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听,动得得体_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单元大纲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二、“无声胜有声”——演讲态势语言的运用正文生活中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句话往往是作为贬义使用的,但是在演讲中却是我们的追求,演讲的那一刻,说的,就应该比唱的好听!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演讲必须通过说话来表现,怎样让你的有声语言更具魅力?1.语音准确——音准调对可杂糅(1)说好普通话,通顺流畅,不念错字、别字◆平翘舌音区分◆r、l区分◆n、l区分◆前后鼻音区分◆学会儿化音◆把握轻声(2)杂糅它种语,恰到好处所谓杂糅,是指在运用一种有声语言的同时,夹杂其他语言,以起到加强理解、增强亲切感和幽默感的作用。
在演讲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在开场的问候语和结尾感语中运用现场听众的母语,往往会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国民党主席连战“北大演讲”中杂糅话:“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路线要管一百年。
用他话讲‘动摇不得’。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演讲中就杂糅了北话、话:“乖乖隆地冬”,“阿拉是自家人,大家都是自家人。
”“看到噶许多朋友狭气开心!”这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吐字清晰——字字清楚不含糊(1)字正腔圆(咬紧字头、发响字腹、收全字尾)(2)开口略大(开口太小,声音出不来,不清晰)(3)气流集中(有力向前,不要散射)(4)句尾不弱(“我们朝着新的目标前进”宾语重读)(5)不吃字、吞字(语速不宜过快)(6)克服过重鼻音、喉音(声音闷暗、压抑、浑浊,让人听着费力)3.声音响亮——音调音量要合适(1)用气发声科学◆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喉原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放大→发出声音。
◆正确吸气呼气学会深吸、慢呼、稳呼、匀呼。
演讲时语速不要过快,注意有意识吸气。
◆打开喉头把嘴大,撑大口腔后部,向小舌头上方顶,似“托着下巴打哈欠”,这样你会觉得口腔后部很松弛,气流出来很顺畅。
发言稿中的演讲技巧声音语调与肢体语言的运用

发言稿中的演讲技巧声音语调与肢体语言的运用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发言稿中的演讲技巧,特别是声音语调与肢体语言的运用。
在现代社会中,演讲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运用声音语调和肢体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接下来,我将从声音语调和肢体语言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声音语调的运用声音语调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音量的控制。
音量过小会导致听众听不清楚,无法产生共鸣;而音量过大则会让听众感到刺耳和不适。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演讲场合和人数合理调整音量,确保每个人都能听到清晰的声音。
其次,语速的掌握也非常重要。
语速过快会让听众跟不上思路,无法理解演讲内容;而语速过慢则会让听众感到无聊和疲倦。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演讲的内容和听众的接受能力,适当调整语速,保持节奏感和韵律感。
此外,语调的变化也是演讲中的关键。
通过合理运用升调、降调、停顿等手段,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例如,在讲述激动人心的故事时,可以使用高亢的语调和快速的语速,以增强情感的表达;而在讲述严肃的问题时,可以使用低沉的语调和缓慢的语速,以凸显问题的严重性。
二、肢体语言的运用肢体语言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站姿的选择。
站立时,我们应该保持挺胸抬头、双脚平行的姿势,展现出自信和专业的形象。
同时,我们可以适当运用手势来配合演讲内容,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当我们强调某个观点时,可以用手指指向前方,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其次,眼神的运用也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保持与听众的眼神交流,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尊重。
通过眼神交流,我们可以建立起与听众的情感联系,增强演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此外,面部表情的运用也可以增强演讲的表达力。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单元大纲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二、“无声胜有声”——演讲态势语言的运用正文生活中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句话往往是作为贬义使用的,但是在演讲中却是我们的追求,演讲的那一刻,说的,就应该比唱的好听!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演讲必须通过说话来表现,怎样让你的有声语言更具魅力1.语音准确——音准调对可杂糅(1)说好普通话,通顺流畅,不念错字、别字平翘舌音区分r、l区分n、l区分前后鼻音区分学会儿化音把握轻声(2)杂糅它种语,恰到好处所谓杂糅,是指在运用一种有声语言的同时,夹杂其他语言,以起到加强理解、增强亲切感和幽默感的作用。
