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简介
凉茶介绍及配方

涼茶介紹有一說為,涼茶是廣東、廣西地區對煮好的中藥的液體部分的通稱。
與某些針對特點疾病的中藥茶,涼茶又一般指具有清熱、下火功效的,一般人都可以喝的中藥。
涼茶不是茶涼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藥熬出來的藥湯;涼茶也不一定涼,熱著喝效果更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板藍根涼茶。
夏天偏熱多濕的氣候容易使人腸胃失調,再加上有的人嗜食辛辣、味重食物,難免會不同程度地出現上火、口舌生瘡、咽喉腫痛、食欲不佳等癥狀。
涼茶本是廣東人的最愛,自古以來,廣東人喝涼茶就喝出了名。
其實,涼茶是祛暑敗火氣最有效直接的方法。
甚至有專家預測,板藍根涼茶有望成為國內唯一可與可口可樂相抗衡的民族飲料。
2007年我國涼茶銷售量破500萬噸,直逼可口可樂全球銷量;其中出口到海外的產品已占到了總量的1/3,美國是最大出口國;GAGGAGAGGAFFFFAFAF涼茶歷史涼茶的歷史悠久,公元306年,東晉道學醫藥家葛洪南來嶺南,葛洪由于當時瘴癘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嶺南各種溫病醫藥。
葛洪所遺下的醫學專著以及后世嶺南溫派醫家總結勞動人民長期防治疾病過程中的豐富經驗,形成了嶺南文化底蘊深厚的涼茶,其配方、術語世代相傳。
關于涼茶的歷史典故、民間傳說在嶺南和海外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數百年來,林立于廣東、香港、澳門的涼茶鋪,形成了一條嶺南文化的獨特風景線。
涼茶獨特深厚的文化內涵使其具有持久的擴張力,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飲料都無法比擬的優勢。
涼茶發明人歷史最早的廣東涼茶是由廣東鶴山人王澤邦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始創的王老吉涼茶。
后來,王老吉涼茶漂洋過海,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中流行170多年,可算是清熱、解毒、美GAGGAGAGGAFFFFAFAF顏飲品的先驅。
涼茶文化涼茶還具有獨特的文化底蘊。
“寶芝林”因黃飛鴻早就飲譽海內外;“王老吉”的創始人王澤邦被稱為“藥俠”,與慈禧太后、洪秀全、太平軍、林則徐等歷史人物及事件緊密相連;名揚中外的“李眾勝堂”藥店的著名產品保濟丸,遠銷東南亞、美國和加拿大等地。
凉茶

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多指五花茶、银菊茶、竹蔗水、生鱼葛菜水、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苦瓜干凉茶等,分苦和甜两种,是广东民间常用复方或单味土产草药煎熬而成的饮料,所以又叫「广东凉茶」。
历史上岭南为疠瘴之地,多雨潮湿。
先民们为了除湿去热,适应环境,遂采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去湿的草药,经过一些具有中医药棕色的人的长期实践配伍,遂各师各法,创造出多式多样的“凉茶”。
制售凉茶的药店、摊档也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发展。
卖凉茶有三种形式:一是专门制造凉茶大小包或小盒的干品成药店号。
它属于“半成品”性质,专门批发给中药店经销。
顾客买回后煎服或用开水冲服。
抗战以前,广州较负盛名的凉茶有橘香斋的甘露茶、榄葱茶,生茂泰的午时茶以及源吉林的甘和茶。
它们都是将药料加工成岁末,用开水泡服,十分便利。
这类型的药茶人们称为“盒仔茶”。
抗战胜利后,市上出现了常囗堂的快应茶与神农药店的神农茶。
这两家药店出售的凉茶主要已草药为主,体积较大,顾客买回后要用煎药的方式服用。
这两家药店还各自雇请一些贫民,每日肩“虎头牌”,上面大书所售品名,穿街过巷,沿途吆喝“xx茶,发烧发热有揸拿(把握)”,以招徕顾客。
第二类是凉茶店除了销售干品大茶包外,为了方便群众,他们还在通衢大道设肆,贩售已经煎好的现成的凉茶,供应过客和街坊。
售价也比较便宜。
当年较负盛名的有“王老吉”、“葫芦商林”和“三虎堂”等。
第三类的凉茶铺多是个体摊档。
一般多是药店购回凉茶包,经过加工煎制,然后已瓷碗或水杯出售。
其中也有购草药回来配制的,主要是夏枯草、冬桑叶、金银花、车前草等等。
有标榜“十八味”或“廿四味”,五花八门、林林种种。
广州民间有云:“烧鹅、荔枝、凉茶铺”,在广东,无论新旧城区,大街小巷都能看见卖凉茶的店子,蔚为一景。
广东的凉茶历史悠久,凉茶品种甚多,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东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凉茶,两广人的独门饮料

凉茶,两广人的独门饮料1. 引言1.1 凉茶的历史凉茶起源于中国南方,据传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当时,人们发现将各种中草药和茶叶混合煎煮后,可以消暑解渴,有助于清热去火,因此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到了明清时期,凉茶已经成为了南方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在清代广东有了目前凉茶的概念。
当时,广东人开始将各种中草药和茶叶一起煎煮,调制成独特的清凉饮料,供人们解暑降火。
随着时间的推移,凉茶的制作方法逐渐丰富起来,各种口味的凉茶也应运而生,成为了广东地区的一大特色。
在现代社会,凉茶不仅在广东地区广泛流行,也受到了其他地区人们的喜爱,并经过不断创新,成为了一种健康饮品。
凉茶的历史悠久,传承千年,始终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1.2 两广人的饮茶习惯两广人的饮茶习惯可以说是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无论是在家中、在工作场所还是在外出就餐,两广人都习惯性地喝茶。
