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态势语言

合集下载

演讲态势语运用技巧

演讲态势语运用技巧

演讲态势语运用技巧演讲是一种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形式,而演讲态势语运用技巧则是指在演讲过程中运用语言和语气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演讲态势语运用技巧:1. 使用肢体语言:适当运用手势、眼神和身体姿势,可以增加演讲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例如,当强调某个观点时,可以用手势指向听众,或通过眼神接触来与听众建立联系。

2. 抑扬顿挫的语调:通过运用不同的语调,可以使演讲更具有情感色彩和节奏感。

适当地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可以突出重点,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增加表达的感染力。

3. 控制语速和节奏:语速过快或过慢都可能让听众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要注意控制语速和节奏,使之适应演讲的内容和情感需要。

可以通过适当放慢语速来强调重点,或通过加快语速来增加紧迫感。

4. 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使用一些修辞技巧来增加演讲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和对比等。

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演讲更生动、形象,并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 注意语言简洁和措辞准确:在演讲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

简洁的语言和准确的措辞可以让演讲更易懂、流畅,并使听众更容易接受和记住。

6.直接与听众互动:积极与听众互动,可以增加演讲的参与感和说服力。

可以通过提问、征求观点或与听众分享个人故事等方式与听众建立联系,使演讲更为生动和有趣。

7. 注意节奏和韵律:演讲过程中的节奏和韵律可以帮助调动听众的情绪和注意力。

可以通过合理的停顿和重复来控制节奏,通过运用韵律感强的语言和词汇来增加听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总结起来,演讲态势语运用技巧涉及诸多方面,包括肢体语言、语调、语速、修辞手法、语言简洁和准确、与听众互动、节奏和韵律等。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巧,可以使演讲更具有说服力、生动性和参与感,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和引起听众的共鸣。

演讲的态势语技巧

演讲的态势语技巧

演讲的态势语技巧
1.表情自然自信:演讲者的面部表情对观众产生重要影响。

自然的微笑能够传递友好和亲近的感觉,同时表达出自信和愉悦的心态。

避免紧张或愤怒的表情,保持面部肌肉的放松状态。

3.姿态和手势:演讲者的姿态和手势可帮助传达信息和表达观点。

一个自信的姿态(如直立、肩部放松)能够传递出自信和权威的态度,而过于紧张或散漫的姿态则可能给观众不太好的印象。

手势应该自然而有目的地使用,帮助强调观点或引起注意。

4.肢体语言的协调:演讲者的肢体语言应该与演讲内容和语气保持协调。

例如,当讲述激动或重要的内容时,适当的动作和肢体语言能够增加说服力。

然而,过多或杂乱的肢体语言可能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因此需要控制和协调。

5.步骤和姿势:在给观众演讲时,演讲者的步伐和姿势也是态势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自信的步伐和稳定的站姿能够传递出自信和权威,与观众建立连接。

观众会注意到演讲者的姿势和移动方式,所以需要保持一种专注和均衡的态度。

6.与观众的互动:与观众的互动是演讲中重要的态势语技巧之一、通过直接提问、点头或微笑回应观众的反馈,能够增强观众对演讲的兴趣和参与感。

这种互动能够帮助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增强演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怎么运用演讲的态势语言_演讲技巧_

怎么运用演讲的态势语言_演讲技巧_

怎么运用演讲的态势语言现代科学表明,态势语言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一样,可以表达感情、可以交流信息、可以被人理解、可以自成体系。

我们平日形容某些人说话"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指手划脚"、"神采飞扬"、"风度翩翩"等,这些词都充分体现了态势语言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怎么运用演讲的态势语言,欢迎借鉴参考。

演讲技巧一:演讲时的姿势演讲时的姿势会影响演讲者给听众的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者畏畏缩缩的印象。

如果站得弯腰背驼的,就会给听众带来畏畏缩缩的印象,反之,如果你的演讲姿势昂首挺胸,就会给听众带来堂堂正正的印象,也会让听众更愿意听你的演讲,也可以保持一个放松的姿势,所谓“放松的姿势”。

要让身体放松,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过度紧张。

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于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技巧:(1)站要直。

