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鹤

合集下载

黑颈鹤的迁徙

黑颈鹤的迁徙

黑颈鹤的迁徙中国林学会《森林与人类》杂志通讯员岩石核心导读黑颈鹤有三条迁徙路线:东部路线:从四川若尔盖县、甘肃玛曲县到云南大山包、贵州草海保护区迁徙的黑颈鹤,亦称为东部种群。

中部路线:从青海隆宝滩保护区到云南丽江、香格里拉的黑颈鹤迁徙路线,亦称为中部种群。

西部路线:在西藏越冬、繁殖,以拉萨河谷为主迁徙的黑颈鹤,亦称为西部种群。

黑颈鹤的迁徙路线有3条,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

黑颈鹤迁徙的东线,是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若尔盖松潘草地和云南、贵州接合部之间,东线的繁殖地和越冬地是黑颈鹤数量最多的地方。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已于2005年10月把若尔盖和昭通市昭阳区——一个是黑颈鹤生育后代的繁殖地,一个是黑颈鹤谈恋爱的越冬地,分别命名为“中国黑颈鹤之乡”。

东线迁徙的黑颈鹤由若尔盖松潘草地沿岷江流域、邛崃山脉从北往南,经乐、山、宜宾,到达乌蒙山区的湖泊水库越冬。

从繁殖地到越冬地,直线距离约800公里。

如果以黑领鹤飞行迁徙的最低时速每小时40公里计算,黑颈鹤像长途飞机不加油的活,只需20小时就可到达目的地。

但是,经过多年的跟踪和观察,黑颈鹤大多在刮西北风的夜间,或者是刮西南风的晴朗上午,做迁徙飞行,途中都有停歇地。

一年往返迁徙的时间需要1个多月,而不是像我们刚才所计算的20小时。

中线迁徙的黑颈鹤是从青海隆宝滩到云南的纳帕海之间。

中线迁徙的黑颈鹤从北向南,沿着长江水系通天河、金沙江的干热或湿热河谷,像干蒸或湿蒸桑拿那样,乘着气流到达云南西部横断山脉的湖泊悠闲越冬。

中线的繁殖地到越冬地的直线距离也是800公里。

以上两条迁徙路线属国内航线,第三条迁徙路线——西线,属越境航线。

从新疆东南部、青海西部和西藏北部、西北部的高原向南或东南迁,一部分到低海拔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河谷越冬,她们没有超过国界。

另外一部分展翅飞越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出国到不丹越冬。

第三条迁徙路线繁殖地藏北高原申扎地区(即南羌塘)和越冬地不丹之间直线距离大约480公里,是所有迁徙路线中距离最短的—条。

幼儿园黑颈鹤教案大班

幼儿园黑颈鹤教案大班

幼儿园黑颈鹤教案大班背景介绍本次教案是针对幼儿园大班(4-5岁)开展的黑颈鹤科普教学活动。

目的在于让孩子们了解黑颈鹤的基本知识,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运用智力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知黑颈鹤。

了解黑颈鹤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惯、栖息地等基本信息。

2.培养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手工活动及问答互动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入理解黑颈鹤。

3.提高孩子们探究自然的兴趣。

通过动物科普教学来启发孩子的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步骤第一步:黑颈鹤生活习性问答•讲师问:“黑颈鹤是什么颜色,有什么特点?”•孩子们回答:“黑颈鹤是黑白相间的,头颈部为黑色,胸部为白色,羽毛长而蓬松,嘴巴比较长。

”•讲师继续问:“黑颈鹤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孩子们回答:“黑颈鹤生活在高原湖泊附近,会吃草、鱼、小型爬行动物。

”第二步:黑颈鹤手工活动1.给孩子们发放黑颈鹤图片和颜料,让孩子们自由绘画。

2.讲师现场制作黑颈鹤摆件,让孩子们跟随制作。

3.教师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感知、体验、了解黑颈鹤的特点,提高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

