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三一文库()〔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一:油漆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油漆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0范围该作业指导书描述了的油漆厚度检验过程和验收方法。
2.0最终检验员负责油漆的湿膜厚度检验,和干膜厚度检验。
3.0湿膜厚度检验:膜厚度测厚仪的优点在于可以在涂覆过程中检查和改正不适当的涂膜厚度。
如果涂覆者知道了湿膜厚度,当以此数据乘以涂料固体份的体积百分率,就可估算出干膜厚度。
干膜厚度(μm)=湿膜厚度(μm)*涂料固体分(体积%)。
湿膜厚度的测定,只是保证干膜膜厚的辅助手段,由于干、湿膜比例变化很大,仅用湿膜厚度估算干膜厚度,会带来偏差,评价总厚度,还是以干膜厚度为准。
3.1设备:湿膜厚度梳规3.2测量方法:把试板固定在一合适的水平基础上,这样在测定漆膜过程中试板就不会产生移动或跳动,将该仪器放在待测厚度湿膜上,使其最小读数在顶部,而仪器偏心轮和湿膜之间最大间隙正好在湿膜上方,然后将其向前滚动半周(180°)并反方向重复滚动半周(180°)后移动,检查仪器中央轮缘与湿膜表面首先接触的位置,读出读数并计算平均值成为一个读数。
当使用每个标度的线性中心区段,即使用标度总量程的80%左右的区段,精度最高。
3.3抽样比例:湿膜厚度是参照数值,用于油漆工艺认证和过程监视。
常规油漆不定期巡检。
工艺认证时每批抽检一个。
3.4检验记录:油漆湿膜厚度巡检记录。
4.0干膜厚度检验4.1设备:易高345超声波膜厚检测仪。
4.2测量方法:校正错误处理:如果在校正中显示屏上出现1Err表明校正没有正确的进行,可能是不正确的基材、数值和单位造成的,按θ键可以消除错误信息,仪器会自动恢复到工厂校正模式,请重新进行校正即可。
光滑表面校正:放置探头在裸露金属上,等到有读数显示,然后把它打开。
按“0”键把显示复0。
紧密贴近裸露金属放置校准膜片,然后读数。
按+和-键来调节显示值到测试箔值。
按θ键来确定这次校验或等待7秒让仪器自动确定已被校准。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喷漆件是汽车创造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其外观质量直接影响整车的美观度和品质感。
为了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标准,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作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漆件检验作业的指导书,匡助相关人员进行正确的检验操作。
一、外观检查1.1 确认颜色是否一致:根据产品要求,比对喷漆件的颜色与标准色卡进行对照,确保颜色一致。
1.2 检查表面是否平整:用手轻轻触摸喷漆件表面,检查是否有凹凸不平或者气泡现象。
1.3 检查喷漆件边缘是否完整:检查喷漆件边缘是否有漆膜剥落或者不完整的情况。
二、厚度测量2.1 使用专业的厚度测量仪器:选择合适的厚度测量仪器,对喷漆件的涂层厚度进行测量。
2.2 确保涂层厚度符合标准:根据产品要求,对涂层厚度进行测量,并确保在规定范围内。
2.3 注意测量位置的选择:在进行涂层厚度测量时,要选择代表性的位置,避免测量误差。
三、耐候性测试3.1 选择合适的耐候性测试方法: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合的耐候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3.2 观察喷漆件的变化:经过一定时间的耐候性测试后,观察喷漆件的颜色、光泽度等是否有变化。
3.3 检查涂层的附着力:在耐候性测试后,检查涂层的附着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四、破坏性测试4.1 选择合适的破坏性测试方法: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合的破坏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4.2 测试涂层的硬度:通过破坏性测试,测试涂层的硬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3 检查涂层的耐磨性:在破坏性测试后,检查涂层的耐磨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五、记录和报告5.1 记录检验结果:对每一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时间、检验人员、检验方法等信息。
5.2 编制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详细的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论和建议。
