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 (1)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五 纪念白求恩(1)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五 纪念白求恩(1)
除了一张日本人留在一座小林子里的4月18日的 《日本宣传报》,我已经有六个月没有见到过英文报 纸了。我也没有收音机。我完全与世隔绝。如果不是 因为一天中有18个小时要忙于工作,上等的烤牛肉,苹果派 和冰激凌。美妙的食品的幻影!书籍——书 还在被写出来吗?音乐还在被演奏吗?你还 在跳舞、喝啤酒和看电影吗?铺在松软床上 的干净的白床单是什么感觉?女人们还喜欢 被人爱吗?
收不到你的信,我已经习惯了!向上帝保证,我已 经习惯了。又有两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你的回信。 延安的医疗队于11月25日到了这里,却没有带来信件。 我一直盼望着这支医疗队能够带给我一些书籍、杂志 和报纸,以及一封你的信,让我了解一些外界的情况。 但是,他们却只带来一台没有电机和支架,所以将无 法工作的x光机。他们还带给我一听已经开封的加拿大 香烟,一条巧克力,一听可可粉和一支剃须膏。这些 东西都很好,但是我宁愿用所有的这些东西换一张报 纸,一本杂志或者一本书。顺便说一句,我从延安收 到的所有东西都已经开封。这其中包括我的所有信件。 一些信件还有缺页。下次请一定将所有物品和信件多 加一层保护。中国人的好奇心太强了。
所有这一切在我境况好的时候都是可以 轻而易举地得到的。这多么令人伤心!
“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 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 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 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 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 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 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 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向一位古典 共产党人致敬!

《白求恩》(1)

《白求恩》(1)

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抄写字词,大声读,大声造句)第一部分:共鸣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挺“古老”的文章。

[投影展示课题《纪念白求恩》]师:这是一篇议论文。

议论文我们都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学──[投影展示] 共鸣──争鸣师:先共鸣。

让我们去感受理解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

请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的是记叙的句子,如果你发现是议论的,就停止。

明白吗?好,读记叙的句子,预备起。

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好,有的同学是很清楚的。

刚才读的这几个句子,旁批“记叙”。

(生记笔记)师:白求恩是哪国人?生:加拿大人。

师:什么职业?生:医生。

师:什么时候到中国。

结合“注释一”看看。

生:1938年。

师: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不久。

这是个特殊的背景。

他来干什么?生:帮助中国抗日。

师:这是第一段的记叙告诉我们的。

现在看最后一段,注意了,也是读记叙的句子,读到议论就停止。

“我和白求恩同志”,预备起!生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师:非常好,旁批,记叙。

这是议论文当中的记叙,非常的凝练。

白求恩什么时候去世?生:1939年师:39年。

哎,到咱们中国不到两年啊。

好,他在中国是怎么工作的呢?头抬起来看大屏幕,陈寅初,请到前面来读。

(配乐)[投影展示]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

”师: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

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在延安,外国专家很少。

白求恩的到来理应受到当局的礼遇,仅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便相当可观。

然而他谢绝了。

以下是他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处”的相关的信。

[投影展示]亲爱的同志:今天晚上我……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2017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13纪念白求恩(1)

2017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13纪念白求恩(1)

