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金属对镍基高温合金析出相的影响

合集下载

稀土元素对高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稀土元素对高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稀土元素对高温材料性能的影响稀土元素,这几个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其实啊,它们在高温材料领域可有着大能耐!咱先来说说啥是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包括镧系元素以及钪和钇这俩家伙。

它们就像一群隐藏在材料世界里的小精灵,平时不太起眼,但关键时刻能发挥大作用。

就拿高温材料来说吧,比如说高温合金,这东西在航空航天领域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想象一下飞机发动机里的那些零件,成天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要是材料不给力,那可就麻烦大了。

有一次,我去一家工厂参观,亲眼看到了工程师们在研究高温材料。

他们在实验室里忙前忙后,那认真的劲儿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我凑过去看,只见各种仪器设备不停地运转,数据在屏幕上跳动。

他们正在测试加入不同含量稀土元素的高温材料的性能。

稀土元素能改善高温材料的很多性能呢。

首先,它能提高高温材料的强度。

就好比一个人,本来力气不大,吃了点“补品”,一下子变得强壮有力了。

稀土元素就像是给高温材料吃的“补品”,让它们在高温下也能保持强大的“体魄”,不容易变形或者损坏。

其次,稀土元素还能增强高温材料的抗氧化性。

高温环境下,材料很容易和氧气发生反应,就像铁生锈一样。

但有了稀土元素,就好像给材料穿上了一层“防护服”,能有效阻挡氧气的“攻击”,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另外,稀土元素对高温材料的热稳定性也有很大帮助。

热稳定性不好的材料,温度一变化就容易出问题。

而稀土元素的加入,能让材料在温度变化时更加“淡定”,保持良好的性能。

比如说,在制造燃气轮机叶片的时候,如果在材料中适量加入稀土元素,叶片就能在高温燃气的冲击下依然稳定工作,大大提高了燃气轮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再比如,在一些工业窑炉的内衬材料中加入稀土元素,可以让内衬更加耐高温、耐磨损,减少了维修和更换的频率,节省了不少成本。

总之,稀土元素就像是高温材料的“魔法调料”,虽然用量不多,但效果显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稀土元素在高温材料领域还会有更多令人惊喜的表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稀土元素对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

稀土元素对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

稀土元素对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稀土元素,这几个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其实啊,它们在合金的世界里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合金的耐腐蚀性方面。

先来说说什么是稀土元素吧。

稀土元素可不是土里挖出来的“土”哦,它包括镧系元素以及钪和钇这 17 种元素。

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对较少,所以被称为“稀土”。

我曾经在一家金属材料的实验室里工作过,当时我们就在研究稀土元素对各种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

那时候,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我们天天泡在实验室里,摆弄着那些瓶瓶罐罐和复杂的仪器。

有一次,我在进行一组含有稀土元素的铝合金的耐腐蚀实验。

我按照严格的步骤,把样品准备好,放进模拟腐蚀环境的溶液中。

然后就是焦急的等待和不断的观测。

那段时间,我几乎是每隔一会儿就去看看样品的变化,心里那个紧张啊,就像等待考试成绩公布一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数据记录,我发现加入了适量稀土元素的铝合金,在腐蚀环境中的表现明显更好。

那些没有加入稀土元素的合金,表面很快就出现了锈斑和腐蚀的痕迹,而加入了稀土元素的合金,表面依然相对光滑,腐蚀的进展缓慢得多。

为什么稀土元素能有这样的神奇效果呢?这是因为稀土元素能够细化合金的晶粒,让组织结构更加均匀。

就好比是把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样一来,腐蚀性物质想要“入侵”就没那么容易啦。

而且啊,稀土元素还能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这层膜就像是给合金穿上了一层防护服,把腐蚀性的物质挡在外面,保护着合金不被侵蚀。

比如说,在不锈钢中加入稀土元素,能够显著提高不锈钢在酸、碱等恶劣环境下的耐腐蚀性。

在一些海洋工程中使用的合金,如果加入了合适的稀土元素,就能更好地抵抗海水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稀土元素的助力,那些用于制造飞机、汽车、船舶的合金材料,可能很快就会被腐蚀损坏,那将会带来多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啊!所以说,稀土元素对于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可真是不容小觑。

