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6-01-04T15:06:48.9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3期作者:彭静[导读] 长沙仁和医院妇产科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长沙仁和医院妇产科 410004【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本组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
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则采用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
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征较为复杂,病因主要为妇女的内分泌系统功能与神经功能系统失调所致,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1]。
常规西医疗法主要采用激素进行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往往伴有多种不良反应,且治疗较为麻烦,故患者的接受率较差[2]。
近年来,中医疗法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为了分析中医辨证方案在该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给予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次研究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具有经血淋漓不尽或忽然大下等症状;③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胡芳【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西医组和中药辨证组,各60例.对两组的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中医组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西医组出现恶心患者4例,头痛患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组痊愈16例,显效17例,好转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6.67%;中医组痊愈28例,显效20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中医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的临床治疗理想,值得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9(013)003【总页数】2页(P157-158)【关键词】中医辨证;功能性子宫出血;戊酸雌二醇【作者】胡芳【作者单位】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中的高发疾病,该疾病的病症复杂[1]。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的“崩漏”范畴疾病,该疾病由于热、虚、瘀导致的发病,这几个因素共同发挥影响,相互促进,让患者的病情变得复杂多样,气血同病,所以精血不受控,本质还是虚症[2]。
中医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如果是急性发作则是以治标为主,如果发病较缓则是以治本为主,根据患者的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辨证治疗方式。
本院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使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开展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2.5±6.6)岁;患者临床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血不尽情况。
本院将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西医组和中药辨证组,各 60 例。
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6例观察及治疗体会

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6例观察及治疗体会【关键词】中医疗法;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体会青春期功血简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由于脑下部和脑垂体的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卵巢未建立稳定的周期性和调节反应。
该疾病多见于13~18岁女性,青春期功血约占其它方面出血20%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浑身乏力、食欲不振、不规则阴道出血。
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常因情绪波动、劳累和经期运动量过大,嗜食生冷辛辣而诱发。
若患者出血过久、量多,常发生昏倒,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该病,除采用止血,输血的应急方法外,还有必要使用中医疗法调经治疗。
减少其青春期功血对少女的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和发育等多方面产生负面作用,引起广大家长的强烈关注。
2009年8月~2010年9月收治青春期功血患者16例,经过中医疗法的治疗,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009年8月~2010年9月收治青春期功血患者16例,均符合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特征,并经过确诊,排除精神病。
