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附答案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_第17章超敏反应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_第17章超敏反应第十七章超敏反应一、单项选择1、由细胞免疫介导的变态反应就是型:A、I 型B、Ⅱ型C、Ⅲ型D、Ⅳ型E、以上都不就是2、I 型过敏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转移给正常人?A、患者的致敏淋巴细胞B、患者的血清C、致敏淋巴细胞释放的转移因子D、巨噬细胞释放的淋巴细胞激活因子E、以上均不就是3、关于Ⅱ型变态反应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A、属于细胞毒型B、有NK 细胞与巨噬细胞参与C、没有补体参与D、可由病菌与自身组织间的共同抗原引起E、就是由IgG 与IgM 介导的4、下列疾病属于III 型变态反应的就是:A、特应性皮炎B、输血反应C、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D、接触性皮炎E、移植排斥反应5、I 型超敏反应主要就是由哪一种抗体介导的A.IgGB.IgMC.IgED.IgAE.IgD6、参与I 型超敏反应主要的细胞就是:A.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B.B 细胞C.T 细胞D.NK 细胞E.内皮细胞7、不属于I 型超敏反应的疾病就是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B.花粉过敏引起哮喘C.皮肤荨麻疹D.红细胞溶解破坏导致的输血反应E.过敏性鼻炎8、不属于I 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的就是:A.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B.IgE 与致敏靶细胞表面IgE 受体结合C.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D.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相应症状E.IgG 激活补体溶解破坏靶细胞9、在抢救过敏性休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药物就是:A. 肾上腺素B. 阿司匹林C. 青霉素D. 抗血清E. 扑尔敏10、某同学,每年春季便出现流鼻涕、打喷嚏不止,可能的原因就是对花粉产生了:A.I 型超敏反应B.II 型超敏反应C.III 型超敏反应D.IV 型超敏反应E.不属于超敏反应11、不属于II 型超敏反应的疾病就是:A.新生儿溶血症B.花粉过敏引起哮喘C.红细胞溶解破坏导致的输血反应D.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E.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12、下列关于II 型超敏反应错误的就是A.自身组织细胞就是受到攻击的靶细胞B.输血反应就是典型的II 型超敏反应C.参与的抗体主要就是IgG 与IgMD.吞噬细胞与NK 细胞的杀伤就是组织损伤的直接原因E.参与的抗体主要就是IgE13、II 型超敏反应中的靶抗原不包括A.ABO 血型抗原B.链球菌胞壁成分与关节组织的共同抗原C.改变了的自身抗原D.结合在自身细胞表面的抗原E.游离的病毒颗粒14、新生儿溶血症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A.I 型B.II 型C.III 型D.IV 型E.不属于超敏反应15、Ⅰ型超敏反应不具有的特点就是:A.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与遗传背景B.发生迅速,消退也快C.特异性IgE 参与D.无补体参与E.免疫病理作用以组织细胞的破坏为主16、青霉素可以引起哪型超敏反应?A、IB、IIC、IIID、IVE、以上都可以17、RH 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发生于:A.母RH-,儿RH-B.母RH+,儿RH+C.母RH-,儿RH+D.母RH+,儿RH-E.以上均不就是18、II 型超敏反应又称:A.速发型B.免疫复合物型C.细胞溶解型D.迟发型E.血管炎型19、IV 型变态反应的特征就是:A、反应局部以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为主B、反应高峰常在接触抗原后4h 发生C、能通过抗体被动转移给正常人D、补体的激活在反应中起主要作用E、以上均不就是20、分泌细胞因子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就是:A、Treg 细胞B、Th2 细胞C、Th1 细胞D、NKT 细胞E、B 细胞21、Ⅲ型超敏反应引起炎症性反应与组织损伤的重要特征就是:A.红细胞浸润B.巨噬细胞浸润C.淋巴细胞浸润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中性粒细胞浸润22、Ⅰ型超敏反应中,对炎症反应起一定抑制作用的细胞就是:A、中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血小板23、介导I 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由下列哪一种细胞释放的?A、巨噬细胞B、单核细胞C、肥大细胞D、B 细胞E、中性粒细胞24、介导I 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最主要介质就是:A、组胺B、白三烯C、肝素D、腺苷酸环化酶E、血小板活化因子25、哪些细胞表达高亲与力的FcεRI?A、单核细胞、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C、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26.介导I 型超敏反应即刻反应的最主要介质就是:A、组胺B、白三烯C、肝素D、腺苷酸环化酶E、血小板活化因子27、重组可溶性IL-4 受体能够治疗I 型超敏反应的可能机制就是:A、降低Th1 型细胞的活性B、升高Th2 型细胞的活性C、减少IgG4 的产生D、减少组胺酶的产生E、降低IgE 抗体的产生28.介导I 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就是:A、IgGB、IgDC、IgED、IgME、IgA29.T 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就是:A、I 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就是30.花生四烯酸可通过环氧合酶途径合成下列哪种物质?A、PAFB、CTSC、PGD2D、DAGE、IP331、能使胎儿Rh+红细胞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就是:A、免疫抗体IgMB、天然抗体IgMC、单价免疫IgGD、双价免疫IgGE、亲细胞性IgE32.下列哪项与I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A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B 肥大细胞脱颗粒C IC 沉积激活补体D CD4+T 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E 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性33、I 型超敏反应可通过下列成分被动转移:A、致敏淋巴细胞B、患者的血清C、特异性转移因子D、生物活性介质E、特异性IgE 形成细胞34.花生四烯酸可通过脂氧合酶途径合成下列哪种物质?A. PAF B、PGD2 C、LTs D、DAG E、IP335.羟基化磷脂在磷脂酶A2 与乙酰转移酶作用生成下列哪种物质?A. DAG B、IP3 C、PAF D、PIP2 E、PC36、关于Ⅳ型超敏反应哪一项就是正确的?A、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B、抗原注入后4 小时达到反应高峰C、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D、能通过血清Ig 被动转移E、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37、下列哪一项属于Ⅳ型超敏反应?A、过敏性休克B、血清病C、类风湿性关节炎D、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E、系统性红斑狼疮38、下列哪一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A、过敏性休克B、特应性皮炎C、新生儿溶血症D、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E、肺出血肾炎综合征39、Ⅳ型超敏反应可经下列哪一种成分被动转移?A、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C、血清IgD、血清补体E、中性粒细胞40、下列哪一种物质可以引起Ⅲ型超敏反应?A、细胞因子B、单核吞噬细胞C、补体D、免疫球蛋白E、免疫复合物41、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就是:A、新生儿溶血症B、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C、接触性皮炎D、自身免疫性疾病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42、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就是:A、新生儿溶血症B、系统性红斑狼疮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43、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就是:A、新生儿溶血症B、输血反应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44、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的疾病就是:A、新生儿溶血症B、支气管哮喘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45、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A、Ⅰ、Ⅱ、Ⅳ型B、Ⅰ、Ⅱ、Ⅲ型C、Ⅰ、Ⅲ、Ⅳ型D、Ⅱ、Ⅲ、Ⅳ型E、Ⅱ、Ⅲ型46、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变应原就是半抗原?A、系统性红斑狼疮B、农民肺C、青霉素治疗后发生溶血性贫血D、风湿性关节炎E、对移植肾的排斥反应47、预防Rh 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的方法就是:A、用抗Rh 血清给新生儿进行人工被动免疫B、给胎儿输入母亲的红细胞C、用过量的抗原中与母亲的抗Rh 球蛋白D、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母体产生抗Rh 抗体E、分娩72 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 免疫血清48、不能引起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的因素就是:A、细胞表面IgE 与多价Ag 结合B、C3a、C 5aC、植物凝集素与细胞上IgE 分子结合D、IgE 与单价Ag 结合E、抗FcεR1 抗体49、脱敏治疗可用于:A、冷空气过敏B、食物过敏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血清过敏症50、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血管炎的主要原因就是:A、组胺与白三烯的释放B、攻膜复合体的形成C、细胞毒性T 细胞的作用D、细胞因子的作用E、多形核白细胞溶酶体酶的作用51、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就是:A、Mφ直接吞噬靶细胞B、CTL 