第三步:黑颈鹤科普小讲堂•讲师播放黑颈鹤的视频,讲述黑颈鹤的喜好、生存环境等信息。

•讲师结合图片展示黑颈鹤栖息地及食物,培养孩子们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效果评价1.通过问答互动,孩子们能够准确的回答黑颈鹤的颜色、特点、生活环境等问题。

2.孩子们通过手工活动和现场观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了解了黑颈鹤的生态习惯,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3.孩子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问答,提高了对黑颈鹤科普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语动物科普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此课程设计,希望能够通过多种方式,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探究、发现自然环境的兴趣,从而提升孩子们综合素质。

保护黑颈鹤

保护黑颈鹤

三、生活习性

黑鹤颈为候鸟,每年在青藏高原繁殖,冬季在南方过冬。每年4月份
迁至可可西里,在高寒草甸沼泽地或湖泊河流沼泽地中活动,并选择适
应旳地域进行繁殖育幼。

长途飞行时,黑鹤颈群多排成“一”字纵队或“V”字队形迈进,
到达目旳地后,开始分群配对,并转为成对活动。这一阶段,在栖息地
处觅食,伸颈低头,或仰首长鸣,或绕着大圈跑动,雌雄鸟之间体现极
展开,宽度超出1.7米。它是俄国博物学家普尔杰瓦尔斯基
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首次发觉旳。目前全球仅存15种鹤,
其中有9种分布于中国,黑颈鹤是被动物学界发觉最晚和惟
一生活在高原环境旳鹤类,是中国特有旳大型飞行珍稀涉禽,
被列为全球急需挽救旳濒临灭绝物种。
一、黑颈鹤旳简介
❖ 黑颈鹤,属鹤影目、鹤科,体长一般在1.2米以上,体重5公斤左右。 因通体较白,头、枕和整个颈部均为黑色,仅眼下有一小形白斑,故名 “黑颈鹤”。们习惯称其为“雁鹅”或“高脚雁鹅”,是唯一在中国青 藏高原繁殖旳鹤类,被列为中国一级要点野生保护动物,并列入《濒危 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为全球性急需拯救旳鸟类。
视频观看
❖ 二是主动开展黑颈鹤种群监测,了解黑颈鹤旳生活 习性和迁徙情况,为科学保护黑颈鹤奠定坚实旳基 础。
❖ 三是加大对黑颈鹤旳日常管护力度,主动对伤病黑 颈鹤实施救治
❖ 四是在全区广泛开展环境科普教育,树立爱鹤、护 鹤旳良好气氛,主动构建“人鹤一家”旳友好美景。
六、保护措施
❖ 五是建立保护区:目前中国以保护黑颈鹤为 主旳各级自然保护区共有15个,其中有3个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端兴奋,尤其是雄鸟更主动,绕着雌鸟跑动,展翅跳跃,向雌鸟展示自
己旳风交配,5月底开始产卵。没能明

黑颈鹤简介资料库

黑颈鹤简介资料库

黑颈鹤简介资料库黑颈鹤简介(资料库)鹤类起源于距今四五千万年前。

现在全球一共有15种鹤我国有9种。

黑颈鹤是鹤类中最后被发现的一种1870年由俄国博物学家普尔杰瓦斯基在我国青海湖发现。

黑颈鹤是惟一一种生活在海拔2000米到5000米的高原鹤类。

在我国夏天它们在青藏高原繁殖冬天则在云贵高原过冬。

目前种群数量很少在我国是一级保护动物。

黑颈鹤与丹顶鹤亲缘关系较近。

这两种鹤从体型大小和外貌特征都非常相似。

黑颈鹤除头、颈和飞羽为黑色外其余部分体羽为银灰色头顶、眼脸为淡红色其上仅有稀疏的发状羽。

喙、腿和趾是黑色的。

体长约1.2米高度约1.5米体重约5至7公斤。

黑颈鹤国外的分布曾见于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谷地、印度西北部及不丹中部和东部一些地方但近几年除印度的拉达克尚可见到残存的几只外国外其它地区已相继绝迹。

