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加工工艺全
陶瓷的制造工艺流程

陶瓷的制造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精美的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美学和实用性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陶瓷制造工艺流程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已经成为一门复杂而精细的工艺。
下面将介绍陶瓷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烧制和装饰等环节。
1. 原料准备。
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瓷石、石英和长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细的加工和混合,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地和均匀性。
首先,原料需要进行筛选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杂质。
然后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以确保陶瓷制品具有所需的性能和外观。
2. 成型。
成型是陶瓷制造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陶瓷制品的形状和结构。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手工成型、注塑成型和压制成型等。
手工成型是最古老的成型方法,它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用手将原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注塑成型和压制成型则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成型方法,它们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干燥。
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经过干燥过程,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干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陶瓷制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陶瓷制品会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加热干燥,以确保其内部完全干燥。
4. 烧制。
烧制是陶瓷制造的核心环节,它将成型干燥后的陶瓷制品转化为坚硬的陶瓷制品。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是关键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陶瓷制品的质地和色泽。
通常情况下,陶瓷制品会被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温度和时间会根据不同的陶瓷制品和要求进行调整。
5. 装饰。
装饰是陶瓷制品的点睛之笔,它可以赋予陶瓷制品更加丰富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常见的装饰方法包括釉上彩、刻画、贴花和镶嵌等。
这些装饰方法需要经过精细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陶瓷制品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表现力。
综上所述,陶瓷的制造工艺流程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它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烧制和装饰等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精湛的技艺,以确保陶瓷制品具有高质量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希望通过对陶瓷制造工艺流程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精美的工艺品。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1. 选料,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陶瓷土、瓷石、釉料等。
在制作陶瓷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精细的筛选和配比,以确保陶瓷的质地和颜色符合要求。
2. 搅拌,将选好的原料与水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泥料。
这一步是制作陶瓷的基础,泥料的质地和均匀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陶瓷的成品质量。
3. 成型,经过搅拌的泥料被送入成型机器,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手工成型、注塑成型、挤压成型等。
