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学科模块学分考核认定表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学分认定

如何进行学分认定
(3)实验2的目的是什么?本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为什么?
(4)本实验能否说明细胞可无限增殖?为什么?
答案:(1)衰老的原因(或增殖的原因)(2)比较年轻细胞与年老细胞增殖的情况;便于标记和区别不同细胞(3)探究衰老细胞的物质究竟在哪里。 不能,并不知道衰老的物质在哪里,因为用到细胞核时也同时用了同一个体细胞的细胞质;(或者:能,因为有年轻个体细胞核存在时就能增加分裂次数)。(注:仅答“能”或“不能”,未答原因的一律不给分)
5、 老师汇总学生自评互评情况,结合自己的评价,最后确定该学生该模块学习过程评价的等级。
三、学分认定
(一)模块学习学分认定表
(二)说明
课程结业、学分认定应该从考勤、学习过程和模块考核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以等级呈现:A(优良)、B(合格)、C(不合格),三方面评定都在B以上(含B)的才能授予学分。
3.兼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教师在评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卷面要求,对书写不规范或者不认真的,都要扣去一定的分数。试题尽可能地联系了实验和实际,对促进他们更好关注社会,积极主动参加平时的教学活动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探究性试题举例
[模块考试第37题](8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样卷一(作者:辛雨)
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大气污染是当今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有氧呼吸。被污染的大气在呼吸过程中进入到人体,这对健康的危害很严重,易导致肺癌等疾病的发生。
2.癌症也时常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它因抑癌因子失效,原癌因子过度活跃而导致细胞组织癌变。它与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为预防癌症,有规律地合理地作息,科学的饮食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分认定及管理暂行规定

学分认定及管理暂行规定

商丘市回民高级中学学分认定及管理暂行规定学分管理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课改的配套措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构建适应社会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需要.实施学分管理,既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理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也有利于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发挥教师专长,促进教育知识更新和科研水平提高。

为有效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促进高中新课程方案顺利实施,保证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豫教基(2008]138号)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教基[2008]530号)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现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我校学分认定管理规定。

一、学分认定管理的领导机构1.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马昌永副主任:黄述学成员:李社渊,耿春智,张凤华,陈忠民,逯传敏,沙宏伟,张健,孟召雷及各年级组长。

2.学科学分认定小组组长:学科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成员:学科任课教师3.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小组(1)研究性学习小组组长:张健,程黎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指导老师(2)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小组组长:逯传敏副组长:沙宏伟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二、学分认定的基本原则1、多样性原则。

突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书面测试与非书面测试相结合;2、过程性原则。

评价不仅关注结果,而且要关注过程,将过程性评定等级与模块测试成绩相结合;3、发展性原则。

兼顾学生的差异和特长,使学生潜能得到发挥,通过选修和活动课来实现;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更有效地监控教育质量,将学分认定与学科水平测试相结合。

三、学分认定方法和认定程序1。

认定方法(1)学分认定以模块为单位,并根据该模块规定的学分分值予以认定。

萧山八中新课程考核学分认定登记表

萧山八中新课程考核学分认定登记表

206 35 郭飞
206 36 周平
206 37 王琪
206 38 沈琪琦
206 39 黄姣平
206 40 陆萧栋
206 41 胡玲娜
206 42 施婷婷
206 43 张利杨
206 44 陆雅萍
206 45 丁津
206 46 孔丽莎
206 47 朱吉利
206 48 孙继超
206 49 王斌
206 50 俞丹
年级 高二年级 科目
模块
学段
教师 .
班级 203
学号 5
姓名 邵丽媛
学习课时 学时数 等级
学习过程中表现性评价 学业水平测试
学习态度 作业情况 学习纪律 考分
等级
等级 等级 (100分)
等级
综合等 级
学分
203 6 赵水江
203 7 蒋炳炳
203 8 许琳
203 9 杨飞
203 10 沈梁
203 11 诸璐沣
201 6 吴林丹
201 7 胡清波
201 8 沈飞
201 9 王丹
201 10 陶林佳
201 11 赵伟
201 12 孙清华
201 13 肖苗
201 14 董坚
201 15 李燕芳
201 16 陈杰
201 17 徐忠林
201 18 张伟
201 19 曹立锋
201 20 童优娜
201 21 尉冰晶
201 22 莫斐
208 17 黄轮
208 18 俞坚
208 19 王魏玮
萧山八中新课程考核学分认定登记表
年级 高二年级 科目
模块
学段
教师 .
班级 208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
作业
质量
A、全部完成作业,质量高。(20-25分)
B、基本完成作业,质量较好。(15分-19分)
C、有时完成作业,质量一般。(10分-14分)
D、经常不完成作业,质量较差。(5分-9分)
平时
测验
A、成绩100—80分。(20分-25分)
B、成绩79--65分。(15分-19分)
C、成绩64—55分。(10分-14分)
课堂
表现
A、学习积极主动,参与程度高。(40分-50分)
B、学习积极性较高,回答问题较好。(30分-39分)
C、学习积极一般,回答问题一般。(20分-29分)
D、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不参加课堂活动。(10分-19分)
总分
等第
分数
任课教师评语
任课教师签名年 月 日
模块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互评表)
学号
班次
姓名
性别
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
学时
项目
评价标准
等第
得分
考勤
A、全勤或病事假3节内。(40分-50分)
缺课时

