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精典专题复习光合与呼吸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详解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详解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详解在高考生物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知识点,理解并掌握它们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这两个关键的生命过程。

光合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这就好比是植物的“厨房”,在这里,它们为自己制造食物,同时也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和有机物等重要物质。

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在叶绿体中。

叶绿体就像是一个精巧的工厂,里面有着一系列复杂的结构和物质,共同参与并完成光合作用。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这里发生着光能的吸收、转化和传递,以及水的光解等重要反应。

而叶绿体基质则是暗反应的“舞台”,二氧化碳在这里被固定和还原,最终形成有机物。

光反应阶段,光能被色素分子吸收,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 和 NADPH 中。

同时,水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这个过程中,光能的转化效率非常高,体现了生命的神奇与精妙。

暗反应阶段则相对复杂一些。

二氧化碳与一种叫做五碳化合物的物质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三碳化合物经过还原,最终形成有机物。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ATP和 NADPH,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的速率,如果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就会受到限制。

二氧化碳浓度则对暗反应有着重要影响,浓度过低会导致暗反应无法顺利进行。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此外,水分、矿物质等也会对光合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与光合作用相对应的是呼吸作用,它是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可以说,呼吸作用是生物获取能量的重要方式。

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一种高效的呼吸方式。

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高考真题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

高考真题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

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2018北京卷,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答案】D2.(2018海南卷,4)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只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A.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B.光合作用中CO的固定2C.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D.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答案】A【解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只能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光合作用中CO的固定2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即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中,D错误。

3.(2018江苏卷,18)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A.横坐标是CO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2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浓度,乙表示较低CO浓度22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浓度,乙表示较低CO浓度22【答案】D4.(2018全国Ⅲ卷,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答案】C【解析】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H2O、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是乳酸,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点总结高考生物考题中,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常常涉及的重要概念。

下面是对两个考点的总结: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的一种代谢现象,主要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生物体在充分供氧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糖解(糖原的分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解:将葡萄糖分子分解成两个三碳的丙酮酸,然后通过有机酸分解成乙醇。

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ADP+2Pi→2C3H6O3+2ATPKrebs循环:乙醇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醛酸,最终释放出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2C3H6O3 + 9ADP + 9Pi + 6NAD+ + 6FAD → 6CO2 +6C2H4O2 + 9ATP + 6NADH + 6FADH2氧化磷酸化:乙醛酸被氧化成乙酸,并通过线粒体呼吸链最终生成水。

反应方程式为:6C2H4O2+24ADP+24Pi+18O2→12CO2+12H2O+24ATP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产生能量的方式为乳酸发酵和乙酸发酵。

乳酸发酵:糖在肌肉中发酵产生乳酸,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ADP+2Pi→2C3H6O3+2ATP乙酸发酵: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为乙酸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葡萄糖)的过程。

1.光化学反应:光能被吸收,激发叶绿素a的电子,产生高能电子;水分子被光解,产生氧气和两个氢离子。

反应方程式为:光能+2H2O→2H++1/2O22.光合糖合成反应:高能电子通过光合色素系统传递,最终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葡萄糖。

反应方程式为:6CO2+18ATP+12NADPH+12H+→C6H12O6+18ADP+18Pi+12NADP++6H2O 值得注意的是,光合作用不仅出现在植物中,还出现在一些浮游植物和光合细菌中。

专题0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实验探究(原卷版)【实验攻略】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热点实验分析与预测

专题0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实验探究(原卷版)【实验攻略】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热点实验分析与预测

专题0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实验探究目录导航一、真题考法归纳考法01 借助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考查科学思维考法02 借助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考查社会责任考法03 借助光合色素考查生命观念考法04 借助光合作用因素考查科学探究新考法借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考查社会责任二、常考热点实验梳理三、实验热点专练四、实验命题预测TTC法检测种子活力,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TTF(红色)。

大豆充分吸胀后,取种胚浸于0.5%TTC溶液中,30℃保温一段时间后部分种胚出现红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需要在光下进行B.TTF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C.TTF生成量与保温时间无关D.不能用红色深浅判断种子活力高低2.(2021·湖南·统考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干制降低食品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时间延长B.腌制通过添加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低温保存可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温度越低对食品保存越有利D.高温处理可杀死食品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并可破坏食品中的酶类4.(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剧烈运动会导致骨骼肌细胞产生较多的乳酸B.制作酸奶过程中乳酸菌可产生大量的丙酮酸和CO2C.梨果肉细胞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D.酵母菌的乙醇发酵过程中通入O2会影响乙醇的生成量5.(2021·湖北·统考高考真题)采摘后的梨常温下易软化。

