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胆石症
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区别

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区别
一、概述
大家知道一般要进行区别两个疾病的关系都是是需要从这两个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的一些相关临床症状,还有关于这两个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对这两个疾病所采取的一些治疗方案以及这两个疾病经过治疗后的预后等来进行相关对比的。
那么大家现在要来对比的是两个常见于胆囊部位的疾病一个是胆囊炎,一个是胆囊结石。
二、步骤/方法:
1、首先说一下它们两的发病原因吧!胆囊炎是因为感染、胆汁刺激、胰液向胆道反流,以及胆红素和类脂质代谢失调等所引起的胆囊炎性疾病。
而胆结石是因为某种原因引起胆汁中的成份失调从而出现的疾病类型。
反复的胆结石容易引起胆囊炎,胆囊炎也会引起胆结石的出现。
2、这两个疾病症状上的区别不大,所以就不说它们症状上的区别了,那就说说它们检查方面的区别,这个b超检查显影是不一样的,也可以通过ct等相关检查也是不同的,一般结石显影是强回声光点的。
而胆囊炎是会发现显影毛糙的。
3、这两个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一般胆囊炎大部分都是采取药物治疗的,都是抗炎解痉止痛,如果是急性胆囊炎那么就是要输液治疗缓解症状。
胆结石一般小的时候没有任何症状那么就不需要处理的,如果比较大一般选择手术治疗的。
三、注意事项:
不管是胆囊炎还是胆结石都是需要予以重视,因为这两个疾病都是可以相互影响的,长时间的炎症会引起结石,而长时间的结石的情况也容易导致慢性炎症急性发作,饮食方面都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胆石症和胆囊炎你都了解么

龙源期刊网 胆石症和胆囊炎你都了解么作者:郭佑建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標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065-02你知道什么是胆石症和胆囊炎吗?我相信大多数人们都不是很了解,在生活中,我们难免的会遇到一些疾病的问题,如果没有合理的解决和处理,就会把小病变成大病,严重的话也会危害到生命,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加珍惜身体,注意健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胆石症和胆囊炎的相关知识和以及一些预防措施。
1 什么是胆石症和胆囊炎1.1 胆囊炎按临床上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俩种,急性的胆囊炎常以油腻的饮食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引起,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并持续性发作,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少数患者还会因感染的严重涉及到胆总管可有轻度黄疸,以及引发的胆囊周围出现脓肿,由胆囊穿孔引起的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情况严重患者会出现感染性的休克。
1.2 慢性胆囊炎主要症状为上腹部胀气,有饱胀感,厌食油腻以及有消化不良的一些症状,有时右侧腰部出现疼痛感,病史可达数年或十余年之外,部分也会有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发作病史,胆石症与胆囊炎相互影响,大多数患者都同时存在。
1.3 胆石症是发生在胆囊结石内的结石,称为胆囊结石,会出现胆绞痛,主要为胆固醇结石和以胆固醇结石为主的混合型结石,好发于女性,生活中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现象,突发性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厌食,恶心等一系列症状。