B、病事假3-5节内,无故缺勤1节。(30分-39分)
C、病事假6-8节内,无故缺勤2节。(20分-29分)
D、病事假4周内,无故缺勤3节。(10分-19分)
课堂
表现
A、学习积极主动,参与程度高。(40分-50分)
C、病事假6-8节内,无故缺勤2节。(10分-14分)
D、病事假4周内,无故缺勤3节。(5分-9分)
课堂
表现
A、学习积极主动,参与程度高。(20分-25分)
B、学习积极性较高,回答问题较好。(15分-19分)
C、学习积极一般,回答问题一般。(10分-14分)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业评价与学分认定71页PPT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业评价与学分认定71页PPT
• 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和意义:
• 没有质量检测就没有质量保证,普通高中教育要 “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目的是保障《普通 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落 实,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 基。为此,部分参加新课程实验的省(区)根据 课程目标制定了学生学业标准和成绩评定办法, 对全省高中教育的质量和任务的落实情况予以监 测、评价、调控、导向等。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业评价改革
• 模块学业成绩测验的结果的表达方式:
• 模块学业成绩测验的结果,包括书面笔试 和开放式考试的结果,以采用等级制计分 方式为宜,分为A、B、C、D、E、F、U七 个等级(也有采用百分制的), A为最佳, U为不及格,略为增加等级的数量,可以适 当增大等级的精细程度,同时使不及格线 降到适当低的水平,防止造成过多的不及 格。
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
• 学分: • 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学习量的单位,学生
完成一定的学习量且各项考核成绩合格即 获得该科目的学分。
•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 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习时间,经历必要 的学习过程,获得合格的质量等次,方可 取得该项目的学分。
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
• 学分制和学分管理 •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
现性评价等。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改革
过多倚重
主体
教师单一 、家长、 社会人员和管理者等。
过多倚重 重心 结果而忽
视过程。
遵循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 结合的原则,使学生时时被鼓励, 事事有动力,处处有活力,在不 断被诊断、激励中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业评价改革
• 第二类是开拓视野的模块,如理科一些介绍现代 科技最新发展的模块或文化介绍、艺术鉴赏的模 块。最好采用开放式的开卷考试或表现式的测验, 可要求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写一篇论文、参加一 次实践活动或进行表演等等,更加注重学生表现 的质的方面。

【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

【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和《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规范我校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行为,保证学分认定的客观性、真实性、严肃性、公正性,促进高中新课程顺利推进,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法。

一、高中课程学习实行学分管理1、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情况。

学分管理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模式,它按照培养目标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应得的总分,以取得规定的最低限度以上的总学分作为学生达到毕业程度的标准。

2、学分由我校组织认定。

学校成立学分认定领导小组和仲裁委员会,并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设立若干学分认定小组。

学分认定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担任。

①学分认定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组员:教研组长、各学科备课组长、各班学习委员、科代表、研究性学习组长(学生)职责是负责对实施学分的认定、评定的领导和指导。

②学分认定小组成员由同学科或同课程内容的任课教师担任。

职责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的具体实施细则。

③仲裁委员会由学校党总支、团委、学生会、各班班长、团支书等组成。

职责是负责对学分认定过程中学生的申诉、调查、核实和纠正等。

二、模块学习评价原则1.多样性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让学生、同伴、家长、教师等多主体参与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核学生的学习状态。

2.多元性原则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模块学习评价的目标,评价中要反映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状况,尤其应关注学生在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升,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

3.过程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模块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即时、动态地了解学生,同时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客观地评价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

