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场大翻转
地球磁场反转原因

地球磁场反转原因
地球磁场反转是指地球磁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使得磁场方向相反。
这个过程并非突然发生,而是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漫长过程。
磁场反转的原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确,但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些
可能的解释。
首先,需要知道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运动所产生的。
这个液态外核是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的,通过这种物质的对流和
旋转,才产生了磁场。
因此,地球磁场反转的原因必然涉及到地球内
部的变化。
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地球外核流体的变化。
外核流体运动产生的电
流和磁场会影响地球内部的磁场,从而导致磁场产生变化。
当外核的
流体磁场反向时,地球的磁场也会随之反向,这就是地球磁场反转的
一种可能原因。
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磁场的“短路”效应。
当地球磁场反转时,
磁场的极性将变成相反的方向,从而导致磁场线“短路”,即穿过地
球越过了赤道,这使得磁场线密度变得相对较低。
当地球磁场“短路”时,它将变得比较微弱,容易遭受太阳风的侵袭和干扰,最终可能导
致磁场反转。
总之,地球磁场反转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科学家们仍在继
续研究磁场反转的原因和机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
演化的历程。
地球磁场经常变化的原因

地球磁场经常变化的原因地球磁场,简言之是偶极型的,近似于把一个磁铁棒放到地球中心,使它的北极大体上对着南极而产生的磁场形状,但并不与地理上的南北极重合,存在磁偏角。
当然,地球中心并没有磁铁棒,而是通过电流在导电液体核中流动的电流的磁效应近似于电生磁产生磁场的。
地球磁场在地球45亿年的生命史中,地磁的方向已经在南北方向上反复反转了好几百次。
地球的磁场并非亘古不变,它的南北磁极曾经对换过位置,即地磁的北极变化成地磁的南极,而地磁的南极变成了地磁的北极,这就是所谓的“磁极倒转”。
人们在世界各地记录当地的地磁场方向和强度;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在火山熔岩和大陆与海底的地质沉积物当中,能够找到更加久远的历史上的地磁记录。
所有这些数据都告诉我们,地球磁场的空间分布非常复杂,反映了它的产生机制也非常复杂,决不是可以简单地想象为由一根南北向的磁铁棒所发出的;而地磁场的方向与强度在漫长的历史当中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迁,也是充满了未解之谜。
地球磁极变化的最激动人心一幕是“磁极倒转”事件。
在地球演化史中,“磁极倒转”事件经常发生。
仅在近450万年里,就可以分出四个磁场极性不同的时期。
有两次和现在基本一样的“正向期”,有两次和现在正好相反的“反向期”。
而且,在每一个磁性时期里,有时还会发生短暂的磁极倒转现象。
地球磁场的这种磁极变化,同样存在于更古老的年代里。
从大约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末期,到约5.4亿年前的中寒武世,是反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从中寒武世到约3.8亿年前的中泥盆世,是正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中泥盆世到约0.7亿年前的白垩纪末,还是以正向极性为主;白垩纪末至今,则是以反向极性为主。
如果把地球的历史缩短成一天,在这期间你会发现手上的指南针像疯了似的乱转,一会儿指南一会儿指北。
在电影《后天》中我们曾看到这样的镜头,群鸟迅速迁徙甚至一头撞向墙壁,大如拳头的冰雹砸向四处躲避的人群。
电影为我们真实地展示了地球磁场易位对人类的危害。
地球为什么有磁场?磁场又为什么会反转?第一种解释:地球磁场变化可能与来自地下的低频辐射有关虽然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科学却还没有征服自然,更多的时候它只是在记录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地磁场偏转及其产生的讨论

