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族谱

合集下载

清朝爱新觉罗皇室家族谱

清朝爱新觉罗皇室家族谱

用字辈的方法起名,最常见的是字义的不同。

用于排辈份的字大都由吉祥庆颂的字眼组合成文来表达某种意思,如常用的有紫气东来、龙凤呈祥、五世其昌、光耀门庭、诗礼传家、忠厚继世等。

或是顺口韵文,有的本身就是一首诗。

辈次取名传人皇室,最严格的恐怕要数清王朝。

明代朱元璋规定,朱姓子孙必须由礼部起名。

清朝王室自康熙开始,按字辈命名,不仅规定了必用字,而且规定了第二字的偏旁,如雍正这一辈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胤祯等。

雍正皇帝是第四子,正名胤真。

乾隆这一辈皇子,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乾隆皇帝名弘历)。

乾隆年间,皇六子永熔绘了“岁朝图’’进呈孝圣后,乾隆就在上面题了一首诗,有“永绵奕载奉慈娱”句,以后乾隆就在弘以下,选字“永、绵、奕、载”四字,作为取名辈字,道光又在“载”之后亲选“溥、毓、恒、启”四字。

咸丰皇帝又在“启”字辈下选定“焘、屹、增、棋”四字。

因此清朝皇室从雍正辈起,取名用字的顺序是: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增、祺。

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溥”字辈,清王朝就被推翻了,以后取名是否使用这些辈字,就不得而知了。

字辈起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现象,上自皇室家族,下至黎民百姓,甚至和尚道士都喜用。

它所固定的取名用字,具有相当稳定的因素,可以世世代代秩序井然地延续下去,而不同于有些方法变化无常,特别是它的传承性,可帮助人们推行世系序列,对于那些侨居海外的侨胞及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寻根认祖、分清乡亲邻里、长幼辈次等有重要作用。

但是,它又具有因袭性、保守性,它把人的名字局限在一个框定的范围内,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人的意志与独立人格,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同时它也含有浓重的封建家族观念,不利于人际往来和团结。

目前,绝大多数的姓氏家族,都还有自己的排行字辈,例如广西合浦县公馆陈族的字辈:仕国明其德道英才克振继绪联芳科第永锡家世荣昌。

但是不像明清时代,一定要严格按字辈起名,而是有的按,有的不按。

多罗-----爱新觉罗启泰 家谱

多罗-----爱新觉罗启泰    家谱

清宗室爱新觉罗氏宗谱太祖次子、爱新觉罗代善、支、宗谱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祖) (ài Xīn Jué Luó Nǔěr Hā Chì)综合关系谱祖宗关系谱子孙关系谱姓氏:爱新觉罗 (ài Xīn Jué Luó) •查看姓氏谱名:努尔哈赤(太祖) (Nǔěr Hā Chì)字:别名:性别:男,排行第1生于: [己未羊, 明嘉靖39年] 公元1559年2月21日终于: [丙寅, 明天启7年] 公元1626年9月30日葬于:年岁:享年67岁后嗣:资料库里共2,581人。

生活地区:明嘉靖卅八年己未二月廿一日生于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清天命十一年丙寅八月十一日痈疽发作,卒于离瀋阳40里的洪区翟家乡大挨金堡村逝世,享年68岁直属关系谱:父爱新觉罗塔克世(显祖) (ài Xīn Jué Luó TǎKè Shì), 宣皇帝男, [明] 公元1542年~1583年后嗣:资料库里共2,939人。

喜塔腊额穆齐 (XǐTǎLà é Mù Qí), 显祖宣皇后女, [明] 公元1529年(?)~1568年后嗣:资料库里共2,917人。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祖) (ài Xīn Jué Luó Nǔěr Hā Chì)妻富察衮代 (Fù Chá Gǔn Dài), 继妃女, [明] 公元1560年(?)~后嗣:资料库里共26人。