它们就像是合金世界里的“保护神”,默默地守护着合金材料,让它们能够更长久、更稳定地为我们服务。

稀土Y对AlSi7Cu2Mg合金高温性能的影响

稀土Y对AlSi7Cu2Mg合金高温性能的影响

第 23 卷第 7 期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3 年 7 月 V ol.23 No.7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 July2013 文章编号:1004­0609(2013)07­1855­06稀土 Y 对 AlSi7Cu2Mg 合金高温性能的影响张文达,杨 晶,刘 云,党惊知,徐 宏(中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 030051)摘 要:利用高温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 扫描电镜(SEM)和DTA等测试分析手段, 研究不同含量Y对AlSi7Cu2Mg 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Y含量为0.15%(质量分数)的AlSi7Cu2Mg合金的强度及 伸长率均呈下降趋势;随着 Y 含量的增加,AlSi7Cu2Mg合金在 250 ℃的高温强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和伸长 率先增加后降低;Y含量为0.1%的AlSi7Cu2Mg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最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 275 MPa、240 MPa和12.4%;微量Y对AlSi7Cu2Mg合金的强化作用主要是其对Si相的变质细化作用,在Y含 量为0.1%时,Si相获得最佳的变质效果。

关键词: 稀土Y;Al­Si­Cu­Mg 合金;高温力学性能;变质中图分类号:TG 146.21 文献标志码:AEffect of Y on high 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AlSi7Cu2Mg alloyZHANG Wen­da, YANG Jing, LIU Yun, DANG Jin­zhi, XU Hong(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China)Abstract: The effect of Y contents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Si7Cu2Mg alloys was investigated by electronic universal material testing machin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the AlSi7Cu2Mg alloy with 0.15% Y (mass fractio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yield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the AlSi7Cu2Mg alloys with 0.1% Y increase up to the maximum value and the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Y content at 250 ℃. The alloy with 0.1% Y has the highest high 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275 MPa, yield strength of 240 MPa and elongation of 12.4%).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trace Y on the AlSi7Cu2Mg alloys is mainly relying on the modification of eutectic Si phase, the optimal modification of Si phase can be obtained with 0.1% Y.Key words:rare earth Y; Al­Si­Cu­Mg alloy; high 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modification稀土微合金化一直是提高合金性能、挖掘合金潜 力的重要手段 [1] ,稀土在铸造铝合金中起到细化组 织 [2] 、净化熔体、减少气体和夹杂物含量 [3] 、降低线膨 胀系数、减少铸造铝合金的裂纹源 [4] 、提高合金常温 和高温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良好作用 [5−8] 。

稀土元素对镍及镍钴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稀土元素对镍及镍钴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Ele o r rh o t e Pe f nn n e o c e n c e. b l Elc r d p st l  ̄ fRa e Ea t n h ro a c fNi k la d Nik 1Co a t e t o e o i s
PAN n Sl Big-I O,S n - e .Y+ HI Do g m i  ̄NG a- ua K ih
以 太 大 改善 镍 及 镍 钴 合 垒镀 层 的性 能 , 镀 层 结 晶妇 化 , 构 紧 密 使 结
[ 关键词 ] 镍钴合 垒 : 土; 稀 电镀
[ 中图分类号] T 13 2 Q 5
[ 文献标识码 ] ^
[ 章编 号] 1 1 t: 20 16 0 1 0 文 0 5 0 20 —02 — 2 0 4 O(
( a u yn n ier g F e h f gn ei ,Chn nv  ̄i f e *ii e ,Wu a 3 0 4 hn ) E n ia U ie.t 0 o - l s 'y G s ec h n4 0 7 ,C ia
Ab ta t T e efc fd f rn mo n fr r a t d iie i n c e n ik lC b i ee wo e o is9 ̄ sr c : h fe to i e e ta u t0 a e e rh a d t s ol ik la d n c e— O at Ic d p st ,S i v q 1
潘 秉锁 , 冬梅 , 凯华 史 杨 ( 中田地 质 大学 l _ 程学 院 . 湖北武 汉 40 7 ) 30 4
[ 摘 要 ] 以普通镀镍 液 为基 础 , 究了不 司的稀土乖 加量对憬及 镍钴 台垒镀层性 能 的影响 铲 对镀层 进行 了硬崖 测

