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开采课程设计完美版
矿山露天开采教案(一)

矿山露天开采教案(一)教案:矿山露天开采一、教学目标1.了解矿山露天开采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矿山露天开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
3.了解矿山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4.培养学生对矿山露天开采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矿山露天开采?•露天矿开采的定义和特点–利用大型设备在地表开采矿石的方法。
–盛行于对矿山规模和产量要求较高的矿山。
2. 矿山露天开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工作原理–通过爆破、钻探、挖掘等手段将矿石从地表开采出来。
–运用大型设备进行破碎、运输和处理。
•技术手段–地质勘探技术–爆破技术–采掘机械技术–运输设备技术3. 矿山露天开采的环境影响•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露天矿开采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
2. 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矿山露天开采的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矿山露天开采的定义、特点和工作原理,并掌握相关技术手段。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 矿山露天开采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 如何平衡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4. 小结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教师点评和总结。
5. 拓展练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矿山露天开采案例进行调研和报告。
四、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调研和报告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六、教学延伸1.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矿山露天开采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2.通过观察矿山露天开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操作和环境影响。
3.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矿山露天开采场地,亲身感受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
七、教学资源•教材:包含矿山开采相关内容的地质学教科书。
•图片或视频:展示矿山露天开采过程和环境影响的多媒体资源。
•专家资源: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或参观指导。
八、教学参考•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教材•矿业资源开发与环境学习指南九、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学习、讨论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对矿山露天开采问题的全面认识和思考能力。
矿山露天开采教案

矿山露天开采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矿山露天开采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矿山露天开采的工作流程和常用设备;3. 理解矿山露天开采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意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所在地的一座矿山,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矿山的印象。
2. 激发兴趣:展示一些矿山露天开采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2. 工作流程:详细介绍矿山露天开采的工作流程,包括勘探、预备开采、开采、回填等步骤。
3. 常用设备:列举和介绍矿山露天开采常用的设备,如挖掘机、运输车、爆破设备等。
4. 安全管理:强调矿山露天开采过程中的关键安全问题,如作业现场安全、防止事故等。
三、讨论与案例分析(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矿山露天开采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对策。
2. 案例分析:给出一些真实的矿山露天开采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式。
