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
下列对于九寨沟生态旅游与生态管理经验

下列对于九寨沟生态旅游与生态管理经验九寨沟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旅游景区,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旅游与生态管理经验。
以下是一些关键经验:1. 强调保护优先:九寨沟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将“爱护九寨沟,人人有责”作为口号,鼓励游客自觉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
2. 全面规划与管理:九寨沟采取全面规划和管理的方式,包括保护区的划定、游览路线的规划、游客流量的控制等,确保生态环境不受过度开发和人为干扰。
3. 限制游客数量:九寨沟对游客数量进行了限制,每日接待游客的人数有限,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过度拥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4. 限制车辆通行: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九寨沟限制了私家车辆的通行,游客需乘坐景区内的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和道路破坏。
5. 引入环境教育:九寨沟将环境教育纳入旅游活动中,通过展板、导游解说等方式向游客传递生态保护的意识,增强游客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6. 加强监管与执法:九寨沟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确保游客在景区内遵守规定,不破坏生态环境。
7. 合理开发利用:九寨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利用旅游资源,通过合理设置游览路线和设施,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8.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九寨沟与国内外的生态旅游机构和学术机构保持交流与合作,吸取国际先进的生态旅游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保护措施。
这些经验使得九寨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旅游的典范,也为其他生态旅游景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九寨沟是一个以其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的景区。
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生态环境,九寨沟采取了许多生态旅游与生态管理的经验:1. 限制游客数量:九寨沟每天限制游客数量,以确保游客流量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游客需要提前预订门票,并且每天只能进入指定的时间段。
2. 分散游客流量:九寨沟将游客引导到不同的景点,以平衡各个景点的游客数量。
这样可以减少对特定区域的过度拥挤,并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谈谈你周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事例。

谈谈你周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事例。
1.通过对景区的日人均接待游客人数进行限制使景区得到优化的例子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生态对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从2000年7月1日起,九寨沟将实行游客限量入景区制。
如果你是当日排名在1.2万名之外的游客,将被拒绝进入景区。
由此,九寨沟成为全国第一个对游客实行限量入内的景区。
九寨沟做出这一限客决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九寨沟这个不可再生的世界自然遗产,避免因游客过多而对景物产生破坏。
特别是每年的“五一”、“十一”两个旅游黄金周,游客量猛增,最多时游客竟然达到了3万多人。
为避免游客超量,九寨沟管理局目前正在制订预售门票方案,与各旅行社实行联动。
另外,一旦游客超量,九寨沟管理局将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介及时向社会公布。
也许有一天,游客要想去九寨沟需要提前三个月预订门票,不知是不是会开始习惯?3.除了景区采取限制人数以外,部分旅行社也纷纷设计出生态旅游线路。
如北京的一家名为“绿色地带生态旅游咨询”公司煞费苦心地设计出几条生态旅游路线,并严格采用国外的生态旅游办法规章,例如限制人数、讲解生态知识、旅游途中的允许操作行为、特殊路线安排等。
4..原来因为旅游项目单一,依赖性过强,既而通过多方位的挖掘做到多角度的发展5.世界上有些事物是独一无二的,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这就是特色。
6.由于人类求新求异的心理,单一的观光功能景区和游线难以吸引游客回头,即使是一些著名景区和游线,游客通常观点也是“不可不来,不可再来”。
因此,在产品设计上应尽量突出自己的特色,唯此才能具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
7.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而民俗旅游正是一项颇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它以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具有深入肺腑,震撼心灵的力量。
如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线路:8.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旅游线路展现了我国26个少数民族绚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文化和宗教特色。
九寨沟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九寨沟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摘要:近年来,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旅游景区是旅游业最具有代表性与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然而在旅游景区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经常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九寨沟旅游景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以期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旅游景区;九寨沟;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引言:九寨沟景区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一个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题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两项国际桂冠。
九寨沟以其山水秀丽、人文底蕴深厚、生物多样性等特点,成为国内外众多游客争相前来观光旅游的目的地。
然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九寨沟景区面临许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如水质污染、垃圾处理、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