心脏病等器质性疾病史,年龄13~18岁,平均14.2岁:病程28~246天,平均94.3天。
本组全部患者的检查项目主要为:测得基础体温均为单相6例,测得基础体温子宫内膜增殖6例,其他类型的患者4例。
1.1临床表现:头晕、浑身乏力、食欲不振、阴道出血不规则、月经量不一且月经一般比正常时间要长。
治疗方法:本组的全部16例患者给予中医疗法自拟安宫汤,自拟安宫汤的主要主要成分为:补骨脂25g,菟丝子15g,仙鹤草20g,龙骨18g,牡蛎15g,旱莲草12g,女贞子20g,生地10g,贯众12g,茜草8g,用水煎服,兼脾肾阳虚者加鹿角霜、乌贼骨及陈棕炭个15g,兼血瘀阻滞者加益母草30g,香附10g,以及三七粉3g,日1剂。
1个疗程是连用1个月,需服用自拟安宫汤治疗1~3个月。
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
1.2疗效判定标准:1.2.1治愈:患者使用药物5天之内止血,月经的量和周期完全正常,且此种情况可以持续超过3个月经周期:1.2.2好转:患者在使用药物5天之内基本止血,月经量和周期完全正常,但3个月之内出现反复:1.2.3无效:患者在使用药物5天之内没有止血,月经的量和周期没有改变。
应用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药施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体会。方法采用温经汤(人参、吴茱萸、桂枝、芍药、当归等)治疗本病82例。结果有效率96.2%。结论该方法对本病具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补气止血之功。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温经汤中医药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以子宫内膜变化为主要原因而致”月经功能紊乱”,经期长短不一,阴道不规则流血为特点的一种妇科常见疾病。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运用本方加味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获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3疗效标准
显效:经量、经期及周期恢复正常,且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好转:经量、经期及周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无效:出血无变化或更加剧。
1.4典型病例
陈某,女,汉族,23岁,未婚,系淳化县机械厂。患者自诉,月经淋漓不断,已五个月,经色暗淡,小腹冷痛,傍晚发热,手心烦热,曾服西药治疗收效欠佳,时而服药血止,停药又复出血。诊其面色苍白,形体瘦削,精神疲惫,愁容不展,口舌干燥,舌淡暗,脉沉细。证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故漏下不止。究其发病之源,根治其本,当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故投温经汤加味:人参15克,吴茱萸、当归、芍药、半夏、艾叶各6克,川芎、桂枝、阿胶、生姜、甘草各6克,山茱萸、熟地各10克,鹿角霜5克。水煎服,1日1剂,煎汤两次共400毫升,每日分2-3次口服。患者口服5剂后,漏经减少,又原方续服3剂,精神转佳。饮食如常,经漏停止,症状全消,嘱其再服3剂,巩固疗效,后经随访,未再复发。
1.2治疗方法
采用祛瘀养血、温经散寒、补气止血治疗,以温经汤为主化裁。方药组成:人参15克、吴茱萸、当归、芍药、半夏、麦冬各9克,川芎、桂枝、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各6克,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9克;气滞者,加香附9克、乌药6克,漏下色淡不止者,去丹皮、加山萸肉、熟地各10克;鹿角霜5克;气虚者,加黄芪10克。以上方水煎取汁500ml,1日1剂早晚温服,一个疗程20天,连续服用2个疗程。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1)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清热止血汤【来源】王云铭,《名医秘方汇萃》【组成】生地30克,黄芩、丹皮各9克,地骨皮15克,地榆、棕榈炭各30克,阿胶15克(烊化兑入),甘草9克。
【用法】①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
首煎武火(温度较高),煮沸后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煎好后两煎药液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温服各1次。
②1日1剂,连服5~10剂为1疗程,待下次月经来潮时,原方如法再服1疗程。
【功用】清热止血。
【方解】方中生地、地骨皮清热养阴、使热去而不伤津;黄芩、地榆、丹皮清热凉血;阿胶补血止血;棕榈炭收敛止血。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
【主治】崩漏(血热型)。
症见阴道骤然下血甚多,血色鲜红,烦热口渴,睡眠欠佳,面色潮红,腰酸,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舌红苔黄,脉象数大。
【加减】如症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证,则为肝经火炽。
治宜平肝清热,佐以止血,宜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益母草、炒蒲黄、血余炭,以止血、活血调经。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显著,一般服5~10剂可愈。
祛瘀止崩汤【来源】周鸣岐,《名医秘方汇萃》【组成】柴胡10克,赤芍12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红花、桔梗各10克,牛膝、香附各12克,阿胶10克,栀子12克,丹皮10克,黄芩15克,甘草8克,鲜藕节3块为引。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饭前、晚饭后各温服1次。
其中阿胶烊化兑入。
【功用】活血逐瘀,凉血止崩。
