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调查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防治中存在着患者依从性不足、药物治疗不规范、健康教育不到位、缺乏定期随访机制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应加强患者教育及引导,规范药物治疗流程,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健康教育,加强随访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降低其对患者健康的危害。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防治、问题分析、对策、患者依从性、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医疗资源、患者教育、药物治疗流程、健康教育工作、随访制度、医疗资源配置、加强、规范、建立、优化。

1. 引言1.1 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在高血压的临床防治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患者依从性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进行控制,但部分患者存在着忽视药物治疗的情况,导致血压无法有效控制。

药物治疗不规范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有些患者可能会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品,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不到位是制约高血压防治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些患者对于高血压的认识不深刻,对于预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较弱,这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缺乏定期随访机制也是一个问题。

大部分患者在血压得到控制后就会忽视随访,容易出现复发或并发症的情况。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些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导致患者就诊困难,影响了血压的控制。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患者教育及引导,规范药物治疗流程,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全面提升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水平。

2. 正文2.1 问题一:患者依从性不足患者依从性不足是高血压临床防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按时按量服药,甚至中途放弃治疗。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分析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分析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分析一、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善也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善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二、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现状1. 饮食习惯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高糖饮食等。

过多的钠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脂、高糖饮食会增加体重和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剧高血压的发展。

2. 体力活动缺乏体力活动是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管弹性下降,从而加重高血压病情。

3. 睡眠质量睡眠质量直接影响血压水平。

高血压患者常常存在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等问题,这会导致血压波动,加重病情。

4.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不容忽视。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治疗效果。

三、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措施1. 调整饮食结构(1)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减少腌制食品、咸鱼、咸肉等高盐食品的摄入。

(2)增加钾摄入:钾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钾,如香蕉、土豆、菠菜等。

(3)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增加植物油摄入,如橄榄油、花生油等。

(4)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如燕麦、糙米、蔬菜等。

2. 增加体力活动(1)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2)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深蹲等,以增强肌肉力量。

(3)伸展运动: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伸展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以提高关节柔韧性。

3. 改善睡眠质量(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驻京机关干部高血压发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驻京机关干部高血压发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驻京机关干部高血压发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驻京机关干部高血压的发病率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随机选取在健康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00例驻京机关干部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驻京机关干部的高血压发病率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结果驻京机关干部的高血压发病率为%;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与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多个因素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则显示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家族史、体质质量指数以及血糖情况密切相关。

结论应该从血糖控制、摄入营养搭配、确保睡眠质量以及降低体质质量指数等方面进行高血压疾病的积极干预,并且应该针对驻京机关干部的职业特殊性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教育,以降低高血压在驻京干部中的发生率,确保驻京干部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标签:驻京机关干部;高血压;发病率;危险因素高血压是一种血压持续过高的疾病,临床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临床症状是头痛、眩晕,常常会引起心脏病和中风等病症,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持续的高血压会累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给患者的健康质量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1]。

驻京机关干部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导致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进行合理的积极的预防和干预十分必要。

本研究着重探讨驻京机关干部高血压的发病率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

将在健康之中接受健康体检的500例驻京机关干部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深入分析了500例驻京机关干部的健康报告,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在健康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500例驻京干部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40岁以上,500例干部中包括360例男性干部和140例女性干部。

所有研究对象均是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且对于本次研究的相关事项有充分的了解。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依据2010年最新发布的高血压预防指南[2],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某部机关干部高血压现患调查危险因素论文

某部机关干部高血压现患调查危险因素论文

某部机关干部高血压现患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某部45 岁以下机关干部高血压的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2006 年4月在对某部机关干部及家属进行的健康查体过程中,采用整群抽样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45 岁以下机关干部高血压现患状况及行为危险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该部45 岁以下机关干部高血压患病率为22.7%,既往肥胖、超重、血脂异常、吸烟及饮酒是该部45 岁以下机关干部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倡控制体重,体育运动,合理膳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效的卫生服务模式,特别是要建立起一套系统的高血压防治体系,重视中青年人的高血压防治,才能逐步降低部队机关干部的高血压的患病水平。

【关键词】高血压现患状况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65-03近年来,我国居民的高血压病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