四、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5分钟)1. 环境保护:介绍矿山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并讲解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
2. 资源利用:讲解如何合理利用矿山资源,包括矿山尾矿处理、矿山复绿等方法。
五、小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要点:复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矿山露天开采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2. 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文字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矿山露天开采的短文,包括工作流程、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利用建议。
2. 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边观察并记录一些与矿山露天开采相关的现象,并写成观察报告。
备注:教案中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1级采矿《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露天开采最终境界确定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某露天铁矿最终开采境界设计专业班级 11级采矿工程(01-03)班学生指导教师成绩说明书页插图幅表格个程序个二O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课程设计任务书系别资土院专业班级采矿工程11级(01-03)班学生一、课题名称某露天铁矿最终开采境界设计二、设计条件1、矿床地质条件矿区位于高寒地区,矿区距离县城等,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1)矿体围岩a)围岩特征顶板围岩:1号矿体顶板围岩主要为角闪变粒岩,仅在矿体西端见少量条带状角闪变粒岩。
其他矿体顶板围岩主要为条带状角闪变粒岩、角闪变粒岩、黑云角闪片麻岩,围岩与矿体呈整合接触关系。
磁铁矿体与围岩变化界线清楚,肉眼可以区分,当磁铁矿含量为20%以下,围岩与矿体界线需依据基本分析结果加以区别。
顶板围岩沿走向和倾向具相变特征,围岩中有磁铁矿化现象,蚀变以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钠长石化、绿泥石化为主。
底板围岩:1号矿体底板围岩同顶板围岩主要为角闪变粒岩,其他矿体底板围岩为条带状角闪变粒岩、角闪变粒岩、黑云角闪片麻岩,围岩中有磁铁矿化,围岩蚀变主要为绢云母化、钠长石化、绿泥石化。
变粒岩中的磁铁矿含量一般在1~6%之间,平均3%左右,含量低,可形成磁铁矿化变粒岩,近矿围岩局部含量可达10%以上。
黑云角闪片麻岩中磁铁矿含量相对较高,一般在5-12%,平均8%。
具磁铁矿化时,其磁铁矿含量可达15%以上。
2)矿体及顶底板围岩的稳定性铁矿矿石主要为磁铁矿石,力学强度高、坚硬抗风化能力较强。
铁矿矿体顶板及底板围岩均以各类变粒岩为主,其次为片麻岩和大理岩。
变粒岩、角闪变粒岩主要呈块状、碎裂状结构,空间展布稳定,岩体较完整,属于坚硬岩石。
片麻岩节理发育,岩体较完整,属于较软岩石。
大理岩主要呈块状、碎裂状结构,岩体较完整,属于较坚硬岩石。
2、矿体特征a)1号矿体1号矿体是铁矿床最主要的工业矿体,其资源量占铁矿床西段(102~165线)已控明资源量的76.86%。
1号矿体分布于106~139线之间,埋藏标高1222.5~700m。
露天采矿学课程设计

露天采矿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露天采矿的基本概念,掌握露天采矿的工艺流程及其相关技术要求。
2. 学生能够描述露天采矿中常用的机械设备及其功能,并了解其操作原理。
3. 学生能够掌握露天采矿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了解环境保护在采矿工程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露天采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
2. 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能够设计简单的露天采矿方案,并进行合理性分析。
3. 学生能够使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基本的露天采矿设计与模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采矿工程职业的认同感,激发他们对工程技术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在采矿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 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露天采矿的基本知识,具备初步的设计与分析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 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露天采矿基本原理:包括露天采矿的定义、分类及其适用条件,介绍露天采矿与地下采矿的差别和联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露天采矿概述2. 露天采矿工艺流程:详细讲解露天采矿的各个阶段,如勘探、剥离、开采、运输、破碎和尾矿处理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露天采矿工艺流程3. 露天采矿机械设备:介绍常用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爆破设备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 露天采矿机械设备4. 露天采矿设计与优化:学习露天采矿的设计方法,包括采矿方案的制定、生产计划与调度,以及优化策略。
