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
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种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是已被实践反复证明且有目共睹的。
但科学技术还有另一个方面 ,这就是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爱因斯坦指出: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运用它 ,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 ,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海森堡指出:“我们读到了科学的善恶相克。
我们知道在世界的哪些部分,把科学和技术成功地联系起来了,贫苦阶级的物质贫困已经大部分清除了,现代医药已经防止了成百万人因病死亡 ,交通和电讯已使生活方便多了。
另一方面,科学可以被误用来发展其有最可怕的破坏力的武器;技术的优先发展损害并威胁了我们的生存空间。
但是除了这些直接的威胁,我们的价值(伦理标准)也改变了。
”上述学者的论述并非危言耸听 ,是对科学负面影响的客观反映。
可以这样说,无论是20世纪 ,还是21世纪,科学的负面影响始终并将继续困扰着人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破坏生态和环境,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上升;土壤过分流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臭氧层变薄;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淡水供给不足;水源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有害废弃物危害着人类健康和安全。
二、克隆技术发展及克隆人问题引起的社会冲突。
当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导致许多新的伦理课题 ,而克隆羊的成功 ,以及人类基因计划组的新发展和运用,已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可以在高等动物上恢复体细胞的全能性,开辟了利用人体体细胞克隆出一个人类机体的可能性。
克隆人的出现会破坏传统的家庭结构和人伦关系,解体正常的亲情关系和标准;克隆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挑战,会破坏人类基因的多样性;克隆人的出现会引起性别比例失调,一旦男女比例出现大规模失衡,传统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社会规范必然动摇。
试论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及对策探究

试论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及对策探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
本文将围绕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环境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在追求生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导致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应对环境问题,政府应该加强环保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加强监管,建立相关机构和工作体系,同时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
二、资源浪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人们的消费升级和资源浪费。
过度开采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一次性使用客观上浪费了资源,也导致了环境负担的加重。
为了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应该从跟进节约资源的理念入手,加强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意识,积极鼓励人们实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能源的可再生使用,推行产业良性循环发展方式。
三、信息泄露科技的发展也给人们的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保障和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泄露的安全风险。
信息泄露不仅会危及用户的个人权益和隐私,同时也会引发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安全隐患。
我们应该采取技术措施,完善个人隐私保护措施,建立已经完善的数据安全和保护体系,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使信息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四、人工智能发展的威胁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人类淘汰,引起社会公平的失衡。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该尽快完善教育体系,使更多的人掌握新技术,保持更新换代的动态,以人类智慧的发展来引领科技的进步,让科技更好地惠及全人类。
五、生活质量的下降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占用,本质上会削减日常生活中与人类天生需要的交互关系,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为人们的信仰,文化和艺术发展需满足人们更高等级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人们应该尊重生命意义,注重个体的气息和文化信息的传递,保护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缺陷或负面效应,如上述几点所说。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摘要:当今社会,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显著并不断增强。
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导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在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越重要,为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然而同时,人类也越来越依赖科技并且科技的发展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对人类的生活以至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影响在21世纪这个科技不断创新知识不断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在现如今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欣喜地的发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科学家发明的计算机让人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因特网使人们的数字信息的交流更加的快捷方便,航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步入太空加深了对宇宙的了解,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科学技术也慢慢的渗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也是越来越大。
如今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它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例如我国在进人20世纪80年代时,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今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生活资料。
科学技术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和手段。
整个人类文明史实质上就是人利用科学技术认识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历史。
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科技的进步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浅谈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与负面影响

浅谈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与负面影响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使人类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地认识自然的一种力量,人类活动决定了它带来的是正效应或负效应,正是具有这种社会属性,因此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正确审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既要看到它的积极意义也要深刻认识它的负面影响。