妻嘉穆瑚觉罗真哥 (Jiā Mù Hú Jué Luó Zhēn Gē), 庶妃女, [明] 公元1562年(?)~后嗣:资料库里共14人。

钮祜禄 (Nǐu Hù Lù ), 庶妃女, [明] 公元1555年(?)~后嗣:资料库里共85人。

清朝族谱

清朝族谱
·未命名,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长女(1728年—1729年),雍正六年十月生,雍正七年十二月殇。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二女(1731年),雍正九年四月生,当年十二月殇。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年—1792年),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1811.3.12)庄敬和硕公主其母为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时为藩邸福晋。乾隆四十六年
(1781)十二月十七生,xx六年
(1801)十一月嫁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持氏索特纳木多布济,封庄敬和硕公主,嘉庆十六年
六女:
xx公主,xxxx
吉特氏,嫁xx旗旗人夸札。
七女:
固伦淑哲公主,母孝庄文皇后,嫁镶黄满洲旗旗人喇玛思。
八女:
固伦永安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巴雅斯护朗。
九女:
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博尔济吉特氏哈尚。
十女:
县君,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辉塞。
十一女:
固伦端顺长公主,母懿靖大贵妃,嫁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
xxxx。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
xxxx。
皇三女,固xx公主,xxxx。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
xxxx。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

【参考借鉴】正黄旗爱新觉罗家谱排字.doc

【参考借鉴】正黄旗爱新觉罗家谱排字.doc

我是瑞字辈的了。

请各位自觉排列。

清朝宗室的字辈,前后计有14字:胤弘颐曼奕载溥毓恒启焘闾增祺。

如果以努尔哈赤为第1代的话,那么皇太极是第2代,福临是第3代,玄烨是第4代,以后玄烨这一支系,胤(允)字辈是第5代,弘字辈是第6代,永字辈是第7代,绵字辈是第8代,奕字辈是第9代,载字辈是第10代,溥字辈是第11代,毓字辈是第12代,恒字辈是第13代,启字辈是第14代,焘字辈是第15代,闾字辈是第16代,增字辈是第17代,祺字辈是第18代。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1937年,溥仪又增:“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12字,作为“祺”字以下的字辈。

简介爱新觉罗(AisinGioro),是清朝皇室姓氏。

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

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

满洲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

爱新觉罗一姓中,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

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一姓氏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

那拉氏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等分支(叶赫、乌拉均为地名),瓜尔佳氏有苏完尼瓜尔佳、安图瓜尔佳等分支。

因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该族遂成望族,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为姓氏的一部分。

清代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同时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

清亡以後族人多取汉姓,如金,、肇等,也有一定赵姓为爱新觉罗,但多为伊尔根觉罗后代。

家族世系谱在他们进入中原前,皇室人士的名字都是任意改的。

後来他们参考了汉人的命名方式,取名要跟辈份排行。

最初的几名儿子以「承」、「保」、「长」三字命名,後来固定用「胤」,孙辈用「弘」,曾孙用「永」。

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族谱(五)

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族谱(五)