在演讲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在开场的问候语和结尾感谢语中运用现场听众的母语,往往会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北大演讲”中杂糅四川话:“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路线要管一百年。
用他四川话讲‘动摇不得’。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南京、上海演讲中就杂糅了苏北话、上海话:“乖乖隆地冬”,“阿拉是自家人,大家都是自家人。
”“看到噶许多朋友狭气开心!”这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吐字清晰——字字清楚不含糊(1)字正腔圆(咬紧字头、发响字腹、收全字尾)(2)开口略大(开口太小,声音出不来,不清晰)(3)气流集中(有力向前,不要散射)(4)句尾不弱(“我们朝着新的目标前进”宾语重读)(5)不吃字、吞字(语速不宜过快)(6)克服过重鼻音、喉音(声音闷暗、压抑、浑浊,让人听着费力)3.声音响亮——音调音量要合适(1)用气发声科学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喉原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放大→发出声音。
正确吸气呼气学会深吸、慢呼、稳呼、匀呼。
演讲时语速不要过快,注意有意识吸气。
打开喉头把嘴张大,撑大口腔后部,向小舌头上方顶,似“托着下巴打哈欠”,这样你会觉得口腔后部很松弛,气流出来很顺畅。
演讲的艺术如何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来提升表达力

演讲的艺术如何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来提升表达力演讲是一种艺术,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表达力,使演讲更加生动、感染力更强。
在演讲中,声音和肢体语言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观众建立更好的沟通。
一、声音的运用声音是演讲的基本工具,通过声音的运用可以使演讲更富有感染力。
1.音量的变化音量的变化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演讲者在表达激情、强调重点时,可以适当提高音量,以激发观众的共鸣;而在表达柔和、温情之时,可以适当降低音量,以营造出安静、舒适的氛围。
2.语速的掌握语速的快慢对于演讲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表达紧迫感、激情澎湃的内容时,适当加快语速可以增强表现力;而在需要观众深思熟虑的时候,适当放慢语速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3.声调的变化声调的变化可以突出演讲的重点和感情。
适当使用高音和低音,可以增加表现力和吸引力。
同时,根据不同段落的内容和情感需求,合理调整声调的起伏,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二、肢体语言的运用肢体语言是演讲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表情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情感。
1.姿势的选择演讲者的姿势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择自信而舒展的姿势可以增强演讲者的说服力。
同时,合理运用手势,如指点、比划等,可以更好地引导观众关注重点,增加演讲效果。
2.面部表情的运用面部表情是情感传递的窗口,通过面部表情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演讲者的情感。
不同的面部表情可以传递不同的情绪,如微笑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温暖和友好,而愤怒的表情则能够突出演讲者对某些问题的不满和激愤。
3.眼神的运用眼神是演讲者与观众直接交流的桥梁,有着重要的作用。
演讲者可以通过眼神的聚焦和眼神的徘徊来提高演讲的表现力。
在重要的观点和关键词处,适当使用聚焦的眼神可以让观众更清晰地抓住重点;而在某些描述情景和交流感受的地方,适当使用徘徊的眼神可以增加亲切感和真实感。
总结: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可以极大地提升演讲的表达力。
开学演讲中如何使用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

开学演讲中如何使用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掌声雷动,眼神注视着我,我站在讲台上,准备发表一场精彩的开学演讲。
作为演讲者,我知道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是成功的关键。
通过身体和声音的力量,我能够向观众传递自信、积极的能量,并引起他们的共鸣。
首先,让我们谈论肢体语言。
姿势、动作和表情都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
我要保持站立直视前方的姿势,这表明我对演讲充满自信。
