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中碱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其超微粉碎改性研究_梅光明

茯苓中碱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其超微粉碎改性研究_梅光明
茯苓中碱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其超微粉碎改性研究_梅光明

收稿日期:2007-07-21 *通讯作者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5AA401C50)

作者简介:梅光明(198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化学。

茯苓中碱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其

超微粉碎改性研究

梅光明,李孚杰,沈 思,黄 文*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以茯苓为原料,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比较茯苓与茯苓边角料中碱溶性多糖分布水平和结构差异;并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对茯苓多糖和茯苓粉进行微细化处理,比较处理前后其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4℃条件下,料液比为1:40时,采用浓度为0.75mol/L的碱溶液提取8h为茯苓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茯苓块中的多糖含量最高,茯苓加工边角料亦可作为多糖加工较好的原材料;较未处理的茯苓多糖粉和茯苓粉,经超微细化处理后,其理化性质有一定变化,更有利于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关键词:茯苓菌核;茯苓边角料;茯苓碱溶性多糖;超微细化

Extraction of Alkali Soluble Polysaccharide in Poria cocos and Study on Ultramicro Smashing Modification

MEI Guang-ming,LI Fu-jie,SHEN Si,HUANG We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Poria cocos as raw materials, this paper developed the optimization of alkali soluble polysaccharideextraction technology, compared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polysaccharide in Poria cocos sclerotium and its processingleftover, used the ultramicro smashing method to deal with the polysaccharide and the Poria cocos powder, and compared thechang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nature with the native sampl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of alkalipolysaccharide is as follows: treatment temperature 4℃, concentration of alkali 0.75mol/L, extraction time 8h and the ratio of stuffto alkali solution 1:40, that th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of Poria cocos sclerotium is higher than the Poria cocos processing leftoverwhich could also be a good origin material of polysascharide, an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native samples, the physical andchemical nature of the ultramicro smashing samples has certain change, which can be better used as food processing stuff.Key words:Poria cocos sclerotium;Poria cocos processing leftover material;alkali polysaccharide in Poria cocosultramicro smas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TS2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7)10-0278-06

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是多孔菌科植物的干燥菌核,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抑

菌、镇静、利尿、增强免疫等多种药效[1]。干茯苓中含有80%以上的碱溶性茯苓多糖,该多糖是一种线性β(1→3)糖苷键连接的葡聚糖,由于含有较长的β(1→6)糖苷键连接的支链,该多糖不溶于水且基本上没有抗癌活性[2-3]。研究表明,化学改性后得到可溶于水的羧甲基化和硫酸酯化等茯苓多糖,其抗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显著提高[4-5]。

由于茯苓具有生理保健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被列为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药食兼用资源之一。然而由于其非水溶性限制了茯苓在食品加工中的

应用,使得茯苓在食品方面的研究开发较少,仍然停留在某些传统小吃(如茯苓夹饼、龟苓膏等)的原始加工

水平和初级工艺层面上。茯苓的药用加工主要集中在茯苓菌核块,而茯苓在产地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茯苓皮、茯苓碎片、碎屑、碎粉等边角料,由于含有一些杂质,有的作为低质品贱卖,有的作为残渣进行清场处理,甚至销毁,医药和食品上利用很少,不但降低了茯苓产值,也造成了大量茯苓资源的浪费。因此,提高茯苓的加工特性,是茯苓深加工及发展茯苓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本研究比较茯苓菌核和茯苓加工边角料中所提取多糖在含量和结构上的差异,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对茯苓多糖和茯苓粉进行微细化处理,提高其食品加工特

性,探讨超微粉碎技术在茯苓多糖改性应用上的可行性,为茯苓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扩大茯苓资源综合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原料

茯苓菌核块、茯苓加工边角料(茯苓皮、茯苓变色块及茯苓残渣块)均由湖北惠涛九资河茯苓公司提供,其中茯苓菌核块为切除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外皮,茯苓变色块(赤茯苓)为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茯苓残渣块为加工切除过程中产生的碎块、碎屑等。

1.2主要仪器与设备

FZ102型微型植物试样球磨粉碎机 黄骅市中兴有限责任公司;QM-ISP2型行星式球磨机 南京大学仪器厂;SCR20BC型高速冷冻离心机 日立;EYELA N-1000型旋转蒸发仪 日本EYELA公司;FTIR-Nexus67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美国Nicolet公司;UV-17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CHRIST型真空冷冻干燥机 德国CHRIST公司。

1.3主要试剂

甲醇、无水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二甲亚砜、溴化钾、浓硫酸、苯酚、氢氧化钠、丙酮,均为国产分析纯级别,葡萄糖标准品为生化试剂级别。1.4方法

1.4.1茯苓及茯苓边角料中碱溶性多糖提取与制备工艺1.4.1.1茯苓碱溶性多糖的提取与制备

一定量的过100目干茯苓粉用乙酸已酯和丙酮索氏回流脱脂4h后,先加5倍量蒸馏水在60~70℃水浴中保温40min后于沸水中再提取1h,离心分离上清液,残渣用5倍量的水提取一次,离心除去水溶性物质,残渣用一定量的碱液在一定温度下浸泡过夜后抽滤,滤液用10%的醋酸中和至pH6,沉淀用蒸馏水反复洗涤脱盐后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涤,低温干燥即得茯苓多糖粗品[6]。

1.4.1.2粗茯苓多糖的纯化

采用Sevag法[7]脱蛋白3~5次,直到紫外扫描下在280nm处无吸收峰;茯苓多糖的碱浸提液采用1%的双氧水在40℃下保温4h脱色。

1.4.2茯苓多糖含量的测定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水溶性多糖含量在蒸馏水为溶剂体系下测量,碱溶性多糖采用二甲亚砜为溶剂体系[8],利用紫外扫描确定两种溶剂体系下苯酚-硫酸比色法使用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为490nm。1.4.3茯苓及茯苓边角料中茯苓多糖红外谱图测定采用FTIR-Nexus 67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取少量的茯苓多糖样品(1~2mg)加100mg的KBr压片测量,通过扫描图谱比较各种原料来源的多糖结构差异[9]。1.4.4茯苓粉和茯苓多糖粉的超微粉碎

1.4.4.1粉体的球磨处理

采用干法球磨处理,以钢球作为磨介, 已过100目的茯苓粉和茯苓多糖粉经球磨处理后得到各自球磨5、10、15h的样品。

1.4.4.2粉体的胶体磨处理

已过100目的茯苓粉先经蒸馏水浸泡活化后,再经胶体磨研磨,得到胶体磨处理6、12、18和24min的4个样品。

1.4.5茯苓(多糖)及其超微粉理化指标测定1.4.5.1多糖溶出率的测定

称取0.1g左右的茯苓微粉或茯苓多糖微粉,100ml水沸水浴10min,过滤后定容至250ml测定多糖溶出率。1.4.5.2微粉持水率的测定

称取0.5g左右的茯苓微粉和茯苓多糖微粉,加入到乘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使其充分溶胀后,用脱脂棉布滤去没有吸收的自由水,然后称吸水粉重量。依下列公式,计算吸水率[10]:

样品吸水后重量

吸水率(%)=——————————

样品干重

1.4.5.3微粉红外光谱分析

超微粉碎后的茯苓多糖粉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上观察红外图谱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茯苓多糖提取单因素试验

2.1.1碱浸提次数对茯苓多糖得率的影响

比较碱提取次数为1~5次五个水平下对茯苓碱溶性多糖得率的影响(见图1)。

从图1看出,多糖的得率随浸提次数增加而增大,浸提次数超过2次时,增长幅度不大,考虑到较多的浸提次数带来的工艺上的麻烦和成本的增加,选用2次提取为宜。

2.1.2料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比较料液比分别为1:10、1:20、1:30、1:40和1:50下碱溶性多糖得率(见图2)。

从图2得知,随着料液比的增加,多糖的得率增加。料液比超过1:20时,增幅缓慢。当料液比为1:40

时,多糖的得率已达到80%多,此时碱浸提所剩残渣已很少,茯苓中的多糖已基本提取出来。

2.1.3

碱提浓度对茯苓多糖得率的影响

比较碱浸提浓度分别为0.25、0.5、0.75、1和

1.25mol/L时碱溶性多糖得率(见图3)。

图3表明,随着稀碱提浓度的增加,多糖的得率逐步增加,当碱提浓度大于0.75mol/L时,增幅较小,且随着碱提浓度的提高,溶液的黏度也逐渐增加,给后续的过滤、离心等环节增加不少工艺上的困难。2.1.4

提取时间对茯苓多糖得率的影响

比较提取时间分别为2、4、6、8和10h时碱溶性多糖得率(见图4)。

8070

6050403020100

34

碱溶性多糖得率(%)

碱浸提次数

图1 浸提次数影响

Fig.1 Effects of extraction times on obtaining rate

4℃下,料液比为1:10,碱提浓度为0.5mol/L,提取6h。

9080

706050403020

1:10

1:20

1:301:40

1:50

碱溶性多糖得率(%)

料液比

图2 料液比影响

Fig.2 Effects of ratio of stuff to alkali solution on

obtaining rate

4℃下,浸提次数为2次,碱提浓度为0.5mol/L,提取6h。

8580

7570656055504540

0.25

0.5

0.75

1.25

碱溶性多糖得率(%)

碱提浓度(mol/L)

图3 碱提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Fig.3 Effects of alkali concentration on obtaining rate

4℃下,浸提次数为2次,料液比1:30,提取6h。

随着浸提时间的增加,多糖得率有所上升,8h时,得率最高,继续增加时反而有所降低,可能是时间太长,多糖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变化或降解。2.1.5

提取温度对茯苓多糖得率的影响

比较提取温度分别为4、25、30、35和40℃时茯

苓碱溶性多糖得率(见图5)。

9080

706050403020100

68

10

碱溶性多糖得率(%)

提取时间(h)

图4 浸提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Fig.4 Effects of extraction time on obtaining rate

4℃下,浸提次数为2次,料液比1:30,碱浓度0.5mol/L。

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糖的得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有可能是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多糖发生结构的变化。2.2

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的正

858075706560

25

30

35

40

碱溶性多糖得率(%)

碱浸提温度(℃)

图5 浸提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Fig.5 Effects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obtaining rate

浸提次数为2次,料液比1:30,碱浓度0.5mol/L,提取6h。

交试验(L9(34)),试验设计方案及结果见表1。

由图7可知,几种来源的茯苓多糖红外吸收图谱都有多糖的一些特征吸收峰,在3320~3500cm-1处示为羟基的缔合峰,环上C—O吸收峰在 1020~1180cm-1为一较强吸收峰,且有裂峰,在880~900cm-1间有特征吸收,这表示几种茯苓碱溶性多糖均为β-吡喃型糖苷键连接。并且茯苓边角料中提取的多糖红外吸收(峰位值和峰强度)尤其相似,初步推断这几种多糖结构一致,与茯苓菌核粉中的碱溶性多糖红外吸收相比,吸收峰位置基本相同,在2920、1594、1450和880cm-1这几个峰下吸收值有较大差别。所以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以考虑从茯苓边角料中提取多糖,使茯苓资源得到综合利用。2.4茯苓粉和茯苓多糖粉超微细化后的理化性质比较2.4.1

多糖溶出率的变化

茯苓由于含有占80%以上的水不溶性茯苓多糖,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采用胶体磨和球磨超微细化处理茯苓粉或茯苓多糖粉,比较超微处理后多糖溶出率的变化,结果如图8~11所示。

利用苯酚-硫酸法测量超微处理后的微粉多糖溶出率的变化,结果发现球磨和胶体磨处理后,得到的可溶性糖含量有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可溶性含量上呈上升的趋势,且胶体磨处理的效果要优于球磨处理,超微处理工程中还发现胶体磨处理使样品颜色加深,推测可能茯苓中的成分已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超微细化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能是机械剪切力使多糖的侧链或者主链部分被打断,从而

表1 正交试验结果

Table 1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实验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碱提浓度碱溶性多糖得

序号(h)(℃)(mol/L)料液比(%)1640.51:2075.926250.751:3065363011:4063.74840.751:4083.6582511:2065.168300.51:3063.6710411:3080.5810250.51:4064.6910300.751:2064

均值10.6820.8000.6800.683均值20.7080.6490.7090.697均值30.6970.6380.6980.706极差

0.026

0.162

0.029

0.023

由极差分析表1可知,四因素对茯苓多糖得率的影响大小顺序是:提取温度>碱提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茯苓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碱提浓度为0.75mol/L,提取时间为8h,料液比为1:40。2.3茯苓及茯苓边角料中碱溶性多糖的含量分布及结构差异比较

2.3.1

茯苓及茯苓边角料中碱溶性多糖含量

在上述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茯苓菌核和茯苓边角料中碱溶性多糖,并比较其含量,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见,茯苓菌中,以茯苓菌核块的碱溶性多糖含量最高,而茯苓加工边角料中亦含有较高的茯苓碱溶性多糖,尤其是茯苓皮可作为茯苓多糖很好的原料来源。茯苓边角料有的作为低质品贱卖,有的作为残渣进行清场处理,甚至销毁,因此本结论为茯苓的综

1009080706050403020100

皮粉

碱溶性多糖含量(%)