高温合金中镍基合金的析出相演变与力学性能研究

高温合金中镍基合金的析出相演变与力学性能研究

高温合金中镍基合金的析出相演变与力学性能研究第一章引言高温合金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良好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镍基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高温合金,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然而,随着应用环境的加剧,镍基合金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合金设计和改性方面,对于高温合金中析出相的演变与力学性能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析出相与微结构2.1 析出相的定义与分类高温合金中的析出相是指在固溶体基体中析出形成的第二相,它们可以显著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

根据组成和形态的不同,析出相可以分为粗大的碳化物、硼化物、硅化物等颗粒状相和细小的间隙型或团状相。

粒状相通常对合金的强度有利,而间隙型或团状相则常常对合金的韧性产生较大影响。

2.2 析出相的形成机制析出相形成的机制多种多样,可以是固溶体相变引起的,也可以是固溶体内结构不稳定导致的。

其中,最常见的有沉淀析出、固溶体相分解和固溶体共晶反应等。

这些形成机制对于析出相的组成、形态和分布都有重要的影响。

2.3 析出相的显微组织观察方法显微组织观察是研究高温合金中析出相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观察析出相的形态、尺寸和分布,还可以获取更多的微观结构信息,如界面结构、晶粒取向等。

第三章析出相演变与力学性能3.1 析出相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高温合金中的析出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力学性能。

在强化作用方面,粒状相通过限制晶体滑移、阻碍位错运动等方式增加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间隙型或团状相则可以通过吸收和消散位错,提升合金的延展性和抗疲劳性能。

在韧性方面,粒状相的分布和尺寸对合金的韧性有着重要影响。

3.2 析出相演变与力学性能的关系高温下,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呈现出动态平衡状态,析出相的演变对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析出相的演变规律,可以得到相应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为高温合金的设计和改性提供理论依据。

稀土元素对镍基高温合金热强性能的影响及作用

稀土元素对镍基高温合金热强性能的影响及作用

稀土元素对镍基高温合金热强性能的影响及作用宋燕;阳辉;向朝玉;周越成;龙金求;杨学焘【摘要】镍基合金因其固溶合金的基体从固态到绝对零度都保持奥氏体,使其既能在低温下使用,又能在接近1200℃的高温环境中使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航空航天、核电和控制环境污染等工业领域,是工程材料最重要的类别之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性能金属材料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稀土元素的微观结构具有其特殊性,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合金中加入一定比例稀土元素对净化晶界、细化合金组织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抗蠕变性、热加工性有明显提高.因此,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实验来探索稀土元素对镍基高温合金性能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探索稀土元素对镍基高温合金热强性能的影响.【期刊名称】《中国金属通报》【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2页(P104-105)【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稀土;热强性能【作者】宋燕;阳辉;向朝玉;周越成;龙金求;杨学焘【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32.3以镍基高温合金为原材料的高温结构部件,其热强性能是其所铸零件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

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原子的物理化学性质,稀土元素原子奇特的原子结构使得其元素原子具有活泼性强、三价离子最为稳定和部分稀土元素原子杂化过程中电子运动方式不同等特性。

随着稀土的开发和分离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稀土元素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金属材料的性能改善方面,且都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稀土在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稀有金属材料和高温金属材料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稀土Ce对Fe40Mn20Cr20Ni20高熵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范文

《稀土Ce对Fe40Mn20Cr20Ni20高熵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范文

《稀土Ce对Fe40Mn20Cr20Ni20高熵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合金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在合金中常起到改善性能的作用。

本文以Fe40Mn20Cr20Ni20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探讨稀土Ce元素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二、Fe40Mn20Cr20Ni20高熵合金及其性质Fe40Mn20Cr20Ni20高熵合金是一种以铁为基础,包含锰、铬、镍等元素的高熵合金。

这种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

然而,其耐腐蚀性能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稀土Ce元素的添加为了改善Fe40Mn20Cr20Ni20高熵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我们尝试在合金中添加稀土Ce元素。

稀土Ce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活性,可以与合金中的其他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改善合金的微观结构和耐腐蚀性能。

四、稀土Ce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1. 微观结构的影响:稀土Ce的添加可以改变合金的微观结构,形成更细小的晶粒和更均匀的相分布,从而提高合金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能。

2. 化学成分的影响:稀土Ce与合金中的其他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可以改善合金的电化学性能,降低电极电位差异,从而提高耐腐蚀性能。