演讲时站立的姿势应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直身躯,这样令自己看起来更自信,也让听众觉得你很值得信任。

(2)站立时两手的姿势:1.双手自然垂下放在身体两侧。

2.两手合拢放在腹部。

3.一手拿书,一手垂下。

4.两手按在讲桌边。

(3)立要稳。

演讲者的重心,应放在自己脚上,而不应该依靠讲台之类的支撑物。

要保持稳固的站立,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两脚并行,分开20厘米左右,这种姿势一般用在短篇演讲和比赛演讲中;一种是一脚稍前,一脚稍后,重心主要压在后脚上,也就是介于立正和稍息之间的姿势。

相比之下,后一种方法好处要多些,它可以两脚调剂,减轻疲劳,长篇演讲者一般都采用这种站姿。

(4)如果感到紧张,可以手握麦克风或手扶着讲台等,这些动作可以扩散并减轻紧张情绪,但要注意手发抖时,不要手拿纸张,否则会令自己的手抖得更厉害。

演讲技巧二:演讲时的视线演讲时的视线控制非常重要。

演讲时必须声情并茂,而声情并茂必定离不开眼睛的帮助。

演讲稿 态势语

演讲稿 态势语

演讲稿态势语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地给大家做一次关于当前形势的演讲。

当前,我们所处的形势可以用“变化多端、挑战重重”来形容。

在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地洞察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态势的看法和思考。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懈怠。

我们要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迎接挑战,敢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我们要灵活应对当前的形势。

在这个变化多端的时代,我们必须保持高
度的警惕性和应变能力,及时调整战略,灵活应对。

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只有不断地适应形势的变化,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我们要积极应对当前的形势。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是复杂多变的,
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努力克服困难。

我们要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各位同学,当前的形势是复杂多变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形势,灵活应对形势,
积极应对形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 (2)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 (2)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演讲态势语是指在演讲过程中,使用肢体语言、表情和声调等手段,与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语言形式。

一个好的演讲者应该掌握不同的态势语,以便达到更好的演讲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演讲态势语。

1. 手势语手势语是演讲时最常使用的一种态势语。

演讲者通过手势语的方式加强演讲效果,使观众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演讲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演讲者可以使用手部动作来强调或者强调词语、句子,也可以利用手部动作的形式来描述一个场景或者一个事件。

2. 目光交流演讲者在演讲时需要与观众进行有效的目光交流,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态势语。

良好的目光交流能够帮助演讲者与观众建立联系,增强演讲者的说服力,使观众更有兴趣关注演讲内容。

3. 姿势姿势是指演讲者在演讲中的站立、坐姿和走动等姿态和动作。

姿势应该与演讲内容相匹配,体现出演讲者的自信和专业性。

比如,演讲者在介绍自己经验时,可以站在一个宽敞的地方,自然地走动,强调自己的经验,表现出一种自信的姿态。

4. 表情表情是演讲中最能体现出情感状态的态势语。

演讲者可以通过描绘自己的表情来传达对于某个话题的情感体验。

表情是演讲者的一种情感表达,通过表情的形式让观众了解演讲者对演讲内容的态度。

5. 声音声音是演讲中最基本的态势语,演讲者可以通过声音的表现力将演讲内容深入人心,激发听众的情感。

演讲者的声音应该充满感染力,使听众很快能够被演讲内容所吸引。

以上是演讲态势语的主要种类,当然演讲者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形式来增强演讲效果,如道具、幻灯片等。

不同的参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态势语,并不断尝试新的形式,以达到更好的演讲效果。

演讲的态势语技巧

演讲的态势语技巧

演讲的态势语技巧一、演讲上台的体态动作:1、上台前:A、要看好地形、路线、了解观众的情况。

B、整理好自己的衣服、、道具、发型等。

C、请各工作人员调整好音响、话筒高度。

2、上台时:A、要从容不迫、落落大方、潇洒自信。

B、不能松松垮垮,随随便便,弓背弯腰。

C、不能娇柔做作,扭捏作态,怪模怪样。

D、不能缺乏谨慎,匆匆忙忙,大步流星。

E、不能过于迟缓,拖拖拉拉,委靡不振。

3、上台后:不要急忙开口,而应用亲切的目光注视或扫视会场几秒钟,使听众的大脑做好接收信息的准备,得到无声的感染。

4、移动:一般来说,在正规的场合演讲者站立好后是不宜移动的,但在特殊情况下,有时也要适当的移动。

演讲者的身体如果需要移动的话,应注意以下三点:(1)动要在理。

必须符合演讲内容的需要,或者出于其他的目的,比如,为了进一步鼓动听众或者制止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演讲者可以向前走动点。