茯苓菌核及茯苓边角料

图6 茯苓及茯苓边角料中多糖含量比较

Fig.6 Polysaccharide content of Poria cocos and Poria cocos

processing leftover material

苓菌核

合利用提供了依据。2.3.2

不同原料来源的多糖结构比较

比较茯苓菌核块和茯苓边角料中提取的碱溶性茯苓

多糖的傅立叶红外吸收情况如图7所示。

62

585450464238343026224000

300020001000

1透光率(%)

波数(cm-1)

234

1.茯苓粉;2.茯苓变色粉;3.茯苓残渣粉;4.茯苓皮粉。图7 茯苓及茯苓边角料中茯苓碱溶性多糖的红外光谱图Fig.7 FTIR spectrum of alkali polysaccharide of Poria cocos

and Poria cocos processing leftover material

小,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加工性能,至今茯苓绝大多数停留在中草药原料应用上。超微粉碎后得到的样品测量其持水性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吸水率依旧较低,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2.4.3

超微粉体红外图谱观察

超微粉碎造成的微粒子效应,使颗粒发生表面改性,提高粉体的应用性能,从而改善或改变粉体的分散性,提高微粒表面活性;使微粒表面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及新的功能[11]本实验采用球磨处理后得到的茯苓多糖红外吸收图12就证实了这一点。球磨处理后的样品红外吸收峰跟原茯苓多糖相比即发生较大的变化,主要红外吸收振动峰发生改变,原茯苓多糖在1640cm-1和1340cm-1处的吸收峰消失,在1400cm-1和1580cm-1处出现了两个强吸收峰,根据资料文献,这可能是-COO-的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有可能是球磨过程使多糖发生氧化变化造成的。球磨不同时间的茯苓多糖样品红外吸收峰位置基本上没变化,但峰值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所改变增加,这说明球磨超微处理使多糖结构发生变化,时间越长,产生的变化越显著。产

3025

20

15

1050

12

18

24

多糖溶出率(%)

胶体磨处理100目茯苓粉时间(min)

图8 胶体磨处理100目茯苓粉后多糖溶出率变化

Fig.8 Polysaccharide solubilitychange ofr Poria cocos powder

after colloid milling treatment1412

1086420

原茯苓粉

10

15

多糖溶出率(%)

球磨处理100目原茯苓粉时间(h)

图9 球磨处理100目茯苓粉后多糖溶出率变化

Fig.9 Polysaccharide solubility change of Poria cocos powder

after ball milling treatment1614

12108642

原茯苓多糖粉

10

15

多糖溶出率(%)

球磨处理100目茯苓多糖粉时间(h)

图10 球磨处理100目茯苓多糖粉后多糖溶出率变化Fig.10 Solubility change of 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 after

ball milling treatmen

44403632

2824201612

4000300020001000

3424.46

透光率(%)

波数(cm-1)

2920.57

1638.75

1373.54

1072.981028.77

891.75

564.66

图11 原100目茯苓多糖粉红外图谱

Fig.11 FTIR spectrum of former alkali polysaccharide

使多糖分子量降低,产生了部分可溶性糖。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延长,有可能会使更多的糖链在机械作用力下发生降解,使更多的糖分子量降低和支链被打断,从而使溶解度进一步增加。2.4.2

微粉持水率的变化

茯苓粉和茯苓多糖粉由于水溶性较差,吸水性很

图12 球磨处理原100目茯苓多糖粉后的红外图谱

Fig.12 FTIR spectrum of alkali polysaccharide after ball milling

treatment

424038363432302826242220181614124000

300020001000

1透光率(%)

波数(cm-1)

23

1.茯苓多糖球磨5h;2.球磨10h;3.球磨15h。

生新的可能为-COO-的基团,由于其亲水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前面球磨使茯苓碱溶性多糖溶解率增加

的原因。3

结 论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茯苓碱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碱提浓度0.75mol/L,提取时间8h,料液比1:40;干燥茯苓菌核中碱溶性多糖含量最高,达84%,茯苓边角料如茯苓皮中的多糖含量亦比较高,达到61.2%,今后从成本和原料的综合利用方面来考虑可以综合利用茯苓加工中的边角料;茯苓菌核和茯苓边角料中提取的碱溶性茯苓多糖经傅立叶红外扫描初步鉴定,都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均为β-吡喃型糖苷键连接,几种多糖的结构相似性很强,有个别吸收峰不同,这可能与所制备的多糖样品纯度有关。

利用球磨和胶体磨超微处理茯苓粉及茯苓多糖粉后,经红外扫描图谱鉴定,茯苓多糖红外吸收发生变化,多糖溶出率增加,这有利于提高茯苓在食品中的

加工性能,但宏观理化性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付玲, 于淼. 茯苓研究的新进展[J]. 新疆中医药, 2005, 23(3): 79-83.[2]张俐娜, 丁琼, 张平义, 等. 茯苓菌核多糖的分离和结构分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7, 18(6): 990-993.

[3]丁琼, 张俐娜, 张志强. 茯苓菌丝体多糖的分离及结构析[J]. 高分子学报, 2000(2): 224-227.

[4]纪芳, 李鹏飞, 徐胜元, 等. 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3, 15(6): 333-334.[5]赵吉福, 么雅娟, 陈英杰, 等. 磺酰化新茯苓多糖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6, 13(2): 125-128.

[6]黄才欢. 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改性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2002.

[7]郭振楚. 糖类化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64.

[8]周燕霞, 唐明林, 殷辉安, 等. 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3, 15(3): 332-333.

[9]严衍禄. 现代仪器分析[M]. 2版. 北京: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5: 105.[10]邓霄. 辐照法魔芋葡苷聚糖丙烯酸改性及改性产物性能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11]

张立德, 牟季美.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140-144.

收稿日期:2007-09-01 *通讯作者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050567)

作者简介:张巍(198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营养与功能食品。

笃斯越桔叶片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张 巍,林松毅,刘静波*,刘艳丰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营养与功能食品研究室,吉林 长春 130062)

摘 要:为了开发利用长白山野生笃斯越桔资源,本实验以笃斯越桔叶片为实验材料,以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等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不同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固液比、浸提次数对笃斯越桔叶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笃斯越桔叶片多糖提取率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是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0℃,浸提时间4h,固液比1:30,浸提2次,多糖提取率可达12.46%。关键词:笃斯越桔;叶片;多糖;提取工艺

Study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olysaccharide from Leaves of Vaccinium uliginosum L.