5.3 提交检验报告:将检验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者客户,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结论:喷漆件检验作业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的检验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喷漆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要求,达到客户要求的标准。
二、检验要求:1. 外观检验:检查喷漆件的表面是否平整、无气泡、无划痕、无漏涂等缺陷。
2. 厚度检验:使用合适的工具对喷漆件的涂层厚度进行测量,确保符合客户要求的标准。
3. 耐腐蚀性检验:将喷漆件放入盐雾试验箱中进行盐雾腐蚀测试,检查其耐腐蚀性能。
4. 耐磨损性检验:使用磨擦测试仪对喷漆件进行耐磨损性能测试,确保其表面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
5. 色差检验:使用色差仪对喷漆件的颜色进行检测,确保颜色与客户要求的标准一致。
三、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目视检查,可以使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进行细微检查。
2. 厚度检验: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进行测量,按照客户要求的标准进行比对。
3. 耐腐蚀性检验:将喷漆件放入盐雾试验箱中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4. 耐磨损性检验:使用磨擦测试仪对喷漆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5. 色差检验:使用色差仪对喷漆件的颜色进行检测,根据色差值进行评估。
四、检验记录:1. 检验人员应当对每一批喷漆件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2. 检验记录应包括喷漆件的编号、检验日期、检验结果等信息。
3.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日后查阅。
五、检验标准:1. 检验标准应符合客户要求的标准,可以参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2. 检验标准应明确具体的要求,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六、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检验技术和经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 在进行检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对于不合格的喷漆件,应及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整改后的产品进行重新检验。
以上为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希翼对您有所匡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喷漆件检验是在创造过程中确保喷漆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阐述喷漆件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包括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检验方法、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检验记录和结果分析等五个部份。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和产品规范,确定喷漆件的检验标准,包括颜色、涂层厚度、附着力等方面的要求。
1.2 准备检验设备:根据检验标准,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如喷漆件厚度测量仪、颜色比对板、附着力测试仪等。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定义检验方法:根据检验标准和设备要求,制定适合的检验方法,包括检验步骤、检验顺序和检验要点等。
确保检验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二、检验方法:2.1 外观检验:对喷漆件的外观进行检验,包括涂层表面平整度、颜色一致性、气泡、划痕等方面的评估。
2.2 厚度测量:使用喷漆件厚度测量仪,对涂层的厚度进行测量,确保涂层厚度符合要求。
2.3 附着力测试:使用附着力测试仪,对涂层的附着力进行测试,确保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达到标准要求。
三、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3.1 涂层厚度不均匀:可能导致颜色差异和涂层容易剥落。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喷漆设备的喷涂参数、增加涂层的干燥时间等。