茶对于两广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社交的方式和文化的象征。
在两广地区,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家庭中的长辈常常会为家人泡上一杯暖茶,表示关爱和温暖;在办公场所,同事之间常常会聚在一起喝茶,交流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外出就餐时,品茶也是两广人习惯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
两广人的饮茶习惯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更融入到他们的文化精神中,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特色。
2. 正文2.1 凉茶的制作方法凉茶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几种基本材料和一些耐心,就可以在家中制作出清凉爽口的凉茶。
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干茶叶、水、冰糖或红糖等。
干茶叶可以选择绿茶、铁观音、菊花等品种,根据个人口味和健康需求选择合适的茶叶。
水的质量也很重要,最好选择纯净水或山泉水来煮茶,这样可以保证凉茶的口感和质量。
将干茶叶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茶叶充分展开,释放出香气。
接着,将茶叶放入热水中煮沸,然后转小火继续煮约5-10分钟,等水变浓后即可关火。
广东传统文化之凉茶教学文案

“国药准” 字号
五、凉茶文化
• 凉茶还具有独特的文 化底蕴。“宝芝林” 因黄飞鸿早就饮誉海 内外;“王老吉”的 创始人王泽邦被称为 “药侠” ,与慈禧太 后、洪秀全、太平军、 林则徐等历史人物及 事件紧密相连;名扬 中外的“李众胜堂” 药店的著名产品保济 丸,远销东南亚、美 国和加拿大等地。
• 凉茶配制技艺以家族世袭传承下来,已有数百年 历史。
• 凉茶发明人
• 历史最早的广东凉茶是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 1828年(清道光八年)始创的王老吉凉茶。后来 ,王老吉凉茶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流 行170多年,可算是清热、解毒、美颜饮品的先 驱。
• 上溯中国信史,凉茶发明人之一乃中华凉茶始祖 丁成汤。
四、凉茶种类
1、食品类
“卫食”字号
• 一般不限服用人群、 服用时间和服用量。 市面上大部分的凉茶 多是如此。
• 凉茶对于广东人,可以说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 于凉茶”。
• 除了清热解毒外,凉茶还可去湿生津、清火、明 目、散结、消肿等,还可治目赤头痛、头晕耳鸣 、疔疮肿毒和高血压,夏天完全可以当清凉饮料 饮用。体质偏寒凉的不宜多饮,孕妇、老人和儿 童也不宜喝凉茶。
• 另有一说为,凉茶是广东、福建地区对煮好的中 药的液体部分的通称。
广东传统文化之凉茶
一、入选非遗
• 2005年底,凉茶已入 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 遗产。
• 2006年5月28日,广 东凉茶成功列入国家 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 遗产”名录。
二、凉茶含义
• 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
• 广东凉茶是凉茶文化的代表。
• 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 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 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 痛等疾患。
凉茶,两广人的独门饮料

凉茶,两广人的独门饮料凉茶,是广东和广西一带独具特色的饮品。
凉茶是指一种由中草药原材料制成的饮品,有着清凉解毒、养生保健的功效,深受两广人民的喜爱。
凉茶最早源于广东地区,起初是由潮州的一位名叫李时中的中草药医师发明的。
李时中通过研究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等理论,创造性地将多种中草药配伍熬制成饮品,并将其命名为凉茶。
他将中草药泡水后,加入冰糖或蜂蜜等辅助材料,使其味道更加鲜美。
这些凉茶有的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有的能清肺润燥,有的有抗过敏的功效,有的能护肝明目。
由于这些功效独特,因此得到了广大广东民众的认可。
凉茶的制作非常考究,一般都是由中草药熬制而成。
广东和广西地区常用的中草药有苍耳子、当归、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菊花等。
这些中草药有着不同的功效,可以单味熬制,也可以混合使用。
其中最常见的是苍耳子,中草药店里常有售。
苍耳子剥皮后晒干,然后加水煮沸,再加入冰糖等调味料,最后过滤即可。
熬制好的凉茶可以保质期较长,可以保存一段时间。
广东和广西的夏季非常炎热,喝凉茶成了很多人消暑的最佳选择。
在广东和广西的夏季,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凉茶摊。
凉茶摊通常摆在街头巷尾,为过路的行人提供清凉解渴的饮品。
摊主会将凉茶放在大缸中保鲜,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购买。
地道的凉茶都是用砂锅熬制的,保持了中草药的原汁原味。
凉茶摊一般还会提供一些风味小吃,比如糖水、糍粑等,使得顾客可以边喝茶边吃小吃,更加美味可口。
凉茶不仅仅是夏季的饮品,也被广东和广西人民视为养生保健的良品。
正所谓“生病不如不生病,生病不如忌药病”,凉茶被认为是天然的保健食品。