•明确:“高尚”指人格, “纯粹”指品质;“有道 德”指修养;“脱离了低 级趣味”指志趣;“有益 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 势越发磅礴。
整体感知
让我们回顾下课文内容
小结
这篇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的认识白求恩同 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 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此外文 章还运用对比手法,正面介绍和侧面 介绍,语言生动简洁,说服力强。
⑶排比句,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 的人。” 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 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 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 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简介白求恩生平
• 诺尔曼· 白求恩(1890-1939),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 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 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 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 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 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
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 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 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 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 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 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 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 恩》这篇文章。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派遣(pài) 狭隘(ài) 以身殉职(xùn)
㈠用成语表达下列几句话的含义。
⒈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满腔热忱 )
⒉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不关心 )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共34张)语文七年级上册(1)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共34张)语文七年级上册(1)
导入
抗战时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筹经费辗转数国,以 唤起国际的支持,有一个加拿大医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 把自己的生命也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他是谁?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壹 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主要人物和议论文常识。 2.掌握生字词,提升默读速度;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解读标题,划分文章结构。 3.理解夹叙夹议和对比的写法。 4.学习白求恩同志的优秀品德,激发爱国热情。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主要人物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 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 胸外科医师。1938年3月,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 医疗队抵达延安。同年4月,白求恩东渡黄河,前 往晋察冀边区。他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 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 万的伤病员。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 1939年11月12日凌晨逝世。
2.思考:除了夹叙夹议和对比,文章还运用了哪些手法?
答:①正侧结合。“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 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 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是为 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 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②引用。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说明白求恩同志是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突出他的共产主义精神。
试找出中心句,用“ “第 段赞扬了
”划出,可用 的精神”等句式归纳要点
眼到:每一个字都要认清,不能随便放过。 手到:动手做标记,查阅资料,记录摘抄,写下阅读感想等。 心到: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理解语句意义和句段间的内在联系。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优秀课件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优秀课件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 精益求精。”
第四自然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理清思路
思考: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试着概括层意。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三: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四:总结全文,点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深刻意义。
精读文章
(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不行。 “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浑厚地表达了一种 沉痛哀悼的心情。
精读文章
(4)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情势, 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高尚”指人格,“纯洁”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 “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有如赞美诗一般。
创作背景
12月1日,延安各界为白求恩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 东同志送了花圈,并题写挽联:“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 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21 日,毛泽东在延安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让白求恩这 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
语言学习
以身殉( xùn )职
拈( niān )轻怕重
派遣(qiǎn )
(2)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 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应证明自己 的论断,证明第二部分中两个“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
精读文章
(3)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 三个方面是什么?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精读文章

语文统编版(24新版本)七年级初一初一上册第13课 纪念白求恩(1)教学教案含答案

语文统编版(24新版本)七年级初一初一上册第13课 纪念白求恩(1)教学教案含答案

《纪念白求恩》教学目标1.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

(审美创造)2.厘清课文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思维能力)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语言运用)4.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语言运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2024年是白求恩逝世85周年。

1939年11月12日清晨,白求恩因伤口感染,牺牲在抗日前线。

为了学习白求恩,纪念白求恩,传扬白求恩精神,我们班决定制作一份白求恩纪念册。

请大家借助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完成制作吧!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纪念册——人物生平学习任务二:纪念册——精神事迹学习任务三:纪念册——作者评价学习任务四:纪念册——宣扬精神二、预习检测请大家认真阅读《纪念白求恩》,积极参与到纪念册的制作中。

1.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诗词代表作主要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2.人物链接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3.字词积累冀( jì)派遣( qiǎn )殉( xùn )职热忱( chén )纯粹( cuì)鄙( bǐ)薄(bó)拈( niān )轻怕重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

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三、课文教学学习任务一:纪念册——人物生平纪念册第1页为人物生平简介,将介绍白求恩同志个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1)

第三:扇动性。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 好感的扇动性。
初读感知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不仅仅是纪念白求恩,更重要的是 向他学习,学习他高贵的精神品质。
初读感知
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感知课文内容。思考: 1.白求恩具有哪些值得纪念的精神品质?在文中找一 找。 2.归纳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说说段落之间的联系。
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在我们生活中有像白求恩同志这 样的人吗?
课堂小结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 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吊唁,高度赞扬了 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令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永白 垂求 不恩 朽同 !志
语言赏析
说一说:2、3两段中除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正面描写之外,还有 哪些地方能够表现他的高贵品质?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 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 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侧面描写,运用双重否定句使语言更加肯定,强调了白 求恩精神的感人至深,从侧面烘托其精神的高尚与可贵。
读一读

qiǎn xùn
ài
晋察冀 派遣 殉职 狭隘
chén
热忱
cuì

bǐ bó
纯 粹 精 益求精 鄙薄
预习检查
看一看
【殉职】 【拈轻怕重】 【狭隘】 【热忱】 【纯洁】 【漠不关心】 【不足道】 【见异思迁】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畏惧沉重的。拈,抓、捏。 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热情。忱,情义。 不掺杂别的成分的。 态度冷漠,毫不关心。漠:冷漠。 不值得一提。

纪念白求恩第一段的重点句

纪念白求恩第一段的重点句

纪念白求恩第一段的重点句
1.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医生,他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

