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是怎么分类及分度的
烧伤

III °烧伤
third degree burns
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肉 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
焦痂,腊白或焦黄、炭化, 坚韧,干后可见树枝状栓 塞血管,感觉消失
4/1/2011
14
烧伤深 度
I度
伤及层次
包扎疗法
(1)根据烧伤的面积、深度、部位及感染情况考虑 (2)从保持功能角度考虑。 (3)根据伤员神志及全身情况考虑 (4)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考虑。
(二)烧伤的初期处理
2.中、重度烧伤处理程序 ①注意生命体征及有无呼吸道损伤;②立即建立静脉输 液通道;③留置导尿;④清创,估算烧伤面积、深度。 ⑤广泛大面积烧伤一般采用暴露疗法
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1%~30%;或Ⅲ°烧伤面 积不足10%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1%~50%;或Ⅲ°烧伤面积 11%—20%;或Ⅱ°、 Ⅲ°烧伤面积虽不足以上百分 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 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
烧伤程度鉴别
创面苍白、焦黄 甚至炭化,痛觉 消失,常见树枝 状栓塞血管网。
如无感染, 四周内愈合, 一般留有疤 痕
除非面积很 小,一般需 手术植皮
4/1/2011
18
(二)九分法
部位
发部 面部 颈部 双上臂 双前臂 双手
躯干前 躯干后 会阴
双大腿 双小腿 双臀 双足
占成人体表%
3 3 3 7 6 5
13 13 1
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 层
水 疱 较 大 , 去 疱 皮 后 创 底 潮 湿 、 鲜红、水肿明显、感觉剧痛、 过敏 色素沉着 不留瘢痕
烧伤的三度四分法

烧伤的分类及分度烧伤是指由热力导致的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
烧伤按烧伤深度及烧伤面积可以如下分 类:一 按烧伤深度分为: I 度(红斑) 达表皮角质层 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1周后脱屑痊愈,无瘢痕。
川度(焦痂) 达皮肤全层,甚至伤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 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
干后皮下静脉阻塞如树枝状 肉芽创面,除小面积外,一般均需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
按烧伤面积分为:1•轻度烧伤:n°以下烧伤总面积在 9%以下;2•中度烧伤:n°烧伤面积 10%〜29%或川°烧伤面积不足 10%;3•重度烧伤:总面积 30%〜49%或川°烧伤面积 10%〜19%或n°、m°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4•特重烧伤:总面积 50%以上或川。
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2)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和成人不同,如下所示:① 轻度烧伤:总面积在 5%以下的n 度烧伤。
② 中度烧伤:总面积在 5%〜15%的n 度烧伤或川度烧伤面积在 5%以下的烧伤。
③ 重度烧伤:总面积在 15%〜25%或川度烧伤面积在 5%〜10%之间的烧伤。
④ 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在 25%以上或川度烧伤面积在 10%以上者 烧伤的处理只要是做出了以上分类, 治疗是明确的, 由于烧伤容易发生感染和休克, 因此,初期就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休克和感染的发生。
潮湿, 潮湿 浅n 度 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剧痛,感觉过敏,有水疱,基底部呈均匀红色、 局部肿胀 1〜2 周愈合,无瘢痕,有色素沉着。
深n 度 达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 痛觉消失,有水疱,3〜 4 周愈合,可有瘢痕。
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 痛觉消失,无弹力,坚 2〜4周焦痂脱落,形成。
烧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烧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摘要:一、烧伤伤残等级鉴定概述二、烧伤伤残等级划分标准1.轻度烧伤2.中度烧伤3.重度烧伤4.特重度烧伤三、烧伤伤残等级鉴定方法四、烧伤伤残等级鉴定的实际应用五、注意事项与建议正文:一、烧伤伤残等级鉴定概述烧伤伤残等级鉴定是针对烧伤患者伤情程度的一种专业评估方法。
通过对烧伤面积、深度及损伤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对烧伤患者的伤残程度进行划分,以便为临床治疗、康复评定和保险理赔等提供依据。
二、烧伤伤残等级划分标准1.轻度烧伤:烧伤面积占全身面积的10%以下,损伤程度较轻,无严重并发症。
2.中度烧伤:烧伤面积占全身面积的11%-30%,损伤程度适中,可能伴有轻度并发症。
3.重度烧伤:烧伤面积占全身面积的31%-50%,损伤程度较重,伴有严重并发症,可能影响生命体征。
4.特重度烧伤:烧伤面积占全身面积的50%以上,损伤程度极其严重,伴有生命危险。
三、烧伤伤残等级鉴定方法烧伤伤残等级鉴定主要依据烧伤面积、深度、损伤程度、并发症及康复可能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
鉴定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综合判断烧伤患者的伤残程度。
四、烧伤伤残等级鉴定的实际应用烧伤伤残等级鉴定在以下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1.临床治疗: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康复评定:评估烧伤患者的康复潜力,为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3.保险理赔:为保险公司办理理赔业务提供依据,确保理赔公正、公平。
4.法律诉讼:作为烧伤事故赔偿的重要依据,有助于维护当事人权益。
五、注意事项与建议1.烧伤伤残等级鉴定应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2.鉴定过程中,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提供完整、准确的病历资料。
3.烧伤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年龄、体质、治疗及康复状况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
4.建议烧伤患者在受伤后及时就诊,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烧伤分度口诀

