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教案
(精品教案)《俄罗斯》讲课稿

(精品教案)《俄罗斯》讲课稿收集整理的《俄罗斯》讲课稿,希翼可以帮助到大伙儿。
(一)教材的前后联系和所处的地位。
《俄罗斯》是初中地理第二册第十五章《欧洲东部和北部》第二节的内容,第二节概括阐明了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要紧人文地理特征,说述了九个咨询题它的作用要紧是承上。
利用已学的经纬度知识阅读出俄罗斯大致的经纬度,利用已学的等高线图上的高度表和五种地形,读出俄罗斯的要紧地形。
气候的形成缘故,要紧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这两个妨碍俄罗斯气候的要紧因素动身。
明确俄罗斯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俄罗斯各地气候的差异。
利用大洲的界限知识掌握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丰富的自然资源,可结合差不多学过的知识。
明确俄罗斯煤,铁,石油资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本章在此将知识进一步巩固。
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别仅是知识的深化和扩展更重要的是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1)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掌握俄罗斯的气候和地形的要紧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了解俄罗斯具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是工农业生产发达的经济大国;掌握工业区的分布和要紧工业部门。
(3)了解俄罗斯内河航运,铁路和海上交通的基本状况。
掌握和经历要紧的港口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及重要的都市。
2、能力目标:(1)得分分析:一具国家的地理特征要紧从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来分析。
(2)综合分析讲明欧洲和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综合分析俄罗斯工业建立的基础和地区分布和XXX有何区不。
3、情感目标:经过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人文知识的了解。
使学生用辨证的一分为二的观念来看待咨询题。
(三)教学难点的分析和突破。
1、重点。
(1)北亚的位置:北亚全部为俄罗斯所占,大部分为中高纬度其决定了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2)俄罗斯的面积: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的国家,经过读图明确乌拉尔山和高加索山脉这是欧亚两洲的界限。
初中地理俄罗斯范围教案

初中地理俄罗斯范围教案1. 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莫斯科;2. 掌握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3. 了解俄罗斯工业部门特点以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分布的关系;4. 了解俄罗斯交通运输路线分布的特点;5. 培养学生对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认识。
教学重点:俄罗斯的位置、地形和河流。
教学难点:俄罗斯的基本概况分析。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资料分析法、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图片:普京、套娃、芭蕾舞。
看到这些图片,你能想到哪个国家?(俄罗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俄罗斯之旅,首先来学习这个国家的基本地理概况。
二、新课学习(一)横跨亚欧大陆1. 位置(1)半球位置:俄罗斯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地跨东、西半球。
(2)海陆位置:俄罗斯西濒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
陆上与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国接壤。
2. 地形地势:俄罗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其中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
主要高原有西伯利亚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高原。
主要山脉有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等。
3. 河流:俄罗斯河流众多,主要有伏尔加河、顿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二)自然环境特征1. 气候:俄罗斯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2. 生物多样性:俄罗斯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针叶林、落叶林、草原、苔原等多种自然景观。
三、案例分析分析俄罗斯工业部门特点以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分布的关系。
四、交通运输1. 铁路:俄罗斯铁路运输发达,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2. 公路:俄罗斯公路运输网络覆盖全国,但亚洲部分交通相对落后。
3. 航空:俄罗斯航空运输发达,主要航空公司有俄罗斯航空、乌克兰航空等。
五、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讨论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举例说明。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教案主题: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教案目标:1.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传统服饰和美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1.教师播放一段有关俄罗斯的视频,引导学生对俄罗斯产生兴趣。
2.教师用地图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并引导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3.教师用图片展示俄罗斯的历史名胜和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
二、核心活动:1. 教师用图片展示俄罗斯的传统服饰,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服饰文化。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俄罗斯的传统服饰和中国的传统服饰有何区别。
3.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学习制作俄罗斯传统美食(如饺子和地瓜煎饼等),并分组进行制作。
三、展示活动:1. 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制作的俄罗斯传统美食,并介绍制作过程和口感。
2. 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俄罗斯传统服饰秀,展示自己穿着俄罗斯传统服饰的形象和姿势。
四、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俄罗斯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 学生逐一发言,分享自己在制作俄罗斯传统美食和穿着传统服饰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予评价和肯定。
2. 学生通过展示和发言,展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互联网,进一步了解俄罗斯的文化和艺术,比如俄罗斯的芭蕾舞和音乐等。
2. 学生可以通过画画或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俄罗斯的印象和想法。
教学资源:1. 录制好的关于俄罗斯的视频。
2. 地图、图片等视觉教具。
3. 俄罗斯传统服饰和传统美食的相关图片和材料。
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教案、教学设计