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

高三光合与呼吸知识点

高三光合与呼吸知识点

高三光合与呼吸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为生物学的基础概念,是高三生物学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植物或动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

本文将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反应方程式、发生地点、调节机制和意义等方面总结探讨高三光合与呼吸的相关知识点。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蓝藻等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其反应方程式可以用如下方式表示:6CO2 + 12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 6H2O其中,C6H12O6代表葡萄糖,光能为光合色素吸收的能量。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膜上。

光合作用过程可分为光能吸收、光能转化和还原偶反应三个阶段。

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受光强、温度、CO2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光强不足或温度过低时,光合作用受限制,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此外,光合作用还受到光合产物浓度的反馈调节。

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合作用能够释放O2气体,提供氧气供动物呼吸使用;同时光合作用通过合成有机物质,为食物链提供能量来源。

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同时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反应方程可以用如下形式表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呼吸作用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但其具体发生地点有所不同。

在植物细胞中,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而在动物细胞中,呼吸作用则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的细胞液中。

呼吸作用的调节机制主要与供氧、温度和能源需求相关。

当缺氧时,呼吸作用无法持续进行;高温环境下,呼吸作用速率增加。

此外,能源需求也是呼吸作用调节的因素之一。

呼吸作用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代谢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供应细胞内的各种活动,及时补充细胞耗能。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和区别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两个重要代谢过程,两者有很多联系和区别。

热点专题4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2025年生物学高考总复习课件

热点专题4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2025年生物学高考总复习课件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生物学
【解析】(1)④过程是C3的还原,需要的物质有ATP、NADPH、多种酶, 物质B是NADPH、C是ATP,E是CO2,当CO2适当增加时,CO2的固定 加快,C3含量增加,C3的还原加快,NADPH、ATP消耗增加,但是 NADPH、ATP的合成速度不变,因此细胞中NADPH、ATP的含量都减 少,即细胞中B(NADPH)、C(ATP)含量都减少。(2)由图2可知,P2的光 饱和点比P1小,适于在弱光下生长,因此P2适合在果园中套种。(3)根据 图2不能得知植物实际光合速率的最适温度,原因是实际光合速率是净光 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呼吸作用速率大小不知,因此实际光合速率无 法得知。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生物学
(3)间作。两种或多种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隔株、隔行或隔畦同时栽 培。如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玉米与大豆)间作,这是因为大豆能通过 根部的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然后通过土壤环境供给玉米利用,使 玉米生长旺盛,与此同时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也比单独种植时高。两者间 作还有利于玉米充分利用阳光,不同的农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玉米 对阳光的要求更强,大豆则相对较弱。间作有利于通风透光,充分合理 地利用土地和光能,有效地预防害虫,相互促进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4)轮作。在一定年限内,同一块田地按预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的作 物。合理的轮作,能够改变原有的食物链,防治病虫害;合理利用土壤 中的矿质元素,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有效防止土壤肥力的衰竭;还可 以防止或减少杂草滋生等,最终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生物学
(4)若要进一步研究不同CO2浓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为了尽 量避免有机物的输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该选择上述3组实验中长日照 组的植株为实验材料,因为该实验组没有块茎生成,避免了有机物的输 出。

专题03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2024年高考生物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专题03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2024年高考生物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专题03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基础题+提升题+创新题三位一体)1.(2024届·广东茂名·一模)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在呼吸过程中只产生少量 NADH,适用于不严格的厌氧条件下的酒精发酵。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产生[H]的场所是()A.细胞膜B.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内膜D.线粒体基质【答案】B【分析】有氧呼吸消耗有机物、氧气、水,生成二氧化碳、水,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消耗有机物,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释放少量能量。

【详解】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只产生少量NADH且适用于不严格的厌氧条件下的酒精发酵,表明是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故选B。

2.(2024届·广东梅州·一模)藻类的概念古今不同。

中国古书上说:“藻,水草也,或作藻”,可见在中国古代所说的藻类是对水生植物的总称。

而在中国现代植物学中,仍然将一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名称中贯以“藻”字,也可能来源于此。