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族谱(五)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长子——允禔(保清,固山贝子)长子——弘昱(23岁卒,无嗣)次子——弘方(奉恩镇国公)三子——弘韦(6岁卒)四子——弘曜(4岁卒)五子——无名(3岁卒)六子——弘晗(二等侍卫)七子——弘勺(三等侍卫)八子——无名(2岁卒)九子——无名(6岁卒)十子——无名(5岁卒)十一子——无名(4岁卒)十二子——永晌(奉恩将军)十三子——弘同(三等侍卫)十四子——弘明十五子——弘屯次子——允礽(保成,理密亲王)长子——无名(11岁卒)次子——弘皙(已革理亲王)三子——弘晋(奉恩辅国公)四子——无名(2岁卒)五子——无名(6岁卒)六子——弘曣(奉恩辅国恪僖公)七子——弘晀(已革辅国公)八子——无名(12岁卒)九子——弘暚(三等侍卫)十子——弘日为(理恪郡王)十一子——弘昞十二子——弘皖(奉恩辅国公)三子——允祉(诚隐亲王)长子——弘晴(6岁卒)次子——无名(幼殇)三子——弘晟(已革亲王世子)四子——无名(幼殇)五子——无名(幼殇)六子——弘曦七子——弘景(固山贝子)八子——弘暹(副理事官)九子——无名(2岁卒)十子——弘晃(四等侍卫)十一子——弘易(三等侍卫)十二子——弘瞩(三等侍卫)四子——胤禛(清世祖)长子——弘晖(8岁卒,追封端亲王)次子——弘昐(3岁卒,未序齿)三子——弘昀(11岁卒)四子——弘时(23岁卒)五子——弘历六子——弘昼(和恭亲王)七子——福宜(2岁卒,未序齿)八子——福惠(幼殇,追封怀亲王,未序齿)九子——福沛(幼殇,未序齿)十子——弘瞻(果恭亲王)五子——允祺(恒温亲王)长子——弘升(恭恪贝勒)次子——弘晊(恒恪亲王)三子——无名(6岁卒)四子——弘昂(镇国将军)五子——无名(幼殇)六子——弘晌(奉恩将军)七子——弘曈(奉恩将军)六子——允祚(6岁殇)七子——允祐(淳度亲王)长子——弘曙(已革亲王世子)次子——弘倬(辅国将军)三子——无名(2岁卒)四子——弘昕(11岁卒)五子——无名(5岁卒)六子——弘景(醇郡王)七子——弘泰(奉国将军)八子——允禩(已革廉亲王)长子——弘旺九子——允禟(已革固山贝子)长子——弘政(散佚大臣)次子——弘蟑三子——弘相四子——弘旷五子——弘鼎(三等侍卫)六子——栋喜七子——四保(已革侍卫)八子——都锡欣十子——允礻我(辅国公)长子——无名(幼殇)次子——弘旭(7岁卒)三子——无名(7岁卒)四子——无名(幼殇)五子——弘暄六子——弘参十一子——允禌(11岁殇)十二子——允裪(屡懿亲王)长子——无名(幼殇)次子——无名(2岁殇)三子——弘是(4岁殇)四子——无名(4岁殇)五子——弘昆(12岁殇)六子——无名(幼殇)十三子——胤祥(怡贤亲王)次子——无名(2岁卒)三子——弘暾(多罗贝勒)四子——弘晈(宁良郡王)五子——弘日兄(7岁卒)六子——弘昑(多罗贝勒,14岁卒)七子——弘晓(怡亲王)八子——绶恩(3岁卒)九子——阿穆瑚琅(2岁卒)十四子——允禵(恂勤郡王)长子——弘春(已革泰郡王)次子——弘明(恭勤贝勒)三子——弘映(散佚大臣)四子——弘暟(散佚大臣,都统)十五子——允禑(愉恪郡王)长子——无名(2岁卒)次子——无名(2岁卒)三子——弘庆(愉恭郡王)四子——弘富(三等镇国将军)五子——弘绶(5岁卒)十六子——允禄(庄恪亲王)长子——无名(幼殇)次子——弘普(追封庄亲王)三子——无名(幼殇)四子——弘皓(3岁卒)六子——弘明(辅国将军)七子——无名(2岁卒)八子——弘融(奉恩辅国公)九子——弘暧(6岁卒)十子——弘晨(2岁卒)十七子——允礼(果毅亲王)长子——无名(幼殇)十八子——允祄(8岁殇)十九子——允禝(3岁殇)二十子——允祎(简靖贝勒)长子——弘晌(3岁卒)次子——弘闰(固山贝子)二十一子——允禧(慎靖郡王)长子——弘昴(15岁卒)次子——弘旬(19岁卒)二十二子——允祜(恭勤贝勒)长子——弘昽(固山贝子)次子——无名(4岁卒)三子——瑞保(4岁卒)五子——弘嵩(镇国将军)六子——弘丰(辅国将军)二十三子——允祁(诚贝勒)长子——弘昭(5岁卒)次子——弘昑(奉国将军)四子——弘纯(3岁卒)五子——弘谦(固山贝子)六子——弘霈(奉恩将军)七子——弘善(辅国将军)二十四子——允秘(諴恪亲王)长子——弘畅(诚密郡王)次子——弘旿(奉恩将军)三子——弘康(不入八分镇国公品级镇国将军)四子——弘超(头等侍卫已革辅国将军)。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家族家谱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家族家谱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家族家谱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父亲名为父亲塔克世,母亲名为喜塔喇氏。