【方解】崩漏即崩中漏下,指在非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
崩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不外乎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肾虚亏损,冲任失调等。
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药治案二例

志 ,0 2年 1 20 O期 :6 1
冠心 病属 祖 国 医学 “ 痹 ” 心痛 ” 畴 , 病机 总 属 于本 虚 胸 “ 范 其 标实 , 作期 以标 实 为主 , 期 以本 虚 为 主 , 虚 为 阴 阳气 血 发 缓解 本 所亏虚, 标实为瘀血、 寒凝、 痰浊、 气滞交互为患, 临床上本虚多 以气 虚为 主 , 有 阴 虚 、 兼 阳虚 、 虚 , 实多 以瘀 血 阻 滞 为 主 _ 。 血 标 4 J 气为 血帅 , 则 血行 , 虚则 无 力 推 动 血 行 , 气行 气 由此 而致 瘀 血 阻 络; 阴虚则 营 阴不 荣脉 道 而致 心脉痹 阻 ; 为 “ 痹 ” 心 痛 ” 故 发 胸 “ , 拟益 气养 阴 , 活血 化瘀 为基 本 治 疗 法则 , 中 白参 补 益 心 气 , 方 使 气旺 血行 , 强 心 肌 收 缩 力 , 强 心 肌 泵 血 功 能 , 参 活 血 祛 增 增 丹 瘀, 降低 血黏 度 , 改善 冠脉 及 诸 血 管循 环 , 为 君 药 , 龙 清 热 、 共 地 镇 痉 、 尿解 毒 , 利 现代研 究 地龙 煎 剂 具 有 溶 栓 和抗 凝 作 用 , 蚓 蚯 冻干粉 除 了有 尿激 酶样 溶 栓作 用 外 , 尚有 直 接 催 化 纤维 蛋 白水 解 的作 用 , 养 阴生 津 , 肺 清 心 , 为 臣药 , 芎 活 血 行 气 , 麦冬 润 共 川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3)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归经汤【来源】刘炳凡,《中国中医药报》【组成】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0克,炙甘草5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大枣5枚、桂圆肉12克,炙远志3克,酸枣仁、五灵脂炭、蒲黄炭各10克,荆芥炭5克。
【用法】每日1剂,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煮。
文火煎煮3次,每次150毫升,分3次温服。
【功用】益气宁神、化瘀止血。
【方解】脾主统血,脾旺则水谷精微充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即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脾虚则运化失常,五脏受累,冲任失养,即所谓“统摄无权,不能制约经血”。
故本方用四君(参、苓、术、草)健脾以增化源,脾旺则经行流畅;然有形之血不能自生,须赖阳气之温煦,而后才能补给,故以当归补血汤(归、芪)益气生血;气耗津伤,心气受损,故以大枣、桂圆肉、远志、枣仁以养血宁心;高凝出血,最忌见血止血。
刘氏以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加荆芥、三味炒炭(外焦内黄)活血以止血,亦即“通因通用”之法,其中五灵脂一味,朱丹溪最为赏识,半炒半生,每服三钱,水酒调服,名独行丸,治妇人产后“血冲心动”。
荆芥一味,华佗取其炒黑为“愈风散”,治产后血晕,清•吴仪洛在《本草从新》载:“本品能助脾消食、通利血脉,治吐衄、肠风、崩中、血痢、产后血晕。
”此乃刘氏之经验结晶。
【主治】月经过多,形成崩漏,腹痛有凝块、淋漓不断,或经期延长出现气血两虚症状。
【加减】凡体质素虚,因平时过劳致心脾虚损,使血失流摄,血量愈来愈多,有血崩之势者宜用本方,以扶养心脾为主,用三炭使血归其经乃立方主旨。
如出血过多,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加人参5克,黑附片3克,以防其虚脱;盖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如郁怒伤肝、情绪易激动,宜加生地、白芍各15克,养血柔肝;如尿频、尿急、伴阴虚有热者,去远志、当归,加女贞子、仙鹤草、白茅根各15克养阴以清热;如小腹胀满、冷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加炮姜、砂仁各3克以温中暖下助消化。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五首 更年期子宫内膜过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五首1.功血平【处方组成】黄芪、当归、生地、丹皮、红鸡冠花、益母草、旱莲草、地榆炭、川续断、牡蛎、菟丝子、仙鹤草、花蕊石、三七、阿胶各适量。
【治疗方法】制成口服液,每次服250ml,每毫升含生药0.9g。
漏证者250ml,每日1次;崩证者每次服250ml,每日2次,3个经期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益气补肾固冲,滋阴养血,收敛镇摄止崩。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临床运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76例,年龄12~53岁,平均35.15±8.96岁;病程10天~2年,平均0.5年;其中排卵性功血55例,无排卵性功血21例,漏证69例,崩证7例。
结果:痊愈63例(82.89%),好转9例(11.84%),无效4例(5.26%),总有效率为94.74%。
【经验体会】功血属中医崩漏范畴,本病成因不外虚、热、瘀。
虚者责之脾肾,热者肝郁化火或阴虚生热,瘀者多系瘀阻胞宫。
功血平口服液具有补虚清热、化瘀的功效,从处方组成来分析,方中以滋肾补肾,养血收敛止崩为主,其重点是补先天为根本,尤其以滋阴养血止崩为偏重。
因此,本方所治患者病因应为肾虚,虚火扰乱胞宫所致,对止血、缩短经期、恢复月经周期有明显作用。
方中黄芪、当归、阿胶益气生血,使气旺血充;当归伍益母草、三七参养血活血、祛瘀生新,行而不聚;生地、丹皮、红鸡冠花凉血化瘀,使虚火得清,实火得泻,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旱莲草补肾阳而止血;佐牡蛎、地榆炭、仙鹤草可增其止血之功;川断、菟丝子合黄芪补脾肾、固冲任。
该方塞流澄源并举,固本清热并用。
