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事故应急处置、自救与创伤急救
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 ppt课件

(3)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多人事故含轻伤、重伤)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5)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49人的事故。
(6)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50人(含50人)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
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以上的事故。
ppt课件
2
2.按行业生产特点分类
(1)顶板事故; (3)机电事故; (5)爆破事故; (7)水灾事故;
ppt课件
8
三、避灾路线
避灾路线,就是矿井一旦发生事故后,人员的撤退路线。在 制定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时,应预计到矿井存在的自然灾害 因素及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地点、情况,从而规定一旦发生某种 事故后人员的撤退路线。而且,撤退路线上的路标要明显,方向 要标明,并使全矿人员熟悉掌握,使大家都知道何地发生何种事 故后,人员从哪条路线上撤退是安全的。
ppt课件
14
5.火灾事故的自救互救
(1)及时扑灭初始火灾。
(2)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3)在高温烟雾巷道中撤退的要点:
①一般不要逆烟雾风流方向撤退;
②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迅速行进;
③在高温浓烟巷道中撤退时,应防止高温危害。
(4)妥善避灾,等待救援。
(5)局部控制风流,减轻灾情。
(6)高度警惕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ppt课件
9
四、井下主要事故的自救互救
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自救互救
(1)了解和掌握爆炸前的预兆; (2)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在地; (3)用衣物护好身体,避免烧伤; (4)立即佩戴自救器; (5)迅速撤离灾区; (6)在安全地点妥善避灾待救。
ppt课件
10
2.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自救互救
创伤急救与自救措施

创伤急救与自救措施创伤是指外界暴力、物体撞击、切割等导致身体器官损伤的一种情况。
在创伤发生时,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急救和自救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损伤并保证生命安全。
创伤急救血管出血当出现大面积出血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进行止血。
•用自己的手掌均匀地按压在伤口处•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加压直接覆盖在伤口处•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控制出血,可以用扎带或绷带进行止血,具体方法是先在伤口下方结扎一个结,在结扎的地方向上调节扣子即可止血请注意,夹紧大血管,夹在伤口与心脏之间。
最后,应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骨折当发现患者受伤后出现强烈的疼痛,不能正常活动四肢,很可能是骨折。
此时的急救措施如下:•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清洁和安全•给患者进行止痛处理,可以使用止痛药或冰包冷敷,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然后利用硬物作为支架,保护患者受伤的部位,并使其稳定不动。
•需要搬运患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淤血当我们发现患者出现了淤血现象时,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促进自身的恢复。
•利用冰敷或保温带进行冷热交替处理,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使用一些外敷药物来加速局部的代谢•如有必要,按摩患处,以促进淤血的消散•应该避免活动过度,过度活动会导致患处加重,还需要增加医生的治疗难度创伤自救除了以上的急救方法外,我们在遭遇创伤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自救措施来减少损伤。
抗血块如果我们因为伤口或者其它原因出现了凝血或血友病等疾病,就需要使用药物来帮助我们化解血块。
抗感染当我们的伤口发生感染时,可以使用一些口服药物来加快恢复速度。
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还需要前往医院检查和治疗。
敷药对伤口进行敷药既可以防止感染,又可以缩短恢复时间。
远离危险区域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些危险的区域时,应尽快逃离危险区域,保障自己的安全。
总结创伤急救和自救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相关救护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在受到创伤时处置迅速、安全、正确地促进自身的恢复。
请注意,遇到严重的急救情况,应尽早寻求专业救护人员的帮助,不可轻易尝试自救。
第六章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 4妥善避灾:如无法撤退(通路被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 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 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救援,切记盲动。
• 2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 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坏,遇险矿 工未受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 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 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撤离危险区; 不能行走的伤员,灾情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内,要 设法台运到新鲜风流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 器,不可抬运。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调度室报告。
防护时间:中等劳动强度≧30分钟, 静坐≧120分钟
