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画戏曲人物_课件1
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 画戏曲脸谱》说课稿1

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画戏曲脸谱》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画戏曲脸谱》这一课是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第14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戏曲脸谱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脸谱的起源、分类、绘制方法等,同时通过绘制戏曲脸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戏曲脸谱的样式,以及绘制脸谱的步骤和技巧,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绘制戏曲脸谱的技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色彩、线条等美术元素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也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学生对于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戏曲脸谱的起源、分类、绘制方法等基本知识,能够独立绘制出戏曲脸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和技巧,独立绘制出戏曲脸谱。
2.教学难点: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以及创意绘制戏曲脸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欣赏、实物展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戏曲脸谱的知识和绘制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戏曲表演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戏曲脸谱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戏曲脸谱的起源、分类、绘制方法等基本知识。
3.示范:教师现场演示绘制戏曲脸谱的步骤和技巧。
4.实践:学生独立绘制戏曲脸谱,教师巡回指导。
5.分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戏曲脸谱作品。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戏曲脸谱的起源、分类、绘制方法等内容,以及绘制戏曲脸谱的步骤和技巧。
美术课上戏曲课件

美术课上戏曲课件《戏曲人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水墨画工具。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
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激趣。
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
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
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感知引趣。
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
4.尝试探趣。
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
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小学美术《戏曲脸谱》优质课件设计23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小学美术《戏曲脸谱》优质课件设计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辽海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画戏曲人物_课件1

京剧
主要用于净角和丑角。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 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 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 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 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 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脸谱来源于 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 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这远远超 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 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许多国际友人、国内的 有识之士出于对中国戏曲脸谱的好奇与喜爱,都在探索脸谱 的奥秘。
京剧脸谱的图案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 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 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 杨七郎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 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 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 夏侯惇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 窦尔墩,典韦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 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 北斗星君画七星图于额上。
京剧的现状
2010年11月16日,京剧成功入选 “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作为中国国粹, 每年京剧艺术 出访海外人次在数万人以上。每年元旦,党和国家领导人 都会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新年京剧晚会”。20世纪的第 一个50年,是中国京剧的鼎盛时期,著名的“四大名旦” 、前后“四大须生”都产生于这个时期。但时至今日,由 于社会的发展、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娱乐方式的多元化 等诸多原因,京剧的传承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 着青少年学习兴趣减弱、观众减少等现实问题。目前,京 剧专业演员、表演剧目和受众都存在断档,热爱京剧艺术 的普遍以老龄观众居多,市场已十分狭小。相比流行文化 ,现代群体对于传统戏剧的关注和相关知识层面的储备更 显逊色。
《戏曲人物》ppt课件(4篇)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 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 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 多种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 越剧、豫剧 、秦腔、川剧、评剧 、河北梆 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 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 地区所限。
戏剧人物—脸谱
京 剧 的 形 成
你知道吗?
脸谱的色彩:
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坏人了点好事。
黑色 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 肤色较黑或
面貌丑陋。 白色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n 根据你所学到脸谱色 彩知识,给关羽和杨 志换种性格,看看哪 个组的创意比较好。
n 发挥你的想象力,创 作一个脸谱,充分运 用你学到的知识
n 给你一首歌的时间来 完成其中一题
请每组派个代表 来讲讲你的创意
讨论题
n 如果京剧中没有了脸部 的化妆,也就是脸谱,它 将变成什么样子?你能 找出一个很恰当的比喻 关系来形容京剧和脸谱 的关系吗?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 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脸谱的色彩:
黄色 勇猛而爆躁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银色 神仙,妖怪。 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绿林好汉。 蓝色 刚强阴险。
红色
黑色
白色
紫色
黄色
金色
绿色
蓝色
动动手
3
4.用中锋淡墨勾勒出“丑角”的五 官、胡须及帽子。
(中锋勾勒时,要注意用锋的 虚实变化。)
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 画戏曲脸谱》说课稿2

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画戏曲脸谱》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4课画戏曲脸谱》是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戏曲脸谱的基本知识,学会绘制戏曲脸谱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简洁的文字和详细的步骤,展示了戏曲脸谱的特点和绘制过程。
教材还提供了不同风格的戏曲脸谱样本,供学生参考和练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喜欢绘画,勇于尝试新事物。
但是,他们对于戏曲脸谱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戏曲脸谱的基本知识,并激发他们对戏曲脸谱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戏曲脸谱的基本知识,学会绘制戏曲脸谱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交流,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戏曲脸谱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戏曲脸谱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交流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提供戏曲脸谱样本,使用画具和颜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起学生对戏曲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讲解:讲解戏曲脸谱的起源、发展、特点和象征意义。
示范绘制戏曲脸谱的步骤和方法。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提供的样本或自己设计,绘制戏曲脸谱。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总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戏曲脸谱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第14课画戏曲脸谱》2.教学内容:戏曲脸谱的起源、发展、特点、象征意义、绘制步骤和方法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戏曲脸谱知识的掌握程度。
辽海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剪贴戏曲脸谱_课件1