烧伤分度口诀
烧伤分度口诀为一度红,二度水泡,三度皮肤苍白。
通常而言,临床上根据烧伤创面的深浅度主要分为一度烧伤、二度烧伤以及三度烧伤。
一度烧伤一般指的是烧伤创面累及表皮,表现为伤口皮肤潮红,无水泡与脱皮,可能会有稍微灼痛、发痒等,一般不用进行特殊处理。
二度烧伤可以分为浅二度烧伤和深二度烧伤,浅二度一般指的是烧伤创面累及真皮浅层,表现为创面起散在的大水泡,甚至水泡剥脱后露出伤口,疼痛敏感。
深二度烧伤一般指的是烧伤创面累及真皮深层,主要表现为散在的小水泡,甚至水泡脱皮后真皮外露,痛觉稍迟钝,创基红白相间。
三度烧伤一般指的是烧伤创面累及皮肤全层、皮下组织,严重者部分创面可深及骨质,主要表现为整个烧伤的皮肤苍白,甚至变成焦痂,疼痛感不太明显,甚至为钝痛或无痛。
烧伤为比较严重的情况,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然后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经过规范的抗感染以及抗瘢痕治疗,降低烧伤后遗留瘢痕发生几率。
若烧伤部位较深,建议进行皮肤移植手术,以免遗留瘢痕。
烧伤深度和程度

烧伤深度的鉴别和程度的分类1、烧伤深度的鉴别我国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即根据皮肤烧伤的深浅分为浅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
深达肌肉、骨质者仍按Ⅲ度计算。
临床上为表达方便,将Ⅰ度和浅Ⅱ度称为浅烧伤,将深Ⅱ度和Ⅲ度称为深烧伤。
(1)Ⅰ度烧伤:称红斑性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或伤及棘状层,但发生层健在。
局部发红,微肿、灼痛、无水疱。
3-5天内痊愈、脱细屑、不留瘢痕。
(2)Ⅱ度烧伤:又称水疱性烧伤。
浅Ⅱ度:毁及部分生发层或真皮乳头层。
伤区红、肿、剧痛,出现水疱或表皮与真皮分离,内含血浆样黄色液体,水疱去除后创面鲜红、湿润、疼痛更剧、渗出多。
如无感染8~14天愈合。
其上皮再生依靠残留的生发层或毛囊上皮细胞,愈合后短期内可见痕迹或色素沉着,但不留瘢痕。
深Ⅱ度:除表皮、全部真皮乳头层烧毁外,真皮网状层部分受累,位于真皮深层的毛囊及汗腺尚有活力。
水疱皮破裂或去除腐皮后,创面呈白中透红,红白相间或可见细小栓塞的血管网、创面渗出多、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拔毛试验微痛。
创面愈合需要经过坏死组织清除、脱落或痂皮下愈合的过程。
由残存的毛囊,汗腺水上皮细胞逐步生长使创面上皮化,一般需要18~24天愈合,可遗留瘢痕增生及挛缩畸形。
(3)Ⅲ度烧伤:又称焦痂性烧伤。
皮肤表皮及真皮全层被毁,深达皮下组织,甚至肌肉、骨骼亦损伤。
创面上形成的一层坏死组织称为焦痂,呈苍白色,黄白色、焦黄或焦黑色,干燥坚硬的焦痂可呈皮革样,焦痂上可见到已栓塞的皮下静脉网呈树枝状,创面痛觉消失,拔毛试验易拔出而不感疼痛。
烫伤的Ⅲ度创面可呈苍白而潮湿。
在伤后2~4周焦痂溶解脱落、形成肉芽创面,面积较大的多需植皮方可愈合,且常遗留瘢痕挛缩畸形。
以潮红、起疱、烧焦来区分Ⅰ、Ⅱ、Ⅲ度烧伤,抓住了烧伤深度识别的主要特点,这样易懂易记。
由于皮肤的厚薄在不同个体与不同部位有较大差异,不同年龄也有差异,深Ⅱ度和Ⅲ度烧伤在早期有时难以准确区分。
可在治疗过程中加以核实,一般在2~3周后创面属于深Ⅱ度或Ⅲ度将明朗。
保险烧伤轻中重度的划分标准

