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早读学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学案3

教学资料范本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3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早读学案一、诗歌浅赏(景物形象)途中赵汝鐩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1)颈联“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5分)【解析】颈联上句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烟雾缭绕的大江、江中航行的帆船,表现了途中所见景物的美丽;下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农家传来的时断时续的机杼声,表现了山间的安宁。
答:颈联通过描写大江的烟雾、航行的帆船、远远传来的农家机杼声等(意象2分),营造了一种缥缈、安宁的气氛(意境2分),表达了诗人春日途中快乐的情感(情感1分)。
(2)这首诗把诗人丰富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描写中。
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概括诗人情感的能力。
解题时注意分析题干的提示。
答:①诗歌首联从雨天忽然放晴写起,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②颔联、颈联描写乳燕学飞、鸠鸟唤妇、江面帆影、空山机杼声等,表现诗人春日途中所见及对所见景物的喜爱之情;③尾联突出描写了春天常见的景物——杨柳、黄莺,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景物分析、情感各1分)二.古文积累原文:创业与守成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译文: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徵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
《晨读》的教学设计5篇

《晨读》的教学设计5篇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朋友是怎样学习的呢,学习的条件又如何呢?以下是整理的《晨读》的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晨读》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要求:1.仔细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山村小学生珍惜美好时光,勤奋好学的精神。
2.学习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结合句子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培养理解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朝、觉、弹”,理解“入神、十分得意、珍惜、出息”等词语;会用“思索、珍惜”造句,能听写句子并掌握“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人物动作、神态的描绘,理解三个小伙伴儿是怎样勤奋学习的;培养抓住重点、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能力。
教学思路:从图入手,仔细观察图画。
在此基础上自读课文,一方面读准字音,一方面对照图画,看课文是怎样叙述图画的,让学生对图和文从整体上有个初步了解。
图文对照,按照课后思考题仔细阅读课文。
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注意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借助图画理解词句段,学习课文。
教学用具:与课文有关的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每天早晨,你都做些什么?早晨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去做?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看图学文《晨读》,你读了后会受到一些启发。
二、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要求:(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读课文,注意读准下面加粗字的读音:朝阳觉察弹弓温暖2.学生按要求进行预习。
(教师巡回指导,对差生个别辅导,帮助优生开拓思路,记下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检查预习情况。
三、指导看图,理解图意。
首先,教师指出:看图要按一定顺序看清图上内容,还要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进行重点观察。
接着,学生充分看图,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或从人到物进行观察,并从在画中的位置、大小上判断三个小学生是图画的主体进行重点观察。
2023届高三语文早读读背学案

2023届高三语文早读读背学案一、成语积累1、生吞活剥:〈贬〉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2、始作俑者:〈贬〉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首屈一指:〈褒〉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位居第一。
4、死得其所:〈褒〉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5、弹冠相庆:〈贬〉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6、叹为观止:〈褒〉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7、特立独行:〈褒〉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8、偷工减料:〈贬〉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
9、推波助澜:〈贬〉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10、蔚然成风:〈褒〉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形成风气。
11、闻过则喜:〈褒〉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
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
12、无独有偶:〈贬〉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13、无所不为:〈贬〉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14、无微不至:〈褒〉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15、无以复加:〈贬〉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
16、小题大做:〈贬〉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17、寻章摘句:〈贬〉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8、一唱一和:〈贬〉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多含贬义)。
19、一团和气:〈贬〉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20、亦步亦趋:〈贬〉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21、蝇营狗苟:〈贬〉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像狗那样苟且偷生,形容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
22、越俎(zǔ)代庖:〈贬〉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见于《庄子·逍遥游》)。
高一语文早读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早读学案使用日期:2020年 11月15日编号 08一.[成语积累]1.正襟危坐:的确是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
但由于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坐着,因而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坐着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误例:铃声一响,欧阳教授便正襟危坐地走上讲台。
正例: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正襟危坐和我对话起来。
2.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
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有限。
误例: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正例:为实现统一大业,柴荣励精图治,在各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3.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误例:她向媒体描述到:“那天我在公园玩时,一只黑猩猩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吓得我惊叫起来,不由自主地,眼睛也不敢睁开。
想想真好玩。
”正例: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上下其手一番。
4.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误例:无论我们处于多高的位置,都不要登高自卑,而应充分相信自己正例:行远自,登高自卑我们可以允许每个人有自己的追求,你可以追求成功.追求名利:但人视野要开阔,不要只看一时一地,要看得高一些,远一些,在所有这些之上,有一个高高的社会正义。
二 .翻译下面文言文段。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座位的排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译文:说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
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早读学案4