3.2 涂层表面浮现气泡:可能由于涂料中含有挥发性成份或者涂装过程中的温度不适宜。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涂料配方、控制涂装环境温度等。
3.3 涂层附着力不良:可能由于基材表面处理不当或者涂装过程中的污染等原因。
处理方法包括改进基材表面处理工艺、加强涂装过程中的清洁措施等。
四、检验记录:4.1 记录检验结果:对每一个喷漆件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外观评估、厚度测量值、附着力测试结果等。
4.2 记录缺陷情况:对于发现的缺陷,详细记录缺陷的位置、类型和程度等信息,以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4.3 记录处理措施:对于发现的缺陷,记录采取的处理措施,并评估处理效果。
五、结果分析:5.1 缺陷统计:根据检验记录,对不同类型的缺陷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缺陷的发生频率和分布情况。
油漆作业指导书

油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油漆作业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装修工作,它可以为房屋或者其他建造物增添美观,同时也能保护表面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然而,进行油漆作业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步骤,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持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漆作业的指导书,包括准备工作、涂料选择、油漆技巧和清洁保养。
一、准备工作:1.1 表面准备:在进行油漆作业之前,首先需要确保表面的平整和清洁。
使用砂纸或者刮刀去除旧漆、灰尘或者其他杂质,并填补任何裂缝或者凹陷。
确保表面干燥,没有潮湿或者油脂。
1.2 保护措施:在开始油漆作业之前,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油漆溅到不需要涂漆的区域。
使用胶带和塑料薄膜覆盖门窗、插座、开关等,确保周围的家具和地板也得到保护。
1.3 工具准备:准备好适当的工具是进行油漆作业的关键。
常见的工具包括刷子、滚筒、刷盘、油漆桶、搅拌棒等。
确保这些工具干净且无损坏,以获得更好的涂装效果。
二、涂料选择:2.1 表面类型:根据不同的表面类型选择合适的涂料。
例如,木材表面需要使用木材漆,金属表面需要使用金属漆。
确保涂料的质地和颜色与所需的效果相匹配。
2.2 涂料种类:涂料种类繁多,包括乳胶漆、油漆、清漆等。
根据所需的效果选择适当的涂料种类。
乳胶漆适合于室内墙壁,而油漆适合于室外表面或者需要更耐久的表面。
2.3 涂料质量:选择质量好的涂料可以确保作业的质量和持久性。
查看涂料包装上的信息,如耐久性、遮盖力和干燥时间。
选择符合需求的高质量涂料,以获得最佳效果。
三、油漆技巧:3.1 涂刷技巧:使用刷子进行涂刷时,要保持均匀的压力和速度,避免浮现刷痕或者涂料积聚。
始终按照木材纹理或者表面的方向进行涂刷,以获得更加平滑和自然的效果。
3.2 滚涂技巧:使用滚筒进行涂刷时,要确保滚筒上均匀涂满涂料,避免滚筒上的涂料过多或者过少。
进行涂刷时,要保持均匀的压力和速度,以避免浮现滚痕或者涂料溅出。
3.3 喷涂技巧:喷涂是一种快速且高效的涂漆方法,但需要专业的技巧和设备。
聚氨酯防水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聚氨酯防水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1.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依据标准GB/T 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GB/T 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528-2009/ISO 37:200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1.3仪器设备(1)HD-10测厚仪(2)电动油毡不透水仪(3)LD-5电子式拉力试验机(4)DWX-200-40低温试验箱(5)DWZ-120低温弯折仪(6)HNY-2S远红外电热恒温干燥箱(7)涂膜模具(8)SG-ZY-D/E制样机1.4组批规则以同一类型的15t产品为一批,不足15t也作为一批。
1.5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1.5.1试验项目(1) 固体含量(2) 拉伸性能(3) 低温弯折性(4) 不透水性(5) 表干时间(6) 实干时间(7) 吸水率1.5.2 试验方法1.5.2.1 试样准备试验前样品及所用试验器具应在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下至少放置24h。
1.5.2.2 固体含量将样品充分搅匀后,取(10±1)g的样品倒入已干燥称量的直径65mm±5mm的培养皿(m0)中刮平,立即称量(m1),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再放入到120℃±2℃烘箱中,恒温3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2h,然后称量(m2)。