压缩氧自救器:气压不低18MPа 防护时间有:15分钟、30分钟、45分钟、60分钟等 每半年要检查一次压力、气密性、二氧化碳吸收剂 报废年限:配带3年,库存5年
• 1过滤式自救器是利用装有化学氧化剂虑毒装置将有毒空气氧化成 无毒空气供佩戴者使用的个人呼吸保护器,仅能防止CO气体中毒。 适用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8%,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5% 的灾区环境。
• 2化学氧自救器是利用化学生氧物质产生氧气,供矿工从灾区撤离 脱险用的隔离呼吸保护器。用于灾区环境大气缺氧或存有有毒气 体的条件。
• 佩带使用方法 • (1)扯开封口带 用右手食指扣住开启环,用力扯开封口环。 • (2)分盒 两手紧握自救器两端,用力在大腿上把外壳磕开。 • (3)拉开启动装置 一手握住下部外壳,另一手把上部外壳用力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知识

• (1)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 部的外伤大出血。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 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一只 手固定伤员头部。
• (2)指压面动脉:适用于颜面部外伤大出 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和示指或拇指和中指 分别压迫双侧下额角前约1cm的凹陷处,阻 断面动脉血流。因为面动脉在颜面部有许
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睫毛反射 消失。
• (2)无心跳和脉搏。
(三)止血法
•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 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 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 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 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 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ml) 时,就有生命危险。
单人和双人现场心肺复苏 操作程序
1、单人心肺复苏
• 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由同一个抢救 者顺次轮番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 外心脏按压。
• 先进行2次连续吹气后,抢救者迅速回到患者胸 侧,重新确定按压部位,作30次胸外心脏按压, 再移至患者头侧,作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进行4次循环(1min 内)后,再用“看- 听-感觉法”确定有 无呼吸和脉搏(要求 在5s内完成)。若无 呼吸和脉搏,再进行 4次循环,如此周而 复始。
• 频率:80~100次/min。
• 深度:婴儿1~2cm,儿童2~3cm, 成人4~5cm。
• 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值:30︰2,即 30次按压后予2次人工呼吸 。
注意点:
按压时手指不应压在胸壁上,两手掌 应保持交叉放置按压,否则易造成肋 骨骨折;
按压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
• 按压位置应正确,否则易造成剑突、 肋骨骨折而致肝破裂、血气胸;
• 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5种,使用时要根 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 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 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矿山事故应急处置自救与创伤急救

一、人工呼吸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对口人 工呼吸法。首先,解开伤者的腰带和衣 扣,轻轻撬开伤员的嘴,清除口腔内的 赃物,在伤员的嘴上垫块毛巾,拧紧伤 员的鼻孔,扒开伤员的嘴。吹起前,抢 救者要深吸气,然后紧贴伤员的嘴,大 口吹气,吹气完毕后,要立即离开,并 且松开伤员的鼻孔。照此方法反复操作, 每分钟吹气14~16次。
矿山事故应急处置自救与创伤急救
自救与互救
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 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 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互救”则是在有效的自救前提下,为了 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知识
在我国绝大多数煤矿中:生产条件复杂、环境 恶劣、瓦斯、煤尘、火灾、水灾、冒顶等灾害一 应俱全。每年因灾害事故夺去了许多矿工的生命。 实践证明,如果在灾难来临之时,工人进行有效 的自救和互救,能大大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伤害。 例如:某煤电公司某矿集中运输胶带发生火灾, 有25人佩戴自救器安全脱险,没有戴自救器的人 员中毒死亡,3人虽然带有自救器,但因不会使 用而遇难。本节着重介绍井下自救、互救与创伤 急救知识,帮助广大矿工,特别是新入矿的工人 朋友们,在灾难面前,正确的自救、互救,减少 灾难损失和伤亡。
以上,我们介绍了煤矿发生灾害事故时
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方法。这些方法不是一朝一 夕就能完全掌握的,这还需要广大矿工在生产 实践中多学多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 掌握操作技巧,危难时刻发挥作用。矿工朋友 们自救是否有效,关键是我们对自救常识的了 解和掌握。任何事情、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要 做最好的打算,最坏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 做到有备无患,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 的损失。
在进行骨折临时固定时要掌握以下原则
创伤急救与自救互救

应对恐慌
保持冷静和清晰的思维,有 效地控制情绪和应对不确定 的紧急情况。
互救的原则和实践方法
合作
通过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紧急 情况,并提供互相支持和帮助。
培训
参加急救培训课程,学习有效的 互救技巧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应 急反应能力。
沟通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沟通 和协调,分享信息和资源,更好 地开展互救工作。
创伤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了解创伤的不同类型和处理方法,我们能够正确判断伤情并采取适当的急救 措施,包括外伤处理、止血和包扎等。
创伤场景模拟演练
1
事故现场
模拟真实的事故现场,让每个人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提供有效的急 救。