2 哪些因素容易诱发胆囊炎、胆石症2.1 胆囊炎的诱发因素比较多,其中与饮食,手术,或者是创伤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结石性胆囊炎长期高脂,和高胆固的饮食习惯,喜爱甜食,不爱喝水,不吃早餐,患有肥胖,糖尿病,和肝硬化的患者,女性长期食用避孕药物,妊娠次数较多的等等原因,由于这些原因都会促进结石的形成。
2.2 胆石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发病的患者女性偏多,妇女与同龄的男性患病的机率已经超过是3:1,大概在70岁以下是2:1,经临床实验表明,女性患有疾病的原因可能有:(1)喜静少动,中年女性呆在家里时间较多,体力运动力减少,天长日久导致其胆囊肌的收缩力自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的淤积。
第二节 胆囊炎与胆石症-文档资料

• • • • • •
1.低脂肪: 全日供给脂及35~45g,胆固醇<300mg。 2.适量碳水化合物 每日300~350g,以总合多矿为主要来源。 3.担能每日1800~2000kcal。 4. 丰富的膳食纤维。
• 5. 适量蛋白质 • 每日以50~70g,或1~1.2/kg为宜。 • 6. 丰富的维生素 • 7. 大量饮水,每天以1000~1500ml为宜。 • 8. 少量多餐。
• (二) 营养治疗: • <i>治疗目的: • 通过限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 量、减轻胰腺负担,使疼痛缓解, • 避免病情加重或复发,促进受损 • 胰腺组织修复。
• <ii>治疗原则: • 1.急性发作期的营养治疗同急性胰 • 腺炎。 • 2.缓解。 • 3.蛋白质50~70g。 • 4.脂肪每日30g左右,逐渐增至 • 40-50g/d。
第二节 胆束炎和胆不症
• 一、概述 • 二、临床分型与表现
急性胆束炎 胆束炎分为
慢性胆束炎
胆固醇结石
• 胆石症分为
胆红素结石 混合性结石
• 三、营养治疗 • (一)目的: • 通过对膳食脂肪和胆因醇摄入 • 量的控制,来达到减轻患者疼痛, • 预防法石发生,增强机体抵抗力的 • 目的。
• (二)原则 • <i>急性期 • <ii>慢性期 • 给予低脂肪,低胆因醇,高 • 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碳水 • 化合物的饮食。
五、食疗验方。
第三节 胰腺疾病的营养治疗
• 一、急性胰腺炎: • (一)概述: • (二)营养治疗原则: • <i>应激期: • <ii>恢复期: • 给予低脂肪,高碳水化合 • 物流使或半流质饮食。
胆囊炎与胆结石

《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的签署暨贷款转让交易启动仪式的进行标志着我国贷款交易市场初步建立 起来。贷款转让交易系统启动的首日达成3笔交易,转让本金9000万元。工行发送首批贷款转让报价,金 额合计4.8亿元,该行与交行达成首笔整体转让成交,转让本金额4000万元,贷款期限11个月,剩余贷款 期限3个月;而浦发银行和晋城市商业银行则达成首笔可拆分转让协议,转让本金额3000万元,贷款期限 6个月,剩余贷款期限2个月20天。截止2010年末,已有49家机构签署《贷款转让交易主协议》。
五、我国贷款交易的限制性规定 目前,我国的贷款交易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入市机构仍较少,交投尚不活跃,贷款交易市场还面 临一定的政策法律限制。 (一) 我国的贷款交易必须是整体性交易,不允许拆分式交易 (二) 我国的贷款交易必须是买断式交易,不允许回购或双买断 (三) 我国的贷款交易形式上必须是贷款更新,不允许贷款转让和贷款参与 (四) 我国的贷款交易主体必须是银行金融机构,不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 (五) 我国的贷款交易必须是无追索权的贷款交易,不允许设有风险自留 (六) 我国的贷款交易主要集中在正常贷款
(4)贷款交易很可能发生在某个银行集团下属银行之间,从而实现包括税收优惠等有利条件。 (5) 完善了贷款市场体系。 三、贷款交易方式 目前贷款交易主要包括贷款转让、贷款参与和贷款更新三种方式。 四、贷款交易流程 (一) 确定交易对手 (二) 签署保密协议或承诺 (三) 尽职调查(信用调查、贷款资产评估等) (四) 贷款交易日 (五) 交易的确认 (六) 签署交易执行文件 (七) 交易结算 (八) 通知借款人
目前,贷款转让交易系统上的报价和交易尚不活跃,影响其活跃的主要因素有:平台上线时间较短, 入市机构仍较少;部分入市机构尚处于制定内部流程阶段,尚未开展业务;参与主体类型单一,市场需 求同质化;贷款转让市场面临一定的政策法律限制,财税配套制度尚未健全等。
胆石症、胆囊炎知识知多少?

