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血脂药物

合集下载

最新十调脂药

最新十调脂药

十调脂药十二、调脂药1. 常用调脂药及其代表药物是哪些?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心病常可并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那么如何合理应用调脂药物,防治高脂血症呢?(1)HMG-CoA还原酶抑制剂: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俗称他汀类。

这一类药物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显著降低致病作用明显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除调脂作用之外还有稳定粥样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的临床效益,而且副作用较少,主要表现为乏力、肌痛、肝功能损伤、胃肠道轻微不适和皮疹,目前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脂药物。

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氟伐他汀(来适可,20~40毫克/天)、洛伐他汀(美降脂,10~80毫克/天)、普伐他汀(普拉固、美百乐镇,10~40毫克/天)、阿托伐汀(立普妥、阿乐,10~80毫克/天)、辛伐他汀(舒降之,5~40毫克/天)等。

(2)烟酸类:烟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主要有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和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

口服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起始剂量为0.1克/次,3次/天增加至1.0克/次,3次/天。

该类药物有较明显的副作用,有些患者服药以后常常出现皮肤潮红、瘙痒和胃部不适,故不易耐受,长期服用应注意检查肝功能。

目前烟酸类多和其他几类调脂药制成复合制剂,以利用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优势。

此类药物主要有阿西莫司(吡莫酸250毫克,1~3次/天)、烟酸、烟酸肌醇酯、戊四烯酯、维生素E烟酸脂(威氏克)等。

(3)纤维酸衍生物:俗称贝特类。

该类药物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也有一定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

它还可以减少组织胆固醇沉积,降低血小板黏附性,削弱凝血作用。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荨麻疹,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和肾功能改变,用药时宜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长期应用尤可能增加胆石症发病率。

为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常用这类药物的缓释剂,包括非诺贝特(微粒型制剂的商品名为力平之,200毫克/天)、吉非贝齐(缓释剂为900毫克/天)、苯扎贝特(缓释剂的商品名为必降脂,400毫克/天)等。

降血脂药最好的三种药

降血脂药最好的三种药

降血脂药最好的三种药
引言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挑战之一,其中高血
脂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为了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现代医学广泛应用各种降血脂药。

在众多降血脂药中,有几种被广泛认为是最有效的,本文将讨论其中最好的三种药物。

西地那非(西地那非)
西地那非是一种有效的降血脂药,通常用于治疗高胆固醇
或高脂蛋白血症。

它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血脂。

西地那非通常是口服药物,可以长期使用。

研究表明,西地那非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适用于各种高血脂症状。

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是另一种常用的降血脂药,属于他汀类药物。

它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HMG-CoA还原酶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从而有效地降低血脂。

阿托伐他汀被广泛用于高胆固醇和高脂蛋白血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是许多患者的首选药物。

肌醇磷脂酰胆碱(肌醇磷脂酰胆碱)
肌醇磷脂酰胆碱是一种天然的降脂药,通常从大豆中提取。

它通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来减少血脂,同时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肌醇磷脂酰胆碱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血脂药,特别适用于对化学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的患者。

结论
综上所述,西地那非、阿托伐他汀和肌醇磷脂酰胆碱是目
前公认的降血脂药中最好的三种。

它们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选择降血脂药时,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合理选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调脂药的分类及用药原则

调脂药的分类及用药原则

调脂药的分类及用药原则调脂药是指用于调节血脂水平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调脂药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调脂药的分类及其用药原则。

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常见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包括依折麦布(Ezetimibe)和贝特双(Bempedoic acid)。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肠道上皮细胞中的NPC1L1转运蛋白来发挥作用。

在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适应症: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特别是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

2. 注意禁忌症:对该类药物过敏者、肝功能异常者和孕妇禁用。

3. 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和肌痛等,一般可耐受。

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需密切监测。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增加肌病和肝功能异常的风险。

二、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通过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酸还原酶(HMG-CoA 还原酶)来降低胆固醇合成的药物。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Sim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等。

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适应症: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特别是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2. 注意禁忌症:对该类药物过敏者、肝功能异常者和孕妇禁用。

3. 剂量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选择适当的剂量。

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维持剂量。

4. 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肌痛、肝功能异常和消化道不适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和肝功能损害,需密切监测。

三、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内源性合成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常见的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有非诺贝特(Fenofibrate)和贝特妥(Gemfibrozil)等。

使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适应症:适用于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特别是伴有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患者。

