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我的1919观后感三篇-word范文模板 (4页)
我的1919观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我的1919观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我的1919观后感《我的1919》观后感当某一件事离你远去的时候,你意识到这是历史。
———题记在历史的轮回里,中国充满了沧桑。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团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属于中国的山东半岛。
俗话说的好,“弱国无外交”,而在那个时代,中国似乎就是这样的一个弱国,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四万万铁血儿女的泱泱大国,却饱受了无尽的屈辱,其中的心酸悲苦,欺压暴虐,谁人能忍受?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有着无数有勇气、充满智慧的爱国青年,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一切。
顾维钧,一个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名字,响亮又永恒,他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在巴黎和会上做出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当国际委员会向中国代表团发出最后通牒的时候,是他,只有他,站出来,并致以完美的一击。
他通晓英语,法语,却义无反顾地用汉语发言,他是勇敢的,他是智慧的,他,是伟大的。
陆征祥陆总长,被骂成卖国贼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谁人知道他顶着多大的压力,一句“我们都是中国政府的仆人”道出了其中的无奈。
面对中国外交的失败,他努力过,他争取过,但是却无力去改变,无可厚非他是智慧的,是爱国的,是理智的,最终他没有逃避,用自己的行动拒绝了签订合约。
肖克俭,一个炽热的爱国青年,最终却在烈火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他组织爱国运动,团结海外华侨,为了祖国,他抛弃了自己的妻子,有谁能说他不爱他的妻子,不是不爱,而是爱的真切,即使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爱情,也在烈火中焚尽了。
至今,顾维钧第一次在和会上亮相的场面仍记忆犹新,那是不容被忘记的,也永远不会被忘记。
会议上,牧野男爵非但对山东特权的事情只字不提,还不留情面的羞辱了中国代表,而这个时候顾维钧没有退缩,他挺起胸膛走上前用汉语发表了演讲。
一点小伎俩就激怒了牧野男爵,因此他说“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在其他战胜国代表的嘲笑声中他掷地有声的开始反击,“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盗窃,是不是无耻,是不是极端的无耻”。
【优质】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我的1919》,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啊!一段血泪史,几多辛酸泪!来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我的1919》观后感:《我的1919》观后感【1】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1919年是中国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啊!一段血泪史,几多辛酸泪!《我的1919》,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又一次警钟长鸣,给我们以居安思危的训诫!本片描述上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为抗争列强,喂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1年中国推翻封建王朝满清帝国。
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在“五·四”运动直接的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
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
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
爱国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

爱国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我的1919观后感【1】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我的1919》。
这部电影描绘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919年巴黎和会时的种种经历,以及他的好友肖克俭为了抗争列强给中国讨回正义而自焚的感人事件。
看完电影我不禁惊讶于顾维钧非凡的外交才能和肖克俭强烈的爱国思想。
与此同时我也记住了一个历史性的年代-----1919年。
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限;1919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顾维钧代表一个&ldqu;弱国&rdqu;去参加巴黎和会,他用自己的机智勇敢和能言善辩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卫了中华民族的权利。
他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了正义,讨回了平等。
他让所有人的眼睛都为之一亮,正因为他在和会上的正义之举才让中国挺起了胸脯,面对一切不公平说&ldqu;不&rdqu;。
这段历史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一个&ldqu;弱国&ldqu;即使作为战胜国也会遭到别人的蔑视,也不会拥有应得的东西。
旧中国走上了一条曲折坎坷的路,但是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ldqu;我们离梦想已经不远了!&rsqu;&rsqu;因为现在我们有领先的科研成果,现代化的工厂。
可以说是一个强国了。
这一切都是那些在和会上蔑视中国的人所想不到的。
我们应该牢记这段历史,但不能再让历史重演!我的1919观后感【2】&ldqu;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lsqu;二十一条&rsqu;,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
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让签字。
&rdqu;——《中国近代现代史》终于看了期望已久的《我的1919》这部电影,这并不是一部新电影,甚至有点老。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通用44篇)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1919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1919观后感篇1个让我对国际政治有了比较好的或者说是第一次让我知道了国际政治游戏的视频,就是陈道明主演的以巴黎和会为背景的电影《我的1919》。
在这部片子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在以战胜的大国姿态参加巴黎和会的时候,却被告知五票的席位只有两票了。
在中国要求收回山东主权的时候,却被告知已经把山东的主权转手交给了日本。
在这部片子中,我们看到了克里蒙梭为了榨干德国而参战,为了和其他几个国家瓜分这个世界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谈判。
在那个时候,法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一大国,伙同英美意日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在这个世界的规则制定以及格局分配上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是啊!在国际政治之中,有了资本才有话语权。