地磁场翻转问题及其产生的讨论1引言磁性是地球的基本属性之一,自古以来,人类就认识了地球的磁性,才有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而自从人类认识了地球的磁性以后,人们就开始通过不同手段来研究这种磁场的性质.本文主要是以调研的方式,通过资料的阅读与摘录,讨论介绍了地球磁场的倒转问题及一些可能的推断2 地磁场概述地磁场有两个磁极,其S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N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但不重合,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现在约为11.5度,1980年实测的磁北极位于北纬78.2度、西经102.9度(加拿大北部),磁南极位于南纬65.5度,东京139.4度(南极洲)。
宏观上看,地球磁场与位于球心的磁偶极子磁场十分相似;于是我们可以利用磁偶极子模型来近似计算地球的磁场与磁场能量(本文这里就不做计算了),也可以用更准确的高斯球谐分析的方法进行较准确的描述。
而地球电场和地球磁场源自于地球的自转和地球上正负电荷的非对等分布.地球自转带动地球上的静电荷(相对于在不停地自转的地球静止的电荷)相对于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就产生磁场.3地磁场翻转然而,地球不是理想球体,地球磁场的分布也不会像磁偶极子磁场那样简单分布,而且地球本身也不是均匀磁化的球体,地球磁化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从而这极大的复杂性使得地球磁场有着远异于一般磁偶极子的特性。
而地磁场的翻转就是其中很神奇的现象之一。
古地磁研究已证实地球存在磁极倒转现象。
在测定岩石的剩余磁性时,发现相当一批岩石的磁化方向与现在的地磁场方向相反,于是就推测地磁场发生了180°的改变,原来的磁北极转变为磁南极,磁南极则变成了磁北极。
这种现象被称为地磁极倒转或地磁场翻转。
事实证明,在地球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这种变化,而且还一再地发生。
磁场的变化分为两类:长期变化:由内部场源引起的缓慢的变化,如磁极倒转、磁极漂移;短期变化:来源于地球外部场源引起的变化,如地磁日变、磁暴。
而长期磁场变化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地球磁矩的衰减变化和地球磁场向西漂移,暨地球磁场翻转的直接原因。
地磁场偏转及其产生的讨论

地磁场翻转问题及其产生的讨论1引言磁性是地球的基本属性之一,自古以来,人类就认识了地球的磁性,才有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而自从人类认识了地球的磁性以后,人们就开始通过不同手段来研究这种磁场的性质.本文主要是以调研的方式,通过资料的阅读与摘录,讨论介绍了地球磁场的倒转问题及一些可能的推断2地磁场概述地磁场有两个磁极,其S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N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但不重合,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现在约为11.5度,1980年实测的磁北极位于北纬78.2度、西经102.9 度(加拿大北部),磁南极位于南纬65.5度,东京139.4度(南极洲)。
宏观上看,地球磁场与位于球心的磁偶极子磁场十分相似;于是我们可以利用磁偶极子模型来近似计算地球的磁场与磁场能量(本文这里就不做计算了),也可以用更准确的高斯球谐分析的方法进行较准确的描述。
而地球电场和地球磁场源自于地球的自转和地球上正负电荷的非对等分布.地球自转带动地球上的静电荷相对于在不停地自转的地球静止的电荷)相对于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就产生磁场.3地磁场翻转然而,地球不是理想球体,地球磁场的分布也不会像磁偶极子磁场那样简单分布,而且地球本身也不是均匀磁化的球体,地球磁化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从而这极大的复杂性使得地球磁场有着远异于一般磁偶极子的特性。
而地磁场的翻转就是其中很神奇的现象之一0古地磁研究已证实地球存在磁极倒转现象。
在测定岩石的剩余磁性时,发现相当一批岩石的磁化方向与现在的地磁场方向相反,于是就推测地磁场发生了180°的改变,原来的磁北极转变为磁南极,磁南极则变成了磁北极。
这种现象被称为地磁极倒转或地磁场翻转。
事实证明,在地球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这种变化,而且还一再地发生。
磁场的变化分为两类:长期变化:由内部场源引起的缓慢的变化,如磁极倒转、磁极漂移; 短期变化:来源于地球外部场源引起的变化,如地磁日变、磁暴。
而长期磁场变化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地球磁矩的衰减变化和地球磁场向西漂移,暨地球磁场翻转的直接原因。
磁极反转

磁极反转“磁极翻转”是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地核的自转与地壳和地幔不同步,产生一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地球磁场的南北磁极因而发生的一种低速运动。
近年来全球各地的密集地震引发了人类的恐慌,甚至出现了“小冰河期”即将到来的预言。
而台湾淡江大学教授林中斌则认为发生这一系列灾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磁引起的。
