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基本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3. 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4.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改变二、化学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1. 元素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和电子结构3.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4.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律三、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与形式2. 物质的量和化学计算3.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的应用四、物质的氧化与还原1. 氧化与还原的基本概念2. 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3. 物质的氧化与还原反应五、物质的结构1. 原子的核和外层电子构造2. 元素键和化合价3. 分子的形状与分子极性4. 浓度概念及浓度计算六、酸碱与盐1. 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2. 酸溶液、碱溶液和盐溶液的鉴别方法3. 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的性质4. 盐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七、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的常见性质与分类2. 金属的常见化合物与应用3. 非金属的常见性质与分类4. 非金属的常见化合物与应用八、高分子化合物1.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分解反应3. 塑料和纤维的应用九、化学能和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2. 化学能的利用与化学能的储存3.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4. 化学平衡与动态反应过程十、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1. 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污染预防的化学方法3. 化学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的知识点归纳:
1. 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等。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的基本性质、元素的存在形式;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方法。
3. 常见化学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等。
4.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原子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离子、离子键、共价键等。
5. 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式的书写、化合价的概念与确定。
6. 溶液中的酸碱反应:酸碱的性质、pH值的概念、中和反应等。
7. 溶液的浓度、质量守恒定律: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配制等。
8. 金属的性质及其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金属的常见性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等。
9. 燃烧与燃烧反应: 燃烧的条件、燃烧反应的类型、燃烧与环境污染等。
10. 物质的分类与循环:常见物质分类、物质的循环与保护。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完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完整)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必背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核的带电情况: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原子的电荷性质:同类电荷相斥,异类电荷相吸- 原子的互相约束和稳定:原子核内质子间的斥力被中子的引力所抵消,从而使原子核内相对稳定2. 元素及其周期律:- 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原子序数(或电子数)的原子构成的一类物质- 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元素的符号由拉丁文的首字母或首字母与其它字母组成,名称一般来源于拉丁文或人名-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周期表由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而成,分为周期和族-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同一周期中,原子的电子层次相同;同一族中,原子的外层电子数相同3. 元素的化学命名和化学式:- 阴离子的命名:根据元素名后面的“ide”或“ate”等后缀进行命名- 阳离子的命名:阴离子的名称前面添加相应的数词- 两种离子的化学式的写法:利用离子化合价数的交换来进行化学式的书写4. 简单物质的形成:- 金属元素的特点: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延展、塑性等特点- 非金属元素的特点:物理性质差,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氧化剂发生反应- 键的形成:键是指共享或转移的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引力5. 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 化学反应的定义:物质发生转化,原来的物质消失,新物质增加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的构成: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式前后进行标识-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之比必须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6.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指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同时其它物质得到电子而被还原7. 电石和石灰:- 电石的制备:利用石灰,氯化钠和焦碳的反应制备电石- 电石的用途:制造乙炔气和各类有机合成化合物- 石灰的制备:利用石灰石的煅烧得到生石灰,再与水发生反应得到石灰水这些知识点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的重点内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性质
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4. 各种物质的分类和常见物质的特点
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2. 原子的核和电子的特性
3. 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周期表
4. 元素的周期性和化合价
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法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平衡常数
3. 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 量的关系和摩尔计算
四、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1. 物质的热学性质和热量的传递
2. 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
3.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动力学
4. 化学能、电能和光能的转化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1.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
2. 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
3. 酸碱中和反应和溶液的离子反应
4. 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的鉴定方法
六、常见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1.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和制备
2. 酸、碱和盐的制备和性质
3. 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4. 物质的电解和重要的电化学反应
七、溶液和溶液的浓度
1. 溶液的概念和性质
2. 溶质的溶解度和溶度
3. 溶液的稀释和浓度的计算
4. 溶质的鉴定和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概述一、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理变化不涉及物质组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涉及物质组成的变化。
3. 原子与分子-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4. 元素与周期表- 元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基本物质。
- 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二、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
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以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 方程式需平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
3.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 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如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的性质- 酸性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碱性物质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 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
- 氧化剂获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3.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易与酸反应。
- 非金属多具有脆性,不易导电和导热,与金属反应形成化合物。
四、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与使用- 了解常见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规程- 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3. 实验室安全- 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学会处理意外事故。
五、化学与生活1. 化学与健康- 了解化学物质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2. 化学与环境- 认识到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提倡绿色化学。
