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7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A、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为正数;
三、(8分)写出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结构图化简,梅逊公式均可)。
四、(共20分)设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试求:
1、 ; ; ; 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调节时间 及峰值时间 。(7分)
2、 ; 和 ; 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调节时间 和峰值时间 。(7分)
3、根据计算结果,讨论参数 、 对阶跃响应的影响。(6分)
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
等方法。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6、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7、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分)
1、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 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
试题四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和,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等。
五、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均大于0,试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16分)[第五题、第六题可任选其一]
六、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3所示。试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6分)
七、设控制系统如图4,要求校正后系统在输入信号是单位斜坡时的稳态误差不大于0.05,相角裕度不小于40o,幅值裕度不小于10 dB,试设计串联校正网络。( 16分)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共4种。

2.连续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3.某统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dc(t)+0.5C(t)=2r(t)。

则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dtΦσ;调节时间ts(Δ。

4.某单位反馈系统G(s)= 100(s?5),则该系统是阶2s(0.1s?2)(0.02s?4)5.已知自动控制系统L(ω)曲线为:则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 ;ωC6.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又称为调节器,其校正作用是。

7.采样器的作用是,某离散控制系统(1?e?10T)G(Z)?(单位反馈T=0.1)当输入r(t)=t时.该系统稳态误差(Z?1)2(Z?e?10T)为。

二. 1.R(s) 求:C(S)(10分)R(S)2.求图示系统输出C(Z)的表达式。

(4分)四.反馈校正系统如图所示(12分)求:(1)Kf=0时,系统的ξ,ωn和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ess.(2)若使系统ξ=0.707,kf应取何值?单位斜坡输入下ess.=?五.已知某系统L(ω)曲线,(12分)(1)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2)求其相位裕度γ(3)欲使该系统成为三阶最佳系统.求其K=?,γmax=?六、已知控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示。

P为开环右极点个数。

г为积分环节个数。

判别系统闭环后的稳定性。

(1)(2)(3)七、已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0(s)?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0(S)。

(12分)一.填空题。

(10分)1.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的根,称为系统的2. 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3.并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并联传递函数之4.单位冲击函数信号的拉氏变换式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则该系统为型系统。

6.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为。

7. 微分环节的相角为8.二阶系统的谐振峰值与有关。

9.高阶系统的超调量跟10.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复习题整理1.开环、闭环系统的最主要区别是()。

A.反馈 B.输入信号C.被控对象 D.干扰参考答案:A2.下图所示系统属于()。

A.恒值控制系统 B.开环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 D.随动系统参考答案:D3.系统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参考答案:D4.直接对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C.执行元件 D.放大元件参考答案:C5.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恒值调节系统B.随动系统C.连续控制系统D.数字控制系统参考答案:B6.随动系统对()要求较高。

A.快速性B.稳定性C.准确性D.振荡次数参考答案:A7.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参考答案:B8.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

A.在结构上具有反馈装置并按负反馈组成系统,以求得偏差信号B.由偏差产生控制作用以便纠正偏差C.控制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偏差D.系统开环参考答案:ABC9.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信号特征可分为()。

A.恒值控制系统 B.程序控制系统C.线性系统 D.随动系统参考答案:ABD10.自动控制系统按描述元件的动态方程分()。

A.随动系统 B.恒值控制系统C.线性系统 D.非线性系统参考答案:CD1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A.稳定性 B.快速性C.准确性 D.安全性参考答案:ABC12.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过程中是否有人参与。

()参考答案:√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教学模型1.下图所示电路的微分方程是()。

A.B.C.D.参考答案:A2.下图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是()。

A.B.C.D.参考答案:A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题目(含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题目(含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参考资料一、基本知识 1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输入量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3、在经典控制理论中主要采用的数学模型是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框图和信号流图。

4、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量的变化规律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与程序控制系统。

5、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6、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结构和参数,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7、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 G1(s)与 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s)+G2(s),以串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1(s)*G2(s)。

18、系统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 G (s),其正反馈的传递函数为 H (s),则其闭环传递函数为G(s) /(1-G(s) H(s) )。

9、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 G (s),则闭环传递函数为G(s) /(1+ G(s) )。