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 全国高血压患者约1.6亿人。

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

本文对某部在2002年-2010年进行的年度健康查体中,45岁以下机关干部的高血压现患状况及行为危险因素资料进行了处理与分析。

1调查与方法1.1调查对象某部在2002年-2010年机关干部进行的健康查体中所有的45 岁以下机关干部(共1768人,其中男性1576人,女性192人)为本次调查对象。

1.2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基本情况、家族史、既往史、饮食习惯(采用食物频数法)、生活习惯、健康意识、体检结果等。

调查时,由医生对调查的主要问题逐一向被调查对象提问,并由被调查者回答。

1.3诊断标准血压的测量,根据《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诊所血压的测量方法,采取汞式血压计(mmhg),坐位,被测者休息5分钟,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某部机关干部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调查

某部机关干部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调查

某部机关干部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调查目的了解某部队机关干部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部机关干部 1 498人(年龄23~81岁)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该部机关干部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7.8%,高血压的知晓率为70.4% ,治疗率为62.5%,控制率为20.2%。

结论该部机关干部的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和治疗率较高,但控制率较低。

标签: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高血压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1],估计目前我国有2亿高血压患者。

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以往有关部队高血压流行病调查较少,研究部队高血压流行病学对卫勤保障具有特殊的意义。

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是高血压控制状况的有效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水平。

本文对某部队机关干部的高血压进行调查,以评估其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了解该部队高血压防治工作的现状及下一步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1年4~6月在本部体检的1 744名机关干部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498份,有效回收率为85.9%。

1.2方法1.2.1 调查内容设计统一的问卷表格进行现场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均经过集中培训上岗。

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职业、级别、文化程度等)、家族史、既往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治疗史等。

体检包括:血压(采用标有2 mm Hg的水银柱台式血压计,受检者坐位休息5 min后测量右上臂血压3次取平均值),身高,体重(脱鞋帽站立,用超声波身高体重测量仪SK-X80,身高以cm为单位,体重以kg为单位);实验室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尿常规、心电图等。

25例高海拔地区基层干部血压变化的临床分析

25例高海拔地区基层干部血压变化的临床分析

25例高海拔地区基层干部血压变化的临床分析2006年,我科接待了35名来自于边远艰苦地区部队的基层干部,在疗养体检时发现,其中有25人血压变化与其部队驻地海拔高度有较大的关系。

我们对这些同志的血压进行了临床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医疗保健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5人均为男性;年龄25~32岁,平均年龄为29岁。

分别驻防在新疆、青海、西藏。

每年在原单位查体测血压时未见异常。

1.2方法晨起袖带式血压计进行测量,取坐位测右肱动脉血压连续测3次,取其平均值。

进行测量时,袖带松紧适度,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1.3结果(表1)2治疗措施在此次疗养的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的对这25名血压有变化的干部给予如下治疗。

2.1加强护理夜间起床加强护理,定期观测疗养员血压。

2.2吸氧吸高浓度氧1 h,中间吸空气10 min,1次/d、共5次。

2.3自然疗养因子晨起进行医疗步行1 h,每次1 000~5 000 m,放松心情。

2.4日光浴间接全身照射法:10~15 min/次。

休息5~10 min再照,如此反复,30~50 min/d,15~30 d为一疗程。

2.5空气浴气温20℃~30℃在树荫下,卧于床椅上,首次5~15 min渐增到1~2 h/d。

30 d为一疗程。

2.6 矿泉水浴38℃~40℃,全身浸浴10~15 min/次。

10~15 d为一疗程。

2.7景观疗养有选择性的进行景观疗养,调整身心。

2.8心理疗法个别、集体咨询,鼓励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增强体质取得良好康复效果。