此外,我会用手势来强调重点和展示观点。
例如,当我想强调某个重要观点时,我会用手指来指向前方,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同时,我会注意保持适度的动作,避免过于夸张或过于僵化,让观众感到舒适与亲近。
眼神也是肢体语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透过眼神交流,我能够与观众建立起一种连接,让他们感觉被关注与尊重。
我将用自信、坚定的眼神扫过全体观众,尽量避免低头或四处张望,这会影响到观众对演讲内容的信任和认同。
接下来,就让我们聊聊声音语调的运用。
声音是演讲者的武器,是激励观众的钥匙。
首先,我会练习掌握节奏和语速的平衡。
适当的调整语速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当我想要强调某个关键点时,我会放慢语速,让观众感受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同时,在叙述一些有趣轶事或语言幽默的时候,我会加快语速,给观众带来笑声和愉悦。
除了语速,语调也是影响演讲效果的关键因素。
我将学会灵活运用语调的高低变化,以增加演讲的吸引力。
例如,在引述别人的观点时,我可能会降低音调,以示认真和尊重。
而在激情澎湃的部分,我会提高音调的强度和音量,以传递热情和激励。
除了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我还会运用一些有效的技巧来提升演讲的效果。
首先,我将确保自己熟悉演讲稿,以便自如地表达观点。
此外,我会缓慢而清晰地讲述,避免含糊不清或口齿不清的情况发生。
此外,我还会留出一定的时间与观众互动,例如请他们思考问题或参与小游戏,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通过这些方法,我相信我能够在开学演讲中取得成功。
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的运用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我的自信与能量,同时加深他们对演讲内容的理解与认同。
开学演讲稿的声音语调与肢体表达

开学演讲稿的声音语调与肢体表达篇一:开学演讲稿的声音语调与肢体表达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首先,我代表所有老师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随着熟悉的课室重启,我们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开学演讲稿的声音语调与肢体表达的重要性。
第一,声音语调是演讲的灵魂。
一个好的演讲,需要有动人的声音。
柔和的音量,平稳的节奏,细腻的音色,都能够打动听众的心。
无论是讲课还是演讲比赛,我们都应该注意调整声音的高低,使其既能吸引听众,又能贴近听众的需求。
在开学的日子里,我们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为自己和他人注入信心和勇气。
第二,肢体表达是演讲的翅膀。
光有好的声音是不够的,身体语言也是传达意思的重要途径。
站立的姿势应端正得体,既要规矩有尊严,又要活泼有力。
手势的运用应自然而流畅,不应过多也不应过少。
眼神要坚定有力,能够与听众建立紧密的联系。
在开学阶段,我们要以积极向上的肢体语言,展现自信与专业,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第三,声音语调和肢体表达相辅相成。
优美的声音和自信的肢体语言共同构成了一场成功的演讲。
当我们充满激情地讲述知识点时,高亢的声音能够激发听众的兴趣;当我们以亲和力十足的姿态与同学交流时,肢体的自如运用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
声音语调和肢体表达的默契配合,可以使我们的演讲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四,让声音和肢体表达变得更自然。
当我们在演讲中追求声音和肢体表达的完美时,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地强调,让它们成为表演的手法。
我们应该通过反复练习,使声音和肢体表达变得如水般自在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与周围的人建立真实的情感连接。
第五,要根据场合和情绪有所变化。
在不同的场合中,我们要灵活地运用声音和肢体表达。
在庄重的场合,应该有威严的声音和端庄的肢体语言;在欢乐的场合,应该有欢快的声音和活泼的肢体动作。
同时,在表达不同情绪时也要注意适度。
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激动可以适当表现出来,而无谓的紧张和焦虑则要尽量控制。
如何在发言稿中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

如何在发言稿中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在发言稿中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是提高演讲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可以增强演讲的表达力和说服力,使听众更加投入和理解演讲内容。
本文将从声音和肢体语言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发言稿中运用它们。
一、声音的运用声音是演讲中最直接的传达工具,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音量和语调等方面的变化,可以有效地传达演讲者的情感和态度,引起听众的共鸣。
首先,音量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演讲中,适当提高音量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增强演讲的说服力。