3. 化学与能源- 了解化学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1 物质的组成- 物质:占据空间、具有质量的实体- 元素: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成分-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物质的最小粒子,具有该物质化学性质的实体-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分子1.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第二单元原子和分子2.1 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中心部分- 电子:带负电的粒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原子序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序号,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2.2 分子理论- 分子概念: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1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3.2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或形态发生改变,但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物质的本质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生成物: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第四单元化学反应4.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变化关系- 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4.2 化学反应的计算-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除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函数,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第五单元碳和化石燃料5.1 碳单质- 碳元素:原子序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2- 金刚石:碳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硬度大、透明- 石墨:碳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导电性好、软5.2 氧化物- 二氧化碳:由碳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大气中的重要成分- 一氧化碳:由碳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毒、可燃5.3 化石燃料- 煤:由植物残骸经过长时间高压高温作用形成的燃料- 石油:由海洋生物残骸经过长时间高压高温作用形成的燃料- 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体,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第六单元有机化合物6.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化合物: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大多数具有生命现象- 有机反应: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6.2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糖类: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蛋白质:由碳、氢、氧、氮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物质第七单元溶液和浓度7.1 溶液的基本概念-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透明的混合物- 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剂溶解的物质7.2 溶液的浓度- 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总体积之比,单位为mol/L第八单元酸碱盐8.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8.2 酸碱盐的性质- 酸的通性:能和碱反应生成水、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的通性:能和酸反应生成水、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盐的通性:能和酸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能和碱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第九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9.1 金属的基本概念- 金属: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的物质- 金属元素:周期表中IA、II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9.2 金属的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 金属的化学性质:能和氧气、酸、盐反应9.3 金属材料- 纯金属:由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第十单元生活中的化学10.1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 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口味、延长保质期等目的的化学物质10.2 能源和环境保护- 能源:人类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如化石燃料、核能、太阳能等- 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0.3 化学与健康- 药物: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全解——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全解——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知识点1: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知识点2: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点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 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在方程式的右边。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写清楚。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要平衡。
知识点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从左到右读,反应物在左边,生成物在右边。
- 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
第二单元空气与水2.1 空气知识点1:空气的成分-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
- 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知识点2:气体的性质-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气体可以被压缩。
- 气体的分子间距离较大。
2.2 水知识点1:水的性质- 水的化学式为H₂O。
- 水的沸点为100°C,凝固点为0°C。
-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知识点2:水的净化- 沉淀: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悬浮物沉淀下来。
- 过滤:通过过滤网将悬浮物和溶液分离。
- 吸附:通过吸附剂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 消毒:通过加入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3.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知识点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物质的形态或状态发生改变。
知识点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
3.2 反应类型知识点1: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85)质量分数: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与该物质元素总质量之比叫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30、(9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方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31、(93)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32、(99)方程式配平:33、(108)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34、(125)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35、(131)化石燃料:煤、石油、 天然气。
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18、(77)元素符号: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19、(78)电子层:科学家把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称为电子层;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1、(47)化合物: 组成中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12(4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13、(52)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原子的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4、(56)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20、(79)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
21、(79)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22、(8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3、(82)原子团(根):作为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做根。
7、(36)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察觉的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8、(3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9、(38)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10(39)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一变多)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15、(7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符号为Ar )。
16、(73)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7、(76)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3、(27)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由不同种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
4、()
5、(35)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多变一)
6、(35)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基本概念
1、(2页)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7、8)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