而中国,一个东方的羸弱的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只能处于被动的等待宰割的地位。
和当时的朝鲜代表一样,在克里蒙梭的客厅里等了2个小时才能得到克里蒙梭的接见。
但是我们比朝鲜代表团好的是我们有了在大会上发言的机会,而朝鲜代表团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
在那个时候,威尔逊总统作为理想主义的代言人,一度希望可以按照公正的原则处理战后的事物。
从而还给各个弱国一个公道。
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战胜国中的弱国一个可以伸张自己权利的机会。
但是,在别的国家的压力和自己国家利益的面前,威尔逊也向当时的形式妥协了。
虽然在影片中威尔逊以一贯的美国人在国际政治中的态度那样,表述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想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在国际政治中的圆滑性。
到了那个时候,美国肯定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首,撇开法国英国等过,为自己的亚洲利益取得更多,而中国依然无法获得更多的合法权益。
在影片的最后,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移交日本。
《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5篇

《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5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5篇(一)今天,我看了一部令我印象深刻的电影,叫《我的1919》。
讲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
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
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
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
电影中讲了中国外交团参加巴黎和会的外交全过程。
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都不能享有战胜国应该取得的权利,这是对中国的无视,对世界和平的无视!中国代表团虽一再争取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但中国政府的软弱与各列强的联合敌对,中国最终事与愿违。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祖国原来是这么落后,可我们却不能相助。
要想不被欺负,我们中国就需要强盛。
现在我们中国虽在快速发展,但相对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我们青少年应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如今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不会再受其他国家侮辱、蔑视,不会再受其他国家歧视,其他国家也不敢再欺负我们。
我的1919观后感参考7篇

我的1919观后感参考7篇我的1919观后感篇1“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
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让签字。
”——《中国近代现代史》终于看了期望已久的《我的1919》这部电影,这并不是一部新电影,甚至有点老。
早在我读高一的时,历史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这一部片子。
但由于种.种原因,观看的时间一再推后。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不像平常看的那种战争片,整片充满着鲜血和枪炮声,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充满看不见的硝烟,充满着悲壮。
1919年是个特殊的时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
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
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
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
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
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
这是这部电影的内容。
当我看到顾维钧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时;当我看到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时;当我看到他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我的1919观后感(大全15篇)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1919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1919观后感1观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后,才明白现在的我们根本不能体会到1919年的外交是多么困难重重,公理在利益面前是多么的无力。
在巴黎和会正式开始前,我们本应得到五个席位,却只分配两个。
原本,我们可以在巴黎和会上从德国收回山东,然而到最后,却只讨论山东的.分配问题。
但是中国代表团说出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的豪言壮语,并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留下任何一笔,都体现了我们的抗争决心。
我的1919观后感2展望未来,了解过去,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听着影片中激情澎湃的的'演讲,看着一位位愤怒的国人,仿佛穿越时空般进入了那段时间,随着他们悲,跟着他们怒,想让他们所求所皆得所愿。
看完这部影片,让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国是最基本的底线。
我们以爱国为荣,传承爱国精神,从自身开始,以自己为中心影响其他人。
让爱国的种子发芽,成长。
我的1919观后感3在《我的1919》影片中描述上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为抗争列强,讨回正义感人肺腑的事件。
影片充分表现了中国在列强的国际会议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
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
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就是深刻烙印在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
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在这个和平年代,这句话我们需要常响耳畔。
须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
我的1919观后感41919年,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时无数爱国青年勇挑历史重担,挺身而出冲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沿,在斗争中展现出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精神。
我的1919观后感(精选16篇)

我的1919观后感(精选16篇)我的1919观后感(精选16篇)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1919观后感(精选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1919观后感篇1从外交官顾维军在和会上义正词严的讲演、肖克俭具有爱国性质的游行及自焚事件等多视角,来展现影片主题,加之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庞大有力的意象,从而迸发出五四时期势不可挡的护国热浪,或许这正是影片《我的1919》能成功契合历史与艺术的原因所在。