2. 他在中国的七年里,不仅进行了众多的手术,还致力于培养
医护人员,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白求恩的崇高品质和医德医风,深深地感染了中国的医护人
员和广大群众,成为了一个值得学习和追求的榜样。

4. 白求恩的逝世,给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痛,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5. 纪念白求恩,就是要铭记他的精神和事迹,继承他的遗志,
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白求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理解并运用文中成语。

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写读书摘记,积累成语。

2.练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三)情感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并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教学重点
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教学难点
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

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片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白求恩》主题曲。

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得到答案了。

(板书题目)本文是毛泽东同志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写的,写于1939年12月21日。

二、明确目标(出示幻灯片)
三、整体感知
找四个学生轮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正音
2.本文赞扬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出示幻灯片)
3.本文除了赞扬白求恩的精神,还有什么目的?(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1.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写一件事,既可以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可以谈你对这件事的认识,谈这件事所反映的问题,帮助别人认识这件事的意义,明白其中的道理。

前者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后者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到底用哪种表达方式,要由写文章的目的来决定。

《纪念白求恩》一文主要是赞扬白求恩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因此,文章以议论为主,但文中也有记叙的成分。

下面我们以第一段为例,分析夹叙夹议写法的作用。

(1)学生朗读第一段,划出第一段的重点句子,并归纳段意。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出示幻灯片)段意: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并号召向他学习。

(2)什么是国际主义?国际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什么关系?
文中列宁的话。

这在议论文中是道理论据,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一种表现。

(3)开头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是记叙还是议论?写了哪些内容?
记叙。

介绍了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

(4)这几句记叙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

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没有了事实依据。

(5)白求恩的事迹非常感人,应该详细地叙述他为中国的抗战所做的事,不应仅用一句话概括,对吗?
不对。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悼念白求恩、赞扬白求恩,不是记叙白求恩的事迹,如果详写,文章的写作目的就变了。

另外,白求恩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不必详写。

(6)既然不用详写,那么“五十多岁”、“不远万里”这些词句应去掉,对吗?“殉职”是什么意思?
不对。

突出年龄、里程更能表现白求恩精神的可贵。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7)总结: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以《截肢与输血》为例比较。

①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②详略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要详尽、具体、生动、突出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要简明、概括、扣住论点。

(8)让学生分析其他三段中的叙议情况,然后讨论夹叙夹议的好处。

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

(9)口头练习记叙与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秋天来了,同学们来到美丽的原野里,请分别用记叙和议论的方式说说你的见闻、感受。

2.理解对比和成语的作用
(1)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朗读第二、三段课文,划出对比的语句,完成课后练习的表格,并讨论对比的作用。

表格(出示幻灯片)。

对比作用:首先通过正反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其次,通过对比显示出了我们有些同志与白求恩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2)第二、三段中运用了不少成语,请找出来,解释其意思,议论运用成语有何好处?
解释(出示幻灯片)。

好处:成语言简意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汉语的成语非常丰富,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当注意积累并能准确地运用。

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些成语做成读书摘记。

3.研读课文最后一段
(1)找学生朗读本段,然后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第一层(前四句)叙述与白求恩同志的交往。

第二层(后四句)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2)朗读第一层,体会在叙述中表达了毛泽东同志什么样的感情?
“只”表达了遗憾之情。

“仅”表达了歉疚和痛惜的心情。

又用沉痛的语气直抒自己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悲痛心情,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朗读应体现作者的感情,语气要平缓,略带沉重。

(3)第二层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为什么单提“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这是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有这种精神,才有其他精神,这也是对三种精神的总结。

(4)作者在结尾用了什么句式来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意义?从哪些方面高度评价了白求恩?(出示幻灯片)
排比句式。

“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兴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5)朗读体会运用排比句式的好处。

这五个句子言之有序,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如赞美诗一般,以此收束全文,铿锵有力,既热情赞美了共产主义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们学习的热情。

朗读时五个句子语气要越来越高昂,显示出激情。

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

4.讨论,今天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应当如何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学生讨论发言。

五、总结、扩展
本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运用对比的手法,既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崇高品质,又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语言朴实、准确、精练,感情真挚感人,极有号召力。

六、布置作业
1.作读书摘记,摘抄对你有启发的句子。

2.背诵最后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