他认为目前地球的磁极的确在弱化,处于“磁极翻转”的雏形阶段。
磁极翻转 - 科学原理有电荷在运动才会产生磁场,因此地球的磁场应该与地球内部的带电结构有关。
通常物质所带的正电和负电是相等数量的,但由于地球核心物质受到的压力较大,温度也较高,约6000°C,内部有大量的铁磁质元素,物质变成带电量不等的离子体,即原子中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变成自由电子,加上由于地核中物质受着巨大的压力作用,自由电子趋于朝压力较低的地幔,使地核处于带正电状态,地幔附近处于带负电状态,情况就象是一个巨大的“原子”。
科学家相信,由于地核的体积极大,温度和压力又相对较高,使地层的导电率极高,使得电流就如同存在于没有电阻的线圈中,可以永不消失地在其中流动,这使地球形成了一个磁场强度较稳定的南北磁极。
另外,电子的分布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会因许多的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变化,再加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地核的自转与地壳和地幔并不同步,这会产生一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地球磁场的南北磁极因而发生一种低速运动,造成地球的南北磁极翻转。
磁极翻转 - 科学计算按照科学家计算,平均每20万年,地球“磁极翻转”一次,上次“磁极翻转”是78万年前,因此许多人认为,地磁再翻转早已到期。
而多年来的研究资料显示,从1831年到2005年,磁北极向西北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移动了1100公里。
在1995年之后,磁北极已离开加拿大陆地进入北极海,而且速度逐渐加快已达每年60公里以上。
科学家估计,如果方向和速度不变,磁北极将在2050年左右到达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磁极翻转 - 影响因素磁极翻转想象图全球磁变可能受地球以外因素的影响。
浅谈地球磁场的起源问题及翻转的原因

浅谈地球磁场的起源问题及翻转的原因摘要: 本文通过对地球的构造,磁力线挤压情况的分析及对行星的各种情况的对比,分析出地球磁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
而地球磁场的翻转则是由于地磁场受到太阳磁力线的挤压而产生的。
这种翻转是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变化的,在翻转的过程中,磁场是不会消失的。
关键词:磁极磁场强度翻转偏转量引言:研究地球磁场的起源和翻转情况,不但是我们对未知世界的一定探索,更是我们人类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必然途径。
由于,得知地球磁场将会反转,并消失,虽然没有引起世界的恐慌,但也引起了一定的波动。
所以,尽快了解清楚其变化的情况,不但是对人民的一个交代,也将为以后的防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球有南北两极,但南北磁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 地轴与地磁轴成11.50的交角。
地球的内部即地核,分外地核层和内地核层,它主要以约90%铁和10%镍金属组成,外地核层呈液态,内地核层呈固态。
外地核层的熔岩并不是随着地球的自转速度而流动的,而是慢于内地核层的自转速度。
目前,地球磁场南极一般被认为位于加拿大北部的北极地区,而地球磁场北极则位于地理南极附近的海洋区域。
此前曾有研究表明,地球磁场的强度在过去150年间削弱了10%,地球磁场南极移动了1100公里。
根据对古岩石剩余磁性方向的研究表明,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地球磁场的方向已经在南北方向上反复反转了上百次。
不过,在最近的78万年内都没有发生过反转,这比地磁场反转的平均间隔时间25万年要长了许多。
据科学家预计,在33世纪,地球磁场将有可能再次反转,并伴随着磁场的消失。
现在,对地球磁场起源最有说服力的是地球发电机原理学说。
它的主要观点是外地核层底部的铁由于受热产生浮力,上升至地幔时会失去部分能量,接着下沉回到外地核层的底部,由于有地球的旋转,而使铁在上升与下降的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环行的回路,从而产生了磁场。
这可以很好的解释地磁场产生的原因,但无法解释清楚磁场为何反转,更说不清磁场为何消失了。
地球磁场的变化规律和倒转原因

地球磁场的变化规律和倒转原因科学家们在对地磁场的研究中发现,地磁场是变化的,不仅强度不恒定,而且磁极也在发生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生一次磁极倒转现象。
早在二十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布律内就发现,70万年前地磁场曾发生过倒转。