(2)动有规则。

演讲者在走动方向、节奏、快慢等方面保持一定的规则,就既能活跃会场气氛,又能稳定听众的情绪。

(3)动要适当,宁少勿多。

移动范围不应过大,不可跨越太远、来回走动。

二、演讲站立的姿态演讲必须站着,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古今中外成功的演说家几乎都是站着演讲的,就是在联合国的讲台上,不管是国家元首,还是政府要员,都一律站着讲,而且还限制时间。

其原因就在于:第一、表示对听众的尊重;第二、避免长篇大论,或埋头念稿子的毛病;第三、显示演讲者的精神风貌;第四、增强和听众的交流,调节会场的气氛;第五、演讲者站立,可以给人一个完整的形象,只有站立,才能使手势、身势自由地摆动。

1、演讲站姿的要求高尔基赞扬列宁的演说时说:他站在讲台上的整个形象,简直就像一件古典艺术作品,什么都有,然而没有丝毫多余,没有任何装饰。

鲁迅先生说过:演讲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官,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演讲者一般都是站着讲,因为只有站着讲,态势动作才能自如,才能给人一个完整的形象,才能给人美的感觉。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_演讲手势_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_演讲手势_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听演讲要比听录音或听报告来劲得多,这是因为,演讲虽然是以有声语言(讲)为主,但优美得体的态势语(表情、姿态、手势等)对感情的表达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演讲态势语的种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一、表情语演讲者的表情主要在面部,它受着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听众的态度,二是所讲的内容。

对听众而言,表情的基调应是微笑,它是招人喜欢的秘诀;就内容而言,表情应丰富多彩,喜怒哀乐都可出现。

在整个面部表情中,最鲜明、最突出、最能反映深层心理的是眼睛的神态,即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都能从眼神中表现出来,甚至能表达出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极其微妙的思想感情。

演讲者要学会用眼睛说话,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流露在眼睛里,随时运用眼睛与听众交流感情。

(一)眼神运用法:运用眼神的方法主要有五种:1、前视法:即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的方法。

它主要表演者的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统摄全场。

一般来说,视线的落点应放在全场中间部位,听众的脸上。

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变幻视线,照顾到全场听众,并用弧形的视线在全场流转,不可忘掉任何一个角落的听众。

这样,可使每个听众都感到表演者在关注自己,从而引起听众的注意。

同时也有利于演讲者保持端正良好的姿态,随时注意会场的气氛和听众的情绪。

2、环视法即用眼睛环视听众的方法,要求表演者的视线,从会场的左右前后迅速来回扫动,不断地观察全场,与全体听众保持眼光接触,增强双方的情感交流,将前视法与环视法结合起来,即可观察到听众的心理变化,还可检验表演效果,控制全场的情绪。

3、专注法即把视线集中到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方法,要求表演者的视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听众或会场的某一个角落,并与之进行目光接触,同听众个别交流感情。

这种方法既可启发、引导听众,也可以批评、制止不守纪律的听众。

4、斜视法即把眼珠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方法。

即可表现对左右观众的关注,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又可表现喜欢或鄙夷的情感。

演讲态势语言的特点与技巧

演讲态势语言的特点与技巧

演讲态势语言的特点与技巧
演讲态势语言的特点:
1. 简洁明了:演讲语言需要精炼,避免废话和冗长的句子,使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2. 直截了当:演讲语言需要直接传达要点,无需绕弯子或使用隐晦的词语,以便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

3. 生动活泼:演讲语言需要具有生动性和活力,可以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比喻和故事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4. 亲密互动:演讲语言需要和听众建立起亲密的沟通和互动,使用第二人称代词(如“你”、“你们”)来与听众建立联系,激发听众的参与感。

