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特质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舞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典舞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典舞有哪些特点中国古典舞有哪些特点中国古典舞并不是一直就存在的,作为一种代表或象征中国传统艺术的舞蹈文化,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

那你知道中国古典舞特点吗?一、中国古典舞的舞韵精奥——圆润流畅“圆润”是中国古典舞的突出特征。

在中国古典舞蹈中,其动作与内容的差异及对立方面互相结合,互济不足,从而构成高度的协调、平衡、一致的整体,形成一种“圆”的艺术。

而在生活中,“行云流水”、“曲折婉转”、“龙飞凤舞”、“闪转腾挪”等词语,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中国古典舞。

的确如此,单从中国古典舞的舞姿造型、动势动态来看,它确实一直体现着“圆”和“终点回归起点”的圆运动原则。

中国古典舞被称为是“划圆”的艺术——无论是身体体态的拧、倾、圆、曲,还是舞蹈动律上的起承转合规律,及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轨迹上,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舞的“圆”之美。

可以说,中国古典舞的舞韵精奥即是圆润流畅。

实际上,中国古典舞蹈的圆周运动,其实暗地里冥合了中国传统“周而复始”的流序。

在中国古典舞里,“圆”得到了最精纯、最深刻的展示与表现。

中国古典舞表演艺术在往复回环的舞台、盘桓往复的时空、无限绵延的艺术空间中,实现了对生命曲线之美的再现,沉淀出了契合宇宙自然之“道”的圆道。

二、中国古典舞的特有神韵——形神兼备“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点之一。

所谓“神韵”,指的是神采气度与风格韵味的统一。

“神”,表现为一种精神、气质;“韵” 则体现一种品位,一种和谐与风雅。

如果说“神”中透着阳刚之气,而“韵”里则含着阴柔之美,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即体现为形神兼备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蹈中,“神”是不可捉摸的、,但其“形”却可视可感,同时它也是艺术家之神情意的物质载体。

中国古典舞以深厚的思想与深邃的感情为内涵,并以其作为统领“形”之“神”,而气韵,则是形神合一,是内在神韵与外在形象交融而达到的艺术的至高境界,同时也是思想的深刻和情感丰富的意象表现。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的研究哈尼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以及独特的舞蹈艺术。

哈尼族舞蹈有着鲜明的特质和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舞蹈表现形式,展示了哈尼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下面就对哈尼族民间舞蹈的特质及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和分析。

1、独特的舞蹈风格哈尼族舞蹈在整个少数民族舞蹈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在舞蹈中,哈尼族人们会运用许多独特的舞蹈动作和技巧,这些动作和技巧被传承至今,展现了哈尼族舞蹈独特的魅力。

2、丰富的舞蹈内容哈尼族舞蹈作为民间艺术,具有丰富的舞蹈内容。

哈尼族舞蹈表现形式多样,有群舞、对舞、独舞等形式。

不同形式的舞蹈内容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让人们更加了解哈尼族文化。

3、古朴的舞蹈服饰哈尼族舞蹈服饰色彩绚丽,图案纷繁,丰富多彩,而且每一种服饰都有着独特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在传统的哈尼族群舞中,人们会穿上最具代表性的哈尼族服饰,展现出古朴典雅的气质。

1、表达文化自信2、弘扬民族精神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中弘扬着哈尼族人民的民族精神。

在表演中,舞者们通过舞蹈动作、舞蹈服饰等方面展现了独特的民族特色,有力地宣扬了哈尼族民族文化,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哈尼族文化。

3、传承历史文化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能够源远流长地传承下来,正是因为它们传承了哈尼族的历史文化。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中蕴含着哈尼族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这些艺术作品中,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哈尼族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总的来说,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是哈尼族民俗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现哈尼族独特文化风采的同时,也将哈尼族独特文化传承下去。