2
疾病突发
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疾病突发情况,提高我们对急性病症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3
意外伤害
从跌倒和撞击到切割和烧伤,模拟各种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以增强我们的实际 应对能力。
自救与互救的重要性
自救和互救技巧不仅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还能帮助他人,共同度过危险和困难。
自救技巧和方法
安全至上
确保自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避免进一步危险和伤害,学 习基本的自我防护技巧。
利用周围资源
创伤急救与自救互救
通过掌握创伤急救和自救互救技巧,我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援助, 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创伤急救的重要性
学习创伤急救受伤者。
急救基本原则
在急救过程中,我们应遵循急救的基本原则:保护生命,预防进一步伤害, 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

04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的实践操作
止血技巧
直接加压止血法
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直接 敷在伤口处,然后用绷带 或布条加压包扎,以控制
出血。
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 端,减少血液流向伤口,
然后迅速就医。
止血带止血法
在四肢出血时,使用止血 带暂就医。
地震现场的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01 总结词
02 快速躲避
03 保持镇静
04 互救
05 创伤急救
地震现场的自救互救与创 伤急救需要迅速反应,掌 握正确的避震和急救技巧 是关键。
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 到坚固的物体躲避,如桌 子下、床下或卫生间等狭 小空间。避免站在门口、 窗户等危险区域。
在躲避过程中,保持镇静 心态,避免惊慌失措。如 果被困废墟下,不要盲目 呼喊,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
自救互救有助于提高公众 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 件的能力,减少二次伤害 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
快速反应
在遭遇危险或事故时,应迅速判断形势, 采取有效的自救互救措施。
科学合理
遵循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和流程,避免盲 目施救导致二次伤害。
团队协作
在多人遭遇危险时,应相互协作、配合, 共同完成自救互救任务。
胸腹部创伤的急救处理
总结词
胸腹部创伤可能导致内脏器官损伤, 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详细描述
胸腹部创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 、疼痛、出血等症状。在处理时应保 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生命体征,对开 放性伤口进行止血,及时就医。
四肢创伤的急救处理
总结词
四肢创伤可能导致骨折、关节脱位等,需要采取适当的急救 措施。
06
特殊情况的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改版)课件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如向路人求助、呼喊等。
发出求救信号
在无法拨打电话的情况下,可以尝试 发出求救信号,如使用手电筒、烟雾 信号等。
03
创伤急救技能
止血技巧
直接压迫止血法
使用清洁的纱布或布料直接压迫 在出血部位,施加适当压力以止
血。
抬高肢体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出血,通过抬高受伤肢 体来减缓出血。
止血带止血法
在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止血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止血带,但需注意不要过 紧或过松。
伤口处理
清洁伤口
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洁伤口周围 皮肤,然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缝合伤口
对于较大的伤口,需要进行缝合, 以促进愈合。
抗感染处理
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伤口,应使 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
骨折固定
临时固定
使用夹板、木棍等物品对骨折部位进行临时固定, 以减少疼痛和防止二次损伤。
培养团队协作和互救意识,能够在紧 急情况下与他人协作进行救治。
02
自救互救基础知识
紧急情况判断
01
02
03
判断危险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首先 要判断是否存在危险,如 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
判断伤害程度
在遭遇伤害时,需要判断 伤害的程度,以便采取适 当的自救互救措施。
判断救援需求
根据情况பைடு நூலகம்断是否需要寻 求外部救援,如联系消防、 医疗等机构。
固定技巧
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如夹 板固定、石膏固定等。
搬运与转运
在固定骨折部位后,应正确搬运伤者,并尽快送 往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04
现场急救流程
CPR心肺复苏术
总结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方法
现场创伤急救的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
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 1.口对口吹气法(见图12-1)
12-1
现场急救
2.仰卧压胸法(见图12-2) 3.俯卧压背法(见图12-3)
12-2
12-3
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
(二)心脏复苏 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
7.对触电者的急救
(1)立即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迅速观察伤员有无呼吸和心脏跳动。如发现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 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术。 (3)若呼吸和心脏都已停止,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 (4)对遭受电击者,如有其他损伤,如跌伤、出血等,应进行相应的急救 处理