3. 表面保护层的影响:稀土Ce的添加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阻止了腐蚀介质与基体的接触,从而提高了耐腐蚀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和腐蚀实验,我们发现稀土Ce的添加显著提高了Fe40Mn20Cr20Ni20高熵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在添加了稀土Ce的合金中,其晶粒更细小、相分布更均匀,表面保护层也更致密。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六、结论本文研究了稀土Ce对Fe40Mn20Cr20Ni20高熵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通过添加稀土Ce元素,可以显著改善合金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表面保护层,从而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稀土元素对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稀土元素对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稀土元素对合金耐磨性的影响稀土元素,这听起来好像有点高大上,让人感觉离咱们的日常生活有点远。

但其实啊,它们在合金耐磨性方面的影响可大着呢!先给您讲讲我之前的一次经历。

有一回,我去一个工厂参观,正好看到工人师傅们在处理一批金属零件。

那些零件看上去磨损得厉害,师傅们一脸发愁。

我就好奇地凑过去问,这是咋回事呀?师傅说,这合金材料不耐用,磨损太快,影响生产效率不说,还增加了成本。

这就让我想到了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就像是合金的“魔法调料”,能让合金变得更耐磨。

比如说,在常见的钢铁合金里加入少量的稀土元素,就像给这个“钢铁战士”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原本容易在摩擦中“受伤”的合金,这下子能抵挡住更多的“攻击”。

为啥稀土元素有这么大的能耐呢?这得从微观世界说起。

稀土元素加入合金后,能细化合金的晶粒。

这晶粒啊,就好比是合金的“细胞”,细胞变小了,结构就更紧密了,也就更耐磨啦。

而且,稀土元素还能净化合金的成分。

就好像是给合金做了一次“深度清洁”,把里面的杂质都清理掉,让合金的质地更纯净,自然也就更耐磨。

再比如说,在铝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能让铝合金在高温环境下也保持良好的耐磨性。

想象一下,汽车发动机里的零件,在高温下不停地运转,如果材料不耐磨,那很快就会出问题。

但有了稀土元素的加持,这些零件就能经受住高温和摩擦的双重考验。

还有呢,稀土元素能改善合金的表面性能。

让合金表面更加光滑、坚硬,就像是给合金表面镀了一层“保护膜”,减少了摩擦带来的损伤。

总之,稀土元素对合金耐磨性的影响那是实实在在的。

有了它们,合金能在各种恶劣的条件下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回想那次在工厂的参观经历,我真希望那些工人师傅们能早点用上加入稀土元素的优质合金材料,这样他们就不用再为零件的磨损问题而烦恼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土金属对镍基高温合金析出相的影响稀土金属(REMS)在镍基超高温合金上凝固时的微观组织和偏析的影响正在被各方面探讨、研究。

稀土金属大大减少粗大柱状晶体的数量,增加了等轴晶粒的数量。

稀土金属以Ni5Ce沉淀在枝晶间区域被析出。

MC颗粒和MC碳化物的尺寸和分布都受REMs的影响。

REM严重加剧了铌和钛的偏析使共晶体(γ+γ´),Laves相,δ相和σ相在枝晶间析出。

差热分析表明,添加REM可以改变高温合金的相的析出温度和凝固顺序。

关键字:稀土金属偏析凝固镍基高温合金序言稀土金属(REMS)显著改善钢和高温合金的高温性能,如耐氧化,热加工性能,塑性和蠕变断裂。

同时,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微量元素,如磷,硫,硼和锆,可以极大地影响铁和镍基高温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凝固过程。

然而,REM对镍基高温合金的凝固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为了区分REM对凝固过程的影响,揭示稀土金属对镍基高温合金的影响原理,目前的工作是设计采用含有微量的REM的Ni -Cr-Co合金。

实验在两锭(直径90mm和高度200mm)合金试样,一锭没有REM(命名为合金1)和另一锭有REM(命名为合金2)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两种合金的熔化。

在1540℃,保持10分钟,然后倒入铸铁模具经空气冷却。

表1为这两种合金的组合成分。

样品为了能用光学显微镜和能用X射线耦合分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分析,先经过2000砂砾机械抛光然后在10ml的磷酸和90ml水溶液电解腐蚀。