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才能推动哈尼族文化的更加广泛传承和发展。

古典芭蕾舞基本特征

古典芭蕾舞基本特征

古典芭蕾舞基本特征古典芭蕾舞,作为一种古老而经典的舞蹈形式,凭借其优雅、高贵的特质,在世界舞台上享有盛誉。

古典芭蕾舞的基本特征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舞姿和舞蹈技巧上,还表现在舞剧的构思和表演形式上。

本文将以其基本特征为主线,介绍古典芭蕾舞的魅力及其相关的要素。

一、优雅的姿态和流畅的动作古典芭蕾舞以其优雅、委婉的舞姿和流畅的舞蹈动作而著称。

在古典芭蕾舞中,舞者的身体姿态要求端正,站姿笔直,双脚完全展开,呈现出一种富有弹性和韧性的线条。

而舞蹈动作则追求舞者的连贯性和协调性,既包括优美而流畅的转体、脚尖动作以及奇妙的身体灵活性,也包括复杂而考究的抬腿、扩大动势的跳跃和扑向空中展开的旋转等。

二、精湛的技巧和艺术表达古典芭蕾舞所要求的舞蹈技巧在各个方面都要求十分高超。

舞者对于平衡、力量和柔韧性的把握都要达到极致,舞蹈动作的完成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和日积月累的练习。

古典芭蕾舞的技巧可谓是独特且多样化的,包括了高抬腿、优美的旋转、轻盈的跳跃、强大的支持以及复杂的动作转换等。

除了技巧上的要求,古典芭蕾舞更重视艺术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舞者需要通过脸部表情、眼神交流和情绪表达等手法,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传递给观众,使观众产生共鸣。

在古典芭蕾舞中,情感的真实和饱满是其重要的表演要素之一。

三、精心设计的舞剧构思和舞台表演古典芭蕾舞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形式,其舞剧的构思和舞台表演也是其基本特征之一。

古典芭蕾舞舞剧的构思往往源于文学、历史或传说故事,通过舞蹈表演将这些故事展现给观众。

舞剧在舞台表演上常常体现出次序井然、场景切换的流畅性和服装道具的精美与考究。

此外,舞剧的音乐也是舞台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者需要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相协调,形成一种和谐而立体的舞台效果。

综上所述,古典芭蕾舞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优雅的姿态和流畅的动作、精湛的技巧和艺术表达,以及精心设计的舞剧构思和舞台表演等方面。

古典芭蕾舞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高雅的艺术性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的研究哈尼族位于中国云南省的南部地区,是一个具有丰富民间舞蹈艺术的民族。

哈尼族的民间舞蹈艺术特质具有独特的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文化内涵。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舞蹈形式丰富多样哈尼族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样,有恶鬼舞、赶鬼舞、坐轿舞、地神舞等,每种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动作。

其中恶鬼舞是哈尼族的传统舞蹈形式之一,舞蹈者穿着带有面具的服装,以恶鬼的形象进行舞蹈表演。

二、动作矫健灵动哈尼族民间舞蹈动作矫健灵动,充满活力和魅力。

舞者的手臂和身体协调运动,有时候像鹰击长空,有时候像花枝招展,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强调团结和和谐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注重团结和和谐的精神内涵。

在舞蹈表演中,舞者们总是以集体行动为主,以团结协作的姿态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传递出和谐共处、互助互爱的文化价值观。

四、充满生活气息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充满了生活气息,舞蹈动作和表演场景常常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舞者们通过模仿农民耕种、捕鱼、赶牛等生活场景进行舞蹈表演,使舞蹈更具有亲和力和可感性。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舞蹈中的动作和形式反映了哈尼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舞蹈中的排列组合、手势动作等元素,记录着哈尼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反映了哈尼族对自然界的崇拜和尊重。

舞蹈中的动作常常与自然元素结合,舞者们通过舞蹈与自然界进行交流和沟通,表达出对自然的敬仰与融入。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

舞蹈中的舞者们相互配合、相互依靠,在舞蹈中展现出团结和友爱的精神风貌。

这与哈尼族传统的人际关系建立方式密切相关,体现了他们在集体中的责任和担当。

通过对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以及文化内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哈尼族的文化遗产。