许多人每天都会喝一杯凉茶来调理自己的身体。
中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抵抗病菌入侵,增强免疫力。
而且凉茶中不含咖啡因,对于那些怕咖啡因的人来说,更加适宜。
凉茶是两广人民的独门饮料,不仅有着清凉解渴的功效,还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无论是夏季喝凉茶消暑,还是日常养生,凉茶都是两广人们的首选。
凉茶介绍及配方教案资料

凉茶介绍及配方凉茶介绍有一说为,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对煮好的中药的液体部分的通称。
与某些针对特点疾病的中药茶,凉茶又一般指具有清热、下火功效的,一般人都可以喝的中药。
凉茶不是茶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凉茶也不一定凉,热着喝效果更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板蓝根凉茶。
夏天偏热多湿的气候容易使人肠胃失调,再加上有的人嗜食辛辣、味重食物,难免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火、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食欲不佳等症状。
凉茶本是广东人的最爱,自古以来,广东人喝凉茶就喝出了名。
其实,凉茶是祛暑败火气最有效直接的方法。
甚至有专家预测,板蓝根凉茶有望成为国内唯一可与可口可乐相抗衡的民族饮料。
2007年我国凉茶销售量破500万吨,直逼可口可乐全球销量;其中出口到海外的产品已占到了总量的1/3,美国是最大出口国;凉茶历史凉茶的历史悠久,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葛洪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
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凉茶,其配方、术语世代相传。
关于凉茶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在岭南和海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数百年来,林立于广东、香港、澳门的凉茶铺,形成了一条岭南文化的独特风景线。
凉茶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持久的扩张力,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饮料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凉茶发明人历史最早的广东凉茶是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始创的王老吉凉茶。
后来,王老吉凉茶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流行170多年,可算是清热、解毒、美颜饮品的先驱。
凉茶文化凉茶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宝芝林”因黄飞鸿早就饮誉海内外;“王老吉”的创始人王泽邦被称为“药侠”,与慈禧太后、洪秀全、太平军、林则徐等历史人物及事件紧密相连;名扬中外的“李众胜堂”药店的著名产品保济丸,远销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地。
凉茶配制技艺以家族世袭传承下来,已有数百年历史。
凉茶,两广人的独门饮料

凉茶,两广人的独门饮料在中国南部的两广地区,凉茶是一种当地人独门饮料,尤其在夏季最为流行。
凉茶不仅解暑,还有很多的药用价值。
作为传统的中草药种类,凉茶因其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医疗和家庭保健。
凉茶由多种中草药和天然成分制成。
下面将为您介绍两广人心中的凉茶。
1. 陈皮凉茶陈皮凉茶是两广人民最钟爱的一种凉茶,因为它不仅便宜,制作简单,而且清香扑鼻、滋味鲜美。
陈皮是一种中药材,有宽胃、健脾、化痰、除湿的功效。
而凉茶的成分则包括陈皮、金银花、柴胡、荆芥、连翘、菊花、甘草等。
这些中草药的组合可以帮助清热解毒、解肌消炎、清肺排痰,使得整个味道既有陈皮的鲜香,又有清爽的凉感。
2. 三七凉茶三七凉茶是另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两广凉茶,主要由三七、枸杞、甘草、菊花等多种中草药制成。
主要功效是清肝明目、滋润肺热、清除湿气,保持体内水分。
三七的功效特别出色,能清心明目,活血止痛。
由于其具有明显的滋阴作用,因此很适合于患有干燥口渴、口干舌燥、咳嗽气喘等病症的人饮用。
而且,三七饮品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尤其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3. 玫瑰凉茶玫瑰花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缓解紧张、镇静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等作用。
因此,玫瑰凉茶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暑饮料。
这种凉茶主要由玫瑰花、菊花、金银花、甘草、枸杞、琼贵人参、川贝等配料制成。
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若干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好处。
特别是广西人赶集、玩耍时,买上一壶玫瑰凉茶十分流行。
4. 蒲公英凉茶蒲公英又叫柳叶菜,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的野菜,也是一种中草药。