通过如上治疗,在疗养期结束时有17人血压已接近正常值。

平均收缩压为12.7~13.3 kPa,舒张压为10.7~11.3 kPa 。

3讨论1)对驻地海拔进行调查,通过了解,25名血压有明显变化的干部,其部队驻地均在3 000~4 900 m之间。

其余血压无明显变化的10人,其驻地海拔均在1 700 m以下。

本组资料显示,海拔越高的地区人员返回内地后血压有降低的趋势,血压与海拔有一定的关系。

部队官兵高血压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部队官兵高血压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部队官兵高血压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军队官兵中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对本学院官兵及来自全国各地军队院校和基层部队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部队官兵的年龄、级别、婚姻状况、睡眠质量、运动时间影响他们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身高、体重、遗传史、抽烟史、文化程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键词:高血压;影响因素;健康状况;健康需求;问卷调查近年来,在强军兴军的大力号召下,军人的健康问题颇受关注。

军人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保健康就是保打赢,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军人不注重自身健康,在科学训练、饮食保健、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身心健康。

本次调查目的是想通过对官兵的抽样调查,了解官兵中存在的现实健康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与干预,门诊部做好保健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树立起健康意识,有良好的心态适应部队环境,胜任军人的特殊职业,确保军队战斗力永不褪色。

[1]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某学院官兵200名,采用各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他们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发放200份,回收199效问卷199,效率为99.5%。

调查对象为基层战士,基层干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干部,后勤专业技术人员,在校。

所有人员男性占94.9%,女性占5.1%。

1.2方法1.2.1问卷列表内容为军人基本情况问卷,参考基本信息问卷的设计。

调查的基本内容有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长期居住地、婚姻状况、睡眠质量、抽烟情况、每周运动时间,对自身患高血压病的了解和关注程度,是否有遗传史等。

1.2.2调查方法为每次调查有2个小组调查员共同现场负责,在调查前请每组负责人按问卷指导语说明调查的意义、目的、填写问卷的要求。

要求被调查者按指导语填写,不明白的问题由负责人现场指导填写。

问卷完成后对被调查人员进行血压测量,并给与健康指导。

机关人群高血压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机关人群高血压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机关人群高血压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解雨春;卞茸文;娄青林;顾刘宝;夏晖【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08(22)5【摘要】目的探讨江苏省南京市省级机关、市级机关人群高血压流行水平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等方式对2622名机关干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是否发生高血压为因变量,按所得数据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在2622名调查者中,高血压患者827例,患病率为31.5%,男性患病率(36.3%)高于女性患病率(24.1%) (P<0.01).随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加,影响我省机关人群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空腹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 结论改变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和控制包括超重和肥胖等在内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总页数】4页(P342-345)【作者】解雨春;卞茸文;娄青林;顾刘宝;夏晖【作者单位】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防治中心;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防治中心;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防治中心;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防治中心;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防治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辽宁省省直机关老年人群肾功能情况调查及与代谢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杨禹娟;林杰;林书坡;李帅;郑华;田文华2.广西普通成年人群高血压流行病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J], 叶旭东; 潘玲; 宋雅珊; 霍冬梅; 冯丽; 张影华; 廖蕴华3.广西普通成年人群高血压流行病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J], 叶旭东; 潘玲; 宋雅珊; 霍冬梅; 冯丽; 张影华; 廖蕴华4.三门峡市社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杜柳杨;卫建辉;白贞贞;葛智国5.绵竹市高血压人群梗阻性肾病发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J], 陈强;任翔;丁伟;李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干部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调查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机关干部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方法。

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健康体检,对某单位136例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机关干部高血压发病率高,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不良者多,高血压相关临床疾病发病率高。

结论加强机关干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血压监测和生活方式管理力度十分必要。

【关键词】机关干部;高血压;生活方式;健康教育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高血压病具有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知晓率、控制率低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成为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目前,控制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1],因此,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某单位机关干部136例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高血压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机关干部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现状和主要对策。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1年某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既往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共142例,男72例,女70例;年龄33-79岁。

1.2 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生活方式、高血压预防保健知识、易患因素、治疗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等,共65道多选题,问卷由患者独立或家属协助完成。

共发放问卷142份,收回136份,其余6例外出学习或探亲,有效回收率95.8%;高血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来自2011年10月份的体检数据。

