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强-北京地铁-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探索与实践
双碳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

56 MODERN URBAN TRANSIT 8 / 2022 现 代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Copyright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双碳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
智慧城轨
作业流程与运维资源调度 3 个方面对节能减排的实现过 程进行了系统探讨,可为城轨行业助力国家双碳工作提 供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我国城轨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据中国城市 轨道交通协会统计 [5],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全国城 轨运营里程已高达 9 192.62 km,多数城市已经形成线网 级规模,而且未来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轨的快速 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也成 为城市交通领域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但是城轨的 能源消耗问题也成为制约其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 [6]。 在城轨全生命周期中,运营阶段是持续时间最长、能源 消耗最大且产生碳排放最多的阶段 [7]。通过文献调研发 现,当前对于城轨运营阶段节能降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列车牵引能耗 [8-13] 和车站(含车辆段)运行能耗 2 个方 面,而对于伴随整个运营周期的基础设施运维环节的能 耗问题尚无相关研究。
要建设内容;2021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 中, 明确要“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以下 简称“城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出 绿色低碳是交通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从我国关于 交通运输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政策文件)可 知,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低碳化不仅应成为企业自 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2023-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应用实践方案-1

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应用实践方案地铁智慧运维平台是一项新型的智能化运维管理工具,它可以为地铁运营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管理方案。
在地铁智慧运维平台的应用实践中,我们需要逐步实现以下步骤:1. 建立基础资料地铁智慧运维平台需要建立各种基础资料,包括车站、线路、列车等相关的基础信息。
这些基础资料是启动整个运维平台的前提条件,必须准确、完整地录入到系统中。
建立基础资料是建设整个地铁智慧运维平台的第一步。
2. 实现远程监控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可以实现车站、线路和列车等的远程监控,这需要在相关设施上装备感应器和视频监控设备。
这些设备将实时监控相关设施的状态,如电梯故障、车站停电等,一旦出现问题,智慧运维平台将立即向相关工作人员发送故障报警信息,以便及时处理。
3. 全面管理数据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将车站、线路、列车、设备等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管理,这是实现更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步骤。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可以对列车运营情况、车站设施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优化和管理,以提升整个地铁运营效率。
4. 实现智能信息发布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可以实现智能信息发布,如车站候车时间、列车到站时间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以文字、语音、图片等形式发布,让乘客更直观地了解列车运营状况,并提高他们的乘车体验。
5. 推动智能化决策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可以将各种数据进行集中管理、统计和分析,为运营管理层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进而形成智慧化的管理决策方案。
这将推动地铁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使地铁运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综上所述,地铁智慧运维平台的应用实践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协调,对于城市地铁的运营管理和安全上的效益也十分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智慧化的地铁建设。
北京地铁网络工程方案

北京地铁网络工程方案北京地铁网络工程旨在打造一条高效、智能、安全的地铁通行系统。
网络工程的目标是为乘客提供更快捷、可扩展、安全的服务,同时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现状分析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北京地铁客流量逐年增加,而传统的运行和管理方式无法应对这一挑战。
传统的手动操作和实时信息反馈系统,不仅无法满足乘客的需求,也增加了地铁系统的负担和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因此,建立高效的地铁网络系统,成为当前解决运营问题的最好选择。
方案设计网络拓扑首先,地铁系统的网络拓扑需要进行优化。
新的地铁网络应包括以下部分:1.【前端系统】设备和软件的总称,在地铁车站和车厢中部署。
前端系统需要与车站和车内的各种设备进行交互,例如,车道闸门,安全监控设备,用户便捷服务终端等。
2.【后端系统】设备和软件的总称,分为基础架构和应用架构两种。
基础架构包括数据中心、存储、网络和安全设备等,负责后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应用架构包括所有与前端系统相关的应用程序和计算资源。
3.【中间层】全方位连接前端和后端的主要技术层,包括通用web服务、数据处理和调度算法等。
数据采集和分析采集和分析数据是地铁网络运行的核心,也是提高地铁运行智能化和效率的关键。
为了实现即时交通状况的精准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考虑引入以下技术:1.【智能检测技术】:用户人脸识别和摄像监控等高端技术,提高建筑物、车站和车站乘客出入口的安全性。
2.【大数据处理技术】: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种数据源进行监测和处理,包括乘客流量、车站流量等指标。
通过大数据模型,可以根据城市发展和人口趋势进行预测和决策。
3.【实时决策技术】: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实时地对现有运营情况进行分析,随时做出智能化和优化决策。
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地铁系统的稳定和运营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网络架构的安全性和数据保护的工作必须优先考虑。
可以采取以下安全策略来保护网络架构和数据安全:1.【加密技术】: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和保护,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应用实践方案