理科高二第二学期学分认定统计表

理科高二第二学期学分认定统计表

2014届高二第二学期各学科学分认定统计表
学籍号
高二理科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体育 选修(先秦) 选修(文章) 选修2-2 选修2-3 选修7 选修8 选修3-5 选修5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必修4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2014届高二第二学期各学科学分认定统计表
学籍号
高二理科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体育 选修(先秦) 选修(文章) 选修2-2 选修2-3 选修7 选修8 选修3-5 选修5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必修4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2014届高二第二学期各学科学分认定统计表
学籍号
高二理科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体育 选修(先秦) 选修(文章) 选修2-2 选修2-3 选修7 选修8 选修3-5 选修5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必修4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2014届高二第二学期各学科学分认定统计表
学籍号
高二理科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体育 选修(先秦) 选修(文章) 选修2-2 选修2-3 选修7 选修8 选修3-5 选修5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必修4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总分 学分

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分认定方案

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分认定方案

鱼窝头中学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分认定方案番禺区鱼窝头中学广东省从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根据教育部2003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和《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教学管理意见(试行)》等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教学实际,特制定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修习模块学分认定方案,并于2006年9月起试行。

2009—2012学年继续使用此方案。

一、模块学分认定的基本原则1、模块学分认定在一个模块终结考试后两周之内进行,由科任老师参照“《模块学分认定表》填写说明”指导学生填写好《鱼窝头中学高中学生模块学分认定表》。

2、学生修习的学分由学校根据相关规定认定,学分分值取整数。

3、学分认定是评价学生课程修习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客观依据,评价旨在检查学生修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4、学分认定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反映学生的自我体验,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5、学分认定办法要简明、客观、科学、可操作性强。

既要体现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又要继承传统的好经验,力求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成长过程。

二、模块学分认定的依据1、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以模块为单位,并根据模块规定的学分分值进行认定。

2、学生修习某学科某模块时,学时达到规定要求、考勤符合学校规定、模块考核合格、学习过程综合评价等各个项目符合要求,模块综合评分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经确认,即可获得该模块所规定的学分。

三、模块学分认定的具体方法模块的综合评分以百分制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模块考试的成绩占60%;2、平时测验(包括中期检测)的成绩占15%;3、出勤及课堂情况占10%;4、日常作业占15%。

特别说明:模块考试是指该模块的终结性评价测试,根据学科的特点可以是纸笔考试、作品制作等多种形式,由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委托学科组或年级备课组)负责具体的命制试卷、评卷登分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新课程学科模块学分考核认定表
学分认定的依据
学分认定的依据是学校已经开设、学生已经选修且经过考试(考核)已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模块)。

学生修习的课程(模块)达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条件是:
1、学生修习时间要至少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时间的4/5以上;
2、学分认定考试(考核)成绩合格;
学分认定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

学分认定考试难度为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命题和考试。

学分认定考核科目: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活动、社会实践及学校课程。

考核科目由任课教师制定考核方案并报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查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模块综合评价合格。

模块综合评价采用对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过程表现及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的办法
(1).考试科目模块综合评价成绩=学习过程表现成绩(40分)+考试成绩(60分)
学习过程表现成绩(40分)=出勤分(满分10分)+课堂表现分(满分10分)+作业(满分10分)+平时测验分(满分10分)。

出勤分:迟到、早退扣0.5分/次,请假扣1分/节,旷课扣2分/节,扣完为止。

课堂表现分:优秀9-10分、良好7-9分、一般5-7分、差0-5分。

作业分:优秀9-10分、良好7-9分、一般5-7分、差0-5分。

平时测验分:平时测验平均分×10%。

出勤和作业情况由任课教师做好详细记录,经与班主任核实后,将原始表格交教导处存档保管。

考试成绩=学分认定考试卷面成绩×60%
(2).考核科目模块综合评价成绩=学习过程表现成绩(60分)+考核成绩(40分)
学习过程表现成绩=出勤分(20分)+课堂表现分(40分)
出勤:迟到、早退扣1分/次,请假扣2分/节,旷课扣4分/节,扣完为止。

课堂表现:优秀36-40分、良好28-36分、一般20-28分、差0-20分。

课堂表现优秀:指学习认真,勤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知识检查掌握情况好。

课堂表现良好:指学习认真,较积极地回答问题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知识检查掌握情况较好。

课堂表现一般:指学习较认真,课堂知识检查掌握一般。

课堂表现差:指学习不认真,出现做与学习无关事情的情况,出现干扰其他同学学习的情况。

(3).模块综合成绩评价
学生每一模块的修习最终评价分为两级,总分60分(含60)以上的为合格,获得该模块的既定学分,总分60分以下级的,不能获得相应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