社会,化妆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其中的护肤品作为化妆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对于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研究和优化护肤品的稳定性,化妆品行业不断推陈出新,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一、护肤品稳定性的重要性护肤品稳定性是指产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化学、物理和功能性质的稳定性能。

良好的稳定性可以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不发生质量变化,保持其预期效果和安全性。

护肤品的稳定性与其配方、包装、储存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信任度具有重要作用。

二、护肤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 光照:光照是护肤品中化学成分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紫外线的照射可以引发氧化反应,降低产品的活性成分含量和功效。

2. 氧气:氧气也是护肤品中的常见影响因素,容易引起氧化反应,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变质。

3. 温度:不适宜的温度会导致护肤品中稳定性成分的失效。

高温会加速化学反应,低温则会使某些成分变得稳定性较差。

4. pH值:护肤品的酸碱性对于成分的稳定性起到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可能导致成分发生变化,影响产品的稳定性。

5. 包装:护肤品的包装对产品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合适的包装可以减少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三、护肤品稳定性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和优化护肤品的稳定性,化妆品行业采取了许多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1. 加速老化试验:通过对护肤品样品进行模拟真实使用环境下的加速老化试验,观察其物化性质的变化,从而评估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2. 成分相容性测试:将不同成分的组合进行混合,观察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判断其相容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粘度测定等。

3. 抗氧化能力测试:护肤品中的抗氧化成分对于保护产品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采用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方法,评估抗氧化成分的活性和效果,确定护肤品的抗氧化能力。

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评估与应用

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评估与应用

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评估与应用在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功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评估和应用对于化妆品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活性成分稳定性的评估方法和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一、活性成分稳定性评估的方法1. 物理稳定性评估物理稳定性评估主要通过观察化妆品在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下的变化来判断其稳定性。

常见的物理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粘度测定、颗粒分析、分子量测定等。

2. 化学稳定性评估化学稳定性评估主要通过对活性成分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判断其稳定性。

常见的化学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pH值测定、氧化还原反应、光降解实验等。

3. 生物稳定性评估生物稳定性评估主要通过对活性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毒性研究来评估其稳定性。

常见的生物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细胞毒性实验、动物试验等。

二、活性成分稳定性评估的重要性1. 保证产品质量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评估可以帮助制造商选择稳定性较好的成分,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稳定的产品能够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确保产品功效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评估可以确保产品中的活性成分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失去活性。

只有活性成分保持稳定,产品才能发挥其预期的功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减少不良反应不稳定的活性成分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分解或生成有害物质,从而导致皮肤刺激或过敏等不良反应。

稳定性评估可以帮助制造商及时发现这些潜在问题,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活性成分稳定性评估的应用1. 产品配方设计活性成分稳定性评估在产品配方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不同成分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制造商可以选择合适的配方组合,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功效。

2. 储存条件控制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评估可以帮助制造商确定合适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通过控制储存条件,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并减少活性成分的降解。

3. 产品性能改进通过对活性成分稳定性的评估,制造商可以了解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规律。