努尔哈赤还有四位弟弟,分别是穆尔哈齐、三弟舒尔哈齐、四弟雅尔哈齐、五弟巴雅喇,一个妹妹为和硕公主。

努尔哈赤画像努尔哈赤一生共有根据资料记载,努尔哈赤一生共有16位妃嫔。

皇后一人即叶赫那拉氏,元妃一人,大妃一人,太妃一人,继妃一人,侧妃四人,庶妃七人。

皇太极共有十六位儿子,八位女儿。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八子皇太极成为继承人,为清太宗,是大清王朝第二位帝王。

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14岁的时候嫁给了努尔哈赤,此时的孟古哲哲出落的亭亭玉立,十分美丽。

婚后,孟古哲哲聪慧识大体,深得努尔哈赤的宠爱,后来生了皇太极。

孟古哲哲三十一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

皇太极皇太极一生共有15位妃嫔,其中有元妃、孝端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孝庄文皇后等等。

其中,孝庄文皇后所生的皇九子福临成为了顺治皇帝,在皇太极的一生中,最深爱的女子还是海兰珠,即敏惠恭和元妃。

敏惠恭和元妃和孝庄文皇后是一对亲姐妹,孝庄文皇后嫁给皇太极的时间很早,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在26岁之时,才嫁给皇太极。

值得一提的是孝端文皇后和孝庄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是姑母与侄女的关系。

皇太极去世后,孝庄文皇后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即为顺治皇帝。

努尔哈赤是怎么死的对于努尔哈赤怎么死的,历史上众说纷纭,那么努尔哈赤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努尔哈赤造型图在百家讲坛中对于这个问题曾作出了解答,有专家曾指出努尔哈赤是郁闷而死的,据说在宁远大战中努尔哈赤被打败受伤,但是他没有因此去世,而是战败回到沈阳之后郁闷而死的,而努尔哈赤郁闷的原因和宁远大战有关。

因为努尔哈赤是一个驰骋沙场多年的人,但是在宁远大战中他却败给了袁崇焕,他只是一个初生茅庐的书生,这令努尔哈赤十分难过,所以他的背上长了一个疮,他本来想去泡一下温泉治疗一下的,没想到还在半路的时候他的疮突然爆裂了,他就这么死了。

不过对于努尔哈赤因宁远大战而死的说法还有一种,就是他曾中了炮中射出的铁砂,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发达,导致这个伤口没有得到清理,所以伤口感染了。

爱新觉罗家谱

爱新觉罗家谱

景祖五子:翼皇后生显祖;诸子,武功郡王礼敦,慧哲郡王额尔衮,宣献郡王斋堪,恪恭贝勒塔察篇古,皆不详其母氏。

显祖(塔克世)五子:宣皇后生太祖、庄亲王舒尔哈齐、通达郡王雅尔哈齐;继妃纳喇氏生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庶妃李佳氏生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

我记得雅尔哈齐早死,无后努尔哈赤的儿子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太宗十一子:孝庄文皇后生世祖,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生第八子,懿靖大贵妃阿巴海博尔济吉特氏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元妃钮祜禄氏生洛博会,继妃乌喇纳喇氏生肃亲王豪格、洛格,侧妃叶赫纳喇氏生承泽亲王硕塞,庶妃颜扎氏生辅国公叶布舒,庶妃纳喇氏生镇国公高塞,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生辅国公品级常舒,庶妃生辅国公韬塞。