第二节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法
二、火灾时的救护措施 发生火灾后,位于火源进风侧的大员,应迎风撇退。位于火源回风侧的 人员或是在撤退中遇烟气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 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侧撤出。 如果距火源较近且越过火源无危险,也可迅速越过火源迎风撤出在有 烟雾的巷道中撤退时,应尽量弯腰、低头前进。若烟大看不清或高温时,则 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帮,摸着管道、棚腿、铁轨撤退。在高温浓烟巷 道中撤退时,应注意用巷道水沟里的水浸湿毛巾、衣物,用湿衣物包头防高 温烟气刺激或向身上浇水,以降温、防烧伤 【案例】1997年4月14日,辽宁省抚顺矿务局某矿处理480m水平507采区发生煤
第六章
事故应急处置、自救与创伤急救
事故应急处置、自救与创伤急救
第一节 事故报告及现场 紧急处置
第二节 发生各种灾害 事故的自救、 互救和避灾方 法 第三节 创伤急救知识
第四节 煤矿典型事故 抢险救灾案例
第一节 事故报告及现场紧急处置
一、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以后,现场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地点、灾害程 度,认真积极消灭或控制事故的同时,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 可能受灾的人员发出警报。 1.报告形式 就近用电话报告。一般井下各工作地点都有防爆电话 2.报告对象 首先应向矿调度室报告。矿调度室值班领导可根据灾情及时向上级 汇报或组织力量抢救。若首先报告本区队领导,往往延误抢救时机。 3.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性质、发生地点、影响范围、人员伤亡以及现场 抢救、撤离情况。 4.报告方法 沉着冷静地把话说清楚,不要含混不清,更不能撒谎,要如实报告灾情。 若不清楚就说“不清楚”,弄清楚后再次汇报
(2)对出血人员的急救措施。 对这类伤员,要争分夺秒、准确、有效地止血,然后再进行其他急救处 理。对于因内伤而咯血伤员,先使其呈半躺半坐姿势,以利于呼吸和预防
窒息,然后劝慰伤员平稳呼吸,不得惊慌,以免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出血增多。
等待医护人员下井急救或护送出井急救。
5.对骨折人员的急救 对骨折人员,首先用毛巾或衣物作衬垫,然后就地取木棍、木板、竹笆 片等做成临时夹板,将受伤肢体固定后抬送医院。对受伤的肢体不得伸屈、 按摩、热敷或绑电缆皮,以免加重伤情 6.对溺水人员的急救 (1)转送。 把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要立即送到比较温暖、空气流通的地方,松开 腰带,脱掉湿衣服,盖上干衣服,以保持体温。
4.对受外伤人员的急救 (1)对烧伤人员的急救措施 ①灭:扑灭伤员身上的火,使其尽快脱离热源,控制烧伤范围。 ②查:检查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有无其他外伤和有毒气体 ③防:防止烧伤人员休克、窒息和创面污染。 ④包:用较干净的衣物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污染,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以 保持表皮完整
⑤送:把严重烧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第三节创伤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伤员前要先对处于昏迷的伤员进行判断,若伤员已 死亡,那就不用再采取措施了。若伤员没有死亡,一定要全力抢 救,不能有任何贻误。 判断伤员死亡与否的征兆有以下四点:①瞳孔散大,无反射 能力;②脉搏、心脏停止跳动;③血液停止循环;④肢体僵硬, 背出现赤灰色斑点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术、心脏复苏 术、止血术、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等、人工呼吸术人工呼吸 适用于触电体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 假死状态者。如果呼吸停止不久,抢救及时,伤员可很快脱险在 进行人工呼吸术之前,先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 将伤员上衣扣解开,松开腰带。肩部用衣物垫高,尽量伸展脖子, 头后仰,清除干净口中污物,以使呼吸道畅通
法(见图12-5)。
12-5
现场急救
2. 毛巾包扎法
(1)头顶部包扎法(见图12-8,12-9)
(2)面部包扎法。
(3)下颌包扎法。
12-8
(4)肩部包扎法。
(5)胸部包扎法。
(6)腹部包扎法。
12-9
现场急救
(二)心脏复苏 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
种方法。
(二)各种井下灾害伤员的现场急救 井下长期被困人员的现场急救发生冒顶、爆炸、透水事故时,都 可能将人员长期困于井下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十天 (1)发现井下被困人员时,禁止用矿灯照射其眼睛,抢救搬运过程中 用深色衣物或毛巾将伤员眼睛蒙住,以防伤员失明。 (2)井下长期被困人员脱险后,宜进流食,少吃多餐,不可暴饮暴食 (3)在医院治疗期间,劝阻亲属探望,避免过于兴奋、激动而发生意 外 2.对冒顶埋压人员的现场急救 (1)扒刨伤员时不可伤及人体。若被压煤岩块太大搬不动可用千 斤顶抬起煤岩块救人。绝不可用工具,只能用手扒,更不可 (2)救出伤员后,应尽快清除伤员口、鼻中的污物,使其呼吸爆破崩 畅通 (3)若伤员呼吸停止,应做人工呼吸抢救。 (4)若伤员有外伤,应包扎和行止血术止血,防止伤员因失血 (5)若伤员有骨折,应用夹板固定,防止加重伤情。过多死亡。
【案例】1998年5月20日20时30分,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巴 彦乌素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工人杭平和一头骡子被堵井下34天。杭平在井下吃 抗木皮,用暇镜片割骡肉吃,坚持到6月23日水排千四、冒顶事故时的救护措施出 井。
采煤工作面发现有冒顶预兆,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 冒顶发生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迅速撤出危险区。当情况 危急来不及撇退时,应紧靠煤壁贴身站立避灾。另外, 撤到木垛附近也较好。 当掘进工作面冒顶被堵时,被堵人员应维护、加固 被堵巷道的支架,特别是接近冒顶区边缘的支架,以防 冒顶继续扩大。同时,还应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 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以使营教人员了解灾情,组织 力量抢救。若被堵巷中有压风管,应设法打开压风管以 供新鲜空气【案例】1990年9月27日10时25分,福建 省永定县某矿由于资源纠纷,巷道被炸,未完全修复而 引发顶板事故,先后埋压3人致死,另有被堵3人采取 积极自救措施脱险复习思考题1。发生瓦斯、煤尘爆炸 事故时应采取什么救护措施? 2。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什么救护措施? 3。发生水灾时应采取什么救护措施? 4。发生冒顶事故时应采取什么救护措施?
