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2016-2017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工作总结5篇

小学科学实验工作总结5篇

小学科学实验工作总结5篇小学科学实验工作总结1这次区里组织学期末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工作,我有幸作为评委参与进来全程感受了王主任严密的组织过程。

这次考核工作历时一天半,非常顺利,也公平公正。

在本次实验操作考试中,我参与打分的实验为:热空气上升。

这个实验是我和邵老师共同完成评分工作的,在考试过程中,这个实验出现的几点问题,现总结如下:1. 检查器材,不能只限于用眼看,而不动手。

例如,湿抹布需要用手摸,才知道是干还是湿,测力计需要提起来才知道指针是否指零。

有些器材是在实验过程中才会发现有没有问题,例如酒精块在试验中才发现无法点燃,再比如火柴,点火时才会发现火柴盒湿了无法点着,这需要实验过程中学生向老师提出来,而不是只限于动手实验前向老师报告。

2. 安全问题。

不少同学用右手划着火柴,但废物缸因为被老师摆放在酒精灯或酒精块左侧。

去放火柴梗时胳膊需迈过火焰上方,增加了危险性。

一旦烧手或点着衣服就会引发事故。

另外,塑料灯或火柴离酒精块太近易烤化塑料袋或由火柴引发安全问题。

从学生做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

长峰有个考生酒精块夹取过大,火焰非常高,而放废旧火柴时胳膊就在火焰上方,太危险了。

还有塑料袋基本烤坏,我非常紧张。

更想不到的是考生很紧张,直接用嘴去吹火焰,吹了两次才意识到不对。

另外点燃酒精块时规定自下而上点燃,学生不易做到。

还有个问题,提出来探讨一下,点燃酒精灯块,刚刚点着时,火焰用眼睛很难看见,有两位同学试着把手放在上方去感受究竟点燃没有,这也是很容易伤手的一种行为。

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去判断,提出来研究一下。

3. 材料问题。

因为个实验各家学校所用材料有所不同,而我们考察的目的是学生是否会做实验,简单的.问题是否学生会处理,所以有些材料问题学生无法自行解决而导致实验不成功,不能认为学生能力差而扣掉许多分数。

如塑料袋过大,实验中一直不鼓出来学生就一直不松手,再如电路连接正确而小灯泡不亮等问题。

4. 实验现象用词不够准确。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测试及分析说明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测试及分析说明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测试及分析说明(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1.我们来造一张纸实验材料:(10分)废报纸、玻璃杯、筷子、水、棉布、毛巾实验步骤:(25分)1、把一小块废报纸撕碎,放在杯子里。

2、加一点水化开,调成糊状。

3、再加点水,搅拌成均匀的稀纸浆。

4、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盖上毛巾挤压吸水。

5、从棉布上揭下,就是一张纸了。

实验结论(10分)整理材料(5分)分析说明这个活动有两个层次:1、经历用废报纸造纸的过程: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晒干,了解纸的构成方式。

2、将自己造的纸与平时用的纸进行比较(厚薄、疏密),分析存在的原因,认识到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2、纸的吸水性试验实验器材(5分)各种不同的纸、胶水、尺子、水槽、水。

实验步骤(30分)1、把各种纸条依次粘在尺子上。

2、在水槽中装入少量的水。

3、把尺子水平放入水槽中,让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

观察纸的吸水情况。

实验现象(5分)表面粗糙的纸张水渍高。

实验结论(5分)表面光滑且较硬的纸吸水能力差,表面粗糙且较软的纸吸水能力强。

整理器材(5分)把废纸和废水放入废物桶,其他器材整理归位。

分析说明关于材料的吸水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们也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

但他们可能从没有真正的去比较过不同的纸的吸水能力是否相同,所以这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的纸吸水过程的观察、比较和描述,产生关于“不同的纸是怎样吸水的”“为什么不同的纸吸水能力不同”等问题,去尝试发现纸纸吸水性能与它们构造的关系。

小学科学实验技能经验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技能经验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技能经验总结通过参与小学科学实验,我积累了一些实验技能的经验,下面将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分享。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一项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熟悉实验内容:在开始实验前,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

2.准备实验器材: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准备齐全,确保实验进行顺利。

3.安全意识:实验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

佩戴实验室服装和实验手套,避免接触危险物质。

如实验涉及火焰或强光等,应佩戴护目镜。

二、实验操作技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操作技巧,以确保实验能够成功进行:1.精确测量: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经常进行各种物质的测量。

使用准确的量具,并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2.控制变量: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控制变量,只改变一个变量进行实验,以便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3.小心操作:实验中,我们要小心操作,避免器皿的翻倒和材料的溅出。

注意操作的轻柔和稳定,以防止实验的失败。

三、实验过程的记录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详细地记录实验的每个步骤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以下是记录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实验记录本:使用实验记录本来记录每个实验的步骤、观察结果和思考。

记录要准确、详细,字迹要清晰。

2.实验绘图:对于某些实验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图表的方式更好地展示出来。

3.数据整理:实验结束后,我们需要将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图表等方式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结果。

四、实验后的总结与思考每次实验结束后,我们都要进行总结与思考,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验技能:1.实验结果对比: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能的差异,并找出原因。

2.经验总结: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形成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实验中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3.思考拓展:在总结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问题,提出新的实验设想,拓展实验的范围。

通过以上经验总结,我对小学科学实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科学实验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在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记录与总结。

下面是对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1.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实验前,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所需材料。