特异性杀伤靶细胞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D、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E、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52、青霉素可以引起哪些类型超敏反应?A、Ⅰ、Ⅱ型超敏反应B、Ⅰ、Ⅱ、Ⅲ型超敏反应C、Ⅱ、Ⅳ型超敏反应D、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E、Ⅰ、Ⅱ、Ⅳ型超敏反应53、下列哪种因素出现时可能发生血清病:A、存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B、大量IgE 产生C、补体水平升高D、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形成E、巨噬细胞功能亢进5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A、接触性皮炎B、干酪性肺炎C、移植排斥反应D、血清病E、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55、引起Arthus 反应的主要原因就是A、TDTH 释放的淋巴因子的作用B、单个核细胞浸润引起的炎症C、肥大细胞脱颗粒D、IgE 抗体大量产生E、IC 引起的补体活化56、引起Ⅲ型超敏反应组织损伤的主要细胞就是:A、、MφB、血小板C、淋巴细胞D、嗜中性粒细胞E、NK 细胞57、哪一种因素与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发病无关?A、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B、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C、激活补体活化产生大量C3a、C5aD、大量IC 形成E、大量淋巴细胞局部浸润58、补体不参与下列哪种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A、溶血性贫血B、重症肌无力C、肾小球肾炎D、血清过敏症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9、不属于I 型超敏反应预合成介质的就是:A、组胺B、蛋白水解酶C、NCFD、ECF-AE、PAF60、下列哪一种物质与Ⅲ型超敏反应的炎症无关?A、中性蛋白水解酶B、激肽形成酶C、IL-4D、胶原酶E、血管活性胺类物质61、一般不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就是:A、豕草花粉B、油漆C、化妆品D、青霉素E、结核菌素62、下列哪一种物质与I 型超敏反应无关?A、组胺B、备解素C、激肽D、白三稀E、前列腺素63、Ⅲ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就是:A、巨噬细胞浸润B、淋巴细胞浸润C、嗜酸性粒细胞浸润D、中性粒细胞浸润E、红细胞浸润64、与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就是:A、补体B、吞噬细胞C、肥大细胞D、IgGE、IgM65、下列不属于免疫复合物病的就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C、血清病D、血管炎E、Arthus 反应66、与农民肺无关的就是:A、特异性IgG 介导B、局部Arthus 反应C、激活补体就是炎症损伤的主要原因D、嗜热放线菌为常见的变应原E、注射局部可出现干酪性病变67、关于I 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哪一项就是错误的?A、一般在15~20 分钟观察结果B、局部皮肤有丘疹,周围有红晕C、组织改变为局部水肿、充血D、可检测引起I 型超敏反应的变应E、可有单个核细胞浸润二、不定项选择1、下列哪种疾病属于I 型变态反应:A、肾小球肾炎B、风湿热C、过敏性休克D、接触性皮炎E、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Ⅳ型变态反应的特征就是:A、反应局部以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为主B、通常发生在接触抗原后24~72hC、不能通过抗体被动转移给正常人D、补体的激活在反应中起主要作用E、没有补体参与3、具有IgE 高亲与力受体的细胞就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肥大细胞D、平滑肌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4、免疫复合物导致血管炎的机制就是:A、激活补体,释放过敏毒素与趋化因子B、血小板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C、肥大细胞活化,释放血管活性介质D、巨噬细胞活化,形成肉芽肿E、CTL 活化,释放颗粒酶与穿孔素5.下列哪种疾病或现象属于I 型超敏反应: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B、吸入花粉引起的哮喘C、食用海鲜引起的腹泻D、麻风E、新生儿溶血症6、具有高亲与力IgE 受体的细胞就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肥大细胞D、平滑肌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7、免疫复合物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机制就是:A、激活补体,释放过敏毒素与趋化因子B 血小板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C、单核细胞聚集,吞噬免疫复合物D 溶酶体酶活化T 细胞产生CKE、Mφ被活化释放IL-1 加重炎症反应8、下列哪种疾病或现象属于IV 型超敏反应:A、结核菌素试验阳性B、接触性皮炎C、肺结核空洞形成D、麻风E、新生儿溶血症三、名词解释1、超敏反应2、变应原3、Arthus 反应4、接触性皮炎四、简答与论述1、试举1 例与速发型超敏反应有关的疾患,并说明该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
医学免疫学 第16章 超敏反应复习题及答案.docx

第16章超敏反应一. 名词解释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二. 单选题:1I型超敏反应所不具备的特征是A.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B.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引发过敏性炎症反应C.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D.通常发生和消退迅速E.可通过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引发过敏性炎症反应2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A.IgG类抗体B.IgE类抗体C.IgA类抗体D.IgD类抗体E.IgM类抗体3肥大细胞膜表面能与IgE类抗体Fc段高亲和力结合的受体是A.Fc E R IB.Fc E RIIC.Fc y R ID.Fc y RIIE.Fc y RIII4引发早期相过敏反应的主要介质是A.腺昔酸环化酶B.血小板活化因子C.组胺D.白三烯E.前列腺素D25能使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收缩的介质是A.前列腺素EB.白三烯C.组胺D.5-羟色胺E.血小板活化因子6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不包括A.过敏性休克B.尊麻疹C.特应性皮炎D.血管性水肿E.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7在特应性变应原脱敏治疗中,诱导机体产生的封闭抗体是A.IgG类抗体B.IgE类抗体C.IgA类抗体D.IgD类抗体E.IgM类抗体8预防I型超敏反应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A.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或使用B.应用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C.应用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的药物D.应用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的药物E.特异性变应原脱敏治疗9采用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进行防治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A.血清过敏性休克B.过敏性哮喘C.尊麻疹D.青霉素过敏性休克E.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10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由下列哪一种细胞释放()A.巨噬细胞B.单核细胞C.肥大细胞D. B细胞E,中性粒细胞11介导I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最主要介质是()A.组胺B.白三烯C.肝素D.腺昔酸环酶E.激肽12哪些细胞表达高亲活力的FceRl ()A.单核细胞、巨噬细胞B.中心粒细胞、肥大细胞C.中心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13 I型超敏反应可通过下列哪一种成分被动转移()A.致敏淋巴细胞B.患者的血清C.特异性转移因子D.生物活性介质E.特异性IgE形成细胞14关于IV超敏反应,下列哪一种是正确的()A.以中心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B .抗原注入后4小时达到反应高峰C.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D.能通过血清Ig被动转移E.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15下列哪一种属于IV型超敏反应的机制()A.过敏性休克B.血清病C.类风湿关节炎D.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E.系统性红斑狼疮16下列哪一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A.过敏性休克B.血清病C.新生儿溶血症D.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E.肺出血一肾炎综合症17下列哪一种物质可以引起III型超敏反应()A .细胞因子B.单核吞噬细胞C.补体D.免疫球蛋白E.免疫复合物18属于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新生儿溶血症B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C.接触性皮炎D.免疫球蛋白E.中心粒细胞19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新生儿溶血症B.系统性红斑狼疮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20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A. I、II、IV型超敏反应B. I、II、III型超敏反应C. I、III、IV型超敏反应D. II、IIL IV型超敏反应E. II、IV型超敏反应21.下列哪一种疾病变应原是半抗原()A.系统性红斑狼疮B.农民肺C.青霉素治疗后发生的溶血性贫血D.风湿性关节炎E.对移植肾的排斥反应22预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的方法是()A.用抗Rh血清给新生儿进行人工被动免疫B.给胎儿输入母亲的红细胞C.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Rh球蛋白D.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母亲产生抗Rh抗体E.分娩72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免疫血清23脱敏治疗可用于()A.冷空气过敏B.食物过敏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血清过敏症24,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血管炎的主要原因是(A.组胺和白三烯B.攻膜复合体C.细胞毒性T细胞D.细胞因子E.多性核白细胞的溶酶体酶 25 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是()A.Me直接吞噬靶细胞B.CTL特异性杀伤靶细胞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D.