保险烧伤轻中重度的划分标准烧伤是指由火焰、高温固体、强辐射热等热源引起的皮肤和黏膜组织损伤。
烧伤的严重程度和烧伤面积是评估烧伤程度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保险公司和不同的保险产品可能采用不同的划分标准,但通常烧伤轻中重度的划分标准如下:一、轻度烧伤轻度烧伤是指烧伤面积较小,程度较轻的烧伤。
通常轻度烧伤的面积较小,可能只涉及到表皮层的损伤,伴随着轻微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轻度烧伤一般无需住院治疗,可以在家中进行自理和护理。
二、中度烧伤中度烧伤是指烧伤面积较大,程度较重的烧伤。
通常中度烧伤的面积较大,可能涉及到真皮层的损伤,伴随着更严重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中度烧伤需要住院治疗,可能需要接受清创、植皮、抗生素等治疗措施。
三、重度烧伤重度烧伤是指烧伤面积大,程度非常严重的烧伤。
通常重度烧伤的面积大,可能涉及到深层的皮肤组织损伤,伴随着严重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重度烧伤需要接受更为复杂的医疗治疗措施,如多次清创、植皮、抗生素治疗等。
重度烧伤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甚至可能留下疤痕和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保险公司和不同的保险产品可能采用不同的划分标准,具体应以保险合同中的条款为准。
此外,在评估烧伤程度时,除了烧伤面积和程度外,还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并发症等因素。
四、特重度烧伤特重度烧伤是指烧伤面积超过50%,或Ⅲ°烧伤面积超过20%的情况。
特重度烧伤患者通常会面临严重的疼痛、感染、休克等风险,需要接受紧急的医疗救治。
特重度烧伤的治疗过程通常包括多次清创、植皮、抗生素治疗等,同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特重度烧伤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甚至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五、评估标准的具体内容在评估烧伤程度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烧伤面积:烧伤面积越大,说明烧伤程度越严重。
一般采用九分法或手掌法来评估烧伤面积。
九分法将人体分为九个部分,根据每个部分的皮肤面积来评估烧伤面积;手掌法则是根据患者手掌面积来估算全身皮肤面积。
烧伤程度分级标准