露天开采毕业设计

露天开采毕业设计第一章总论一、矿区概况矿区地理及行政管辖、道路、居民区、火车站、港口和码头。
该区经济、工农业,当地建筑材料,电源,劳动力供应情况。
该矿床开采对该地区和国家的意义,煤炭需用者及其分布。
矿区气候条件:平均气温及最高最低气温,降雨量。
二、矿山开采现状对于改建设计的要求交待矿山开采现状。
三、矿床分期开采规划及矿区远景对于大矿区,矿床埋藏宽广,矿体多,需要分期开采的复杂矿床,扼要说明分期开采的意义,前后期过渡期划分。
对有储量远景的矿床,要对开采范围扩展后依些设想和打算,设计中的一些工程应该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地质,采矿,总图运输等部分和总的一些技术经济指标在设计作完后汇总成表。
第二章地质一、矿床地质矿床在区域地质构造中的位置,区域构造对矿床形态和地貌的影响,矿床成因,类型。
矿体特征,开头及赋存要素,沿走向倾斜的品位变化特征,煤炭的物理机械特性,各种煤炭的矿物和化学组成。
围岩的特征:稳定性,含水性,夹脉石的分采分选可能性,矿体围岩接触特征,矿床内的破坏情况。
二、矿体规模大小范围,探明的地质储量及品位(最好整理成表)煤炭中有害成份含量,允许含量。
三、水文地质根据地质报告和当地气象站的资料,整理有关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材料。
矿区内含水层,构造破碎带的分布。
地表汇水区域水系分布,地下水补给,迳流和排泄条件。
四、地质评价从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资料是否完备可靠的角度对地质报告进行评述(主要对与采矿有关的地质构造,煤炭质量,煤炭和围岩性质,各级储量,水文地质进行简短的评述)。
第三章露天采场境界的确定圈定采矿场开采境界时需要矿床地质地形图和纵横剖面图。
埋藏条件复杂时,要分层地质平面图,设计步骤可分六步完成:一、确定开采深度;二、在纵剖面图上确定底部标高;三、确定采矿场底部平面周界;四、边坡细部结构尺寸,五、绘制采矿场终了平面图,六、修改采矿场剖面图对设计开采境界扼要说明,并将设计采矿场各要素列成表。
露天开采方案设计(1)

露天开采方案设计一、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矿区含矿岩石为致密坚硬,不易风化的磁铁石英岩,稳固性能好。
矿体围岩及夹石主要为角闪片岩、绿泥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等,其未经风化的新鲜岩石皆属致密坚硬的岩石,稳固性能好。
上述各类岩石硬度为(10~12)度,极限抗压强度均大于1000kg/cm2,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可定为第二类块状岩石。
据其地形、地貌,区内多形成陡坡、峭壁,且区内无大的断裂构造,矿体厚度大,连续性较好。
故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
矿石及围岩机械物理性质见表1。
二、方案设计(一)露天开采境界圈定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的确定:设计参考类似矿山的资料并参考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最终边坡高度、开采工艺后确定露天采场的最终边坡角按50°设计。
开采深度的确定:开采深度主要参考矿山经济合理剥采比、矿体的勘探程度和圈定的矿量多少后确定。
由于矿山勘探程度低,所以圈定露天开采境界主要圈定122b、333级矿体,本次圈定的矿量在15左右年的开采矿量范围内。
经计算矿山经济合理剥采比为5t/t(4.1m3/m3)。
经圈定后确定矿山3线至1线最低开采水平为1920m水平,0线至2线最低开采水平为l980m。
4线最低开采水平为2000m水平。
采矿阶段高度为5m,到最终露天开采境界时二个采矿阶段并段,最终阶段高度为10m,安全平台宽度为5m,阶段坡面角为70°;最高采矿水平2120m阶段,最低采矿水平为1920m阶段,最高剥岩水平为2190m阶段,露天边坡最大高度为230m。
(二)开拓运输方式据《设计委托书》要求,矿山生产规模为60万t/a,年采剥总量为95万t。
露天开采矿石量1335.4007万t,按矿石回收率95%,贫化率5%,计算可采出矿石1335.4007万t。
按生产规模60万/a计算,矿山服务年限为23年。
其中稳产期22年,每年生产矿石60万t,减产期1年,年生产矿石15.4万t。
根据矿山目前的现有条件,矿山可采用的开拓方式有两种:公路开拓运输方式和平硐溜井与公路联合开拓运输方式。
开采设计课程设计

开采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开采设计的概念,掌握开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生能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开采利用的基本情况。