(2)检查。
以最快的速度检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果有泥沙和污物堵塞,应迅速清除 干净,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3)空水。
使溺水者呈俯卧位,用木料、衣物等垫在肚下,或跪下一条腿,让溺水者
趴在另一条腿上,使其头朝下,并压其背部,迫使其体内的水流出 (4)人工呼吸。 对无心跳、呼吸者,应立即做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或口对口人工呼吸, 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术。
(一)口对口人工呼吸术它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 人工呼吸术。操作前将伤员仰卧,操作者一手托伤员下巴, 另一手捏伤员鼻子,深吸一口气,对准伤员口吹入。然后松 开鼻子,压胸以助伤员呼气。这样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 行。吹气节律约为14~16次/min。如图61所示。 图6-1口对口人工呼吸术(二)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术如图6-2 所示,操作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 指向外伸开,平放在伤员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半身重力压 伤员胸部,挤出肺中空气;然后操作者后仰,伤员以胸廓弹 性自然扩张吸气。反复进行,节律约为16~20次/min (三)俯 卧压背人工呼吸术图所币:伤员俯卧,头枕自己的一条胳膊, 操作者跨跪
1.心前区叩击术 使伤员头低脚高,施术者以左手掌置其心前区,右手握
拳,在左手背上轻叩。
2.胸外心脏按压术(见图12-4)
12-4
现场急救
2. 加垫屈肢止血法 当前臂和小腿出血不能制止且没有骨折和关节脱位时采用
(见图12-6)。
二、现场紧急处置 (一)积极消除灾害 事故发生后,灾区内或受威胁区的人员,要迅速判断事故性质,利用现 场条件在安全前提下采取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最大限度地控制 事故的危害程度 (1)在消除事故灾害时,要保持统一指挥和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单独 行动。要冷静沉着,绝不可惊慌失措、各行其是。 (2)在抢救过程中,必须保证自身安全。若自身安全没保证,不可盲目 行动。 (3)在抢救伤员时,必须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救生还者,后救 已死亡者;先救伤较重者,后救伤较轻者;对于窒息,心跳、呼吸停止,出血, 骨折的伤员,先复苏、止血、固定,然后再搬运 (4)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初始灾害,控制灾区情况恶化。如:火灾时,迅速 灭火;冒顶时,加强支护控制顶板;煤与瓦斯突出时,关闭防突反向风门;透水 时,迅速关闭防水闸门。
3.对中毒人员的急救 (1)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运到新鲜风流中,并安置在顶板完好、无淋水 和通风正常的地点 (2)立即将伤员口、鼻内的黏液、血块和碎煤(岩)除去,并解开上衣和腰带, 脱掉胶靴。 (3)用衣物覆盖伤员身体以保暖 (4)依心跳、呼吸、瞳孔以及伤员神志情况,初步判断伤员伤情轻重。对 呼吸困难或停止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对心脏停止跳动的伤员(心音、脉 搏、血压消失,瞳孔散大)进行心脏按压急救 (5)如果伤员出现眼红肿、流泪、畏光、喉痛、咳嗽和胸闷等现象,说明 是SO2中毒所致。当伤员出现流泪、喉痛和手指、头发呈黄褐色时,说明 是NO2中毒所致。对这两类伤员不能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只能做压胸或 压背人工呼吸。否则将加重伤情 (6)人工呼吸持续的时间以伤员恢复正常呼吸或死亡为止。救护队到来后 应由他们用苏生器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