1928年,日本科学家松山基范也得出了同样的研究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古地磁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地磁场倒转证据。
如岩浆在冷却凝固成岩石时,会受到地磁场的磁化而保留着像磁铁一样的磁性,其磁场方向和成岩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有些岩石的磁场方向与现代地磁场方向相同,而有些岩石的磁场方向与现代地磁场方向正好相反。
科学工作者通过陆上岩石和海底沉积物的磁力测定,及洋底磁异常条带的分析终于发现,在过去的7600万年间,地球曾发生过171次磁极倒转。
距今最近的一次发生在70万年前,正如布律内所指出的那样。
倒转原因根据地磁场起源理论,地磁场磁极之所以发生倒转,是由地核自转角速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地壳和地核的自转速度是不同步的,现阶段地核的自转速度大于地壳的自转速度。
然而,40亿年前,情况却不是这样,那时地球表面呈熔融状态,月球也刚刚被俘获,地球从里到外的自转速度是一致的,地球表面不存在磁场。
但是,随着地球向月球传输角动量,地球的自转角速度越来越小。
同时,地球也渐渐形成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
地球自转角动量的变化首先反映在地壳上,出现了地壳自转速度小于地核自转速度的情形。
这时,在地球表面第一次可以感受到磁场的存在,地核以大于地壳的自转速度形成了地磁场。
按照左手定则,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磁场的S 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壳与地核自转角速度不同步,这种情形并不能长久地保持下去,地核必然通过地幔软流层物质向地壳传输角动量,其结果是地核的自转角速度逐渐减小,地壳的自转角速度逐渐增大。
当地壳与地核的自转角速度此增彼减而最终一致时,地磁场就会在地球表面消失。
地核与地壳间的角动量传输并不会到此为止,在惯性的作用下,地壳的自转角速度还在继续增大,地核的自转角速度继续减小,于是出现了地壳自转角速度大于地核自转角速度的情形。
地球磁场及翻转对应方案

03
添加标题
电流可调,但最大值至少要与 上面计算相等
添加标题 02
1850年,爆发的太阳风暴:美 国与欧洲的通信线路同时短路,
因此引发了大量的火灾
方案三 月球——分
子模型
月球以一定速度绕地球旋转,
这很像一个分子电流模型,我 们设想给月球加上一定电荷, 那它绕地球转动就可以产生一
个磁场,把地球“罩”在这个
磁场保护之内。
目的:让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 (主要是太阳风)受洛仑兹力 作用偏转开去,,避开地球 。
月球带电量为Q,则月球产生的电流元 为:Idl=Qv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背面时,在地球迎太阳一面产生磁场最弱,为
B
Qv 4(60r)2
设粒子在这时入射到离地球10倍半径的地方,在它飞到地球表面的这段时间内,受洛 仑兹力作用偏转,最后擦着地球边缘横向飞出。
地球上沿经线布置一组电磁铁,构成人 造磁场,有点象一个手榴弹,圆形弹体 代表地球,弹体上的方块代表电磁铁, N极向下,S极向上,彼此相吸。产生 人工磁场保护地球
计算分析:以其中一段经线上的两个磁极为例 为例
01
B 1I2 R 2 r c 3 o0 sr2R 2 c2R o 用电此d 两磁距s个铁离s r载,2id流设,n c 线电线圈流圈o 代I半,表径彼s
• 过去的7500万年中,地球磁场的方向至少翻转过170次,平均每隔45万年翻转 一次。而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地球磁极翻转的周期为为25万年。
• 最近的75万年里(也有的说是100万年),地球磁场一直没有反转过 。
• 丹麦行星科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地球南北极上空磁场正在出现裂缝,或者说 出现破洞,他们据此认为地球磁极将在近期内不可避免地发生位移。最终南北 极换位。德国波茨坦地球物理所科学家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得到类似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磁场大翻转
近日,科学家称地球磁场在过去200年中已减弱了15%,这有可能是地球磁场将反转、两极颠倒的先兆。
地球磁极反转真的会发生吗?地球磁极异常对地球人有影响吗?[详
细] [网友评论]
外媒:地球磁场或将反转地球恐面临灾难性影响
地球磁场在过去200年中已减弱了15%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月27日报道,科学家称,地球磁场在过去200年中已减弱了15%,这有可能是地球磁场将反转、两极颠倒的先兆,而这将给地球及人类带来灾难性影响。
科学家说,如果反转真的发生,地球将遭遇强烈太阳风并可能引发持续数月的大规模停电。
此外,反转还将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并使人类因遭受更多的宇宙辐射而患癌率大幅提升。
[详细]
为什么会出现磁场反转?