黑颈鹤性成熟期为4年每年4月上旬迁入繁殖地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繁殖。

常把巢筑在人畜难近的、四面环水的湖泊沼泽半漂浮或不稳定的岛状物上。

巢十分简陋就近用枯萎的苔草、针蔺等植物堆积而成。

孵化期31天至33天一年一窝2枚卵雏鹤出壳重约160克28天后即可长到1300至1500克两卵出壳时隔1至3天。

两只幼鹤与其它鹤不一样它们相处融洽没有殴斗现象。

每年10月双亲带着幼鹤10余只结成一群排成“一”字、“人”字形队伍一直飞到西藏南部、云南和贵州等地越冬。

徙行时鸣声高亢而宏亮“嘟啊———嘟啊———”的长鸣几里之外可闻。

云南昭通市大山包乡每年有500至900只黑颈鹤来此越冬总数量占全世界1/7中国的1/6。

黑颈鹤越冬集群有三种:一是家族集群多见为两成两幼偶尔有一成一幼家族集群;二是同种集群绝大多数为亚成鹤(未性成熟)其中也混有家族集群;三是异种集群多见与灰鹤成群。

《人民海外版》(2001年02月24日第十一版)。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东部种群的生态及迁徙研究的开题报告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东部种群的生态及迁徙研究的开题报告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东部种群的生态及迁徙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黑颈鹤是一种珍稀的大型候鸟,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分布在中国
东北及青藏高原的某些地区。

其中,东部种群分布在中国东北及东南部
和朝鲜半岛东北部,是黑颈鹤的一个亚种,数量不多。

黑颈鹤是典型的
候鸟,每年都会进行迁徙,但关于黑颈鹤的生态及迁徙研究还比较缺乏,对于其繁殖、栖息、食性、迁徙等方面的信息都尚未完全掌握。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黑颈鹤东部种群进行生态及迁徙研究,探索其繁殖、栖息、食性、迁徙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了解黑颈鹤的生态习性和
保护需求。

三、研究方法
1.野外观察:通过对黑颈鹤的栖息环境、食物来源等进行观察和记录,探索黑颈鹤的生态特征和食性习惯。

2.标记及追踪:采用GPS追踪技术、彩色环码、雨衣及讯息传输技
术等对黑颈鹤进行标记,追踪其迁徙路线及迁徙时间。

3.统计分析:针对黑颈鹤在繁殖、栖息、食性及迁徙等方面的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究其生态习性及存在的问题。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黑颈鹤东部种群的生态及迁
徙状况,同时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资料,为黑颈鹤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
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为保护该物种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黑颈鹤

黑颈鹤

请善待我们 ~~~~~ 我们是一家人
云 者 行 行 业 ( 植 物第严种根 南 景 为 为 废 海 物 第造二格,据第 ((观((:第。(水((垡((((标(二成十保发湿六 省 四三的二一 二 八,七六)五四三二本一十损二护展地条 昭 ))生)) 十 )随));))));)三害条湿湿生 通 游放产建任 四 影意排破 砍销投毒 非条的 地地态保 船牧和设何 条 响倾放坏 伐售放鱼 法 ,黑,草系护 大 、;生危人 野倒未保 、、有、 猎保根颈为场统区 山 游 活害擅 黑 生垃经护 开使毒电 捕护据鹤黑,特以 包 泳 设黑自 颈 动圾处区 垦用的鱼 黑区有等颈恢性保 和 施颈进 鹤 物;理保 、高食、 颈内关国鹤复与护 黑 其 ;鹤入 夜 正 或护 烧毒物炸 鹤禁规家等湿湿黑 颈 他 安; 宿 常 者设 荒、;鱼 及止定重野地地颈 鹤 水 全 地 生 处施 、高 及 其下给点生面鸟鹤 上 、 和 存 理, 挖残 未 他列予保动积类及 国 活 污 主 及 不擅 草留 经 野行补护物,生亚 家 动 染 要 破 达自 皮农 批 生为偿野提改活高 级 。 环 觅 坏 标移 、药 准 动:并生供善习山 境 食 自 的动 采; 的 物 加动适湿性湿 自 、 地 然 生保 挖 钓 , 大物宜地,地 然 破 内 环 活护 湿 鱼 采 补对的生利资 保 坏 禁 境 污区 地 、 集 助周栖态用源 资 止 的 水界 泥 捕 野 力围息环当为 护 源 下 其 和标 炭 鱼 生 度农环境地主 区 或 列 他 工; ; 动 。作境,物, 条 部分 。 例
全世界现生存鹤科鸟类15种,黑颈鹤是其中科学发现最晚(1876) 的一种。黑颈鹤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之一,也是15种鹤中唯一完全 生活在高原上的鹤类。黑颈鹤在被科学发现、定名后的百余年中, 由于其分布地高寒偏僻,以及区域社会各方面在相当时期与外界相 对闭塞等特殊的历史原因,致使在科学上对它进一步的研究一直十 分有限,它也因此成为国际上最受关注的濒危物种之一。