胆石症、胆囊炎知识知多少?胆石症、胆囊炎都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胆部相关疾病,胆系感染和胆石症的关系密切,临床常见结石合并炎症的病人。
当胆囊颈嵌顿胆石时,会引起急性梗阻,造成胆囊内压力升高,胆汁难以经胆囊颈、胆囊管排出,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在此期间需要密切观察,不需特殊治疗,部分病人可能在数小时后自行缓解,但若病情持续较长时间未缓解,则需要进一步采取治疗。
对于结石嵌顿且持续一段时间不缓解的病人,其胆囊会持续增大,进一步合并感染,发展成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发生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甚至导致胆囊穿孔等。
因此,了解胆石症、胆囊炎的相关知识十分必要。
本文特就胆石症、胆囊炎做一个简单的叙述。
1.胆石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胆石症的临床表现胆石症主要分为胆囊结石与肝胆管结石两种,不同疾病类型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以腹部不适、消化不良为主,但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结石的大小与所处部位以及是否出现阻塞、有无炎症等有直接关系。
结石较大者,常出现腹部闷胀不适以及嗳气、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而结石较小者,则主要表现为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的胆绞痛。
结石较小者,受胆囊收缩的影响,可能出现结石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继而引发梗阻性黄疸,部分结石会经胆道进入十二指肠,或滞留于胆管中形成继发性胆管结石。
结石还可长时间梗阻胆囊管而不出现感染,此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右上腹的轻度压痛为主;而出现急性感染者,临床症状以右上腹的明显压痛、肌紧张为主,部分患者可扪及肿大胆囊。
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主要表现为:(1)患者的年龄较胆囊结石患者小,部分患者从小就出现腹痛、发冷、发热、黄疸病史;(2)胆囊功能正常,但肝功能受损。
反复发作时会出现多种肝功能指标异常,间歇期主要表现为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久治不愈者会出现肝叶萎缩、肝纤维化;(3)腹痛、黄疸、发热是该病的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绞痛症状;(4)并发症较多且一般较为严重,常见如肝脓肿、胆道出血等;(5)胆造影检查提示肝内胆管扩张,肝管中小透亮。
胆囊炎、胆石症临床表现

胆囊炎、胆石症临床表现胆囊炎和胆石症是常见的胆囊疾病,两者在临床上有一定的重叠,但也有各自独特的表现。
本文将从胆囊炎和胆石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性胆囊炎的表现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内胆汁潴留、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
患者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上腹部剧烈、持续性疼痛,常伴有右上腹部压痛和反跳痛。
•发热、恶心、呕吐。
•胆囊区叩击痛阳性。
•黄疸、皮肤瘙痒少见。
慢性胆囊炎的表现慢性胆囊炎是胆囊长期受损后的炎症状态。
其临床表现相对较轻,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
•消化不良、呕吐、打嗝等。
•胆囊区压痛,但较急性炎症轻。
胆石症的临床表现无症状性胆囊结石许多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性胆囊结石。
当结石移动或引起其他并发症时,患者才可能出现症状。
胆石症的症状•胆绞痛:即胆囊痛,常发生在右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打嗝、食欲不振等。
•黄疸:胆囊结石阻塞胆总管时可导致黄疸。
并发症胆石症的并发症包括胆囊炎、胆囊穿孔、胰腺炎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需及时治疗。
诊断与治疗诊断胆囊炎、胆石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超声、CT等)。
治疗治疗胆囊炎和胆石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急性胆囊炎常需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一般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而对于胆石症,可通过手术切除结石或药物溶解等方式治疗。
结语胆囊炎和胆石症是常见的胆囊疾病,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就医处理。
胆囊结石、胆囊炎指南

胆囊结石伴急、慢性胆囊炎一、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概述】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多由急性胆囊炎症反复发作所致。
70%〜95%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合并胆囊结石。