成型完成后,陶瓷坯体需要进行初次干燥,以便后续的加工和装饰。
4. 装饰,装饰是陶瓷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陶瓷作品的美观和艺术价值。
常见的装饰方式包括彩绘、贴花、雕刻等,这些工艺需要经过烧制才能固定在陶瓷表面。
5. 烧制,装饰完成的陶瓷坯体被送入窑炉进行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是关键,不同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不同的烧制工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烧制温度在1000摄氏度以上,高级陶瓷甚至需要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
6. 上釉,经过初次烧制的陶瓷坯体被送入釉料浸渍或刷涂,以形成釉面。
釉料的选择和上釉的工艺对陶瓷的质地和光泽有着直接的影响。
7. 二次烧制,经过上釉的陶瓷坯体再次被送入窑炉进行烧制,使釉料与坯体完美结合,形成光亮、坚固的表面。
8. 检验,经过二次烧制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地、釉面光泽等方面。
只有通过检验的陶瓷作品才能被称为合格品。
9. 包装,通过检验的陶瓷作品被送入包装环节,包装要求严格,以确保作品在运输和展示过程中不受损坏。
以上便是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完成。
陶瓷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其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前言
陶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制品,自古以来就有生产和使用。
现代陶瓷生产工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生产流程,本文就对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介绍。
原料制备
制作陶瓷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料,一般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瓷石等,其中粘土是主要原料。
将原料进行混合、研磨、筛分、除铁等处理,直至达到一定的细度和成分比例,即可进行成型工艺。
成型
成型是将制陶原料经过塑性加工变成所需要的形状,并能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工艺过程。
成型通常包括手工成型、机械成型、注塑成型和挤出成型等。
修整和干燥
成型后的制品一般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整,如切割、车光、抛光等,最终形成所需的外形。
修整过程后将制品放在阴凉通风处进行自然干燥或低温干燥,使其达到一定的硬度。
烧成
烧成是陶瓷成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经过热处理,制品中的水分被除去,化学反应加剧,从而形成致密坚硬的陶瓷制品。
烧成分为热备、高温加热、降温和卸炉等步骤,整个过程在450℃-1400℃的高温下进行。
涂釉和装饰
烧成后的制品表面一般需要进行涂釉和装饰,以改善外观和性质。
涂釉有采用喷涂、浸渍或刷涂等方式,而装饰则包括刻画、喷釉、贴花等多种形式。
包装和销售
完成釉化和装饰的制品最终进行包装,常采用泡沫内胆、纸箱外包装等方式进行保护,以免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受损。
包装完成后,制品正式进入销售渠道,并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结语
以上便是陶瓷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这一流程的完成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和严格的操作规范,方能制备出精美的陶瓷制品。
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

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是指制作陶瓷过程中需要经过的一系列工序。
这七十二道工序包括以下步骤:1. 捏制:使用陶泥或黏土将坯体捏制成所需的形状。
2. 鱼盘:将捏制好的坯体码放在鱼盘上,以便下一步的处理。
3. 平摊:使用木槌将坯体平摊,使其变得更加均匀。
4. 榨胚:用木榨胚将坯体榨薄,使其厚度更加均匀。
5. 过坯:通过刮板或其他工具将坯体上多余的杂质去除。
6. 刷胎:在坯体表面涂上一层液体,以便下一道工序的进行。
7. 控水:控制泥坯的含水量,使其具备适宜的干燥条件。
8. 研磨:使用石头或砂纸等工具将坯体表面进行研磨,使其更加光滑。
9. 修整:修整坯体的边缘和表面,使其更加平整。
10. 擀制:使用擀面杖将坯体擀平,使其达到所需的厚度。
11. 干燥:将坯体放置在通风的地方,使其自然干燥。
12. 下料:根据设计需求,将坯体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大小。
13. 立坯:将切割好的坯体竖立起来,以便下一步的加工。
14. 穿孔:在坯体上打孔,以便后续的加工和装饰。
15. 擦灰:使用海绵等工具擦去坯体表面的灰尘。
16. 周加:通过周加,使坯体变得更加均匀和稳定。