ZHANG Wei,LIN Song-yi,LIU Jing-bo*,LIU Yan-feng

(Laboratory of Nutrition and Functional Food, College of Quartermaster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2, China)

Abstract :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resources of Changbai Mountain thoroughly, extraction the polysaccharides in the Vacciniumuliginosum L. was studi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hrough a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L9(34) orthogonal design, the extracting time,temperature,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and the times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emperature wasvery significant and then the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the extracting tim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in the extracting procession wereas follow: temperature 90 ℃, extracting time 4 h,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1:30 and extracting times 2. O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粉碎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

2010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2010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多功能粉碎机 2010 年 5 月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粉碎机械是应用机械力对固体物料进行粉碎作业,使之变为小块、细粒或粉末的机械。目前粉碎机在各生产、科研、医疗等行业被广泛应用。除了以上行业外还有矿产、涂料、冶金等行业,甚至科研单位都非常需要粉碎机。因此,如何设计出更符合各行各业生产需要的、先进的粉碎机是粉碎机生产单位的当务之急。 目前国内外市场出现了多种原理的粉碎机,尤其是锤片式和盘片式粉碎机在工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应用操作简单方便,但是这两种机型在性能上,锤片机应用广而应用在物料的粗加工上,盘片式机用于半精或精加工。为此,本设计将锤片式和盘片式优点性能结合,设计出了性能优良的的多功能粉碎机。本次毕业设计所做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1、了解了与粉碎机相关的知识;熟悉了粉碎机粉碎原理与分类,调查了国内外应用性能现状与市场前景,明确了多功能粉碎机的意义与基本原理。 2、通过查阅资料、市场调研确定了多功能粉碎机相关的总体方案。采取活动锤片和磨片结构;动、静片采用螺钉紧固方式安装。针对不同物料换取适当磨片或锤片。 3、独立完成了大轴、小齿轮轴和大齿轮的零件设计,大轴的加工工艺设计、带轮、磨片部件设计。 4、完成了详细的设计说明书及答辩材料。 关键词:多功能,粉碎机,锤片式,磨片式,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Crushing machine is applied mechanical force to smash the ope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making it a small, fine or powder machinery. The current mill in the produ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medical, and widely used. In addition to these trades, there are minerals, coatings, metallurgy and other industries, and even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have a great need for shredders. Therefore, how to design more in line with the production needs of businesses, advanced mill mill production unit is imperative. Present a variety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principle grinder, in particular hammer and disc mill in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application of simple operation, the two models in perform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hammer machine widely used in materials and roughing, the disc-type machine for semi-intensive or finishing. To this end, the design will hammer and disc-style performance advantages combined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designed multi-function mill. The main work done by graduate design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o understand and mill-related knowledge; familiar with the principles of jet milling and classification, investigating a domestic situation and market prospects of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ulti-function mill clear meaning and basic principles. 2, 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market research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multi-function mill-related programs. Activities undertaken hammer and grinding structure; dynamic and static slice install with screw fastening. Appropriate for different materials for grinding or hammer. 3, independently of the main shaft, pinion gear shaft and a large part design,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signed shaft, pulley, grinding components design. 4, completed a detailed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defense materials. Key words: multi-functional, grinder, hammer, grinding style, design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 (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题目: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成绩:日期:《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计算机系软件设计与实践教学组 20XX年1月14 日 《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2.开发平台采用JDK1.60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二、主要内容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构架,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

2.学习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算法,实现宽度crawler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 3.学习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 4.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要求按时按量完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2.界面设计要求友好、灵活、易操作、通用性强、具有实用性; 3.基本掌握所采用的开发平台。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验收+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于兴隆指导教师:王蓝婧20XX年1月2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 1.1掌握crawler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1.2了解爬虫架构; 1.3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及操作步骤; 1.4掌握宽度优先,深度优先算法,并实现宽度crawler 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1.5掌握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1.6实现一个最基础的主题爬虫的过程;1.7理解pageRank算法,并编程验证;二、设计正文 网络爬虫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爬虫研究的逐步展开,讨论了爬虫的相关概念与技术,并通过实验设计了简单的基于宽度

超微粉碎机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超微粉碎机 二、设计条件: 型号:HMB-715 体积:1200*1650*950mm 净重:440KG 进料粒度:小于100mm 出料粒度:0.005mm 功率:4KW 主轴转速:285r/min 生产能力:10~35KG/h 三、设计任务 完成利用超微粉碎机的有关带参数的食品工艺流程图。 编写相应的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说明书内容 1、目录 2、概述(超微粉碎机的原理) 3、设计说明 4、利用超微粉碎机的食品工艺流程说明 5、参数说明 6、参考文献 7、设计自我评价

超微粉碎机说明书 机器简介 一)、粉碎细度高——使得绝大多数动植物物料可以被粉碎到1500目到2500目,硬质物料可以达到10000目。高纤维(如灵芝)的超微粉碎,细度可以达到5um(2500目)。 二)、粉碎温度低——不加冷却系统的HMB粉碎机在正常室温连续运转情况下,生产的粉末温度也绝对不会超过45度。 三)、适用面广——在药品、食品、生物、化工、陶瓷、涂料、饲料等领域加工中都可以发挥着优异的功能,对纤维性(如灵芝)以及高硬度(如金刚石、陶瓷)均能很好粉碎,有可能是目前单机适用面最广的超微粉碎机。 四)、连续工作设计——所有的HMB超微粉碎机的操作都像传统粉碎机一样,随时进料随时出料,还可以随时调整出料细度。 五)、占地小——HMB粉碎机集粉碎、冷却、风选合一,体积小粉碎细度极细,这么小的机器可达到的细度是其他机器所无法达到的。

应用范围 在药品、食品、生物、化工、陶瓷、涂料、饲料等领域加工中都可以发挥着优异的功能 技术参数: 型号:HMB-715 体积:1200*1650*950mm 净重:440KG 进料粒度:小于100mm 出料粒度:0.005mm 功率:4KW 主轴转速:285r/min 产量:10~35kg/h 一)主机结构介绍 1、投料口与进风口合一:可依靠风量调节进料速度,同时 影响着出料速度。 2、分风装置:调节粉碎槽内的空气流动方式,同时影响着 出料速度。 3、研磨槽:研磨与风选都在这里进行。 4、出料口:用于清除残渣,方便清理。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附件三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课程编号: 学时:4周学分:4 课程性质:必修 选课对象:制药工程专业 内容概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特别是本课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制药工程车间设计 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车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 法。内容包括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恒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的基 本方法和步骤。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 想。 建议选用教材:《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张洪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 主要参考书:1、《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编著(1990年); 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 3、《药剂学》; 4、《GMP规范》; 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2001版; 6、制药车间课程设计讲义,合工大制药工程系自编 7、杂志:《医药工程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学时:4周学分:4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同时通过本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确定主要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 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及主要制药设备的安装图,要求计算机AutoCAD 绘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5、课程设计的考核、评分方法: 6、设计考核的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的质量(指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正确, 文字表达是否简洁、清楚,车间布置是否合理,主要设备总装图结构是否合理,图纸表达是否规范、正确,图面是否整洁、清楚等);课程设计结束后,由任课教师以及相关教师主持课程设计答辩会,全班同学按设计组分别进行汇报和答辩;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化工原理》的化工单元操作及管路计算; 《药剂学》的主要制剂生产工艺流程; 《GMP规范》的有关车间设计的内容; 《化工制图》及AutoCAD内容; 《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形式和学时分配 1、课程设计:从以下给定的设计题目中任选一题; 2、设计时间为2周;