下列有关藻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藻叶细胞的细胞液不含有色素,不能作为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材料B.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控制着伞帽的形态C.恩格尔曼实验中利用的水绵细胞的叶绿体呈螺旋带状分布D.调查某湖泊的小球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记重捕法【答案】C【分析】1、水绵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壁,紧贴细胞壁的是细胞膜,中央是细胞核,细胞质中有很多大而明亮的液泡,绿色的是水绵带状的叶绿体;2、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是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良好材料;3、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衣藻、黑藻是真核生物,叶片中含有叶绿体。

【详解】A、黑藻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因此可以当做观察质壁分离的材料,A错误;B、伞藻的嫁接实验只能说明控制伞帽形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含细胞核的假根中,还需要通过核移植实验才能充分证明控制伞帽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错误;C、水绵细长带状的叶绿体螺旋状分布在细胞中,C正确;D、小球藻是植物,要调查某湖泊的小球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D错误。

高考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完整资料).doc

高考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一定需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进行,原料是糖类等,产物是 丙酮酸 、氢 、 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 进行,原料是丙酮酸和水 ,产物是 C02 、ATP 、氢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 氢 和 氧 ,产物是 水、 ATP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氢 、 ATP ,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ATP 。

1mol 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能量 2870 KJ ,可用于生命活动的有1161 KJ ( 38molATP ),以热能散失 1709 KJ ,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是 61.08 KJ ( 2 molATP ),1molATP 水解后放出能量 30.54 KJ 。

场所 发生反应产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二阶段 线粒体 基质CO 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内膜 生成H 2O 、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3、写出2条无氧呼吸反应式C 6H 12O 6 2C 2H 5OH (酒精)+2CO 2+能量C 6H 12O 6 2C 3H 3O 3+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分 2个6H 2O 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 [H] + + + 6CO 2 H 2O 酶 大量能量 [H] + + O 2 葡萄糖 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H] + +阶段,第一个阶段 和有氧 呼吸的相同,是由 葡萄糖分解为 丙酮酸 ,第二阶段的反应是由丙酮酸分解成CO 2和酒精 或转化成C 3H 3O 3(乳酸) 。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精典专题复习光合与呼吸一、有关计算与物质的变化例1.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B.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变式)1.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

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A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2.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置住的玻璃瓶。

将它们分别置于六①若只考虑光照强度,该深度湖水中所有生物在晚上8h内呼吸消耗O2的量7/3mg ②光照强度为a klx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③当该水层中的溶氧量达到30mg/L时,光照强度将不再成为限制溶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④若将eklx光照下的白瓶置于bklx光照下,瓶中光合生物细胞的C3含量会增加,C5含量会减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

得到(1)暗处理时,随温度升高,叶片重量,其原因是;光照时,叶片的重量变化没有类似或相反的规律,试分析原因。

(2)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 mg,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组叶片。

(3)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是否与光照有关?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请利用玉米幼苗及其它用具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①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B;②;③。

实验结果和相关结论:① , ②;③。

例2.藻和草履虫在光下生长于同一溶液中,已知草履虫每星期消耗0.10 mol 葡萄糖,藻每星期消耗0.12 mol 葡萄糖。

现在该溶液中每星期葡萄糖的产量为0.25 mol。

这一溶液中每星期氧的净产量是多少?A.0.03molB.0.60molC.1.32mo lD.0.18mol(变式)对某植物测得如下表数据,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5小时的环境下,那么该植物1天中积累的葡萄糖为(提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表示为6CO2+12H2O →A例3.在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里,如果所有的水中有0.20%的水分子含18O,二氧化碳中有0.68%的二氧化碳分子含18O,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含18O的比例为A.0.20%B.0.44%C.0.64%D.0.80%(变式)1.用18O标记的水(10%)和未标记的水(90%)参与光合作用,则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含放射性的氧气所占的比例为A.10% B.15%C.19%D.90%2.离休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1mol的C6H12O6,需要C5、C3及H2O的摩尔数值依次分别为A.1、6、6B.1、2、12C. 6、12、12D.6、12、24例4.酵母菌发酵产生CO2的摩尔数为N,在安静情况下,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的CO2量是A.1/3NmolB.3NmolC.6NmolD.12Nmol(变式)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例5.测定某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须先测出该叶片呼吸作用的强度。

