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调节

合集下载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附详细答案)知识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下列现象是反射的是() A.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B.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C.被针刺感到了疼痛D.手碰到火焰立即缩手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4.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B.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C.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D.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5.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6.下图表示蛙坐骨神经的膜电位变化与对应的膜内外离子变化。

据图分析,离子Ⅰ、Ⅱ分别是()A.K+、Na+B.H+、K+C.Na+、K+D.Na+、H+7. 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图所示。

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应的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A.膜外b→a;膜内a→b B.膜外b→a;膜内b→a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8.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能力提升9.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B.参与反射弧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不都在b中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10. 图1的神经纤维上有A、B、C三个点,现将一个灵敏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两点,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则电流变化情况为图2中的()11.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生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

生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

生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
生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免疫调节。

1.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对生理过程进行调控。

它包括感受器的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的神经元,以及通过神经冲动传导和神经递质释放来调节身体各个系统的活动。

例如,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我们可以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感觉到寒冷时,我们会打喷嚏或颤抖以增加体温。

2. 内分泌调节:内分泌调节是通过内分泌系统对生理过程进行调控。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如脑垂体、甲状腺、胰岛等)和它们分泌的激素组成。

这些激素通过血液传递到相应的靶组织或器官,调节其功能和代谢。

例如,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体温、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

3.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通过免疫系统对生理过程进行调控。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和免疫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等)。

它们通过识别和攻击病原体、调控炎症反应等方式来维护机体的免疫平衡和稳态。

例如,当机体感染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免疫反应,释放炎症介质来清除病原体,并最终恢复机体的健康状态。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识点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识点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识点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身体内部环境进行调节的过程。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包括神经元的传递、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基本方式。

一、神经元的传递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突触连接起来,形成神经网络。

神经元的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过程。

神经元的传递分为兴奋性传递和抑制性传递两种。

兴奋性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信息能够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从而产生神经冲动。

抑制性传递则是指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信息能够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从而减少神经冲动的产生。

二、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指神经元通过突触释放神经递质,从而传递信息的过程。

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神经元的兴奋、钙离子的进入、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和释放等多个环节。

神经递质的释放对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是指神经元在接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兴奋或抑制反应。

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之一。

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是由神经递质的作用产生的。

当神经元接受到兴奋性神经递质时,它会产生兴奋反应;当神经元接受到抑制性神经递质时,它会产生抑制反应。

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对身体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身体处于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身体处于兴奋状态;而当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时,副交感神经会释放乙酰胆碱,使身体处于抑制状态。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包括神经元的传递、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等。

这些基本方式对身体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协调作用使得身体能够保持稳定的内部环境。

公开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轮复习)

公开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轮复习)

考点一 反射和反射弧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递)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第一页,共67页。
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
知识梳理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
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是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
反射两种类型,下列实例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②③,属 于条件反射的是 ①④⑤。 ①望梅止渴 ②膝跳反射 ③眨眼反射 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 井绳 ⑤学生听到铃声向教室奔跑
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 答案 C
第二十九页,共67页。
6.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 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 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或腺体
第四页,共67页。
技法提炼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与前角(膨大)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相连的为
第二十一页,共67页。
4.下图甲、乙是膜电位的测量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描述的是图甲的是 () ①可以测量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②可以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 位 ③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④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 相反的偏转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如何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如何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如何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如何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控制和调节。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它通过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将外界刺激转化为身体的反应和行动。

这种调节功能包括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的控制和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构成与功能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主导和整合各种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脊髓神经和脑神经,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以及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二、神经调节的方式和机制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和机制来实现:1. 突触传递: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神经冲动和信号,形成神经回路。

这些神经回路中,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2. 激活和抑制: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激活和抑制不同的神经元来调节各种生理功能。

例如,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可以提高心率和血压,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则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

3. 神经内分泌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通过神经内分泌物质的释放来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例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而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

4. 反馈调节: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自身的活动。

例如,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的释放增加,从而促使细胞摄取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三、神经调节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神经调节对身体的各种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 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心率和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控制着血液的循环和供应。

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会提高心率和血压,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则会降低心率和血压。

2. 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呼吸中枢和肺部肌肉的运动,控制着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优秀5篇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优秀5篇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优秀5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篇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高二生物组制作人:张桂艳一、教材分析有关于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根底──反射弧等相关的根底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所以教师可以给出少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回忆,并通过提问及时深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上的传递这些内容比拟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而这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

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做指导、启发。

神经调节》一节的内容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目标解析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根底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三、教学问题诊断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学策略设计动机激发策略:创设情境,从运动的协调引入;重现关于研究神经传导的材料选择和实验手段表达科学方法教育,防止封闭的演绎过程。

交互教学策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问题。

整体教学策略:将生物学知识和物理电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表达学科间知识的综合。

比拟的认知策略:比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流程〔二〕教学过程引言:请同学们欣赏一场精彩的NBA比赛。

篮球飞人们飞翔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那么篮球队员们要经过哪些方式的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学生: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如果仅有体液调节,机体就难以迅速而精确的作出反响。