3. 学生能够掌握开采设计中涉及的数学、物理和工程技术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矿产资源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开采设计。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开采设计中的数据处理、计算和绘图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完成开采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 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通过开采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科学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矿产资源概述:介绍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及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矿产资源概述2. 开采设计基本原理:讲解开采设计的定义、目的、原则及基本步骤。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开采设计基本原理3. 开采设计方法:分析不同类型矿产的开采方法、工艺及其适用条件。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开采设计方法4. 开采设计数学模型:学习开采设计中涉及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开采设计数学模型5. 开采设计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开采设计操作练习。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开采设计实践6. 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探讨矿产资源保护的意义、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 教材章节:第六章 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矿产资源概述第二周:开采设计基本原理第三周:开采设计方法第四周:开采设计数学模型第五周:开采设计实践第六周: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开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采矿课程设计ii(露天部分)

采矿课程设计ii(露天部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露天采矿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了解露天采矿的工程特点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认识和兴趣。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露天采矿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了解露天采矿的工程特点和环境问题;3.熟悉露天采矿的技术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露天采矿工程的特点和问题;2.能够运用露天采矿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设计和优化;3.能够评估露天采矿工程的环境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工程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3.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露天采矿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以及露天采矿的工程特点和环境问题。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露天采矿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露天采矿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露天采矿的方法和技术。
2.露天采矿的工程特点和环境问题:包括露天采矿的工程流程和特点,露天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3.露天采矿的技术发展趋势:包括露天采矿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露天采矿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露天采矿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露天采矿的工程特点和环境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露天采矿案例,让学生掌握露天采矿的方法和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露天采矿的工程特点和环境问题。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来说:1.