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关于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探究

关于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探究

关于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探究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是云南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质。

本文将探究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

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之一是富有原生态的自然特点。

云南布依族民间舞蹈在表达形式上追求简单自然,舞蹈动作多源自布依族人日常生活中的农耕、打猎、采摘、祈年等活动,通过舞蹈的形式再现生命的律动与情感的表达。

布依族的地理环境特点对其舞蹈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舞蹈中常出现山川、水源、植物、动物等自然元素,使得舞蹈具有浓厚的自然氛围。

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还体现在舞蹈形式上的多样性。

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山歌舞、祭祀舞、情歌舞、捣衣舞等。

不同形式的舞蹈在节奏、动作、表情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

在山歌舞中,以重曲线的动作塑造舞者的柔美形象;在情歌舞中,以慢节奏、柔和的舞姿来表达深刻的情感。

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还表现在服饰和道具的独特性。

布依族的舞蹈服饰以色彩艳丽、线条简洁为特点,常以黑色和白色为底色,饰以明亮的红、黄、绿等颜色。

在服饰上常用蓝紫色的纱或丝带来装饰,极大地增强了舞蹈的视觉效果。

布依族的舞蹈还常常搭配一些特殊的道具,如手持绣花棒、芦笙等,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和戏剧性。

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还体现在乐器和音乐的独特性。

布依族的舞蹈常常伴随着特有的乐器演奏和歌唱,如芦笙、扬琴、马头琴等。

这些乐器在演奏时节奏明快,音调高亢,给舞蹈增添了活力和动感。

布依族的歌唱方式以颤音和颤声为特点,在舞蹈中常常和舞者的动作相呼应,形成声、乐、舞的和谐统一。

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表现在富有原生态的自然特点、形式多样性、服饰和道具的独特性以及乐器和音乐的独特性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独具艺术魅力,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云南布依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探究

关于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探究

关于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探究云南布依族是中国南方一个重要的民族,其传统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进行探究。

一、舞蹈形式多样,富有变化云南布依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其中包括舞蹈、歌舞、戏曲等,适合各种场合和用途。

从舞蹈的形式来看,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种类很多,有垒夫舞、关舞、拐弯舞、高桥舞等等。

每一种舞蹈都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舞蹈动作,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其丰富的艺术内涵。

二、以活泼欢快、热情洋溢为主旋律云南布依族的传统民间舞蹈以其律动性、活泼欢快、热情洋溢为主旋律。

音乐节奏明快,舞者翩翩起舞,回旋跳跃,给人以轻盈灵动之感。

舞者在演出时会通过各种手势、眼神的表达,来传达人们的感情和心思,进一步让观众投入其中。

三、注重舞蹈服饰和饰品的造型云南布依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在服饰和饰品方面也有独特的艺术特质。

舞蹈服饰以红色为主色调,多以红色锦缎为面料,加上银钩锁、珠子、流苏、铜铃等装饰,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饰品方面,舞者常佩戴银饰,如银发饰、银耳环、银花边、银胸针、银手饰等,以衬托出舞者的妆容和衣着,突显出西南少数民族独特的风情。

四、强调群体舞蹈的整齐划一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重视群体舞蹈的整齐划一。

在表演的过程当中,舞者们要身体协调,动作统一,跳得整齐划一。

舞者强调彼此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以达到完美的效果。

综合起来,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具有形式多样、活泼欢快、热情洋溢、注重服饰和饰品的造型、强调群体舞蹈的整齐划一等艺术特质。

其中,注重服饰和饰品的造型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强调群体舞蹈的整齐划一则是其舞蹈形式的独特特点之一。

这些艺术特性让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展现了其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传递出了其深厚的历史内涵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关于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探究

关于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探究

关于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探究云南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的贵阳、昆明、大理、红河等地,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艺术表现形式。

布依族人民热爱舞蹈,民间舞蹈是他们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本文将探究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