关键字: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两面性;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进了各行业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尤其是作为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资源信息化的一种体现,成为了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马克思中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他还说:“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
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才使得自然科学第一次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历史的经验帮助我们验证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
这些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而且更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而我们正是见证并经历这一变革的一代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我国生产力的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当前,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带来质的变化。
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这些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这些都是与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分不开的。
二、科学技术的两面性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甚至人类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但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
最新整理论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论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重视对科学的社会效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对技术的性能、水平和经济效益及技术对环境、生态乃至整个人类自身可能产生的广泛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其目的是为制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政策提供依据,在科学发展和技术开发中趋利避害,寻求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由此,我们必须充分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才能根据相关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引导科技向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前进。
本文主要从世界和平局势,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与心理三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阐述出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和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
科技发展对世界和平局势的影响二十一世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现代科技综合实力的竞争。
早在1988年,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可见现代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起着多么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这种国家间的竞争就被集中体现在了武器装备上的竞争,因此衍生出的问题和对世界和平局势产生的影响必须被人类认识和了解。
(一)核武器的发展带来的威胁对于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曾经被一度体现在了武器装备的极致竞争之上,而尤以核武器的制造数量上的竞争为最盛。
当年被丢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两个区域的原子弹让人们见识到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带来的威力,这是曾经冷兵器时代战争所无法想象的,这种瞬间摧毁一切并对摧毁区域产生持久破坏力的武器抛弃了人类基本的理智和对无辜生灵的同情,科技的发展助长了战争的残酷与疯狂,也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苏联和美国曾经的核武器装备竞争让整个世界一度陷入了冰冷的恐慌,如果真的爆发了那么一场以核武器为主体的全球核战争,那么全世界留存的核武器足以将整个地球毁灭十次,那个时候,这场战争将不再有胜利者。
虽然当前国际上众多大国都认识到这个问题,但因为相互的不信任,依然留存了相当数量的核武器,同时因为恐怖主义在世界上的蔓延滋长,这种核武器对人类世界的威胁也与日俱增。
科技进步对人类发展的弊端

二、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弊”2.1 科技进步带来物理威害科学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正面的影响,在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也有巨大的危害性: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的伟大发现,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使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可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现代工业飞速发展使得生态问题日益尖锐,非再生资源的枯竭使资源形势越来越严峻……更为严酷的是,现代科技在给我们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的同时,带来的负面问题似乎越来越让我们难以承受,越来越让我们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生存困境,甚至不得不付出成倍的代价,才能平复那些提高和改善背后的塌陷和毁损。
曾试想,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人类终将毁灭于自己手中?控制论的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弹的跟踪精度中的运用,而即使在的发展与应用最后主要还是主要的还是落脚于战争。
因此,科技的进步也时刻更进一步的威胁我们的人类社会。
2.2 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价值带有阶级性和主管倾向性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
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
但是,我们知道,核能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不该将之运用于战争;石油勘探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对立的利益团体或阶级之间的争斗,利用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去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对抗对方;生物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它挑战了人类伦理与道德的界限,形成了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现代工业发展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它牺牲了过多的资源代价……发展正从个人趋势走向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而这种追求与依赖正在以一种独特的价值观的形式变成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科技已经变成这个世界上唯一正确的方向,一切与之违背的思想都要为之让路。
浅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浅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摘要: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然而,科学技术是中性的,本身无所谓好与坏,而关键在于使用科学技术的人。
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所要解决的措施,同时也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观点,即唯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
目的就是引起我们对科学技术作用的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使科学技术更好的造福于我们整个人类。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负面影响19世纪末,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本雅明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这一点人类迟早会明白”。
