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_2和5的倍数的特征_李春岗

合集下载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范文《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1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

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2和5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教学准备:计算器、练习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

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

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老师告诉你们,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二、自主探索1、探索5的倍数特征(1)引入百数表(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出示课件)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

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

2、探索2的倍数特征(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 )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

(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导语:依据,各位老师可以更好组织课堂的相关教学。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供各位参考。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

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2和5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教学准备:计算器、练习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

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

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老师告诉你们,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二、自主探索1、探索5的倍数特征(1)引入百数表(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出示课件)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

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

2、探索2的倍数特征(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 )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

(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说课)

《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说课)

《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堂幼儿数学课,主要涉及到了数字整数中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根据小学课程标准,本教材内容主要属于“整数”的范畴,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整数类的知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与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相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

本课的实施过程将充分发掘学生的数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让学生掌握数字整数中2和5的倍数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学生年龄段在7-8岁之间,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属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字整数的基本知识,比如数字的读法、大小、连数、顺序、多少等,并且也学过一些计算整数加减法的简单方法。

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的数学知识已经有所积累,对于新的数学知识能够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和合理的表达,但是总结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在课外生活中比较闲暇,有一些爱好,但是不太具有系统性,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学习热情和兴趣有高低之分。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数字整数的2和5的倍数。

2、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够从数学角度去认识数字整数的2和5的倍数;2、能够灵活应用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解决数学问题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2、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数字整数中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理解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在认识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并且能够解决与2和5的倍数相关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本课程中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不同角度了解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与规律。

2、交互性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交互性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主动性,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学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

2.难点:运用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如偶数、奇数、质数、合数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2.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1)让学生观察一组数:2、4、6、8、10、12、14、16、18、20,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是2的倍数。

(2)让学生找出这些数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得出:2的倍数的个位数都是偶数。

(3)通过举例验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

3.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1)让学生观察一组数:5、10、15、20、25、30、35、40、45、50,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是5的倍数。

(2)让学生找出这些数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得出:5的倍数的个位数都是0或5。

(3)通过举例验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5的倍数的特征。

4.综合练习(1)让学生判断下列各数是否为2的倍数或5的倍数:23、25、28、30、33、35、37、40。

(2)让学生找出下列各数中2的倍数和5的倍数:11、12、13、14、15、16、17、18、19、20。

(3)让学生用2和5的倍数的特征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车牌号码中的数字都是偶数或5的倍数。

(1)让学生回顾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

6.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

(2)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现象。

四、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课后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收集生活中的例子,说明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掌握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2和5的倍数的特点和规律。

2.能力目标:能够找出一组数中的2和5的倍数,能够识别2和5的倍数的特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对数学的探索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2、5的倍数的特点和规律。

三、教学重点1.理解2和5的倍数的概念。

2.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四、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通过一组数字的例子引入2和5的倍数的概念。

2.教师讲授:讲解2和5的倍数的特点和规律。

3.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找出一组数中的2和5的倍数。

4.整体讨论:学生报告合作过程和结果,展示自己的思路和策略。

5.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约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数字:2, 5, 10, 15, 20, 25,并问学生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组数字中有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2. 教师讲授(约10分钟)教师讲解2和5的倍数的概念和特征: - 2的倍数:以2为因数的数,如4、6、8等。

- 5的倍数:以5为因数的数,如10、15、20等。

- 2和5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例如10、20、30等。

- 特征和规律:2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0、2、4、6、8;5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0或5。

3. 小组合作(约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探究给定的一组数中有哪些是2和5的倍数,并写下自己的策略和思路。

4. 整体讨论(约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报告小组的合作过程和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答案。

5. 归纳总结(约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总结。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2和5的倍数的特点和规律,能够找出一组数中的2和5的倍数,并且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和规律。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找出更多的2和5的倍数,并写出自己的探究和发现。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一、教案背景在数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与倍数有关的问题。

其中,2和5的倍数是一种特殊的倍数,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2和5的倍数的几个重要特征,并培养他们对倍数的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2和5的倍数的概念;2.掌握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和5的倍数的方法;3.能够灵活应用2和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通过呈现一系列数字,如2、4、6、8、10等,让学生发现这些数字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字是否有什么规律。

2. 探究2的倍数特征告诉学生这些数字都是2的倍数。

让学生分析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2的倍数的个位数字一定是0、2、4、6或8。

3. 练习判断2的倍数给学生出示一系列数字,让他们判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不是。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直接看个位数字是否是0、2、4、6或8,也可以采用2倍乘法或除法来判断。

4. 探究5的倍数特征告诉学生5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0或5。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个位数字只能是0或5。

5. 练习判断5的倍数给学生出示一系列数字,让他们判断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不是。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直接看个位数字是否是0或5,也可以采用5倍乘法或除法来判断。

6. 应用2和5的倍数特征解决问题给学生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他们利用2和5的倍数特征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8笔钱,小红有15笔钱,他们能否平分这些钱?如果不能,能否找到一个数目,让他们能够平分?四、教学评估方式1.收集学生在练习判断2和5的倍数时的答案,检查其是否正确判断;2.观察学生在应用2和5的倍数特征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解决方案,评估其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探究其他数字的倍数特征;2.扩展学生对倍数的认识,例如常见的3的倍数、4的倍数等;3.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生活中与倍数相关的事例,加深他们对倍数的理解。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一分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一分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一分2和5是我们常见的自然数,而它们的倍数也十分常见。