测呼吸作用的强度,须将叶片置于无光环境中,然后测出某一时间内环境中氧气的减少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现测出某叶片在环境温度为25℃的无光条件下,环境中氧气减少的速度是1.5㎎/h。

(1)若将该叶片置于温度为25℃并有较强光照的环境中,环境中氧气增加的速率是2.5㎎/h,计算叶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速率。

(2)若将该叶片置于25℃并有微弱光照的环境中,测得2h内环境中氧气减少了2.5㎎,计算该叶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的速率(假设光合作用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

二、有关图表题例1. 下列图文相符的有A.图A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B.图B表示酵母菌代谢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C.图C表示玉米(C4植物)植株一天内CO2吸收相对量随时间变化情况D.图D表示番茄种子萌发(未长出绿叶)过程中干重变化(变式)1. 关于下图及其表述的含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a曲线表示玉米离体叶片光下利用14CO2进行光合作用时14C含量变化的情况B.图b曲线表示酵母菌随氧气浓度增加产生CO2的浓度变化的情况C.图c曲线表示生态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情况D.图d曲线表示小鼠由30℃→10℃环境耗氧气量变化情况2.以下曲线图显示一片绿叶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体交换情况,该绿叶的呼吸速率保持不变。

请判断在12:00时,该叶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分别放出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3. 酵母菌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单位时间内在不同的氧4.5klx 、10klx 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结果如图所示。

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该叶片 ①呼吸速度在20℃下是10℃下的2倍 ②在10℃、5klx 气量是3mg ③在5klx 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多 ④在20℃、10klx 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 2量约是13.9mgA. ①②B. ③④ C . ①③ D. ②④例2.右图中曲线a 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 2总量的变化,曲线b 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 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 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A. B . C. D.(变式)下表是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种植物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测得的一组数据,下列选项是四位同学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四种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吸收CO 2总量的曲线,你认为正确的是时间(小时)例3.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

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倍,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变式)1.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02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0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02吸收量和C0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上表数据,在下列坐标中正确描点并绘出02吸收量与C02释放量的关系曲线。

(2)在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有氧呼吸葡萄糖分解量为mol,在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无氧呼吸葡萄糖分解量为mol.(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仓库中贮藏苹果时,02相对浓度在时较好,理由是。

贮藏时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

(4)将成熟的苹果榨成汁,取少量注入试管中,然后加入新制的Cu(0H)2悬浊液,加热煮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下图显示某植物叶片细胞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其中abcdef 代表与这些生理作用有关的气体。

下表列出在一定条件下所测定的有关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数据,其中“十”表示吸收CO2,“一”表示释放CO2。

请据图表分析回答:(1) 以C18O2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含018的细胞呼吸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填图中字母)。

(2) 以H 218O 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细胞呼吸下,测得含18O 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填图中字母)。

(3) 表中在暗处测得的数据反映强度。

根据表中在光下测得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 )比较表中的数据,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时的温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植物呼吸作用达到最大时的温度。

(5) 假定7月上旬本地区的日平均温度为310C ,光照15小时,该植物一昼夜中能否积累有机物?3.以小球藻为材料做下列两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很快,在相同培养液中,以图甲中的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将两个装置都放在阳光下,一定时间后,观察B 、C 试管中的变化。

①装置(a)的B 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的变化 ,其原因是因为A 瓶 ;②装置(b)的C 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的变化是 ,其原因是因为D 瓶中 。

(2)实验二:如果用图乙装置即E 试管和F 试管敞口培养小球藻,E 试管用完全营养液,F 试管用缺镁的全营养液,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曲线如图丙,据图回答:①对照E 试管生长的小球藻,说明P 、Q 两处净氧量产生的原因:P 处 ,Q 处 ;②造成E 、F 两试管净氧量差异的原因: 。

4.右下图表示夏季水稻叶肉细胞内的C 5化合物含量在24h 内的变化过程,据图分析:(1)C 5化合物的产生和消耗主要发生于叶绿 体的 中。

(2)AB 段和IJ 段的C 5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C相对含量时间(h )12 18其主要原因是缺乏 和 物质所致。

G 点时C 5化合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 (物质) 所致。

(3) (填字母)点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白天天气暂时由晴转阴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