固体含量X=(m2-m0)/(m1-m0)×100%式中:m——培养皿质量,gm1——干燥前试样和培养皿质量,gm2——干燥后试样和培养皿质量,g1.5.2.3 拉伸性能1.5.2.3.1试样制备将放置后的试样混合均匀,不得加入稀释剂。
若试样为多组分涂料,则按产品配合比混合后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充分搅拌5min,静置2min,倒入模框中。
油漆进货检验指导书

油漆进货检验指导书油漆类进货检验指导书1抽样⽅法每批次抽取两个包装单元,油漆与涂料均随机抽取两罐或两桶进⾏检验。
2检验项⽬与检验⽅法2.1外观2.1.1检查油漆产地、牌号应符合采购要求,核对⽣产⽇期在保质期限之内。
2.1.2打开包装⽬测检查,油漆内应⽆杂质,表⾯不可变质发⿊,搅动时底部应⽆沉淀硬块。
2.1.3油漆颜⾊应与采购订单要求⼀致,在初步确认颜⾊⽆误后,应按照喷漆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试喷,待⼲燥后与标准⾊板或⾊卡进⾏对⽐,以⾊差仪进⾏测量⾊差值应≤1.0。
2.2附着⼒检查2.2.1取⼀块制作好的标准试⽚,按照喷漆作业指导书的步骤喷上油漆,在完成所有⼯作后,将喷好漆的试⽚置于常温下放置6⼩时。
2.2.2将喷好漆放置6⼩时后的试⽚放置在坚硬/平直的物⾯上,以防在试验过程中样板的任何变形。
以间距1mm的划格⼑具垂直于试⽚表⾯,以均匀的压⼒(压⼒以能割划⾄底材为合适),平稳割划样品表⾯,然后将样品旋转90度⾓,在所割划的样品上重复以上操作,以使切⼝形成⽅格阵图形,⽤软⽑刷刷去表⾯残留渣滓。
2.2.3⽤黏附⼒350-400g/cm*cm的胶纸(此处采⽤3M的Scotch胶纸),牢牢的黏住被测试的⼩⽅格,并⽤橡胶檫⽤⼒檫拭胶纸使得胶纸与被测的区域⾯密致接触,⽤⼿按住胶纸的另⼀端,以180度⼒⽅向迅速拉下胶纸,同⼀个位置进⾏3次,观察漆膜脱落状况,要求切割的边缘完全平滑,没有⼀个⽅格脱落。
2.3硬度测试2.3.1试验⼯具为中华牌⾼级绘图铅笔,笔芯硬度1H,中华牌⾼级绘图橡⽪,400号⽔砂纸。
2.3.2试验⽤铅笔的制备:⽤削笔⼑削去⽊杆部分使铅芯呈圆柱状露出约5MM,然后在坚硬的平⾯上放置砂纸将铅芯垂直靠在砂纸上画圆圈慢慢地研磨直⾄铅笔尖端磨成平⾯边缘锐利为⽌.2.3.3将样板放置在⽔平的台⾯上,漆膜向上固定,⼿持铅笔约成45度⾓,以铅笔芯不折断为⼒度,在漆膜⾯上向试验者前⽅以均匀的、约1cm/秒的速度推压约1cm,在漆膜⾯上刮划。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3.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以丙烯酸酯、乙烯—乙酸乙烯酯等聚合物乳液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加入填料及其它助剂配制而成,经水分挥发和水泥水化反应固化成膜的双组分水性防水涂料检测。
3.2依据标准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 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528-2009/ISO 37:200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3.3仪器设备(1)HD-10测厚仪(2)电动油毡不透水仪(3)LD-5电子式拉力试验机(4)DWX-200-40低温试验箱(5)DWR-II柔度弯曲试验仪(6)HNY-2S远红外电热恒温干燥箱(7)涂膜模具(8)SG-ZY-D/E制样机3.4组批规则以同一类型的10t产品为一批,不足10t也作为一批。
3.5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3.5.1试验项目(1) 固体含量(2) 拉伸性能(3) 低温柔性(4) 不透水性3.5.2 试验方法3.5.2.1 试样准备试验前样品及所用器具应在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下至少放置24h。
3.5.2.2 固体含量将样品搅均后,取(6±1)g的样品倒入已干燥称量的培养皿(m0)中并铺平底部,立即称量(m1),再放入到加热到规定温度(水性105±2℃或溶剂型、反应型120±2℃)的烘箱中,恒温3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冷却2h,然后称量(m2)。
反应型涂料,应在称量(m1)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再放入烘箱。
固体含量X=(m2-m0)/(m1-m0)×1003.5.2.3 拉伸性能3.5.2.3.1试样制备将样品按生产厂指定的比例分别称取适量液体和固体组分,混合后机械搅拌5min,静置(1~3)min,以减少气泡,然后倒入规定的涂膜模框中。