影片别出心裁的选材于中国五四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从中国外交群体在国际上的斗争和惨败为线索,同时一条暗线贯穿其中,即以肖克俭为代表的群众自发式举动,将民族尊严、国家利益、儿女私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贴切到位。
顾维军无疑是影片中成功塑造的人物之一。
导演使用了大量的灰色基调,并多次穿插采用黑白胶片摄制的客观镜头,将当时的社会景象与黑暗的一面有根本的表现,并对人物形象的表达起到了衬托作用。
陈道明精彩的演绎更是彰显出一种大气,有一种深沉的感觉,肃穆庄严,举手投足都合乎一个外交官的风范。
陈在影片中主要行为就是“说”,参与谋划、密谈、发言、辩论。
顾维军性格上与陈性格上的孤鹤鹰隼一般的气质,淡淡沉醉于自身的眉目流转,或是不露声色地演练一身的陡然一身正气。
面对日本代表百端的挑衅与排斥,于众代表的排挤等困难,顾的言行举止更映衬出他的机智与胆略,他论证有力,措辞得体,一次次怒吼着一个中国人歇斯底里的呐喊。
编导通过设置这些事件,加上影片中短促的音乐和顾沉重有力的脚步声,使顾的形象更加丰满。
在顾的对白与旁白的设置上,导演所设置的人物顾的性格也得以十分强烈生动的体现。
在第一次与日方正式交锋中,他巧用日本代表掉表一事,迫使日方愤怒,吊足与会代表的胃口,继而旁征博引,摧毁了日本不良图谋的第一座堡垒!在日本的引诱下,他巧妙的与之斡旋,他抛弃了清政府的妥协与软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我的1919观后感三篇
导语: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我的919》。
这部电影描绘
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919年巴黎和会时的种种经历,以及他的好友肖克俭为了抗争列强给中国讨回正义而自焚的感人事件。
下
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我的1919观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关于我的1919观后感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
1919年初,中国代表顾维均等人赶赴法国巴黎参加和会的事,中国作为战争胜
利国,但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要求却不被接受,中国代表顾维均无奈,只能拒
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历史。
影片真实生动的记录了当时中国屈辱的一段历史,同
时又是令人感慨的历史。
看完电影,我感慨万千,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代表在驱车赶往巴黎
的路上被围困殴打,以至于在巴黎和会的开始就被其他国家的代表嘲笑?为什么日本帝国敢在战败的情况下,还如此猖犷的要求中国代表作出让步?为什么中国的热血青年和留学生在抗议的同时,被无情地殴打?而又是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参加和会的代表从开始的五个变成了仅仅的三个,却还依旧无法有发言
权呢?记得有人说过: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不是中国代表的无能,也不是中国代表情愿被其他国家的代表踩在脚下。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不仅仅是一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其他帝国势
力的强大,集团的私欲不断地膨胀,在占有欲的驱使下,他们不断的向外扩张
势力,都想侵占中国这块没有反击之力土地,而且都不希望中国在东方崛起!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中国的落后,清朝政府的腐败,当局统治者的懦弱无能!即使有些许有志青年也无法挽回这段沉痛的历史,有多少热血青年的举动不是被
统治者无情地抹杀!这就直接的导致了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失败。
我们都不情愿看到事情还是无情的发生了。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在和会结束后,中国的热血青年再次的愤怒了!
在影片中中国的代表更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驱车赶往巴黎和会现
场被围困殴打时,他的内心是平静的;在被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嘲笑时,他的内心依旧是平静的;在会见法国重要代表时,从言谈表达中可以知道他仍然是平静的。
然而在得知中国参加和会的代表即将被减少为三人时,他立即和其他代表商量,进一步和法国重要代表斡旋,当被婉言拒绝后,他愤怒了!在巴黎和会的现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代表的无理取闹、滑稽之谈,他真的愤怒了,从他的言词可
以看出一颗爱国的心在跳动。
他的言语铿锵有力,让日本帝国主义代表无言以对。
当中国有机会取得胜利的同时,清朝腐败政府作出屈辱的让步,他愤怒了,在离开的时候,他的心伤了。
但是他还是强忍着泪水和悲痛,在和约即将签字
的现场,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表明了全中国有志青年的观点。
在他的言辞中,
我们不仅听到了他的愤怒,更听到了一个民族即将奋起的声音。
不仅是他在努
力着,全中国的有志青年都在努力着。
他的好友在和会的同时不断地争取中国
能够得到应有的公平,不断的在各处激愤的演说,号召有志青年奋起。
在烈日
下他慷慨激扬,不知疲倦的演说!在暴雨下他依然如故,他的演说带动了中国的有志青年,也代表了当时中国热血青年的心声,为了中国能在巴黎和会取得胜利,他瞒着妻子,带着自己的远大理想,崇高目标自feng了。
一个个热血青年为祖国的胜利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了解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要在土地和人数上强于
别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在综合实力上。
而中国的崛起更是离不开那些有志青年
的努力,他们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
不断为国家和人民献计献策,为中国
的崛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让我更清楚的了解了这段历史,也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理解。
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不断的鞭笞自己前进,尽个人最大
力量让祖国屹立于民族不败之林。
篇二:关于我的1919观后感
今天天气还蛮不错的,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我的1919》后,我的心情充满
了愤怒。
历史上的 1919 就是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转折点 , 而电影《我的1919》却是记录了1919 年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
回顾中国的历史 , 我们总是看到了江山的满目创伤 , 多少的英雄长眠地
下 , 多少失去家园和儿女的中国人在哭泣。
我的心情很沉重 , 总觉得中国那
个时候的因果关系是 : 清的闭门锁国和糜烂的王朝 , 腐败的官僚 , 造成的民不聊生。
人们的无知和社会的现实 , 让中国的历史上重重的落下了耻辱的痕迹。
《我的 1919 》是外交官顾维钧的回忆录 , 里面记实了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参加 1919 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
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肖克俭自焚的场面 , 我仿佛和大多数的人一般 , 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燃起
的熊熊烈火 , 在不断的壮大 , 永不熄灭。
列强们的逼迫 , 中国人却是不屈。
我们仍然要昂首 , 我们要向前看。
山东的割据 , 让我们看清楚了列强们的无
耻 , 这也让他们在以后的历史中受到了惩罚。
我想到了弱国的悲哀 , 没有在国际上占据地位 , 所以我们的土地就要受
到列强们的割据 , 却割给日本。
这个恶心的民族。
我们的一系列的内斗 , 已
经是创伤累累 , 已经没有办法和他们斗了。
所以我们就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