17. 缝合:将不同部分的坯体缝合在一起,以便形成完整的工艺品。
18. 粘土制作:使用粘土或胶粘剂将坯体上的一些细小部件粘合在一起。
19. 烧焊:使用焊接工具将陶瓷物件上的零部件焊接在一起。
20. 出胎:将烧制好的陶瓷从窑中取出。
21. 稳定:将烧制好的陶瓷进行稳定处理,防止其变形或损坏。
22. 打底:在陶瓷表面涂上一层底料,以便下一步的装饰。
23. 砂光:使用砂纸等工具将陶瓷表面进行砂光处理,使其更加光滑。
24. 饰花:在陶瓷表面绘制花纹或图案。
25. 绿化:将陶瓷物件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绿化处理,使其颜色更加鲜艳。
26. 修饰:对陶瓷物件进行修饰,如雕刻、刻线等。
27. 上釉:在陶瓷表面涂上一层釉料,以便下一步的烧制。
28. 干胎:将涂有釉料的陶瓷物件晾干。
陶瓷加工烧制工艺流程

陶瓷加工烧制工艺流程陶瓷加工与烧制工艺是将陶瓷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工艺操作,最终形成成品陶瓷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陶瓷加工烧制工艺流程。
首先是原料的准备。
陶瓷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瓷石、石英等。
这些原料需要进行筛分和选择。
首先将原料进行筛分,除去杂质和过粗或过细的颗粒。
然后进行混合,将合适比例的原料进行混合,以保证最终成品的质量稳定。
接下来是造型。
根据陶瓷制品的要求,将混合好的陶瓷原料进行造型。
造型通常分为手工造型和机械造型两种方式。
手工造型需要高度的技巧和经验,而机械造型则使用模具和机器设备来完成。
然后是干燥。
在造型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经过干燥的过程。
这是为了去除制品中的水分,以防止烧制时产生爆炸或变形。
干燥的方式通常是自然风干或者利用热风进行加速干燥。
接下来是修整和装饰。
在干燥完成后,陶瓷制品可能会有一些不平整或者不完整的地方,需要进行修整。
修整通常使用刀具或者砂纸进行修整。
而装饰则是为了美化陶瓷制品。
装饰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彩绘、贴花、压花等。
然后是烧制。
烧制是陶瓷加工的关键步骤,它会对陶瓷制品的性能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烧制过程主要分为干燥烧制和高温烧制两个阶段。
干燥烧制是将陶瓷制品在低温下进行烧制,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和水分。
而高温烧制则是将陶瓷制品在高温下进行烧制,使其形成致密坚硬的结构。
最后是冷却和包装。
在烧制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冷却,以避免因突然冷却而产生开裂。
冷却的时间通常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冷却完成后,陶瓷制品便可以进行包装和质检。
包装通常采用纸盒或者泡沫板进行包装,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陶瓷加工烧制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各个环节的操作和参数控制,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陶瓷制品的工艺流程正在不断完善,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陶瓷坯体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坯体生产工艺流程随着时代的进展,我们中国的陶瓷工艺已经到达了巧夺天工的水平了。
所以做陶瓷也成为了许多人的业余爱好之一。
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陶瓷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做陶瓷的步骤和方法。
一、练泥在矿区采取了瓷石之后,先用铁锤把它敲碎到鸡蛋大小的块状,再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去除杂质,当它沉淀之后就可以看到钻状的泥块了。
接下来再用水调和泥块,把脏东西去除,用双手搓揉,让泥团中的空气散发出来,同时也要让泥中的水分更加均匀。
二、拉坯、印坯做陶瓷的第二个环节就是拉。
把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跟着手法的屈伸收放再拉制出坯体的大概样子。
其实拉坯就是成型的第一个环节。
想要拉坯成型必须要先掌握泥料的收缩率。
一般情况下,景德镇瓷土总收缩率为18—20%。
此外,如果大家想要做出一个好看的陶瓷造型,还需要注意到它的整体造型,其实这个就最能够体现出拉坯师傅的水平。
接下来就是印坯的过程了。
三、利坯、晒坯把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再转动车盘,拿刀来旋削,最终要让坯体厚度适当,里面和外面光洁,其实这是一道技术要求极高的程序。
记下来就是晒坯了,你只要把加工成型的坯放在衣架上晾晒就可以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环节没有把控好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大家还是要咨询咨询专业人士哦!四、刻花、施釉做陶瓷的下一个环节是拿竹、骨或铁制的刀放在干了的坯体上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纹。