20世纪验证了本雅明的预言,人类以科技接近自然,但却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表现1.科学技术面临的社会问题。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对自然地了解和驾驭能力越来越强,人类在战胜自然地同时,科学技术却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
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和生物制品与生态安全问题等。
1962年,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揭示了:“19世纪末,已有六种工业致癌物质为人类所知,20世纪创造了无数新的致癌化学物质,并且使广大群众与它所亲密的接触。
”[1]正是因为这些致癌物质中的一种叫DDT的化学杀虫剂喷洒到空气中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引起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那个春天死寂一般的宁静。
在长江流域,一些人为一点点的蝇头小利长期对森林滥砍滥发,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导致1998年百年一遇的长江特大洪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2]2.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道德问题。
1997年,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使克隆技术从此不断在技术上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克隆技术的成功实践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壮举,是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由此产生的伦理学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论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在人类享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极大利益的同时,也恐慌地看到了与之俱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核战争危险以及高精尖技术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冲击。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对科学技术本身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做深刻的反思。
科学技术的积极效应是什么?是否有负面效应?我们应如何对待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之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一、现代科技的双重效应科学和技术从17世纪开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促进生产力各要素及其系统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变革,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通过推动人类智力的革命性变化、思维方式的变革,加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育,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现代科技的发展,还使社会关系不断变革,促进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缩小,促进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文明化。
但是,科学技术在充分显示了它对人类的积极作用,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环境的危害。
科学是人类探求客观规律的活动。
这个定义除蕴涵了规律的客观性之外,同时说明,科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
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电,它既可以优化人的生活,又可以摧残人的生命。
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西方学术界相继产生了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以及反科学思潮,现在,科学技术有双面效应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在这样几个方面:在自然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已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摘要]人类近代史上有过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科技功能所存在的内在矛盾,科学技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必然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讨论。
[Abstract]Human modern history has had thre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but due to the inherent technology functions confli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indeed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birth of each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promo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progress,but also must have unpredictable negative effects。
As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develop,this issue has causedwidespread discuss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效益原则负面影响[导言]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随着现代科技大踏步前进,依靠高新科学技术,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步入了物质上相对富足的阶段。
但是,技术的应用也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电脑、网络、克隆等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把我们的世界弄得越来越复杂了。
电脑更新速度加快,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网络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克隆人更是引发道德、法律困惑,沉重的生态危机和伦理道德危机接踵而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惊叹当代科技的炫目光彩时,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高科技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例如,现代生物技术在带给人类新的社会、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由于生物技术的对象是生命,使其因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人为的相互转移,目前人类对这种基因调整后的结果尚无十足的把握,因而其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越以往任何一种技术,可能危及生命或环境;另一方面则与人类自身的问题有关,社会存在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很难确保他们对生物技术成果进行正确合理的操作和运用,进而危害人类和社会安全。
如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此技术来研制基因武器,将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种族灭绝都会变成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近期过接种麻疹疫苗一事之所以受到广泛质疑,就是因为担心是美国在给中国的疫苗母体中做了手脚。
因此本文试从科学技术的功能角度来分析其内在矛盾,科技发展对于人类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科技的双刃剑作用、非理性运用、功利性应用和非均衡进步等诸多问题。
[正文]实际上,科学的双刃剑功能与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有一点是不同的。
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是先天的或者可以说是“胎里带”,而科学的双刃剑功能,尤其是科学的负作用则是后天的,是科学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的产物。
科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
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电,它既可以优化人的生活,又可以摧残人的生命。
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
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在一个具体科学活动中往往是一致的。
因为造福自己与危害他人往往是同一个过程,一方是另一方的条件。