10 、典型二阶系统中,ξ=0.707 时,称该系统处于二阶工程最佳状态,此时超调量为 4.3%。

11、应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劳斯表中第一列数据全部为正数,则系统稳定。

12、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所有闭环特征方程的根的实部均为负,即都分布在S平面的左平面。

13、随动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来源于给定信号,恒值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来源于扰动信号。

14、对于有稳态误差的系统,在前向通道中串联比例积分环节,系统误差将变为零。

15、系统稳态误差分为给定稳态误差和扰动稳态误差两种。

16 、对于一个有稳态误差的系统,增大系统增益则稳态误差将减小。

17 、对于典型二阶系统,惯性时间常数 T 愈大则系统的快速性愈差。

18 、应用频域分析法,穿越频率越大,则对应时域指标 ts越小,即快速性越好19 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S 右半平面不存在系统的开环极点及开环零点。

20、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系统校正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补偿校正与复合校正四种。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有反馈B. 控制器的类型C. 系统是否稳定D. 系统的响应速度答案:A2. 在控制系统中,若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存在偏差,则该系统()。

A. 是闭环系统B. 是开环系统C. 没有反馈D. 是线性系统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A. 所有闭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B. 所有开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C. 所有闭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右半部分D. 所有开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右半部分答案:A4. 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

A. 比例B. 积分C. 微分D. 前馈答案:A5. 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通常用来衡量()。

A. 系统的稳定性B. 系统的快速性C. 系统的准确性D. 系统的鲁棒性答案:C6.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闭环传递函数T(s)是()。

A. G(s)H(s)B. G(s)H(s)/[1+G(s)H(s)]C. 1/[1+G(s)H(s)]D. 1/G(s)H(s)答案:B7. 根轨迹法是一种用于()的方法。

A. 系统稳定性分析B. 系统性能分析C. 系统设计D. 系统故障诊断答案:B8.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T(s)的零点是()。

A. G(s)的零点B. H(s)的零点C. G(s)和H(s)的零点D. G(s)和H(s)的极点答案:A9.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T(s)的极点是()。

A. G(s)的零点B. H(s)的零点C. 1+G(s)H(s)的零点D. G(s)和H(s)的极点答案:C10.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系统的稳态误差与()有关。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控制器B. 被控对象C. 执行机构D. 操作人员答案:D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项属于反馈环节?A. 控制器B. 执行机构C. 被控对象D. 反馈元件答案:D3.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答案:D4.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属于开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控制答案:A5.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控制规律不会产生稳态误差?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B6.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适用于一阶惯性环节?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答案:A7.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环节不会产生相位滞后?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微分环节D. 比例-积分环节答案:A8.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D9.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环节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阻尼效果?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微分环节D. 比例-积分环节答案:C10.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________。

答案:反馈元件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环节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3. 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稳定性好、快速性好、准确性高4. 开环控制系统的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控原理复习题答案

自控原理复习题答案

自控原理复习题答案
1. 什么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答: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指在没有反馈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输入
与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

2. 闭环传递函数与开环传递函数有何不同?
答:闭环传递函数考虑了反馈作用,是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而开环传递函数不考虑反馈作用。

3. 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方法有哪些?
答: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包括劳斯-赫尔维茨判据、奈奎斯特判据和
伯德图法等。

4. 什么是系统的超调量?
答:系统的超调量是指系统响应超过稳态值的最大幅度。

5. 如何计算系统的稳态误差?
答:系统的稳态误差可以通过最终值定理计算,或者根据系统类型和
输入信号类型,使用相应的误差系数进行计算。

6. 什么是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
答:系统的相位裕度是指系统增益为1时,系统相位与-180度之间的
差值;增益裕度是指系统相位为-180度时,系统增益与1之间的比值。

7. 什么是PID控制器?
答:PID控制器是一种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它根据系统的偏差、偏差的积分和偏差的变化率来调整控制器输出。

8. 如何设计一个PID控制器?
答:设计PID控制器通常需要确定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的值,这可以通过试凑法、根轨迹法或频率响应法等方法实现。

9. 什么是系统的频率响应?
答:系统的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对不同频率的正弦波输入信号的稳态响应。

10. 系统的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有何关系?
答:系统的时间响应可以通过拉普拉斯变换转换为频率响应,反之亦然。