人和动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响,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1)
(2)
(3) (5)
(4)
课后探究:当微电极均插入膜内时,以上刺激发生 时,电表指针如何偏转?
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元彼此之间的“对接”方式:
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
1、突触小体: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2、突触: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
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发现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是实验的理想材料,它粗大的轴突直径可 达1毫米,使测量电位差的微电极易于插入,为开展实验提供了方便。
思考:若刺激右侧,电流计指针怎样偏转?
测量部位都在神经纤维膜外,刺激左侧
+
a
图1
+ b
-+ a 图3
-+ b
刺激
+-
+
+
-+
结论:
a
图2
b
a
图4
b
刺激可使神经纤维膜外受刺激处电荷由正变负,并且负电荷可以移动,所 到之处依次变为负电荷,经过之处依次恢复正电荷。
吃梅止渴
望梅止渴
谈梅止渴
1、吃梅止渴 2、望梅止渴 3、谈梅止渴
像这一类人和动物与生具有的、生下来就会的反射叫做 非条件反射
像2和3中,反射是在人或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其中,第3类条件反射与人类语言有关,为人类特有的 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 刺激 神经中枢 特点
神经中枢 手碰到高温物体是如何产生反射的呢?
当手碰到高温物体后,分布在皮肤内的 感受器 受到刺激产生神经中枢,然后经过
传导进入 传入神经 ,经过其分析和综合,产生 兴奋 通过 传出神经 传达 效应器

神经调节例子

神经调节例子

神经调节例子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通过控制和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神经调节的例子:
1. 心血管调节:神经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来调节血压。

当血压过高时,神经系统可以释放激素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脏的泵血能力,降低血压。

相反,当血压过低时,神经系统可以释放激素使血管扩张,减少心脏的泵血能力,增加血压。

2. 呼吸调节:神经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呼吸肌肉的收缩力和频率来调节呼吸。

当身体需要更多氧气时,神经系统会增加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以增加氧气进入到肺部。

相反,当身体需要更少的氧气时,神经系统会减少呼吸的深度和频率。

3. 消化系统调节: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消化器官的收缩和释放消化液来调节消化过程。

当食物进入胃部时,神经系统可以促使胃肌肉收缩,将食物混合并分解。

同时,神经系统也可以促使胃壁释放胃液,帮助消化食物。

4. 温度调节:神经系统可以通过调节体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

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神经系统会促使皮肤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并通过出汗等方式进行降温。

相反,当环境温度过低时,神经系统会促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并通过颤抖等方式进行保暖。

5. 睡眠调节:神经系统可以调节睡眠和清醒的周期。

当身体疲
劳时,神经系统会促使睡眠激素的释放,进入睡眠状态以恢复体力。

相反,当身体休息充足时,神经系统会抑制睡眠激素的释放,保持清醒状态。

这些只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神经调节例子,神经系统对身体的调节是极为复杂和多样化的,涉及到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 元
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B未受到侵染。所以,
A“.能小运儿动麻,痹对症刺患激者有”感会觉表现出B下.运肢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相关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D )
正确的是( A )
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
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C )
3.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 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 A 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
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D )
A.反射是脊椎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
出现运动障碍,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8. 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字,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
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D )
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S区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及分析
1.原理: 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②把电流计的两个指针分别放在神经纤维的两个部位, 如果两点之间有电位差则会有指针偏转。
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测量方法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及分析
静息电位测量方法(内负外正)
++ ++
-- --
++ --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及分析
B.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上电位变化
①刺激 b 点时,由于兴奋经过突触时要延搁,a 点先兴 奋,此后 d 点再兴奋(两处不同时兴奋),指针先向左再 向右,偏转两次。 ②刺激 c 点时,由于兴奋无法在突触处逆向传递(即无法 由c→b 传递),所以指针向右偏转一次。
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 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 量。A、B、C、D 均为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其中
5.下图是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D )
A. 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胞吐 B. 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接触 形成突触 D.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 奋
12.如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 S 点处给予一定强
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C )
A.感受器产生感觉 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效应器单方向传导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 方向一致 D.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导
14.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 了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 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
17.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 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 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
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A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次发生在( C )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5.关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的是(D )
A.突触是由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相接 触形成的 B.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迅速分解 C.在突触部分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 --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及分析
动作电位测量方法(内正外负)
指针偏转1次
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刺激端变为负电位 指针又偏转1次
另一端恢复正电位
刺激端恢复正电位 另一端变为负电位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及分析
3.对指针偏转情况的分析(测量动作电位) ①两接头处同时兴奋,则指针不偏转。 ②两接头处不同时兴奋,再分析哪个接头先兴奋,电流的 方向就由未兴奋的接头传向到兴奋的接头,指针也由未兴 奋的接头偏向兴奋的接头。
4.几种常见类型(动作电位测量)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及分析
A.同一个神经元上电位变化
①刺激 a 点时,指针先向左再向 右,偏转两次。 ②刺激 c 点时,因 b 和 d 两点同 时兴奋,指针不会偏转。
③刺激 c 点时,由于 d 点距离 c 点较近,所以 d 点首先兴奋,然 后 a 点兴奋,所以指针发生两次 方向相反的偏转,第一次向右, 第二次向左。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4.下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 a、d 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 计。已知 ab=bd,若分别刺激 b、c 两点,灵敏电流计
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 )
A.b 点 2 次,c 点 1 次 B.b 点 1 次,c 点 1 次 C.b 点 1 次,c 点 2 次 D.b 点 2 次,c 点 0 次
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大脑皮层H区
9.某病人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视、听觉正常,但
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最有可能受损的部位是( D )
A.大脑皮层 B.脑干 C.小脑 D.脊髓胸段
10.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在a点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的钾 离子扩散到膜外,膜外的钠离子不 能扩散进来 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该反射弧中传 导是双向的 C.在Ⅰ处施加一个刺激,受刺激部位膜内的电位变化是 由正变负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16.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 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 的“沉默突触”沉默之谜。请你推测“沉默突触”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