教材:选择一本权威的露天采矿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1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和因素 (2)1.1.1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原则 (2)1.1.2影响露天开采境界的主要因素 (3)1.2露天开采境界主要参数的确定 (3)1.2.3开采深度的确定 (3)1.2.2最小底宽 (3)1.2.3露天矿台阶要素与最终边坡角验算 (4)1.2.4绘制露天矿底部周界 (4)1.2.6绘制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 (4)2、露天开拓方法设计 (5)2.1矿床露天开拓的影响因素 (5)2.2矿床开拓方案的确定 (5)2.2.1选择开拓方案的原则 (5)2.2.2 矿床开拓方案的确定 (5)2.3.1出入沟的布置 (5)3、露天矿主要开采工艺设计 (6)3.1穿孔工作 (6)3.1.1穿孔设备选择 (6)3.1.2穿孔设备数量计算 (6)3.2爆破工作 (7)3.2.1爆破材料 (8)3.2.2爆破方法选择 (8)3.2.3钻孔形式和布孔方式 (8)3.2.4爆破参数的确定 (8)3.2.5装药、填塞、起爆方法 (10)3.2.6爆破网路设计 (11)3.2.7一次爆破量的确定 (12)3.3采装工作 (13)3.3.1 电铲及运输设备类型的选择 (13)3.3.2挖掘机数量确定 (13)3.4采装工作面参数及工作平盘的配线方式 (14)3.4.1台阶高度 (14)3.4.2采区长度 (14)3.4.3采掘带宽度bc (14)3.4.4最小工作平盘宽度及工作平盘宽度 (15)3.4.5平盘配线方式 (15)参考文献 (15)1、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1.1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和因素1.1.1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原则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圈定的露天开采境界要保证露天采场内采出的矿石有盈利,即采用的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2).要充分利用资源,尽可能把较多的矿石圈定在露天开采境界内,发挥露天开采的优越性;(3).所圈定的露天采矿场的帮坡应等于露天边坡稳定所允许的角度,以保证露天采矿场的安全生产;(4).用经济合理剥采比圈定的露天开采范围很大,服务年限太长时,应按矿山一般服务年限确定初期露天开采的深度;(5).下列情况可适当扩大露天开采境界:按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圈定露天开采境界后,境界外余下的工业矿量不多,经济上不宜再用地下开采;矿石和围岩稳固性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量大,矿石和围岩有自燃危险等,在安全上和技术上不适合于地下开采;(6).下列情况可适当缩小露天开采境界开采境界边缘附近有重要建筑物、构筑物、河流和铁路干线等需要保护或难于迁移至露天采场影响范围之外;(7).当矿体极不规则,沿倾向厚度变化大,矿体上部覆盖层较厚或地形复杂(如境界内有孤立山头等)时,用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初步确定境界后,再用平均剥采比进行校核;(8).如果基建剥离量大,初期生产剥采比大,则需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以确定用露天或地下开采;(9).对于特厚的剥采比很小的矿床,有时要根据勘探程度及服务年限确定露天开采境界,而不应该按境界剥采比确定开采境界。
如硅石、白云石、石灰石及特厚巨大的铁矿床,主要是根据服务年限和勘探程度确定合理的开采深度1.1.2影响露天开采境界的主要因素影响露天开采境界的主要因素有:(1).自然因素。
包括矿床埋藏情况、矿岩性质、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以及矿石品位;(2).技术组织因素。
包括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及道路情况;(3).经济因素。
包括基建投资、基建时间和达产时间、矿石的开采成本和销售价格,开采过程中矿石的贫化和损失,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等[1]。
1.2露天开采境界主要参数的确定1.2.3开采深度的确定设计基础资料中已经给出最大开采深度为565m1.2.2最小底宽露天矿最小底宽:采用回返式调车时,最小底宽为)5.0(2min min e b R B c c ++= (1-1)式中:min c R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m ;c b ——汽车宽度,m ;e ——汽车距边坡的安全距离,m 。
代入数据,得:min B m 32.20)102.35.065.7(2=+⨯+⨯=<25m,取min B ≥25m [1]。
1.2.3露天矿台阶要素与最终边坡角验算台阶高度设计为15m ,选择的汽车车宽3.02m ,清扫平台宽度为10m ,每隔两个安全平台设置一个清扫平台,安全平台宽为5m ,查表1-2-38采矿场内运输平台宽度表[2],选取运输平台宽为19m ;出入沟坡度为8%;查表5-7台阶坡面角参考资料,选取台阶坡面角取为75°,最终边坡角定为南50°,北55°。