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在于其独特的舞蹈形式、舞蹈动作和舞蹈风格。

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舞蹈形式多样。

布依族的舞蹈形式包括集体舞蹈和个人舞蹈两种。

集体舞蹈是布依族的主要表演形式,多以庆祝丰收、表达幸福和祈福为主题,例如《醉蝶报春》、《高山泼水》等。

个人舞蹈则更多展现个人的柔美和优雅,例如《千手观音》、《布依少女》等。

不同形式的舞蹈展示了布依族人民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变。

布依族的舞蹈动作以手臂、手指和腰腹的运动为主要特点,舞者通过臂部和手指的灵活转动,表达出他们独特的情感,例如喜悦、忧愁和思念等。

布依族舞蹈还注重腰腹的协调运动,通过腰腹的扭动和摇摆,展示舞者优美的身体曲线和节奏感。

这种舞蹈动作的独特性,使得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在艺术表现上更为独特和独到。

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舞蹈风格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布依族的舞蹈风格通常快节奏,富有激情和活力。

舞者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洋溢的情感表现舞蹈,在节奏感上非常强烈。

布依族传统舞蹈的节奏变化多样,常常伴随着鼓声、铜铃声和歌声,使得舞蹈更加有力量感和感染力。

这种舞蹈风格的独特性,展示了布依族人民豪迈奔放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主要表现在舞蹈形式、舞蹈动作和舞蹈风格上。

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包含了集体舞蹈和个人舞蹈,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丰富多变的舞蹈动作以手臂、手指和腰腹的运动为主要特点,展现出布依族人民独特的情感和美丽的身体曲线;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舞蹈风格使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更加有力量感和感染力。

云南布依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体现了布依族人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的研究哈尼族民间舞蹈是哈尼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就哈尼族民间舞蹈的特质和文化内涵展开研究。

哈尼族民间舞蹈具有以下特质:1. 借助肢体语言传达情感:哈尼族民间舞蹈通过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舞者通过舞姿、舞步和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2. 强调协调和平衡:哈尼族民间舞蹈注重舞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舞者们会相互配合、协调舞动,保持整齐划一的舞步和舞蹈动作。

在舞蹈中,舞者们会通过协调和平衡的动作来展示出哈尼族人民的团结和和谐。

3. 强调细节和装饰:哈尼族民间舞蹈注重细节和装饰的处理,舞者们会通过服饰、化妆和配饰等来突出舞蹈的视觉效果。

在舞蹈中,舞者们会通过细腻的肢体表现和精心设计的舞蹈动作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展示出哈尼族人民的审美和艺术追求。

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表达民族文化和历史内涵:哈尼族民间舞蹈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艺术能够向观众展示哈尼族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舞蹈中的动作、形式和表演内容都与哈尼族人民的生活和传统习俗密切相关,能够展示出哈尼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点。

3. 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哈尼族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形式,能够吸引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关注和参与,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舞蹈的表演和传播,能够增强社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促进哈尼族社会的和谐发展。

哈尼族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舞蹈艺术,能够传达情感和思想、展示民族文化和历史内涵、弘扬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

哈尼族民间舞蹈作为哈尼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对于保护和传承哈尼族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的特质:动作、时间、空间一、舞蹈的动作动作的性质(一)1、重组法:对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分类,在同类形中重新组合(动作的先后顺序变化)2、重叠法:一个或一组动作在同一空间下或不同空间方向重复使用。