试品使用双射流抛光装置司特尔tenupol-5用10%高氯酸电解质在乙醇溶液中-20℃和20 V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TECNAI 20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在200 kV下TEM观察作。

在15 NA的光束强度和加速电压20 kV下用CAMECA SX100电子探针分析(EPMA)对稀土元素的偏析和分布的程度进行分析。

利用离散点测量技术的EPMA确定了三枝晶核至少组合物和三枝晶区域。

在一个动态的Ar气保护下圆柱形样品进行(直径3mm和高度3mm)使用SETSYS Evolution 18 TG-DTA分析仪进行差热分析(DTA)。

样品以10℃每分钟率被加热到1450℃并保持3分钟,然后以在10℃每分钟冷却至室温。

表1合金1和2成分(质量比)合金 C Cr Co Mo Al Ti Nb B La Ce Ni 合金1 0.06 13.81 9.83 5.04 2.68 2.69 2.51 0.005 ……余量合金2 0.06 13.72 9.84 5.07 2.65 2.64 2.49 0.005 0.012 0.008 余量结果与讨论铸造的微观组织1和2合金的微观结构是边缘附近是由细小的等轴晶体组成,然后是柱状晶体和中间是等轴晶粒。

在径向方向上的每个区域的长度,如表2所示。

稀土金属大大减少粗大柱状晶体和增加了等轴晶体的数量,这与稀土金属在钢材中是一样的。

表2铸态组织数量/mm合金细等轴颗粒柱状颗粒等轴颗粒合金1 5 80 5合金2 3 35 521和2合金的显微组织,包括枝晶核和枝晶间区域,如图1所示。

在这两种合金中的主要是γ相,γ´相和MC型碳化物,其中γ´是主要的强化相,如图2所示在枝晶核的γ´相粒子形态和大小与在枝晶间区域是完全不同,在枝晶核是球形的和比较小,而枝晶间区域是立方的并且更大。

此外,在合金1的粒径无论是在枝晶核和枝晶间区域都小于2合金。

通过TEM分析观察(图3A),在这两种合金中的碳化物MC是块状的。

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表3表明,MC碳化物中有铌,钛和钼。

碳化物在含有REM的比没有REM的合金中更小、且分散。

图1 枝晶组织a,b为合金1;c,d为合金2在1合金中,包括γ相,γ´相和MC碳化物并且相对简单,并没有其他相。

然而,由于在2合金中添加REM使的析出相的更加复杂,如图1d表示。

如图1d所示,共晶体(γ+γ´)在合金2中沉淀在枝晶核和枝晶间区域之间的过渡区。

如图4a中看到,共晶(γ+γ´)中的γ´颗粒的尺寸比在枝晶核和枝晶间大得多区域。

同时,TEM分析表明,细小的δ(Ni3Nb)相在合金2彼此平行(图3b)。

在枝晶间区域它是沉淀在共晶(γ+γ´)附近,如图4a显示,和表3中列出的是EDX谱。

图2 在枝晶核和枝晶间区的γ',a,b为合金1;c,d为合金2图3 a碳化物[1 1 0],bδ相[1 4 3]1;c Laves相[0 0 1],dσ相[3 1 0] TEM分析表明定(见图3c),在合金中2形成块状Laves相。