基于此,探究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保护和改善九寨沟景区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 旅游开发压力大,景点局部生态受损。
由于九寨沟风景优美,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旅游人次连续超过500万人次游客。
然而在强大的旅游数据带来的经济效益背后,我们也要看到旅客人数庞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
大量的人类活动、车辆通行等都对旅游活动景点区域的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了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情况。
2. 垃圾处理不当,仍存有环境污染风险。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固废垃圾产生,由于景区面积大,游览线路长,部分地段其处理机制却没有跟上,导致垃圾长时间滞留,未能得到及清运,存在给环境带来污染风险。
3. 景区原住民缺乏环保家用交通工俱。
当前,景区有3个社区,原住民有1300多人,九寨沟景区居民往往需要使用私家车出行,绝大部分私家车仍是汽柴油车辆,这就导致大量汽车尾气排放,从而不同程度的引发环境问题。
浅谈九寨沟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九寨沟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九寨沟景区生态旅游发展历程,如今九寨沟生态旅游发展已经相当成功,是国内生态旅游景区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九寨沟景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理念; 保护;建设;管理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原则(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概念的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伊丽莎白·布(ElizabethBoo),她的《生态旅游:潜力与陷阱》是一本重要的并得以广泛传播的著作。
伊丽莎白·布作为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研究人员,于1990年提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涉及以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受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1](二)生态旅游的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
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三)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因此,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生态开发的重要原则。
生态旅游由于囊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关系,故对其进行开发管理是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并以此为指导,形成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双向发展的新格局。
论九寨沟风景区持续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论九寨沟风景区持续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作者:曾芳徐追王云峰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8期曾芳徐追王云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生态旅游,对于那些珍贵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在发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增加就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对景区周边的生态环境方面带来了一些压力甚至是威胁。
如何的利用生态资源使景区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了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这不仅仅是单个景区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多数生态景区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九寨沟风景区持续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九寨沟风景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资源保护不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于大多数生态旅游风景区来说,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景区得以经久不衰的依靠,但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过度的开发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九寨沟风景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极其优美,湖波河流中横交错,生物资源也同样极其丰富。
然而由于这几年游客的开放量不断增加,大量游客给景区带来的生活垃圾,严重破坏了九寨沟景区的脆弱的生态系统,水体得到污染,土壤的过度使用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区必不可少的,而某些风景区因为过度的开发,违背了资源的可持续性,使得风景区被迫关闭而退出旅游市场。
(二)服务水平较低,游客满意度较差九寨沟风景区由于地处西川地区,海拔较高,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因而管理难度偏高,而且风景区内的大多数管理人员来源于当地居民,这些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中心城市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导致景区的管理相对粗放,不够专业,较为简单,对游客,尤其是外地游客的询问解释的不够明了,致使游客对景区服务的评价较低。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高级旅游管理人才九寨沟风景区自开放以来,员工普遍学历较低,对相关生态旅游不够了解,只是略懂一二,如果要使九寨沟生态旅游风景区持续发展,对员工的培训还需要加强,必须要分层次,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此外,还要对员工进行适当的激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自然遗产的管理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九寨沟风景旅游区的实践

经历表明, 旅游作为这类经济发展选择性不多 的 区对遗产保护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 , 遗产旅游 0