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E.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26青霉素可以引起哪些类型超敏反应()A.I、II型超敏反应B.I、II、III型超敏反应C.II、IV型超敏反应D.I、II、III、IV型超敏反应E.I、II、IV型超敏反应27下列哪种因素出现时可能发生血清病()A.存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B.大量IgE产生C.补体水平升高D.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形成E.巨噬细胞功能亢进2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A.接触性皮炎B.肺结核C.移植排斥反应D.血清病E.结核菌素皮肤实验阳性29引起Arthus反应的主要原因是()A.Thl释放的淋巴因子的作用B.单个核细胞浸润引起的炎症C.肥大细胞脱颗粒D.IgE抗体大量产生E.IC引起的补体活化30对AB0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症的错误叙述是A.母亲为0型血,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B.红细胞溶解破坏主要是由补体系统激活引起C.使新生儿红细胞溶解破坏的抗体为IgM类血型抗体D.临床症状较轻,通常可自然治愈E.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方法31预防Rh-母亲再次妊娠时发生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症的方法是A.给新生儿注射抗Rh抗体B.给新生儿输入母亲的红细胞C.用过量的Rh抗原中和母亲体内的抗Rh抗体D.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母体产生抗Rh抗体E.分娩后72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抗体32局部反复注射胰岛素可引起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抗体阻抑型超敏反应E.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三. 多项选择题1.抗毒素脱敏疗法的机制是(A.小剂量变应原只引起微量的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B.少量介质作用时间短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C.短期内小剂量、多次注射逐渐消耗肥大细胞上的IgED.IgE耗尽,机体处于暂时脱敏状态E.脱敏治疗后接受大量变应原,不引起超敏反应2.在I型超敏反应防治中,最常使用的肾上腺素具有的主要作用是()A.稳定肥大细胞胞膜B.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C.提高胞内cAMP浓度D.减少腺体分泌E.抑制磷酸二脂酶3.有IgE抗体参与的免疫过程是()A.血清病B.ArthusC.过敏性鼻炎D.食物变态反应E.支气管哮喘4.参与II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是()A.血小板B.IgG 和 IgMC.补体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5.与补体有关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新生儿溶血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D.甲状腺功能亢进E.血小板减少性紫瘢6.I型超敏反应中,引起平滑肌收缩的活性介质是()A.PGD2B.LTDC.PAFD.组胺E.缓激肽7.与I型超敏反应有关的细胞是()A.血管内皮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肥大细胞D.成纤维细胞E .嗜酸性粒细胞8.发病机制属于II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C.再次注射血清病D.ArthusE.类风湿关节炎9.具有IgE Fc受体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B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树突状细胞E.肥大细胞10,以下哪些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介导的()A. 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B. 机体对某些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C. 肾移植排斥反应D. 念珠菌病E. 红斑狼疮四. B型题:A,类风湿性关节炎B.过敏性哮喘 C.重症肌无力D.系统性红斑狼疮E.接触性皮炎1.I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2.II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3.III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4.IV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A.抗原抗体复合物B. IgEC. IgG/IgMD. T 细胞E. Bl 细胞5.参与I型超敏反应()6.参与II型超敏反应()7.参与III型超敏反应()8.参与IV型超敏反应()A.速发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血管炎性超敏反应D.迟发型超敏反应E.抗体阻抑型超敏反应9.新生儿溶血症属于10.血清病属于11.血清过敏性休克属于12.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13.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属于14.特应性皮炎属于15.重症肌无力属于16.麻风病皮肤肉芽肿属于五. 论述题1.试述新生儿溶血属于哪种类型的超敏反应,其机制是什么?2.试述肾小球肾炎属于哪种类型的超敏反应,其机制是什么?3.试比较四型超敏反应的异同六. 案例分析题李某,男,19岁,主诉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喷嚏不断、连续打七八个甚至十多个喷嚏,然后从鼻孔流出清清的鼻涕、几乎每天早晨要用一大包卫生纸来擦鼻涕,打喷嚏经常连眼泪也带出来了,真是鼻涕一把泪一把。
变态反应(正高)题库

变态反应(正高)1、[多选题]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症B.支气管哮喘C.接触性皮炎D.初次注射血清病E.青霉素过敏症[参考答案]B,E[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2、[多选题]下列哪些条件下易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A.可溶性复合物B.颗粒性抗原C.IgG类抗体D.抗原略多于抗体E.中等亲和力的抗体[参考答案]A,C,D,E[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3、[多选题]参与Ⅳ型超敏反应的成分是()A.T细胞B.巨噬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E.补体[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4、[多选题]有IgE抗体参与的免疫过程是()A.血清病C.过敏性鼻炎D.食物变态反应E.支气管哮喘[参考答案]C,D,E[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5、[多选题]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预合成介质是()A.组胺B.激肽原酶C.缓激肽D.PGD2E.LTD4[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6、[多选题]Ⅰ型超敏反应中肥大细胞释放的活性介质可引起()A.趋化作用B.毛细血管扩张C.血管通透性增加D.平滑肌收缩E.黏膜腺体分泌增加[参考答案]A,B,C,D,E[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7、[多选题]抗毒素脱敏疗法的机制是()A.小剂量变应原只引起微量的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B.少量介质作用时间短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C.短期内小剂量、多次注射逐渐消耗肥大细胞上的IgED.IgE耗尽,机体处于暂时脱敏状态E.脱敏治疗后接受大量变应原,不引起超敏反应[参考答案]A,B,C,D[难易程度]一般8、[多选题]参与Ⅲ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是()A.血小板B.IgG和IgMC.补体D.NK细胞E.中型粒细胞[参考答案]A,B,C,E[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9、[多选题]具有IgE Fc受体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B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树突状细胞E.肥大细胞[参考答案]C,E[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10、[多选题]以下哪些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介导的()A.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B.机体对某些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C.肾移植排斥反应D.念珠菌病E.红斑狼疮[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11、[多选题]FcεRⅠ交联聚集时,可通过其γ链C端ITAM的磷酸化作用使下列哪些物质活化()A.Syk蛋白酪氨酸激酶B.Fyn蛋白酪氨酸激酶C.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D.PLA2E.乙酰转移酶[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12、[多选题]在Ⅰ型超敏反应防治中,最常使用的肾上腺素具有的主要作用是()A.稳定肥大细胞胞膜B.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C.提高胞内cAMP浓度D.减少腺体分泌E.抑制磷酸二脂酶[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13、[多选题]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新合成介质是()A.脂氧合酶B.PGD2C.PAFD.LTsE.缓激肽[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14、[多选题]Ⅰ型超敏反应中,引起平滑肌收缩的活性介质是()A.PGD2B.LTDC.PAFD.组胺E.缓激肽[参考答案]A,B,D,E[难易程度]一般15、[多选题]以下哪些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病()A.甲状腺功能亢进B.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C.血清病D.变应性鼻炎E.传染性变态反应[参考答案]B,C[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16、[多选题]发病机制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C.再次注射血清病D.ArthusE.类风湿关节炎[参考答案]A,B,D,E[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17、[多选题]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结果可以是()A.