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数控技术的零件加工工艺优化与实现一、任务背景及目的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如何利用数控技术实现工艺优化,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次毕业设计旨在研究基于数控技术的零件加工工艺优化方法,并设计实现相应的加工系统,达到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的目标。
二、任务内容1. 调研研究现有数控技术在零件加工中的应用现状,了解数控工艺优化的研究进展。
2. 系统分析零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待优化的工艺环节,如刀具路径规划、切削参数选择等。
3. 提出数控工艺优化的方法和算法,包括刀具路径优化、切削参数优化等。
4. 基于上述方法和算法,设计实现一个数控加工系统原型,可以进行零件加工工艺的优化和实际加工操作。
5. 进行实际加工试验,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加工效果和加工质量,验证数控工艺优化的有效性。
三、任务要求1. 具备一定的数控技术知识和电子设计能力,熟悉数控编程语言和相关软件,能够独立完成数控机床的编程任务。
2. 具备一定的工艺学知识和切削加工原理,了解常见零件加工工艺流程和常用刀具材料、切削参数等。
3. 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从实际加工过程中提取关键数据并进行分析。
4. 毕业设计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扩展和应用。
四、任务计划根据学校的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任务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具体安排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保证任务的有序推进。
五、预期成果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包括调研报告、设计方案、实施过程、结果分析和总结等。
同时,完成数控加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编写相关文档和软件代码。
最终通过实际加工试验验证优化后的工艺对加工效果和质量的影响。
备注:以上任务书仅供参考,具体的任务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毕业设计数控技术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专业姓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起止时间:毕业设计(论文)旳内容提纲: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方向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旳规定, 提出如下几大类设计(论文)选题方向供参照, 每一题中旳详细题目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所从事旳工作选定, 也可选择其他题目, 均应符合专业方向、设计内容及工作量旳规定。
(一)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类1.理解数控机床旳型号、系统及该机床旳特点;2、选择一经典零件图, 画零件图一张;(大专选择中等复杂程度旳零件图)3.编写数控加工工艺规程;4、编写零件旳数控加工程序;5、阐明书一份。
(二)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类选择中等复杂程度旳零件, 进行加工工艺规程旳编制及某经典工序旳专用夹具设计。
1.画出零件——毛坯综合图一张;2、写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一套;3、写出机械加工工序卡一套;4、选择一种经典工序设计专用夹具一套;5、画一套专用夹具经典零件图;6、设计阐明书一份(三)钳工类;1.本厂简介及其产品简介;2.怎样对旳选用与使用钳工工具;3.制定一种经典部件旳钳工工艺规程;4.画装配图1张;5.简述钳工旳种类及钳工旳基本知识。
(四)机修类本厂生产管理概况现实状况分析;2.故障诊断分析旳措施;3.对旳装配措施旳分析;4、怎样当好一种机修工人;5、合理化提议;6、阐明某产品旳质量是怎样保证, 简介整个检查过程;7、产品质量分析。
(五)检测类1.检查措施旳选择;2.量具、量仪旳对旳选用、使用与保养;3.测量误差旳种类及其影响原因与评估措施;4.阐明某产品旳质量是怎样保证, 简介整个检查过程;5.对一种零件进行20次等精度测量, 按公差书中旳知识分析其测量成果;6.合理化提议。
(六)企业管理类1.企业简介及产品简介;2.工厂管理分析;3.怎样作好本职工作。
4.技术经济分析5.对企业产品进行市场调查;6.企业筹划(七)市场营销类1.对企业产品进行市场调查;2.销售产品旳性能、工作原理;3.你旳产品与同类产品比较优势怎样;4.销售技巧;5.怎样搞好售后服务。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任务书本课程设计是在《数控机床》理论课程学习完后进行的一次重要的实践环节。
《数控机床》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课之一,对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很高;该课程设计目的是通过实践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消化数控技术基本内容,通过设计掌握数控编程的步骤和内容,熟练应用CAD/CAM软件,为今后从事数控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一、设计任务1、设计题目箱体类零件设计及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2、设计内容●根据给定零件图样要求、毛坯情况,指定加工部位,制定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选择所需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和换刀点的选择;●根据有关教材或实际数控系统的格式要求采用刀具补偿功能编写该零件的加工程序,可选用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