高三语文早读学案No:4温馨寄语:一天之计在于晨 159、气冲霄汉:形容魄力非常大,有大无畏的精神和气节。
【易错点】易误解为:怒气冲天。
60、翘足而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易错点】易误解为:翘起脚来等待。
※ 7:30——7:40通读已学古文,读出语感,复习重点知识。
一(12月月考)李稙,字元直,泗州临淮人。
幼明敏笃学,两举于乡。
太史晁无咎见之曰:“此国士也。
”以女妻焉。
靖康初,群盗四起,饷道厄绝,环视左右无足遣者。
有以稙荐,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凡十余战,卒以计达。
时高宗驻师钜野,闻东南一布衣统众而至,士气十倍,首加劳问。
稙占对详敏,高宗大悦,亲赐之食,曰:“得一士如获拱璧,岂特军饷而已。
”承制授承直郎,留之幕府。
稙感激知遇,言无不尽。
县经杨么荡析,稙披荆棘,立县治,发廪粟,振困乏,专以抚摩为急。
大盗马友、孔彦舟未平,稙请修战舰,习水战,分军马为左右翼,大破彦舟伏兵,诛马友,二盗平。
时秦桧当国,稙即丐祠奉亲,寓居长沙之醴陵十有九年,杜门不仕。
桧死,方有意大用,以母老,每辞,愿便养,除知桂阳军。
丁母忧,归葬,哀毁庐墓,有白鹭朱草之祥。
刘锜遗之书曰:“忠臣孝子,元直兼之矣。
”服阕,参政钱端礼荐差知琼州。
陛辞,帝慨然曰:“卿老矣,琼管远在海外。
”改知徽州。
徽俗崇尚淫祠,稙首以息邪说、正人心为事,民俗为变。
逾年,金人败盟,朝廷将大举,以稙漕运有才略,授直敷文阁、京西河北路计度转运使。
稙措画有方,廷议倚重。
稙上书极言防江十策,其略曰:“保荆、襄之障,以固本根;审中军所处,以俟大举;搜选强壮,以重军势;度地险厄,以保居民;避敌所长,击其所短;金人降者宜加赏劝。
”皆直指事宜,不为浮泛。
疏上,帝嘉其言,以太府卿召赴阙,有疾不克上道,遂以中奉大夫致仕。
年七十有六卒。
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李稙传》,有删改)二(一轮学案No:16)梁曾,字贡父,燕人。
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学案22 学案

晨读学案卜算子 X元千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X元千,宋代爱国词人(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答:湿,衣服沾湿,迷,迷失了归路。
爽风夜露沾湿了衣服,行云书卷,沙溪上漂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描绘出一副夜间泛舟归来的清幽静逸的画面。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答: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吧,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
运用了闻鸡起舞的“典故”,既回应了上文思古之心,又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
诗歌浅译:独自摇荡着一叶小舟在静夜里归来,爽风夜露,行云舒卷;沙溪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
枕着小舟,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
历史长河悠悠流转,唯有那茫茫苍天永存,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人生境况是如此悲凉。
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
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以疲惫之兵(),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其友,勿劝。
三.成语积累(应用举例)1.不学好基础就急于做高难题目,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不可取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换为“好高骛远”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
夸X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空前绝后太绝对,与“又一”矛盾因为后面还有“神州”六号等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峰回路转:回:回环。
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2020高考语文早读版本

高三C部3月23日语文早读学案基本安排:①64篇背诵+名篇默写背5道题(共15句)②背3月20号、22号的教案,整理笔记③作文素材,好词好句。
(1)5:40——5:50:背诵64篇:根据自己的进度背诵。
《蜀道难》(李白)①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助记]第一层介绍蜀道的起源,极写山势的高危,道路的难行。
②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助记]第二层感叹蜀道之险、可畏,本层以“何时还”起句,描写景物的凄清,并突出山水之险恶。
③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助记]第三层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
化用前人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
情境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早读学案1