然后再使用通圆器采用醮釉。
其实施釉这个环节在大家看来很简单,但却是非常难掌握的一个程序。
因为它必须要做到胚体每个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以及厚度也要得当,并且还要看看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
五、烧窑、彩绘把做好的陶瓷放到匣钵中,然后烧窑时间一般需要一昼夜,温度控制在1300度左右,此时大家也要测看火候,查看窑温变化,控制好停火的时间。
最后就只要在陶瓷上面描绘纹样、填彩就可以了,但是之后就要记得把它放到温度约700—800度的红炉中烧烘。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分为原料处理、成型、烧制和装饰四个阶段。
首先是原料处理。
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这些原料首先需要进行分选去杂,然后进行破碎、研磨和混匀,以确保陶瓷制品具有均匀的成分。
接下来是成型阶段。
成型是把原料加工成特定形状的过程。
主要有手工成型和机器成型两种方法。
手工成型需要熟练的工匠用手艺将原料粘结在一起,形成所需的形状。
机器成型则是使用机械设备如压力机、注模机等进行成型。
成型后的产品通常还需要经过干燥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水分。
然后是烧制阶段。
烧制是将成型后的陶瓷制品放入窑炉进行高温加热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陶瓷类型和成品要求,烧制温度和时间会有所不同。
烧制过程中,陶瓷制品会逐渐进行干燥、脱水、胚体硬化和结晶等反应,最终形成致密坚硬的陶瓷制品。
最后是装饰阶段。
装饰是为了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性和装饰效果。
常见的装饰方法包括彩绘、贴花、釉上彩等。
彩绘是在成品上使用颜料进行绘画,贴花是将花纹图案印制在陶瓷表面,釉上彩则是在烧制完成后,在陶瓷表面进行染色。
装饰完成后,通常还需要进行二次烧制,以固定装饰层。
总的来说,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成型、烧制和装饰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需要经过精细的工艺操作和严格的
控制,才能制作出优质的陶瓷制品。
陶瓷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文化底蕴丰富的手工艺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和收藏品。
陶瓷加工流程

陶瓷加工流程
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精美的工艺品,它经过多道加工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我们
将详细介绍陶瓷的加工流程。
首先,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瓷石、瓷土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混合搅拌、过筛等步骤,制成坯料。
在这一步骤中,原料的配比、搅拌时间等都对陶瓷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坯料需要进行成型。
成型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手工成型、注塑
成型、挤压成型等。
不同的成型方法会对陶瓷的外形、内部结构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成型方法时需要根据陶瓷的用途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成型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是陶瓷加工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
直接影响着陶瓷的质量和性能。
烧制的温度、时间、气氛等参数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致密性、强度和色泽。
烧制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修整和装饰。
修整包括修削、打磨等工序,以
使陶瓷表面光滑平整。
装饰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彩绘、贴花等工艺,增加陶瓷制品的艺术价值。
最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和检验。
包装要求严格,以防止陶瓷在运输过程
中受损。
检验则是为了确保陶瓷制品符合质量标准,可以投放市场销售。
总的来说,陶瓷加工流程包括原料制备、成型、烧制、修整和装饰、包装和检
验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生产出高质量的陶瓷制品。
希望本文能对陶瓷加工流程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釉上五彩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四、表面装饰 釉上彩料也是需要调制成中间色,然后使用,有时调制时 还需加入一些助熔剂。目前使用的釉上彩料的调制方法有: 红 色 由CdS与CdSe配以无铅或少铅的酸性熔剂的镉硒红; 由金红配以少铅多碱的硅硼玻璃的 金紫红以及由Fe2O3配以铅 玻璃熔剂的西赤; 黄色由锑酸铅配以高铅熔剂的锑黄与由铬酸铅配以及铅熔剂的 铬黄; 绿色由氧化铜配以铅熔剂的铜绿与 由Cr2O3配以铅硼熔剂的铬 绿; 蓝色由硅酸钴配以铅硼玻璃的花绀青与由钴铝尖晶石配铅硼熔 剂的海碧; 轻工业色由Cr2O3, Fe2O3等混合物配以铅硼熔剂的混合黑。