当强调某个重要观点或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可以适当提高音量,使听众更加关注和理解。
其次,语速的控制也是关键。
语速过快会让听众难以跟上演讲的思路,语速过慢则容易让听众产生疲劳感。
因此,在发言稿中应该根据演讲的内容和目的,合理控制语速,使之既不过快也不过慢,让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一个词语。
此外,语调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改变语调的高低和变化,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以适当提高语调的高低,增加语音的变化,使演讲更加有感染力。
二、肢体语言的运用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的动作、姿态和表情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增强演讲的表达力和说服力,使演讲更加生动和引人注目。
首先,姿势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演讲中,站姿和坐姿都需要注意。
站姿要端正,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直立,显得自信而有力。
坐姿要稳定,背部挺直,不要趴在椅子上或者摇晃腿部,保持专注和自信。
其次,手势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运用手势可以增加演讲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当强调某个观点或者解释某个概念时,可以用手势配合,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但是要注意手势的适度,不要过于夸张或者频繁,以免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此外,面部表情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面部表情可以传达演讲者的情感和态度,增加演讲的说服力。
在演讲中,要保持微笑和自然的表情,使听众感受到演讲者的真诚和亲和力。
总结起来,声音和肢体语言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合理运用它们可以增强演讲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演讲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与声音表达

演讲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与声音表达演讲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影响观众。
除了言语表达外,演讲者的肢体语言与声音表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演讲中运用肢体语言与声音表达,以提高演讲的效果。
首先,肢体语言在演讲中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演讲者可以通过姿势、手势和面部表情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首先,姿势应该显得自信而稳定。
站立时,保持笔直的身姿,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这样能够给人一种自信的形象。
其次,手势的运用也是关键。
适当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观众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当演讲者提到“大”时,可以伸出双臂;当演讲者提到“小”时,可以合拢手指。
最后,面部表情的表达也是必不可少的。
演讲者应该根据演讲的内容和情感状态,适时地调整面部表情,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例如,当演讲者谈到悲伤的话题时,可以微微皱眉或低头,以传达情感。
除了肢体语言,声音表达在演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声音是演讲者与观众之间的纽带,能够直接影响观众的情感和理解。
首先,演讲者应该注意语速和节奏的掌控。
语速过快会让观众无法跟上,语速过慢则会让观众产生厌倦。
演讲者应该根据演讲的内容和情感状态,适时地调整语速和节奏,以保持观众的兴趣和理解。
其次,音量的掌控也是重要的。
声音过大会让观众感到刺耳,声音过小则会让观众听不清楚。
演讲者应该根据演讲的场合和观众的人数,调整声音的大小,以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听到演讲内容。
此外,语调和语气的运用也是关键。
演讲者可以通过改变语调和语气,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观点。
例如,当演讲者谈到激动的话题时,可以提高语调和加重语气,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除了肢体语言和声音表达,演讲者还应该注意整体形象的塑造。
整体形象包括着装、仪态和气质等方面。
着装应该根据演讲的场合和主题来选择,既要体现个人风格,又要符合观众的期待。
仪态应该显得自信而专注,避免过于紧张或散漫。