个经典范例。19 年九寨沟成功列入《 92 世界 自然遗 产名录》 19 ,9 7年成为 “ 界人与生物 圈保护区” 世 ,
20 年顺 利 通 过 “ 色 环 球 2 ” 证 , 寨 沟 在处 01 绿 1认 九 理遗 产保 护 与旅 游 发 展 关 系 方 面得 到 世 界 广 泛 认
维普资讯
30 5
山
地
学
报
2 4卷
同。下 文将重 点介 绍 过 去 2 年来 九 寨 沟 实现 可 0多
年 接待海 内外旅 游 者 2 1万人 次 , 0 首次 超 过 峨 眉 山
持续发展的经历和实际做法 , 以求学术界更多关注 成为四川旅 游景 区接待游客最 多 的旅 游景 区 ( 图 研究九寨沟生态 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 , 创建九寨沟 1 。 )
一
3 6 I J
。
同时 , 一些不发达 国家和地 区的遗产旅 游 破 3亿元 , 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快速持续增长不
仅吸引业界 、 政府的高度关 注, 而且一直成为学术界 担心的焦点 , 关于九寨沟生态环境的研究文献一度 频繁出现在学术界便是例证 L 。事实上 , 9 游客人 益同盟的协调关系研究成为基于发展的近期学术热 点 之一 L 】 引。生 态 旅 游 是 基 于 目的地 社 区发 展 和 数的大幅增长不但没有造成环境的恶化 , , 相反 , 旅游
九寨沟景区位于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 自 治州九 寨沟县境内 , 离省城成都 40k 是一个典 型的 距 0 m, 偏远民族旅游 目的地景区 , 也是 一个旅游活动集中
在核 心保 护 区的世 界 自然 遗 产旅 游 区 。 自 18 94年
九寨沟的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九寨沟的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有多大?一、旅游带动九寨沟经济腾飞九寨沟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其秀丽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对九寨沟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 旅游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点九寨沟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对外界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九寨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这些收入不仅提高了九寨沟地区的财政收入,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2. 酒店与餐饮业的崛起众多游客的到来带动了九寨沟的酒店与餐饮业的繁荣。
从星级酒店到民宿,各式各样的住宿选择满足了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
同时,餐厅、小吃摊等餐饮场所的兴起也为九寨沟的食品服务业带来了显著的发展机遇。
二、旅游业对当地就业的积极影响九寨沟旅游业的繁荣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 就业机会的增加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九寨沟地区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
不仅是旅游景区内的导游、服务员等职业,同样还有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相关岗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这些就业机会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率的提高,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2. 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九寨沟地区通过各类培训机构、职业学校等渠道,培养了大量的服务人员和专业人才,提升了当地就业者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三、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九寨沟的旅游产业不仅在经济层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努力,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九寨沟独特的生态和文化。
1.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九寨沟脆弱的生态环境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大了对九寨沟地区的生态保护力度,推行绿色旅游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景区内的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降低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九寨沟的自然奇观与环保旅游

九寨沟的自然奇观与环保旅游九寨沟的自然奇观与环保旅游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九寨沟以其绝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系统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保护这片自然宝库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九寨沟的自然奇观和环保旅游的相关问题。
一. 九寨沟的自然奇观九寨沟地形多样,拥有众多的自然奇观。
首先是其独特的湖泊,如珍珠滩、彩海、熊猫海等。
这些湖泊以其独特的颜色和清澈的水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次是九寨沟的瀑布,有着如瀑布群、神仙瀑布等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九寨沟的箭竹海瀑布,以其壮观的景象而闻名。
此外,九寨沟还有绵延不绝的山谷、原始森林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等。
这些自然奇观成为了九寨沟成为旅游胜地的重要因素。
二. 环保旅游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关键。
九寨沟作为一个自然遗产地,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保护。
环保旅游可以从多个方面保护这片自然宝库。
首先,游客需要遵守当地的旅游规定,如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其次,九寨沟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环保问题的认识。
最重要的是,九寨沟需要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保护其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三. 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九寨沟的环保旅游需要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首先,九寨沟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控制游客数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限制游客数量可以有效减少对九寨沟的压力,保护其自然资源。