肉芽肿形成B.皮肤局部红肿、硬结C.移植排斥反应D.剥脱性皮炎E.支气管哮喘[参考答案]A,B,C,D,E[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18、[多选题]多性核白细胞所释放的可以加重Ⅲ型超敏反应的炎症的因子是()A.蛋白水解酶C.碱性蛋白D.胶原酶E.5-羟色胺[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19、[多选题]γ异构型磷脂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活化后,催化PIP2产生的物质包括()A.LTSB.IP3C.DAGD.PGD2E.PAF[参考答案]B,C[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20、[多选题]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有关的细胞是()A.血管内皮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肥大细胞D.成纤维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参考答案]B,C,E[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21、[多选题]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发病有关的因素是()A.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B.沉积的IC激活补体C.吞噬细胞释放过敏毒素D.中等大小循环IC的形成E.可通过功膜复合物加重组织损伤[参考答案]A,B,D,E[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22、[多选题]与补体有关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新生儿溶血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D.甲状腺功能亢进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参考答案]A,B,C,E[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23、[多选题]能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A.破伤风抗毒素B.青霉素C.屋尘D.牛奶[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难易程度]一般24、[单选题]患儿,男性,7岁,肺炎,经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后静脉滴注青霉素,15min 后,患儿诉腹部稍痛,10min后加剧,哭闹不止,面色变黄,呈痛苦状,诊断为青霉素过敏。
【免费下载】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 第17章超敏反应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一、单项选择1. 由细胞免疫介导的变态反应是型:A. I 型B. Ⅱ型C. Ⅲ型D. Ⅳ型E. 以上都不是2. I 型过敏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转移给正常人?A. 患者的致敏淋巴细胞B. 患者的血清C. 致敏淋巴细胞释放的转移因子D. 巨噬细胞释放的淋巴细胞激活因子E. 以上均不是3. 关于Ⅱ型变态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属于细胞毒型B. 有NK 细胞和巨噬细胞参与C. 没有补体参与D. 可由病菌与自身组织间的共同抗原引起E. 是由IgG 和IgM 介导的4. 下列疾病属于III 型变态反应的是:A. 特应性皮炎B. 输血反应C. 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D. 接触性皮炎E. 移植排斥反应5. I 型超敏反应主要是由哪一种抗体介导的A.IgG B.IgM C.IgE D.IgA E.IgD6. 参与I 型超敏反应主要的细胞是:A.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B.B 细胞C.T 细胞D.NK 细胞E.内皮细胞7. 不属于I 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B.花粉过敏引起哮喘C.皮肤荨麻疹D.红细胞溶解破坏导致的输血反应E.过敏性鼻炎8. 不属于I 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的是:A.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B.IgE 与致敏靶细胞表面IgE 受体结合C.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D.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相应症状E.IgG 激活补体溶解破坏靶细胞9. 在抢救过敏性休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药物是:A.肾上腺素B.阿司匹林C.青霉素D.抗血清E.扑尔敏10. 某同学,每年春季便出现流鼻涕、打喷嚏不止,可能的原因是对花粉产生了:A.I 型超敏反应B.II 型超敏反应C.III 型超敏反应D.IV 型超敏反应E.不属于超敏反应11. 不属于II 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新生儿溶血症B.花粉过敏引起哮喘C.红细胞溶解破坏导致的输血反应D.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E.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12. 下列关于II 型超敏反应错误的是A.自身组织细胞是受到攻击的靶细胞B.输血反应是典型的II 型超敏反应C.参与的抗体主要是IgG 和IgMD.吞噬细胞和NK 细胞的杀伤是组织损伤的直接原因E.参与的抗体主要是IgE 13. II 型超敏反应中的靶抗原不包括A.ABO 血型抗原B.链球菌胞壁成分与关节组织的共同抗原C.改变了的自身抗原D.结合在自身细胞表面的抗原E.游离的病毒颗粒14. 新生儿溶血症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A.I 型B.II 型C.III 型D.IV 型E.不属于超敏反应15. Ⅰ型超敏反应不具有的特点是:A.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B.发生迅速,消退也快C.特异性IgE 参与D.无补体参与E.免疫病理作用以组织细胞的破坏为主16. 青霉素可以引起哪型超敏反应?A. IB. IIC. IIID. IVE. 以上都可以17. RH 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发生于:A.母RH-,儿RH- B.母RH+,儿RH+ C.母RH-,儿RH+D.母RH+,儿RH- E.以上均不是18. II 型超敏反应又称:A.速发型B.免疫复合物型C.细胞溶解型D.迟发型E.血管炎型19. IV 型变态反应的特征是:A. 反应局部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B. 反应高峰常在接触抗原后4h 发生C. 能通过抗体被动转移给正常人D. 补体的激活在反应中起主要作用E. 以上均不是20. 分泌细胞因子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是:A. Treg 细胞B. Th2 细胞C. Th1 细胞D. NKT 细胞E. B 细胞21. Ⅲ型超敏反应引起炎症性反应和组织损伤的重要特征是:A.红细胞浸润B.巨噬细胞浸润C.淋巴细胞浸润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中性粒细胞浸润22. Ⅰ型超敏反应中,对炎症反应起一定抑制作用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嗜碱性粒细胞C. 嗜酸性粒细胞D. 肥大细胞E. 血小板23. 介导I 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由下列哪一种细胞释放的?A. 巨噬细胞B. 单核细胞C. 肥大细胞D. B 细胞E. 中性粒细胞24. 介导I 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最主要介质是:A. 组胺B. 白三烯C. 肝素D. 腺苷酸环化酶E. 血小板活化因子25. 哪些细胞表达高亲和力的FcεRI?A.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B. 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C. 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D.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E.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26.介导I 型超敏反应即刻反应的最主要介质是:A. 组胺B. 白三烯C. 肝素D. 腺苷酸环化酶E. 血小板活化因子27. 重组可溶性IL-4 受体能够治疗I 型超敏反应的可能机制是:A. 降低Th1 型细胞的活性B.升高Th2 型细胞的活性C.减少IgG4 的产生D.减少组胺酶的产生E. 降低IgE 抗体的产生28.介导I 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A. IgGB. IgDC. IgED. IgME. IgA29.T 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是:A. I 型超敏反应B. Ⅱ型超敏反应C. Ⅲ型超敏反应D. Ⅳ型超敏反应E. 以上都不是30.花生四烯酸可通过环氧合酶途径合成下列哪种物质?A.PAFB.CTSC.PGD2D.DAGE.IP331. 能使胎儿Rh+红细胞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A. 免疫抗体IgMB. 天然抗体IgMC. 单价免疫IgGD. 双价免疫IgGE. 亲细胞性IgE32.下列哪项与I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A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B 肥大细胞脱颗粒C IC 沉积激活补体D CD4+T 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E 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性33. I 型超敏反应可通过下列成分被动转移:A. 致敏淋巴细胞B. 患者的血清C. 特异性转移因子D. 生物活性介质E. 特异性IgE 形成细胞34.花生四烯酸可通过脂氧合酶途径合成下列哪种物质?A.PAF B. PGD2 C. LTs D. DAG E. IP335.羟基化磷脂在磷脂酶A2 和乙酰转移酶作用生成下列哪种物质?A.DAG B. IP3 C. PAF D. PIP2 E. PC36. 关于Ⅳ型超敏反应哪一项是正确的?A.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B.抗原注入后4 小时达到反应高峰C. 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D. 能通过血清Ig 被动转移E. 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37. 下列哪一项属于Ⅳ型超敏反应?A. 过敏性休克B. 血清病C. 类风湿性关节炎D.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E. 系统性红斑狼疮38. 下列哪一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A. 过敏性休克B. 特应性皮炎C. 新生儿溶血症D.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E.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39. Ⅳ型超敏反应可经下列哪一种成分被动转移?A. 巨噬细胞B. 淋巴细胞C. 血清IgD. 血清补体E. 中性粒细胞40. 