介绍一下黑颈鹤索图

介绍一下黑颈鹤索图

介绍一下黑颈鹤索图
黑颈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学名: Larus ridibundus
英文名: Black—headed Gull
黑颈鹤是一种大型涉禽全长120厘米左右抬头昂立时几乎与人同高。

身体大部分为银灰色两端——头颈和尾部却漆黑如墨宛如围上了一条纱巾。

每年深秋黑颈鹤就飞临云南高原湖泊和沼泽地越冬。

曾见于丽江县的拉市海、宁蒗县的泸沽湖和中甸县的那帕海。

到了来年的春夏之交天气转暖黑颈鹤又飞向青海高原人迹罕至的湖泊中并在那里生殖繁衍。

黑颈鹤的“婚配”是极为有趣的。

它们也要举行“婚礼”仪式。

先是雄鹤在雌鹤的身边跳舞雌鹤在一旁窥视。

舞蹈停止后雄鹤又引颈高歌。

这时如果雌鹤愿意“成婚”便应声伴唱接着雌雄双双翩翩起舞、高声歌唱这就算“婚礼”结束双双返回芦苇丛中共建新房。

由于反抗天敌保护幼雏的能力太弱黑颈鹤“家族”至今仍不够兴旺发达数量依然很少。

“物以稀为贵”羽色朴实无华的黑颈鹤身价极高在
我国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颈鹤分类学上的一些等级名称

黑颈鹤分类学上的一些等级名称

黑颈鹤分类学上的一些等级名称
黑颈鹤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类,也是繁殖的种类。

研究表明,黑颈鹤在学术上可以被分类为几个不同的等级,这些等级从最高等级到最低等级分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国家四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五级保护动物”。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最高等级,也是最受重视的等级。

多数黑颈鹤都属于此等级,这些动物受到国家第一级的保护,任何威胁都受到严格的监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受到保护,但权利不及“一级”齐全。

只要这类动物不受到任何威胁,黑颈鹤仍将得到充分的照料。

“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是次要等级,管理权也不如“一级”和“二级”完善,这个等级的黑颈鹤多半是边缘状态的鸟类,但只要不受外部威胁,仍将得到保护和帮助,以维持它们的繁殖量。

“国家四级保护动物”是稍微低一些的等级,受到的管理也较低。

在这个等级中,黑颈鹤已经受到外部威胁了,有可能会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

“国家五级保护动物”是最低等级,也是黑颈鹤面临灭绝的危险等级。

它们同样受到管理,但考虑到鸟类的脆弱性,这种管理还是无法阻止它们的灭绝。

黑颈鹤的保护等级的不同,说明管理部门对于不同等级的生物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同的。