剪贴戏曲脸谱
学习目标:
1.欣赏示范作品,感受脸谱剪贴的特性, 理解拼贴与绘画的不同。 2.准备好相应的材料与工具进行创作,尽 量尝试尽可能多的组合,进而完成能够表达 一定主题的作品。 3.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 创造美,坚定艺术创作的勇气和信心。
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作品欣赏
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Thank 谱
当你了解了戏曲脸谱,表现 起来就更自由了——给人物加上 其他的装饰物,可以使脸谱看上 去更具有立体感和装饰的味道。
提示
• 脸谱的主要色彩一般象征着人物的性格, 成为“主色”。大部分脸谱至少用三种以 上颜色。
学习建议
1.学习了解戏曲脸谱的艺术特色、谱式、色彩等方面的 知识,体验中国脸谱艺术的装饰美感。 2.选择几种彩色纸,以大胆的手法,剪贴一个形象鲜明 的戏曲脸谱。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4课画戏曲脸谱》辽海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4课画戏曲脸谱》辽海版一. 教材分析《第14课画戏曲脸谱》这节课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的美术课程。
教材以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为基础,通过学习戏曲脸谱的特点、绘制方法和表现形式,使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材内容丰富,既包含了理论知识,又注重实践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绘画技巧,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造。
但同时,学生对戏曲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绘画水平和兴趣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考虑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戏曲脸谱的起源、特点和分类,学会绘制简单的戏曲脸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和表现形式。
2.难点:戏曲脸谱的色彩搭配和神态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戏曲脸谱的起源、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2.示范法:教师演示戏曲脸谱的绘制过程,学生跟随实践。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绘制心得和感悟。
4.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起学生兴趣,简要介绍戏曲文化。
2.新课导入:讲解戏曲脸谱的起源、特点和分类,展示不同角色的脸谱。
3.示范演示:教师演示戏曲脸谱的绘制过程,讲解色彩搭配和神态表现。
4.实践操作:学生跟随教师步骤,绘制属于自己的戏曲脸谱。
5.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学生分享绘制心得和感悟,互相学习。
6.作品展示:学生展示绘制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
7.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突出戏曲脸谱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的现状
2010年11月16日,京剧成功入选 “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作为中国国粹, 每年京剧艺术 出访海外人次在数万人以上。每年元旦,党和国家领导人 都会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新年京剧晚会”。20世纪的第 一个50年,是中国京剧的鼎盛时期,著名的“四大名旦” 、前后“四大须生”都产生于这个时期。但时至今日,由 于社会的发展、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娱乐方式的多元化 等诸多原因,京剧的传承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 着青少年学习兴趣减弱、观众减少等现实问题。目前,京 剧专业演员、表演剧目和受众都存在断档,热爱京剧艺术 的普遍以老龄观众居多,市场已十分狭小。相比流行文化 ,现代群体对于传统戏剧的关注和相关知识层面的储备更 显逊色。
杨七郎
赵公明
窦尔墩
孟良
京剧脸谱的画法
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 ,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 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 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的豆腐块。这每一种脸谱虽画法 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 、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 人一目了然。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 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 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 的脸部效果。
京剧的唱腔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 二黄、西皮两个系统, 所以京剧也 称“皮黄”。
京剧的伴奏乐器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 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京剧的“唱”、 “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 行,“ 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 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 月琴、三弦,称为“文场”。在戏曲舞台上,人 物的一切行动,包括最隐秘的思想活动,都是通 过舞蹈化的身段动作、音乐化的念白和演唱,并 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的,甚至细致到鼓点子打出 演员眼珠的转动,眼皮的开阖,手指的颤抖。
京剧的四大行当
一、生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 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二、旦
“旦”分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 老旦、贴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三、净
“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 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分大花脸、二花 脸和武花脸。
四、丑
“丑”角,一般在鼻子处沟画 一块白,所以叫“小花脸”。丑主 要分“文丑” 、“武丑”和“一般 丑”三种。
京剧
主要用于净角和丑角。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 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 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 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 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 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脸谱来源于 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 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这远远超 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 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许多国际友人、国内的 有识之士出于对中国戏曲脸谱的好奇与喜爱,都在探索脸谱 的奥秘。
以三块瓦的基本画法而论, 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 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 从这三块瓦演变而来。
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 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 ,与两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 个黑十京剧脸谱以“象征性” 和“夸张性”著称。
京剧脸谱色彩含义
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 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京剧脸谱的图案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 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 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 杨七郎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 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 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 夏侯惇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 窦尔墩,典韦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 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 有三四百个,比如: 1.霸王别姬; 2. 白蛇传;3.定军山;4.贵妃醉酒;5 . 四郎探母;6.将相和;7.铡美案;8.八 仙过海 ;9.闹天宫;10.嫦娥奔月。 现代京剧剧目:1.红灯记;2.智取威 虎山;3.沙家浜。 著名的表演家有四大名旦,其中梅兰芳 先生家喻户晓。
画戏曲人物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 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 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据不 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 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 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 、秦腔、川 剧、评剧 、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 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 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戏曲中的人物与生活 中的人物比有什么不 同?想一想,说一说
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京剧吗?
京剧为中国“国粹”、国剧,已有200 年历史,享誉海内外。 又称“皮黄”,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 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它仍是具 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
京剧的起源
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 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 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 流行于陕西的秦腔,又叫梆子。 艺人互相 合作,互相影响, 逐渐融合发展。
京剧的艺术特点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 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 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 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 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
京剧的基本功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 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念 ”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 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 武打和翻跌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