【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或剑突下胀痛不适,腹痛可向右肩胛下放射,部分病人岀现反复发作的胆绞痛。
腹痛的发作无明显节律性,可因进食油腻食物而诱发。
(2)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人仅表现为上腹部轻度不适、饭后腹部饱胀、食欲不振、厌油、暧气、消化不良等类似胃炎的症状。
2.体征右上腹胆囊区可有压痛。
若无急性感染,右上腹压痛不明显或体检时仅有不适感。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通常无黄疸。
3.实验室检査若非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以及肝功能状况通常无明显变化。
4.影像学检查B超可显示胆囊结石、胆囊的慢性炎症改变。
【诊断要点】若病人出现以上临床表现怀疑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时,应首选B超检查。
B超可提示胆囊的大小、胆囊的收缩功能、胆囊壁的厚度以及结石的大小等情况。
如果病人出现黄疸,应考虑到Mirizzi综合征或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或其他原因形成的梗阻性黄疸。
此时可选择行CT、MRCP等胆道影像学检査,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内科性黄疸。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相鉴别,遇到这种情况时,可行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刨餐检查。
【治疗方案及原则】非手术治疗对于没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可口服消炎利胆药物治疗。
对于年老体弱、并存严重心、肺等重要器官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鹅去氧胆酸或熊去氧胆酸和消炎利胆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叮瞩病人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定期复诊并进行胆道系统B超等相关检査。
手术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行胆囊切除术。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和胆石症的饮食疗法

胆囊炎和胆石症的饮食疗法发布时间:2021-09-01T16:28:48.1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作者:付毅[导读] 胆道感染,其主要就是指输胆管以及胆囊部位所产生的感染发炎症状,一般都会将其称作胆囊炎,而胆石症则是指存在于输胆管以及胆囊部位的结石。
付毅岳池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 638300胆道感染,其主要就是指输胆管以及胆囊部位所产生的感染发炎症状,一般都会将其称作胆囊炎,而胆石症则是指存在于输胆管以及胆囊部位的结石。
这两种病症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病症,其大多出现在女性人员以及肥胖人员之中,如果其发病率在5%左右,则大约有3000万人左右患有胆石症或是胆囊炎。
而胆囊炎还可以详细划分为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以及胆囊炎急性发作这三种类型;胆石症则分为胆囊管结石、总胆管结石与胆囊结石。
其主要病因就在于慢性胆囊炎、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以及代谢失调,而慢性胆囊炎,合体表现为无热以及低热等状态,患者经常会在高脂肪饮食过后产生消化不良的现象,比如腹部疼痛、食欲不振以及暖气等;而胆石症的临床表现,则与具体结石的形态、部位以及大小有着紧密联系,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大多数表现为高脂肪饮食过后,出现腹胀以及暖气等消化道症状,出现胆绞痛的症状。
一、胆囊炎与胆石症的食疗原则1.由于脂肪能够对胆囊收缩起到促进作用,就应当对脂肪饮食进行限制,在急性发作的情况下,应当尽量提供纯碳水化合物的食品,而后根据患者自身病情的缓解程度来逐渐提升相应的脂肪供给量。
同时,植物油还具备着利胆的作用,这就使其可以在限制脂肪食用的过程中,优先选择植物油。
2.限制胆固醇的整体摄入量。
通过对于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能够有效降低身体内部肝脏部位对于胆固醇代谢方面的负担,有效降低胆固醇结石的产生几率,同时,还应当慎用或是禁用那些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鱼子以及蛋黄等。
另外,还应当供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一次来保证患者可以摄入到充分的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王秀云,女,64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1天。
”于2016-04-07 15:12:09由门诊拟“胆石症”收入我科。
患者1天前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隐痛,胀痛,不剧,并伴有恶心,无呕吐,无肩胛部放射痛,伴畏寒,发热,睡眠不佳。
病程中未曾有明显皮肤、巩膜黄染,食纳尚可,二便正常睡眠及精神尚可,体重未见明显降低。
既往体质健康,否认高血压病,否认糖尿病、否认冠心病、否认消化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病史。