气质则是演讲者的内在修养和个人魅力的表现,通过修炼自己的气质,演讲者能够更好地与观众建立连接,提升演讲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得好听,动得得体——演讲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单元大纲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二、“无声胜有声”——演讲态势语言的运用正文生活中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句话往往是作为贬义使用的,但是在演讲中却是我们的追求,演讲的那一刻,说的,就应该比唱的好听!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演讲必须通过说话来表现,怎样让你的有声语言更具魅力?1.语音准确——音准调对可杂糅(1)说好普通话,通顺流畅,不念错字、别字◆平翘舌音区分◆r、l区分◆n、l区分◆前后鼻音区分◆学会儿化音◆把握轻声(2)杂糅它种语,恰到好处所谓杂糅,是指在运用一种有声语言的同时,夹杂其他语言,以起到加强理解、增强亲切感和幽默感的作用。
在演讲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在开场的问候语和结尾感谢语中运用现场听众的母语,往往会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北大演讲”中杂糅四川话:“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路线要管一百年。
用他四川话讲‘动摇不得’。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南京、上海演讲中就杂糅了苏北话、上海话:“乖乖隆地冬”,“阿拉是自家人,大家都是自家人。
”“看到噶许多朋友狭气开心!”这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吐字清晰——字字清楚不含糊(1)字正腔圆(咬紧字头、发响字腹、收全字尾)(2)开口略大(开口太小,声音出不来,不清晰)(3)气流集中(有力向前,不要散射)(4)句尾不弱(“我们朝着新的目标前进”宾语重读)(5)不吃字、吞字(语速不宜过快)(6)克服过重鼻音、喉音(声音闷暗、压抑、浑浊,让人听着费力)3.声音响亮——音调音量要合适(1)用气发声科学◆发声过程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喉原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放大→发出声音。
◆正确吸气呼气学会深吸、慢呼、稳呼、匀呼。
演讲时语速不要过快,注意有意识吸气。
◆打开喉头把嘴张大,撑大口腔后部,向小舌头上方顶,似“托着下巴打哈欠”,这样你会觉得口腔后部很松弛,气流出来很顺畅。
◆用好共鸣器吸气不要浅至喉部或胸腔上方,往下,运用胸腹吸气。
(2)音调音量合适◆悦耳音调◆合适依据◆起伏限度4.表达流畅——不“吃螺蛳”,去冗余(1)不流畅的表现不流畅的表现主要包括:卡壳、结巴、口误、拖沓、过多语气词、半句话、口头禅、双语症等。
(2)如何达到流畅为了达到流畅,我们需要:准备充分、理清思路、思维快速、语速恰当、嘴皮利索、内心观照。
5.节奏起伏——抑扬顿挫有快慢(1)抑扬◆平直调(平行语势):“-”◆昂上调(上行语势):“/”◆降抑调(下行语势):“\”◆弯曲调(曲行语势):“∽”把握抑扬:✧由抑到扬例: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举办“永恒的长城”大型演唱会,具有特别的意义。
/谁都不会忘记这么一句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今天,在这巍巍长城上,让我们一起倾听这永远的呐喊吧!✧由扬到抑例:工作中的每一天,都有着他执着的追求:事业。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有着他倾注的情感:爱恋。
他把对事业的追求与对家人的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他想达到人生的境界——完美。
(2)顿挫◆模拟停顿(生理、心理停顿)◆标号停顿(一般最短的为顿号,最长的为句号)◆结构停顿◆语意停顿停或不停,停在不同地方都会产生不同的语意分歧:例:男人没有了女人怎么办?(指向不明)男人没有了/女人怎么办?(女人烦恼)男人没有了女人/怎么办?(男人烦恼)◆强调停顿要学会落停、扬停、紧连、徐连,可以看以下的例子:✧他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落停)✧它的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
(扬停)✧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紧连)✧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徐连)(3)轻重◆语法重音◆修辞重音◆强调重音(4)缓急◆中速=200字/分钟◆快速=280-300字/分钟◆慢速=100-120字/分钟6.感情充沛——声情并茂动人心(1)情动于内,声发于外;以情带声,以声传情(2)真情、热情、激情的流露、宣泄、交流(3)“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心灵共振7.口气自然——演讲真谛是自然明确演讲与背书、读书、朗诵的区别。
要记住:◆持稿演讲→不是读书◆脱稿演讲→不是背书比赛演讲→不是朗诵二、“无声胜有声”——演讲态势语言的运用演讲时,除了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态势语言进行交流,所谓态势语言就是眼神、表情、手势、体态等表达的信息,它常常“无声胜有声”。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特•莫拉宾发现:一个信息的传达是由7%的语言(单纯指话)和38%的声音(包括语调抑扬顿挫和种种声响)以及55%的非语言(即态势语言)构成。