为方便脱模,模具表面可用脱模剂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2、检测抽样、取样作业指导书3、体质颜料的检测规范4、助剂检测规范5、乳液检测规范6、固含量测定检测规范7、乳液的冻融性8、乳液的机械稳定性测定指引9、乳液的稀释稳定性测定指引10、乳液的钙离子稳定性测定指引11、PH值测定指引12、包装罐检测规范13、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14、成品检测规范15、涂料粘度的测定指引16、涂料细度的测定指引17、漆膜一般制备方法指引18、乳胶漆施工性测定指引19、遮盖力的测定指引20、乳胶漆干燥时间测定指引21、漆膜耐洗刷性测定指引22、反射率测定指引23、折射率检测规范24、色浆检测指导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1.0 目的确保原辅物料之性能符合公司要求。
2.0 适用范围公司内所使用的原辅物料3.0 检验依据3.1 相关的检测指引、检测规范3.2 《原材料检测指标》3.3 客户提供的检测指标4.0 作业内容4.1 仓管人员依供应商《送货单》收点无误后,将物品放入待检区,并及时通知质检员进行进料检验,(若为新材料,仓管员首先通知主管对材料编号,采购部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资料,交与技术部,技术部根据其提供的性能指标检测,合格的需将其留样做标准样板)。
4.2 质检员接到《验收入库单》后,对来料的包装进行检查后,根据《检测抽样作业指导书》随机抽样,然后根据《原材料检测指标》规定检查内容进行检验。
4.3 将检验结果填入《进货验证记录表》内,作出判定,作好标识。
4.4 判定不合格之原物料,参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处理。
4.5 若有客户提供之检验规格,则依与客户协议内容执行。
5.0免检条件5.0.1不直接影响产品品质的。
5.0.2公司尚未具能力检验的,但需供应商提供检验报告或产品规格(标准)即特性数据。
检测抽样、取样作业指导书(2)1.0 目的对待检品规定适当的抽样、取样检验标准,以达到控制整批产品品质的目的。
2.0 范围适用于所有进料、制程与成品检验。
3.0 内容3.1 基本标准采用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GB3186—1982(1988)《涂料产品的取样》。
3.2 采用GB2828-87有关规定3.2.1 抽样方案类型为一次抽样方案3.2.2 检查水平IL为一般检查水平Ⅱ3.2.3 检查严格度为正常检验3.3 抽样检查步骤3.3.1 确定单位产品特性即检查项目及参数3.3.2 确定检查批3.3.3 确定抽样数量。
3.3.5 按抽样方案抽取样本3.3.6 检查样本3.3.7 判定逐批检查合格或不合格3.3.8 根据检查结果填写有关报表3.4 采用GB3186—1982(1988)有关规定3.4.1产品类型A型:单一均匀液相的流体。
B型:两个液相组成的流体。
C型:一个或两个液相与一个或多个固相一起组成的流体。
D型:粘稠状,由一个或多个固相带有少量液相所组成,如:腻子,厚浆涂料或用油或清漆调制的颜料色浆,也包括粘稠的树脂状物质。
E型:粉末状,如:粉末涂料。
3.4.2盛样容器和取样器械盛样容器,应采用下列适当大小的洁净的广口容器:内部不涂漆的金属罐;棕色或透明的可密封玻璃瓶;纸袋或塑料袋。
取样器械,取样器械应分别具有下述两种功效:能使产品尽可能混合均匀;取也确有代表性的样品。
3.4.3取样数目产品交货时,应记录产品的桶数,按随机取样的方法,对同一生产厂生产的相同包装的产品进行取样,取样数应不低于n/2(n是交货产品的桶数)。
取样数建议采用以下数字交货产品的桶数取样数2~10 11~20 21~35 36~50 51~70 71~90 91~125 126~160 161~200 2 3 4 5 6 7 8 9 10此后每增加50桶取样数增加1 3.5 检测按标准进行3.6 相关文件《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体质颜料的检测规范(3)1.0目的检测体质颜料,确保原料性能符合本公司质量要求2.0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滑石粉、锌粉、钛白粉等颜填料之检测3.0仪器及工具电子秤、GJF04高速分散机、80ml烧杯、QXD型刮板细度计(0-100um)、涂布器、100目筛网、50ml带塞玻璃容器4.0抽样方式参照《品检抽样规范》5.0步骤5.1 包装质量——目测5.2 表观颜色:将待测试样与标准样品盛于白纸皮上,在自然光下观察试样的颜色5.3 颜、填料检测方法5.3.1 做成浆料用100目筛网过滤。
原料配比水59.1SN5040 0.6HS30000YP 0.2AMP-95 0.1试样40按顺序添加上述原料试样,添加完毕,转速调为2000r/min处,高速分散15分钟,取下试样浆(用100目筛网过滤)5.3.2 细度:参照《细度测定指引》5.3.3 对比遮盖力:参照《遮盖力测定指引》。
5.3.4 在5.3.1过程中观察试样的分散性,过滤后观察筛网上残留的杂质。
5.3.5 白度:与标样比较。
5.3.6 PH值:在玻璃容器中,用蒸馏水制备10%颜料悬浮液,用塞子塞住容器,激烈地振荡1min,然后静置5min,移去塞子,测定悬浮液的PH值。
6.0 允收水准允许水准参照《原材料检测指标》检验项目有一项不符合检验标准,则判为不合格。
助剂检测规范(4)1.0目 的检测助剂的性能,来确保原料符合品质要求。
2.0范 围本公司所有液态助剂均属之。
3.0仪器工具电热恒温干燥箱、比重瓶、酸度计(或PH试纸)、折光仪、比重杯、电子秤(精确到0.01g)4.0抽样方式参照《品检抽样规范》。
5.0检测项目及方法5.1油性用助剂5.1.1外包装:注意外包装颜色、字体大小、包装桶形状有无异常。