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其抑菌研究

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其抑菌研究 胡朝暾, 肖 毅, 周鹏飞, 付 明, 胡 兴 (怀化学院11生命科学系; 21民族药用植物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怀化 418008) 摘 要:对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和抑菌试验进行了初步的探索1设计了两种不同提取茯苓多糖的方法,分别为:稀碱浸提法和水提醇沉法1通过比较上述两种不同方法的多糖提取率,发现稀碱浸提法的提取率较高,是一种较好的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1另外采用纸片扩散法(K-B 法)对两种方法所提茯苓多糖进行抑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特别对大肠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效果明显1 关键词:茯苓; 茯苓多糖; 多糖提取; 抑菌试验 中图分类号:Q949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2)08-0015-04 收稿日期:2012-07-28 基金项目:湖南教育厅一般项目(09C756);怀化学院青年基金项目(HHUQ2009-12);民族药用植物研究与利用湖南省 重点实验室委托项目(HHUW2011-53)1 作者简介:胡朝暾(1977-),男,湖南安化人,怀化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研究蜘蛛生理学、生态学和蜘蛛毒素1 茯苓(poria cocos (Schw 1)Wolf)为多孔菌科卧孔菌属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依附松树根生长1茯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湖北和湖南等地[1]1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和历史悠久的食品,也是湖南靖州重要的生物资源1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茯苓的药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15神农本草经6中,把茯苓列为上品,有/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0的作用1此外,茯苓也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食品1早在唐朝集市食摊上就有用茯苓、糯米、白术磨粉制成的茯苓糕,后来先后又出现了茯苓包子、茯苓粥1因此,茯苓也是国家卫生部、国家中药管理局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0的一种1药理实验表明茯苓具有渗湿利尿、合胃健脾、宁心安神、抑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及降低血糖的功效[2-5] 1其中主要功能体现者为 茯苓多糖1 茯苓多糖(pachy man)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真菌多糖,约占整个茯苓菌核干重的70%-90%[6]1茯苓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肝、催眠、抗炎等作用[7],可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1茯苓多糖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从而为肿瘤、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还可作为免疫增强剂,用于保健品的开发与研制1因此,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开发意义重大1故对茯苓多糖的提取进行探索,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初步的检测1 2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茯苓:购自湖南怀化市靖县茯苓大市场1带回实验室后切成小块后用粉碎机粉成粉末,放入30e 的烘箱中干燥后备用1 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来自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微生物学实验室1212 试剂与溶液的配置21211 基本培养基: 牛肉膏3克,蛋白胨10克,NaCl 5克,琼脂5克,水1000ml 、pH 710~712、121e 灭菌20min 121212 5%苯酚试剂的配制: 称取苯酚5g,加水100ml 使溶解,至棕色瓶中,得浓度为5%苯酚试液121213 标准葡萄糖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105e 干燥恒重的葡萄糖50m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容量瓶中121214 茯苓多糖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茯苓多糖50m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 容量瓶中,过滤,滤液备用121215 015麦氏比浊管的配制 01048mol P L 的Bacl 2015ml 和0118mol P L 的H 2SO 4 第31卷第8期 怀化学院学报 Vol 1311No 182012年8月 JOURN AL OF HUAIHUA U NIVERSITY Aug 1,2012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目录 1.课设目的 (1) 2.背景与基本原理 (1) 2.1背景 (1) 2.2基本原理 (1) 2.2.1基本概念 (1) 2.2.2基本策略: (2) 2.2.3边缘检测 (3) 2.2.4导数和噪声 (4) 2.2.5高斯拉普拉斯(LOG) (4) 2.2.6边缘连接和边缘检测 (4) 3.源代码 (5) 3.1对于只有车牌无车身的图像: (5) 3.2对于有车身和车牌连接的图像 (5) 4.处理结果 (6) 4.1对于只有车牌无车身的图像: (6) 4.2对于有车身和车牌连接的图像 (8) 5.心得体会 (9) 6.参考文献 (9)

1.课设目的 1)加强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解 2)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背景与基本原理 2.1背景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图像分割是一种重要的图像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图像分割的方法和种类有很多,有些分割运算可直接应用于任何图像,而另一些只能适用于特殊类别的图像。有些算法需要先对图像进行粗分割,因为他们需要从图像中提取出来的信息。许多不同种类的图像或景物都可作为待分割的图像数据,不同类型的图像,已经有相对应的分割方法对其分割,同时,某些分割方法也只是适合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图像分割。分割结果的好坏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合及要求衡量。在本报告中是对车辆牌照中的文字和数字部分进行处理。 2.2基本原理 2.2.1基本概念 图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是指将图像中具有特殊涵义的不同区域区分开来,这些区域是互相不交叉的,每一个区域都满足特定区域的一致性。图像分割是图像识别和图像理解的基本前提步骤

茯苓多糖的提取

茯苓多糖的提取技术 作者:周琳班级:食品0931班 【摘要】茯苓多糖为我国传统中药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血脂、保肝、催眠等作用,可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为进一步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促进其开发应用,文章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对近几年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茯苓多糖,提取,超声波法 1.引言 自从20世纪60年代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多糖(zymosan)具有免疫增强以及抗肿瘤作用以来,人们对多糖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茯苓多糖到底是什么呢?它有什么作用呢?茯苓多糖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真菌多糖,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约占整个茯苓菌核干重的70%~90%[1],其化学组成为(1→3)-β-D- 葡聚糖[2]。茯Poria cocos (Schw.) Wolf又称茯菟、茯灵、松薯等, 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在我国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均自从20世纪60年代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多糖具有免疫增强以及抗肿瘤作用以有栽培,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南等省。茯苓是一味使用历史悠久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谓其“主胸胁逆气,利小便,久服安魂宁神,不饥延年。”《本草纲目》也记载:茯苓“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历代医家均肯定茯苓既有滋补强身作用,又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茯苓药性缓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能治疗脾胃虚弱、遗精早泄、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小便不利、呕吐腹泻等症。其主要有效成分茯苓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其不仅能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其性味甘、淡、平,归脾胃肺肾经,有利水渗湿、益脾宁心之功效。主治气虚劳伤、水肿、痰饮、呕吐、腹泻、热淋、遗精、惊悸、健忘等证。茯苓多糖是茯苓的有效部位之一,为灰白色粉末,味微咸,无臭,略有吸湿性。具有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保肝与催眠、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 中国·坤森微纳科技股份 唐亮· 引言: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中药是中医保健、预防、治疗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国对中药的日趋重视,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相继应用了大量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中药传统产业进行了有效的改造,逐步实现了中药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化、现代化。 相比之下,我国中药制剂的研制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中药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比较低。要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推进研制、开发和生产工艺技术的现代化,以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超微粉碎是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用于中药领域能把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鉴于粉碎是中药生产及应用中的基本加工技术,超微粉碎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起步较晚,开发研制的品种相对较少,但已显露出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已成为近几年来中药界的研究热点 什么是中药超微粉碎技术。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称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或中药细 胞破壁技术。所谓细胞级微粉碎,是指以生物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碎作业,它不以粉碎细度为目的,而是追求细胞的破壁率,粉碎后粒子的中心粒径在75μm以下。虽然细胞的破壁率越高,药材的细度越细,但细度作为一种宏观检测指标,无法表达药材的真实性状。通过超微粉碎,能将原生材料的中心粒径从传统工艺的150~200目提高到300目以上,对于一般药材,在该细度条件下的细胞破壁率大于95%。这项新技术适合于不同质地的各种药材,可使其中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来,而不是使有效成分从细胞壁(膜)释放,从而使药物起效更加迅速、充分。 中药超微粉碎对药物体吸收的影响 中药经超微粉碎处理后,其粒度更加细微、均匀,因此表面积增加,孔隙率增大,吸附性和溶解性增强,药物能较好地分散、溶解于胃液中,增大与胃黏膜的接触面积,从而更易被胃肠道吸收,大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相当一部分矿物类药材是水不溶性物质,经超微粉碎处理后,因粒度大大减少而可加快其在体的溶解、吸收速度,提高其吸收量。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优势