地球是一个各圈层差异旋转的分层地球,即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和内核旋转的角速度不同,其中内核快速旋转,由固态的铁组成,外核是黏滞性很
低的导电液态铁;在差异旋转及各种天体的作用力下,在外核尤其是内外核交界
处形成快速旋转的环形电流,从而生成了地磁场。
地核和地幔的差异旋转导致圈
层角动量交换,部分自转动能通过摩擦转变为热能,积累在外核,形成地球内部
唯一的液态圈层。
与此同时,由于角动量交换,地核旋转变慢,地幔旋转变快,
圈层差异旋转方向发生反向变化,导致地球磁极倒转。
所以,地磁变化与外核旋
转热涡流密切相关。
根据人造卫星过去20年录得的磁场变化数据,发现在地下深
层产生地球引力的熔流,在接近南北极位置出现巨大旋涡,并以加强磁场逆转的
方向转动,因而削弱现有磁场,可能会导致两极易位。
[详细]
调查
• 1.您认为地球磁极会崩塌吗?会不会说不清
• 2.您认为地球磁极反转会对地球人造成影响吗?有影响,引起气候、地质等变化等
没有影响,杞人忧天说不清
点击查看结果>>
地球磁场本身异常是引起气候、地质等变化的重要因素
地球磁极变化将产生什么影响?
人们普遍忽视地电和地磁的存在,认为它们很微弱。
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一片树林明显地向北方倾斜,原来北部有平行的高压电线,电
磁能对树林而言竟比太阳光更具有吸引力。
地磁场的异常变化使地表地电场也发
生变化,形成地电正异常区和负异常区。
地表水从地电正异常区蒸发到高空,带
的是正电;从地电负异常区蒸发到高空,带的是负电。
带有异种电荷的云团最容
易相互吸引而形成雷雨。
相反,带有同种电荷的云团相互排斥,形成该地区的干
旱。
冰岛、非洲中西部和南大西洋是三个负电异常区,它们之间的地区是明显的
干旱区,其中就有最干旱的撒哈拉沙漠;其两侧的北美洲和亚洲是正电异常区,
在正、负电异常的交界带,是高降水量区。
当电磁异常区发生变动时,电场的强
度和极性也发生相应变化,由此引起的降水量改变导致全球旱涝灾害在不同地区
发生。
谈到地质变化,地磁地电还与地震有密切关系,现在地震观测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对地磁(电)的监测。
至于内在的机理,举个例子,携带大量磁性粒子的地下
岩浆因为失去地磁的束缚而改变流向和流速,流向的改变将使地球固有板块的运
动规律发生变化,而流速的降低将使岩浆自身的温度平衡机制遭到破坏,使地球
不同部位之间地温温差增大,这将会产生地震频率和强度的增加。
[详细]磁场减弱将使南北两极海冰大量融化
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有2%被平流层的臭氧吸收,7%被电离层吸收。
当黑子活动高峰发生太阳风暴时,会大量破坏南极臭氧,随之产生“臭氧洞漏能效
应”和“地磁层漏能效应”,使被臭氧层阻隔的2%的太阳能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导致南极平流层变冷对流层变暖。
收缩的平流层自转变快,膨胀的对流层自转变
慢,这是赤道高空风产生的一个原因。
拉马德雷现象就是太平洋上空高速气流方
向转换的现象,拉马德雷暖位相增强厄尔尼诺事件,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拉尼娜
事件,从而影响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
这两个“漏能效应”也使太阳能量进入两
极,北极和南极大陆边缘的海冰大量融化,打开南美洲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开关,
减弱秘鲁寒流,进一步增强厄尔尼诺现象。
与此同时,增高的海洋表面温度使更
多氯元素从海洋进入大气,使臭氧洞进一步扩大,从而进一步影响气候,增加灾
害性天气发生的几率。
地球历史表明,强地磁场对应地球的寒冷气候,如第四纪