其次,建设合适的旅游设施和交通网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例如,九寨沟可以建设更多的环保酒店和厕所,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发展绿色交通工具,如电动巴士、自行车等,可以减少旅游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四. 九寨沟的环保成就和挑战九寨沟管理部门在环保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他们加强了九寨沟的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宣传环保理念,增强了游客的环保意识。
此外,他们还建立了一些环保项目,如垃圾分类处理、水资源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九寨沟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九寨沟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从1986年开始。
自此, 前往九寨沟旅游的游客呈直线上升之势,到2006年,旅游者人数增至2310000人次,且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目标基本达到。
但是,由于缺乏高水平的旅游规划、先进的管理以及较高素质的人才,使得九寨沟与国际一流旅游景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尚缺乏有效解决游客高峰时段和景区游客容量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因此探索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针对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保护和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及明确市场定位等策略。
关键词:九寨沟,旅游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古称中羊峒,因沟内原有8个藏寨分布在不同高度高山湖泊围围,又称九寨沟或翠海。
它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和藏羌情“五绝”,构成了神奇梦幻的“童话世界”。
1984 年正式开放的九寨沟,在八年后的1992 年12 月14 日,就以其“独特的美景”和“重要而濒危的动植物资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一跃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1997 年10 月,九寨沟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2 年7 月通过“绿色环球21”认证。
至此,三项国际桂冠加冕一身的九寨沟声名远播。
1、九寨沟旅游发展现状
1、1 资源优势九寨沟具有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
以高山湖泊群、瀑布群及钙化滩流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同时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极具科学研究和旅游价值。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水源洁净;郁郁葱葱,蓝天白云;树木水中立,清泉林间流。
世间画片美过实景的多;九寨沟恰恰相反,实景胜过画片。
1、2知名度1984 年正式开放的九寨沟,在八年后的1992 年12 月14 日,就以其“独特的美景”和“重要而濒危的动植物资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一跃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1997 年10 月,九寨沟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2 年7 月通过“绿色环球21”认证。
至此,三项国际桂冠加冕一身的九寨沟声名远播,凭借其卓越品质和显著成就相继获得更多荣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 个地方”、国家首批AAAAA 级风景区、“全国
文明旅游风景区”⋯⋯在国际有一定的知晓度,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
1、3旅游设施和交通条件很多人心目中,九寨沟是一个遥远的地方,路途艰险。
自从2003年九黄机场开通以后,很多潜在的游客实现了多年夙愿。
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使景区最佳生态承载量达1.8万人,最高生态承载量提高到2.8万人。
从游客数量增长看,截至2004年的黄金周结束,
游客人数已突破历史年纪录,达到106万人,年增长率达90%。
1、4独特的民族色彩。
九寨沟因景区内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极富藏族民俗文化特色。
当地居民具有独特的风俗、文化、宗教,对游客有吸引力。
2、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从1984年至今短短二十几年来,九寨沟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
不断加强保护力度,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旅游人数从1984年
的27529人次至2006年的2310000人次,增长了84倍,年递增率在23%以上。
但是由于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缺乏有效系统的规划,旅游管理人才不足以及旅游竞争对手日益增多等因素,九寨沟旅游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2、1九寨沟景区容量有限。
九寨沟开放的景区环境是有限的,但是近年游客人数还在不断攀升,如何在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在对环境尽可能小的破坏的情况下发展最好的旅游是一个新的突出的问题。
按照目前科学计算:景区最佳的客容量为每日12000人,最大28000人。
景区游客的增长空间不大。
2、2九寨沟位置较为偏远.。
九寨沟位置较为偏远,远离城市(距成都450公里),旅途远且公路等级不高,有一定的艰险性。
九寨黄龙机场已于2003年正式落成启用,但规模较小,年吞吐仅80万人次,遂于2006年扩建,年吞吐量提高到150万人次。
机票价钱昂贵,机场地处高原,气候变化对航班的影响大,只能舒缓部分旅客需要。
2、3旅游亮点(吸引点)单一。
与九寨沟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相配套的设施少,比如高尔夫球场、滑雪场、高级度假区,等等。
2、4游客分布不均,客源季节性差异显著。
目前游人都较集中在树正沟、日则沟和长海等地。
高峰期每天近万人,造成已开发的景区人满为患,急需疏导。
九寨沟旅游市场受季节影响较大,冬季市场所吸引的游客不足全年的10%。
3、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体系, 实质上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整体. 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横向上要求地区经济各部门密切配合, 共同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行业内部则要求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旅游系统的持续良性运行与发展, 包括旅游资源经济效益的持续产出[2 ].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个多层次、多元构成的目标体系, 是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统一体现.