两者提供了系统动态特性的不同视角。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

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 、 、共4种。

2.连续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3.某统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dtt dc )(+0.5C(t)=2r(t)。

则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Φ(s)= ;该系统超调σ%= ;调节时间t s (Δ=2%)= 。

4.某单位反馈系统G(s)=)402.0)(21.0()5(1002+++s s s s ,则该系统是 阶 型系统;其开环放大系数K= 。

5.已知自动控制系统L(ω)曲线为:则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 ;ωC = 。

6.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又称为 调节器,其校正作用是 。

7.采样器的作用是 ,某离散控制系统)()1()1()(10210T T e Z Z e Z G -----=(单位反馈T=0.1)当输入r(t)=t 时.该系统稳态误差为 。

二. 1.求图示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求:)()(S R S C (10分)R(s)2.求图示系统输出C(Z)的表达式。

(4分)四.反馈校正系统如图所示(12分)求:(1)K f=0时,系统的ξ,ωn和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e ss.(2)若使系统ξ=0.707,k f应取何值?单位斜坡输入下e ss.=?五.已知某系统L(ω)曲线,(12分)(1)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1) (2) (3)(2)求其相位裕度γ(3)欲使该系统成为三阶最佳系统.求其K=?,γmax =?六、已知控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示。

P 为开环右极点个数。

г为积分环节个数。

判别系统闭环后的稳定性。

(要求简单写出判别依据)(12分)七、已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005.0)(105.0(10)(0++=s s s G 将其教正为二阶最佳系统,求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0(S)。

(12分)一.填空题。

(10分)1.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的根,称为系统的2. 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3.并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并联传递函数之4.单位冲击函数信号的拉氏变换式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则该系统为型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专业班级: 教学班号: 本卷为 卷,共 页,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分钟一.填空题(40分)(1)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脉冲传递函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幅频特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系统校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幅值裕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香农定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图a 的传递函数为G(s)=________________ 。

(8) 图b 的闭环传递函数为G(s)=________________ 。

(9) 图c 的传递函数为G(s)=________________ 。

(10) s 3+5s2+8s+6=0此特征方程的根的实部小于-1时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______。

(11) 图d 的传递函数为K=__________________。

(12) 图e 的ωc =________________ 。

(13)图f 为相位__________校正。

(14) 图g 中的γ=________K g =______________。

(15) 图h 、i 、j 的稳定性一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16) A(s)=s6=2s 5+8s 4+12s 3+20s 2+16s+16=0则次系统是否稳定________。

(17) 开环传递G(s)=k(T 1s+1)/s 2(T 2s+1),(T 1>T 2,k 、T 1、T 2为常数)则γmax =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任意线性形式下L[af 1(t)-bf 2(t)]= aF 1(s)-b F 2(s) ( )2. 拉普拉斯变换的终值定理为)(lim )(lim s sF t f s t ∞→∞→= ( )3. G 1s )和G 2(S )为并串联连接则等效后的结构为G 1s ± G 2(S )( )4. 设初始条件全部为零)()()()(...t t X t X t X δ=++则t et X t +=-23sin32)(2( ) 5. 一阶系统在单位阶跃响应下T t s 3%)5(= ( )三.求下图对应的动态微分方程(10分);..四.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Y 1(s)/X 1(s)、Y o (s)/X 2(s)、Y 2(s)/X 1(s)、Y 2(s)/X 2(s)。

(10分)五.复合控制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图中K 1、K 2、T 1、T 2是大于零的常数。

;..a 、 确定当闭环系统稳定时,参数K 1、K 2、T 1、T 2应满足的条件。

b 、 当输入γ(t)=V o t 时,选择校正装置G(s)使得系统无稳态误差。

(10分)六. 结构图如下,T=1s ,求G(z)。

(10分)七. 设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绘制K 由0 ->∞变化的闭环根轨迹图。

(10分)自动控制原理试卷7答案一 (40分)(1) 稳定性 快速性 准确性 ;)136)(5)(1()(2++++=s s s s Ks G (3分);..(2) 脉冲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z 变换与系统输入量的z 变换之比。

(3) 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统称为频率特性。

(4) 为了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给系统加入特定的环节,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