下列哪一种物质可以引起Ⅲ型超敏反应?A. 细胞因子B. 单核吞噬细胞C. 补体D. 免疫球蛋白E. 免疫复合物41. 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 新生儿溶血症B.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C. 接触性皮炎D. 自身免疫性疾病E.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42. 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 新生儿溶血症B. 系统性红斑狼疮C. 血清病D. 接触性皮炎E.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43. 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 新生儿溶血症B. 输血反应C. 血清病D. 接触性皮炎E.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44. 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 新生儿溶血症B. 支气管哮喘C. 血清病D. 接触性皮炎E.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45. 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A. Ⅰ、Ⅱ、Ⅳ型B. Ⅰ、Ⅱ、Ⅲ型C. Ⅰ、Ⅲ、Ⅳ型D. Ⅱ、Ⅲ、Ⅳ型E. Ⅱ、Ⅲ型46. 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变应原是半抗原?A. 系统性红斑狼疮B. 农民肺C. 青霉素治疗后发生溶血性贫血D. 风湿性关节炎E. 对移植肾的排斥反应47. 预防Rh 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的方法是:A. 用抗Rh 血清给新生儿进行人工被动免疫B. 给胎儿输入母亲的红细胞C. 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Rh 球蛋白D.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母体产生抗Rh 抗体E. 分娩72 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 免疫血清48. 不能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的因素是:A. 细胞表面IgE 与多价Ag 结合B. C3a、C 5aC.植物凝集素与细胞上IgE 分子结合D. IgE 与单价Ag 结合E. 抗FcεR1 抗体49. 脱敏治疗可用于:A. 冷空气过敏B. 食物过敏C. 血清病D. 接触性皮炎E. 血清过敏症50.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血管炎的主要原因是:A. 组胺和白三烯的释放B. 攻膜复合体的形成C. 细胞毒性T 细胞的作用D. 细胞因子的作用E. 多形核白细胞溶酶体酶的作用51.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是:A. Mφ直接吞噬靶细胞B. CTL 特异性杀伤靶细胞C.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D.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E. 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52. 青霉素可以引起哪些类型超敏反应?A. Ⅰ、Ⅱ型超敏反应B. Ⅰ、Ⅱ、Ⅲ型超敏反应C. Ⅱ、Ⅳ型超敏反应D. 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E.Ⅰ、Ⅱ、Ⅳ型超敏反应53. 下列哪种因素出现时可能发生血清病:A. 存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B. 大量IgE 产生C. 补体水平升高D.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形成E. 巨噬细胞功能亢进5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A. 接触性皮炎B. 干酪性肺炎C. 移植排斥反应D. 血清病E.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55. 引起Arthus 反应的主要原因是A. TDTH 释放的淋巴因子的作用B. 单个核细胞浸润引起的炎症C. 肥大细胞脱颗粒D. IgE 抗体大量产生E. IC 引起的补体活化56. 引起Ⅲ型超敏反应组织损伤的主要细胞是:A. .MφB. 血小板C. 淋巴细胞D. 嗜中性粒细胞E. NK 细胞57. 哪一种因素与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发病无关?A. 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B. 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C. 激活补体活化产生大量C3a、C5aD. 大量IC 形成E. 大量淋巴细胞局部浸润58. 补体不参与下列哪种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A.溶血性贫血B.重症肌无力C.肾小球肾炎D.血清过敏症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9. 不属于I 型超敏反应预合成介质的是:A. 组胺B. 蛋白水解酶C. NCFD. ECF-AE. PAF60. 下列哪一种物质与Ⅲ型超敏反应的炎症无关?A.中性蛋白水解酶B.激肽形成酶C.IL-4D.胶原酶E.血管活性胺类物质61. 一般不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A.豕草花粉B.油漆C.化妆品D.青霉素E.结核菌素62. 下列哪一种物质与I 型超敏反应无关?A.组胺B.备解素C.激肽D.白三稀E.前列腺素63. Ⅲ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是:A. 巨噬细胞浸润B. 淋巴细胞浸润C.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D. 中性粒细胞浸润E. 红细胞浸润64. 与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是:A.补体B.吞噬细胞C.肥大细胞D.IgGE.IgM65. 下列不属于免疫复合物病的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C.血清病D.血管炎E.Arthus 反应66. 与农民肺无关的是:A.特异性IgG 介导B.局部Arthus 反应C.激活补体是炎症损伤的主要原因D.嗜热放线菌为常见的变应原E.注射局部可出现干酪性病变67. 关于I 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哪一项是错误的?A.一般在15~20 分钟观察结果B.局部皮肤有丘疹,周围有红晕C.组织改变为局部水肿、充血D.可检测引起I 型超敏反应的变应E.可有单个核细胞浸润二、不定项选择1.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I 型变态反应:A. 肾小球肾炎B. 风湿热C. 过敏性休克D. 接触性皮炎E.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 Ⅳ型变态反应的特征是:A. 反应局部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B. 通常发生在接触抗原后24~72hC. 不能通过抗体被动转移给正常人D. 补体的激活在反应中起主要作用E. 没有补体参与3. 具有IgE 高亲和力受体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肥大细胞D. 平滑肌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4. 免疫复合物导致血管炎的机制是:A. 激活补体,释放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B. 血小板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C. 肥大细胞活化,释放血管活性介质D. 巨噬细胞活化,形成肉芽肿E. CTL 活化,释放颗粒酶和穿孔素5.下列哪种疾病或现象属于I 型超敏反应:A.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B. 吸入花粉引起的哮喘C. 食用海鲜引起的腹泻D. 麻风E. 新生儿溶血症6. 具有高亲和力IgE 受体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肥大细胞D. 平滑肌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7. 免疫复合物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机制是:A. 激活补体,释放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B 血小板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C. 单核细胞聚集,吞噬免疫复合物D 溶酶体酶活化T 细胞产生CKE. Mφ被活化释放IL-1 加重炎症反应8. 下列哪种疾病或现象属于IV 型超敏反应:A.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B. 接触性皮炎C. 肺结核空洞形成D. 麻风E. 新生儿溶血症三、名词解释1. 超敏反应2. 变应原3. Arthus 反应4. 接触性皮炎四、简答与论述1. 试举1 例与速发型超敏反应有关的疾患,并说明该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
2014年超敏反应考试试题

超敏反应考试试题
一、A型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1.0分,共20.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
第1题
在Ⅱ型超敏反应中
A 补体活化导致细胞或组织损伤的机制
B 组胺的释放在早期起重要作用
C Tc细胞参与反应而导致细胞被杀伤
D 细胞毒性抗体直接引起靶细胞溶解
E 中性粒细胞杀伤作用导致组织损伤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DTH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物质有关
A 抗体、补体和CK
B 抗原、巨噬细胞和补体
C 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和中性粒细胞
D IgG抗体、抗原和肥大细胞
E 抗原、抗原致敏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抗组胺物质可以
A 拮抗组胺
B 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
C 使平滑肌收缩
D 稳定嗜碱性粒细胞
E 抑制白三烯作用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中引起组织损伤作用最强的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T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
E 单核细胞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DTH反应
A 去除补体可以增强
B 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C 抗体可以增强其反应
D 依赖于T细胞
E 去除巨噬细胞可以增强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由花生四稀酸衍生的血管活性介质包括
A 激肽原酶
B 5-羟色胺。
二型超敏反应选择题

二型超敏反应选择题
二型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于外界抗原(如细胞膜上的抗原)产生过度或不适当的免疫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发生。
下面是一些与二型超敏反应相关的选择题及其解答:
1. 以下哪种反应是二型超敏反应?