四、表面装饰 陶瓷品种繁多,烧制工艺各不相同,因而釉的种类和它的组成都极为复杂, 分类方法也多,常见的分类方法见下表: 分类方法 按坯体种类 按化学组成 种类 瓷器釉、陶器釉、炻器釉
长石釉、石灰釉、滑石釉、混合釉、铅釉、硼釉、铅 硼釉、食盐釉
易熔釉(1100℃以下)中温釉(1100~1250℃之间)高 温釉(1250℃以上) 生料釉、熔块釉 透明釉、乳浊釉、有色釉、光亮釉、无光釉、结晶釉、 砂金釉、珠光釉、花釉 。
炻器按其坯体的细密性、均匀性以及粗糙程度分粗炻器和细炻器两大类。建 筑装饰上用的外墙砖、地砖以及耐酸化工陶瓷、缸器均属于粗炻器,日用炻器和 陈设品则属于细炻器,驰名中外的宜兴紫砂陶即是一种不施釉的有色细炻器。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陶瓷制品的分类表
名称 粗陶器
特征 颜色 吸水率 (%)
举例 日用缸器、砖、 瓦
按烧成温度 按制备方法 按外表特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四、表面装饰 2、釉下彩绘: 在生坯(或素烧釉坯)上进行彩绘,然后施一层透明釉,最后釉烧 即为釉下彩绘。
釉下彩绘所用彩料由颜料、胶结剂与描绘剂等组成。胶结剂是指能 使陶瓷颜料在高温烧成后能粘附在坯体上的材料,常用釉料、釉下溶剂 或长石等。描绘剂是指在彩绘时使陶瓷颜料能展开的材料,如茶汁、阿 拉伯树胶、甘油与水、牛胶与水、糖汁与水,乳香油与松节油等。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四、表面装饰 4、光泽彩 光泽彩是在釉面上涂有或多或少能映现出彩虹各种颜色的金属或氧化物薄膜的 装饰法。光泽彩的光泽彩虹是由于入射光与光亮的光泽彩料薄膜的反射光相互发生 干涉的现象。与水面上浮着一层薄层油的干涉现象相类似。
光泽彩的薄膜可以是无色或有色的金属氧化物薄膜,或者是金属薄膜。后者与 前者的制造工艺不同之处,仅在于后者采用还原气烧制。光泽彩装饰工艺与釉上彩 相似,可以用毛笔或喷洒方法将彩料涂在烧过的釉面上,但彩料层要薄,待干燥后, 在隔焰炉中约600~900℃下彩烧。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一、陶瓷的概念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两大类产品的总称。陶器通常有一定吸水率,断面粗糙无 光,不透明,敲之声粗哑,有的无釉,有的施釉。 瓷器的坯体致密,基本上不吸 水,有一定的半透明性,有釉层, 比陶器烧结度高,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一类 产品,国外通称炻器,也有称为半瓷。我国科技文献中称为原始瓷器或称为石胎 瓷。炻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是炻器坯体多数都带有颜色且有半透明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由于它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硅酸盐矿物类材料。 生产的发展与科技的 进 步要求充分利用陶瓷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因而制成了许多新型品种,使 得陶瓷从古老的工艺与艺术领域中进入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行列中。如氧化物 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所采用的材料扩大到化工原料和合 成矿物,组成范围也伸展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范畴中。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四、表面装饰
陶瓷施釉的目的在于改善坯体的表面性能,提 高力学强度。 陶瓷的釉料应有下列性质: (1)釉料必须在坯体烧结温度下成熟; (2)釉料的组成要选择适当; (3)釉料在高温溶化后,要具有适当的粘度和 表面张力; (4)釉层质地坚硬,不易磕破或磨损。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四、表面装饰
我国釉上彩绘中的手工彩绘技术有: 釉上古彩(历史上曾用过“五彩”名称)、粉彩与新彩三种。 古彩因彩烧温度较高又名硬彩,古彩烧后色图坚硬耐磨,色彩经久不变。但古 彩釉料种类少,故色调和艺术表现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古彩的技艺特点是用不同粗 细线条来构成图案,且线条刚坚有力,用色较浓且有强烈的对比特性。 粉彩是由古彩发展来的,它与古彩的技艺上不同点在于:粉彩在填色前,须将 类似图案,如花卉、植物、人物等要求凸起部分涂上一层玻璃白,然后在白粉上再 喧染各种彩料使之显出深浅阴阳之感,具有立体浮雕感。粉彩用颜料的种类很多, 除粉彩颜料外,还袭用古彩与新彩颜料。 新彩因来自国外,故也有“洋彩”之称。它采用人工合成或生产的颜料。在技 艺上与中国画相仿。它的烧成温度较宽,配色可变性大,故色彩种类极为丰富,同 时成本低,是一般日用陶瓷普遍采用的釉上彩绘方法。目前广泛采用的釉上的贴花、 刷花、喷花及堆金等可认为是新彩的发展。
带色 精 陶 器 石灰质粗陶
长石质精陶 粗炻器 细炻器
18~22
白色
白色 带色 白或带色 9~12 4~8 0~1.0