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式变换与系统输入量的拉式变这个过程叫系统校正。

(5) 系统距离不稳定的角度, (6)要求离散频谱各分量不出现重叠,即要求采样角频率满足如下关系:ωs ≥2ωmax (7) (8) t s =4/(ξωn ) (9)(10) 4<K<25 (11) 562 (12) 3.16 (13) 相位超前校正 (14) r=370, kg=5/3=1.7 (15) 稳定 稳定 不稳定 (16) 临界稳定 (17)r max =二1×2√3×4√5×三 (10分)由图得 a)(1800cωϕγ+=12121)1)(1()1()(G G G G G s G ++++=)102.0(1.0)(+=s ss G 2112T T -T T(3分) (3分)(3分)(3分) (3分)(2分) (2分)(2分)(2分) (2分) (2分) (2分) (2分)(2分) (1分)(3分) (每题2分,共10分)sC I I I R U 2211111)(++=sC I I I R U 2212221)(++=22211)1(Is C R I R +=(1分)(1分) (1分);..=++++)()()()(221112212222121t U dt t dU C R C R C R dtt U d C C R R 3212G G G G L i --=∑则得微分方程四(10分) (1)求则 P 1=G 1G 2G 3, Δ1=1P 2=-G 2G 3, Δ2=1 ∴同理得)()(0s X s X i 112122211+=-s C R sC I sC U I 1121112+=s C R sC R I I 222121)1(1I sC R I s C U ++=sC s C R s C R s C R s C sC s C R s C s C R s C R s C R s C R s C s U s U 22112212221222121121212111111)1(11)()(∙+∙++∙++++∙+=1)(1)(1112212212112122121+++++++=s C R C R C R s C C R R s C R R s C C R R )()()()(11212122121t U dt t dU C R R dt t U d C C R R +++().....1(s)1ji i n i iiL L L P ∑+∑-=∆∆∆=Φ∑=(1分)(1分) (1分) (2分) (1分)=∑j i L L 32123232101)()(G G G G G G G G G s X s X i ++-=()321223212322)(321223011)()(,11,1)1()()(G G G G G s D s E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s X s X s X s E i i +++=++++=+++-=(1分)(1分)(1分)(2分);..21211221212122)1)(1()1)(()1)(1()1)(1(1)()1(1)()()(KKsTsTssTsGKsTsTssTsTsKKsGsTsKsRsEs ccc++++-++=++++-==Φ五(10分)a 系统误差传递函数S3T1T2 1S2T1+T2K1K2S1(T1+T2-T1T2K1k2)/(T1+T2)S0K1K2因K1K2 T1T2均大于零,所以只要(T1+T2)> T1T2K1K2即可满足稳定条件b故六(10分)令则21221321)()(KKssTTsTTsD++++=)()(limsRsseesssΦ=→2212112210)1)(1()1)(()1)(1(limsVcs KKsTsTssTsGKsTsTss∙→=++++-++])(1[212lim=-→=令ssGKscKKV(1分)(2分)(2分)(每步2分共6分)(2分)(1分)2)(KssGc=)1(11)()()(0+-==-sssesXsXsGTsi)1(1)(22+=sssG122221)1(]1111[])1(1[)(--+---=++-=+=ezzzzzzssszsszzG(1分)(2分)(1分)(2分)(1分);..七. (10分)1) 四个极点-p 1=-1, -p 2=-5, -p 3,4=-3±j2。

2) 渐进线,135,225°,315°(k=0,1,2,3)3)轴上的根轨迹在区间[-5,-1]。

4)分离点 P(s)=1 Q(s)=(s+1)(s+5)(s 2+6s+130)P’(s)Q(s)-P(s)Q’(s)=4s 3+36s 2+108s+108=0 => 2(s+3)3=0 得s 1,2,3=-3,均为分离点,K=16。

分离角 正好与渐进线重合。

5)出射角θ-p 3=180°-∠(-3+j2+5)-∠(-3+j2+1)-∠(-3+j2+3+j2)=-90° θ-p 4=90°6) 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ω1,2=±3,K=340 7)系统根轨迹如图所示。

368.0368.1264.0368.0)()1()(221+-+=-=-z z z z G z z G )()1()1())(1()[(12211------+----=e z z z e z z e z z (3分)(2分)343351-=----=-σ︒=︒⨯+=454180)12(k θ︒=︒=454180θ(1分) (1分)(1分) (1分)(2分)(1分)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