烧伤程度分级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烧伤程度分级标准是根据烧伤的严重程度来进行分类,通常分为轻度烧伤、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三个级别。
这些级别的确定主要依据于烧伤的面积、深度以及伴随的症状等因素。
在生活中,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它可能来源于热水、火焰、化学品等多种因素。
了解烧伤的程度分级标准对于及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将分别介绍轻度、中度和重度烧伤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轻度烧伤是指烧伤面积较小,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轻微水泡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冷水冲洗烧伤部位,涂抹适量的消炎药膏,并覆盖清洁的纱布或保鲜膜。
饮食要清淡,注意多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帮助伤口愈合。
中度烧伤是指烧伤面积适中,烧伤深度较深,皮肤可能出现破裂、大面积水泡、皮肤脱落等情况。
处理方法包括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清洁皮肤伤口,并涂抹适量的抗生素软膏。
若烧伤范围较大或有烧伤时伴有其他伤情如骨折、休克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重度烧伤是指烧伤范围较广,烧伤深度深达皮下组织,皮肤可能完全破裂,出现大量水泡及明显疼痛。
此类烧伤属于急救范围,必须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在病情稳定前,不要随意处理烧伤伤口,以免加重伤情。
医院会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切除烧伤组织、皮肤移植等。
烧伤程度分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对烧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标准,加强对烧伤的防范意识,避免烧伤的发生。
比如在烹饪时要注意火候,避免热水溅溅等危险行为。
做好急救知识的掌握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发生烧伤事故,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对病患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示例:烧伤是指人体组织在受到热、化学、电或放射线等因素的直接损害后所造成的一种损伤现象。
烧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在医学上,对烧伤的程度进行分级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分级,医护人员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患者的痛苦。
烧伤面积分类方法及分度法

烧伤面积分类方法及分度法一、面积分类根据烧伤所涉及的体表面积,一般可分为三度四分类,具体如下:1. 一度烧伤:伤及表皮浅层,包括角质层、透明层和颗粒层,局部呈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无水疱和焦痂。
一般可在两周内痊愈。
2. 二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局部出现水疱、焦痂和明显疼痛感。
根据烧伤的范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浅二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创面湿润、红润,疼痛敏感。
一般可在1-2周内痊愈。
* 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局部疼痛感觉迟钝,水疱较小、较扁,创面苍白,可有斑点状出血现象。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愈合,可能留有疤痕。
* 特重烧伤:全身皮肤或大部分皮肤受到严重烧伤,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休克、感染等。
需要紧急救治和长期的康复治疗。
3. 三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和骨骼。
局部呈现焦痂、炭化等现象,感觉丧失,不会感到疼痛。
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常留有疤痕和功能障碍。
二、分度法根据烧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四类:1. 轻度烧伤:总面积在10%以下的二度烧伤。
一般表现为局部红肿、水疱、疼痛等症状,无感染等并发症。
治疗以局部清创、涂药为主,一般可在1-2周内痊愈。
2. 中度烧伤:总面积在11%-30%之间的二度烧伤。
患者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局部疼痛明显。
需要全身治疗和局部清创、涂药、包扎等处理,恢复时间较长,可能需要1-3个月。
3. 重度烧伤:总面积在31%以上的二度烧伤,或三度烧伤面积不足20%。
患者常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需要紧急救治和长期的观察治疗。
恢复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4. 特重度烧伤:三度烧伤面积达到或超过20%。
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休克、感染等,需要进行紧急救治和长期的治疗康复。
恢复时间长,可能留有严重的疤痕和功能障碍。
以上是烧伤面积分类方法及分度法的简要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的分类及分度
烧伤是指由热力导致的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
烧伤按烧伤深度及烧伤面积可以如下分类:
按烧伤面积分为:
1.轻度烧伤:Ⅱ°以下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
2.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3.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4.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按烧伤深度分为:
Ⅰ度(红斑)达表皮角质层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2~3天后脱屑痊愈,无瘢痕。
浅Ⅱ度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剧痛,感觉过敏,有水疱,基底部呈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胀1~2周愈合,无瘢痕,有色素沉着。
深Ⅱ度达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痛觉消失,有水疱,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潮湿3~4周愈合,可有瘢痕。
Ⅲ度(焦痂)达皮肤全层,甚至伤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痛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
干后皮下静脉阻塞如树枝状2~4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除小面积外,一般均需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
(2)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和成人不同,如下所示:
①轻度烧伤:总面积在5%以下的Ⅱ度烧伤。
②中度烧伤:总面积在5%~15%的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面积在5%以下的烧伤。
③重度烧伤:总面积在15%~25%或Ⅲ度烧伤面积在5%~10%之间的烧伤。
④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在25%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上者
烧伤的处理只要是做出了以上分类,治疗是明确的,由于烧伤容易发生感染和休克,因此,初期就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休克和感染的发生。