同时,要确保实验器材干净整齐,实验台面整洁,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

2. 实验操作规范:(1)佩戴实验室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眼镜和手套等。

(2)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进行实验,不要擅自改变实验步骤和顺序。

(3)注意用量,遵循实验指导书上的材料用量要求。

(4)轻拿轻放,小心翼翼地操作实验器材,不要使其碰撞或摔落。

(5)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或实验意外,要按照实验室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3. 实验安全性:(1)实验室中禁止食品和饮料,以免将实验物质误食或污染。

(2)实验室中禁止奔跑和喧哗,以免发生意外。

(3)实验中使用的有害物质要妥善处理,避免误伤自己和他人。

(4)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归位,清理工作台面,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4. 实验结果记录与总结:(1)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2)实验结果可以通过制作实验报告或绘制实验图表的方式进行呈现。

(3)在总结中要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分析实验原理和结果的关系。

(4)总结中应该包括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对实验的改进和进一步探究的建议。

5. 实验的延伸与拓展:实验不仅是为了获得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调查来解决问题,拓展实验的领域和深度。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需要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性,注意实验结果的记录与总结。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实验学习总结(通用3篇)

科学实验学习总结(通用3篇)

科学实验学习总结(通用3篇)科学实验篇1一提到科学小实验,我就兴奋不已,因为通过做科学小实验不仅让人觉得好玩,而且还可以使自己学到不少的知识。

前几天,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使我懂得了一个小小的奥秘,也给了我一个忠告。

这个实验的名字叫做蛋壳刻画,实验步骤也很有趣首先拿来一个鸡蛋,在上面画上了自己喜欢的美丽的图片,将鸡蛋小心翼翼的放进了一个玻璃杯里,然后倒进我们平常做菜时的白醋,浸泡两个小时后将醋倒出,加上新醋,再浸泡一段时间,拿出后一会发现颜色已经掉了许多,几乎没有了,可是当你把它放在水龙头下冲洗会惊奇的发现上面的图案仍然清晰可见,虽然没有一开始那么深了可是仍然很好看,就像那些赫赫有名的雕刻大师刻上去的一模一样,栩栩如生,怎样擦也擦不掉。

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就问妈妈,可是妈妈也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并没有放弃,也没有嫌麻烦,打开了知识应有尽有的人类的好助手电脑,查询相关资料,经过半个小时的奋斗我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酸性质能和含钙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鸡蛋壳里含有大量的钙质,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

当鸡蛋浸泡在醋液里时,醋酸和蛋壳中的钙质发生反应,蛋壳部分被溶解了,表面显得发白,而蛋壳上被彩笔画过的部分由于不直接接触醋液,因为受到的腐蚀较小所以保留着原来的颜色。

看了这个惊人的结果我猛然想起了现在孩子们都爱喝的雪碧和可乐,这些东西中都含有酸性物质,而我们的牙齿含有钙的成分,所以喝可乐和雪碧对牙齿不好,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可以用吸管喝这些东西,可以保护牙齿。

做实验真有趣,而且能从中吸取很多的知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学到了科学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科学实验学习总结篇2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科学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范文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范文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范文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从实践中体验和探究科学原理,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我参与的小学科学实验中,我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经验,并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是指实验的预期结果,即我们希望通过实验达到哪些效果。

实验原理是指实验所涉及的科学原理和规律。

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

例如,在一次实验中,我们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磁铁的磁性强度与距离的关系。

实验原理是指磁铁的磁性强度与观察点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明确了实验目的和原理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数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和设备。

材料是实验所需的物质,设备是用来进行实验操作的工具。

准备好适当的材料和设备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进行一次关于光线的折射实验时,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光源、一个凹透镜、一个直尺和一张白纸。

光源是实验所需的光线,凹透镜是用来观察光线折射现象的工具,直尺用来测量光线折射角度,白纸用来接收和观察光线。

准备好这些材料和设备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实验操作。

三、实验步骤与观察数据实验步骤是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的具体操作过程。

实验步骤应该具体、清晰,遵循科学方法的要求。

观察数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到的数据。

实验步骤和观察数据是实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论提供依据。

例如,在一次与温度变化有关的实验中,我们的实验步骤是:1. 准备两个相同的容器A和B,用冷水装满容器A,用热水装满容器B。

2. 在容器A和容器B的上方分别放置一个气球,并根据实验目的调节气球的形状。

3. 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并记录下来。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容器A中的气球变小,而容器B中的气球变大。

我们将这些观察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论。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工作总结(精选8篇)

小学科学实验工作总结(精选8篇)

小学科学实验工作总结(精选8篇)小学科学实验篇1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未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科学课程要全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每个学生供给公平的学习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同时它充分研究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团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构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我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当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供给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表现给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我的教学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这科学知识的构成。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和知识的构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

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可是经过学习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本事上有长足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实验操作能力
测试总结
(2016-2017)




科学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总结
本次实验考核我们认真组织安排,严格按照总校部要求并对所有监管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使监考人员熟悉每个实验步骤的操作要求进而准确进行评价打分。

此次考试比较成功,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都完成了实验,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都有教大的提高。

实验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新事物,平时接触的教少,在实验过程中少数学生进入考场不知所措、思维混乱、不敢动手。

部分学生在实验前未认真检查实验器材即开始实验,还有个别同学在做完实验未将实验器材整理复位。

操作过程中学生手忙脚乱,实验步骤错误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同学实验不能够做出正确结果,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填写实验报告单,实验记录错误。

实验器材部分短缺,部分器材由师生临时制作,比较粗糙,实验结果精确度不高,影响实验操作效果。

实验过程性设计比较单一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较少,有的实验在实验结果取得上比较困难,。

总之,此次实验考试是成功的,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学生操作步骤。

实验室器材要继续充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