乳液类化妆品的配方及稳定性研究

乳液类化妆品的配方及稳定性研究

乳液类化妆品的配方及稳定性研究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乳液类化妆品的配方及稳定性研究题目乳液类化妆品的配方及稳定性研究班级 XXXX专业XXXX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日期 XX年 XX月XX日_目录摘要 (1)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1.2国内外化妆品的发展现状 (2)2 基本理论2.1概述 (4)2.2原材料的分析 (4)3化妆品的特性3.1相对的稳定性 (7)3.2 高度的安全性 (7)3.3一定的功效性 (7)3.4良好的使用性 (7)4 乳液类化妆品的配方设计4.1乳剂类型的确定 (8)4.2油相成分 (8)4.3 水相成分 (8)4.4 两相的配比 (9)4.5 乳化剂 (9)4.6 香精及防腐剂 (9)5 乳化剂的加入方法5.1乳化剂溶于水相的方法 (10)5.2乳化剂溶于油相的方法 (10)5.3乳化剂分别溶解的方法 (10)5.4 乳轮流加液的方法 (10)5.5 初生皂法 (10)5.6 转相乳化法 (11)6 产品的稳定性6.1 乳液不稳定的影响因素 (12)6.2乳液不稳定性的机理 (12)6.3 乳液稳定性试验 (13)6.4 提高乳液稳定性方法 (14)7 结论 (15)致谢 (16)附录 (17)参考文献 (18)乳液类化妆品的配方及稳定性研究摘要本文概括地介绍了化妆品原料、乳液的种类、乳化剂的加入方法及稳定性测试方法和提高稳定性的一些措施,研究了当今化妆品的国内外研究背景及制作护肤品用的乳液类型、配方设计、产品稳定性测试等。

关键词:化妆品乳液稳定性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发展史上,化妆品是从使用香料开始的,并逐渐与药物合为一体,使美容与治病相结合,先后经历了燕支、物忿、胭脂、眉墨和兰膏等化妆品等多个发展阶段。

提高化妆品安全性、稳定性、使用性和有用性等因素分别是化妆品不断变革,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力,随着全球经济建设的不断创新对化妆品的综合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化妆品中增白成分的稳定性评估与应用

化妆品中增白成分的稳定性评估与应用

化妆品中增白成分的稳定性评估与应用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增白成分更是备受消费者关注。

然而,增白成分的稳定性一直是化妆品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增白成分的稳定性评估方法以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增白成分的稳定性评估方法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评估增白成分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评估方法:1. pH值测试:增白成分的稳定性与化妆品的pH值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测试化妆品中增白成分的pH值,可以初步评估其稳定性。

2. 高温储存:将化妆品样品置于高温环境下,例如40℃或更高温度,一段时间后观察增白成分是否发生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极端温度情况,评估增白成分的耐热性。

3. 氧化测试:氧化反应是增白成分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化妆品中的增白成分进行氧化测试,可以了解其在氧气存在下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氧化测试方法包括活性氧自由基试验和抗氧化剂活性测试等。

4. 光照测试:日光和人工光照是增白成分衰减的常见原因。

因此,通过对化妆品样品进行光照测试,可以评估增白成分的光稳定性。

这种测试可以通过暴露样品于紫外线灯或者模拟阳光的光源下进行。

二、增白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增白成分在化妆品中广泛应用于美白产品,如美白面膜、美白乳液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增白成分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1. 硫醇:硫醇是一种常用的增白成分,具有非常好的美白效果。

它能够有效地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形成。

因此,在化妆品中添加硫醇可以达到美白的效果。

2. 维生素C衍生物:维生素C衍生物是一类具有较好稳定性的增白成分。

它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因此,在美白产品中添加维生素C衍生物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并增加抗氧化效果。

3. 茉莉酸:茉莉酸是一种植物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美白效果。

研究表明,茉莉酸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并减少色素沉着。

因此,在化妆品中添加茉莉酸可以实现美白的效果。

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研究

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研究

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研究随着人们对外貌和美容的日益重视,化妆品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许多化妆品成分在长时间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不稳定性的问题,影响其效果和质量。

因此,对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一、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意义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和有效性。

成分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颜色变化、质地变化、气味变化等问题,进而影响产品的外观和使用体验。

此外,一些成分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其成为致敏物质或产生有害物质,对用户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研究和评估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对于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二、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氧化、光照、温度、湿度、pH值以及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等。

其中,氧化是化妆品成分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成分在氧化条件下会发生颜色变化、质地变化等现象,进而影响化妆品的外观和质量。

光照也是导致化妆品成分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会引起许多成分的分解和变质。

此外,温度、湿度以及pH值的变化也会对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存储和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的控制。

三、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常用的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理化性质测试、动态监测以及适用性研究等。