3、设计要求●图纸必须符合制图标准,图面应正确、完整、美观,零件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工艺卡、刀具卡必须符合规范,切削用量的选择应有技术根据,工件坐标系等的选择应满足加工操作简单、方便计算等要求;●说明书按一定的格式单面书写、要求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图文并茂、装订成册。
二、设计步骤1、设计工艺1.1、零件介绍该零件材料为HT200,毛坯为铸件,为大量生产类型产品。
该零件由结合面(基准E面);后端面(主视图下表面)、后端面上2-4XM8EQS螺纹孔、φ45H7孔、φ35H7孔、φ58H9孔;前端面(主视图)、φ25H7孔;左侧面(左视图)上M16x1.5螺纹孔、φ18H9孔;右侧面(左视图下表面)上φ18H9孔等组成,加工表面较多且多为平面和孔,适合加工中心加工.1.2、工艺分析1,加工技术要求分析该零件精度要求高的项目有:A和B的同轴度H7,C、D和A―B的平行度0.021,φ35H7及对基准A的50±0.1,φ45H7及对基准A的50±0.1,φ25H7及对基准A的50±0.1,2―4x M8EQS分度72±0.1,φ35H7孔和2―φ45H7孔的孔心距90±0.07等.2,定位基准选择在铣后端面时选结合面为粗基准, 铣结合面时以后端面为基准,后续加工时基本以结合面和后端面为定位基准,有利于采用加工中心加工。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学号: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题目:数控技术课程设计——箱盖零件的数控工艺分析与编程指导教师:职称:职称:2010年12月27日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2011 学年第 1 学期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数控技术课程设计—箱盖零件的数控工艺分析与编程起迄日期:2010年12月27日~2010年12月31日课程设计地点:指导教师:系主任: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0 年12月 27日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引言 (1)1.1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 (1)1.2数控机床的巨大进步及现状 (3)1.3本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3)2实体造型 (5)3 箱盖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6)3.1零件图工艺分析 (6)3.2确定加工方案 (7)3.3确定装夹方案 (7)3.4确定工艺过程 (8)3.5确定走刀路线 (9)3.6划分数控铣削加工工步及安排加工顺序 (9)4操作要点 (11)4.1加工准备 (11)4.2注意事项 (11)5数控仿真 (12)6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15)7结论 (17)参考文献 (18)1引言1.1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数控机床是一种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
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与普及,现代化企业对于懂得数控加工技术、能进行数控加工编程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必将不断增加。
自从1952年第一台数控铣床在美国诞生以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更新换代。
数控技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电子管(1952年)、晶体管(1959年)、小规模集成电路(1956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小型计算机(1970年)和微处理或计算机(1974年)等五代数控系统。
前三代数控系统采用专用电子线路实现硬件式数控,一般成为普通数控系统,简称NC。
数字积分插补法直线插补

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数字积分插补法直线插补专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连续轨迹控制数控系统的组成原理。
2) 掌握数字积分插补的基本原理。
3)掌握数字积分插补的软件实现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数字积分法又称数字微分分析法DDA(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
数字积分法具有运算速度快、脉冲分配均匀、易于实现多坐标联动及描绘平面各种函数曲线的特点,应用比较广泛。
其缺点是速度调节不便,插补精度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才能满足要求。
由于计算机有较强的计算功能和灵活性,采用软件插补时,上述缺点易于克服。
本次课程设计具体要求如下:1)数字积分插补法基本原理2)数字积分插补法插补软件流程图3)算法描述(逐点比较法算法在VB中的具体实现)4)编写算法程序清单5)软件运行仿真效果二、课程设计报告要求1)按课程设计任务5点要求为标题,编写课程设计报告,最后加一点:此次课程设计小结(包括设计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有关设计体会等)。
2)字数在3000字左右。
3)仿真软件一份。
三、学生分组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数字积分法直线插补的基本原理数字积分法是利用数字积分的方法,计算刀具沿各坐标轴的位移,使得刀具沿着所加工的轮廓曲线运动利用数字积分原理构成的插补装置称为数字积分器,又称数字微分分析器(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 ),简称DDA 。
数字积分器插补的最大优点在于容易实现多坐标轴的联动插补、能够描述空间直线及平面各种函数曲线等。