调血脂药物研究进展

调血脂药物研究进展

调血脂药物研究进展第一部分概述调血脂药又称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是指能调节血脂的含量,纠正脂代谢紊乱,是预防和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冠心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症状,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关键,因此,调血脂药被看作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当机体的脂质代谢紊乱、血脂长期升高后,血脂及其分解产物将逐渐沉积于动脉血管壁上,继而血管内膜纤维组织增生,形成斑块,使血管局部增厚,通道变窄,弹性减小,最后导致血管堵塞。

动脉粥样硬化可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肾衰等疾病。

血脂的组成:血脂是指血浆或血清中的脂质,包括游离胆固醇(CH)、胆固醇酯(CE)、甘油三酯(TG)、磷脂等。

体内的血脂有两个来源:一是外源性的,由食物中摄取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二是内源性的,由肝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到血液中。

由于脂类难溶于水,所以它们通常与载脂蛋白结合,以各种水溶性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血浆中的脂蛋白根据其体积、电荷及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等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迄今从血浆中分离出的载脂蛋白有18种之多,主要包括载脂蛋白A、B、C、D及E五种,不同的脂蛋白所含的载脂蛋白不同。

血浆中各种脂质和脂蛋白需有基本恒定的浓度以维持相互间的平衡,当血中过量脂质存在时,会造成高血脂症,主要是VLDL和LDL增多,而血浆中HDL则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当血浆中胆固醇高于230mg/100ml,甘油三酯高于140mg/100ml,即可称为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脂症,可能与遗传有关,可用降血脂药物治疗;后者是指由肾脏疾病、糖尿病、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的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在饮食、生活方式改变6周以上,血脂水平仍然异常时,应考虑用药物治疗。

你认为最好的降血脂中成药有哪些?

你认为最好的降血脂中成药有哪些?

你认为最好的降血脂中成药有哪些?降低血脂是现代人常常面临的健康问题之一,而中成药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被认为是最好的降低血脂的中成药。

1. 降脂通胶囊:降脂通胶囊是一种针对高脂血症的中成药。

它主要通过改善脂肪代谢,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该药物安全有效,并且使用方便。

2. 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被广泛用于降低血脂的治疗。

它主要由黄连、黄芩、黄柏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降血脂、抗炎等功效。

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控制血脂水平,促进炎症的消退,从而达到降血脂的效果。

3. 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是一种能够降低血脂的中成药。

它主要含有丹参、水蛇草等中草药成分,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管内脂质的堆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它还具有抗凝血、抗氧化等作用。

4. 降脂宁胶囊:降脂宁胶囊是一种中成药,旨在帮助降低血脂。

它由山楂、茯苓、苦瓜、决明子等中草药组成,具有降脂、抗氧化、降压等多种功效。

通过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与排出,从而达到降血脂的效果。

5. 降脂宝胶囊:降脂宝胶囊是一种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降低血脂的治疗。

该药物主要由红曲米、山楂、薏苡仁、陈皮等中草药成分组成。

它通过调节血脂代谢,减少脂质的吸收与合成,增加脂质的消耗,从而降低血脂浓度。

综上所述,降低血脂的中成药有很多种类,如降脂通胶囊、双黄连口服液、复方丹参片、降脂宁胶囊和降脂宝胶囊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降低血脂的效果。

然而,使用中成药前应咨询医生并遵循医嘱,同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改善血脂水平。

抗高血脂药物降低血脂的选择性药物及用法指南

抗高血脂药物降低血脂的选择性药物及用法指南

抗高血脂药物降低血脂的选择性药物及用法指南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脂状态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抗高血脂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血脂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降低血脂的选择性药物,并提供用法指南。

一、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血脂效果最好、应用较广泛的药物,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表现出色。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用法指南:1. 在开始治疗之前,首先要确定患者的基线血脂水平。

一般建议进行全面的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等指标。

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他汀类药物和剂量。

一般来说,初次治疗建议使用较低剂量,如辛伐他汀20mg/日。

3.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肌肉痛等不良反应。

特别是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多,需要谨慎搭配使用。

二、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主要包括非洛贝特、阿拉贝特等,可通过抑制肝细胞胆固醇合成和提高LDL受体的表达,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用法指南:1. 贝特类药物适用于那些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或对他汀类药物存在禁忌症的患者。

2. 初次治疗建议使用较低剂量,如非洛贝特10mg/日。

3. 在服用贝特类药物期间,同样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肉痛等不良反应。

三、降脂纤维酸类药物降脂纤维酸类药物主要包括布洛伐他汀、菊粉酸等,通过可溶性纤维酸对胆汁酸进行结合与排出,从而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