3、折分法:留住局部折除全部(如:一个整体的动作,不要手上的只要脚上的动作)4、模糊法:一个对原始创作工作印迹上的保留与发展。

性质(二)力量性性质(三)表情的处理方式1、虚幻的情感表情:不太很明显的具体的对某一种特定的情感,做为过渡表达成铺垫的过程。

2、暗含的情感表情:心理活动以外部表情不完全统一的一种处理结果。

3、聚象的情感表情:让人一目了然的动作使用。

4、抽象的情感表情:把明确的事物通过动作语汇,通过表情进行抽象的处理,使其在像与不象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现代舞使用较多)性质(四)动作空间形与面的关系1、近视觉:图多底少2、远视觉:底多图少3、规范平均的视觉感:图底均等性质(五)气息性1、连贯性:如自然的抒情的2、间断性:主要表现在节律感稳重、郁忧的情感3、爆发性:现代舞居多4、悬提性:气息在内部慢慢向上升起的感觉性质(六)动作的创新1、动作源来自生活,需要带着思考去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并把一切有机转化成生动的现象。

2、战胜自身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如果说创造性的一部分纯粹个人的品质起作用而无法检验的话,那么的发展仍然要从认识构成舞蹈的不同因素出发。

舞蹈从来不是单一构成的,所有的因素总要一起出现。

然而,所有的因素不是同时出现,也不具有同样的价值。

受外界影响,身体在某段时间、某个空间、某种状况下产生动作。

根据舞蹈的“构思”,因素中的一个可能是主导的,出现在首要地位。

它将成为编舞的中心因素,其他的因素在结构舞蹈动作时作为辅助的成分。

给舞蹈以感觉,赋予舞蹈以含义的主要因素有点像长在人背部上的小刺,随时牵动全身痛痒。

动作谁想舞蹈谁就要考虑到动作。

舞蹈时用身体动作,并在舞动中使动作发生变化。

赋予其形式、力量和品质。

这三个组成部分将作为我们研究动作的向导。

对于即兴舞蹈来说,它们是练习的轴心。

1.形式形式是动作的外表样式,它界定动作的轮廓,赋予动作总的形状和使人根据可辨认的标准去熟悉和记忆。

——圆形——棱形——对称的——不对称的——传统的、古典的——现代的、当代的舞蹈形式不仅来自臂、腿这些四肢部分,而且可以产生于整个身体和其他各个部位。

当人们试图表现一种众所周知的形式时,它是可以模拟的。

比如,圆的形式可参照地球、某个阿拉伯数字或某朵花的样式。

手势性的动作需根据著作的主题要求产生,它取决于内容:方的形式用来表现暴力或战争,圆的形式则可用于摇篮曲的柔和。

因此,形式是必需的,它能使不可感知的思想和情感成为可感知的艺术形象。

形式同样能通过它本身抽象的方法被人思考。

因此,身体既能创造动作,又能通过动作形式引人思索。

形式大多借助于游戏产生和被提炼。

比如:——在两个舞伴之间建立一种对话的练习。

一个用圆的形式“发话”,另一个用方的形式“回答”。

——取一种对称的形式。

通过轻微的变化成为不对称的动作。

重新再找到一种将能变成不对称的形式。

——让身体做出阿拉伯数字或拉丁字母的形态,仿佛是用身体这个新材料在进行书写……2.力量力量给动作以活力。

人们能够表现出:——强的力量——缺少力量——部分力量力量是某种类似基本的肌肉“紧张度”的东西。

通过它能产生动作。

对力量概念的感觉通过重量的获得和给动作注入力量来体会。

通常人体具有重量和有支撑重量的某些肌肉紧张度。

在动作的进行中,身体重量的移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我们将通过重量游戏,在动作的进行中使用各种不同的力量。