因此,数字积分法插补在轮廓数控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从几何角度来看,积分运算就是求出函数Y = f (t )曲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从t =t 0到t n 时刻,函数Y= f (t )的积分值可表述为⎰⎰==n n tt t t dt )t (Ydt S 00f 如果进一步将t ∈[t 0,t n ]的时间区划分为若干个等间隔Δt 的小区间,当Δt 足够小时,函数Y 的积分可用下式近似表示t Y Ydt S n i i t t n ∆∑⎰-=≈=100在几何上就是用一系列的小矩形面积之和来近似表示函数f (t )以下的积分面积。
数控机床设计任务书

广西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设计的目的《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是:1)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其相关基本知识,学习总体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及选用原则。
3)通过伺服系统的设计,掌握常用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计算选择方法与控制驱动方式。
4)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初步树立“系统设计”的思想。
5)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二、设计的内容及步骤题目:X-Y 数控工作台设计一、设计任务:设计一套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 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1) 立铣刀最大直径mm d 15=;立铣刀齿数3=Z ;最大铣削宽度mm a c 15=;最大背吃刀量8=p a ;加工材料为碳素钢或有色金属。
2) 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2.0±。
3) 工作台尺寸为mm mm 230230⨯,加工范围为mm mm 250250⨯;4) 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 /3000max max mm v v y x ==,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400max max mm v v y x ==,加减速0.4s 。
二、设计主要步骤1、确定设计总体方案(1)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①丝杠螺母副的选用。
②导轨副的选用。
③伺服电动机的选用。
④减速装置的选用。
(2)控制系统的设计,完成进给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及步进电机的控制驱动。
2、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1) 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按照下导轨上面移动部件的重量来进行估算。
包括工件、夹具、工作平台、上层电动机、减速箱、滚珠丝杆副、直线滚动导轨副、导轨座等,估计重量约为800N 。
数控课程设计与书任务

数控课程设计与书任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使用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零件加工,具备一定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常用的数控编程指令和编程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零件加工,具备一定的数控编程和调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常用的数控编程指令和编程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介绍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介绍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3.第三章:数控机床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
4.第四章:数控编程指令及其使用,介绍常用的数控编程指令及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5.第五章:数控编程实例,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数控编程的技巧和方法。
6.第六章: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介绍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通过操作数控机床,使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数控技术》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
数控课课程设计书

数控课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数控编程、操作和维护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熟悉数控机床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4)了解数控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2)能够根据零件图编写数控程序,并进行调试和优化;(3)能够对数控机床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3)使学生认识到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结构和操作、数控技术应用等四个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2.数控编程:数控编程基本方法、编程软件的使用、编程技巧等;3.数控机床结构与操作:数控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等;4.数控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发展趋势、案例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编程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数控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4.实验设备:配备先进的数控机床和相关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设计方案