a) 剂量依赖型毒性反应。
b) 剂量无关型毒性反应。
c) 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反应。
d) 抗体介导的反应。
答案,d) 抗体介导的反应。
2. 以下哪种免疫反应不属于二型超敏反应?
a)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 药物过敏反应。
c) 血清病。
d) 延迟型超敏反应。
答案,d) 延迟型超敏反应。
3.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于二型超敏反应引起的?
a) 阿尔茨海默病。
b) 哮喘。
c) 类风湿关节炎。
d) 白塞病。
答案,d) 白塞病。
4. 以下哪种机制是二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机制?
a) 抗体依赖细胞毒性。
b) 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
c) 补体激活。
d) 细胞因子释放。
答案,a) 抗体依赖细胞毒性。
5.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二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疾病?
a) 类风湿关节炎。
b) 好发性肾小球肾炎。
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 白塞病。
答案,a) 类风湿关节炎。
以上是一些关于二型超敏反应的选择题及其解答,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请注意,这些问题的答案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超敏反应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超敏反应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X型题1.有关新生儿溶血症描述不正确的是A.IgM抗体造成Rh+RBC溶解B.天然IgG抗体造成Rh+RBC溶解C.IgE引起D.使胎儿Rh+RBC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免疫双价IgG抗体E.抗体是天然IgM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2.不可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有A.植物花粉B.破伤风类毒素C.结核菌素D.DNPE.油漆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3.Ⅱ型超敏反应引起组织或细胞损伤的机制包括A.ADCCB.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C.中性粒细胞的杀伤D.调理吞噬E.炎症细胞的募集和活化正确答案:A,B,D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4.属于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A.免疫复合物性肾炎B.类风湿性关节炎C.传染性变态反应D.农民肺E.甲亢正确答案:A,B,D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5.下面哪一个或几个是接触性皮炎的特点A.用抗原进行皮试进行诊断B.可经血清被动转移C.一些半抗原与宿主蛋白结合为完全抗原而引发D.治疗方法是注射抗原E.补体参与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6.循环免疫复合物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病因之一A.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病灶B.Goodpasture综合征C.马的抗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后肾小球肾炎D.类风湿性关节炎E.农民肺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7.下列疾病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有A.新生儿溶血B.输血反应C.血清病D.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E.花粉症正确答案:A,B,D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8.超敏反应中抗体参与的型别为A.Ⅰ型和Ⅳ型B.Ⅱ型C.Ⅳ型D.Ⅰ型E.Ⅲ正确答案:B,D,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9.肥大细胞源性介质中属于预合成的不包括A.组胺B.激肽原酶C.前列腺素D.血小板活化因子E.白三烯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10.农民肺是A.C3a和C5a可加重炎症B.霉菌为抗原的过敏性疾病C.免疫复合病D.类Arthus氏反应E.与IgG相关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11.下列属于工型超敏反应特点的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补体参与反应C.具有个体差异D.发生快、消失快E.体内IL-4和IgE水平高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12.脱敏疗法治疗Ⅰ型超敏反应机制错误的是A.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使有限数量致敏肥大细胞脱出少量颗粒B.用扑尔敏做为组胺拮抗剂,抑制组胺与受体结合C.应用色苷酸二钠稳定肥大细胞,抑制磷脂酶类的产生D.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使机体产生IgGE.用肾上腺素、麻黄解除支气管痉挛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13.以脂氧化酶途径合成的过敏性介质有A.ECF-AB.LTB4C.LTD4D.PAFE.LTD4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14.Ⅰ型超敏反应A.IgG3可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B.与肥大细胞有关C.几分钟内出现半小时内减弱D.由过敏性介质引起E.一般无组织细胞的损伤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15.关于Ⅳ型超敏反应错误的是A.需补体参与B.以IgG抗体介导为主C.炎症区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D.反应速度慢E.效应Tc细胞参与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16.由迟发型超敏反应引起的有A.对口红接触过敏B.结核菌素试验C.对天花的免疫力D.使用异种动物血清E.肾移植排斥反应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17.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可以产生的结果有A.肾脏移植排斥反应B.对结核菌杀伤C.养鸽者病D.肉芽肿形成E.骨髓移植病人的骨髓发育不良正确答案:A,D,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18.当IgE结合于肥大细胞表面的FcεR后,下列哪些因素可使肥大细胞脱颗粒A.抗IgE的独特型抗体IgGB.抗IgE的ISGFc段C.变应原再次进入D.抗IgE的IgGF(ab′)2E.抗IgE的IgGFab段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19.属于工型超敏反应性的疾病是A.枯草热B.青霉素过敏性休克C.Arthus氏病D.Goodpastwre综合征E.支气管哮喘正确答案:A,B,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20.Ⅳ型超敏反应机制包括A.致敏Th2细胞激活释放多种炎症因子B.中性粒细胞的杀伤C.巨噬细胞参与并释放多种酶,促进炎症反应D.Th1细胞激活释放多种炎症因子E.Tc细胞杀伤靶细胞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超敏反应。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章:超敏反应一.填空题1.超敏反应是一种的免疫应答2.青霉素降解产物和属半抗原,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可获得免疫原性。
3.表面具有IgE Fc受体的细胞有和。
4.在注射时,如果遇到皮肤反应阳性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连续多次注射后,再足量注射的方法,称为。
5.II型超敏反应又称为或。
6.Rh阴性母亲首次分娩Rh阳性胎儿后,为预防再次妊娠时 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可于分娩后小时内给母体注射。
7.抗ABO血型物质的天然抗体属类 Ig ,抗Rh血型物质的天然抗体属类 Ig8.补体不参与和型超敏反应。