2 结果2.1 某机关单位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高血压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高血压相关因素调查结果[例(%)]项目调查人数所占百分比(%)吸烟从不吸 99 73偶吸 24 18大量吸 13 9口味喜咸 47 35其他 89 65蔬菜<500g/d 71 52≥500g/d 65 48食用油≥25g/d 86 63<25/d 50 37健身经常 78 57偶尔 58 43社交情况良 92 68中 24 18差 20 15饮酒从不饮 88 65偶饮 37 27大量饮 11 8水果≥100-200g/d 63 46<100g/d 73 54肉、鱼、蛋≥2两/d 69 51<2两/d 67 49牛奶≥300ml/d 59 43偶饮 53 39不饮 24 18睡眠正常 87 64异常 49 36精神状况自我感觉较好 101 74差 35 262.2 某机关单位高血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调查,见表2。

表2 高血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调查表[例(%)]项目调查人数所占百分比(%)bmi 正常 61 45bmi>24 75 55治疗情况按时服药 92 68间断服药 44 32血压<130/85mmhg 45 33正常高值 28 21血压>140/90mmhg 63 46心血管疾病 39 29肾功能受损 21 15腹形肥胖正常 67 49肥胖 69 51血压监测经常 73 54很少 63 46高脂血症 42 31高胆固醇血症 36 26糖尿病 17 13脂肪肝 67 49脑血管疾病 26 19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机关干部高血压发病率为30.1%(142/471)。

大量吸烟饮酒的患者分别是10%和8%;口味喜咸的占35%,饮食中食用油量≥25g/d的占63%,而水果≥100-200g/d、蔬菜≥500g/d 的患者较少,不超过50%,鱼、肉、蛋≥loog/d占51%,牛奶偶饮和不饮的患者占57%;不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患者占43%;睡眠异常、社交情况差、自我感觉精神状况差比率分别是36%、15%、和26%。

高血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调查显示:bmi>24的患者占55%,腹形肥胖患者占51%;不经常血压监测的占46%;不能坚持服药的患者32%;以口服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血压仍>140/90mmhg占46%;高脂血症、脂肪肝各占31%、49%;并发心血管病、肾功能受损、糖尿病、脑血管病者各占20%左右。

3 讨论大部分机关干部对高血压生活方式认知较好,少部分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自身所患高血压病的认识方面的不足,主要是离退休干部对高血压病防控知识的了解具有局限性;部分高血压患者虽然有较好的认知,但在自我血压管控和生活方式的养成方面存在差距,导致有近一半人血压控制不良。

原因与血压的监测力度不够,虽重视一年一次的体检,但体检过后忽视管理、一些客观环境导致高血压患者精神压力大等有关。

所以,机关单位高血压发病率和控制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因而,加强机关干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必不可少且刻不容缓。

3.1 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教3.1.1 戒烟限酒高血压病人应戒烟限酒,机关干部中高血压患者吸烟者占28%,大量吸烟占10%,吸一支普通的香烟,可使收缩压升高10-30mmhg,长期大量吸烟,也就是说,每日吸30-40支香烟,可引起小动脉持续性收缩,日久天长会引起小动脉的平滑肌变厚,形成小动脉硬化,导致高血压的发生[2];机关干部中高血压患者饮酒者占35%,一般少量饮酒对高血压发病无影响,但过量饮酒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常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或偶尔饮酒者,饮酒量越多,高血压患病率就越高[3]。

3.1.2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粗细搭配①低钠盐饮食:调查显示钠盐每天每日限制在5g以下,减盐1.5g/d,对有无高血压者都有降压作用,还能减缓血压随年龄变老而增高的趋势[4]。

②减少膳食脂肪限制糖类的摄入,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建议米饭、馒头、玉米等主食每天摄入300-500g左右,食用油量应低于25g/d,畜肉类每日摄取量为50-loog,鱼、虾类每日为50g,蛋类每日为25-50g。

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5]。

③增加含钾和钙丰富的食物,如小米、豆制品、花生、马铃薯、核桃、牛奶、绿叶蔬菜、新鲜水果、燕麦等。

④伴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要多吃香蕉、柿子、薯类、粗粮、蜂蜜、西瓜等食物,因为排便用力能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3.1.3 控制体重在适当节食的条件下,运动是降低体重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减少体脂、改善心血管机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对心理和精神产生良好的影响,并可免除因单纯节食减肥所引起的代谢紊乱[6]。

3.1.4 遁量运动经常参加运动的高血压病人占本次调查的78%,并且能达到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60min。