5.1.2外观颜色:与标样一致——目测5.1.3固含量:参照《固体含量测定检测规范》检测,若自身固含量在30%以下,烘烤条件150℃、30min,若自身固含量在30%以上,烘烤条件150℃、60min。
5.1.4折光率:参照《折光率的测定指引》检测。
5.2 水性助剂(液态)5.2.1外包装:注意外包装颜色、字体大小、包装桶形状有无异常。
5.2.2外观颜色与标样一致——目测。
5.2.3固含量:参照《固体含量测定检测规范》检测(150℃、30min)。
5.2.4 PH值:参照《PH值测定指引》。
6.0允许水准6.1如外包装不符合则及时报告部门主管。
6.2以上各项(除外包装外)若有一项不符合检测指标,则判定为不合格。
乳液检测规范(5)6.0目的对新进原料进行检测,使之符合公司质量要求。
7.0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乳液8.0步骤3.1 外观:参照《原材料检测指标》——目测、拉板。
3.2 粘度:参照《粘度测定指引》3.3 固含:参照《固含量检测规范》3.4 PH值:参照《PH值测定指引》3.5 钙离子稳定性:参照《钙离子稳定性测定指引》3.6 机械稳定性:参照《机械稳定性测定指引》3.7 冻融性:参照《冻融性测定指引》3.8 稀释稳定性:参照《稀释稳定性测定指引》以上3.1-3.4为必检项目,3.5-3.8为抽检项目。
9.0允收水准若有一项不符合《产品/半成品检测指标》,则判为不合格。
固含量测定检测规范(6)1.0目的检测原料及产品的固含量,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0范围适用于各种乳液、树脂、固化剂及涂料。
3.0仪器工具恒温干燥箱(0-300℃)、圆铁盖、水银温度计、电子天平(0.01g)。
4.0检测项目及方法4.1方法一4.1.1 先将干燥洁净铁盖置入120±5℃的干燥箱内烘烤1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并记下质量m1.然4.1.2 称取1-2g待检样品于称量后的铁盖中,并记录下样品质量m0,后放入恒温干燥箱内120±5℃(测硝化棉时温度为85℃)烘烤2小时。
2小时后,每隔0.5小时取出称量一次,误差〈0.01g即为恒重〉。
4.1.3 取出恒重的样品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并记录下所称重。
量m24.1.4 称取两份样品做平行测试。
4.2 方法二4.2.1 先将干燥洁净铁盖置入120±5℃的干燥箱内烘烤1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并记下质量m1.,然4.2.2 称取1-1.5g待检样品于称量后的铁盖中,记录下样品质量m0后放入恒温干燥箱内150±5℃烘烤。
4.2.3 15分钟后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记录新称重量m2。
4.2.4 称取两份样品做平行测试。
4.3 方法三4.3.1先将干燥洁净铁盖置入120±5℃的干燥箱内烘烤10分钟,取出冷却4.3.2 取1-1.5g待检样品于称量后的铁盖中,记录下样品质量m,然后放入恒温干燥箱内105±5℃烘烤。
4.2.3 3小时后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记录新称重量m2。
5.0 计算X%=(m2-m1)/m×100%M1=圆铁盖质量/gM2=恒重后样品与铁盖烘后质量/gM=样品质量/g注:得出结果取两次实验的平均值,两次相对误差不得大于3% 6.0参照文件无乳液的冻融性(7)1.0目的检测乳液的冻融性是否符合产品的品质要求2.0范围水性漆使用的各种乳液3.0仪器恒温-15℃低温冰箱4.0步骤4.1 将试样装入容量1L的塑料或玻璃容器(高约130mm,直径约112mm,壁厚约0.23-0.27mm)内,大致装满密封,放入-15℃±1℃的冰箱中4.2 冷冻16小时后取出容器,常温解冻8小时后,打开盖子观察试样是否凝聚或粘度化4.3 如冻融一个循环后未破乳,则再放入-15℃±1℃的冰箱中冷冻,如此循环5次5.0允收水准如循环5次后未凝聚则试样冻融性通过,否则不通过6.0参照文件(8)1.0 目的检测乳液的机械稳定性,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0 范围乳胶漆用取合物乳液3.0 仪器及工具高速分散机,120目筛网4.0 检测方法在适当的容器中加入200g用120目筛网过滤后的乳液,将容器放置在搅拌机上,用夹子固定,开动搅拌,调速达4000r/min,搅拌0.5小时后,观察乳液是否破坏或絮凝,如无明显的絮凝物,再用120目筛网过滤,如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絮凝即记为“通过”,否则记为“不合格”。
5.0 参照文件无(9)1.0 目的检测乳液的稀释稳定性,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0 范围乳胶漆用聚合物乳液3.0 仪器及工具100ml带刻度试管4.0 检测方法在100ml带刻度的试管中,加入20ml乳液,然后加入80ml水,充分摇匀后放置在试管架上,分别于24小时、48小时后观察有无分层、分水、沉淀发生,不发生上述现象即记为“通过”,否则记为“不合格”。
注:可参照上述比例,在适当容器中称重,搅拌均匀后置于试管内观察。
5.0 参照文件无乳液的钙离子稳定性测定指引(10)1.0 目的检测乳液的钙离子稳定性,是否符合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