冰期;弱地磁场对应高温气候,如中生代的温暖期。
地磁场减弱也是全球变暖的
原因之一:地磁场减弱导致更多太阳能量进入地球。
[详细]
最新模型解释地球磁场诡异向西移动
地球磁场保护了地球不受到来自太阳带电粒子流的影响,避免它成为贫瘠的、类似火星的不毛之地。
在过去的300年间,科学家们记录了磁场向西漂移的特征,却一直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
基于之前研究获得的见解,以及近四个世纪收集的数据,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提出了一个新模型,以解释地球磁场向西漂移的原因。
基于长达400年收集的数据,包括十多年的持续全球卫星观测,奥伯特的研究小组创造了第一个解释磁场向西漂移的模型。
引力导致内核和地幔对齐,逼迫外核的流体金属形成巨大的旋转漩涡,也被称为环流。
这些环流大的深至2700千米深处的地幔层,较小的环流则靠近地表。
由于这些环流主要集中在低纬度地区,核心对流驱逐它们并推动它们向西移动,模型这样显示。
[详细]
没有证据表明地球磁场在崩塌
地球磁场在崩塌?专家:目前尚无证据
地球磁场正在崩塌,将从根本上影响全球气候,毁掉电网。
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预报台台长薛炳森,他表示:没有实际数据证明地球磁场正
在崩塌或反转;退一步讲,即便崩塌或反转,这个过程也会相当缓慢,几千万年
或上亿年都有可能。
而且因为地球的大气层非常厚,太阳风的带电粒子对全球气
候和人类影响也极其有限。
地球是一个分层的实心球体,分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人类居住在地球表面。
现有的钻探技术,到地底下一万米都不到。
人类对地心的科学认识和能
力受到很大限制,对地球内部不知道的东西依然有很多。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并
没有完全了解地球磁场是怎样产生的、它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时
间表等。
“在地球深处,一个活动剧烈的熔岩核产生一个具有让地球抵御毁灭性太
阳风能力的磁场”,这种地球磁场的理论是目前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假说。
地球磁
场在过去200年中减弱了15%,这应该是实验推导的结果。
精确观测地球磁场的
变化,最近四五十年才有相关的仪器设备。
目前有些地区地磁场的强度确实在下
降,但是否意味着磁场的强度还会持续降低,是否意味着地球磁场将要在未来千
百年的尺度内翻转,科学家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没有定论,需要继续观测和深入
研究。
目前,没有实际数据证明地球磁场正在崩塌或反转。
”[详细]
太阳磁场将“转” 地球人无须担心
太阳的南北磁极大约每隔11年逆转一次,磁北极会变成磁南极,而磁南极则变成磁北极,磁场逆转发生在每次太阳活动的高峰期。
关于此次太阳磁场逆转何时能完成,斯坦福大学另一名物理学家托德·霍西玛表示,应该“不会超过3到4个月”。
美国航天局将太阳磁场逆转形容为一次“大事件”,因为太阳磁场变化影响的范围延伸上百亿公里乃至超出冥王星以外,甚至可能影响正在太阳系边缘、即将飞入星际空间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
科学家表示,太阳磁场变化可能对地球周围的空间天气有一些影响,干扰地球上的高频无线电与卫星通信,但地球表面的天气受影响不大,因此地球人无须担心。
[详细]“地球磁极崩塌”是一场“狼来了”式的闹剧也是大自然的提醒,提醒我们人类在不断想攫取的过程中,要善待地球母亲,不要等到真的“狼来了”时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