5. 理性说服:演讲语言需要具有说服力,通过合理的逻辑和有力的证据来支撑演讲观点,以使听众信服并接受演讲内容。

演讲态势语言的技巧:
1. 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和难以理解的术语和句子。

可以采用短句、简单的词汇和明确的语气来表达观点。

2. 利用比喻和故事来生动地描述和解释观点,增加听众的兴趣和理解的深度。

3. 适应听众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选用大众易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演讲内容更易于被听众接受。

4. 使用肢体语言和声音的变化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例如使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调整音调和语速来突出重点或增加紧张感。

5. 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反问、夸张等,来增加演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6. 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掌控,避免单调和枯燥的演讲,通过语气和节奏的变化来维持听众的兴趣和集中注意力。

7. 强调重要观点和关键词,可以通过语音的强调、重复和停顿来加强这些信息的印象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讲中的态势语言
内容摘要:要想成就一场好的演讲,一篇高质量的演讲文稿必不可少,但同时,站姿,眼神,手势,这些演讲中的态势语言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有声语言形式和态势语言形式是演讲的形式要素,只有完美的合二为一,才能成就一场成功的演讲。

关键词:演讲态势语言
一态势语言介绍
(1)什么是态势语言
语言除了有声语言表达外,还有辅助语言,就是态势语。

态势语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有的人对它进行研究,说:有一条信息如果传播出去,所有的效果中间只有38%是有声的,7%是语言(词),55%的信号是无声的,所以每个人,每天平均说的话只有10-11分时间,且平均每句话只占2.5秒,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的有声是低于30%的,60%的信号是通过无声的信息发出去的。

这个对无声信息的研究,给我们一个提示,除了要注重有声语言的表达,更多的注重无声语言的表达,就象我们看见别人的表情常会说“我看见你就知道你要说什么”,这就是“别人”在用无声语言(态势语)传播信息。

所以,态势语言是通过人体器官的动作,或者某一个部分形态的变化来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

凡是通过手势、身姿、眼色和面部表情来进行信息传递、思想沟通、感情交流的活动方式,统统称为体态表达或态势表达。

(2)演讲中态势语言的组成
演讲中的态势语又称为无声语言、体态语言、形体语言、“道具”语言等。

①动静角度:眼神、手势、表情等;包括服饰、姿态、神态等。

②整体和局部角度:行姿、站姿、坐姿、服饰等;手势、表情、眼神等。

二演讲中态势语言的作用
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德摩西尼认为:“演讲的秘诀在于姿态。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演讲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

”因此,古今中外的演讲家都十分重视态势语言的运用,并把它当作辅助工具,来增强演讲效果。

具体来说,态势语言在演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辅助有声语言。

这是态势语言的主要功能,因为态势语言的运用,能加强演讲语言表达时的效果,能辅助有声语言圆满地表达内容,充分地抒发感情;它可以对重要的词语、句子进行加重或强化处理,具有强调功能。

演讲的态势语不仅能强调或解释演讲辞中的含义,而且还能生动、形象地表达演讲辞中所没有的东西,尤其是在表达情感、情绪和态度方面,态势语言有时甚至比口头语言更明确、更具体、更有感染力。

(2)塑造演讲者自身形象,展示风采的作用。

风采即风度,是人们美好的仪表、举止、姿态,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演讲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演讲者还未开口,就已经通过态势语言的表达,深刻地印在听众的脑子里。

一位演讲者上讲台时,是胆战心惊,害怕得连头都不敢抬起来,还是迈着稳健有力的步子,边走边向听众微笑示意,它们给听众的印象是大不一样的。

态势语言的表达,在第一印象上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演讲者能够给听众留下亲切、真诚、老练、潇洒的第一印象,那么对于自己后面的演讲是极为有利的。

良好的态势语言能使演讲者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形象。

它不仅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演讲者文化素养和美学观念、风度、形象的直接反应。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那样:“相貌的美高于色彩的美,而优雅得体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

”(3)加强语言信息可信度。

有些演讲者由于心理素质的原因,在面对听众时心情会紧张,而情绪紧张所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对演讲产生消极作用,如无法控制语言速度,语音走调,遗忘内容等等,从而削弱了演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相反,如果演讲者表情轻松,神态自然,动作优雅,就可以稳定听众情绪,增加语言信息的可信度。