否认乙肝、否认伤寒、否认结核病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
出生芜湖市(原籍芜湖市),出生安徽省芜湖市,无外地久居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放射线及毒物接触史,无嗜烟,无嗜酒。
T:36.8℃ P:80次/分 R:20次/分 BP:140/90mmHg 神志清晰,精神尚可,形体适中,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安静面容,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皮肤无出血点,无蜘蛛痣,皮肤粘膜色泽正常。
头颅形状正常,无肿块,头发正常,眼睑无水肿,无下垂,颜面无浮肿,双侧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外耳道无分泌物,双侧乳突无压痛,双侧听力正常,口腔黏膜无溃疡,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颈部无抵抗感,双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正常,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侧语颤对称,双侧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正常,心率8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腹壁静脉无曲张,腹软,右上腹压痛(+),反跳痛(-),Muphy征(+),腹部无触及包块,肝脾胁下无触及,墨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侧肾区无叩痛,双侧输尿管点无压痛。
四肢无浮肿,脊柱无压痛,脊柱无叩击痛,四肢无畸形,四肢无杵状指、趾。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亢进。
外阴及肛门未查。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
辅助检查:肝胆胰脾彩超(外院):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本病是由于饮食不节,食滞中焦,酿生湿热,熏蒸肝胆所致。
湿热熏蒸肝胆,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胆失和降,故不通则痛。
湿热蕴滞中焦,胃失和降,故恶心、想吐。
湿热熏蒸,正邪相搏,故发热、畏寒。
舌红,苔黄腻,脉弦。
主肝胆湿热之象。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当于胃脘痛相鉴别,可在右上腹或胃脘部,但伴有明显肩胛部放射痛,B超可发现胆囊改变及胆囊结石。
后者疼痛在胃脘,可伴有纳差、嘈杂、反酸、嗳气,无放射痛,B超无胆囊改变。
西医诊断依据:1.患者女,64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1天。
”入院。
既往体质健康,否认高血压病,否认糖尿病、否认冠心病、否认消化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病史。
否认乙肝、否认伤寒、否认结核病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
2.查体:双侧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反跳痛(-),Muphy征(+)。
3.辅助检查:肝胆胰脾彩超(外院):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当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相鉴别。
前者虽有腹痛、畏寒、发热,但无黄染。
后者以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症状夏柯氏三联症为特征,肝胆彩超及MRCP可明确诊断,易于鉴别。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诊断:胆胀、胆石证候诊断:肝胆湿热西医诊断: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胆石症。
诊疗计划:1.普外科护理常规;2.二级护理;3.低脂饮食;4.入院完善相关检查;5.中医治则:清利肝胆湿热:复方双金清胆胶囊 2粒口服一日三次;6.抗感染、解痉、对症治疗;7.择期手术。
签名:程欣2013-08-21 08:30 刘良超主治医师查房刘良超主治医师查房:1.右上腹胀痛不适1天。
查体:双侧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反跳痛(-),Muphy征(+)。
肝胆胰脾彩超(外院):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故临床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
2.中医诊断为胆胀、胆石,本病是由于饮食不节,食滞中焦,酿生湿热,熏蒸肝胆所致。
湿热熏蒸肝胆,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胆失和降,故不通则痛。
湿热蕴滞中焦,胃失和降,故恶心、想吐。
湿热熏蒸,正邪相搏,故发热、畏寒。
舌红,苔黄腻,脉弦。
主肝胆湿热之象。
依据舌、脉、症辩证为肝胆湿热。
中医治则:清利肝胆湿热。
复方双金清胆胶囊 2粒口服一日三次。
3.完善入院相关检查,予以“氨曲南+左氧”抗感染、对症治疗,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4.继观病情。
签名:刘良超/程欣2013-08-22 09:00 梁明主任医师查房入院血常规、凝血常规:正常。
血生化、大便常规无异常。
尿常规:正常。