在本学期的《数控原理与系统》学习中,我们学到了数控系统直线(或圆弧)插补的三种较常用的方法,即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和数据采样法插补。
现对以上三种插补方法作如下对比,并选择最佳方案。
1.1 逐点比较法插补
逐点比较法的基本原理是被控对象在按要求的轨迹运动时,每走一步都要与规定的轨迹进行比较,由此结果决定下一步移动的方向。
逐点比较法既可以作圆弧插补又可以作直线插补。
这种算法的特点是,运算直观,插补误差小于一个脉冲当量,输出脉冲均匀,而且输出脉冲速度变化小,调节方便,因此在两坐标数控机床中应用较为普遍。
1.2 数字积分法插补
数字积分法插补又称为微分分析法。
这种方法可实现一次、二次、甚至高次曲线的插补,也可以实现多坐标联动控制。
只要输入不多的几个数据,就能加工出圆弧等形状较为复杂的轮廓曲线。
作直线插补时,脉冲分配也较均匀。
1.3 数据采样插补
数据采样插补实际上是一种粗插补过程,它所产生的微小线段仍然比较大,必须进一步对其密化(即精插补)。
粗插补算法比较复杂,大多用高级语言编制;精插补算法比较简单,多用汇编语言或硬件插补器实现。
1.4 综述
根据课程设计要求,结合自身学习情况,我选择数字积分法来实现第二象限的逆圆弧插补,并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数字积分法又称数字微分分析法DDA(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
数字积分法具有运算速度快、脉冲分配均匀、易于实现多坐标联动及描绘平面各种函数曲线的特点,应用比较广泛。
其缺点是速度调节不便,插补精度需要采
取一定措施才能满足要求。
由于计算机有较强的计算功能和灵活性,采用软件插补时,上述缺点易于克服。
2 分析第二象项圆弧插补算法
数字积分法是建立在数字积分器基础上的一种插补算法,在介绍数字积分法的第二象限圆弧插补算法之前,先介绍数字积分器的工作原理。
2.1 数字积分器的工作原理
从几何角度来看,积分运算就是求出函数Y f t =曲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
积,如图课设图1-1所示,从0t t =到n t 时刻,
函数()Y f
t =的积分值可表述为
()0
n
n t t t t S Ydt f t dt ==⎰⎰ (式1-1)
如果进一步将0[]n t t t ∈,的时间区划分为若干个等间隔t ∆的小区间,则当t ∆足够小时,函数Y 的积分可用以下近似市式表示
01
n
n t i t i S
Ydt Y t -==≈∆∑⎰ (式1-2)
在几何上就是用一系列小矩形面积之和近似表示函数
()f t 以下的积分面
积。
进一步如果在(式1-2)中,取t ∆为基本单位“1”,则上式可演化成数字积分器算式
1
n i i S Y -==∑ ( 式
1-3)
可见,通过假设t=∆“1”,就可将积分运算转化为( 式1-3)所示的求纵坐标值的累加运算。
若再假设累加器容量为一个单位面积值,则在累加过程中超过一个单位面积时立即产生一个溢出脉冲。
这样,累加过程所产生的溢出脉冲总
课设图1-1
数就等于所求的总面积,即所求的积分值。
2.2 数字积分法的第二象限圆弧插补算法
如图课设图1-2所示,设刀具沿圆弧SE 进行切削,圆弧半径为R ,刀具切削速度为v ,在两坐标轴上的速度分量为X v
则根据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关系,可得
X
Y
i i
v v v
K R Y X ===(常数) (式1-4) 则有,,X Y i i v KR v KY v KX === (式1-5)
由于半径R 为常数,若切向速度v 为匀速,则K 为常数,那么,动点在两坐标轴上的速度分量将随其坐标值的变化而变化。
当给定一个时间增量t ∆,动点在,X Y 坐标轴上位移增量分别为
t=t X
i i X v KY ∆=-∆-∆ (式1-6a )
t=-t Y
i i Y v KX ∆=-∆∆ (式1-6b )
由于第二象限逆圆对应X 轴坐标值逐渐增大,所以(式1-6a )中X ∆表达式取正值,也就是说X v 、Y v 均带绝对值,不带符号运算。
从而获得第二象限逆圆DDA 法插补公式如下:
00X=t n n
i i i i X KY ==∆=-∆∑∑ (式1-7a )
Y=t n
n
i i i i Y KX ==∆=-∆∑∑ (式1-7b )
3 编制流程图
课设图1-2
4 编写代码
该流程图的C语言程序源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void main()
{
int Xs,Ys,Xe,Ye,Jrx,Jvx,Jry,Jvy,nx,ny,DX,DY; AGAIN:
printf("请输入圆弧的起点:");
scanf("%d %d",&Xs,&Ys);
printf("请输入圆弧的终点:");
scanf("%d %d",&Xe,&Ye);
if(Xe-Xs<0&&Ye-Ys<0&&Xe<0&&Ys>0)
{
Jrx=0,Jry=0,nx=0,ny=0,Jvx=abs(Ye),Jvy=abs(Xe);
for(;nx!=abs(Xe-Xs)||ny!=abs(Ye-Ys);)
{
Jrx=Jrx+Jvx,Jry=Jry+Jvy;
}
if((Jrx>=8)&(Xs!=Xe))
{
Jrx=Jrx-8,Xs=Xs-1;
DX=1,Jvy+=1,nx+=1;
}
if((Jry>=8)&(Ys!=Ye))
{
Jry=Jry-8,Ys=Ys-1;
DY=1,Jvx+=1, ny+=1;
}
if(DX==1 || DY==1)
{ printf("(%d,%d)\n",Xs,Ys); DX=0,DY=0; }
}
else
printf("此圆弧不是第二象限逆圆,请输入符合第二象限逆圆的点\n"); goto AGAIN;
}
5 调试
利用VC++6.0软件对以上C程序进行调试,调试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