洛格、洛博会及第八子,皆殇,无封。

顺治儿子(共8个有记载)皇太子(顺治14年立)荣亲王(顺治18年立)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皇四子荣亲王(未取名,幼年逝世)--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康熙一共有35个皇子,其中序齿的有24位皇子,康熙诸子序名出生年、月、日封爵卒年、月生母承瑞康熙06年09月20日------ 康熙09年05月荣妃马佳氏承祜康熙08年12月13日------ 康熙11年02月孝诚仁皇后承庆康熙09年02月01日------ 康熙10年04日惠妃纳喇氏赛音察浑康熙10年12月25日------ 康熙13年正月荣妃马佳氏01 胤禔康熙11年02月14日直郡王雍正12年惠妃纳喇氏长华康熙13年04月06日------ 出生日即殇荣妃马佳氏02 胤礽康熙13年05月03日理密亲王雍正02年12月孝诚仁皇后长生康熙14年06月21日------ 康熙16年03月荣妃马佳氏万黼康熙14年10月08日------ 康熙18年正月贵人纳喇氏03 胤祉康熙16年02月19日诚隐郡王雍正10年荣妃马佳氏04 胤禛康熙17年10月30日清世宗雍正13年08月孝恭仁皇后胤禶康熙18年02月20日------ 康熙19年02月贵人纳喇氏05 胤祺康熙18年12月04日恒温亲王雍正10年05月宜妃郭络罗氏06 胤祚康熙19年02月05日------ 康熙24年孝恭仁皇后07 胤佑康熙19年07月25日淳度亲王雍正08年成妃戴佳氏08 胤(示异) 康熙20年02月10日(复)廉亲王雍正04年09月良妃卫氏09 胤(示唐) 康熙22年08月27日(复)贝子雍正04年08月宜妃郭络罗氏10 胤(示我) 康熙22年10月11日(复)敦郡王乾隆06年09月温禧贵妃钮祜禄氏胤(示禹) 康熙22年11月23日------ 康熙23年06月贵人郭络罗氏11 胤(示兹) 康熙24年05月07日------ 康熙35年07月宜妃郭络罗氏12 胤祹康熙24年12月04日履懿亲王乾隆28年07月定嫔万流哈氏13 胤祥康熙2513 胤祥康熙25年10月01日怡贤亲王雍正08年05月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4 胤(示题) 康熙27年正月09日恂勤郡王乾隆20年正月孝恭仁皇后胤禨康熙30年正月26日------ 康熙30年03月平妃赫舍里氏15 胤(示禺) 康熙32年11月28日愉恪郡王雍正09年02月顺懿密妃王氏16 胤禄康熙34年06月18日庄恪亲王乾隆32年02月顺懿密妃王氏17 胤礼康熙36年03月02日果毅亲王乾隆03年02月纯裕勤妃陈氏18 胤祄康熙40年08月08日------ 康熙47年09月顺懿密妃王氏19 胤(示畟) 康熙41年09月05日------ 康熙43年02月襄嫔高氏20 胤祎康熙45年07月25日简靖贝勒乾隆20年正月襄嫔高氏21 胤禧康熙50年01月11日慎靖郡王乾隆23年05月熙嫔陈氏22 胤祜康熙50年12月03日恭勤贝勒乾隆08年12月谨嫔色赫图氏胤禐康熙52年02月------ 出生日即殇贵人陈氏23 胤祁康熙52年11月28日镇国公乾隆50年07月静嫔石氏24 胤秘康熙55年05月16日(言咸)烙亲王乾隆38年10月穆嫔陈氏雍正儿子共10位即弘晖(只活10岁)、弘昐(2岁)、弘昀(10岁)、弘时(24岁)弘历(乾隆)、弘昼(和亲王)、福宜(1岁)、福惠(7岁)、福沛(出生当日死)、弘曕(果郡王)。