可见,态势语言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心理学与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所获得的全部外部世界信息中,有80%是从人的视觉渠道获得的。
这就告诉演讲者,在演讲的那一刻,不仅要“说”得好,还要“做”得好,双管齐下,相得益彰。
眼神、表情、手势、体态等构成态势语言,它们在演讲中的重要性依次表现为——一眼神、二表情(包括头的点动、摇动等),三手势,四体态,其中眼神、表情最具感染力、影响力,特别是在一个所有的听众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视频)都看得清演讲者面部的场合,更是如此。
1.“我在对你说”——目光交流(1)眼睛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沟通的桥梁,演讲不是独白,不是咏叹,不把目光投向这个或那个听众并与之交流,演讲,便无法顺利实现,所以,让我们的眼睛“有光、有神、有情”。
这里需要分清两种不同的“看”:面对一片风景,我们的“看”,是不需要得到回应的注视,眼神往往是平静的、甚至是茫然的;面对一群听众,我们的“看”,是对之倾诉并希望得到回应的注视,这时眼神必然是有光、有神、有情的,正是在这种目光的接触中,沟通才能实现。
正如卞之琳《断章》诗中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注视的方式◆点视(投向一个点,带动一个片)◆对视(四目相对,不仅给予一种尊重,同时演讲者又获得了现场听众的信息。
对视时,目光须柔和,不要死勾勾地盯着看,也不要老盯着一个人)◆平视(头与视线的夹角应为90度,表示一种尊重)◆环视、扫视(目光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流转,以照应全局。
环视是慢慢地看,扫视是快快地看,但要注意,头必须随目光同步转动)(3)注视的区域演讲中的注视,一般的是公事注视、礼仪注视,所以目光只能停留在听众的双眼与嘴的一个倒三角区域,或双眼与额头的一个正三角区域,合在一起,则为一个菱形区域。
(4)目光运用中的十类弊病◆只看讲稿不看人(“目中无人”)◆固定一点忘其他(“脱离群众”)◆目光低垂不平视(“藐视听众”)◆向上翻看找下文(“怪模怪样”)◆东看西看无目的(“神情不定”)◆不断瞥视头不动(“心怀鬼胎”)◆左右流转很紧张(“贼眉鼠眼”)◆频繁眨眼搜肚肠(“闪烁其词”)◆眼神茫然暗无光(“泥塑菩萨”)◆闭眼时间太过长(“无精打采”)这类弊病都会影响我们演讲者的形象,同时,也会影响与听众的沟通。
演讲者一旦发现,须即时有意识地改正。
2.“把笑写在脸上”——表情生动演讲拒绝冷漠!演讲拒绝呆滞!(1)表情的作用表情是演讲内容的体现,营造氛围的手段,沟通听众的桥梁。
(2)表情的运用◆真实(真情流露)◆鲜明(喜怒哀乐尽在脸上)◆灵敏(情随内容)◆分寸(恰到好处不夸张)◆美感(展示美的一面)(3)学会微笑希尔顿的高招:微笑。
老希尔顿说:“无论饭店本身遭遇的困难如何,希尔顿饭店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顾客的。
”希尔顿的名言:“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微笑最美,而且微笑是“一种‘可爱的’传染病。
”微笑,其实很容易,只须发自内心,理性告诉自己:我面对的是合作者,是朋友,或潜在的朋友,面对合作者、朋友,你会不微笑吗?同时,让自己在演讲的那一刻充满着热爱带来的快乐: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今天的演讲,爱在座的听众,于是,快乐油然而生,笑容自然如花般绽放。
我快乐,我微笑。
有的人可能有些担心,他说,我的脸天生长得很严肃太刻板,不笑的时候有人说我凶巴巴的很可怕。
其实,不管你的脸天生长得亲切还是严肃,形象可以塑造,快乐可以让人看得见,你只须——嘴角上翘十五度或者露出上排八颗牙(说声“茄子”走上台)。
3.“解放我的手”——手势恰当(1)手势运用的类型手势运用的类型可以分为指示性手势(指示方位),象形性手势(比画形状),象征性手势(诠释语意),情意性手势(表达情感)。
(2)手势运用的部位全面运用指(手指)掌(手掌)拳(拳头)臂(手臂)。
(3)手势运用的区域上区:肩以上的手势,动作多为褒义,如:“让我们奔向美好的未来!”,可向右上侧挥掌。
中区:肩以下、腰以上的手势,此处手势褒或贬的含意都有,大多数手势都在这个区域。
下区:腰以下的手势,贬意、否定较多。
如:“把他们彻底消灭”,掌心向下,由上腹部向下侧劈削。
(4)手势运用的单复:一手为单,两手为复,交替运用。
(5)常用手势◆指(食指向上竖起,胸前或过肩,表示“一”、“重要”等意)◆捻(食指头与拇指头相触,表示“细小、抽取”等意)◆翘(竖起大拇指,表示“了不起、伟大、第一”等意)◆撮(五个指头合拢,表示“集中、抓取”等意)◆拳(五指合拢,大拇指弯曲,放在食指、中指的外面,表示:“力量、权力、决心”等意)◆剁(手掌伸直,在胸腹部前由上而下,表示“一刀两断、决心”等意)◆削(掌心向下,由胸腹部斜线向侧面划去,表示“否定、排除、消灭”等意)◆挥(手掌带动手臂成45度角拉起,后举再有力向前向高划去,表示“向前、向高、向好”等意)◆剪(双手掌心向里,向下交叉,再向两边拉开,表示“否定、反对”等意)◆抱(双手掌心向内,手掌成弧形指尖对胸,由外向内,表示“接纳、喜爱、愿意”等意)◆推(双手提起至胸部,掌心向外推出,表示“拒绝、推动”等意)◆摊(双手提起过腰,掌心向上,向两边分开,表示“欢迎、真诚、希望、展开”等意)◆按(双手提起过腰,掌心向下,向两边分开,表示“命令、否定、痛苦”等意)◆合(双手掌心相合,靠胸,表示“满意、结合”等意)◆分(双手掌心相合,靠胸,再分开,表示“失意、分离”等意)(6)把握原则◆准确典型◆简洁明快◆协调有力◆美观自然4.“让你看得舒服”——体态大方(1)坐姿——“与您交谈”主要要点包括:手放桌,身前倾(12度),坐半座,脚稳定(易犯毛病:太正、后仰、抖脚、伸腿)。
(2)站姿——“站直喽,别趴下!”◆无讲台或低讲台:主要要点包括:胸挺起,微收颌,脚略分,重心稳,手下垂,自然动,体态活,缓走动(易犯毛病:抬头过高、手足无措、双手背后、手插口袋、频繁走动、弯腰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