另外方中生地、丹皮、旱莲草、阿胶、川续断、菟丝子、仙鹤草、当归等药补肾气,滋肾阴,又能养血以制血;配以花蕊石、牡蛎、地榆炭、红鸡冠花镇潜止崩,补敛相合,不仅能止如崩若漏之功血,还能除潮热汗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
益母草、三七可理血行血止血;用甘温之黄芪,一可补中益气升陷以摄血,又可补气以生血。
全方脾肾同补,尤以补先天为主;调节阴阳,而以滋阴为重;补敛相合,补为前提;标本兼顾,治本为根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观察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120例。
对照组采用性激素止血和人工周期法调整月经周期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宫阿胶膏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
评价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出血时间、止血时间的变化。
结果: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0.3%、治疗组为93.3%,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出血时间及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P<0.05)。
结论:清宫阿胶膏能有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清宫阿胶膏;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当机体受到内部和外界各种因素刺激等影响时可出现症状。
治疗一般采用调节雌、孕激素的水平。
近年来,我院在采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宫阿胶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O13年9月来我院诊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78例,其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6.2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7年。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120例,两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性激素止血和人工周期法调整月经周期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宫阿胶膏治疗,在月经期的第一天口服清宫阿胶膏,每日3次,连续服用3~5天,重者可连续服用7天,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
治疗完成后,记录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时间、止血时间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1.3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治疗后经量、经期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未复发;显效:治疗后经量比治疗前减少t/3,经期在7天以内,停药3个月经周期不复发;有效:治疗后经量比治疗前有所减少或经期较治疗前有所缩短,其他症状无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经量、经期无改善。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O.3%,治疗组为93.3%,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O.05)。
2.2治疗指标: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出血时问及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O.05),服用雌激素导致的恶心、呕吐、头晕、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对照组减轻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由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导致,容易引起贫血、经期长、经量多、乏力、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死亡嘲。
临床上常用雌激素治疗,但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晕、乳房胀痛等不良表现,此外治疗期间容易导致突发性出血,治疗停止后仍有可能大量出血。
中医认为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气虚血亏,气不摄血,经不藏血,导致血液的淤滞与外流。
治疗的主要原则为补气固冲、收敛止血。
清宫阿胶膏主要成份为阿胶、牛肝粉、红枣肉、三七等,用于脾气虚损、冲任不固所致的月经过多或漏下不止。
研究显示,清宫阿胶膏能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P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缩短,可以使月经量明显减少,缩短月经周期嘲。
本研究结果表明,清宫阿胶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疗法(P(O.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及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O.05),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P<O.05)。
由上可见,清宫阿胶膏能有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