清朝皇室完整族谱表

清朝皇室完整族谱表

清朝皇室完整族谱表清朝族谱如下: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

3、顺治皇帝: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4、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5、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6、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7、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8、道光皇帝: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

9、咸丰皇帝: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10、同治皇帝: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

11、光绪皇帝: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12、宣统皇帝: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清皇子全表:1、肇祖原皇帝爱新觉罗孟特穆三子爱新觉罗充善爱新觉罗褚晏兴祖直皇帝爱新觉罗福满2、兴祖直皇帝六子爱新觉罗德世库爱新觉罗刘阐爱新觉罗索长阿景祖翼皇帝爱新觉罗觉昌安爱新觉罗包朗阿爱新觉罗宝实3、景祖翼皇帝五子武功郡王爱新觉罗礼敦巴图鲁慧哲郡王爱新觉罗额尔衮宣献郡王爱新觉罗齐堪显祖宣皇帝爱新觉罗塔克世恪恭贝勒爱新觉罗塔察篇古4、显祖宣皇帝五子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诚毅勇壮贝勒爱新觉罗穆尔哈齐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通达郡王爱新觉罗雅尔哈齐笃义刚果贝勒爱新觉罗巴雅喇5、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十六子广略贝勒爱新觉罗褚英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镇国勤敏公爱新觉罗阿拜镇国克洁将军爱新觉罗汤古代多罗贝勒爱新觉罗莽古尔泰辅国懿厚公爱新觉罗塔拜饶馀敏郡王爱新觉罗阿巴泰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黄台吉镇国恪僖公爱新觉罗巴布泰和硕贝勒爱新觉罗德格类镇国将军爱新觉罗巴布海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辅国介直公爱新觉罗赖慕布睿忠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豫通亲王爱新觉罗多铎皇子爱新觉罗费扬果6、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十子肃武亲王爱新觉罗豪格皇子爱新觉罗洛格皇子爱新觉罗洛博会辅国公爱新觉罗叶布舒承泽裕亲王爱新觉罗硕塞镇国悫厚公爱新觉罗高塞辅国公爱新觉罗常舒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辅国公爱新觉罗韬塞襄昭亲王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7、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八子皇子爱新觉罗牛钮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简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荣亲王无名恭亲王爱新觉罗常颖爱新觉罗奇授纯靖亲王爱新觉罗隆禧皇子爱新觉罗永干8、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简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三十五子直郡王爱新觉罗允禔理密亲王爱新觉罗允礽诚隐亲王爱新觉罗允祉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恒温亲王爱新觉罗允琪淳度亲王爱新觉罗允佑廉亲王爱新觉罗允禩多罗贝子爱新觉罗允禟辅国公爱新觉罗允[礻我]皇子爱新觉罗允禌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怡贤亲王爱新觉罗允祥恂勤郡王爱新觉罗允禵愉恪郡王爱新觉罗允禑庄恪亲王爱新觉罗允禄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皇子爱新觉罗允祄皇子爱新觉罗允禝简靖贝勒爱新觉罗允祎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恭勤贝勒爱新觉罗允佑诚郡王爱新觉罗允祁諴恪亲王爱新觉罗允秘皇子爱新觉罗承瑞皇子爱新觉罗承佑皇子爱新觉罗承庆皇子爱新觉罗赛音察浑皇子爱新觉罗长华皇子爱新觉罗长生皇子爱新觉罗万黼皇子爱新觉罗允禶皇子爱新觉罗允礻爰皇子爱新觉罗允禨皇子爱新觉罗允禐9、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十子端亲王爱新觉罗弘晖皇子爱新觉罗弘昀皇子爱新觉罗弘时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弘昼果恭郡王爱新觉罗弘适皇子爱新觉罗弘昐皇子爱新觉罗福宜怀亲王爱新觉罗福惠10、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十七子定安亲王爱新觉罗永璜端慧皇太子爱新觉罗永琏循郡王爱新觉罗永璋履端亲王爱新觉罗永珹荣纯亲王爱新觉罗永琪质庄亲王爱新觉罗永瑢哲亲王爱新觉罗永琮仪慎亲王爱新觉罗永璇皇子无名皇子无名成哲亲王爱新觉罗永瑆贝勒爱新觉罗永璂皇子爱新觉罗永璟皇子爱新觉罗永璐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爱新觉罗颙琰皇子无名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11、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五子穆郡王无名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敦恪亲王爱新觉罗绵恺瑞怀亲王爱新觉罗绵忻惠端亲王爱新觉罗绵愉12、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九子隐志郡王爱新觉罗奕纬顺和郡王爱新觉罗奕纲慧质郡王爱新觉罗奕继文宗协天翔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敦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欣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锺端郡王爱新觉罗奕詥敬亲王爱新觉罗奕譓13、文宗协天翔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二子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悯郡王无名14、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无子15、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无子16、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无子爱新觉罗宗谱》宗室与觉罗皇族,依据与历代清朝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就大者而言,分为宗室与觉罗两大部分。