用法指南:1. 适用于轻度或中度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效果较轻。

2. 布洛伐他汀常用剂量为6-18g/日,分2-3次口服。

3. 菊粉酸常用剂量为10-16g/日,分2-3次口服。

四、其他药物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降血脂药物,如胆酸螯合树脂、嗜肝细胞生长因子抗体等。

血脂高吃什么药

血脂高吃什么药

血脂高吃什么药血脂高吃什么药以下是妈妈网百科整理的五种血脂高病人可以使用的药物,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以下只是介绍,仅作参考。

患有高血脂的朋友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的使用药物,不要盲目用药。

一:他汀类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因有降胆固醇的功效而被许多人广泛使用。

英国曾有研究警告说那些心脏病患病风险不高的人应谨慎服用他汀类药物,因为它可能有一些副作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损伤肝脏和肾脏,并造成肌肉疼痛等副作用。

常规的他丁类降脂药物有:洛伐他丁、普伐他汀、美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等。

二:贝特类:贝特类药物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类调脂药,它降甘油三酯作用强而明显,常规剂量下可使甘油三酯下降20-60%,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及以甘油三酯增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非常有效。

本类药物短期服用副作用轻微,主要为恶心、烧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偶见头痛、乏力、皮疹、脱发、肌肉疼痛、视力模糊及轻度贫血等。

但长期服用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的病例,且可使胆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有肝脏、胆囊或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本类药物。

常见的贝特类药物有:氯贝特、利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

三、烟酸类调脂药:烟酸类药物具有广谱的调脂作用,可作为单一或辅助治疗用药,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在HDL-C降低或合并甘油三酯增高时尤为适用。

使用烟酸最大剂量不应超过3~9克,否则会加重不良反应(肝中毒、高血糖、消化性溃疡及痛风)的发生率。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暂时皮肤潮红、瘙痒、皮疹。

为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可以开始用较小剂量,或加用阿司匹林,或饭后服用本药。

同时该类药物有扩张小血管的作用,因此,病人容易出现颜面潮红、皮肤瘙痒等症状,部分病人还可出现胃炎、胃溃疡及房性心律失常、血尿酸水平增高等不良反应。

所以,原有溃疡病、痛风、肝功能不全者及孕妇禁用。

四、胆汁酸螯合剂:胆酸螯合剂药物通过阻滞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使其随粪便排出,使肝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含量减少。

解读降低血脂药物的使用说明

解读降低血脂药物的使用说明

解读降低血脂药物的使用说明降低血脂药物使用说明解读血脂异常已成为当代社会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控制血脂水平,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使用降低血脂药物。

然而,对于许多患者来说,药物的使用说明却常常晦涩难懂,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

本文将对降低血脂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解读,以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药物。

1. 降低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降低血脂药物主要通过调节人体内脂质代谢的相关酶活性,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脂质含量。

常见的降低血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等。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贝特类药物通过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阿司匹林则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 适应症和禁忌症降低血脂药物适应症主要包括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等高危人群。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使用这些药物。

对于有以下情况的患者,应禁止使用降低血脂药物: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存在肌病症状的个体以及对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

3. 使用方法和剂量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应依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血脂药物通常是口服给药,一天一次或者两次。

应该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如果忘记服药,应尽早补药,并避免一次性服用过多。

对于老年人、小儿、孕妇或肝肾功能受损患者,剂量的调整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 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在使用降低血脂药物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饮食调节:药物与饮食调节结合可以更好地降低血脂水平,尽量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

-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降低血脂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降低药物疗效。

在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 不良反应:降低血脂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脏损伤、肌病和出血等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

总结:降低血脂药物在控制血脂异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作用
肝病; 肝酶增加
禁忌症
绝对: 急性或慢性肝病 相对: 同时用某些药物$
绝对: β-脂蛋白异常血症 TG>400mg/dL 相对: TG>200mg/dL
临床试 验结果
降低主要冠 脉事件、冠 心病死亡、 冠状动脉操 作、中风和 总死亡率
胆酸螯 合剂
胃肠道不适 便秘 减少其他药物吸 收 脸红;高血糖; 高尿酸血症(痛 风):上消化道 不适;肝毒性
汀类与贝特类或烟酸类的合并应用。
23
此类药物能增加脂肪酶活性,加速VLDL
的降解,并能抑制VLDL的形成;增加TC排 泄。故可以明显降低VLDL、LDL、及TG,轻 度降TC ,可使HDL增加。
常用药物分类:
24
药物种类 药理作用 氯贝特 (氯贝丁 酯)
适应症
用法 不良反应
0.25 ~ 0.5g, TID 消化道症状及肝细 胞酶升高,长期应 用升高胆石症、肺 栓赛、室性心律失 常、心绞痛发病率 ALT及BUN异常, 皮疹、白细胞减少, 胎毒性。潜在抗凝 作用。
1