3、1旅游地质资源的保护
要使九寨沟旅游地质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必需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挥其最大的社会和经济
效益,做到景区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九寨沟既是风景区,又是保护区,只有保护好资源,才能永续利用,九寨沟旅游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分级保护,划分出核心保护区、实验区(即开放游览区)、缓冲区。
在核心保护区内,禁止砍伐森林、狩猎以及规划建筑各种旅游设施,不能开展旅游活动,只能接待少量科技人员进行科学考察研究。
实验区是主要开放的旅游活动区,其景区建设必须做到不破坏景观为准则,并与自然景观协调,限制游客量,实现沟内游、沟外住,建立健全沟内的交通和导游管理制度,使之形成良好循环,促进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
缓冲区,提倡开展生态旅游;
3、2 旅游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加强对钙华的研究和保护,禁止游客下水踩踏钙华,减少破坏;($)保护水资源,限制游客量或实行预约旅游,禁止沟内修建生活服务设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恢复森林植被,使景观更加多彩,同时亦防止山地灾害;(’)加强宣传保护的意义和科学道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制定保护法规。
3、3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3、1加大政府调控力度, 加强对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的指导管理工作
1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当地政府应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为旅游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4.2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构
为使九寨沟适应周边社区参与的需要,政府应发挥社区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使当地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管理决策。
4.3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
政府要积极制定颁布有关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法律规章,对经营规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可回避,要遏制“价格欺诈宰客”等违法违规活动,增强行业诚信意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拉动相关行业的消费需求。
4.4提高旅游产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要提高应对诸如“非典”、禽流感之类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的调控能力,增强游客的安全感和信任度,增大国际旅游环境的稳定系数,减轻突发事件对国际旅游的冲击,确立安全有序的旅游胜地的国际地位。
3、3、2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对九寨沟而言,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独特的魅力,除了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外,还要使自己的产品有别于其他景区的独有特点、形象、吸引物,这就有赖于旅游未开发前的地理、历史及文化特征,这涉及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产品定位和营销方式。
3、3、3进行旅游地的市场定位与形象建设, 以提高知名度, 扩大客源市场
据调查, 九寨沟以国内的游客占绝对优势. 成都、重庆、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六市游客占52. 06% , 且以中高收入阶层为主. 所以在促销宣传时要选准发达地区收入高阶层这
一目标市场, 实施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当地旅游部门和规划人员在旅游资源调查开发时, 要以独有特色的文化为内涵, 建立起区别于其他旅游地的形象. 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旅游商品等视觉形象要素的建设, 激励员工优质服务以树立良好的行为形象, 从而构建“藏羌美景天堂”这一完整的旅游形象框架.
3、3、4加强教育与培训, 提高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九寨沟地区为藏族与羌族少数民族集聚地, 文化水平低,旅游业招收的员工起点低, 培
训任务重. 一般员工要接受管理与服务技能训练, 中高层人员还要培养提高其信息处理、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 要加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教育, 宣传旅游可持续发展观念, 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山区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3、3、55旅游产品创新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须以其自身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为依托,打造核心竞争力。
九寨沟的核心竞争力:其一,具有国际垄断性的地理特点,资源景观,即喀斯特水景观;其二九寨沟位于大熊猫栖息区域,属于大熊猫生态走廊带,这是不亚于喀斯特水景观的标志。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国际上大熊猫本身比九寨沟景区更具有知名度。
其三,藏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独特的文化。
在国际上,藏地旅游是最具文化差异性的旅游。
根据资源稀缺性排序九寨沟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应该是:以水为代表的景观旅游;以熊猫以代表的生态旅游;以藏族为代表的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