只有及时采取积极措施,才能维护这一神奇的物种,使其能长久繁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黑颈鹤繁殖地,牧民有拾蛋的习惯。每年5月,牧民把 鹤巢里的蛋拿走,这也是黑颈鹤繁殖率低的一个原因。
截止到2002年,中国西宁、北京动物园和 国际鹤类基金会合作已成功地进行了黑颈
鹤的人工繁殖。目前中国以保护黑颈鹤为
主的各级自然保护区共有15个,其中有3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颈鹤已被列为中国98种特有鸟类中的 第26号,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 国际鸟类红皮书把黑颈鹤定为全球急需 拯救的鸟类
越南,印度的黑颈鹤已基本绝迹。
黑颈鹤离不开湿地。湿地面积减少和部分湿 地沙化现象严重,造成黑颈鹤食物短缺,在 越冬地主要依赖农民秋收后散落在地里的农 作物和春播种子为生,这就引生出“人鸟争 食”的矛盾,农民为
阻止黑颈鹤到农地里觅食,伤害黑颈鹤的事 时有发生。
黑颈鹤的保护
1983年在印度召开的国际鹤类保护会议公布,全球只有 200只黑颈鹤。20年来由于保护工作加强和新越冬地及新
越冬种群的发现,使黑颈鹤野生种群总数上升到7000只
左右,这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鹤类学术研讨会” 上公布的。但是如果不继续加以保护,7000只左右的黑 颈鹤仍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数目。
云贵高原的沼泽,大多是泥炭型沼泽,当地农民在沼泽 湿地挖“海垡”作燃料,不但破坏了湿地生态,还直接 威胁到黑颈鹤的生存环境,因而“人鸟争地”的矛盾在 一些地方也开始突显出来。
在沼泽地、湖泊及河滩等湿地环境。黑颈鹤为候鸟,每年早
春3月集群离开越冬地云贵高原北上迁至青藏高原东北部,
在高寒草甸沼泽地或湖泊河流沼泽地中选择适应的地区,于
4月下旬开始繁殖育幼。到了10月下旬则飞到青藏高原东南 部、云贵高原及中印、中巴边境过冬。
繁衍:黑颈鹤在繁殖地主要以家族集群为主,
筑巢于沼泽地带地势较高的草墩或泥墩上, 繁殖期从5月初开始,经常在早晨到中午时 间交配,5月底开始产卵,一对繁殖鹤一年 只产一至两枚卵,经过31至33天,大约6月 上旬,孵化的幼鹤就出壳了。
食物:绿色植物的根、芽为主食, 兼食软体动物、昆虫、蛙类、鱼类
等。在越冬地则主要吃当地的农作
物,如土豆、玉米、荞麦、燕麦、
萝卜等。
黑颈鹤生存现状
由于高原生活条件严酷,气候变化大,冬天积雪多, 食物短缺,加之幼鹤成活率低,因此,黑颈鹤的种群
数量十分稀少。加之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黑颈鹤被
迫向海拔更高的地域迁徙。现在云贵高原部分地区及
仓央嘉措情歌 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 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
黑颈鹤的传说
相传黑颈鹤原是王母娘娘的仙鹤,偷吃了仙桃,被王
母娘娘打下凡间一碧塔海,在碧塔海他吃了藏民的青稞, 令藏民缺粮,藏民便向鹤儿祷告请他们不要吃青稞,他 们听后真
的不再吃青稞,于是藏民将人类的头发送给仙鹤,所以 黑颈鹤是黑色。
有足长、喙长、颈长的典型涉禽类特征。 成年黑鹤颈体重在5至7公斤之间,体长
1.14到1.5米。
分布地域:黑颈鹤分布区域狭窄,除中国外,仅有极少 数在不丹栖息,原来在印度和越南曾有过少量黑颈鹤, 但现已绝迹。在中国,只生存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黑颈
习性:黑颈鹤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通常生活
体色:黑颈鹤的体羽为灰白色,
头顶皮肤血红色,并布有稀疏发
状羽。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 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体色其余 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
黑颈鹤简介
黑颈鹤(Black-necked Crane)别称高原鹤、藏 鹤、雁鹅等藏语“阿克仲”,是世界上 唯一的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
外部形态:黑颈鹤为大型飞行涉禽,具
曲项向天歌
守望幸福
仓央嘉措情歌
谢谢观影哦,下次再见啦!呼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