宗室,是指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后世子孙,也就是努尔哈赤及兄弟们的后裔,包括塔克世系、努尔哈赤系、皇太极系、福临系、玄烨系、胤稹系、弘历系、颙琰系、(日文)宁,系、奕泞系、载淳系、载泥系、溥仪系。

觉罗,是指兴祖福满和景祖觉昌安的后世子孙,还有塔克世兄弟的后裔,包括福满系、觉昌安系。

宗室身系黄带子,觉罗身系红带子,以显示贵族的不同身分与地位。

宗室又依据与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近支与远支。

近支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还有当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别的各支则为远支。

宗室因罪革退者降束红带子;觉罗因罪革退者降束紫带子。

据《玉牒》统计,在宗室各支系中,先后有18个支系被降束红带子: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长子阿尔通阿长子舒尔赫一支;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次子阿敏之孙塞克图次子拉哈礼一支;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次子阿敏次子爱度一支;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六子济尔哈朗之孙杨桑长子务能义一支;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九子脑岱一支;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四子巩阿岱一支;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五子锡翰一支;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八子德玛护一支;太祖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曾孙苏努一支;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九世孙兴瑞之子全亮一支;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次子硕托一支;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廉长子阿达礼一支;太祖努尔哈赤五子莽古尔泰一支;太祖努尔哈赤六子塔拜之孙额尔济图一支;太祖努尔哈赤七子阿巴泰四子岳乐十九子务尔占一支;太祖努尔哈赤十子德格类一支;太祖努尔哈赤十六子费扬古一支;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五子猛我三子延信一支。

在觉罗各支系中,因罪被降束紫带子的,最少有两支:兴祖福满长子德世库主子尼扬古子瓦哈长子阿三一支;兴祖福满次子刘阐子陆虎臣曾孙塔思护之曾孙长安保十二子丰盛额一支。

袭爵与嗣子爱新觉罗家族的先世要受到追封,他们的后代子孙也受到清朝的封赐。

爱新觉罗家族的先祖被迫封为皇帝者有4人: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为肇祖原皇帝;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追封为兴祖直皇帝;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追封为景祖翼皇帝,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追封为显祖宣皇帝。

在他们的子孙中,封为亲王的1人,郡王2人,贝勒1人,一等男7人,二等男4人,三等男6人,一等子5人,二等子3人,合计33人。

袭爵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多数皇族的爵位是按辈递降承袭。

如父为亲王,子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郡王,孙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贝勒,曾孙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贝子,以下类推。