其中,理化性质测试主要通过测量成分的PH值、溶解度、稠度等参数来评估化妆品的稳定性。

动态监测方法则通过一定周期内的观察和分析来评估成分的稳定性,例如颜色变化、质地变化等。

适用性研究则是通过将成分与不同材料和其他成分混合,模拟化妆品的实际使用环境,从而评估其稳定性。

这些方法相互结合,可以全面地评估和研究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

四、提高化妆品成分稳定性的方法为了提高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科学家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和方法。

其中,添加抗氧化剂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抑制成分的氧化反应,从而提高其稳定性。

化妆品稳定性实验

化妆品稳定性实验

稳定性实验影响化妆品乳化体稳定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乳化体系稳定性和微生物稳定性两个方面,配方设计时的稳定性实验分为乳化体系稳定性实验和微生物稳定性实验两个方面。

一、乳化体系稳定性实验:1、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为了保持产品在储存、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不出现渗油、析水、粗粒、破乳等现象,应在配方设计时进行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这是设计化妆品配方时首先要考虑的。

试验的环境条件应尽可能模拟产品实际环境条件,甚至应比这个可能的实际条件还要严格。

例如为严寒地区研制新的护肤品,除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所规定的,-15 C/24小时进行低温耐寒试验外,还要掺照产品使用地区实际的情况进行更严格的耐寒试验,依据试验的结果确定原料的稳定性和配方的合理性。

观察项目有外观变化(色调差别,变褪色,条纹颜色不均,混入异物,伤痕,浮游物,分离,沉淀,发汗,白粉,浮起,麻点,疏松,龟裂,胶化,透明性,结块,光泽,陷塌,裂缝,气孔,气泡混入,真菌生长等)。

气味变化(直接,容器的气味混入,使用时)。

实验室中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在40C-50 C电热恒温培养箱中放置30—50天,恢复室温后观察,(2)24 小时之内,在0C -50 C之间来回频繁变化,如此反复操作15-30天,恢复室温后观察,(3)在-5C及40C下循环存放3次,分别每次存放24h,即在-5C存放24h后,在室温下存放24h,再放入40C恒温箱中存放24h,依次循环3次,观察其稳定性;(4)在-5C下存放1周, 观察其稳定性;化装品原料发展更新很快,原料的生命周期很短,而原料或多或少会对成品的的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设计人员在配方设计时要尽可能选择稳定性好的原料,一般而言,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越好,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香波有洗发、护发功能分离的趋向,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对香波型乳化体而言是个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性实验对化妆品配方设计的作用
郑超
(国家轻工业香料化妆品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测南京站邮编:210024)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低温贮存稳定性、粘度调节试验、色素香精的稳定性、包装物稳定性等体系稳定性实验和微生物稳定性实验对化妆品配方设计的影响。

化妆品按作用可以分为护肤类、洗发护发类、美容类、气溶胶类和其他类等,优良的化妆品应满足产品在稳定性、功能性、使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因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有这些要求在进行化妆品配方设计时都应予以考虑。

也就是说,要综合考虑产品是否具有良好的使用性,预定功能的持续性,产品自身的安全性和产品的稳定性等,究其根源,稳定性是其他几项要求的基础,化妆品是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施于人体表面(如表皮、毛发、指甲、口唇等),起到清洁、保养、美化、或消除不良气味作用的产品。

稳定性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运输储存中的稳定性,使用过程的稳定性等几个方面,产品的稳定性不好,那么其他几项要求则无从谈起。

化妆品与其它工业乳化体不同,要求产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常是三年左右)性质稳定,不发生分层、絮凝、变色、变质等现象。

化妆品配方设计实际上是化妆品配方中各种不同组分含量和比例的设计,化妆品乳化体的稳定性可以在配方设计过程中运用相关的理化实验来检验确认,即乳化体稳定性实验是化妆品配方设计中重要的一环,按配方生产出的乳化体稳定的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其它预定的要求。