年处理300吨茯苓提取车间浓缩工段工艺设计

引言 茯苓提取车间提取工段工艺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制药车间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中药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主要设备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上的合理性两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茯苓有成效成分的提取采用水提醇沉法进行工艺设计。茯苓提取车间浓缩工段工艺设计主要为了蒸出水,是提取液浓度增大,主要研究浓缩工段的工艺路线、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及其工艺计算并且绘制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提取液的浓缩是现代中药制药的关键工艺和技术之一。浓缩工艺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为此,开发了许多先进的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如冷冻浓缩、蒸发浓缩、膜浓缩、树脂吸附分离浓缩,在茯苓提取车间浓缩工段即用了蒸发浓缩。蒸发作为浓缩的重要手段,既能保持中医药的特色,对中药的品种又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中药生产中应用最早也最广泛。

第1章茯苓提取工艺 1.1茯苓简介 【别名】茯灵、云苓、松苓。 【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1.1.1茯苓化学成份 1.多聚糖类主要为茯苓聚糖), 含量最高可达75%, 为一种具有β(1→6)吡喃葡萄糖聚糖支链的β(1→3)吡喃葡萄糖聚糖,切断支链成β(1→3)葡萄糖聚糖,称茯苓次聚糖,常称为茯苓多糖(PPS), 具抗肿瘤活性.羧甲基茯苓糖具免疫促进及抗肿瘤作用. 2.三萜羧酸茯苓酸、土莫酸、齿孔酸、松苓酸、松苓新酸等.又报道尚含7, 9(11)-去氢茯苓酸、7, 9(11)-去氢土莫酸、多孔菌酸C及3, 4-裂环-羊毛甾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等.多孔菌酸外用于肝脏具细胞毒作用.此外,含组氨酸、腺嘌呤、胆碱、β-茯苓聚糖酶、蛋白酶、辛酸、月桂酸、棕榈酸、脂肪、卵磷脂、麦角甾醇、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等. 1.1.2茯苓的作用 1.药理作用 (1) 抑菌作用: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茯苓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 利尿作用:25%茯苓醇浸剂给正常兔腹腔注射0.5g/Kg,出现利尿作用。用切除肾上腺的大鼠实验证明,利尿作用与影响肾小管Na+的吸收有关。 (3) 免疫作用:茯苓聚糖对正常及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4) 镇静作用:茯苓煎剂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小鼠的自发活动,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小鼠过度的兴奋,同时对戊巴比妥钠的麻醉作用有明显的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药用价值编辑 化学成份 茯苓-药用部分[2] 茯苓菌核含多种成份: 三萜类:茯苓酸(pachymic acid),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3β-羟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 [3β-hydrox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16α-羟基齿孔酸甲酯(tumulosic acid methyl ester),7,9(11)-去氢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3β,16α-二羟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 acid methyl ester],多孔菌酸C甲酯(polypenic acid C methyl ester),3-氢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 (dehy-droeburicoic acid),茯苓新酸(poricoic acid)A、B、C、D、DM、AM,β香树醇乙酸(β-羟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16α-acetylos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及7,9(11)去氢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多糖:茯苓聚糖(pachy-man)、茯苓次聚(Pachymaran)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聚糖H11(gluan H11)。其他尚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 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无机元素。 医学作用 1.多聚糖类主要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最高可达75%,为一种具有β(1→6)吡喃葡萄糖聚糖支链的β(1→3)吡喃葡萄糖聚糖,切断支链成β(1→3)葡萄糖聚糖,称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常称为茯苓多糖(PPS),具抗肿瘤活性。羧甲基茯苓糖具免疫促进及抗肿瘤作用。[2]

超微粉碎机微粉机使用说明

一.超微粉碎机,微粉机概况; WFJ-18型微粉碎机组(简称机组)是消化吸收日本细川公司的技术,结合 我国实际情况研制成功的一种先进分体机械。该机组具有技术性能稳定, 噪音低,耙电省,生产效率高,造型美观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与国内机 型相比,其制品粒度任意可调,粉碎温升低等特点,因而特别适用于食糖,塑料粉末和中药材等热敏性物料的粉碎。机组由粉碎主机,粉碎收集装置,输粉通道以及电控柜等组成。 主机内装风力风级装置,使得制品粒度任意可调,并可防治过度粉碎,粉 碎后的粉体由负压输送到旋风和布袋除尘器收集,经排料阀排出,该组机 时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的理想设备。 型号含义 二,超微粉碎机,微粉机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 1.性能指导: 进料颗粒:小于10毫米 制品温度:小于65摄氏度 制品粒度:80—320目(可调) 生产能力:10-200公斤/小时(按不同物料及不同粒度) 2.技术参数: 主机功率:11KW 分级功率:

送料功率: 风机功率: 排料功率: 主机转速:5800转/分 分级转速:800~2400转/分 送料螺杆转速:20-50转/分(可调) 三.主机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1.成套设备的工艺流程见设备流程图。 2.粉碎主机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 主机由机架、无级调速减速机、自动给料器以及粉碎室等组成粉碎室内装有分级装置、衬圈、粉碎刀等主要工作部件、分级轴控套入粉碎主轴内,轴承密封为迷宫式。 3.工作原理: 物料由自动给料器推入粉碎室,因负压的作用,进入粉碎室内的物料受 到粉碎刀高速冲击和剪切,同时也受到涡流产生的高频振动的作用而粉 碎,经粉碎的粉体因负压作用,进入分级轮,由于分级轮的旋转粉体A 同时受到空气动力E的离心力F的作用,如图四所示 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超微粉碎机说明书