数据访问控制
实施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 策略,只有经过授权的用 户才能访问相应的数据。
数据备份与恢复
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 复方案,确保在数据丢失 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系统容灾备份方案设计
分布式部署
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将系统部署在多个 物理位置,提高系统的容灾能力。
实时备份
对系统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实时备份,确保 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故障预警机制建立与完善
预警机制建立
根据预测性分析结果,设定预警阈值,当设备状态达到预警值时自动触发预警流 程。
预警机制完善
不断优化预警算法,提高预警准确率;同时建立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在预警触发 后能够迅速响应并处理故障。
04
资产管理及优化策略部署
资产清单建立和管理流程梳理
资产清单建立
对地铁系统所有设备进行 全面梳理,包括车辆、信 号设备、轨道、供电系统 等,形成详细的资产清单
,智慧运维平台将更加注重能源管理和环境监控。
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加强技术研发
持续投入研发力量,推动智慧运维平台技 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
拓展应用领域
积极探索智慧运维平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如高铁、轻轨等轨道交通领域。
提升服务质量
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平台 功能和操作流程,提高用户满意度。
谢谢您的聆听
建设目标与意义
提高地铁设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延长地铁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率 。 提升地铁运营安全水平,保障乘客出行安 全。 推动地铁运维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技术架构与功能模块
技术架构
智慧运维平台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 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分析层 、应用层等。
北京地铁资产运维标准体系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

北京地铁资产运维标准体系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傅 兵1 袁若岑1,2* 黄颖俊3(1.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2.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研究院分公司;3.北明软件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基于北京地铁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维修业务精细化管控与信息化管理三重需求,提出北京地铁资产运维标准体系架构设计思路。
结合北京地铁智能运维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与统一运维的原则,构建标准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围绕标准形式数字化与标准过程数字化两个转型方向,提出标准体系贯通应用于智能运维平台建设及应用场景的工作思路,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转型,并以北京地铁6号线智能运维平台试点应用为案例,验证了标准体系指导并规范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及运行工作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标准体系,资产运维,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4.04.011Beijing Metro Asset Oper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s System andDigital ApplicationFU Bing1 YUAN Ruo-cen1,2* HUANG Ying-jun3(1.Beijing Subway; 2.Beijing Subway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3.Beiming Software Co., Ltd.)Abstract: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Beijing Metro’s asset management, including life cycle management, maintenance business refinement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ideas of Beijing Metro’s asse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tandards system architecture.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Beijing Metro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latfor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unified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t builds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tandards, and focuses on the directions of the digitization of both standard forms and standard processes,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applying the standards system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 so as to push forwa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andardization work to digitization, networking and intelligence. It then uses the pilot applic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latform of Line 6 of the Beijing Metro as a case study, to validate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andards system in guiding and standardiz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informatization system. Keywords: standards system, asse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digitalization,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scenarios作者简介:傅兵,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资产综合管理、设备设施运维管理、智能运维管理等。
北京地铁2号线国产化制动系统研制

国 产 化
2 制动系统技术条件
圳 功 系统 的 卜 技 术条什 炙 1 、
表1 制动 系统主要技术条件
北 京地 铁 2 号 线 国产 化 制 动 系统 研 制
国产化总体方 案
厂__ = 二 亍二 亍 ——]
篓 控 箱 制 元 鼍 { r 系 统 鼾 r 禁 系 统 系 … 统 … 集 成 … 技 术
接【 l 的 ‘ 撤 、j I 缇
r l j 原印 的午 i J l 、
系统
,7 f 一 J 一 : E + I { 火的 功能 . .
4 . 1 . 1 网络 拓 扑 和 功 能
辆 乍仃 2会 制动 控 制 , ( BC U), 从 圳 , 』
统
,满 足 北 京 地 铁 2 号 线 车
辆 制动 系统 的 技 术性 能及 接 口要 求 。国 产化 制 动 系统 能够 与 北京
地铁 2 号 线 车 辆 原 制 动 系 统 产 品 整 机互 换 ,并 满 足车 辆 运 营 的要 求 。本 文 阐述 对 国产 制 动 系 统 的
研 究 ,探 讨 在 进 行 国产 化 研 究 中
摘 要 : 分 析 北 京地 铁 2 号 线 车 辆 制 动 系统 国产 化 的必 要 性 ,提 出制 动 系统 国产 化 方案 ,并 对 国 产 化 制 动 系统各 关键 部 件进 行 深 入 研 究和 开 发 。
研 制 的 国 产 化 制 动 系 统 完 成 了型 式 试 验 和 正 线 考
北 京地铁 2 号 线 国 产 化 制 动 系统 研 制
李 小东’ ,王群伟 ,张文秀 ,张 勇。
( 1 .北 京地铁运营有 限公 司三分 公司 ,北 京 1 0 0 0 8 2 ;2 .中国铁道科学研 究院机车车辆研 究所 ,
“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安全保障与主动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