二.单项选择题1.Ⅰ型超敏反应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被动转移A致敏淋巴细胞B患者的血清C特异性转移因子D生物活性介质E 特异性IgE形成细胞2. 释放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细胞是A巨噬细胞B单核细胞C肥大细胞DB淋巴细胞E中性粒细胞3.Ⅰ型超敏反应炎症以哪种细胞浸润为主A中性粒细胞BT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肥大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4.Ⅰ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B迟发型超敏反应C速发型超敏反应D细胞毒型超敏反应E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5. 下列哪些细胞表达高亲和力的FcεRⅠA单核细胞,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C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6.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晚期反应的最主要介质是A组胺B白三烯C肝素D腺苷环化酶E血小板活化因子7.可以被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的是A激肽酶B5-羟色胺C白三烯D前列腺素E ECF-A8.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是A磷脂酶DB组胺酶C IgED LTsE 以上都不是9. 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A过敏性休克B特应性皮炎C新生儿溶血症D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E肺出血肾炎综合症10. 下列哪项属Ⅳ型超敏反应的机制A过敏性休克B血清病C类风湿性关节炎D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E系统性红斑狼疮11. 关于Ⅳ型超敏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B能通过血清Ig被动转移C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D抗原注入后4小时达到反应高峰E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12. 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AⅠ、Ⅱ、Ⅳ型超敏反应BⅠ、Ⅱ、Ⅲ型超敏反应CⅠ、Ⅲ、Ⅳ型超敏反应DⅡ、Ⅲ、Ⅳ型超敏反应EⅡ、Ⅳ、Ⅴ型超敏反应13. Ⅳ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迟发型超敏反应B速发型超敏反应C细胞毒型超敏反应D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E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14.Ⅱ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迟发型超敏反应B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C细胞毒型超敏反应D速发型超敏反应E过敏反应15. Ⅲ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速发型超敏反应D血管类型超敏反应E 迟发型超敏反应16. 引起Ⅲ型超敏反应的始动因素是A细胞因子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C补体D免疫球蛋白E免疫复合物17.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新生儿溶血症B血清过敏性休克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18. 免疫复合物病引起的血管炎的主要原因是A组胺和白三烯B攻膜复合体C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D细胞因子E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酶19. 预防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的方法是A用抗Rh血清给新生儿注射B给胎儿输母亲的红细胞C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Rh抗体D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母亲产生抗Rh抗体E分娩72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免疫血清20.临床上药物过敏性休克,以哪一种药物最常见A链霉素B先锋霉素C维生素B1D青霉素E普鲁卡因21. Ⅱ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是A 巨噬细胞直接吞噬靶细胞BCTL特异性杀伤靶细胞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D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溶酶体酶E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22. 关于Ⅰ型超敏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有IgG抗体介导B以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为特征C只发生人类D白三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迟缓相E24小时反应达高峰23.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A小血管壁内外IC沉积B中性粒细胞浸润C嗜酸性粒细胞浸润D单个核细胞浸润E小血管扩张、水肿24.引起Arthus反应的主要原因是释放的淋巴因子的作用A TDTHB单个核细胞引起的炎症C肥大细胞脱颗粒D IgE抗体大量产生E IC引起的补体活化25.下列哪种因素与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发生无关A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B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C激活补体活化产生大量C3a、C5aD大量IC形成E大量淋巴细胞局部浸润26. 一般不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A琢草花粉B镍C化妆品D青霉素E结核菌素27.关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需要补体参与B有致敏淋巴细胞参与C需要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D最后引起靶细胞溶解E由IgG和IgM介导28.关于Rh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补体参与该病的发生B分娩后72小时内给母亲注射抗Rh血清,可成功预防该疾病C母亲在孕育第2 胎Rh+胎儿时发生D引起溶血的抗体为新生儿体内的IgM抗体E引起溶血的抗体为母体IgG抗体29.不能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是:A.花粉B.螨C.同种异型抗原D.青霉素E.真菌30.不属于II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血清病D.全身性红斑狼疮E.,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31.无需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是:A.重症肌无力B.Goodpasture综合症C.皮肤荨麻疹D.类Arthus反应E.传染性超敏反应32.与II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成分是:A.补体B.抗体C.巨噬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Nk细胞33.与类风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是:A.自身IgG分子B.自身IgM分子C.自身变性的IgE分子D.自身变性的IgM分子E.自身变性的IgG分子34.能使支气管平滑肌发生持久而强烈收缩的物质是:A.激肽原酶B.前列腺素C.血小板活化因子D.白三烯E.组织胺35.在I型超敏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抗体类型是:A.IgGB.IgAC.IgMD.IgEE.IgD36.与II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成分是:A.NK细胞B.吞噬细胞C.补体D.致敏淋巴细胞F.中性粒细胞37.可经血清抗体转移的超敏反应是:A.I 、 II 、 III型超敏反应B. II 、 III型超敏反应C. I 、 III型超敏反应D. I 、 II 、型超敏反应E. III、IV型超敏反应38.可细胞被动转移的超敏反应是: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 II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E.III、IV型超敏反应三、多项选择题:1.抗毒素脱敏疗法的机制是A小剂量变应原只引起微量的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B少量介质迅速被灭活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C短期内小剂量、多次注射逐渐消耗肥大细胞上的IgE D IgE耗尽,机体处于暂时脱敏状态E此时接受大量变应原,不引起超敏反应2.免疫复合物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机制是A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释放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B CKs激活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C中性粒细胞聚集并释放溶酶体酶D溶酶体酶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CKsE巨噬细胞被激活释放IL-1等加重炎症反应3.Ⅰ型超敏反应中,肥大细胞有哪些特性A广泛分布于皮肤粘膜下结缔组织中B肥大细胞膜上相邻的FcεRⅠ桥联导致脱颗粒C肥大细胞释放的介质按作用分三类D肥大细胞能释放CKsE胞质颗粒内含组胺、ECF-A、LTs等介质4.关于血清病的特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B初次一次性注射大量抗毒素而出现的反应C补体大量消耗D通常在注射后7-14天发病E是Ⅱ型超敏反应的一种临床表现5、Arthus反应的发生机制包括A淋巴细胞在局部浸润B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基膜C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在局部聚集D补体被激活E肥大细胞脱颗粒5.Ⅰ型超敏反应有哪些特点A由IgE介导B有明显的个体差异C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D补体参与反应E反应多在24h内消退6.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氨基比林导致的粒细胞减少症C新生儿溶血症D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7.