影响化妆品乳化体稳定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乳化体系稳定性和微生物稳定性两个方面,配方设计时的稳定性实验分为乳化体系稳定性实验和微生物稳定性实验两个方面。

一、乳化体系稳定性实验:
1,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
为了保持产品在储存、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不出现渗油、析水、粗粒、破乳等现象,应在配方设计时进行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这是设计化妆品配方时首先要考虑的。

试验的环境条件应尽可能模拟产品实际环境条件,甚至应比这个可能的实际条件还要严格。

例如为严寒地区研制新的护肤品,除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所规定的一15'C/24小时进行低温耐寒试验外,还要掺照产品使用地区实际的情况进行更严格的耐寒试验,依据试验的结果确定原料的稳定性和配方的合理性。

实验室中高温贮存稳定性试验可采用以下方法中的任一种进行:(1)在40-C-50℃电热恒温培养箱中放置3050天,恢复室温后观察,(2)24小时之内,在00C -50℃之间来回频繁变化,如此反复操作1530天,恢复室温后观察,(3)在一5℃冰箱和40℃的电热恒温培
养箱中各放1天,如此反复操作5}7天,恢复室温后观察,(4)在40℃的电热恒温培养箱中放置5-7天,然后在0'C --5℃冰箱中放置5-7天,接下来再放入400C -50℃的电热恒温培养箱中放置30天,恢复室温后观察。

化装品原料发展更新很快,原料的生命周期很短,而原料或多或少会对成品的的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设计人员在配方设计时要尽可能选择稳定性好的原料,一般而言,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越好,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香波有洗发、护发功能分离的趋向,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对香波型乳化体而言是个重点。

N-酞基一N一甲基牛磺酸盐和单烷基磷酸盐等低刺激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已在香波配方使用,国内透明香波配方多以AES的馁盐为主表面活性剂,以烷基甜菜碱等两性表面活性剂作为洗净助剂:洗发护发二合一香波添加有聚合阳离子调理剂(如阳离子纤维素、JR-400, PCA-200),珠光剂等。

香波配方设计不合理,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往往会出现问题,会发生变色、分层、甚至产生絮状沉淀等,有时这是因为体系中添加过量无机盐所致;做高温贮存稳定性试验时,如果配方不合理,香波会变色变稀,粘度下降,甚至酸碱度发生改变。

非透明香波或润肤乳液,通常依靠粘度来保证珠光剂不产生沉淀(含有不溶性颗粒除外),在进行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以后,还要增加离心试验以进一步测试乳化体的稳定性,确认配方产品在储存过程中不产生分层、变型、分离破乳现象。

有专家测算,将样品放入半径为l Ocm的离心机以3750r/min转速旋转5小时,相当于地心重力一年的结果。

乳化体的稳定性与界面的电性质密切相关,通过界面移动法测定电泳速度也可显示乳化体稳定与否。

2,粘度调节试验
溶液态的化妆品(化妆水等)属牛顿流体,多数的乳化体、凝胶状的化妆品属非牛顿流体。

多数消费者喜欢粘度较高的产品,配方设计时要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调试化妆品乳化体的粘度,粘度作为化妆品乳化体流变特性之一,与外相粘度、内相的体积浓度、乳化剂界面膜、液珠大小与分布情况等因素有关。

调节粘度有许多途径,除了控制上述因素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组分来调节,最有效的是增加结构粘度,诸如在连续相中加入过量的表面活性剂、粘土、树胶等,另外可以通过使分散相变稠来调节粘度,油/水型乳化体可加入粘土、树胶或钾皂等;水/油型乳化体,可在油相中加入高熔点蜡、树脂胶或多价的金属皂等。