从完全放松到极度紧张,这样有可能体会到整个力量体系。

重量游戏范例与重量斗争:在动作中设置某些阻挡力。

给支撑增加必须的力量。

明显地表现身体内部的抵抗力。

懈力:放松身体,拖沓地走地。

消除肌肉的紧张度直到完全失去支撑力瘫倒在地。

运用力量:通过游戏,轮番进行抵抗与放松,使重量往返于两个极端之间,形成对比。

把力量传给身体的一个部分。

为了使舞蹈动作更有光彩,通过动作进程中所需要的力量的增加,使舞姿动作获得源自身体内部的支撑力。

变换力量。

通过紧张度的游戏,将重力转换到轻力,即先用强烈的紧张度赋予动作以力度,继而相反,用少量的紧张度使动作变弱。

关于重量敏感性练习的建议泄力与动词“融化”联系在一起的景象,对于激发即兴舞蹈来说是足以使人产生联想的。

只需要简洁的建议,就能引导找到“松懈”的感觉。

……冬天,到处是雪。

有两种可能:1.设想自己是个在太阳下渐渐融化的雪人。

变化是缓慢的、持续的,直到最终化为一摊水。

2.设想自己是瑞士山区木屋顶上的积雪,渐渐地变软,一大块一大块地松开、跌落。

因此,重量的变化分阶段呈现,先是缓慢的,然后是剧烈的。

在两人之间动作力量:一个人用手将力的信号发到另一个人身上的不同部位,受力人身体的这些部位应作出相关和反应。

这种游戏性触动式启发的要领在于发力者应给予对方身体不同部位以不同的力,受力者则应根据信息不停地作出各种相应的反应。

这种练习要求接受者具有灵感的感受力和发力者富有传导各种力量的经验。

斗争利用一种具有情感的情景,也许能够唤起身体找到新的感觉。

比如:根据“穿越沙漠”的主题。

这个主题中蕴含的情感是丰富的,因为人们会遇到各种情景:——无忧无虑地接受按个人节奏行进。

重心移动自然,没特殊感觉,处于自然状态中。

——由于炎热和沙漠中行走的困难,疲劳随之而来。

步伐沉重,行走困难。

——筋疲力尽,瘫倒在地。

清醒过来,克服疲劳、顽强挺立起来。

——发现远处的绿洲,希望重新产生,仿佛使人长了翅膀,忘了疲劳带来的沉重感,向绿洲跑去……但身体的一部分仍是乏力的,难以移动,只能费力地向前……等等。

就这样,你能找到各种各样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情节能引导你进入敏感的内心情感世界。