这说明本次调查的高血压患者已知道适量运动对高血压的控制有好处,可是运动方式,运动量还有待商榷。

例如,机关干部中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运动方式以散步为主,大多数人是漫步,边走路边聊天,运动量远远不足;另外,有不少高血压患者特别是离退休人员,闲暇较多,经常长时间看电视、下棋、打麻将、上网,一坐就几个小时,这种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病极为不利;在职高血压病人由于工作关系,上班坐办公室,下班忙家务,没有过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有的体育锻炼时间几乎为零。

所以,有规律和有一定强度的锻炼、业余时间的体力活动或运动负荷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7]。

3.1.5 高血压治疗方面机关干部中高血压患者对血压的监测和管理力度不够,出现重视一年一次的体检,体检过后忽视管理的情况,使血压控制不良。

究其原因:①不能坚持服药:调查所示,本组136例病人能基本坚持长期服药者只有92例,占68%,部分患者凭感觉用药,因无何自觉不适就自行减药、停药,漏、忘、错服药者也时有发生,导致血压不稳或反跳,药物依从性下降。

②监测血压不够:46%的人没有经常血压监测,有的患者对于正确量血压的方法还没有掌握,血压监测不准确,使得67%的患者服药后血压仍大于正常。

③许多高血压患者合并有较多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冠心痫、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脑中风、肾功能受损等。

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如果相关疾病控制不良,则血压亦很难控制好。

3.2 加强高血压患者监测和管理力度根据本次调查,今后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对高血压患者保健工作,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多种形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

3.2.1 加强监测力度(1)血压监测:患者除了定期到保健室监测血压外,在血压高峰时、服药前后或有症状时还要加强自我监测,并在血压记录表上及时登记;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保健室定期派专人进行随访时监测。

(2)高血压相关指标监测,定期复查肝肾功、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血尿酸、体重、腰围、臀围等,并通过结果即时调整用药。

(3)服药情况监测:①帮助患者在家庭药箱上设服药提示栏,记录服用药物名称、每次服用剂量、服药时间;②配备小药盒和设置定时闹铃,把每次服的药放在一个小药盒里,从周一到周六的药提前摆好,提醒老年患者定时准确服药,以免错服、漏服、忘服药;③有的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血管并发症等,针对这种情况对患者家属进行培训,督促患者准确服药。

3.2.2 加强管理力度3.2.2.1 对高血压患者建立详细的档案⑴建立体检档案:①一般情况的档案包括姓名、性别、联系电话、email地址、家庭住址、配偶情况;②体检结果档案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b超、胸片、血尿常规及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既往病史。

⑵门诊用药及血压监测档案:不同患者用药情况、复诊情况、血压变化情况监测记录。

3.2.2.2 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生活方式管理卡内容包括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控制体重的标准、低盐、低脂的标准,量化饮食、量化运动,复查时间,针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弱项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管理。

3.2.2.3 进行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模式①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②患者就诊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一对一的辅导。

③通过录像、板报、发放防治高血压病的宣传册等多种渠道传授高血压防治知识。

④组织高血压患者讨论会,使病人之间相互交流。

⑤患者和患者、患者和医生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交流。

3.2.2.4 加强生活方式指导①配合社区发放定量的油壶、小盐勺。

②给患者进行膳食烹饪指导,用实物给患者作示范,包括主食、肉类、蛋类、蔬菜、水果、油、盐的量,让患者比较直观的了解自己每天食物量。

3.2.2.5 配合上级机关多组织集体健身娱乐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他们,多与他们交流,协助高血压患者消除焦虑、紧张等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参考文献[1] huang jh.health education[m].the thirdedition.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2003:205.[2] yu zq,zhang st,liu xh,et al.division of patients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treatment and health care,2005,10:50.[3] zhou c,lei y,yang cx,et al.meta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among smoking drinking over intake of salt and hypertension.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06,4(33):488. [4] hypertension,2006,47:296-308.[5] gou aq.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02,16(9):536.[6] ke y.adjust the way of life for a change in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affected.zhejiang clinical medicine,2005,10(7):1040.[7] wang jy.internal medicine[m].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