血乙肝二对半及梅艾丙无异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胸片:二肺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
B超: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性结石。
梁明主任医师查房提出:1.右上腹胀痛不适1天。
PE: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墨菲斯征(+),舌红,苔黄腻,脉弦。
入院彩超:慢性胆囊炎;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着;胆囊多发结石。
故临床诊断胆囊炎,胆石症。
2.目前无手术禁忌,目前暂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3. 中医诊断为胆胀、胆石,本病是由于饮食不节,食滞中焦,酿生湿热,熏蒸肝胆所致。
湿热熏蒸肝胆,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胆失和降,故不通则痛。
湿热蕴滞中焦,胃失和降,故恶心、想吐。
湿热熏蒸,正邪相搏,故发热、畏寒。
舌红,苔黄腻,脉弦。
主肝胆湿热之象。
依据舌、脉、症辩证为肝胆湿热。
中医治则:清利肝胆湿热。
复方双金清胆胶囊 2粒口服一日三次。
签名:梁明/程欣术前小结2013-08-23 09:00简要病情 : 1. 右上腹胀痛不适1天。
2.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墨菲斯征(+),舌红,苔黄腻,脉弦。
3.辅助检查: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性结石。
血常规、血凝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术前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诊断:胆胀、胆石证候诊断:肝胆湿热西医诊断: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胆石症。
手术指征 :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无手术禁忌。
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 :LC。
拟施麻醉方式 :全麻。
注意事项 : 术中要注意无菌操作,仔细解剖,彻底止血。
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相关情况: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准备明日手术。
术前静滴头孢西丁 2.0g预防感染。
签名:程欣术后病程记录2013-08-24 09:30手术时间 : 2013-08-24 09:30 至 2013-08-24 10:30术中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诊断:胆胀、胆石证候诊断:肝胆湿热西医诊断: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胆石症。
麻醉方式 : 全麻手术方式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简要经过 : 腹腔镜探查可见胆囊7cmX4cm,无充血水肿,胆总管直径0.7cm,解剖胆囊三角,以分离钳钝性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充分游离。
在胆囊管距胆总管0.5cm 处以钛夹三重夹闭,然后剪断。
于胆囊管后方以两枚钛夹夹闭胆囊动脉,当中剪断。
以电凝钩剥离胆囊,胆囊床出血点以电凝铲止血彻底。
冲洗术野。
以胆囊大抓钳于剑突下切口完整取出胆囊。
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切口缝合。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ml,止血彻底。
术毕胆囊内可见1cmX2cm结石1枚,0.5cmX0.5cm大小结石数10枚。
标本给患者家属过目后送病理。
术后处理措施 : 补液、支持、预防感染、止血。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注意观察事项 : 注意伤口渗血,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静滴头孢西丁 2.0g预防感染。
签名:程欣2013-08-25 09:00 梁明主任医师查房术后第一天,梁明主任医师查房,患者切口无疼痛,肛门排气,小便自解。
查体:不发热,生命体征正常。
皮肤巩膜无黄染。
腹部平软,腹部压痛(-)、反跳痛(-),切口敷料干燥。
梁明主任医师查房提出:1.患者今日停用抗菌药物,其他治疗以补液、支持治疗。
2.停吸氧及心电监护。
3.予以半流饮食。
4.中医诊断为胆胀、胆石,依据舌、脉、症辩证为肝胆湿热。
中医治则:清利肝胆湿热。
十二味蒲公英糖浆 50ml 口服一日三次,既清利肝胆湿热,又能行气通腑,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5.继观病情。
签名:梁明/程欣2013-08-26 09:00 刘良超主治医师查房术后第二天,刘良超主治医师查房,患者切口无疼痛,肛门排气,小便自解。
查体:不发热,生命体征正常。
皮肤巩膜无黄染。
腹部平软,腹部压痛(-)、反跳痛(-),切口敷料干燥。
刘良超主治医师查房提出:1.患者今日停用抗菌药物,其他治疗以补液、支持治疗。
2.予以半流饮食。
3.继续口服十二味蒲公英糖浆,清利肝胆湿热,行气通腑。
签名:刘良超/程欣2013-08-26 10:00术后第二天,患者一般状况可,腹部无阳性体征,予以办理常规出院,门诊随诊。
术后病理为慢性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
签名: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