1.非药物治疗措施:以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
病情、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决定是否或何时开
始药物治疗。包括饮食和其它生活方式的调节,
用于预防血脂过高,也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2.一级预防:对象为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 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 3.二级预防:对象为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
9
10
药物分类、 药物、剂 量 HMGCoA 转换 酶抑制剂 (他汀类)
对血脂5% TG↓7%-30%
LDL↓15%-30% HDL↑3%-5% TG 无 改 变 或 增 加 LDL↓5%-25% HDL↑15%-35% TG↓20%-50%

低HDL-C处理的重点是增加体力活动与减
21
临床上因丙丁酚在降低氧化 LDL的同时,也降低了HDL。 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22
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

如以TC与LDL-C增高为主,可用他汀类;
如以TG增高为主则用贝特类;如TC与
LDL-C、TG均显著增高,可联合用药治
疗,选择贝特类加胆酸螯合剂类,或 胆酸螯合剂类加烟酸类。谨慎采用他
苯扎贝特 氯贝特的衍生物, 激活脂蛋白酯酶和 (必降脂) 肝甘油三酯酶的活
较少,肌病、性机 能减退、脱发。妊 娠及儿童禁用,协 同抗凝作用
25

作用机制

抑制肝脏合成 TG 和 VLDL ,并通过刺激 LPL 活 性,加速VLDL的分解代谢。此类药物降低TG 作用最强,也可轻度降低TC和升高HDL-C
8

1.影响脂质合成、代谢和廓清的药物: 按其化学 结构及作用机制又可分为①烟酸类;②氯贝丁酯 类及苯氧乙酸类,前者如非诺贝特,后者如吉非
贝齐;③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

2.影响胆固醇及胆酸吸收的药物:如考来烯胺。
3.多烯脂肪酸类药物:如亚油酸等
4.还有其它一些药物,如钙拮抗剂、降糖药,亦 具有调整血脂代谢的作用。


LDL-C 130mg/dl,就应给予降脂药物, LDL-C为100-129 mg/dl,是否给予降脂治疗,综合临床情况决定。 现在趋势:只要LDL-C>100mg/dl,即给予药物干预。
• • • •
高TG TG:临界或TG 者,首要目的是降低LDL-C 达到目标值。 TG 150-199mg/dl:增强体力活动,减轻体重 TG 200-499mg/dl:采用增加降 LDL-C药物剂量,或加烟 酸或贝特类 • TG500 mg/dl:降低TG,预防胰腺炎,用烟酸或贝特类
药治疗或治疗后疗效不满意的对象,以TC与LDL-C水
平为判断基础。无冠心病危险因子者:
TC>6.24mmol/L或LDL-C>4.16mmol/L。有冠心病危险 因子者:TC>5.72mmol/L或LDL-C>3.64mmol/L。

二级预防的血脂水平:TC>5.20mmol/L 或LDL-C>3.12mmol/L
6
一级预防中药物治疗的流程
开 始 降 LDL 药 物 6 治疗 如未达 到 LDL 目标水 平,强 化 降 LDL 药 物
如果目 标 LDL 未达到, 强化药 物治疗 或向脂 4 质专家 6 咨询
6
监 测 反 应 , 坚 持 治疗
W
W
W
胆开 酸始 螯他 合汀 剂治 或疗 烟或 酸
考虑高 剂量他 汀或增 加胆酸 螯合剂 或烟酸
第 N 次就 诊监督坚 持TLC
强调减少 饱和脂肪 和胆固醇 的摄入 鼓励适度 的体育活 动考虑向 营养师咨 询
加强减少 饱和脂肪 和胆固醇 摄入考虑 加植物类 固醇,增 加纤维摄 入考虑向 营养师咨
对代谢综 合征开始 治疗 强化体重 管理和体 育活动 考虑向营 养师咨询
5

一级预防的血脂水平:用于不能进行饮食及非调脂
异常的药物。适当参加文体活动,消除过度的精神紧张,
尤其是“A”型性格者。
4
一级预防中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步骤模式图
第一次开始就诊开始
第一次 开始就 诊开始 生活方 式治疗
第二次就诊 评 价 LDL 的 反应 如未达到目 标 LDL , 强 化 降 LDL 治 疗
第三次就诊 评 价 LDL 的 反应 如未达到目 标 LDL , 考 虑增加药物 治疗