露天矿最终边坡角按下式进行验算:])cot ([tan 211111b a h h n n n n ∑+∑+⨯∑∑=αβ (1-2)式中:β——最终边坡角,度;n ——台阶数目;h ——台阶高度,南h=770-570=200m ,北h=680-570=110;α——台阶坡面角,度;a ——安全平台的宽度,m ;b ——清扫平台的宽度,m 。
代入数据,得:1tan β()1045975cot 2002000⨯+⨯+⨯==1.44,即0125.55=β2tan β= ()1025575cot 1571100⨯+⨯+⨯⨯=1.53, 即0284.56=β因0125.55=β°>50°,0284.56=β>55°即最终边坡角定为南60°,北55°是合理的。
1.2.4绘制露天矿底部周界依据任务书的要求,地质勘探线Ⅰ勘探线至Ⅵ勘探线的剖面图为基础确定底部周界和上部境界的范围。
将调整后各地质断面图上露天矿底部宽度投影到平面图上,连接所有点成闭合曲线,并按满足采掘运输条件进行修整,即为露天矿底部周界;1.2.6绘制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根据设计所确定的出入沟方位(依据图纸情况指定)、参数(包括联络平台参数)、运输设备规格,进行开拓坑道定线。
本矿山属于凹陷露天矿和部分山坡露天矿,由于矿山外部公路未知,所以,出入沟方位在图中任选以合理位置进入采矿场,选用直进折返式开拓坑线布置到达各开采水平,采剥作业是从采场的最高水平开始进行,逐层向下。
随着开采水平下降,矿岩运输距离逐渐增加,汽车运输效率相应降低,运输费用随之增加,所以管理者应在这方面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底部标高为565m,最高一个台阶标高为770m。
从底部周界开始,开采深度200m,按设计的边坡组成要素,在1号图纸上绘制具有各水平台阶坡底线的开采终了平面图(见附图)。
2、露天开拓方法设计2.1矿床露天开拓的影响因素影响开拓方法选择的因素甚多,主要有:(1).矿体赋存的地质地形条件对开拓方式的影响;(2).露天矿生产能力对开拓方式的影响;(3).基建工程量和基建期限对开拓方式和方案的要求;(4).矿石损失与贫化对开拓方式和方案的要求;(5).地下开拓方式的利用。
2.2矿床开拓方案的确定2.2.1选择开拓方案的原则(1)矿山建设速度必须满足国家的要求,保证投产早,达产快;(2)生产工艺简单可靠,设备选择应因地制宜,中小型矿山尽量采用本地区能制造的设备;(3)工程量少,施工方便;(4)不占良田,少占耕地,并有利于改地造田;(5)基建投资少,特别是初期投资少;(6)生产经营费用低 [1]。
2.2.2 矿床开拓方案的确定本次设计的张坝沟石灰石矿山生产能力为255万吨,矿石、废石运距3.5km,属于生产能力较小、运距较短的露天矿。
露天矿的深凹部分采场尺寸较小,布置铁路线路时,工程量大,需设较多的车站;采场开采深度较小,运距不大,采用公路开拓运输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因此排出铁路运输。
为了尽快达产,减少基建时间和基建投资,充分发挥电铲的效率,选用汽车公路开拓系统。
2.3开拓坑线的布置2.3.1出入沟的布置(1)山坡露天矿部分由于山坡露天矿的采矿场与卸矿点之间的相对高差较大,可布置的开拓线路的范围较小时,采用折返式布线方式。
山坡露天矿的采剥作业从采区内最高台阶开始逐层向下进行,因此,开拓干线在基建时期就必须从地表修筑达到最高开采水平。
(2)深凹露天矿部分由于汽车运输机动灵活,爬坡能力大,从一个水平至另一水平的沟道较短。
因此折返坑线开拓能适应于开采采矿长度不大的凹陷露天矿,可减少基建投资,缩短基建时间,有利于加速新水平的准备。
3、露天矿主要开采工艺设计3.1穿孔工作3.1.1穿孔设备选择本矿山的年产量是255万t, ,属于小型露天矿,矿山采用KY-150型牙轮钻机,该牙轮钻机的特征参数见表3-1。
表3-1 KY-150牙轮钻机技术特征参数[2]3.1.2穿孔设备数量计算(1).该钻机的台班生产能力按以下公式计算:ηb 6.0vT A = (3-1)式中:A ——钻机台班生产能力, m/台·班;v ——钻机的机械钻进速度,cm/min ;T b ——班工作时间,h ;η——工作时间利用系数,0.4~0.5,取0.4。
其中:Df Pn v ⨯⨯=3108.975.3=5.94.11108.96012700075.33⨯⨯⨯⨯⨯=26.92cm/min (3-2) 式中:P ——牙轮钻机轴压,N ;n ——钻头转速,r/min ,为保护钻具取60;D ——钻头直径,cm ;f ——岩石坚固性系数,石灰石矿取7-11,取9.5。
代入数据,得:69.514.0826.926.0=⨯⨯⨯=A m/台·班(2).钻机工作台数[3]12mnABK QK N =(3-3) 式中:N ——钻机工作台数;台;K 1——成孔率,一般为0.9~0.95,取0.9;K 2——产量不均衡系数,一般为1.10~1.15,取1.15;Q ——矿山每年需要钻孔爆破的矿岩总量;292.25万t/a ;A ——钻机实际台班生产能力,m/台.班;B ——每米钻孔爆破量,t/m ,内比取90 t/m ;n ——每天工作班数;3班;m ——钻机年工作天数;取310天;代入数据,得:186.09.09069.513310292250015.1≈=⨯⨯⨯⨯⨯=N 台(2).钻机在册台数3K NN ='(3-4)式中:N ——钻机工作台数K 3——钻机作业率,潜孔牙轮钻机为0.45~0.65,取0.55。
代入数据,得:25.01=='N 台3.2爆破工作3.2.1爆破材料炸药:采用乳化炸药,其抗水性能强,爆炸威力高。
起爆器材:采用导爆管雷管。
3.2.2爆破方法选择考虑对爆破质量、爆破安全和爆破经济上的要求,本矿山露天开采设计中选用逐孔起爆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大块率和爆破地震效应,从而可以改善爆破效果。
3.2.3钻孔形式和布孔方式钻孔形式:选用垂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