即使只是为了造福人类,有时也难免带有副作用。
比如,科学发明出了肥料,农药,目的是造福人类,但肥料,农药使粮食,菜,果,甚至饲料,肉类蛋类都会浸染上某些毒素,危害人类健康。
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双刃剑功能从客观意义上说是必然的,科学技术活动就只能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用,而不可能彻底消除它。
真正的问题在于人类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比如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国家,民族,每一个利益群体从根本上说都在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削弱和侵夺对方利益,所以,人类历史上就充满了这样的现象,即有些利益集团有时候会故意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危害人类的功能去对付对方,指示或组织科学家制造出枪炮杀害人,制造出药物毒害人。
原子弹的发明成功,便是这一目的促成的结果。
科学界关于科学伦理的呼声很高,呼吁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负责,在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时候,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功能,坚决克服和制止危害人类的科学技术成果。
我以为要发展科学的造福功能,抑制其危害功能,除了从主观上不断加强科学尤其是技术伦理的教育之外,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其一,实现科学主题的转换。
以往的科学,无论是出于对自然的好奇,还是出于有目的的自觉认识,其主题都是朝着启发技术和引导技术的方向,,帮助技术确定"可以干什么"。
由于技术先天地具有双刃剑功能,科学越是对技术具有启发和引导意义,就越会成为技术的帮凶和开路先锋。
因此,往后科学的发展,我以为应当从指导技术"可以干什么"这个主题转变为规范技术"不可以干什么"这个主题上来,即从对技术的指导功能转变到规范功能上来。
其二,联合国作为国际协调组织应当顺应全球化趋势,制定出有权威的国际性公约,严格审定和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
只有这样,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变成造福人类的利器然而在导致科技的双刃剑作用的一些矛盾中,主导方面是人类社会对科技的非理性的利用。
这里所谓非理性的利用,主要是指下述:第一,人们对使用新技术的社会后果缺乏明确预料,因而即使出于积极的心态也会带来始料不及的恶果。
这种情形大多发生于科技水平尚不高的时期。
第二,人们只着眼于生产劳动和经济发展中最浅近、最直接的有益效用而应用科学技术,却忽视了长期的客观与社会的影响。
其三,科学技术被用作战争、侵略、征服、称霸的工具。
不论是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殖民征服,还是当今的霸权主义行经,无一不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凭借和后盾的。
总而言之,在非理性利用的情形之下,科学技术就愈发显出“双刃剑”的属性,因而它造福或为祸人类的情形和成分是难以定量比较的。
毫无疑问,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无论对于促进科学进步,还是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而言,功利主义科学观对于科学的工具性和技术性的强调,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应当看到,一方面,让科学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为人类造福,将永远是科学最伟大、最崇高和最神圣的目标和使命之一;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对科学的不断增长的技术上的需要,也将永远是科学最现实、最巨大和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
因此,功利主义科学观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与社会之间在经济和技术层面的互动关系,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应当充分肯定功利主义科学观的积极因素。
但是,功利主义科学观在强调科学的工具性和功利性的同时,将其推至狭隘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这就走到了错误的一端。
事实上,尽管工具性和功利性是科学(也许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然而,这并不是科学的全部特征。
除了工具性与功利性以外,科学还具有其他(并与其他文化相类似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文化性和精神性,而且就科学本身而言,前者更属于科学的外在的特征,而后者更属于科学的内在的特征;前者更多地涉及科学的外围或边缘,而后者更多地触及到科学的深层或核心。
这样,功利性运用科学技术便以更大的力度而无所不在,已经成为危险难测的全人类的怪圈,任何国家与社会如今都不能超然于外。
由此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
这表现为人的外部世界的危机和内部世界的危机两个方面,前者指自然环境的危机,后者指人自身的危机。
因此科学的功利主义亦是一柄双刃剑,既可大大提高生产力,改善人们的生活,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其不适当应用也会对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威胁。
既要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也要采取切实措施规避科学功利主义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
只有这样,科学和技术才能得到持久、健康的发展,也才能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非均衡进步指的是在科技在不同领域上的发展不均衡,以及科技发展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地区中的不均衡进步。
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那些效益较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这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则表现的犹为显著。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还深刻反映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影响着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高科技的普遍使用推广,加快了技术淘汰和设备更新的步伐,而发达国家则在依靠高科技发展振兴自己的经济的同时,往往把过时的设备和技术转移到国外,特别是把那些污染环境、资源耗费大的工业项目率先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不仅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还给这些国家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由于科学技术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往往需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但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那些曾经促使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起来的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一旦被比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引进,非但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会产生不少经济和社会问题,诸如经济上负债,技术上依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能在外贸中得到好处,并且由于缺乏与引进技术相适应的工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使这些先进的高新科学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潜力,从而阻碍本国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发展,加剧失业现象。
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便越拉越大,使贫富两极分化。
此外,由于高科技的推广应用,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对劳动力的使用在逐渐减少,这样会导致失业率增加,就业问题突出,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结论]“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既然作为一种性质,它就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也就是说,它不是个别的和偶然的现象。
科学技术在对人类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人类既不能否认科学技术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也不能对技术持盲目乐观的态度, 而看不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因此,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必须是在与人们的需求和人性达到平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