与补体有关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重症肌无力C肾小球肾炎D甲状腺功能亢进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Ⅲ型超敏反应中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的因素有A C5a直接作用于血管B C3a C5a引起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C血小板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D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缺血、出血E中性粒细胞浸润四、名词解释1.脱敏疗法2.超敏反应五、问答题2.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3.脱敏注射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4.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机制5.II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六.论述题论述花粉过敏症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原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异常或病理性2.青霉噻唑青霉烯酸3.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4.抗毒素脱敏注射5.细胞毒型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6.72 抗Rh抗体或抗D抗体7.IgM IgG8.I IV二.单项选择题1 B2 C3 E4 C5 D6 B7 C8 D9 D 10 D 11 A 12 B 13 A 14C 15D 16E 17 B 18 E 19 E 20 D 21 C 22 D 23 D 24 E 25 E26 A 27 B 28 D 29 C 30 B 31 E 32 D 33 E 34 D 35 D 3 D 37 D38 D三、多项选择: 1 ABCDE 2 ABC 3 ABCD 4 ABCD 5 BCDE 6 ACD 7 ABCDE8 ABCE四、名次解释1.脱敏疗法:用相同变应原小量、多次、间隔时间较长反复皮下注射,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G抗体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膜性肾小球肾炎
D.IGA肾病
E.慢性肾小球肾
17、哪项不是湿哕音的听诊特点A.于吸气时或吸气终末较为明显,有时也出现于呼气早期
B.部位较恒定
C.性质易变
D.中、小水泡音可同时存在
E.咳嗽后可减轻或消
18、患者的自主性取决于A.医患之间的契约关系
B.医患之间的经济关系
C.医患之间的政治关系
B.食管良性肿瘤
C.神经官能症
D.食管炎
E.贲门失弛缓
12、正常人空腹时血浆脂类不包括A.甘油三酯
B.胆固醇
C.磷脂
D.游离脂肪酸
E.酮
13、目前效果最好的免疫抑制剂是A.硫唑嘌呤
B.环孢霉素A(CSA)
C.环磷酰胺
D.糖皮质激素
E.FK-50
14、情感对于情绪来说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 A.强烈而冲动
D.医患之间的亲疏关系
E.医患之间的工作关
19、男性,50岁,直肠癌病人,2个月来常腹痛,排便困难。手术探查:直肠上端有巨大肿块与盆壁明显固定,直肠可容小指尖通过,肠系膜及腹主动脉旁有多枚肿大淋巴结,肝右叶有结节2枚。此时较合适的治疗方法是A.直肠癌根治术
B.直肠癌根治术并左肝叶切除
C.肿瘤局部切除
B.伴有明显的行为变化
C.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
D.稳定而深刻
E.带有明显的情境
15、不符合单纯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是A.低白蛋白血症
B.肉眼血尿
C.高胆固醇血症
D.大量蛋白尿
E.全身浮
16、患者,男,7岁。全身浮肿,有血尿,少尿症状4天入院,经肾穿刺检查,发现肾小球内有新月体形成。应诊为A.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乙状结肠造口
E.关腹改用化疗或放
2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最常见的原因是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B.醛固酮瘤
C.醛固酮癌
D.异位性分泌醛固酮的肿瘤
E.糖皮质激素可治性醛固酮增多
21、此时的处理原则应是A.静脉滴注缩宫素
B.静脉滴注麦角新碱
C.肌内注射哌替啶(杜冷丁)
D.人工破膜
E.立即行剖宫产
22、最好的诊断措施是A.腰椎穿刺
B.中立原则
C.耐心原则
D.综合原则
E.灵活原
10、医学伦理学规范的本质在于A.全人类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B.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科学性与伦理性的统一
E.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
11、女性,40岁,进食后胸骨后刺痛伴梗噎感2个月。X线食管钡餐检查示:食物通过贲门时受阻。最可能的诊断是A.贲门癌
B.动脉血压升高时。
C.由直立转为平卧时
D.颈动脉窦区血压升高时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
26、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符合以下要求,除了A.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B.可以部分在市场销售
C.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
D.凭医师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
E.不得在市场销
27、心包压塞时最快最有效的缓解症状方法为A.病因治疗
超敏反应
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
1、血液的氧离曲线左移发生在A.肺毛细血管
B.温度升高时
C.血液PH值降低时
D.组织毛细血管
E.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加
2、早期处理中错误的是A.使用抗生素
B.为缓解疼痛,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
C.安放胃肠减压管
D.为监测尿量,安放导尿管
E.静脉输
3、早产儿易发生佝偻病,主要是由于A.肝肾功能较差
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该题您没有作答
试题解析:对长期反复咳嗽,抗生素治疗无效者,要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B.为缓解疼痛,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
C.安放胃肠减压管
D.为监测尿量,安放导尿管
E.静脉输
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该题您没有作答
试题解析:诊断未明确前,应用止痛剂可能掩盖病情。
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符合以下要求,除了
A.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B.可以部分在市场销售
C.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
D.凭医师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
E.不得在市场销
B.脑电图
C.视力检查
D.头颅CT
E.视神经孔
23、尿妊娠试验对下列哪项无诊断价值A.早期妊娠
B.过期流产
C.异位妊娠
D.先兆流产
E.葡萄
24、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主要不同为A.浸润肌层
B.细胞明显增生和具异型性
C.转移阴道结节
D.出血坏死
E.有绒毛结
2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C.尼莫地平
D.地尔硫卓
E.加洛帕
您的得分是:0
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不符合单纯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是
A.低白蛋白血症
B.肉眼血尿
C.高胆固醇血症
D.大量蛋白尿
E.全身浮
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该题您没有作答
试题解析:
此患儿可能诊断是
A.喘息性支气管炎
B.毛细血管炎
C.肺炎
D.气管异物
E.咳嗽变异性哮
B.使用镇静剂
C.心包切除术
D.心包穿刺抽液
E.使用抗生
28、维生素B12和叶酸储存于A.肝
B.脾
C.胆囊
D.骨髓
E.脂肪组
29、关于外毒素A.性质稳定,耐热
B.毒性较强
C.无抗原性
D.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阳性菌也司产生
E.以上均
30、对脑血管具有较强扩张作用的钙拮抗药是A.维拉帕米
B.硝苯地平
B.胃肠道对维生素D吸收不良
C.胃肠道对钙、磷吸收不良
D.易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
E.体内储钙不足,生长发育
4、黄疸的分类,下列哪项属于按胆红素性质分类A.溶血性黄疸
B.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C.肝细胞性黄疸
D.胆汁淤积性黄疸
E.先天性非溶血性黄
5、先天愚型染色体检查中,下列哪项核型最常见A.47,XX(XY),+21
B.46,XX(XY),-14,+T(14Q;2LQ)
C.45,XX(XY),-14,-2L,+T(14Q;2LQ)
D.46,XX(XY),-21,+T(2LQ)
E.46,XX(XY),-22,+T(2LQ;22Q
6、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A.核分裂
B.细胞核异型
C.线粒体肿胀
D.细胞核碎裂
E.细胞质脂质增
7、此患儿可能诊断是A.喘息性支气管炎
B.毛细血管炎
C.肺炎
D.气管异物
E.咳嗽变异性哮
8、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确诊靠A.新生儿筛查
B.血T3、T4、TSH检查
C.TRH刺激试验
D.骨骼X线检查
E.放射性核素检
9、患者,女,55岁,10年来主要因丈夫有外遇,夫妻感情不佳,总想离婚,但又总舍不得孩子,又怕丢面子,来到心理咨询门诊,想问心理咨询师,离婚还是不离婚好?此时心理咨询师最应注意采用的原则是A.回避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