1.情感态度: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使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培养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
2.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了解我国与俄罗斯在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友好交往,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教学内容:
(1)填空题:考查学生对俄罗斯基本地理、经济、文化知识的掌握;
(2)选择题:测试学生对俄罗斯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2.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俄罗斯的好奇心,如:“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它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了解俄罗斯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3)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俄罗斯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俄罗斯的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等,使学生深入理解其经济特点;
(5)巩固练习: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教学评价: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俄罗斯》第1、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俄罗斯》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特别是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俄罗斯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
本课按照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习。
“横跨亚欧大陆北部”是本节的认知基础,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邻国,地形特点,以及由于纬度高所导致的气候特点。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优越的资源条件为工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相对滞后。
“发达的交通”,结合俄罗斯的交通运输,落实课程标准“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最后,课文从交通枢纽的角度介绍了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一、教学目标1. 学会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出俄罗斯的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和首都。
【教学难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所侧重的设计学习内容,具体包括三部分,即“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发达的交通”。
在思路上,这三部分按照由自然到人文,以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本讲为第1课时,即“横跨亚欧大陆北部”部分,通过莫斯科寒冷的视频,了解俄罗斯寒冷的国度为引入,通过“寒冷的原因”“寒冷的影响”作为情景线,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气候及人口分布知识线串联起来。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1.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主要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极地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 俄罗斯地理位置描述不正确的是()A.地跨亚欧两洲B.大部分位于亚洲北部C.位于欧洲东北部D.属于亚洲国家3. 俄罗斯的地形特点是()A.高原、山地面积广大B.平原、丘陵面积广大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D.盆地、山地面积广大4. 关于俄罗斯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乌拉尔山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B.叶尼塞河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C.勒拿河和叶尼塞河之间的地形区是西西伯利亚平原D.乌拉尔山以西是西欧平原,以东是东欧平原【参考答案】B;D;C;A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俄罗斯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1. 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2. 地形与河流特点(1)地形地势特点(2)河流特点3. 俄罗斯的气候(1)气候的类型及特点(2)气候的影响《俄罗斯》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其工业部门特点。
俄罗斯(第2课时)示范教案

《俄罗斯》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简单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矿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工业的分布。
3.认识俄罗斯是一个重工业发达的国家,是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大国。
教学重点分析俄罗斯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对主要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2020年6月24日,受新冠疫情影响而推迟的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在莫斯科红场拉开帷幕。
师: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的背后与其资源条件及工业有何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俄罗斯经济的发展。
(板书)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二节俄罗斯二、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1.资源丰富读图,找找俄罗斯有哪些矿产资源?归纳其资源有何特点?生:(可能的答案)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镍、石油、铜、铝土、天然气、铅锌、金等。
俄罗斯资源丰富,种类多样。
读图,指出俄罗斯的资源分布。
生:(上台指图回答)师:俄罗斯面积广大,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自足的大国之一。
这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木材蓄积量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许多种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如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读图,找出俄罗斯几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区。
主要煤田A库兹巴斯;最大的铁矿B库尔斯克;大油田C秋明油田、D第二巴库油田;有色金属集中的地区乌拉尔山区。
师:(总结)资源分布不均匀,80%集中在乌拉尔山脉以东。
(承转)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工业分布读图,找出俄罗斯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生:(可能的答案)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有: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师:介绍俄罗斯四个主要的工业区。
活动探究1: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比较俄罗斯和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俄罗斯教案

俄罗斯教案教学内容:了解俄罗斯介绍。
知识目标: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历史、地理位置、文化特色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感目标: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教学重点:俄罗斯的基本情况和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交流中。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
我们现在都可以轻松出国旅游,到各个国家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
那么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俄罗斯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俄罗斯。
二、介绍俄罗斯基本情况和文化特点(20分钟)。
1.俄罗斯的历史。
说到俄罗斯,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悠久的历史。
俄罗斯建国于公元862年,在维京人的统治下,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俄罗斯。
2.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的东部和北部濒临北冰洋,南部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等国接壤,西部则与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相连。
3.俄罗斯的文化。
俄罗斯是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国家,它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俄罗斯的诗歌、文学、音乐和芭蕾舞都很有名。
俄罗斯的美食也非常独特,如饺子、红菜汤、俄式烤肉等,都是口味独特。
4.俄罗斯的语言。
俄语是俄罗斯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与中文同属六大语系之一。
三、活动互动(15分钟)。
1.团队游戏。
通过抽象、绘画情景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俄罗斯的文化特点。
2.外籍老师教学。
请外籍老师加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俄语的教学来让学生体验俄罗斯文化的氛围。
四、总结(5分钟)。
通过这一堂课的较量了解,你们对俄罗斯的基本情况和文化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吗?是不是发现我们文化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呢?我们要学会去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和世界交流。
新人教俄罗斯教案