胆酸螯合剂用足量可降低TC与LDL-C,但不
易耐受,故可以较小剂量用于轻度TC或
LDL-C增高者。
14

贝特类轻至中度降低TC与LDL-C,降低TG能
力高于他汀类,并升高HDL-C 。

烟酸类降低TC、LDL-C与TG,升高HDL-C,
但副作用使其应用受限;

阿西莫司的副作用较小。对TC或LDL-C极度 增高者可采用他汀类与胆酸螯合剂合并治 疗。
• 对于高TG(200-499mg/dL)。非 HDL-C成为治疗的二级靶标。
20

至今未发现升高HDL-C的特效药物,一般
均是针对其诱发因素进行处理。其诱发因
素主要是血清TG水平升高、体力活动少、
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吸烟、极高碳水
化合物的摄入、某些药物(β受体阻滞剂、
同化类固醇激素、雌激素)。
12

贝特类可置换血浆中的华法林,明显增强华法林的
出血反应

消胆胺通过减少华法林吸收而减弱华法林效果 他汀类与华法林合用首选普伐他汀(其余为亲脂 性),因普伐他汀代谢不经过细胞色素P450系统

地尔硫卓抑制他汀类的降解,增加其血浆浓度
13

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降低TC能力 为20~30%,降低LDL-C能力为30~35%, 还轻度增高HDL-C及轻度降低TG。
3

1.控制总热量摄入。原则上体重指数超过27即应减少总热 量摄入。降低体重的速度以每周减轻0.5~1kg为宜。

2.低脂及低胆固醇饮食。多吃含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多
的食物,如瘦弱、禽肉、虾、豆类、坚果、水果等。少吃 富含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蛋黄、鱿鱼、 动物内脏及动物油等。

3.戒烟、戒烈性酒及避免过度饮酒、停用不利于改善血脂
2

降脂治疗观念的渐变
血脂水平为目标 易损病人为目标
人群中筛选需治疗的血脂水平 心血管高危人群
只有血脂水平高于正常者获益 血脂基线低者也能获益
从小剂量开始调整 从临床试验证实的剂量开始
目标是达到正常水平
目标是继续维持治疗
有流行病学和观察资料为基础 以随机临床试验证据作为基础
达 到 LDL 目 标,治 疗其它 危险因 子



1.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酸或 胆固醇随粪便排出。 2.抑制胆固醇的体内合成或促进胆固醇的转化。 3.促进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的表达,使其功能 上调,加速脂蛋白分解。 4.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促进甘油三酯的水解。 5.抑制其它脂质的体内合成或促进其它脂质的 代谢。 6.部分调脂药(主要是他汀类)还通过抗凝、 促纤溶、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稳定斑块等作用 而防止临床上的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氯苯氧异丁酸的乙 Ⅲ型、Ⅱb和 Ⅳ型,也减轻 酸酯。↓TG、 黄色瘤及糖尿 VLDL、TC、LDL 病性视网膜脂 质沉积
非诺贝特 苯氧异丁酸的衍生 物, ↓↓TG、 (力平脂) VLDL、TC、LDL
Ⅱ、Ⅲ、Ⅳ型。0.1~ 肥胖症,继发 0.2g, 性高脂血症、 BID, ↑HDL,高蛋白结合 非肾原性高尿 脂溶 性 率,促尿酸排泄, 酸血症 抑制PLT聚集,增 加糖耐量,抗AS 各种高脂血症 0.2g, 及并发DM、 BID或 痛风等所致的 TID 性及抑制HMG严重继发性高 COA还原酶,增加 脂血症 TG分解和降低TC
减少主要 冠心病死 亡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洛伐他汀,10- 80mg,QN或BID; 辛伐他汀,5-40mg,QN;普伐他汀, 10-40mg,QN;氟伐他汀,10-40mg,QN。 胆酸螯合剂:考来烯胺,4-24g,QN或BID;考来替 哌,5-20g,QN或BID。 贝丁酸类:非诺贝特,100mg,TID或微粒型200mg, QD;苯扎贝特,200mg,TID或缓释型400mg,QD;吉非 罗齐,300mg,TID或600mg,BID或缓释型900mg,QD 烟酸类:烟酸,100mg,TID,渐增至1-3g/天; 阿西 莫司,250mg,1-3次/天。 现代中药-血脂康:主要成分是洛伐他汀,并含有一 些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何微量元素,0.6,BID;副作用 较他汀类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