因为听众不只是在“察言”,也在“观色”。

形体、手势、表情具有自然流露的性质,具有更多的真实性,听众在倾听演讲的接收活动中,将从演讲者的体态、手势等动作中获得语言信息的印证。

西方语言学家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结果证明:人们交谈时,只有35%的信息是单纯通过语言表达的,其余的65%的信息则是通过态势语言表达的。

这个研究结论令人吃惊,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

古希腊大演讲家德摩斯第尼就把自己演讲成功的秘密归结为恰当自如地应用态势语言,看来是有其道理的。

(4)弥补有声语言之不足。

态势语言的作用还在于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形象、更有效地表情达意,弥补有声语言表达上的不足。

“言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这就是说,态势语言可以把有声语言不便说、说不出的意思表达出来,或者帮助表达未尽之意,它具有取代和补充功能。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雅罗斯拉夫斯基说过:“演讲者的态势是用来补充说明演讲者的思想、情感与感受的。

态势语言本身就像文字一样富有表现力,特别是在言辞少于思想,两三句话中蕴藏着通篇哲理的时候尤其是这样。


三演讲中应注意的态势语言
(1)站姿
鲁迅先生说过:演讲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官,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演讲者一般都是站着讲,因为只有站着讲,态势动作才能自如,才能给人一个完整的形象,才能给人美的感觉。

所以,演讲中,站姿非常重要。

演讲者站在台上,要像青松一样挺立,不能掉肩斜背;可一脚略前,一脚稍后,或呈稍息式,但绝不可扭曲身子,或过分侧向一方,以斜背对场中另一方,这是对场中听众不一视同仁的表示;两脚不可靠得太拢,也不宜跨得太开;演讲中应有所变换。

总的要求是:站姿应自然、大方、不拘谨、不呆板,身子要正,无论动与不动,都应当像一尊优美的雕像,体现出一种体态美。

高尔基赞扬列宁的演说时说:“他站在讲台上的整个形象,简直就像一件古典艺术作品,什么都有,然而没有丝毫多余,没有任何装饰。


(2)眼神
巧妙地使用眉目语言,这是一种艺术。

在演讲中,演讲者应该两眼向下平视,目光自然、亲切、专注,和听众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听众的情绪、反应。

演讲中,演讲者随意自然,有时盯着某处看,似乎专门说给一个人听;有时一会儿冲左边微笑,一会儿冲右边点头,一会儿朝后边示意,一会儿朝前面挥手,目光流盼,使全场每一个听众都感觉到演讲者是在看着自己说话,造成了一
种极为亲切的交流气氛围。

(3)手势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在身体的各部分中,手的表达能力仅次于脸。

讲话中的冲动,也往往可以从手的动作幅度、位置、紧张程度等方面表现出来。

在演讲中,手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手势,对于加强口语的语势,补充口语的不足,表现演讲者的体态形象,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演讲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手势:
①情意性手势。

在演讲中运用较多,表现方式也极为丰富。

这种手势语,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能表达出演讲者的喜、怒、哀、乐。

它的表达情深意切,感染力强。

②指示性手势。

这种手势主要用于指示具体人物、事物或数量,给听众一种真实感。

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一般不带感情色彩。

指示性手势有“实指和虚指”之分。

实指涉及的对象是在场听众视线所能看到的;虚指涉及的对象是远离现场的人和事,是听众无法直接看到的。

③象形性手势。

这种手势主要用模拟演讲中的人或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动作等,给听众以生动、明确、形象的印象。

这种手势常常略带夸张色彩,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过分的夸张和有过多的表演痕迹。

④象征性手势。

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如果能配合口语,运用准确、恰当,则能启发听众的思考,引起听众的联想,给听众留下鲜明的具体的印象。

由上述可知,演讲中的态势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作为一名演讲者,要想成功的完成一场演讲,就要学会演讲技巧,并且把它完美的运用在演讲过程中,才能成就一场令人称赞的演讲。

注:本论文的“演讲中态势语言的作用”内容参考了颜永平2001年著的《演讲艺术与实践》一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