蒲公英叶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铁等成分。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在于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清肝眼明、润肺止咳等。
因此,蒲公英凉茶有助于清除体内毒素,消除烦渴、解痰止咳,同时对皮肤美容也有很好的作用。
5. 桑叶凉茶桑叶凉茶是桑叶、菊花、木棉花、甘草、陈皮和枸杞的混合物。
凉茶,两广人的独门饮料

凉茶,两广人的独门饮料凉茶是广东和广西地区的一种传统饮料,是由各类草药、植物、果实等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
这种饮料有清凉解渴、消暑生津、提神醒脑等功效,成为了两广人夏日解暑的好选择。
凉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起初凉茶是由医生根据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草药制作而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凉茶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饮品,各种材料的组合也因地区和口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现今凉茶已成为两广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凉茶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一般分为浸泡、煮熬、冷却等多个步骤。
准备各种中草药、植物和果实,例如菊花、金银花、玫瑰花、甘草、桑叶、木瓜等;然后将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放入清水中浸泡;接着将浸泡过的材料与适量的水一同煮沸;将煮好的凉茶放置冷却后,就可食用了。
凉茶的口感清淡爽口,带有一股淡淡的草香,具有清热解暑、凉血平肝、疏风消肿等功效。
在炎炎夏季,喝上一杯凉茶,不仅可以缓解高温带来的不适感,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对防止中暑和其他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作用。
凉茶的种类繁多,按照功效的不同可以分为清热解毒型、健胃消食型、清燥利湿型等。
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玄参茶、当归茶、百合茶、菊花茶等。
玄参茶主要由玄参、生姜和甘草等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的作用。
当归茶则以当归为主要原料,具有活血调经、滋补养颜的功效。
百合茶则是以百合为主要原料,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
菊花茶具有清热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被广大消费者称为“夏季必喝的饮料”。
凉茶不仅在本地非常受欢迎,在其他地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让两广地区的凉茶产业具备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现如今,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加大对凉茶的产量和品种的研发,努力让凉茶实现更大的市场份额。
凉茶也成为了两广地区的一张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消费者前来品尝和购买。
凉茶的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原材料的采购不易、制作工艺太过复杂、竞争激烈等。
为了推动凉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农户的合作,提高凉茶原材料的产量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茶简介:
各种特色凉茶,包括清热泻火、强力泻火、清热祛湿、复方罗汉果、清暑益气、感冒凉茶等。
凉茶的配方都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老教授提供的经验方,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提取、精制、包装技术,成品原汁原味,不含防腐剂,新鲜卫生,携带方便,是您舟车劳顿、辛勤奔忙之余的减压、泻火、祛暑、健胃的最佳清凉饮品。
清热泻火凉茶:
主要成份:竹叶,生地,芦根,通草等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适用于热盛津伤或气阴两伤所引起的身热多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口渴、大便秘结等症。
清热祛湿凉茶:
主要成份:十大功劳,鸡血藤,蒲公英等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适用于湿热引起的舌苔黄腻、腹胀纳呆、腹痛腹泻、肢重等症。
最适合经常在户外奔忙或夏天感受暑热之病的人群。
复方罗汉果凉茶:
主要成份:罗汉果,鱼腥草等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化痰。
适用于肺热、肺燥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口渴、口干,声音沙哑等症。
最适合于烟酒过多,经常熬夜的人群。
感冒凉茶(桑菊、银翘):
主要成份:银花,竹叶,连翘,蔓荆子,薄荷等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各种症状。
参七茶:
主要成份:西洋参,三七.