高三语文早读学案No:113、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学习就没有本领。
14、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容易理解的言论。
1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或赞美)的话。
※ 7:30——7:40通读已学古文,读出语感,复习重点知识。
(一轮学案No:21)(一)陈以勤,字选甫,南充人。
嘉靖二十年进士。
选庶吉士,授检讨。
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
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
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
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
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
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
裕邸乃安。
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
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
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
其言揽权、听言尤切。
诏嘉其忠恳。
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
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
帝嘉之,下所司议。
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
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竞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
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
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
遂进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
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南充,哲人也。
”以勤归十年,年七十。
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
又六年卒。
赠太保,谥文端。
(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节)★(二)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寄语:
你只有走完必须走的路,才能过想过的生活。
有的路,你必须一个人走,这不是孤独,而是选择…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因为有明天,今天永远只是起跑线,越努力,越幸运。
考场如战场,考题如刀剑。
每
每一把刀剑都是对学识有无缺漏的查检;
每一次战斗都是对心态起落沉浮的考验;
每一场战役都是对准确规范程度的评判。
小说复习之环境描写
海边的雪
海边的雪
张炜
(张炜1956年生于山东龙口市,当代著名作家,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张炜是一位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的作家。
其80年代前期所创作的长篇乡土小说《古船》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长篇力作,一经发表便轰动文坛,成为20世纪80年代文学创作潮流里长篇小说中的佼佼者之一。
2011年,张炜凭借耗时20余年所创作的七百万余字大河小说《你在高原》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
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
天就要黑下来了。
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子里了。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
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坨。
”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
”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咸鱼一样,反反正正地翻动着。
“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晚要化的。
”
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
”
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厚,让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
它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
“人也一样。
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盯住跳动的灯火,眼角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
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
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
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豹的儿子回家了。
老刚躺下了。
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
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边的声音。
海浪声大得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坨子吞进去。
他惯于在骇人的海浪声里甜睡。
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
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
他怎么也睡不着。
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
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
金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舢板,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蜇了似的喊着老刚,翻身回铺子去了。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舢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