超微粉碎机说明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WFJ-15型超微粉碎机 说 明 书 江阴市中凯制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祝塘开发区邮编:214415 电话:05 传真:05 一.网址:概况 WF-15型超微粉碎机组,是本厂引进吸收消化日本细川公司先进产品的优点,更具我国国情设计研制的,该机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噪音低,耗电省,效率高,外观美,使用灵活,占地面积

小,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本机对于粉碎干燥非纤维性物料及矿物质,具有较理想效果。于国内机型相比,制品适度低粒度均匀,特别适用于食糖,塑料粉末,中药材等热敏性材料的粉碎。本机组有主机,辅机,集管道,电控装置为一组。辅机内有旋风除尘器与滤袋除尘器合二为一,也可按用户的要求分开制造使用,主机内装有离心分级装置,除可完成粉碎外,还具有分级功能风选式离心剪切,无筛无网,粉状颗粒可任意调节,物料粉碎后,采用负压输送至排料阀出口,达到制品要求,该机组是制药,食品,化工工业粉碎物料的好机械。 一.外型尺寸图:见图一所示。 主要性能及技术参数: 二.性能指标: 进料颗粒:小于6毫米 制品湿度:小于65摄氏度 制品粒度:80-500目(可调) 生产能力:5-200kg/h(按不同物料及不同程度) 技术参数: 主要功率: 分级功率: 分级转速:130-2140转/分(可调) 风机功率:主机转速:5200转/分 出料功率:外形尺寸见图一所示 进料功率:

总重量:1300kg 四.主机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1.成套设备的工艺流程见图三所示 2.粉碎主机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有机架无级调速电机,主 电机进料斗,粉碎室组成。粉碎室内装有分级装置,衬圈,粉碎刀等主要工作部件,轴承密封为迷宫式,其结构如图三所示。 3.工作原理: 物料由进料斗堆放,螺旋输送器把物料推进粉碎室因负压的作用,进入粉碎室的物料受到粉碎刀的高速冲击和剪切,被高速运转的刀具在100米/秒的线速度下瞬间就达到粉碎效果,同时也受到气流产生的高频振动,经粉碎的分体,受到向上气流的作用,进入分级轮,由于分级轮的旋转,产生了分体A,同时受到空气动力E的离心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 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E=3π. F=π/6d3 ----粉体密度克/立方厘米 U式中的----气流经向速度厘米/秒 VQ----气流切向速度厘米/秒 P----气流密度克/立方厘米 N----气流粘度泊

SWFL系列立式超微粉碎机

目录 1 概述 (2) 1.1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2) 1.2 产品特点 (2) 1.3 工作条件 (2) 1.4 型号组成及其代表意义 (2) 2 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2) 3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3) 4 安装、调试 (4) 5 使用、操作 (12) 6 保养、维修 (14) 7 故障分析与排除 (16) 8 运输、贮存 (17) 9 开箱及检查 (17) 10 易损件清单 (17) 11 其他 (17) 注:①本说明书解释权属湛江市恒润机械有限公司,受中国法律和国际条约的保护。 ②本产品有关技术及参数若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③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复制、发行、使用或向他人提供。

1概述 1.1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SWFL系列立式超微粉碎机是一种新型的超微粉碎加工设备,适用于各种大中小型饲料厂,能将各种粗碎物料如玉米、高梁、米麦类、豆粕、鱼虾等经过初清筛、磁选及混合后进入超微粉碎机加工,以达到所需标准的超细粒度物料,特别适用于对虾、甲鱼、鳗鱼和幼小动物饲料的微粉碎或超微粉碎。 1.2 产品特点 1.2.1 该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1.2.2 该机无筛式结构,粉碎与分级置于同一密闭空间,使粉碎、分级一次完成,减少过粉碎造成的能耗损失; 1.2.3 独特的粉碎盘结构,产量高; 1.2.4 优化设计的分级系统,分级效率高; 1.2.5 大操作门结构,方便维护; 1.2.6 独特的锤刀安装方式,更换锤刀更快捷; 1.2.7 新结构的锤刀,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1.2.8 粒度均匀可调,风力分选、运送,物料温升低; 1.2.9 粉碎粒度60-300目连续可调,可达到特殊要求的超微粉碎; 1.2.10 配备专用消声器,可大幅度降低噪声。 1.2.11 独有的破拱装置,防止喂料时物料结拱; 1.2.12 运行稳定,振动小。 1.3 工作条件 1.3.1 超微粉碎机应安装在地下室或底层,环境温度-5℃-40℃; 1.3.2 工艺上与超微粉碎机前后配套的设备应匹配; 1.3.3工作电压应稳定,偏差不大于±5%; 1.3.4 进入粉碎机的物料直径不大于1mm,含水量不大于12%。 1.4型号组成及其代表意义 产品规格:粉碎室直径(cm) 型式代号:立式 品种代号:微粉碎机 专业代号:饲料加工机械设备 2 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见表一)

超微粉碎机,微粉机使用说明

超微粉碎机,微粉机概况 WFJ-18 型微粉碎机组(简称机组)是消化吸收日本细川公司的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制成功的一种先进分体机 械。该机组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噪音低,耙电省,生产效率高,造型美观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与国内机型相比,其 制品粒度任意可调,粉碎温升低等特点,因而特别适用于食糖,塑料粉末和中药材等热敏性物料的粉碎。机组由粉碎 主机,粉碎收集装置,输粉通道以及电控柜等组成。 主机内装风力风级装置,使得制品粒度任意可调,并可防治过度粉碎,粉碎后的粉体由负压输送到旋风和布袋除尘器 收集,经排料阀排出,该组机时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的理想设备。 型号含义 二,超微粉碎机,微粉机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 1. 性能指导: 进料颗粒:小于10 毫米 制品温度:小于65 摄氏度 制品粒度:80—320 目(可调) 生产能力:10-200 公斤/小时(按不同物料及不同粒度) 2. 技术参数: 主机功率:11KW 分级功率:0.75KW 送料功率:0.37KW 风机功率: 5.5KW 排料功率:0.75KW 主机转速:5800 转/分 分级转速:800~2400 转/分