功效:养阴益气,醒脑提神,减压,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增强低抗力,特别适合工作繁忙的白领饮用.
凉茶配方
1 小菊花8-10朵,西洋参6-8薄片,甘草2-4片,枸杞6-8颗,山楂1-2片,莲子芯3-4根,冰糖或蜂蜜若干。
2西瓜皮凉茶:可将外皮绿色的那一层利用起来,洗净后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有去暑利尿解毒之功。
3薄荷凉茶:取薄荷叶、甘草各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
常饮此凉茶可提神醒脑。
4陈皮茶: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
稍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
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5桑菊茶: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即成,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6荷叶凉茶: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7 香兰凉茶:
配方比例藿香9克、佩兰9克、茶叶6克
制作方法藿香9克、佩兰9克洗净,和茶叶6克一起放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溶,上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
冷却待饮。
功效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8外感凉茶:适合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痰黄,舌苔黄等。
组方:银花15克,板兰根15克,土牛膝15克,岗梅根30克,桔梗10克,连翘15克,淡竹叶10克,鱼腥草30克,薄荷5克。
9清热去湿茶:适合用于肠胃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胀或痛,口臭,口腔溃疡,牙肉肿痛,或有湿疹,皮肤瘙痒,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组方:银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栀子15克
,绵茵陈15克,扁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
10清肝明目茶:适合用于肝胆湿热证:头胀痛,烦躁易怒,眼屎多,口苦,眼睛红或痒或流泪,睡眠差,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组方:夏枯草15克,桑叶10克,野菊花15克,山栀子15克,绵茵陈15克,溪黄草15克,车前子10克,黄芩10克。
11小儿凉茶:适合用于小儿心肝火旺证:出现烦躁易怒,睡眠差,胃口不好,大便硬,口臭,口腔溃疡,眼屎多等。
组方:连翘8克,淡竹叶5克,灯芯花5扎,山楂8克,银花8克,芦根8克,火炭母8克,山栀子8克,淮山10克,麦冬8克。
(注意:上述凉茶服用方法:一日一剂一人量,症状好转即减量或停用,转为食物调理。
)
12淡盐凉茶:开水500毫升冲泡绿茶5克,食盐2克,晾凉待饮。
除了可以止渴解热除烦,治头晕恶心,常饮用绿茶还可以消除疲劳养颜美容,平静心情。
13乌梅凉茶:乌梅是蔷薇科梅的干燥成熟果实,经文火炕焙成黑色,故称乌梅,有收敛生津,清暑解渴的作用,也可以促进消化。
14银甘凉茶:由金银花和甘草二味泡茶,金银花是忍冬植物忍冬的花蕾,有清热解毒并有抑菌作用,每日5—15克。
甘草是豆科植
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急慢性咽喉炎,皮肤易生疖痱者,甚为适宜。
15玉米须茶:取玉米须20克,洗净用沸水浸泡后饮用,有通便利尿之功效。
16瓜皮凉茶:将西瓜薄皮洗净切碎块,放适量水煮半小时,去渣取汁,加少量白糖搅匀。
去暑利尿解毒。
17绿豆汤:不仅能有效预防中暑,而且能使身体增加多种营养,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喝绿豆汤不用担心会出现冷饮伤身的现象,绿豆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可解百毒,维持肌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18龟苓膏:龟苓膏是清朝宫廷的养生食疗秘方,具有祛毒解热、润肺止咳、健胃整肠、治青春症、改善便秘的功效,用龟板、土茯苓、仓术、苦蔘、女贞子、荆芥穗、北耆、生地、鸡骨草等二十余种中药材,遵循古法炼制而成,从药材的处理到精火熬炼过程约需十余个钟头。
19果汁红茶:锅中加水750毫升,加热至沸入红茶40克,微沸5分钟,离火去茶叶,晾凉后入冰箱。
饮用时在杯中倒入红茶40毫升,放少许柠檬汁、橘汁、白砂糖,加冰水150毫升,滴入少许白兰地酒,放橘子一瓣,碎冰少许,即可美容也可以去火,爱美的双鱼MM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