新人教俄罗斯教案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俄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俄语听说读写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俄罗斯的历史概况3. 俄罗斯的文化特色4. 俄罗斯的社会生活5. 简单的俄语日常用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俄罗斯的基本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知识。
2. 难点:俄语日常用语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交际法,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俄语。
2.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分组完成各项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结合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直观展示俄罗斯的风土人情。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
3. 实践环节:学习简单的俄语日常用语,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课后进行俄语对话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俄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3.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交流、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俄罗斯教案教材。
2. 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网络资源等。
3.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个月: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学习简单的俄语日常用语。
2. 第二个月:深入学习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3. 第三个月: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俄语实际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区域地理《俄罗斯》教学设计
吴川三中王晓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世界地图,说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和范围。
(2)根据俄罗斯的地形图,准确指认出各地形区并分析地貌特征,说出俄罗斯的地形特征以及对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3)通过阅读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图,学会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
(2)能够根据俄罗斯国土特点说明其气候成因。
(3)能够根据俄罗斯的位置和气候,说明其农业分布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罗斯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的学习,增强对该国家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会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俄罗斯的地形特征以及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俄罗斯的气候与农业分布。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重视对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通过读欧洲东部和北亚政区图了解俄罗斯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以此来分析俄罗斯气候形成的原因。
将俄罗斯气候分布图和俄罗斯农作物分布图对照起来读,以此来理解俄罗斯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农业带的分布的特点,得出俄罗斯的农业生产深受其气候影响的结论。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用ppt展示俄罗斯标志性建筑——圣瓦西里大教堂,俄罗斯三色旗和国徽,以及俄罗斯首都、官方语言、宗教等简短文字介绍。
同时播放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师:看了以上的图片,同学们有没有知道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呢?
生:俄罗斯
师:对,这节课要学俄罗斯的自然地理方面,第一幅图是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首都莫斯科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接下来是俄罗斯的国旗和国徽,国徽是鹰图案,象征俄罗斯人民的勇猛。
好,既然俄罗斯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那么它的自然地理是怎样影响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展示
(一)地理位置
1、在ppt上展示俄罗斯在世界上的位置,让学生说出所处半球和跨越大洲。
师: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欧洲国家,位于北半球高纬地区,主要国土面积在东半球,地跨亚欧两洲。
2、展示俄罗斯地形图
师:定义一个地区的位置,一是明确绝对位置(即经纬度位置),二是相对位置(即海陆位置)。
现在看俄罗斯地形图,找出俄罗斯所处经纬度和跨越半球,大洲。
总结归纳俄罗斯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生:好。
经度范围:大部分处在50°N~70°N之间(北温带、北寒带)
纬度范围:20°E~180°E之间。
(东西长1万多公里)横跨亚欧两大洲。
师(补充):俄罗斯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两大洋、两内海(波罗的海和黑海),陆上邻国14个。
因为欧洲部分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集中了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所以俄罗斯为欧洲国家。
(二)地形地貌和河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俄罗斯地形图,找出地理单元和地形特征。
注意读图顺序,经度方向—从西到东,纬度方向——从南到北,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和地势。
生:地形单元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从西到北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
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地势西低东高、南高北低。
师(补充):以叶尼塞河为界,以西为平原(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以东为高原山地。
从东向西,平原和高原相间,活像一块“三明治”。
那么这样的地形特征对河流又有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现在找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
生:从西向东,河流依次是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师(一边在ppt俄罗斯地形图上勾勒出主要河流一边讲解):乌拉尔山脉以东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向北注入北冰洋。
而乌拉尔山脉以西的伏尔加河向南注入里海。
在这里,可以这样巧记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三条河流自西向东“毕业了”。
做练习: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河流为何自南向北流?它们的水文特征如何?
师: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和凌汛等等,同学们可以往这几方面思考。
生:西伯利亚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所以三条河流是自北向南流;河流水量丰富,水能丰富,结冰期长,易发生凌汛。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河流的水量是否跟气候有关呢?(展示ppt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介绍资料)
(三)气候
(提问)为什么奥伊米亚康会成为北半球的寒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俄罗斯的气候。
先来判读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沿海为高山高原气候,东部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补充)地中海沿岸有一小块地中海气候区。
东西气候差异大。
这种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温度上,俄罗斯东欧平原上的民居墙体由薄逐渐变厚,也说明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东欧平原气温比较温和,气温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而俄罗斯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受太平洋影响,具季风性,也比较温暖湿润。
师:好,回想刚才的问题。
同学们现在找出奥伊米亚康的位置,并说出其气候类型。
生:位于俄罗斯东部,高山高原气候。
师:那么为什么奥伊米亚康会成为北半球的寒极呢?(从纬度、海拔、地形等方面来说)
(1)首先,纬度高,气温低;
(2)地处亚洲大陆最北部,地势东南高西北地,深受北冰洋影响,受极地气团控制;(3)盆地地形,口往北冰洋开,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
(4)东部和南部地势高,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
三、结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和气候,那么气候究竟会对农业有什么影响呢?俄罗斯强大的工业体系又是怎么分布的呢?它又是怎样影响交通呢?如想知道答案,请听下回分解。
六、板书设计
俄罗斯的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1、绝对位置
2、相对位置
二、地形地貌和河流
1、地形类型
2、地势特征
3、主要河流
三、气候
1、主要气候类型
2、寒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