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
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不回铺子。
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了。
金豹不断喊着老刚,听不到回应,就伸手去摸
好像在听什么?
老刚真的在倾听。
听了一会儿,他的嘴巴颤抖起来,带着哭音喊了一句:“妈呀,海里有人!”
金豹像他那样听了听。
“呜喔——哎——救救——呜……”
是绝望的哭泣和呼喊。
金豹跳了起来,霹雳一般吼道: “有人!他们上不来了!”
“听声音不远!”老刚身上抖起来,牙齿碰得直响。
金豹在浪头跟前吼起来,浪头扑下来,他的身子立刻湿透了……老刚喊了一阵,最后绝望地说:“不行了,他们听见也摸不上来,他们不行了……”
金豹奔跑着,呼喊着,不知跌了多少跤,伸开手在雪地上乱摸——他想摸些柴草点一堆大火:被海浪打昏了头的人,只有迎着火光才能爬上来,金豹想按海上规矩,为落水者点一堆救命的火。
厚厚的大雪,哪里寻柴草去!他一声不吭地站在了老刚身边,突然说了句:“点铺子吧!”
铺子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啊。
大火燃起来了!风吹着,熊熊烈火四周容不得冰雪了。
空中飞旋的雪花,都被映红了;雪地上,远远近近都是嫣红的火的颜色,狂暴的风雪比起这团大火好像已经是微不足道的了……
金豹钻到了水浪里,盯着水里的那团黑影。
黑影近了,是抱着一块木板的落水者。
金豹拖上他,刚迈开一步,就被一股巨浪打倒了,他爬起来时,看到老刚也拖着一个人……他们把两个落水的人抱到了大火边上。
烤了一会儿,两个身体蠕动起来。
正在这时候,金豹和老刚听到了大火的另一边有一种奇怪的声音。
他们跑去一看,惊得说不出话——从雪地里、从黑夜的深处滚来两个“雪球”!“雪球”滚到大火边上才展开,让他们看出原来是两个人。
老刚低头瞅一瞅,惊慌地
原来他们终于没能冲出茫茫原野,在漫天的雪尘中迷路了!他们左冲右突,终于知道自己注定要冻死在这个雪夜里了。
可他们在绝境中望到了奇迹——一团生命的大火在远方剧烈燃烧,爆出了耀眼的白光!他们流着眼泪,爬过去,滚过去……
火势渐渐弱下去,那一堆炭火却红得可爱。
两个落水的人能够坐起来了,他们看看炭火,看看远处的黑夜,放声大哭起来。
两个年轻猎人的双筒猎枪早已不知丢在哪里了。
他们的一身冰坨融化着,水流又渗进沙子里。
他们颤声叫着:“爸……”
他们和两个落水的人一块儿跪在了两个老人面前……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小说开头写金豹烘手、饮酒取暖,突出风雪带来的寒冷程度之深,把酒瓶插到沙子里暗示了地点,这些描写紧扣了标题。
B.两位老人对海边正下着的大雪有一番对话。
话语中流露出他们对自己“老了”的无奈伤感,真实展示了老年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话语中有对年老的感慨,但并没有无奈伤感。
不是展示了“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生命像雪花一样脆弱;人生虽短暂和艰难,但要脚踏实地地去面对、经历。
)
C.小说写金豹睡不着,目的是引出下文一连串情节,因为睡不着而走出铺子,直到他们点火救人,构思巧妙,环环相扣。
D.小说语言细腻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富画面感和表现力,把一个寒冷冬季风雪天气里的温暖故事,讲述得精彩动人。
题型专练
1.【环境描写的作用】文中画横线句子描写了熊熊燃烧的大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考点:环境描写中自然环境作用
解析:考虑突出环境的特点(结合手法)、情节、人物、主题方面的作用。
①突出火势之大:空中飞旋的雪花,都被映红了;雪地上,远远近近都是嫣红的火的颜色。
②照应下文,做铺垫:与下文写两位老人的儿子因看到火而得救相照应;燃烧的大火削减了风雪的力量,为下文落水者成功得救做了铺垫;
③深化了作品主题:熊熊燃烧的大火象征着两位老人火热的内心,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不计财产损失,勇敢营救落水者的美好品质和人性,深化了作品主题。
2.【概括环境特点】小说叙述的这一场生死营救是在什么环境下展开的?
考点:小说某个情节下的具体环境概述
解析:先明确对应情节,再找出环境描写内容,进行不同角度的梳理概括。
答案:
①海浪巨大,风雪狂暴,气温极低,四周一片漆黑。
(自然环境)
②只有两位老人在场(现场人员)
③没有其他可以凭借的工具。
(工具条件)
3.【环境描写的手法】这篇小说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描写环境?
考点:描写手法
解析:考虑景物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答案:小说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环境。
(可有可无)
①拟人手法,如“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海浪)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坨子吞进去”等,写出了风浪的巨大。
②正面描写:如“浪头扑下来,他的身子立刻湿透了”。
③侧面描写:通过人物的感官来表现环境的恶劣,如“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
3.小说极力描写海浪和风雪之大,这样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6分)
考点: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解析:从环境、情节、人物、主题、手法方面。
①营造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描写海浪风雪之大,能表现天气的寒冷、恶劣,营造出紧张、凶险的氛围,营造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因海浪风雪越大,落水者和迷路者才找不到方向,才需要大火指引方向,由此才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侧面烘托人物:描写海浪风雪之大,能从侧面烘托两位老人舍弃个人利益,点燃铺子救人的品质。
④利于突出主题:因海浪风雪之大,点燃铺子救人的举措也无意救了他们儿子的命,凸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温暖主题。
链接:《天嚣》《我叫布莱恩》相似主题:善有善报
6.小说结尾写金豹和老刚的儿子也因为点燃的大火而得救,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①故事紧凑:与前文情节互为照应。
使这个故事紧凑,结构浑然一体。
②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情节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又
在情理之中,增强了情节发展的张力。
③引发读者不尽的思考: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④深化主题:不仅仅是对两位老人舍己救人的歌颂,凸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温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