日用器皿、彩陶
卫生器皿、装饰 釉面砖 缸器、外墙砖、 锦砖、地砖
炻 器
日用器皿、化学、 电器工业品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陶瓷制品的分类表 长石质瓷 瓷器 绢云母质瓷 白色 白色 0~0.5 0~0.5 陈设瓷、高低压电瓷 日用餐茶具、美术用品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三、陶瓷的性质
装饰是对陶瓷制品进行艺术加工的重要手段。 根据设计的需要装饰。既能提高陶瓷材料制品的 外观效果,又能起到对制品本身的一定保护作 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四、表面装饰 1、釉的作用与分类 所谓釉是指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连续玻璃质层。它具有与玻璃相 似的某些物理与化学性质,但釉毕竟不是玻璃,二者并不完全相同。 釉与玻璃的差别在于釉在溶化时必须很粘稠而不流动, 只有这样才能 保证在烧成时保持它原有的表面而不会流走,且能在直立的表面上不致 下坠。 某些艺术釉例外,如流动釉等,它们在烧成时反倒应该具有较 大流动性。
6、无光釉 无光釉的表面对光的反射不强,故没有玻璃那样的高度光泽,只在平滑表 面上显示出丝状或绒状的光泽。这种釉使用于艺术陶瓷上可以得到特殊的艺术 效果,因而是一种珍贵的艺术釉。无光釉的冷却速度是制造良好无光釉的关键 之一,一般宜延长冷却时间。过快冷却,可变成透明釉。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四、表面装饰
第三章 陶瓷
四、表面装饰 釉下彩是指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图案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 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
釉上彩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再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釉 上五彩,粉彩、珐琅彩都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烧成釉下彩 (即在瓷胎 上直接绘画图案,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主要是青花) ,然后再在适当的部位 涂绘釉上彩,入炉低温二次烧成。青花矾红彩,斗彩、青花五彩都属于釉上釉下 混合彩。最终形成青花类;色釉瓷类;彩瓷类三大系列。
1.光学性能: 陶瓷的光学性能包括白度、透光度和光泽度。白度指陶瓷材料对白光 的反射能力。透光度是指瓷器允许可见透光的程度。常用透过瓷片的光 强度与入射在瓷片上的光强度之比来表示。光泽度指陶瓷器表面对可见 光的反射能力。光泽度决定于瓷器表面的平坦与光滑程度。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三、陶瓷的性质
2.力学性能: 陶瓷材料最突出的缺点是脆弱,在外力的作 用下不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即产生破坏,抗压强 度很高,但是稍受外力冲击便发生脆裂,这使陶 瓷材料的应用受到局限;陶瓷材料的硬度很高, 有些陶瓷具有超硬的特点,用作刀具材料 。
结构致密,气孔率较小,强度较大,断面细 致,吸水率小,比陶器坚硬,但质地较脆 分硬瓷、软瓷、粗瓷、细瓷数种,粗瓷接近 精陶。硬瓷烧结温度较高,含玻璃相较少, 含莫来石相较少。莫来石含量越高,质量越 好。建筑陶瓷、园林陶瓷及卫生陶瓷等均属 瓷类
陶瓷材料的发展,不仅像以往那样只制成建筑用材,生活实用器皿,摆设的 工艺品,而且大量用于各种不同的工艺结构和艺术形式的大型壁画、雕刻和室内 外的景观,其工艺效果与艺术魅力是其它材料望尘莫及的,是一个既传统、又崭 新的无限广阔的艺术领域。传统的陶瓷材料是用粘土类及其它天然矿的原料经粉 碎加工、成型、煅烧等生成。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四、表面装饰 按使用温度不同,釉下彩料分成:使用于1250℃以下的(精陶制品)与使 用1250℃以上两种。我国釉下彩料多数是使用于还原焰1300℃左右烧制的瓷器。 这时常用的釉下颜料为:红色的锰红与金红,黄色的锑锡黄与锌钛黄,绿色的青 松绿与草绿等,蓝色的海碧。 以上商品釉下颜料很少直接使用,多数情况是用来调制中间色。也可用“罩 色”法。我国目前釉下彩绘,基本上是手工彩画,也有采用洗印戳画面轮廓线, 然后再进行填色,以及釉下贴花。
特种瓷
钛质瓷 磁性瓷 金属陶瓷 其它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三、陶瓷的性质
陶瓷制品的种类很多,随着用途不同,其性能要求也不一样。日用陶瓷 强调白度与强度,电磁要求提高绝缘性。化工陶瓷除了应有极高的耐腐蚀 性、机械强度、抗冲击强度外,还要能够经受急冷急热的温度变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陶瓷
三、陶瓷的性质
滑石瓷
骨灰瓷 高铝质瓷 镁质瓷 锆质瓷
白色
白色
0~0.5
0~0.5
日用餐茶具、美术用品
日用餐茶具、美术用品 硅线石瓷、刚玉瓷等 滑石瓷等 锆英石瓷等 钛酸钡瓷、金红石瓷等 铁淦氧瓷、镍锌磁性瓷 等 铁、镍、钴金属陶瓷等 氧化物、碳化物瓷等
耐高频、高强度、耐高温 耐高频、高强度、低介电损失 高强度、高介电损失 高电容率、铁电性、压电性 高电阻率、高磁致伸缩系数 高强度、高熔点、高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