Laves相是沉淀的枝晶间区域内,如图1d和4b,及能谱分析如表3所示。

在Laves相和δ相中铌和钛的组合物比在高温合金中的平均组合物多的多。

电子探针扫描分析表明,REM 的富集相在枝晶间区域形成。

REM 富集相在SEM 电镜图像(图4B )后向散射是明亮的白色且始终位于Laves 相的边缘,这表明它是在Laves 相形成后沉淀的。

它主要由镍和铈等稀土镧,这对应的金属间化合物是Ni5Ce ,如表3所示。

图4 a 为δ相,共晶(γ+γ');b Laves 相,Ni5Ce表3合金2中析出相(质量分数)一个拓扑封闭相,称为σ相,经由TEM 分析确定合金2中错在该相。

图3d显示其形态和[ 0 3 1]区衍射。

由于在枝晶间区域MC 碳化物,共晶(γ+γ´),δ相和Laves 相的析出消耗了大量的铝钛和铌,在基体中产生的铬,的钴和钼的富集,然后σ相析出。

元素偏析溶质的分配比率K ,是将组合物在枝晶间区域和枝晶核的计算,进行了评价元素偏析程度。

结果如表4。

在枝晶间区域铌和钛作为正偏析元素析出较多。

相反,在枝晶核铬和钴做为负偏析元素析出较多。

如铝、钼元素析出不明显。

如表4所示,两种合金中各元素的偏析倾向不受REM 的影响,但元素偏析程度的却收到了REM 的影响。

REMS 加重元素偏析,使的K 值变化,正偏析元素变大或负偏析元素变小。

在所有元素,铌和钛的偏析是变化最大的的,添加REM 后分别加Phases Cr Co Mo Al Ti Nb Ni La Ce MC 0 0 4.74 0 33.59 61.67 0 0 0 Laves 3.85 7.74 1.69 2.7 7.11 13.24 63.85 0 0 δ 8.08 6.67 5.04 3.3 5.88 8.41 62.62 0 0 Ni5Ce68.274.8826.85剧了13.74%和7.83%。

合金1 合金2元素树枝晶枝晶间K 树枝晶枝晶间KCr 14.18 13.2 0.93 14.74 12.67 0.86Co 10.27 9.16 0.89 10.44 9.29 0.89Mo 4.43 4.4 0.99 4.29 4.19 0.98Al 3.02 3.07 1.02 2.86 3 1.05Ti 2.11 3.51 1.66 2.13 3.8 1.79Nb 1.44 3.03 2.11 1.5 3.61 2.4表4枝晶间元素含量凝固顺序这两种合金的差热分析曲线,如图5所示。

有三个明显的放热峰标记为A,A´,B,B´,C和C´,在合金2存在中一个小的放热峰在1190℃和1210℃之间。

从样品的DTA微观组织观察可得,合金1由γ,γ´和MC型碳化物组成,而合金2由γ,γ´,MC碳化物,Laves相和少量的共晶(γ+γ´)体组成。

在冷却液相线以上温度,两个大的放热峰在1346℃A,A´开始,这和初生奥氏体枝晶的形成有关。

二次峰B和B ´可能代表共晶反应L→γ+MC,并从当地基线第一偏差为起始温度。

峰值C和C´相当广泛,表明相应的反应是γ´粒子的析出。

然而,另外两个反应发生在2合金:L→γ+(γ+γ´)和L→γ+Laves。

热峰(D´)表明凝固的终止,这是与许多Ni–Nb–C系高温合金是一致的。

对共晶低量(γ+γ´),通过DTA扫描,没有足够的能量可以被检测到,所以没有放热峰被识别。

由于共晶(γ+γ´)是分布在枝晶过渡区核和枝晶间区域可以推测反应发生低于B´以上D´。

因此,合金2的凝固顺序可能由一个四步骤描述:首先在1346 ℃在枝晶间液变得丰富的铌钛合金和碳是L →γ,其次是在1278℃共晶型反应L→γ+MC消耗碳合金枝晶间液体。

然后L→γ+(γ+γ´)作为第二共晶反应,最后,随着在1210℃近共晶类型L→γ+Laves 而凝固。

因此,合金1的凝固路径可能如下:凝固开始于γ枝晶状的冻结终止于达到1283℃L→γ+MC。

图5 b为a中虚线框放大差热分析REM 对凝固的影响可以说明如下。

首先,REMS似乎没有改变的液相线,但REMs可降低的固相线温度,合金1的固相线温度是1215℃和合金2的固相线温度是1190℃,从而扩大了25 ℃。

同时,REM能降低MC形成碳化物的起始温度5℃和诱导共沉淀(γ+γ´)和Laves相。

此外,在合金1中γ颗粒在950℃-1085℃析出,在合金2中是955℃-1100℃,REM可以提高γ´沉淀析出的温度的15℃、扩大区间10℃,它说明在枝晶核和枝晶间区γ´颗粒尺寸在合金2比合金1中大得多。

结论在铸锭中稀土金属大大增加促进促进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由于添加REM在枝晶间区域析出共晶体(γ+γ´),Laves相,δ相,σ相,Ni5Ce。

稀土金属偏析到枝晶间区域,加重铌和钛的析出。

稀土金属的出现拓宽了凝固区间和抑制MC碳化物形成的起始温度,因此影响的γ´相和MC碳化物分布和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