送料螺杆转速:20-50 转/分(可调) 三.主机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1.成套设备的工艺流程见设备流程图。 2.粉碎主机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 主机由机架、无级调速减速机、自动给料器以及粉碎室等组成粉碎室内装有分级装置、衬圈、 粉碎刀等主要工作部件、分级轴控套入粉碎主轴内,轴承密封为迷宫式。 3. 工作原理:物料由自动给料器推入粉碎室,因负压的作用,进入粉碎室内的物料受到粉碎刀高速冲击和剪切, 同时也受到涡流产生的高频振动的作用而粉碎,经粉碎的粉体因负压作用,进入分级轮,由于分级轮的旋转粉体A 同时受到空气动力 E 的离心力 F 的作用,如图四所示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振动式细胞级超微粉碎说明书

振动式细胞级超微粉碎说明书

振动式细胞级超微粉碎机 说明书

济南天宇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Jjnan Tianyu Special equipment cO.,Ltd 济南天宇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Jinan Tjanyu SpeciaI equipment cO.,Ltd. 目录 一、概述- (01) 二、中小型粉碎机使用说明. (02) 三、 TY一1 00L粉碎机使用说明. (04) 四、粉碎机主要参数. (06) 五、制冷机主要参数. (08) 六、故障及其排除. (09) 七、中小型粉碎机机构示意图. (10) 八、 TY一100L粉碎机结构示意图. (10) 九、制冷机结构提示图. (11) 十、中小型粉碎机电路图. (12) 十一、TY一100L粉碎机电路图. (13)

十二、常见中药粉碎工艺- (15)

一、概述 济南天宇专用设备设备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中药超微粉碎、微(纳)米粉体技术、工艺、设备与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济南市专利试点企业之一。其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能够大跨度地应用于诸多行业,有效解决众多核心和复合工艺技术,为企业找到了解决其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工艺更新等关键技术难点的突破口,引起了相关行业的专家、教授与学者的广泛关注,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甚至在一些行业中正在引发革命性的变化,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将粉体技术与中医药结合,对近2000多种中药材的特性和粒度进行了研究,经上万次破壁(膜)微粉碎试验,在国内外首创性提出了“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概念,为实现以细胞破壁为主要目的的中药超微粉碎作业积累了大量的成功实践经验,形成了细胞级微粉碎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公司生产有天宇TY-6L系列、TY-8L系列、TY-1 2L系列、TY-30L系列、TY-50L系列、TY-100L等,数十种设备型号供客户选择。 公司的各类粉碎机在制药、保健品、医院、诊所、科研单位、高校实验室、药店、食品、环保等行业的的应用,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公司依靠先进的技术支持,良好的口碑,成功的业绩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根本,服务是企业生存之保障”。欢迎各界朋友与我们合作、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和进步。 二、中小型粉碎机使用说明、故障分析 一、用途及使用范围

100目木粉粉碎机说明书(精简版)

100目木粉粉碎机 设计者:***、***、**、** 指导教师:** *** (****学院,苏州,215500) 摘要:根据国内外机械式粉碎机工作原理及生物能的推广应用,对木材的粉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对其粉碎质量、效率和粒度的要求更高。设计的木粉粉碎机由机架、双速电机、带传动系统、刀轴总成、进料斗、粉碎腔、分级系统、制动系统等组成。该粉碎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粒度可调、效率高等特点。粗粉木料经料斗进入粉碎腔,在粉碎腔内与高速动静刀及木粉颗粒之间互相冲击、碰撞、磨擦、剪切、挤压而实现粉碎,粉碎后由筛网分级,合格产品由收集器收集,不合格产品继续在粉碎腔内粉碎,减少了对产品的污染,进一步降低了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采用带传动,吸震能力强,能在大轴距和多轴间传动,成本低,不需润滑,维护简单。仓体采用快开式设计,且开设进气口,结合风扇高速旋转形成的气流带动粉碎腔内的物料实现分级。木粉产品粒度由筛网规格型号决定,因此,产品合格率非常高,合格率达100%。另外,粉碎机采用1500/3000rpm双速电动机,可满足不同粒度木粉粉碎的要求。 关键词: 超微粉碎动静刀具粒度粉碎机双速电机 第1章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 我们的周边地区,有很多的家具、厨具等木制品加工厂。在日常的加工中会产生很多的木材边角料。这些边角料没有办法进行有效利用,造成了一种资源的浪费。经过我们的思考与交流,我们想到了可以利用木粉粉碎机来实现对这些边角料的回收利用。木粉粉碎机是一种加工木粉的好帮手,可以一次性的把废弃的边角料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木粉,从而实现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 1.2课题研究的背景 木材是4种常用工程材料(钢材、石材、塑料、木材)中唯一可再生的材料。随着人类天然资源的日趋枯竭,前3种天然材料的耗尽之日仅仅是时间问题。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多数发达国家的木材资源几乎都进入良性循环。中国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深入,中国木材资源进入良性循环也为期不远。人类木材采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日即将到来。 1.3 木材的特性 木材是一种细胞结构十分复杂的生物体,又是典型的各向异性材料,具有明显的三个主平面。在它的木粉加工性能分析时,必须从三个不同的切面入手,才能了解木粉的构造和性质。这三个切面分别为横切断面——垂直于树干木纹方向,径切面——沿树干方向并通过髓心的切面,弦切面——沿树干方向并与年轮或树皮成切线相切的切面[6]。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 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药用价值 化学成份 茯苓-药用部分[2] 茯苓含多种成份: 类:(pachymic acid),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3β-羟基(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11),24-TCMLIBien-21-oic 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16α-羟基齿孔酸甲酯(tumulosic acid methyl ester),7,9(11)-去氢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3β,16α-二羟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 acid methyl ester],多孔菌酸C 甲酯(polypenic acid C methyl ester),3-氢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dehy-droeburicoic acid),茯苓新酸(poricoic acid)A、B、C、D、DM、AM,β香树醇(β-羟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16α-acetylos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及7,9(11)去氢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茯苓聚糖(pachy-man)、茯苓次聚(Pachymaran)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聚糖H11(gluan H11)。其他尚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 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无机元素。 医学作用 1.多聚糖类主要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最高可达75%,为一种具有β (1→6)聚糖支链的β(1→3)吡喃葡萄糖聚糖,切断支链成β(1→3)葡萄糖聚糖,称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常称为茯苓多糖(PPS),具抗肿瘤活性。羧甲基茯苓糖具免疫促进及抗肿瘤作用。[2] 2.羧酸茯苓酸(pachymic acid)、土莫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松苓酸(pinicolic acid)、松苓新酸(3β-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1-oic acid)等。又报道尚含7,9(11)-去氢茯苓酸、7,9(11)-去氢土莫酸、多孔菌酸C(polyporenic acid C)及3,4-裂环-羊毛甾烷型(3,4-secolanostane)三萜类化合物等。多孔菌酸外用于肝脏具细胞毒作用。此外,含、、、β-茯苓聚糖酶、、、、、、、、和等。 临床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