另一种是按原封世代承袭,即所谓“世袭罔替”。

清初有6个亲王、2个郡王,他们的王爵以后每代由1人承袭,习惯上称之为“铁帽子王”。

清中叶以后,又恩封了4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爱新觉罗的后世子孙,承袭先辈爵位大多是子袭父爵,但却不是如汉族的嫡长子承袭制,而是在诸子中,选择最具才能、功勋最大者承袭,有的是由最喜欢之子承袭,有的是由最心爱的妻妾所生之子承袭。

豫亲王多铎的子孙承袭王爵:第二代豫亲王是由多铎次子多尼承袭;第三代是由多尼次子鄂札承袭;第四代是由鄂札五子德昭承袭;第五代是由德昭十五子修龄承袭;第六代先是由修龄长子裕丰承袭,因事革爵后又由修龄次子裕兴承袭,又因事革退,最后由修龄五子裕全承袭;第七代是由裕全次子义道承袭,第八代是由义道长子本格承袭;最后一代是由本格的嗣子懋林承袭。

不难看出,爱新觉罗家族的爵位如同皇位一样,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是择子继承。

努尔哈赤及兄弟的子孙后代,受封及袭爵者多达1978人,包括亲王140人、郡王94人、贝勒63人、贝子53人、镇国公88人、辅国公209人、镇国将军148人、辅国将军249人、奉国将军261人、奉恩将军673人。

嗣子主要是为了承袭爵位,但当嗣子承袭的爵位因事革除,他就不再作为嗣子,而要仍回到本支去。

如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封为睿亲王,1650年死后无嗣,由同母弟多铎五子多尔博过继给他为嗣子,袭睿亲王爵。

次年多尔衮以谋逆被革爵,多尔博当然也就无爵可袭,只好仍回原支。

1778年乾隆为多尔衮昭雪,追还原封王爵,世袭罔替。

而多尔博早几年已过世了,但仍追认为多尔衮的嗣子,由他的子孙袭爵。

在爱新觉罗家族史上,还出现几个“嗣子世家”。

在这几个家庭里,有多名子孙过嗣给他支做嗣子:一是乾隆十一子永理,他的次子绵懿,过继给他三兄永璋为嗣子;四子绵偬,过继给他十二弟永(王基)为嗣子;长子绵恕的次子奕纶,过继给他四兄永碱之子绵惠为嗣子;七子绵傧之孙载岐,过继给他十二弟永瑾之孙奕缮为嗣子。

二是道光五子奕谅,他本人过继给嘉庆三子绵恺为嗣子;他的长子载濂之子溥修,过继给载濂五弟载津为嗣子;次子载漪,过继给嘉庆四子绵忻之子奕诘为嗣子;四子载瀛之子溥忻,过继给道光九子奕谣为嗣孙。

三是道光七子奕误,他的次子载泥,过继给咸丰为嗣子,后为光绪帝;五子载沣的长子溥仪,过继给同治为嗣子,后为宣统帝;六子载洵,过继给嘉庆四子绵忻之子奕(讠志)为嗣子;七子载涛,过继给嘉庆五子绵愉的六子奕谟为嗣子,后又改继给奕譞的八弟奕诒为嗣子爱新觉罗氏是赫赫有名的清朝皇室家族,在一个大家族,历经成千上百年的繁衍壮大,这个家族的后裔数量十分庞大,要算在各个领域有名的爱新觉罗后人也很多,如在书画方面颇有建树,出现了许多能书善画之人。

到目前为止,爱新觉罗家族里有100多位在海内外很有影响的书画家,溥杰、启功、溥佐、浦松窗、浦心、毓峨、毓赡、兆丰等等都是被大家常常提起的书画大家。

爱新觉罗·恒山1954年生于沈阳,现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名人艺术研究会企业名人委员会主任、辽宁大学客座教授、辽宁省艺术学院教授、沈阳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沈阳中山金石书画会顾问,北京新时代国际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签约画家爱新觉罗·恒钛1954年生于北京。

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爱新觉罗·启祥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爱新觉罗·恒锟之长子、即康熙帝十世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