香波中的活性物含量与粘度有直接关系,增加活性物含量能有效改善粘度,这里所讲的活性物包括配方中主表面活性剂、辅助表面活性剂,提高主要表面活性剂含量虽能方便地提高粘度,但增加了成本,不经济;辅助表面活性剂象甜菜碱、烷醇酞胺、季胺盐对配方也产生增稠作用,辅助表面活性剂的增稠效果取决于辅助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一般情况下,辅助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越低,增稠效果越好。

需要增加粘度,可添加专用的增稠剂,如PEG6000双硬脂酸酷,另外也可添加一定量
的无机盐、胺盐等。

氯化钠、氯化按或乙醇胺盐酸盐等是价廉物美的增稠剂,添加量可根据所需粘度而定,比例一般不超过3%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当使用氯化钠或氯化按作为增稠剂时,某些配方体系存在粘度极大值,增稠剂的使用量不要超过该极大值,否则非但起不到增稠作用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如果配方设计不合理,增稠剂使用不当,粘度反而下降,同时也会影响产品的低温贮存稳定性,因此配方设计时需做粘度调节梯度试验。

如果要降低香波或浴液的粘度,适量添加丙二醇或巳二醇即可。

3, pH值缓冲性、色素香精的稳定性、包装物稳定性
月桂醉醚硫酸盐比月桂醇硫酸盐更容易产生水解,为了防止产品pH值不稳定,可适量加些柠檬酸等酸度调节剂,配方设计时应对产品的pH值作缓冲处理,否则储存条件不好或时间较长,产品的pH值会发生变化,严重的还会发生表面活性剂水解甚至破乳,影响使用。

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合成色素和无机色素,选用于化妆品配方时要经过高温和低温色泽稳定性试验。

有些色素对紫外线敏感,配方设计时要做紫外线色泽稳性试验。

香料分为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天然香料从动物或植物中提取,成本较高。

香精是用天然香料与合成香料经调香而成的混合物,香精中的醛类、酚类物质,光学稳定性不好,受光或贮存时间较长容易分解,易导致化妆品出现变色、香味恶化、膏体返粗等现象,化妆品加香既要注意选择适宜的香精,又要考虑所选香精对产品的稳定性有无影响。

包装物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应选用惰性的包装材料。

配方设计定型后,对配方组分做选用包装材料的溶解性试验,塑料包装材料的溶解性试验要在高温(50℃左右)条件下进行,以检验包装物的适用性。

二、微生物稳定性试验
体积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命称为微生物,造成化妆品不稳定的另一个因素是微生物,与化妆品有关的微生物主要是病源性细菌和致病真菌。

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化妆品与外界的空气、水、皮肤接触,微生物通过这些接触污染化妆品,使得化妆品发生变质,出现发霉、气胀、甚至酸败。

为了保证化妆品的稳定性,须在配方中加入一定的防腐剂,微生物稳定性试验可以通过菌落总数和致病菌测定试验来检验配方中选用防腐剂的适宜性,从一个侧面反映配方设计的合理性。

菌落总数和致病菌测定试验参照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87的方法执行。

1,菌落总数测定试验
配方产品是水溶性的,取log/ml的样品,加入90m)的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0% (10-1)的样品液,依次稀释成1%(10-1)样品液、l y., (10-3)样品液,然后从三个不同浓度的样品液中各取2m1分别注入培养皿中,置于37℃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观察试验结果。

配方产品是油溶性的,取log/ml的样品,先加入5m1的灭菌液体石蜡混合均匀,再加入I Oml的灭菌吐温一80,在400C-.45℃水浴中振荡混匀,然后再加入75m]的灭菌生
理盐水稀释成10%的样品液,余同上。

2、致病菌测定试验
化妆品中不允许检出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配方设计时应按相关标准要求做致病菌检测试验。

配方产品通过上述试验,说明配方中选用的防腐剂是适宜的,进而验证了配方的合理性。

化妆品的稳定性实验对配方设计是有益的,某种意义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配方设计过程中充分地利用稳定性实验的结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