3.性质性质是指动作的本质。

它赋予动作以性格和相应的外貌。

由于它与呼吸关系密切,人们能用大量最一般的,与喘息有关的形容词来描述它。

人们这样谈论一个动作:连贯的:在动作过程中没有任何断裂。

断断续续的:动作结结巴巴展开,显得干涩、顿促。

针刺式:尖而躲闪式地触及。

室息式:强烈而粗暴地迫使停顿。

气喘吁吁的:屈从于一种急促的抖动。

悬提式:冲动或完全放松前的静止或等待。

〔范例〕——藤木植物、常青藤、旋花族植物……所有这些萦绕着树干生长的植物景观,能使人联想连韧、流畅的运动。

——机械、机器、工厂、自动化世界。

对于实践断续式动作,让身体模拟机器能够体会。

——被称为情感性的主题能启发所有室息式、悬提式和气喘吁吁的感觉。

比如:迷路了,不知该往哪儿去?……单独一人,没有伙伴,不认识自己所处的地方!张望、寻找。

想找一个能帮助辨认的标记。

没有,任何迹象也没有。

向左走呢还是往右去?如何选择?各种念头涌现出来。

害怕了。

怎么办呢?犹豫不定。

还牵挂着、盼望着有哪怕是一点点的迹象……,惊慌失措……,什么也没有……。

时间对于舞蹈来说,时间就是一咱量化。

通过与节拍、小时、分钟、秒钟这些有关的计量单位,在察看舞蹈的进程中使它量化。

1.速度速度通过某段时间内进行着的运动的性质体现出来。

扇形的展开是很宽的。

从很小的动作到很大很大的动作,或者从很慢的动作到很快的动作。

在实践中,我们观察到有5种最常用的速度:很慢——慢——中等——快——很快。

〔速度的作用〕慢动作要求演员的内在感觉和意识。

它表达抒情、诗意或给予舞蹈作品以戏剧性的感觉。

慢速在赋予动作以微妙、精密的感觉中总有一些神秘感。

快速或非常快速表达热情洋溢、宣泄和勃勃生机。

2.小节——节奏小节又名搏动,是音乐的基础单位,是基本的节奏。

它或是二拍子的,或是三拍子的,它赋予动作以性格。

小节小节是二拍、三拍、四拍的约定俗成的组合……,基础的节奏是二拍子或三拍子的。

同样时值在一起的小节表示出一咱均称感。

人们这样说:保持节拍,打着节拍,按拍子做,这样能体现均称感。

奠定动作的小节,就是在时间中组织它,给它开端与结尾。

小节写好了,这样,编舞者就有一份能够遵照的音乐乐谱,或事先由他自己奠定的乐谱。

编舞者能确定乐句:三小节2拍的,接着两小节3拍的……这些给舞蹈作为提纲。

节奏节奏给动作以活力。

它构筑在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的基础上。

每个动作能够有它自己的节奏,无需音乐的支撑。

节奏不一定以小节的形式表现出来,呼吸、激动也有节奏,节奏是运动的脉搏。

持续的时间“持续的时间”是指舞蹈行动开始至结束之间的这一段时间。

在舞蹈时,人们使用时间的概念不仅指舞蹈的全部,还同样指它不同的部分。

这些不同部分的持续时间安排得合理取决于舞蹈作品处理的均衡。

一般的时间安排与处理主题、突出主题有关。

通常,时间分割的规律引子、发展和结尾三部分。

这一切完全要适合舞蹈作品的需要。

肯定要求有一部分时间专门用来展示、发展、升华、构思。

持续时间需要的长短能够被感觉到,人们称它为“知觉”。

因此,持续时间的概念是很主观的、空间舞蹈,就是在空间活动。

就是动作身体演绎出各种动态形象,并在空间移动地盘、变化位置。

空间围绕着我们,我们存在于空间,但它是无形的。

是舞蹈家和舞蹈把它呈现出来。

人们通常说舞蹈占据空间、感觉空间、构筑空间和描绘空间。

空间是三维的:高度、宽度、深度。

空间可创造出线形、环形以及其他各种运动线路。

人们可以无休止地玩耍空间、任意构筑空间或者呈现空间。

然而,空间有它自己的表现方法。

曲线和直线不表现相同的东西。

同样,圆圈和斜线也不具备同样的价值。

因此,空间的组织取决于主题的选择和编舞者的愿望。

1.地面空间:路线地面是被行走的空间。

为了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舞蹈者应该借助于一条明确的路线。

这些移动中的第一条路线都可能被画出来。

它们根据复杂的样式切割地面空间。

〔简易路线图例〕1.圆形曲线形圆形螺旋形横8字形2.线形横线竖线方块Z字形3.组合形2.垂直空间:水平面在人体与地面接触的基础上,空间还应有从低到高的建构。

从躺到站立,人体垂直空间依次可以分出好几个层面:1.现代舞躺坐蜷曲跪大蹲半蹲站立半脚尖站立2.古曲舞大蹲半蹲站立半脚尖脚尖所有这些历史上留下来的舞蹈形式能供给即兴舞蹈空间不同层面的练习。

比如:在农村散步:行走。

弯身为了从树枝下穿过。

拨开树枝身子。

踮脚从篱笆上张望。

寻找穿过密林的路。

几乎用爬行的方法穿过厚厚的灌木丛。

3.姿势空间人们指身体在运动中创造的立体形式为“姿势空间”。

姿势空间由属于感觉范畴的内在的意念和由身体的各部位之间按不同的距离组合起来产生的块面性外在体积组成。

从很远到很近,动作的每次变化都创造出新的块面,各种各样的形态都有可能出现。

为了得到通过运动在身体中创造出来的这些新块面的感觉,提示注意手与上半身,脚与肩之间,头与肩等部位之间的距离的感觉。

这些部位之间关系的紧凑,能使动作和由此产生的形式具有美感。

4.构筑空间构筑空间,就是切割空间、组织空间,赋予空间以某些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