在数学中,倍数指的是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后,所得到的结果。

例如,6是2的倍数,10是5的倍数。

当然,2和5也有自己的倍数规律。

首先,我们来看2的倍数。

2是一个偶数,它的倍数也一定是偶数,这是因为两个偶数相乘,得到的仍然是偶数。

而且,偶数的最后一位一定是0、2、4、6或8,这是因为如果最后一位是奇数,则这个数一定不是偶数。

因此,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只需要看它的最后一位是否是0、2、4、6或8即可。

接着,我们来看5的倍数。

首先,任何以5为结尾的数字都是5的倍数,例如5、15、25、35等等。

其次,可以发现,一个数只要能被5整除,那么它的个位数一定是0或者5,因为5乘以任意一个数都会以0或者5为结尾。

因此,一个数是否是5的倍数,只需要看它的个位数是否为0或者5即可。

那么,当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时,它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数的个位数一定是0或5,同时最后一位数也应该是0、2、4、6或8。

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列举出一些这样的数,例如10、20、30、40、50等等,它们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知道,在十进制下,所有的2和5的倍数可以表示为10的倍数,因为10可以分解为2和5的乘积。

因此,10的倍数不仅是2和5的倍数,它还是一个更大的集合。

综上所述,2和5的倍数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特征。

通过观察一个数的最后一位数或个位数,可以判断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而当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时,它满足一定的数位特征,即个位数为0或5,最后一位数为0、2、4、6或8。

这些规律和特征在数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

2和5倍数的特征(教案)

2和5倍数的特征(教案)

2和5倍数的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辨别2和5的倍数,并用此特征简便地进行数的比较。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2和5的倍数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2和5的倍数特征的掌握。

2. 用2和5的倍数特征比较数的大小。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2和5的倍数特征介绍教师向学生铺垫: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用到比较数字的大小。

如果数字很小,我们可以直接比较,但如果数字很大,比较起来就会比较麻烦。

那么,有没有一些简便的方法——没错,就是用2和5的倍数特征进行比较呢?教师描述: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能否举几个例子?学生回答:个位上都是0、2、4、6、8的数,例如:2、4、6、8、10、12、18、20等。

教师再问:那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举几个例子?学生回答:个位上都是0、5的数,例如:5、10、15、20、25、30、35等。

教师点拨:所以,如果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只要判断它们是不是2或5的倍数,然后再看它们的位数,最后就可以知道哪一个数更大或者更小了。

2. 基础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2和5的倍数特征,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基础练习。

例如:(1)判断下列数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写出相应的倍数。

4,9,10,18,20,25,30,40(2)分别用<>比较下列两组数的大小。

14、2035、40(3)完成下列数列,分别将缺少的数字填入横线中。

(提示:根据已知的数字判断这个数是2或5的倍数。

)2,4,6,8,10,__,__,__,18,__,20,__,__,__,__,303. 拓展练习接下来,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他们灵活运用2和5的倍数特征。

例如:(1)判断下列数中哪些是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2x5),圈出这些数。

10,14,20,25,30,35,40(2)用<>比较下列两组数的大小。

28,5375,80(3)某小学有甲、乙、丙三个班,三个班参加了学校的趣味运动会,其中甲班的人数是30人,乙班的人数是25人,请问,丙班最少要有几人才能使三个班的人数总和是一百?四、教学反思2和5的倍数特征不仅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内容,也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
2、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揭示课题
元旦佳节快要到了,学校要求我们准备节目参加元旦晚会,我们班上报了两块舞蹈节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二、探究问题,获取新知
1.根据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说出交谊舞每两人一组,圆圈舞每五人一组的信息。

根据发现的信息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提出“可以派出多少人参加交谊舞?”“可以派出多少人参加圆圈舞?”并将这两个问题板书。

2.研究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
(1)可以派出多少人参加交谊舞?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可能的数据,教师板书学生说出的数据,并说出如何得到的数据。

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的可以派出多少人参加交谊舞?(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是2的倍数”的特点。


(2)刚才我们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了这些数据,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个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来,下面同学们将百数表中是2的倍数的数用红色的“√”画出来。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交流验证订正结果。

小组内讨论画出来的数据的特征(个位上有0、2、4、6、8)。

同学们讨论一下,2的倍数与十位有关系吗?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答案(和十位没有关系)。

我们只是研究了100以内的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那么是不是更大的2的倍数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同学们可以在组内验证一下。

(结论一样)。

那么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
指名学生回答,被板书,并揭示偶数和奇数的概念。

那么对于派出参加交谊舞的学生的数量我们还可以怎样概括地说一下?
3.研究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
(1)请同学们也概括地说出派出多少人参加圆圈舞演出?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应派出5的倍数的人数参演。

(2)请同学们在百数表中用绿笔圈出5的倍数,并说明有什么特点?(个位上都有0或5)
(3)验证稍大的5的倍数是否个位上也是有0或5。

得出结论: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观察百数表得出结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

三、巩固新知
1、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分别填入相应的圈内。

37 18 10 21 33 50 83 1 74 29 77 91 11 99 46
偶数奇数
2、按要求填一填
121 30 35 39 2 40 12 15 60 18 72 85 90
2的倍数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任选两个数字组成符合下面要求的数。

6 0 9 5
(1)奇数:;
(2)2的倍数:;
(3)5的倍数:;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教学反思:
因为倍数的概念前面已经学过。

学生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利用百数表这是列举法找出或写出2和5的倍数,再观察这些倍数的特征。

对于2、5的倍数的共同特征和数的奇偶性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讨、交流,使学生经历猜想、观察、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出现疑问题或见解不一致时,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合理引导,消除学生的疑惑;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体验成功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