2023年第3期风险主动防控基于WBS-HLPN 的主动防控业务流模型构建研究胡志强1,张天格2,3,王艳辉2,3,4,5,6(1.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2.北京交通大学 先进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3.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4.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5.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北京 100044;6.运营主动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摘要:在城轨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思想与路线实践过程中,存在具体工作缺少流程和方法支撑、不能高效实施的缺陷,为改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互割裂的现象,需要优化主动防控的业务流程。
为有效实现理论方法的落地应用,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BS )与高级Petri 网映射建模的方法,构建主动防控业务整体运行路线模型,为现行或新建城轨系统提供主动防控机制的运行模板,使城轨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有迹可循,成为一个科学、耦合、高效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主动防控;WBS 法;Petri 网;业务流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1X (2023)03-0002-08DOI :10.19550/j.issn.1672-061x.2023.02.23.0040 引言城轨系统的大部分运营安全保障工作都是在出现故障或发出事故警报信息后进行[1],此时的处理手段只有维修或应急处置,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也只能通过事故分析来确定。
在这种安全保障模式下,城轨系统的运营安全不易得到保障。
因此,需要优化城轨系统主动防控的业务流程。
为构建完善、合理的业务流模型,需要对风险主动防控任务进行明确和分解,因此选用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 )法对风险主动防控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B1600701)第一作者:胡志强(1965—),男,高级工程师。
北京京城地铁 网络安全

北京京城地铁网络安全
北京京城地铁(简称京城地铁)是北京市的一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安全问题值得关注的领域。
随着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迅速发展,京城地铁的网络系统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攻击者可能会利用漏洞或恶意软件对地铁网络系统进行攻击,导致列车运行受阻、乘客信息泄露等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京城地铁网络安全,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北京地铁公司建立了网络安全部门,负责对地铁网络系统进行日常监测和安全漏洞修补。
其次,地铁网络系统进行了加密处理,保障了乘客个人信息的安全。
同时,京城地铁还与网络安全专家合作,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增强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此外,京城地铁还加强了网络监控和防御系统的建设。
地铁车站和列车上都安装有监控设备,对乘客进行监控,防止恶意活动的发生。
同时,地铁网络系统与公安部门的安全监控中心实时连接,迅速发现并应对网络攻击事件。
然而,京城地铁网络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网络攻击技术日益高明,攻击手法多样化,对地铁网络系统的挑战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地铁网络系统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安全监控和维护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因此,京城地铁需要不断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总之,京城地铁的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通过多方合作,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应对能
力,京城地铁可以更好地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乘客信息的保密和列车运行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畅通北京 让首都更美好
目录
一、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现状
二、网络化运营面临的挑战
三、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路线图
四、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探索与实践
1、发展历程和运营指标
22条线路608 km 37.8亿人次
9条线路228 km 14.13亿人次
1971年
2003年
2009年
2017年
1条线21公里16座车站4条线路114 km 4.72亿人次
99.9%
准点率
最小行车间隔
2分钟
乘客满意度
95.8%
4条线
两次延误5分钟以上
事故间平均车公里
771万
2、路网客流情况
北京地铁客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近十年平均增长率超过5%。
工作日千万客流已成常态。
2017年全年轨道交通客运总量37.8亿人次。
最高日客运量1294万人次。
目前日均1035万人次。
2017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占50%,其中轨道交
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54%。
早高峰 晚高峰
早晚高峰4小时客运量,占全日总客运量接近50%北京地铁公司早晚高峰常态化限流车站达到75座随着路网结构不断完善,部分中心城区线路客流出现拐点,下降幅度明显(1、2号线降幅超过3%);同时,外围线路
客流潮汐现象严重,高峰时段客流集中,运力不能满足客流的需要。
3、北京地铁客流特征
4、运营管理特点
老线与新线并行
1
政治核心区及重大活动保障压力大
2更新改造与新线开通工作量大
3边运营边改造
4多家运营商协同
5
首善要求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
国际标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
行业典范CoMET组织成员积极开展对标工作
目录
一、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现状
二、网络化运营面临的挑战
三、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路线图
四、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探索与实践
车内拥挤
站台滞留
站外排队
1、大客流冲击给设备实施带来的挑战
•既有线和新线设备设施种类繁多,线路特征个性化、技术水平差异化、设备制式多样化使得维护维修标准难以统一。
•
系统设备运行监测和维修检测手段各自独立且不完善,故障修较多,网络化故障抢修和快速排除故障能力无法匹配大规模网络化运营需求,运营组织计划、设备维护管理、乘客服务等方面难以适应未来更大规模网络化运营的需要。
2、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
责任运营事故,车辆设备故障占比97.2%
5分钟以上延误事件,车辆故障占比65.3%
3、小问题,大影响带来的“蝴蝶效应”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故障和事故的影响快速传播,受众面大、故障影响和应急处置恢复难度也很大。
政治中心:首都无小事,处置不利将会引发政治影响网络化运营:蝴蝶效应,故障影响全路网正常运营
自媒体时代:乘客现场直播,信息传播快,社会影响大
目录
一、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现状
二、网络化运营面临的挑战
三、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路线图
四、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探索与实践
故障检修计划检修预测性检修状态检修
优化修程
故障智能预测 精准维修
修程不断优化 科学维修1、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目标
理论支撑01运维实施02保障措施
03
2、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路线图
科学化数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